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考

2024-06-25

体育中考(精选十篇)

体育中考 篇1

目前, 党和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 理论上非常重视青少年体质整体下降的问题, 并为此制定颁布了许多教育、体育法规, 以保证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初中升学还安排了中考体育测试的制度。

为此, 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实施人———体育教师, 我们应该努力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把我们掌握的体育技术、技能, 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传授给他们, 把我们对体育的理解, 对体育的信仰传承给学生, 培养他们的基本技术与技能, 以及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从而让他们受益终生。

鉴于此, 笔者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以供大家探讨。

一、大力宣传体育法律法规, 从思想上引起领导、师生与家长的重视

定期、不定期的利用学校的广播、橱窗、网络等媒体宣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等法律法规, 从而在思想上引起领导、师生与家长的重视。

二、大力宣传当前青少年体质下降的惊人现实, 强调体质健康对于学生的近、远期影响

2002年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表明:自1985年以来, 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连续18年呈下降趋势。青少年的体能素质下降、心肺功能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 青少年肥胖人群大幅增加。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现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病症在青少年身上也时有发生, 患病年龄提前了10到20年。2008年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相比2007年略有好转, 这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下滑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但整体水平仍令人担忧。尤其是在肺活量、肥胖率、近视率、速度、耐力、血压调节机能等人体基本素质上, 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整体水平仍悬在不合格的边缘。

我们在宣传中考体育的同时, 要特别强调体育课对于指导学生训练的方法, 提高测试成绩的意义。特别是一些技术性要求较高的测试项目, 比如篮球运球绕竿, 足球绕竿射门, 排球一分钟垫球, 以及游泳、武术等项目, 不是几次体育课就能掌握的, 更不要说提高运动成绩了。 (参考文献[2])

同时, 每周保证学生三节体育课, 以及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 不仅能提高运动技术技能, 还能锻炼意志, 放松身心, 为文化课的学习效率提高提供了身心俱健的保证。

我们还要争取领导的支持, 从学校的整体利益, 学生的最后综合成绩着手, 从制度上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禁止其他文化课老师抢占体育课。我们体育教师更要自尊自重, 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 绝不轻易让掉一节体育课。

五、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让体育课的

摘要:初三体育课经常被其他文化学科的老师挤占, 这是令人痛心的现实。加强对体育法律法规、青少年体质现状, 以及中考体育政策的宣传非常重要。有区别的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初三体育,体育法规,体育中考,体育课

参考文献

[1]郑志成.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隐忧.兰州晨报[N].2010.03.30

体育中考 篇2

中考体育考试穿什么比较合适

1、最好穿相对合身的短T恤,女生穿有弹性的七分裤,男生穿短裤。不建议穿宽大的运动服考试,跑步、立定跳远时会增加阻力。

2、在测试时身上不要戴任何与考试无关的东西,衣服上的徽章和口袋里的钥匙等硬质物品要取出轻装上阵。

3、袜子选纯棉质地的运动袜,一为充分吸收汗液,二为能使脚掌与鞋子结合紧密,便于发力。

4、运动鞋的选择根据项目而定,一定要系好鞋带。建议大家穿田径慢跑鞋或者田径鞋,这类鞋子鞋底薄,摩擦力较大,有助于提升立定跳远的成绩。

中考体育考试穿衣搭配的注意事项

关于鞋子

1.鞋子不要买太大太笨重,刚刚合适或者紧一点都可以。

2.鞋底不要太高,整个鞋的设计不要太柔软,选择好系鞋带的鞋。

3.考试只需要准备一双舒适的慢跑鞋就可以,完全可以应对考试没有必要分篮球鞋、足球鞋、排球鞋。

4尽量选择鞋底花纹比较多的鞋子,利于抓地。

5.考试尽量不要穿新鞋,考试前10天或半个月可以穿上新鞋去锻炼及磨合6.袜子应选纯棉质地的运动袜,一为充分吸收汗液,二为能使脚掌与鞋子结合紧密,便于发力。最好选用薄底宽纹运动鞋、一定要系好鞋带。

关于裤子

1.我们要求每一个孩子考试时外面穿一条厚一点且容易脱掉的宽松裤子,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出汗热身。开考时脱掉,下面需要准备一条舒适且不太宽松的运动短裤最好。

2.建议家长们不要买紧身衣紧身裤(统称为高弹)因为部分孩子经常不习惯穿类似的衣裤,导致考试时不适应反而影响成绩。

3.不要穿宽松的长裤去考试,统一要求短裤(尽量不要选择宽松的篮球裤)

关于上衣

1.要求每一个孩子考试时外面穿一件厚一点且容易脱掉的宽松衣服,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出汗热身。开考时脱掉,下面需要准备一件舒适且不太宽松的运动短袖最好。

2.不要穿衬衫、卫衣、带拉链及扣子和长袖的上衣。

3.选择合适而且透气性强的短袖,不要太大太紧,舒适就可以。

中考体育考试穿啥鞋好

适、合脚、轻便的慢跑鞋或综合运动鞋即可。

家长纠结运动鞋买还是不买

刘女士的女儿在铁一中上初三,文化课成绩挺好,体育有点弱,家人担心,如果体育考不好,影响总成绩。“中考体育的考试项目有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800米,想买一双适合立定跳远和跑800米的运动鞋,女儿说,班里同学买的大都是价格1000多元的知名品牌运动鞋。”刘女士说,一方面,这样的鞋子确实太贵,另一方面,好几个人都说,这样的鞋并不适合考试。到底买还是不买?

体育老师综合运动鞋满足中考需求

西安市育才中学体育教师李光说:“中考没有必要选择上千元的气垫鞋、橡胶鞋,选择一双综合训练鞋完全能满足立定跳远、800米的需求。有些运动鞋价格昂贵,很厚重,穿着重反而影响正常发挥。”

李光说,考试时穿什么鞋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建议同学们抓住最后几个月的时间刻苦训练,掌握要领,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西安体育学院教授苟波建议:“综合训练鞋能满足大多数人跑、跳、投掷多种运动的需求。现在市场上的运动鞋,各种功能的都有,有商家宣传的因素,但从专业上来说,还是有科技含量在里面。”

体育中考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篇3

一、青少年现阶段健康情况

2012 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仍然非常突出,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近视的发病率在持续增加,力量、速度素质的增长停滞不前,耐力素质徘徊在低谷,柔韧素质比较好。同时,报告中也指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人们身体锻炼时间减少,学生的身体素质也逐渐下降。第二,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静态生活方式的养成阻碍了青少年自觉进行体育锻炼,青少年缺乏必要的运动锻炼,体质健康也随之下降。第三,鉴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青少年学习的时间逐渐延长,睡眠质量不好、时间不足,严重减少了休息的时间,尤其是体育活动的时间。第四,学校体育工作的松懈使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严重减少,此外,体育课的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严重地减弱了学生体育课锻炼的效果。第五,现阶段体育教师整体素质的下降导致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下降,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和学校体育安全保障制度的确实严重地限制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体育中考现阶段政策

2007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有两点:第一点是把体育中考考试项目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指标相结合,充分发挥其积极导向作用;第二点是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测得的成绩和学生平时体育课的成绩加入到体育中考的总成绩中,以此来促进学生参加课内外体育锻炼。体育中考制度以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教育方针,可以加强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及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逐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得到改善。作为一项日趋完善的考试制度,体育中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价值,但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探讨体育中考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是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这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三、体育中考现存问题相关研究

体育中考现存问题相关研究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实施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自身弊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也慢慢显示出来。体育中考的分值设置相比其他学科分值设置比较低,从而影响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和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视。另外,体育中考固定的考试项目使学生的可选择性小,也有很多地方考试项目一成不变,这使得体育中考制度出现了应试化现象,因而较为容易出现考练相一致的现象。在体育中考的计分方法上,过程性评价方式的真实性受到了广泛的质疑。此外,学校体育教学中也出现了体育中考考试什么项目,体育课就教什么内容的现象。学生们为了毕业升学考试,盲目地在考前进行突击练习,这样的过度训练方式容易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严重阻碍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四、体育中考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都是以三项考试项目为主要内容,从而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及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体育考试中的舞弊行为也应运而生,如代考、喝兴奋剂等。另外,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内容也偏离了学校体育以学生健康为本的方向,致使学生耐力素质下降。最后,以三项考试项目为定向指标的学校体育教学,反复锻炼和练习,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及锻炼的兴趣。体育中考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有:体育课教学受到严重影响,很多地方的学校以体育中考项目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结果是学生虽然取得了较好的考试成绩,但也只是学会了考试项目,体育教学变成了针对个别项目训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难以有效实施;而单一的体育教学内容對学生身体锻炼习惯的养成极为不利,对后续的体育教学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中考体育之我见 篇4

1. 部分教师误导了体育课程教学, 将体育课堂演变成集训课

由于中考考试的项目一般只有二至四个, 这一考试过程中是不可能罗列所有的教材的。针对这一情况, 加上学校是以升学率和学生体育中考成绩来评价教学时, 一些体育教师就开始挖空心思的找所谓提高中考体育成绩的门路。一些教师在初三中考前进行重复地组织枯燥而呆板的教学活动, 认为只要学生在体育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就算完成了初中体育教学任务。在这个不良状态下初中年级学生体育课就变成了针对体育中考的内容要求进行上课, 变成了老师压制学生死练、硬练来达到体育中考满分率的局面。甚至一些体育教师为短时间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开始针对考试内容进行所谓魔鬼式训练, 这种缺乏对学生学会学习的指导, 重教轻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发展和学习情感培养模式, 实际上是让考试代替了评价, 这使得体育教学陷入教—考—分数—升学的漩涡。

2.体育老师只重视学生的身体练习, 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意志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好动的, 他们在体育锻炼的同时也渴望能学到自己喜欢的项目, 但是在应试教育这一误区下, 体育中考就变成了一面把学生禁锢起来, 并使他们始终无法逾越自我的高大围墙,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体育成绩, 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一般就选定的中考项目寻求提高成绩的方法和技巧, 从体育运动负荷、强度和密度的角度看这也许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从体育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看, 这无疑是失败的, 这种教学模式让几乎所有对原本热爱的体育课的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体育中考的出发点原本是激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 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牢固基础的一种手段。但现实中一些体育教师模糊了体育中考这一目的, 在教学中只是通过反复进行技术技能的练习, 来快速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这在无形中产生了高分低能现象。在应试体育下, 学校和家长也都希望学生的成绩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提高效果, 从而形成了家长压学校, 学校压教师, 教师压课堂、压学生的局面。这一情况下体育课根本顾不上谈什么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等基本的目的和道理了。

建议

1.增加必测类和选测类项目, 抑制突击训练带来的应试教学现象

扩大考试的范围, 增加必测类和选测类项目, 抑制突击训练带来的应试教学现象。以我区09年体育中考为例, 考试分为力量、速度、耐力三个大类, 共十个项目。这一考试项目含盖了体能、素质和技能三领域, 能全面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应该说项目越多, 应试的难度就越大。因为选项的增多, 教师教学任务也就相应增多, 这样进行突击训练的时间就相对减少, 从而教师对教学可绕开应试教育进入长期规划, 在项目增多的情况下单纯靠在初三阶段搞突击训练是不太实际的, 这样就可以缓和初一、初二体育课大放羊到了初三完全搞应试的现象。增加考试项目这一策略能迫使教师在教学内容和种类上更加全面和多样化, 从而回归体育教学的正常化和规范化。但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实际操作中针对考试项目增多的情况老师也发明了相应的应试的对策, 不少学校在选测类项目中约束了考生选项的权利, 采取学校集体定项的方式, 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训练。

2. 适当加大技能类考试的比例, 促使教师重视技能教学

如今不少考试的项目中大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项目, 例如:跳绳、仰卧起坐、立卧撑等。一方面学生在教学训练中对动作机械的重复, 早已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甚至造成了厌学情绪, 影响了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淡化了运动技能的教学, 丢失了体育教学的主要领域, 与新课标理论要求是相违背的。外省在近几年的体育中考改革中重视到了这一点, 在近几年的考试中把健身操、技巧 (男:头手倒立、女:肩肘倒立) 、山羊分腿腾越、武术、篮球、足球颠球或乒乓球接、发球作为考试项目, 几乎含盖了初中阶段所有传统类项目。如此之多高技术含量的考试项目对教师平时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教学中促使教师重视运动技能的教学, 并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掌握一技多能, 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

中考体育游泳标准 篇5

考试方法:考试时考生须穿着不透明泳装并佩戴泳帽,可选择佩戴泳镜,禁止携带游泳辅助设备(如手蹼、脚蹼、泳圈等)进入考点。考生在泳池出发端水中出发,出发前保持身体触壁并处于静止状态,听到“出发”信号后蹬离池壁开始游进。

出发15米后身体必须有一部分露出水面,考生须在规定泳道保持连续游进,途中不得脚踩池底、扒扶池壁或水线。转身时允许身体任何部位在水上或水下触及池壁,用脚蹬离池壁继续游进,转身动作须连贯,不得停顿。

游至终点时,身体任一部位触及池壁即为完成考试。考试时当场报出成绩并予以登记。考试中出现以下三种犯规情况之一,成绩无效:游进和转身时身体任一部分触及池底;游进和转身时扒扶池壁或水线;越过水线或妨碍他人。

体育中考 篇6

关键词:体育中考; 学生; 体育健康; 利弊作用;

【分类号】G633.96

近些年为了促进体育学科的改革,我国新增设了中考体育加试。中考体育加试实行的几年内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中学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我国的体育加试属于我国独特的体育教学质量考核方式,在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上还不是十分完善,各个地区为了应对体育加试一般采用突进集训的方法,并没有达到中考体育加试最初的目的。

一、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育健康的消极影响

随着体育学科在中考的分数上升之后,有效地促进了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也出现学生学习体育运动项目的功利性越来越强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体育锻炼功利化思想凸现。在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完全依据考试的内容进行,出现了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练什么的情况。第二,初中体育课的内容单一枯燥,体育课缺少生机,缺乏应有的多样性。第三,初中生及家长的负担加重,很多学生为了获得体育课的分数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用在体育锻炼上,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第四,由于体育考试的评价标准不是十分明确,不能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科学的评定。

二、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育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体育中考对中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的影响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成长的特殊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身高、体重、三维都会发生变化,是中学生形态发育的关键时期,而形态发育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具有极大的影响。本文将对中山市各年份初中毕业生的体育中考成绩进行对比进和研究,以深入分析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育健康的利弊作用

1.体育中考对中学生体型发育水平的影响

通过对中山纪念中学的调查得出学校内9.36%的学生认为通过体育中考可以最大程度上改变自身的体型,26.63%的学生认识对自身的体型改变有一定的帮助,53.64%的学生体育中考对学生的体型变化有一定影响,但在这种影响具有局限性。通过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体育中考对中学生体型发育水平是有影响的,但是影响不是很明显。

2.体育中考对中学生饮食状态的的影响

初中阶段是中学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而营养状态是机体发展的关键指标。学生营养的来源是学生在日常中通过饮食来获得的,因此,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状态,这对改变学生的身体形态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饮食的教育,使学生定时定量进行饮食,全面摄取各种营养。通过校内对学生的体态和饮食状态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体育中考机制实行之后大部分学生能够保持科学的饮食状态,对饮食状态的保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保持科学的饮食状态,在加上有效的锻炼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体态。

(二)体育中考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身体素质是对个人体质情况的侧面反映,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素质的好坏对人体形态结构和身体机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一个人健康水平的全面反映。因此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可以提高个体的运动能力,使其能够较为精确的完成各项体育动作的要求,对新的锻炼方式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使人们能够很好的完成艰巨的工作和学习任务,促进人们快乐健康,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体育锻炼实现中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强化自身的综合能力打下基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1.体育中考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外部身体素质和内部身体素质。外部的身体素质主要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遇到的一些情况的反映速度、力量情况、和灵敏度等。内部的身体素质主要指个人通过运动锻炼,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通过对中山纪念中学的学生的身体状况调查显示。很多学生通过参加体育中考的锻炼项目大大提高了自身的身体素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们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自身的反应力、敏捷度、耐力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可以很明显的提高自身直观凸显转变情况,但是学生们对柔韧性和协调性的锻炼还不够,需要进一步重视这些方面的训练,以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2.体育中考对中学生运动能力的影响

运动能力指的是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如走、跑、跳投等。通过对中山纪念中学全体初中学生的调查显示。体育中考对自身的运动素质的影響的感受情况可以通过表1来表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有超过35%的学生认为通过体育中考锻炼自身的投掷实心球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认为通过锻炼自身的立定跳远的水平有明显提高的学生占23.6%,认为对自身引体向上能力有明显影响的学生的比例最少,只占总体的1.1%。通过对各个运动项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个样结论:由于受到中考体育考查内容的影响,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教学重点引颈向上项目,在教学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而中考的重点考查项目投掷实心球和立定跳远项目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下一步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要放在平衡学生的运动能力上。

(三)体育中考对中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

学生适应能力指的是学生对于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情况,通过自身体内的防御机制实现对外部影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中学阶段的学生适应能力主要指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中学生的适应能力与本身的体质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学生的体质会受到遗传因素、卫生因素、体育锻炼因素的影响。其中对学生体质影响最深的主要是体育锻炼情况,这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适应能力是处于中学阶段学生的主要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各个中学应该以体育的考试改革为契机,加大对学生的体育训练力度,积极促进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为初中毕业生进行接下来的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体育学科改革,提高学生体育健康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強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督导和评价

各学校要注意体育学科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重要性,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的督导和评价规范,促进体育教育走向规范化。在重视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和表现的评价,将学生平时的成绩表现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到中考体育学科的成绩中去,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科的积极性。在对体育教学成果的审核过程中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细化检测制度。

(二)利用体育中考,转变人们的体育观念和行为

体育中考是促使人们转变体育观念和行为的“催化剂”,以前的体育学科在初中的各学科中地位极低,很多学生和教师认为体育课就是学生放松的活动课。教师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只停留在形式上,对学生掌握情况的测试也极为简单,并不能够提高增进学生体质的效果。学校和教师应该利用这个契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发展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竞争精神。

(三)理清初中体育教、学、考的关系

要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必须理清教、学、考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和考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手段,通过教学和考试来促进学生体育技巧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则是最终的目的。教和考只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环节。所以,初中体育的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要围绕学生的能力的提高来进行。运用学中考,考中学,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教学的目的性。

(四)合理调整体育中考项目的分值和评分标准

体育中考项目的分值和评分标准是对初中体育日常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的指导。相关考试部门要认真考察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适当调整各项内容的分值,并设置平时考核和毕业考核两种考核形式,按照不同比例确定分值。提高学生的危机感,在平时的体育课上进行自觉的锻炼,以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效果。

总结:在体育学科列入中考必考学科之后,体育学科已经被学校所重视,各个学校都加大了体育的教学力度,初步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同时在体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要充分了解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育健康的利弊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体育学科改革,提高学生体育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柳昭洋. 浅析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育健康的利弊作用[J]. 当代体育科技,2016,v.6;No.15101:75-76.

[2]黄龑. 中考体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0,No.9808:87-90.

[3]郑君亚,钟声. 浅谈体育中考利与弊及对策分析[J]. 运动,2011,No.1903:67+46.

体育中考 篇7

一、对比中考,体育高考内容的走向分析

纵观威海市近6年的中考体育测试项目(见表1),可以发现,威海体育中考主要以考察运动技能(体操、武术、田径类等)、体能(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生理机能水平(肺活量、台阶试验等)等为主。其中,运动技能项目的选择主要来自于《山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中的内容,身体素质、生理机能的测试项目主要选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只是根据其相应标准进行了微调。这些项目,既关注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的运动技能内容,又考虑了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发展等方面的终结性评价。

透过“2012年山东省体育高考测试项目”(见表2)可以看出,山东体育高考在项目的选择上,单纯倾向于体能水平(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的结果性评价,忽视了运动技能等评价,在方向上易造成体能应试教学,偏离水平五各学习领域目标的总体要求和定位,不利于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及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2]笔者认为,综合地评价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体能等内容,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重要举措。如,威海市体育中考曾尝试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考察,山东高考的“3+x+1”模式中的“1”也有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内容,这些尝试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在目前教育的大环境下,以全面的视角来选定考试内容及项目,是促进学生发展相对合理、完善的评价思路。

二、对比中考,体育高考如何考的走向分析

(一)组织的规范性

2012年,山东体育高考变成了校内自测,不计入高考总分的结果直接影响了学生、教师、学校等的重视程度,测试结果的公信度大打折扣。据笔者了解,在乳山市某处高中测试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不会为难学生,结果也不会产生C档(满分18分,16分以上的为优秀A,14~15分的为良好B;11~13分的为及格C;10分及以下的为不及格D)以下的学生。主管部门对考试缺乏必要的监管和评价,使得体育考试流于形式。从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影响来说,创造公平严肃的考试环境,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和提升认识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的特殊性,在组织操作层面,必须尽可能地将公信度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点。

(二)考试项目的确定及公布

在确定考试内容后,由于利益的休戚相关,教师会针对考试项目进行过度训练。在初期的威海体育中考,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后来,威海市采取建立考试项目资源库(见表3)的方式,测试的项目覆盖了水平四各个年级的内容[3]。教师要做到从容应对体育中考,就必须抓好日常的课堂教学,真正抓好各年级运动技能(表3、表4)的学习与学生体能的提升。如果仅仅依靠考前一周通知考试项目后的突击训练,要完成教学任务非常困难。因此,很好地解决了因过早公布考试项目出现的“现上轿现包脚”的问题。山东体育高考在同类项目选择上可以“自选”,解决了由于水平五选项教学带来的某些内容不统一的问题。从乳山市2012年体育高考实践测试的过程来看,选择耐力跑项目的学生较少。因此,从长远考虑,为了避免偏废一些项目,中、高考确定“必考项目+学生自选项目”的思路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且体现了更大的灵活性。

说明:上述每个项目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累计100分,计分后按比例折算。

说明:考生可以在三个项目中任选两个进行测试。

(三)考试分值、计分方式及影响度(见表5)

1.以笔者所在乳山市为例,体育中考的计分方式一,因权重大而产生的预期差异大(12分或28分)的情况较少,影响的核心是处于及格“邻界”的部分学生;在方式二中“按实际得分计入”的影响度则明显加大。体育高考的分数只是起了划档的作用,从“录取”及其各层面考虑,影响力很小。

2.威海市中考体育经历了由“测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分等次计入总成绩——按实际得分计入成绩”的变化过程,特别是近两年赋予了体育与健康学科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和历史等学科完全相同的分值(70分)计入中考总分,极大地促进了各县市、各学校对体育中考的重视力度,从而逐渐提升了体育的影响力,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相关学习的积极性。虽然从2014年起,山东省体育高考将取消由学校统一组织体育测试的方式,转而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的体育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其他科目成绩一并计入考生的电子档案,但可以看出,“山东高考体育”的影响力明显不如“威海市体育中考”。

(四)“山东高考体育”变化原因探析

在山东省统一划定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由于体育与健康学科项目考试的特点,受人员、天气、器材、场地等因素影响,要执行绝对统一的标准,从具体组织环节及操作细节上都存在较大困难。如果简单地将体育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各地(市)的考试结果将可能出现一定的差异。2012年的山东体育高考,仅仅按等级记入电子档案,作为学生录取的参考,而没有成为重要指标计入总分,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因此,高考体育计入总分还任重道远。

三、结语

“山东体育高考计入总分”,应多方征求意见,加强研究,不妨采取“先期弱化、后期逐渐强化”的思路,以彰显体育成绩在高考总分内的作用。因此,审慎地决定“高考体育的内容及如何考”是负责任的态度,也是比较稳妥的方式。

(一)考试内容。

以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主,将生理机能和理论知识列为考试内容,理论测试内容可借鉴山东高考的“3+x+1”的模式,随其他学科笔试一起进行。

(二)考试方式。

一是提前建立并适当扩大考试项目资源库的范围,在考前两周左右公布考试项目。可以采取“先期‘在规定项目内自选’,后期逐步实行‘必测项目+自选项目’”的方式,必测项目最好从耐力、力量、速度等方面选定。二是考试分值可以逐渐提高。如,前几年按30分计入,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生理机能等项目累计20分,理论知识和平日表现10分,按百分制测试后进行折算;然后研究与总结,适当提高到50分或者70分。

(三)相应措施。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每学期要对各年级(水平五)学生的运动技能等进行抽测评价,加强参与体育学习“平日表现”的管理与监督。二是加强高考体育测试标准的数据的研究和实践。三是创造严肃、公平的考试环境,加强高考测试组织的严密性、合理性的研究和实践,最大程度地减少高考体育的“不公平”。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933545.htm

[2]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

体育中考的推进与转型 篇8

一、体育纳入中考计分科目是问题倒逼改革

1.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的措施。2013年11月12日,以问题倒逼改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和“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部署。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完善考试评价办法,构建课内外相结合、各学段相衔接的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和规范体育运动项目考核和学业水平考试,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这些内容都为体育纳入中考计分科目奠定了基础,此次《中考改革意见》的出台正是贯彻落实这些文件精神的具体措施。

2.扭转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措施。《中考改革意见》中要求“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考试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以考促练,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中国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0年下降,正是学生学业负担沉重、体育锻炼不足所致,因缺少运动导致青少年近视、肥胖、“三高”及糖尿病等人群逐渐增多,严重影响和威胁着中华民族素质的稳定和提高。而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在教育领域中“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边缘化状态导致体育的育人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青少年学生对体育的价值认识更是存在严重缺陷,多数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主动性严重不足,正如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所说:“中国的学生在全世界把体育作为必修课是时间比较长的,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要上14年的体育必修课。大部分的学生,上了14年的体育课,一项运动技能都没有掌握,这是中国教育的‘奇迹’”,没有一项运动技能,甚至连跑步都不会的学生比比皆是,《中考改革意见》明确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便是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3.改变当前体育中考存在问题的措施。近20年来,体育已经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成为中考必考科目,但仍有少数地方中考不考体育。而目前体育中考主要存在测试项目固定化、评判标准送分化,以及测而不用、标准过低、分值偏少、项目不科学、突击训练、地位不高等弊端,体育中考不能在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中发挥引领作用。虽然在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体育考试成绩要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成绩总分。”但并没有硬性要求全国范围内执行,导致各地执行程度不一、设置标准不一。此次《中考改革意见》首次从全国范围内作出了中考必考体育、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的要求,这也是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体育的观念不断改变的情况下,学校体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必然结果。

4.推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的措施。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考试和招生制度的科学化问题一直饱受争议,此次《中考改革意见》在充分肯定部分地区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值得总结推广的同时,也指出了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招生录取唯分数,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考试内容偏重机械记忆、重复训练,加重学生负担;招生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加分项目不合理,影响教育公平。当下教育,过早地挖掘学生的智商、过度地培养学生的情商,却排斥学生动商的开发,不重视学生综合发展,单一而机械的培养方式,缺乏对学生一个综合素质的评价,影响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些问题迫使招生考试制度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将体育纳入计分科目,减少语数外以外其他科目的分量,强化了体育的分量,减轻了学科繁多的负担,使中考更趋于合理和科学,对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

5.健康中国建设体育回归教育的需要。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3亿”,“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命运,“健康中国建设”的主体是青少年学生,“全民健身”的主体也是青少年学生,要实现规划纲要和中考改革确立的目标需要重新认识体育的教育作用,当前也只有通过一定方式的刺激引领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形成积极的体育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只有体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体育才能真正回归教育。

二、对体育中考考试职能向学业评价转型的几点思考

1.“加法与减法”合力减轻学业负担。当下教育热点中,“减负”仍然是关注的焦点,王登峰司长指出:“就教育的实际情况看,要减的是与智育有关的不合理的学习负担。不要认为减负是所有的教育都要减,德育、体育、美育不但不能减,而且要增加。减负是指要减去过去学得过多、负担过重的部分,是那些学完了没有用、不会用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减下来以后,把时间还给学生。”此次《中考改革意见》中要求,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确定其他具体科目及数量,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这次改革迈出了积极的一步,从考试评价体系来说,一些沉重的文化课做了“减法”,体育做了“加法”。目前我们的研究认为,“4+2”模式,即4个主科加2个或3个选考科目的模式应该是未来全国各地方中考的主流模式。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给学生的学业负担、考试负担做“减法”,学校、家长、学生即便想重视体育,也是很难有真正的施展空间。

2.考体能和考技能相结合。当前体育中考的科学化建设存在弊端和争议,体育中考与学校体育的衔接也存在一些问题,初中三年的体育课成为体育中考的训练课,基本上是考什么,课就上什么。同时,考试项目设计上过多地重视技能项目、忽视体能项目;标准设计依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难度低、区分度不高、设计简单,由于体育进入中考以来的20多年,基本上都保持着“考总比不考好”的态度,呈现了“送分考”的情况。考试项目选择太少也给学生的自主选择造成了困难,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很难对学生体育锻炼产生引导。面对体育中考的低难度,往往学生在体育中考中很少有失分的情况,平时不注意锻炼的学生突击一下也能过关。从引领锻炼的角度出发,改变当前体育中考的这些弊端,只有在体育中考未来的改革道路上,将考体能与考技能相结合,注重综合考察,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多提供一些菜单让学生自主选择,通过提高体育中考分值和标准,摒弃“送分考”,减少“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发生,使体育中考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3.体育中考与平时锻炼相结合。作为体育,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才是重中之重。体育中考的初衷是引领锻炼提高素质,但考试还是为了争夺分数,为了考试而突击练习比比皆是,平时不锻炼的学生也能拿到高分,而锻炼的习惯并没有养成。而且,平时的学校体育工作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并没有发挥作用,也没有对学生进行任何评价,使得学生根本不重视平时锻炼,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堪忧。这次改革已经明确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应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重视平时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使学生真正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提升锻炼的乐趣,提高身体素质,改变唯分论的考试弊端,体现学业评价的优越性。

4.让“点缀”之花成为盛开“鲜花”。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得不到重视而被边缘化,其偶尔的亮点也只是校运会和一年一度的体育中考,而后便是其他学科的衬托之物“点缀”着学校教育工作。当前,即便《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体育课时占小学初中总课时的11%,仅次于语文、数学,排第3位,但体育课被减少、挤占、借用司空见惯。要像欧美一样认可“体育”也是一种能力,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体育中考是检验平时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平台,在应试教育浓厚的教育体制下,体育纳入中考计分科目,对于学校体育来说意义非凡。将体育中考做好更需要平时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展开,只有认真贯彻有关文件精神,上好体育课,开展好课外体育、阳光体育活动、一校一品、体育艺术2+1等工作,使学校体育成为校园里盛开的“鲜花”,伴随着学生的生活,促进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5.重视校长体育观的培养。校长重视体育的学校的体育工作和体育中考成绩肯定好于其他不重视的学校,教师热爱运动的群体越大,更能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序推进对全民健身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加强学校校长的体育观培养,发扬榜样引领作用,才能在学校里掀起一股锻炼之风,只有教师动起来、学生才能随之动起来,将榜样引领和考试引领相结合,学校体育工作必将丰富多彩,学生体质健康必将扭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随之增强。

三、反思

体育成为中考必考科目其实是无奈之举,中国的教育,无论哪个科目,有考试就会有应试,但不考,学生会放弃,尤其是体育。20年前中考体育,是争地位,但没有成功;10年前中考体育是强体质,但仅初三学龄段有所好转;如今强化体育中考,是求公平,引领锻炼。新的中考体育制度的确立,必然给中考体育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提出新的挑战,进而影响体育中考引领效应和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中考,且行且辛苦;体育中考,且行且完善!

如何提高学生中考体育成绩 篇9

初三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年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地升入高一级学校,同时也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一年。

九月开学,骄阳如火,酷热还未退去,大部分学生还沉浸在假期散漫的生活中,优哉游哉,因此,加强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从时间上让学生有种紧迫感。让他们尽快地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而转化为实际行动,投入到体育训练中来。第二,消除学生畏难的心理。刚入初三,大部分学生对初三的训练没有信心,认为太苦太累,想象中的体育困难重重,或有心理或有生理上的原因。针对现状,我们可以先横向比较。体育是先给你考试题目(即考试的项目),又给了你考试的答案(即评分标准),这是任何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语文你学了十几年,在中考中一定不会遇到原题吧,但我们体育是这样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纵向比较,可对去年或前几年学生考试情况进行分析,举一个由差转优的实际例子,但这个例子必须是真实的,有号召力的,才能让学生信服,从而加强说服力。总结这个例子时,一定要加上一句:“他这样差的学生都能考满分,你怎么会办不到呢”,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而消除畏难恐惧的心理。三是分析男女项目上评分的优劣势,男孩在跑的项目上稍有优势,而女生在跑的项目上优势不明显,因此,要针对女孩子的情况进行分析教育,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比如,教学实心球时,要根据中学生的生理特点。现阶段,女生在力量上稍优于男生,再加上评分标准低,易得分,因而女生也感到有骄傲的资本,从而让女生也树立起自信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心理优势能激发学生最大的潜能。因此,开学初的思想总动员是必不可少的。要在学生中造成一定的声势,即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学生毕竟是学生,自控能力差,尽管提倡精讲多练,但时刻吹警示的风也是每一节体育课的必备常识,只要出现了不利训练的苗头就应该及时警示,而在课中的唠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勤训诫,让学生那根弦时刻保持紧张状态,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接下来就是训练方法的选择。如今的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紧,任务重,学校也不能提供大量时间去练体育。因此,布置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也是我的独辟蹊径了。体育家庭作业这是学生闻所未闻的,具有新鲜感和好奇心,而新鲜和好奇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原动力。立定跳远这项家庭作业所用的时间短,可执行性强。立定跳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腿部的力量,也增强学生腰腹肌的力量,为跑和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立定跳远又是必考项目,此可谓是一举三得。正是这不经意的作业,营造出体育锻炼的氛围,与思想教育遥相呼应,相辅相成,构成了密不可分的有机体。思想教育是作业的前提,家庭作业又为思想教育造势铺垫,从而形成了极好的开局,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在课后练体能,把课堂解放出来练技术。一般地,开学初的一段时间,以短距离途中跑作为主训科目,强调正确的跑姿是提高跑速的基础。由于前两年相对较松的课堂,学生在跑上又有厌恶感,训练比较少,学生动作不规范,跑成直线就成了首要的任务。要想跑成直线必须要动作自然放松,头正,肩放松,躯干适当前倾,蹬地有力,摆动积极,脚前掌着地,等等。这些原来只有教师才用的专业术语,让学生也要了如指掌,有了正确的理论基础作支柱,学生在练习中才能有的放矢。在强度上,初中学生刚进入青春发育的前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不宜进入较大强度的无氧代谢的练习,所以一定要注意控制强度,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看是否有隐性疾病的学生,确保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渐凉,途中跑的距离渐渐加大,在冬季以150米为主训项目,辅以一定的体能训练。注意学生的恢复,恢复的手法以肌肉放松为主,辅以相应的自我暗示心理疗法,同时加强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告诉学生短跑是力量与自我能力的较量和体现。第二学期,开学以全程跑为主训项目,辅以70米或150米,加强学生技术细节的精细化,不断以计时赛考试来提高学生考试经验,强化学生心理素质,让学生保持必要的紧张度,又能心境平和接受考试。

在立定跳远上,要以正确的动作技术为支撑。因此,开学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正确的动作技术。预摆,起跳,腾空,落地,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可采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法,出示小卡片,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尤其是最后用力环节,让学生弄懂那样做的含义,用通俗浅显的比喻说明压缩是为了更好地反弹,从而讲到预备动作,明白立定跳远起跳是关键,而蹬摆结合,爆发性发力,保持前上方的蹬地是起跳动作的关键。环环相扣,由超越器械到最后出手角度,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

在教学中,难免出现这样的或那样的体育学困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先分析学生是哪方面的原因,是思想上还是身体上的问题,然后多渠道多途径地加以改进,因材施教。多让他们找到自身的闪光点,让他们自己充满自信。同时也要学生体会到这种关怀,以激励学困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教师孜孜不倦的关怀,使他们从心底生出一种激情,更好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中去,同时他们还会影响身边的许多同学,这样我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如果一味枯燥地练,就会出现厌训、成绩提高缓慢等训练中的高原现象。这时,教师做思想工作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改变训练的策略是主要的。可以隔三差五地融进一点趣味的游戏,长长的冬日训练中,加一两节课的男女混合足球赛、男生篮球表演等等,让学生在欢笑中一扫训练的疲惫,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上乘心理疗法。

中考体育加试的教学反思 篇10

1 正确认识中考体育加试的意义

中考体育加试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很多年, 它一方面改变了部分家长和学生对体育的偏见, 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能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 深入掌握体育知识技能, 发展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养成锻炼习惯, 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可以说中考体育加试政策对于学校体育的发展、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1 中考体育对于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生的体质依赖于运动技能的进步和提高, 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是为了学生明天的健康。有研究指出, 缺乏锻炼是导致我国青少年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的直接原因。[1]在实践中也不难看出, 青少年如果经常从事体育锻炼, 他的体重、身高以及其他身体形态学指标均比不经常锻炼的群体要明显改善。中考体育加试政策的实施促使学生能够认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同时更能自觉主动的锻炼身体, 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进而促进学生肌体和内脏器官的发展, 使他们具有较高的运动技能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增进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使学生的身心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

1.2 中考体育加试有利于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学体育课程在体育加试政策未实施前基本不受重视, 体育课基本上是学生做做游戏或者自由活动, 有的学校体育课时间甚至被其他科目挤占挪用, 体育课程得不到很好的组织和实施。但是, 随着中考体育加试政策的实施, 这种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开始重视体育课程的开展, 尤其近年来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以来, 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体育学习观念都发生了转变。对于体育教师来说, 中考体育加试政策的实施增强了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以更加端正的态度、更高的责任感上好每一堂课。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 他们会积极投入精力进行体育教学研究, 探讨教学方法, 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结合体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来设计教案, 精心备课, 安排体育课堂内容, 以及如何有效地教授学生掌握一些体育技能技巧。对于学生来说,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 能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得到充分的身体锻炼, 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理想的成绩, 获得更高的升学考试总分, 这种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益的认识, 充分调动了每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积极性, 使学生越来越喜欢体育, 喜欢上体育课。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的这种转变会直接促进体育课堂管理的改善和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2]。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促进了学生更好的学, 教师更好的教。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体育与健康课的质量。

2 中考体育加试认识误区

随着中考体育加试分值的增加, 引起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但同时也存在应试的认识误区。在中考体育加试政策实施后, “体育课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随着分值的提高重视程度无疑也将提升, 可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体育不是为学生的健康, 而是迫于升学压力而为之, 学生的体育锻炼也会因此变味儿。”[3]部分学校和教师将体育加试项目50m、立定跳远、铅球和实心球作为课堂上的教材, 训练的对象, 使体育与健康课成了锻炼课。单一的项目, 枯燥的反复的练习, 使学生感到厌烦, 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实施, 建立在课课练的基础上, 既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也不利于体育加试项目成绩的提高, 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 应清楚认识到, 中考体育加试只是一种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手段, 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实际上实施中考体育加试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才是一切体育工作的目的所在, 认清这一点是贯彻中考体育加试政策精神的核心。对于学校、家长、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各界对于中考体育加试的认识都要走出误区, 淡化分数的影响力, 真正把工作重心落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上来。

3 基于中考体育加试的教学反思

中学体育加试坚持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注重了学生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身体形态等综合体育能力的测评。为既能保证中学体育加试政策实施的初衷,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又能使应试学生通过体育课学习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健康水平, 在体育加试中取得较好成绩, 体育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的教学方法。

3.1 转变观念, 正确认识体育加试政策的宗旨

体育教师要努力做好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开展教育行为的基础, 决定着教师教育工作的方向, 是提高教师工作效益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首先必须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入手。随着素质教育和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体育加试分数计入总分, 并有不断增加之势, 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 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 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将体育精神和体育加试的意义真正落实到实践教学中。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系于教育, 作为跨世纪的教育人, 我们背负着历史的重托和社会的期望, 教师要成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合格教师, 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

体育教师也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使社会、家长、学生都理解体育加试本身不是目的, 更不能以此作为选择和淘汰学生的手段, 中考体育加试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 从制度上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引导家长和社会各界不仅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成绩, 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是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促使学生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到操场上, 到阳光下, 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的活动机会, 使社会、学校、家庭共同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方针。

3.2 加强培训, 不断钻研, 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素质教育不断推广, 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已顺利实施。在中考体育加试政策实施的背景下, 体育教师不仅要更新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 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掌握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适应新形势的实践技能。体育教育工作者以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为指导, 从实际出发, 加强学习, 不断钻研, 掌握先进的体育教育观念, 懂得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课程管理, 提高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增强体育与健康课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落实教学大纲要求为根本, 同时兼顾中考加试项目, 有计划的把中考体育加试项目和大纲要求的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做好体育教学工作。努力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 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思想和习惯, 引导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使学生的身心通过体育锻炼得到全面发展, 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

3.3 探索各种有效教学方法, 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和体育加试的要求, 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适度调整教学策略, 使体育教学与中考体育加试目的和课程理念相吻合。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他们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体育教学中可以采取运用心率监控运动强度, 利用RM (Repetition Maximum, 指练习者可重复某一次数的最大重量[4]) 控制力量练习负荷;选择增强学生柔韧素质的教学方法;研究形体健康教学方案, 通过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的实施, 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 从而培养他们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候所获得的欣喜感受。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 也应该采用多变的形式, 在教学中要从教学形式上多加考虑, 使学生有新鲜感,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以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体育类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因此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游戏也是教学中的有效载体。

4 结语

中学体育加试政策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全面教育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体育加试政策也将不断完善, 更加多样化、全面化和个性化。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站在体育加试改革的最前沿, 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要求不断推进体育加试政策的改革, 在改革中不断反思教学, 在教学中深入贯彻改革精神, 探索教学方法, 切实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中学体育加试政策坚持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注重了学生耐力、速度、力量、柔韧、身体形态等综合体育能力的测评, 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目前部分学校和教师对体育加试的认识存在应试思想。为实现体育加试政策实施的初衷, 使学生通过体育课学习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 正确认识体育加试;加强培训, 提高自身素质;探索各种有效教学方法, 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中考,体育加试,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熊效军.体育中考:一个难以完成使命的举措[J].湖北教育, 2008 (5) .

[2]黄龑.中考体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8) .

[3]谢卓锋.对我国体育中考实施情况的审视与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报, 2008 (5)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体育中考】相关文章:

体育中考标准05-25

中考体育要求06-08

中考体育总结06-24

中考体育考试05-17

体育中考的致辞04-08

月中考体育范文05-22

中考体育分范文05-22

初中体育中考范文05-24

体育中考要求范文06-01

体育中考交流范文06-01

上一篇:临床生化实验室下一篇:“十二五”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