美术课导入新课的方法

2024-05-14

美术课导入新课的方法(精选十篇)

美术课导入新课的方法 篇1

1、注重针对性, 符合教学目标, 紧扣教学内容

课堂新课导入一定要有针对性, 不能跑题。教师要根据每节课教学目标、内容的不同来悉心设计适合本课内容的新课导入法。一方面要注意温故知新, 新旧知识的衔接关系,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导入语言要尽量浅显易懂, 生动有趣, 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又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更好的去学习理解新知识。同时还要注意不宜用过深的教学内容作为导入语, 否则学生难以理解接受, 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导致课堂教学开展困难。

2、新课导入要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 注重适用性。

导入语言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导语要避免拖沓啰嗦, 尽量简单扼要, 要及时转入正题, 时间过长容易喧宾夺主。导入语要灵活机智、准确、浅显易懂并能切中要点, 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要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即刻产生兴趣, 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注意力迅速转移到新课程的学习上。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牢记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教学内容, 还要对各方面情况心里有数。

3、导入形式要灵活多样, 实用。

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教师不会满足于简单用今天我们学习某课/某内容的话来导入, 而是想方设法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巧妙导入。课堂导入要力求投入感情, 灵活多样, 具有诱导性和实用性。实践证明导入恰当, 就会给整节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起到促进教学顺利开展的效果。

众所周知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 形象直观是本学科的突出特点, 教师必须依据每堂课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来设计适合本课内容的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下面介绍几种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习研究, 总结出的导入新课方法, 请同行们批评指教。

一、情境导入法

从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学习接受能力出发, 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 创设一种教学情景,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热情。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创设一定的情境, 在课上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中进入教学主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 引人入胜。对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顺利开展教学, 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评价总结导入法

评价总结法是美术老师在导入新课时经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美术课的作业经常需要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才能完成, 老师不能当堂对作业进行评价总结。因此, 老师在下一堂美术课上新课前, 往往用一定的时间对上一次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总结, 着重赞扬作业中表现好的地方和指出作业效果不理想的地方, 并激励他们在本堂课中能够继续发扬优点, 改进缺点。这样便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使本节堂课的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间的问与答, 互相交流来实现的, 其特点是直接、明确, 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直观欣赏导入法

欣赏法也是美术课上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美术老师在讲授新课之前, 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优秀美术作品, 并引导学生欣赏, 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其美, 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印象, 为新课内容的教学展开奠定一定的基础, 同时也通过欣赏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以助于新课的顺利进行。老师向学生展示的优秀作品最好是老师亲手绘制或制作的作品和收集的一些优秀学生作业。因为真实的美术作品能让学生觉得离他们更近, 其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的效果远比印刷品效果要好得多。

课堂范画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作品、学生作业、简笔画等。这种导入方法可以达到直观教学的效果, 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使他们更快地进入学习角色, 融入到课堂中来。这种导入法不但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另外也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 使其注意力集中。

除以上方法外, 还有设问质疑法、激发情绪法、观点讨论法等。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同样一节堂课, 思路不同, 着眼点不同, 使用的导入方法也会不同,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 不管选择的形式如何新颖独特, 使用的方法如何灵活多样只要能起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好方法, 才能真正做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总而言之, 教学有法, 不拘一法, 贵在得法。作为美术老师我们应当不断加强学习和交流, 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 切实抓好课堂教学五环节,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让我们共同努力, 积极开拓,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引领学生走进美术的殿堂, 学会欣赏美, 创造美, 不断追求更美好的未来生活。

摘要: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导入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变, 本文主要从个人的美术教学工作实践和研究发现入手, 谈一谈自己的总结体会。

初中物理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 篇2

上一堂成功的课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采取多种方法,但是我认为如何提出课题、导入新课是首先要考虑好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这是一堂成功课的前提。

那么怎样提出课题、导入新课呢?通过实践教学,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由科学史实导入新课

一些科学史料中的典型事例,可以用来导入新课。例如讲简单磁现象,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导入新课;讲阿基米德定律可以引用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或曹冲称象的故事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也是生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很受学生欢迎。

二、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经验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有时利用学生生活中的错误经验来导入新课,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惯性定律时,可先提问学生:“维持物体的运动是否一定要有力的作用?”、“速度大的物体是不是一定受一个大的力的作用?”对这些问题的肯定的答案是错误的,但学生常常认为是正确的。产生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假象所迷惑。例如静止的车,人推它才动;静止的树枝,风吹它才动;静止的球,脚踢它才滚,如此等等。如果不推、不吹、不踢,这些物体是不会动的。当老师把学生认为是“千真万确”的生活经验,给予否定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注意力顿时集中到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这样就巧妙的导入了新课。这种导入方法不仅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经验在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分析之前还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要正确认识世界,掌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还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分析。通过学习,学生对原有感性知识作一番完整的分析,以获得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十分有益。

三、由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

采用学生所熟悉的现象也可以用来导入新课。例如讲“压强”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想一个问题,人在烂泥地上走和在烂泥地上垫一块木板后再走,两种情况下,陷入泥里的深浅是否一样?为什么?从而提出本课要讨论的问题──压强。又如讲“惯性”的时候,可以举出钢笔出水不畅时,甩一下,墨水就出来了;汽车起动、制动、拐弯时乘客有倾倒现象等事例,来导入新课。

利用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现象来导入新课的好处,不但能唤起学生对有关感性现象的回忆,使他们进入积极思维状况,从而有助于理解所讨论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来理解物理知识”的习惯。

四、由小实验导入新课

初中物理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安排了很多小实验。教师讲课时如果能够利用学生的小实验来导入新课,效果也很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来导入新课,其好处不但表现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起兴趣,明确探求的目的与方向,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技能。

例如讲液体的压强时,用塑料袋直接接在水龙头上,然后用细线扎紧,开启水龙头,塑料袋很快就会破裂,水从裂缝处喷出来,让学生分析塑料袋破裂是什么作用的结果,从而导出液体压强这一概念。再比如讲摩擦起电时,用经摩擦带电的塑料勺或塑料梳子靠近自来水龙头流出很细的水流旁时,会看到水流发生了弯曲,这样就导入了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这一课题。

五、由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教师做适当的演示实验也可以导入新课。例如在讲大气压一节课时,一开始做以下一个实验。

拿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不要太粗),插到盛有着色水的杯里。从玻璃管的上端吸气,则可看到着色水被吸了上来,这时用手指堵住上端管口,将管提出杯外,尽管下口是开着的,可是水并不流出。如果将堵住上端管口的手指放开,水就从管中流了出来。实验同时,可以把演示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分作几个小问题向学生提出:

1.从玻璃管上端吸气,管中水为什么会上升?

2.上端管口用手指堵住后,水为什么不会从下端流出来?

3.手指放开后,水为什么就流了出来?

学生们边看演示,边思考问题,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通过演示和课文内容有关的实验来导入新课的好处,不仅仅反映在演示实验本身的生动、形象上,它容易把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引导到对物理理论的学习上来,而且,学生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一开始就获得了感性材料,为理解和掌握好教材内容准备了条件。这种生动的直观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教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演示实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决不能草率从事。

六、由提出疑问导入新课

例如讲“阿基米德定律”时,教师可先提问学生:一只铁钉放入水中会沉下去,为什么用钢铁做的大船在水中反而不会沉下去呢?在学生感到疑惑和惊奇的同时就导入了新课。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有了疑问,就会对研究的对象发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这样,学习的效果无疑是好的。

七、由介绍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教科书中要研究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并非学生都有这方面的感性材料,也并非都能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这里,如果教师能使学生明确所学的知识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学生也会对新课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例如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时,采用挂图介绍水力发电站的发电过程及其宏伟的建设成就,就会使学生了解水流能转化为电能的巨大作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通过联系社会实际问题介绍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入新课。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高中物理新课的导入方法 篇3

关键词:物理;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吸引学生的最好时机就是在课堂的开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导入新课,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又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智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物理课中常见的导入方法。

一、实验导入法

实验,直观、形象、生动,可让学生动手去试一试,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小实验的演示来导入新课,是个好方法。只要小实验选取得当、演示巧妙,就可以使学生感到惊奇,产生疑问,从而激起学生的思维,这符合亚里士多德说的“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例如,在讲“曲线运动”时,可用白色粉笔分别做竖直下抛和平抛的小实验而导入新课。当学生发现一个做直线运动而另一个做曲线运动时,就会提问:“粉笔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轨迹呢?”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曲线运动的讲解。

小实验演示,容易做,成功率高。许多教学内容都可有多个小实验可做,应该选用那些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極便于导入新课的小实验。

二、故事导入法

有的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学生都爱听。在故事的情节与新知识联系紧密的情况下,可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如《机械运动》的引入,可以讲一则这样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高空2000米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时可以问学生,这名法国飞行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利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

故事导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很受学生欢迎。

三、联系生活导入法

生活是物理的源头。由于我们所学习的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科学现象,所以,新课的导入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开始。如讲惯性时,可以举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紧急制动时,总要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这一现象来导入。这种利用生活中所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不仅能唤醒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使他们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而且有助于理解所讨论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四、质疑导入法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会去学习、思考。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学生已知由于重力的作用,手中的铅球在放手后会竖直下落,又看到从同一高度下落的篮球与铅球快慢不同(教师演示)。教师可问:“为什么铅球和篮球下落的速度快慢不同”?学生必然回答:“铅球比篮球重。”教师可进一步追问:“那么,将铅球和篮球绑在一起下落,又会怎么样呢?”此时部分同学会说,它们下落快慢介于铅球与篮球单独下落之间;而另一部分同学则说,它们下落的快慢比铅球与篮球任何一个单独下落都要快,原因是重量更大。教师再进一步追问:“到底怎么样?”此时,几乎全体学生都将语塞,不知所措,同时进入了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当即因势利导地指出:之所以发生矛盾,问题就在于“物体越重下落越快”这个前提是错误的。接着开始讲新课,学生没有不认真听讲的。

质疑导入,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五、多媒体导入法

现在,多媒体的出现,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多媒体课件正在走进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如在讲“摩擦”这一内容时,把人走路时与地面摩擦、车辆与地面摩擦、传送带与货物之间的摩擦先制成课件,在上课前播放,然后导入新课。这种导入能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

六、温故知新导入法

在教学中,有的内容是相关的,我们在上课时,可先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再导入新课。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识,也有利于学习新课。例如,在讲授“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一节时,先提问:(1)你对洛伦兹力了解有哪些?(2)物体什么情况下做匀速圆周运动?(3)你还记得匀速圆周运动有哪些公式?(4)若一个电子从垂直匀速磁场射入,请你预测电子的径迹。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探究的主题。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以上几种外,有时还用到:求异联想导入法、定量计算导入法、物理学史导入法等等。教学是一门艺术,人们常说:“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生硬地去运用某一种导入方法,而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新课导入法,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开发学生智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

化学新课的导入方法 篇4

新课的导入虽仅占几分钟或几句话, 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阶段, 它正如戏曲的引子、影剧的“序幕”一样, 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拨动学生的心弦,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还可起着新旧课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讲好每节课的开场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化学新课, 其导入方法有:

一、开门见山法

这是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强调重要性也是一种开门见山的引入方法.有些化学知识十分重要, 且抽象难学, 在上新课前先强调学好这些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对于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从而努力学好这些知识是大有帮助的.如, 在讲解摩尔知识前, 先给学生强调这部分知识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 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 只有学好它才能学好化学, 从而使学生对该内容加以重视.

二、实验引入法

学生学习之始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好奇、好看, 要求解惑的心情急迫.在学习某些章节的开始, 教师可演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 使学生在感官上承受大量色、嗅、态、声、光、电诸方面的刺激, 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题, 通过实验巧疑布阵、设置悬念, 使新课内容得以自然导入.

三、设问引入法

读书需要思维, 思维始于问题.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障碍, 使学生产生疑问, 引导学生思考, 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导向.用设问引入新课,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四、激情引入法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 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 以引起联想, 自然地导入新课.根据教材内容, 教师还可用激情的语言, 讲述一些化学史料, 借以唤起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 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例如, 在学习碱金属部分知识时, 可先向学生介绍金属钠是由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的.戴维用电解法电解钾后, 将分解得到的生成物倒入盛有清水的大玻璃杯中时, “轰”的一声发生了猛烈的燃烧和爆炸, 戴维从此失去了一支眼睛, 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戴维酷爱科学, 勇于攀高峰的决心, 他十分风趣地说:“幸好只瞎了一只眼睛, 还有一只眼睛, 还可以继续为化学事业工作.”后来戴维更加努力工作, 成功地用电解法制得了钾和钠, 还成功地制得了钡、钙、锶、镁等金属, 此外还制取了非金属硼和氢气 (H2) 等.我们要好好向戴维学习, 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习, 将来为祖国的四化建设, 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五、化学魔术引入法

用化学魔术引入新课, 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从而把新课推向高潮.

比如, 在讲解氨的结构和性质一节时, 可先给学生做“空瓶生烟”的小魔术, 然后提出:氨气除了具有与氯化氢作用生成氯化铵的性质外, 还有哪些性质呢?我们这节课就详细讨论氨气的结构和性质.

六、类比引入法

有些化学概念, 表面看来很相近, 但实际是有区别的, 有的学生易把它们混淆起来.在上新课时, 采用类比引入, 便于学生把新旧概念区分开来.

例如, 讲电解时, 可先让学生回忆电离的知识, 然后再提出:电解与电离是否相同, 如果不同, 它们又有何区别与联系?我们学习了电解的知识, 这个问题就不难解答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电解的有关知识.

七、设问引疑法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有经验的教师, 常在教学之始, 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引起学生联想或渗透本课的学习目标.

八、悬念激趣法

在化学教学中, 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 学起来枯燥, 教起来干瘪, 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 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 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教原电池的知识时, 引言可这样设计:“一艘满载着精选铜矿砂的‘阿那吉纳号’货轮正向日本海岸行驶.突然, 货轮上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 船员们惊呼:漏水了.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突然会漏水呢?是货轮跟其他船只相撞还是触及了水底的暗礁?都不是.是钢制船体因锈蚀而穿孔漏水了吗?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这究竟是何原因?原因是船上的货物:精铜矿砂.为什么精铜矿砂可使钢板出现漏洞呢?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就可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这节课就讲关于原电池的知识.”这样引入新课可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溢.

九、以旧拓新法

人们认识事物, 总是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向高级这一客观规律, 学生学习也是这样,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可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 由复习旧知识入手, 导入新课.

例如, 在讲摩尔浓度的知识时, 可先复习溶液的概念、溶液的浓度、百分比浓度的概念, 然后告诉学生, 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时, 用的是质量, 但实际上量取液体时一般多用体积, 因此引入了新的表示浓度的方法:摩尔浓度.这样引入新课显得自然流畅, 且把百分比浓度与摩尔浓度作了对比, 以防止学生混淆.

导入新课的教学反思 篇5

导入新课,应该简洁明快,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这课的需要。教师要发挥创造性,使开头新颖、别致、巧妙。

列举几种常用的开头形式予以说明:

1.问题引入:根据教学内容的设问让学生回答,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2.小品表演:把教材内容编成小品,以形象的表演导入新课。

3.情境渲染:通过播放录音、电影、录像片断、放映幻灯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

4.启发谈话:把握教学要求,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用情真意切的语言,亲切自然地导入新课。

5.设置悬念:教师先把课文中的故事或事例的矛盾冲突揭示出来,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6、游艺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游戏、竞赛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艺活动导入新课,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试论小学数学新课的导入方法 篇6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良好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很容易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直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如何设计小学数学的导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结合实际教学,我认为,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数学新课导入的原则

1.新课导入应具有吸引力。注意力是学习的先导,它对学习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大部分,所以在上课开始,要充分利用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在极短的时间里,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上去。

2.新课的导入要具有趣味性。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因此导入新课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3.新课的导入应具有针对性。新课的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教材、不同环境、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方法,切不能只图表面热闹,追求形式花样,甚至故弄玄虚,画蛇添足,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而削弱其他教学环节。

二、小学数学新课的导入方法

1.以旧引新法。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严密、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教者可以以旧引新,营造“启”“发”氛围。例如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先给同学们讲一段“孙悟空分月饼”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人,看到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馋得直流口水。老人家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另外两人。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这里利用学生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向认识分数过渡。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可以做到“启”而能“发”,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游戏导入,激发求知。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儿童天生活泼好动,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乐意在游戏中学知识。在新课导入时,通过组织学生做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融知识、趣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如:在教学《排列规律》时,教师请5个小朋友上台做游戏,5个小朋友排成一列,最前面的小朋友往前跑绕过凳子后排在队伍的最后面,按这样的方式继续下去,直到最前面的小朋友仍在第一个为止。接着导入新课,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怀着好奇的心理,观察仔细,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进入了学习,充分体现了“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3.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指通过复习新知必要的基础知识,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来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水到渠成,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我就采用了复习导入法。课始我出了两道整数乘法的题目,复习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让同学上来板演;然后再给出新授的小数乘法,让大家观察它们的异同之处,及时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导入有效的降低了新知识的坡度,真正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4.实验操作导入法。实验操作导入法就是通过实验等来调动学生的口、眼、耳、脑多种器官来感知活动,获得新知。众所周知,《空间与图形》板块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难点,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普遍较差,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个板块时提不起精神,觉得枯燥乏味,不容易理解。为此,我们更要注意多用实验操作导入法。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就拿了底面积和高一样的圆锥和圆柱各一个,拿等底等高的圆锥给等底等高的圆柱装水;通过实验大家发现:需要三圆锥的水才能装满一圆柱,自然也知道了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5.竞猜谜语法。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因此,老师可以密切结合教材,适当引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数学《0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猜谜语:“老师拳头里摸着什么?”当学生争着猜谜语时,我挣开拳头,让学生看,什么也没有。用哪个数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数字——0。再如,第一册《认识钟表》时,可以先让学生猜谜语:“一家兄弟,高矮各不齐,滴答提醒你,时间要珍惜。”当学生说出谜底时,教师肯定、赞许,学生体会到了钟表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这样,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随即板书“认识钟表”,自然地引出新课。

当然,新课的导入方式还有很多,然囿于篇幅,不再赘述。我们必须明确,导入是手段,导出是目的,不可因为片面追求导入方法,喧宾夺主,而影响新课内容的教学。

生物学科新课的导入方法分析 篇7

关键词:生物新课程理念,复习式导入教学法,信息交流,音乐途径

目前我国的新课程理念主要倡导的就是要均衡发展每一位学生的各项教学技能, 倡导每一位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 爱好探究研讨, 习惯发现教学问题, 并自己着手加以解决, 重视培养每一位学生在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解决、对新事物的探索、对理念的创新上等方面的个性、能力。每位教师都重视最新课标的全部理念。在对新课标生物教材的教学使用过程中, 每位教师都要将新的理念落实到关键点, 要将新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学生。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引入学习的方法对提高所有学生的探究能力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学就是要吸引每一位学生对生物课程好奇的目光, 从而能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爱好, 使得每位学生的求知念头变得更加充实。高效率的课堂引导还必须要考虑到整个教学内容本身的特色、不同程度的学生拥有的不同接受能力等比较实际的情况。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形式,灵活地选择不一样的课堂引导手段。本文根据很多资深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关于生物课堂的不同形式的导入方法。

一、复习式导入教学法

不断进行复习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有效的一种导入课程的教学方法。“温故而知新。”教育心理学研究所透露的实验证明,在面对一个比较陌生的教学环境时,学习者通常都下意识地根据以前所学习掌握到的旧知识来进行基础导入。对于那些跟旧知识有一定联系的新知识,他们往往能学习得很好,而对于那些陌生的知识就相对理解差点。事实证明,生物这门学科所教学的知识,它们之间是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换句话说,各种新的教学知识,都是由原先的旧知识引入发展的。

所以由上面所述可得,教师通常在上新的课程前,可以让学生对上节课或者是对前几节课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复习讨论,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之上慢慢导入到新的教学课程里面去。这不仅让学生对旧知识进行了复习,还让学生找到自己所认为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点,使得新旧知识共同构建出一个初步统一的教学体系。

二、从自然生活情景启发导入教学法

生物科学的课程内容跟我们平时生活所处的自然界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所以,如果我们能从身边所发生的各种现象着手研究,发掘出那些和生物教学内容有关联的实际材料并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里面,这样就可以激发出学生在学习生涯里面的求知欲和对事物进行探究的兴趣以及进行不断学习的动机。举一例子,教师在教学《动物世界里面的动物如何进行信息交流》这门课程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个点着手:“如果你吃的小蛋糕一不小心掉在了地上,这个时候有一只小蚂蚁发现这个小蛋糕,那么它会做什么呢?”这一问题一出,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回答自己所想到的答案。有的说:“它会一点点拖回家。”有的说:“它会留在那等自己的家人来搬运回家。”还有的会说:“它会想方设法地通知其他蚂蚁。”等等。任何生活中的细小现象,都可能包括比较大的知识,所以我们要将生物课程教学跟现实的生活环境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会留意自己周围的生活,从而培养自己对科学的视觉、嗅觉。

三、遗留悬念进行导入的教学方法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一句话:“好奇心,就是一种对知识不断追求的欲望,这必须是要加以鼓励的。”目前我国新课标所倡导的观点就是学生必须要积极主动地加入教学所组织的活动里面去。由此可知,倘若每位教师都在生物教学的课堂上巧妙地设计一些悬念,从而引起学生内在的好奇心理,让学生自己去摸索问题、事情的真相。那么在这个探索真相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不断地掌握一些课堂上所学到的新知识、新要点。当然前提条件就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悬念必须要符合每个学生对事物最低认知的水平,要掌握住设置的悬念力度,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一下子就能够明白其内容实质,也不能过于高深难懂。只有设置悬念问题的力度拿捏得比较恰当,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对这一悬念、这一问题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

四、通过实验进行导入的教学法

生物这门课最主要的就是做实验。生物科学的不断前进与现实的实验是密切相关的。在我国新课程的标准提纲之下,现在生物学科的教材与它的发展历史进行相互结合,同时增加了很多在课堂上的投影演示,也增加了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经验。实验在整个生物教学课程里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学课程所做的实验不仅仅锻炼了每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经验和对生物的观察本事。教师通常可以在教学新鲜知识的时候,安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课程,让每个学生在对这个实验进行观察、分析之后,得出自己所认为正确的实验结果,最后再进行整体的总结归纳。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欲望。通过实验进行导入的教学法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机构的重视,并且将之应用到每一门实验类型的新课程教学方法里面。

举一个与“酶”有关的实验例子,实验的主要步骤就是:将相同比例的较为新鲜的猪肝脏研磨液与已经煮熟的猪肝脏研磨液以及氯化铁这一溶液分别放在两个里面装了等浓度双氧水的试管里面,就可以观察到,放新鲜的猪肝脏研磨液这一材料的,冒出了很多的小气泡,而放氯化铁溶液这一材料的,所产生的气泡就没有放新鲜猪肝脏研磨液产生的多,只有较少的小气泡。另一试管里面,却完全没有发生一点点的反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由此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己的猜想,让他们进一步做实验证明所使用的新鲜猪肝脏里面有一种高效的催化剂。那么为什么熟的猪肝脏里面就没有这个催化剂呢?这一催化剂到底是什么呢?为了能够让学生自己推导出这种催化剂就是酶,可以在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先证明催化剂是蛋白质,然后得出这是一种酶,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出结:酶的本质就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五、通过图片、录像进行导入的教学法

当某些特殊的生物现象并不经常发生在校园学生生活周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一些形象的图片或者影片记录的形式来展现出罕见的生物现象与生物活动情景,这样通过生动直接的图片、文字或者语音视频,就可以把学生引进整个生物学习的氛围里面。比如,在教学一些自然生态课时的时候,可以选择一段《动物之窗里》的一些动物因生存而相互竞争的影像片段作为教学的材料。现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可以轻松快捷地获得信息数字化的教学资料,那么教师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多注意对相关图片、影集进行搜集,并加以交流整理,使自己的教学素材库变得更加充实丰富,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提供方便。

六、由音乐途径进行导入的教学法

音乐作为国际性交流的信息平台,它不仅能给人一种美感的听觉享受和国际艺术的音乐熏陶,而且还能激发出人内心最深处的深情。比如,我们在上《如何保护自然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课的时候,可以相应地播放一首歌曲。例如,最简单的儿歌《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耳朵,真奇怪啊真奇怪!”然后教师就可以问学生:“大家在听了这首儿歌之后,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针对大自然的物种谈谈自己独特的看法,再由这一段谈话内容导入到新课的教学里面。

本文根据生物教学的内容、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与整个学习环境的变化特色, 结合了每名教师对生物的教学经验, 我们就能够想到更多的生物教学内容导入的办法。每一种方法都会有它独特的性质, 所以在整个不同的教学过程里面以及不同的课型里面都是有不相同的效果,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里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 所以我们平时必须要注意积累教学的资料, 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 掌握好各种各样的导入法的关键点以及一些技巧手法, 结合每一个学生在现实实验和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对导入方法进行设计, 这样做才会对整个教学的质量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水滨, 《生物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五法》[J], 《新课程》, 2009

[2].李述友,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种导入方法》[J], 《新课程》, 2009

[3].张索侠, 《高中生物课堂导入法》[J], 《新课程》, 2010

生物教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篇8

一、以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

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明确探索的目标, 是生物教学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学过程中, 在讲授新课之前, 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 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 对旧知识加以概括, 提出即将研究的问题。如在讲“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节时, 通过复习茎的结构以及韧皮部、木质部的构成导入新课, 为学习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作铺垫。

二、直观演示, 从观察实物和教具的方式导入新课

采用直观教学, 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如在讲授骨的结构时, 先发给学生纵剖的长骨, 让学生观察, 在观察时, 教师提出观察的重点, 提出思考的问题:骨端和骨中部的结构是否一样?骨髓腔中有些什么物质?这种导入方法, 很自然地为讲解新课《长骨结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教材中把强化实验、通过实验手段探索知识, 培养能力提到重要位置。如在上“根对水分的吸收”时, 就运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引入新课, 在课前让学生自己用萝卜进行实验, 上课时让学生讲述自己观察的现象, 并说明两个萝卜条为什么一个更加硬挺, 另一个却软缩了。利用这一实验, 就很容易引入新课“根对水分的吸收”。

四、用生物学史或生物学家的故事导入新课

生物科学史知识是中学生物教学内容之一。教学中, 适当介绍一些生物学史或科学家的传闻逸事, 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在学习“细胞”一节之前, 先简介细胞的发现史:1665年,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 发现软木是由许多蜂巢状的“小室”构成的, 他给这个“小室”起名叫做“细胞”。从此, “细胞”一词便诞生了。那么, 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是怎样的结构呢?这就是今天要讲的问题, 由此引入新课。

五、用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发问形式, 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如在讲到“组织和器官”时, 我先提问学生:“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接着问:“微小的细胞是怎样构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植物体的呢?”片刻后, 我告诉学生:由细胞构成植物体, 先要形成组织, 进而形成器官, 再由器官构成植物体。那么, 细胞又是怎样构成组织和器官的呢?进而进入新课。

六、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新教材中, 从总体设计到具体内容的安排都体现了新颖活泼、图文并茂的特色, 教材中包括封面封底的彩图, 以及正文的黑白插图若干幅,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这些图的作用。例如, 在讲到“花的结构”这部分时, 因时令已进入深秋, 鲜花少, 不宜运用实物教学, 怎么办?一上课, 我对着这幅图问:你们知道这两朵花的结构吗?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我乘势指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花的结构”方面的知识。

七、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情感

具体生动的情境, 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起他们激动、愉快的情绪。学生一进入情境, 就会与画面、老师的语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起来必然有兴趣。在讲“生存斗争”一节时, 在黑板上展示一幅“蛇岛的春天”彩图等, 然后再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这是蛇岛的春天, 满山春色, 鸟语花香, 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地分析这里的动植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揭示出蛇岛上存在的斗争现象,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的导入原则与方法 篇9

一、使用导入语的作用

1. 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

按照现行的初中课程安排,物理课一般是放在上午的后几节课或放在下午上的,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已经有所下降。设计好导入语,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以后的教学环节中去。

2. 明确目标,提高效率。

导入的另外一个作用是明确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在导入中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有助于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3. 创设环境,缩短距离。

首先,师生关系影响着情绪和心态,决定着教学功能的实现程度。“亲其师,信其道”是富于哲理的古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以身作则,知识广博,具有吸引力,从而影响学生的素质和修养。高中物理老师不仅要精通高中物理学知识,而且要对相关学科如数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有所掌握,对文学、地理、生物等学科也应有所了解,还应关心国内外科技领域的发展状况,了解当今物理学科科技前沿的东西。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利用导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关怀、鼓励、启发和教导,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对于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当众给予鼓励和表彰;对于进步显著的学生不要忽视,对于学习物理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多帮助,使尽可能多的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器重、信任和鼓舞,感受到欢乐和愉快。

4. 导入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

虽然导入是辅助教学手段的一种,但它与教学内容不能油水分离,而应水乳交融,所以它更是一种艺术。导入有很多方法,如复习导入、实验导入、科学史导入、故事导入、诗词谚语导入、直观教具导入,等等。不管哪一种导入,都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要服务于教学内容,既要考虑教师的教,又要关照学生的学。这就要求导入的设计首先要科学、准确,其次要新颖、别致,还要引趣激思。恰到好处的导入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成为帮助学生启迪思维,强化记忆、帮助理解、发展能力的兴奋剂和催化剂。

二、导入时要注意的原则

1. 导入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导入新课所选用的材料必须紧密配合所要讲述的课题,不能脱离正课主题,更不能与正课有矛盾。

2. 导入新课有趣味性。

导入新课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和促使学生去接受新教材,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在引入中教师可以利用最新的,与学生生活接触最紧密的材料,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习趣,使学生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学习。例如:在讲述物态变化时,教师可利用“神舟号”飞船表面上涂上一层特殊材料可避免飞船因高速与空气摩擦生热被烧毁的危险这个材料引入,这样能很好提高学生的兴趣。

3. 导入要有启发性。

导入能否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否给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能否使他们产生新奇感,是导入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必须用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导入的作用。

三、常用的导入方法

1. 小实验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实验为载体,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索,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才。

在实验设置上,教师应多以现象明显、对比度大、理论较为单一的短小实验为主。如在学习“浮力”这一内容时,可用以下实验导入:点燃自制热气球 (用纸制作而成) 下的酒精棉团,一会儿气球上升。此时全班学生目光一起随气球的上升而上移。这时老师可以进行讲解:这和我国三国时代伟大的军事家诸葛亮设计的用于通风报信的“孔明灯”原理是一样的,要了解它上升的原因,需要学习有关“浮力”的知识。

2. 用科学小故事导入。

用学生已经听过但却不太明白其中道理的有趣故事作为课堂导入语,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消除学生对物理的畏惧心理。同样,用学生近期从报纸、电视上看到的、听到的新闻事件作为课堂导入语,对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用巧妙的悬念导入。

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有时教师可有意设置“陷阱”,从而产生悬念导入新课。

如在讲到“比热”时,我先提问:在我们这里,有谁在夏天围着炽热的火盆吃西瓜?学生积极性很高地回答:没有。可是有一个地方流传这样的谚语:“早穿棉衣午披纱,围着火盆吃西瓜。”这可能吗?大多数学生坚定地说:“绝对不可能。”可事实上在沙漠地区这种怪事真有可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学习了“比热”这一节就可以明白其中道理了。

4. 用桥梁过渡语导入。

大多数物理知识是前后连贯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后面的内容往往是前面内容的延续和拓展。在讲述后面内容时,教师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能起到桥梁作用的过渡语导入新课,这样既可以对前面内容行复习,又可以对后面知识学习进行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5. 自然现象导入。

生活中有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但很多人并没有去想过其中的原因。教师在导入时将这些现象列举出来,问一问学生,效果十分明显。比如我在导入“蒸发”时,列举下列现象:(1)夏天游泳的时候,从水中出来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冷。(2)狗在夏天时会经常吐舌头。(3)酒精涂在手上很快就不见了。这些现象都很常见,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一问学生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通过列举和提问,学生会兴致盎然,为新课的教学提供一个很好的开始。

6. 实际应用导入。

物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果在学完了一节课后,能将所学应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可以在导入时提出生活中要解决的问题,让大家来思考。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 篇10

1、利用情境导入新课

在教学中, 教师要捕捉、利用课堂中出现的特殊情境, 因势利导的组织教学, 引出教学内容, 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我在给二年级学生上课时, 课的内容是学习广播体操, 在课即将开始时, 天空中出现了一对排成“人”字形的大雁, “人字”, “人字”学生大声欢呼, 忘情的谈论, 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课无法进行, 这时我没有指责学生, 而是和学生一起目送大雁远去, 并及时抓住了这一情景, 我说大雁多守纪律, 队伍排的多整齐, 我们今天学习广播体操, 同学们能不能在做广播体操时像大雁一样整齐排列, 动作一致, 同学们在与大雁的比试中注意力也高度集中, 教学效果良好。

2、利用竞争心理导入教学

竞争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体育教学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状况, 恰当合理的竞争机制引入教学中, 以诱导、激发、鼓励学生进行竞争,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径赛类课一般比较枯燥,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我运用了竞争的特点,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我在上男生接力跑时说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接力跑, 目标是要打破我校教师61秒的男子400米接力赛纪录, 同学们有了这个刺激后, 个个精神抖擞, 跃跃欲试, 我接着说, 要想打破这一纪录, 我们每组四名同学首先要学会和掌握交接棒技巧, 这时本节课的重点, 也是我们能否打破校纪录的关键, 我通过这个刺激, 使课堂生动活泼, 同学们积极性提高,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利用示范导入新课

动作示范市体育教学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它是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要学习的动作要领的方法, 利用示范导入也是体育教师应掌握的一种导入技能, 它不仅可以直观的使学生掌握要领, 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如我在讲上单杠支撑后回环这一节复习课时, 为了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的准确性, 我找一名学生做示范, 由于这名学生上体不敢后倒, 所以完不成动作, 我根据这种现象, 让学生对这个错误动作进行分析, 最后总结出正确要领。本次通过反面示范, 让学生掌握了重点,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利用故事导入新课

喜欢听有趣的故事是学生的一大特点, 因为学生好奇心强, 容易被故事情节所感染。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 通过给学生讲解有趣的故事, 激发学生兴趣,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我在上室内体育理论课时, 将本节课的主题“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人生观、道德观”书写到黑板上, 学生发出一阵哄笑, 我没有生气责怪学生, 而是讲了一位运动员刻苦带病训练, 最后因病无法继续训练, 但在临终还要穿上比赛服, 表现出了对体育事业的坚定决心和信念。从这个故事中, 我们看到了这位普通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共产主义人生观、道德观, 通过这个生动的故事, 使学生明理, 不但引出了新课, 还达到了教育效果。

5、利用游戏导入新课

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以让学生迅速完成教学目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讲立定跳远这一节课时, 让一位学生模仿青蛙跳跃, 然后做青蛙过河的游戏, 让同学们明白青蛙跳跃时, 两只脚是一起离地, 又同时着地的, 然后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

6、利用形象教学法导入新课

形象教学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讲, 体育课会给他们带来浓厚的兴趣, 他们会感到在做游戏, 玩的很开心, 这样也就做到了寓教于乐, 如我在讲“打雪仗”—投掷小沙包一课时, 让同学们现象打雪仗的情景, 学生们兴趣浓厚, 然后我因势利导讲解投掷小沙包的技巧, 由于运用了形象教学法, 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掌握了要领, 达到了教学要求。

7、利用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是导入常见的方法, 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复习提问, 目的是承上启下, 使学生从旧知识中获得新知识, 进而产生与本课相关的生活知识设计问题, 然后再巧妙地导入新课。如我在讲前滚翻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对“团身”这一技术要素有深刻理解, 我让学生思考, 冬天到了, 刺猬为了搬到更多的食物应该怎么做, 学生立刻想到, 刺猬在食物较多的地方将身体缩成一团, 就地翻滚, 身体上便会沾满食物。我顺势引导今天我们学习前翻滚也一样, 只要翻滚时把身体团紧就能在垫子上平稳翻滚, 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要领, 又有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效果较好。

8、利用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一个人有了兴趣才能集中精力学习。如我在讲编队飞行一课时, 首先问小朋友们, 想当飞行员吗? 学生都很高兴, 很愿意, 这时我带领学生模拟飞行的各种动作, 爬行、俯冲、斤斗等, 然后我告诉小朋友, 想当好飞行员就必须学会编队飞行, 下面我们比一比那个飞行小队飞得最棒。这样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 新课的导入是体育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 精彩的课堂导入是上好一节课良好开端, 只要我们在教学前认真准备, 精心设计导入, 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次成功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继承权下一篇:风险及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