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时间表

2024-06-13

父母的时间表(精选五篇)

父母的时间表 篇1

父母皆祸害作为反题, 其意义在于增加了一种视角, 即儿女对于父母行为的批判性审视视角, 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亲子关系。曾有专家看到相关材料的时候说, 小组的这些被父母“祸害”过的人数相对于全国青少年的人数毕竟是少数, 所以, 不必草木皆兵。笔者想要说的是, 从人数上来讲可能是少数, 但对具体的身陷家庭问题中的人来讲, 都是想逃都逃不走的悲剧。小组里的很多成员都用黑暗, 暴力, 冷漠, 悲观, 病态, 冲动, 痛苦, 绝望, 噩梦, 甚至背叛, 肮脏, 卑鄙, 混乱, 生不如死等来形容本该非常温暖的“家庭”。所以, 我们对这“少部分人”的关注和拯救才能实现全体家庭的和谐。

在小组里, 组员之间是一种相互安慰、相互倾诉、相互支撑的关系, 正是这种关系激发了个人重新面对世界的勇气。在组员的诉说中, 父母随意和任意的体罚子女是大部分组员不得不说的伤痛。并且父母对子女施加暴力侵害, 不是少量的、偶发的现象, 它比一般想象的更加普遍, 更加严重。本文尝试着从一手的组员诉说材料中总结概括出家庭体罚子女的特点、原因、对子女的伤害后果, 目的是让我们理性地看待和运用家庭体罚, 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家庭体罚的特点

(一) 体罚是以爱的名义

家庭体罚不同于在社会上反目的人之间的打骂, 前者往往都是在“爱的名义”下进行的。我们好像都有这样的一种毋庸置疑的条件假设: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或许正是这种毋庸置疑的条件假设使父母对子女的伤害有了伦理支撑, 使伤害变得合情合理。有个组员说她妈妈有这样的一个逻辑“谁都可以伤害我, 但是不容许你伤害我。但我可以随便伤害你, 因为我爱你。她根据这个逻辑伤害了我几十年”。听起来荒谬的逻辑在爱的名义下变得合理起来。把爱和暴力联系起来是很可怕的。

(二) 体罚的场所相对私密

父母体罚子女一般都会发生在比较私密的空间里即自己的家里面。正因为是一种私密领域, 所以它使“受伤者”有一种无法挣脱、无处可逃、无从说起、无人可救、就像是窒息一样的感觉;它令身处其中者特别容易陷入焦虑、无力、恐惧或者羞愧难当。有个组员说她小时候经常被母亲毒打。那时候他们一家四口挤在十几平方米的老房子里, 她觉得那简直是人间地狱。

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情况。既有些父母往往会随时随地、不分场合地对子女大打出手。这样在众目睽睽下的体罚更是让子女感到羞辱。

(三) 体罚的时间具有连续性

小组的组员受家庭的体罚往往不是一次两次, 而是贯穿了子女成长阶段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学龄前至中小学时期甚至大学。所以, 孩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要去忍受, 也正是因为长期性, 更会造成其内心的不堪重负。

(四) 体罚使用的工具多样化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体罚时, 往往不仅仅是“拳打脚踢”, 还有比拳头和脚更凶狠的打人兵器!以下几个案例是小组组员的真实经历。

“我爸是当兵的, 我小时候调皮, 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用军用皮带打, 抽得大腿小腿都破皮了, 然后渗出细胞液。”

“周末中午去同学家玩, 下午四五点回的家, 我妈让我跪在地上, 用大辞海那种工具书对我头上一顿乱砸, 然后掐得我满脸都是淤青。”

“被烟头烫过手心, 原因是, 我看了我爸带其他孩子出去玩的照片心生妒忌, 用刀片割花了那些照片, 他发现之后恼羞成怒, 狠狠地用点燃的烟头戳了我的手心。”

“小时候我妈打我都是用针拿来扎的, 把我摁在床上死命扎。”

除此之外还有榔头、菜刀、笤帚、鸡毛掸、晾衣竿、毛巾 (用来堵嘴) 等工具。这些打人兵器的使用让我们觉得打人者和被打者不是一种亲密的亲子关系, 而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五) 体罚常伴有恶语中伤

父母在体罚子女时, 往往处于一种比较愤怒、暴躁的、非理性的情绪当中, 在打孩子的同时又使用伤害性的甚至恶毒的话语攻击孩子也就不足为奇。所以, 子女在被打的过程中受到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

二、体罚带给孩子的危害

这里的危害指长期的、反复的、严重的体罚所引起的危害,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以暴制暴

长期遭受体罚的孩子潜移默化地会开始学会用暴力、武力解决问题。这种暴力的指向对象不仅指其他人, 也有自己的父母, 被称为新型家暴现象。

有位组员说:“最后一次挨揍, 那时候刚上大二, 就因为一点小事, 我妈揍了我, 多年的激愤一下子爆发, 我拿把菜刀把她砍了, 本来要照她头砍的, 但脑子里闪了一下, 就砍到她腰上了, 砍了个大口子!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挨过揍了。”

(二) 心理问题

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做了一个经典实验, 他用两组小白鼠做实验, 甲组小白鼠是被惩罚组, 即小白鼠在笼子里如果乱跳乱叫、争吃东西做出一些不符合人的意愿的行为, 施之以棒打、重敲笼子等惩罚, 乙组小白鼠为对照组, 对它们一些不符合人的意愿的行为施之以抚摸, 用棒子慢慢地赶开, 表现得十分友好。经过长时间的实验观察, 发现甲组的小白鼠的寿命是乙组的三分之二。斯金纳由此得出:“暴力会使孩子终身生病”。小组内很多组员性格暴躁、抑郁、经常有自杀的念头, 极其自卑, 没有积极生活的态度。

(三) 逃离父母

有一个组员说自己厌恶自己的家庭, 想离家出走, 另一个组员安慰道:“但是我们现在还太小, 真的没有这个能力啊, 我们要依靠他们的钱生活, 所以只有等到长大自己能工作赚钱养活自己, 就可以不再依赖他们。如果你现在反抗的话, 只会对自己不利。”这个观点是带有普遍性的, 子女强忍着没有离家出走或者逃离家庭主要就是自己经济没有独立, 所以很多组员都是在高考的时候选择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 或者就是找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 彻底远离父母。

(四) 智商下降

美国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对1510名2岁~9岁的儿童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 在806名2岁~4岁的儿童组中, 未遭体罚过的儿童, 智商的平均商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 而另一组704名5岁~9岁的儿童, 这一差距是2.8分。可见体罚教育大都事与愿违。长期体罚甚至会抑制孩子智力发育, 因为大脑左右半球虽然具有不同功能, 但两半球是协同工作的。孩子受到责罚, 负责空间知觉、情绪、艺术欣赏等功能的右半球就会处于紧张、压抑和恐惧的状态中, 这样势必影响左半球的功能, 而左半球又主要负责言语、阅读、数字运算和逻辑推理, 长此以往, 容易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三、家庭体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具有教育意义

在我国, 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才, 棍棒出孝子”的古训, 笔者认为家长本身对孩子是有惩戒权的, 要全面禁止体罚在中国似乎是不太现实的, 那我们首先能做的就是让家庭体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具有教育意义。

(一) 体罚应有理性———内部力量

1. 体罚不是宣泄父母的情绪

很多子女被父母体罚并不是自己真做出了非打不行的事情, 而是父母宣泄在工作压力、夫妻关系等各种问题引起的负面情绪。体罚孩子要冷静、理智, 避免情绪化,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不愉快迁怒于孩子, 拿孩子撒气。

2. 体罚不要过频

体罚过频会增强了孩子对体罚的抵抗力, 所谓“打疲了”, 体罚孩子一定要在孩子确实出现重大错误和过失的时候。有位组员说:我的父母亲性格迥异, 父亲暴躁, 动不动就打我, 挖苦我。父亲打了我, 我就产生很叛逆的心理, 觉得他为我花钱活该, 我偏不好好学习, 浪费他的钱;而我的母亲非常善良慈祥, 非常疼爱我, 她也不是从来不打我, 当我犯了严重错误的时候, 她会打我。有一次是我和邻居的小孩子打架, 打到后来两家的家长都出来了, 对方都不吵不闹了, 我还大骂不止, 这次母亲把我的嘴打出血了。但是我感激母亲, 她告诉我我做得太过分了。

3. 体罚力度要适度。指禁止用残忍的工具体罚孩子, 对孩子造成肉体上的严重伤害。

4. 体罚要注意场合。

体罚孩子应该在私底下实施, 不能在大庭广众或亲朋好友面前打骂孩子, 更不能当着孩子同学老师或同伴的面, 以免打击他的自尊与自信。

5. 体罚要达到教育目的

据中国政法大学田岚、何俊萍教授针对498名大学生关于“家庭体罚子女现象”的调查显示, 近2/3的大学生在儿童时代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受到体罚后的孩子的感受大多是“不服气, 内心抵制”、“没办法, 只好忍受着”, 很少有人自责并表示要努力改正。这可以看出, 大部分的“体罚”并没有发生积极作用和正向效果。父母在运用体罚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地思考着这样做能起到教育目的吗?

(二) 体罚应有法律介入———外力保障

体罚要具有教育意义还需要法律上的支持, 从外部条件保障父母只是将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父母体罚孩子造成严重身体伤害的, 要负法律责任。

我国法律在该问题上只是有一些简单的规定而已, 没有具体的承担责任的条款。例如婚姻法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而近年来, 很多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些新的法律规定, 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英国2005年生效的一项新法案规定, 允许父母对子女温和地惩戒, 但如果体罚子女过重, 家长将面临最多5年的监禁。

父母的时间表阅读及答案 篇2

中午打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晚上六点,我乘坐的火车会准时到站。母亲在电话里惊呼:“也不早点说,我要买你最爱吃的菜,还要给你打扫房间,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火车晚点,不过还好,只晚了十分钟,多听一两首歌的功夫。A走出车站,一眼就看见父亲站在寒风里,正焦急地盯着走出来的每个人。看见我,他一个箭步冲过来,一边抢过我手中并不沉重的包,一边不满地嘀咕:“都晚了十分钟了,还以为出啥事了呢,把我急坏了!” 一路上,父亲一直在念叨这十分钟,为这十分钟愤愤不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日理万机,十分钟能干出经天纬地的大事来,其实,他一天光晒太阳就不知道要浪费多少个十分钟。

回到家,母亲一边忙着从厨房里端菜,一边大声嚷:“怎么那么晚啊!我还以为出啥事了,急得我坐立不安,跑出去看了几次!” 不过区区十分钟,在父母看来,居然比十个小时还要漫长,这十分钟里,B他们从满怀期待到失落,到担心,到害怕,每一种情绪,都像鞭子一样,狠狠地抽打着他们的心。

在家待了足足半个月,母亲每天变着花样做各种美食,父亲则成了采购员,只要我想要什么,他立即跑出去买回来。母亲不打麻将了,父亲也不到老年活动室打球了,每天净围着我转。

临走时,行李包增加到了三个,每个都塞得满满的。忙完这些,

母亲擦擦额上的汗,轻轻地叹气:“时间怎么那么短啊,你又要走了!” 父亲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这一走,又得好长时间!” 十分钟的等待,他们嫌太长,半个月的相聚,他们又嫌太短,实际上,我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回家一两次,分开的时间不会比半个月长多少,可是,被父亲这么一说,仿佛我一去不回似的。 这样的`情景,总是时常上演。

那年高考,从考场里出来,母亲一边递上水,一边长舒一口气:“终于出来了,时间真长啊,站得我两腿发软!”而当高考结束,我背起行囊准备奔赴大学时,她又有些失落地感叹:“时间真快啊,不知不觉,你都高中毕业了!”整个高三,三百多个日夜,她忙着给我做营养餐,帮我买各种资料,比我还要忙还要累还要紧张,在她看来,却比区区的一场考试短暂。

每年开学,父亲都要陪我去学校报名,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未缺席。每次,在排成长龙的报名队伍里,父亲总是焦急地搓着手,不停地引颈张望,并不满地嘀咕:“怎么还没轮到我们啊,都等那么久了,不知道今天报不报得上!”其实,他等待的时间从来不会长过一个小时。而当我大学毕业,终于不用再报名时,他又有些伤感地感慨:“唉,一眨眼,你都长成大人了,真快啊。”二十多年的漫长岁月,他时刻为我操心,每天为我劳累,弯了腰身,白了头发,居然还觉得,这时间比报名时的那会儿等待要短暂得多。

在父母那里,时间总是显得如此不合理,与世界上所有最精确的钟表背道而驰。等待儿女的时间,为儿女争取利益的时间,他们总是

觉得太长太长,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和儿女相聚的时间,伺候儿女的时间,他们又总是觉得太短太短,一年不过一眨眼。

我想,每个父母心里,都有一个特别的钟表,这个钟表,用奉献做壳,用爱做指针,它为我们走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爱在跳跃。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那些事(3分)

2.文中第11.12段属于哪一种记叙方式? 有什么作用?

3.从人物描写、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A处----------------------------------------------------------------

B处----------------------------------------------------------------

4.时间在父母眼里是合理的吗?为什么?

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读了本文你想了些什么?

(参考答案):

1、 三件事:①父母为“我”火车晚点十分钟而焦急②父母为“我”

在家做美食,整天围着我转③父母为“我”送行装了很多东西。 2、 插叙 回忆叙述上学时父母为我操心为我劳累的情形,使人

物形象更丰满,突出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使中心更突出。 3、 A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写出了父亲等我时的焦急、担

心、牵挂,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B处:比喻 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父母盼儿回归时的心理状态,表达了父母的一片爱子之心。

4、 不合理,等待儿女的时间,为儿女争取利益的时间,他们总是

觉得太长太长,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和儿女相聚的时间,伺候儿女的时间,他们又总是觉得太短太短,一年不过一眨眼。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父母的时间表 篇3

火车晚点,不过还好,只晚了十分钟,多听一两首歌的工夫。走出车站,一眼就看见父亲站在寒风里,焦急地盯着走出来的每个人。看见我,他一个箭步冲过来,一边抢过我手中并不沉重的包,一边不满地嘀咕:“都晚了十分钟了,还以为出啥事了呢,把我急坏了!”

一路上,父亲一直在念叨这十分钟,为这十分钟愤愤不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日理万机,十分钟能干出经天纬地的大事来,其实,他一天光晒太阳就不知道要浪费多少个十分钟。

回到家,母亲一边忙着从厨房里端菜,一边大声嚷:“怎么那么晚啊!我还以为出啥事了,急得我坐立不安,跑出去看了几次!”

不过区区十分钟,在父母看来,居然比十个小时还要漫长,这十分钟里,他们从满怀期待到失落,到担心,到害怕,每一种情绪,都像鞭子一样,狠狠地抽打着他们的心。

在家待了足足半个月,母亲每天变着花样做各种美食,父亲则成了采购员,只要我想吃什么,他立即跑出去买回来。母亲不打麻将了,父亲也不到老年活动室打球了,每天净围着我转。

临走时,行李包增加到了三个,每个都塞得满满的。忙完这些,母亲擦擦额上的汗,轻轻地叹气:“时间怎么那么短啊,你又要走了!”

父亲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这一走,又得好长时间!”

十分钟的等待,他们嫌太长,半个月的相聚,他们又嫌太短,实际上,我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回家一两次,分开的时间不会比半个月长多少,可是,被父親这么一说,仿佛我一去不再回似的。

这样的情景,时常上演。

那年高考,从考场里出来,母亲一边递上水,一边长舒一口气:“终于出来了,时间真长啊,站得我两腿发软!”而当高考结束,我背起行囊准备奔赴大学时,她又有些失落地感叹:“时间真快啊,不知不觉,你都高中毕业了!”整个高三,三百多个日夜,她忙着给我做营养餐,帮我买各种资料,比我还要忙还要累还要紧张,在她看来,却比区区的一场考试短暂。

每年开学,父亲都要陪我去学校报名,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未缺席。每次,在排成长龙的报名队伍里,父亲总是焦急地搓着手,不停地引颈张望,并不满地嘀咕:“怎么还没轮到我们啊,都等那么久了,不知道今天报不报得上!”其实,他等待的时间从来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而当我大学毕业,终于不用再报名时,他又有些伤感地感慨:“唉,一眨眼,你都长成大人了,真快啊。”二十多年的漫长岁月,他时刻为我操心,每天为我劳累,弯了腰身,白了头发,居然还觉得,这时间比报名时的那会儿等待要短暂得多。

在父母那里,时间总是显得如此不合理,与世界上所有最精确的钟表背道而驰。等待儿女的时间,为儿女争取利益的时间,他们总是觉得太长太长,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和儿女相聚的时间,伺候儿女的时间,他们又总是觉得太短太短,一年不过一眨眼。

我想,每个父母心里,都有一个特别的钟表,这个钟表,用奉献做壳,用爱做指针,它为我们走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爱在跳跃。

父母的时间表 篇4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计算过,一个孩子一生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有多少?如果是能生活到金婚的夫妻能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过是365天x50年,是18250天,这期间还要去掉白天上班时间,值班加班时间,出差时间,如果不是两地分居或者长时间分开工作的话,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过是1万多天,听到这个数字你会觉得惊人吗?是的,我们现在家里买个大件可能都要几万块,手里的存款年轻人也至少有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几百万,人的头发也要几百万根,一天的心跳也要十几万下,而夫妻之间能在一起的时间竟然几乎超不过两万多天!那么,一个孩子一生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究竟有多少呢?下面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吧:

从出生到5个半月为165天,3岁上幼儿园,从3岁到6岁365天x3年=1095天,这期间父母上班,算上周末和节假日,实际上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能占三分之二就不错了,实则是1095*2/3=730天,所以从出生到6岁上学前时间为165+600+730=1500天左右,那么从6岁开始步入学校教育阶段,加上平时周末还要学习特长,直到18岁上大学前真正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是,12年*365天=4380天,实际上也只占三分之二就不错了,因为白天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只有晚上回家才能见面,所以大约也就是2920天,18岁孩子上大学直到30岁研究生或者博士毕业结婚前,只有寒暑假有可能会在一起,除去孩子打工,或者有的父母还要上班,孩子即使回家也可能是一个人,那么每年在一起的时间大约是3个月,这已经是很好的了,如果孩子出国,可能要1两年才能见上一面,就取个平均值吧,3个月*30天=90天*12个月=1080天,那么从出生到30岁结婚前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大约是:2920天+1080天=4000天!

孩子结婚以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用算大家也可能会知道少之又少,孩子30岁的时候我们多大年龄了呢,至少也快60岁了吧,那么剩下的大家可以自己算算,即使那些和父母天天住在一起的,5000天这个数字能不能超过呢?

父母的时间表 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 护理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以秦皇岛市卫生学校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在校生为调查对象。

(1)调查对象的抽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群”,抽取了2个高职护理班,共发放调查问卷99份,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为98.0%。

(2)调查对象的分组情况。将抽取到的高职高专护理学生按中考入学成绩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2.调查内容及工具

一般情况:包括中考总成绩、性别。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包括5个分量表,分别是情感温暖理解、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各分量表按4点等级分别计分,不计总分。该量表分半信度系数在0.50~0.91 之间。由于目前在校生多为独生子女,根据量表使用说明,本次调查剔除了偏爱分量表。

3.调查程序

将上述内容编排于同一问卷上,以无记名问卷形式集体施测,当场回收问卷。

4.统计分析方法

将原始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得分为计量资料,并呈正态分布,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二、结果

1.调查对象的父母教养方式情况

调查对象的父母教养方式各分量表得分情况见表1。

2.不同性别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情况比较

以下是不同性别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情况比较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4个分量表得分情况均无性别差异(p>0.05)。

3.不同学习成绩组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情况比较

以下是高分组和低分组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情况比较结果(见表3)。

表3结果表明,高分组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分量表得分高于低分组学生,而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分量表得分均低于低分组高职高专护理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惩罚严厉分量表的得分,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1.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情况

该研究发现,总体上在现阶段的家庭教养方式中,父母大多采用的是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其次是过度干涉、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而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是最少采用的。这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是逐渐增强的,不科学的教养方式正逐渐被摒弃。

2.不同性别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4个分量表得分情况无性别差异(p>0.05),说明以往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老旧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逐渐弱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创建和睦家庭、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不平等的性别观念,不但影响着女性的发展,对男性也会成为一种伤害。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明确规定,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3.不同学习成绩组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情况比较

对学习成绩好的高分组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低分组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四个分量表得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父母对子女采取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父母采取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父母教养方式对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良的教养方式与学生易患精神疾病、产生心理障碍存在显著相关,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父母教养方式对艾森克人格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有利于子女情绪稳定、具有同情心等个性特征形成;过分干涉保护促使形成情绪不稳定及胆小怕事等个性特征,可能易患神经症;拒绝否定、惩罚严厉易使子女情绪不稳定、残暴和反社会倾向等个性特征形成。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表现为对子女的尊重和信任,时常的鼓励和赏识能给予子女安全感和支持感,提供舒适平衡的学习环境,自然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综上所述,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密切相关。父母应多理解和鼓励子女,加强亲子沟通,尽量放弃过于粗暴、过多干涉、过分保护的教养方式,使其能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丽欣.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完美主义和抑郁状态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2]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訾非,周旭.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5).

[4]岳冬梅,高鸣杲,金魁和.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精神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3).

[5]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6).

上一篇:文言文阅读新思考下一篇: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