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准则

2024-06-28

个人准则(精选九篇)

个人准则 篇1

会计准则的修改完善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讨论的热点。然而,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不能直接决定高质量的会计实务, 会计准则的设计和实施同时影响着会计实务。在实践中, 会计准则的实施必须考虑“人”这一决策主体因素。因为人的某些固有特征以及认知倾向都会对个人行为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而在信息生成和披露过程中深刻地影响信息质量, 或许会计准则的某些误用属于会计准则实施中“人”的问题。也就是说, 会计人员的某些特征或心理变化会影响会计准则的执行, 同时, 其在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由认知偏差所导致的行为差异, 也会影响会计准则的执行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人们的决策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 其间包括了知识与记忆的交互反应, 因而具有不同特征的行为主体的决策是有一定差异的。会计人员自身所具有的某些固有特征, 如素质、能力、职业判断、满意度等等都会导致会计准则的执行产生差异。笔者认为, 决策主体的个体特征对会计准则实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力和经验两个方面。

二、能力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

社会学中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发现:人的先天才能生而不同, 一部分人生来就具有在某些领域的天赋, 这部分人在该领域能以显著高于其他人的速度成长。而在后天的生活中, 人的能力会因为环境影响、经验积累和知识补充而更加差异化。能力是影响会计准则执行的重要因素, 其影响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能力影响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的理解程度、认识深度。

首先, 能力差异影响学习效率。一项新会计准则并不是一经推广就会全部得到理解和实施, 会计准则的执行首先要经过会计人员的吸收接纳, 即会计准则学习阶段。会计准则原文中不乏抽象的描述, 高度概括的总结和大量专业词汇。因此在会计准则的学习过程中, 能力较弱的会计人员无疑需要更多的时间阅读会计准则、吸收会计准则。

第二, 能力差异影响对会计准则理解的程度。通常, 能力较弱的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的理解更可能只停留在简单记忆上, 如记忆会计准则对会计事项处理方法、会计科目、会计分录等硬性书面规定, 难以深刻理解其中的原则和实质。会计准则的意义在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要掌握好“渔”的技巧则必须建立在对会计准则中一系列原则和思想的深刻理解基础上, 进而以这些原则和思想为指导, 正确处理会计事项, 从原则出发寻找具体处理方法、处理程序, 而不是生搬硬套。

第三, 能力差异影响对会计准则的认识深度。能力较强的会计人员往往会透过书面文字对会计准则进行深入分析和发散思考。这种分析思考一方面能加深对会计准则的认识, 减少认识偏差。另一方面, 由于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时间、资源、人员结构等方面的限制, 会计准则中难免有一些不合理甚至错误的地方, 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规范性规定的深入分析和思考, 以及对会计准则实际应用过程的总结和反思, 都有助于发现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推进会计准则的完善和改进。

(二) 能力影响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准确程度。

会计准则的终端执行者是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准则的学习、理解、认识和思考, 最终将会计准则运用于处理会计事务中。无论会计准则规定多么清晰明了, 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常因为资料太少, 或资料太多、情况太复杂等问题需要会计人员发挥其能力。前者需要会计人员多方面搜集资料证据支撑判断, 同时适当灵活运用会计准则, 并做出合理估计;后者需要会计人员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抽丝剥茧。

三、经验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

经验是来源于直接感官知觉的观念和来源于反思的观念。社会学的研究发现经验在许多领域对人的表现都有积极作用。这里所指的是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会计人员的经验和会计准则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 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积累大量经验;另一方面, 这些经验又反作用于会计准则的执行, 相互促进。综观会计准则执行过程, 经验大致从三个方面对其效果产生影响:

(一) 经验让会计人员积累执行会计准则的基本能力。

会计是一门注重实际操作的学科, 任何会计理论都必须与实际对应。实践验正是把抽象转化为具体的绝佳方式。毫无疑问, 仅凭知识和能力并不一定能在实际工作中良好地执行会计准则, 有经验积累铺垫的会计人员在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对会计准则具体要求的理解更准确贴切。

(二) 经验让会计人员积累对行业的了解, 使其更准确理解和执行会计准则。

正如上文提到, 在实际工作中, 每个企业有着变化多端的经济业务, 不同行业又有各自特殊性, 会计业务千差万别而又错综复杂。随着经验的积累, 会计人员对这些行业的了解越来越多, 逐渐发现这些行业在会计准则执行中的区别点、重点、难点和易错点、争议点, 这些经验会让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把握更精准。

(三) 经验可以转化为会计人员的知识和能力, 影响会计准则的执行。

会计人员实践所得的经验并不是以独立的形态存在, 因为对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可以形成有条理有逻辑的抽象知识。经验还可以形成特定会计操作技巧从而转化为具体能力。从而, 让经验通过知识和能力的方式来影响会计准则的执行。

(四) 经验可能对会计准则的执行产生消极影响。

会计人员积累起来的经验可能会固化他们的思维和认识, 在潜意识中对接纳新知识形成阻碍, 从而产生消极的影响。在新旧会计准则交替和会计准则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中, 这种经验固化同样会阻碍会计准则的执行进程。

学习《廉政准则》个人体会 篇2

中央近期召开了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电视电话会议,本人深感欢欣鼓舞,《准则》的颁布实施代表中央从严治党,从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的决心,必将使党的建设、党员领导干部的为政素质得到飞跃。认真学习《准则》是每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迫切需要,只有学深

学透学懂《准则》的各项规定,才能保证带头廉洁自律,在新时期的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学习在于不断总结,让自己每一次学习《准则》均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我的学习体会是:

一、要细读原文

《准则》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制定《准则》的依据;第二部分是总则:简明地阐述了《准则》颁布的目的和意义;第三部分是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共八条),系统地归纳为八类禁止52项不准;第四部分是实施与监督(共六条),明确了各级党委((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党组)为本准则的贯彻实施主体,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协助同级党委(党组)抓好本准则的落实,并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各级党委(党组)如何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党员领导干部应如何自觉接受监督,违反《准则》应承担的责任也作出明确规定。第五部分是附则(共四条)。明确了《准则》适用和参照范围等。

二、要对照学习

个人准则 篇3

关键词:新固定资产准则,旧准则,国际准则,比较

2006年2月25日财政部以财会[2006]3号文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等38项具体准则。其中固定资产准则是对2001年11月财政部以财会[2001]57号文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为旧准则)的再修改稿。国际会计准则IAS-16经过修订由原来的“固定资产会计”更名为“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是近年来国外会计界在探讨取消固定资产这一概念的一种反应。新、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三者之有哪些异同呢?笔者将对此作简单的比较。

一、新准则主要的变化

1.明确提出了“预计净残值”的概念,强调“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2.大大简化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

3.具体规范了固定资产处理的方法。

4.对相关的例外性事项,如生物性资产、资产减值等,通过制订相关具体准则进行规范,增强了可操作性,压缩了不法份子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5.对固定资产的披露作了更切合中国实际的规范,并明确了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应在附注中披露。

二、三项准则组成结构的差异比较

我国旧准则由11部分共35条构成,分别为:引言、定义、固定资产的确认、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减值、固定资产的处置、披露、衔接办法、附则。国际准则由12部分共72条构成,分别为:目的、范围、定义、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确认、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初始计量、后续支出、初始确认以后的计量、折旧、账面金额的收回、报废和处置、揭示、生效日期。而我国的新准则由六章共25条构成,分别为: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确认、第三章初始计量、第四章后续计量、第五章处置和第六章披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新准则进一步体现了我国向制定高质量准则方向迈步,准则结构、内容表述更加精炼明了。

三、旧准则、国际准则与新准则规范的内容比较

(一)准则规范的业务范围

三项准则均规定了不适用该准则的例外资产。旧准则中规定不涉及下列内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经济林木和产役畜等与农业活动有关的生物资产。国际准则中规定不适用于:森林及类似的再生性自然资源;矿产权、矿产、石油、天然气和类似的非再生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然而,对于在发展或保持上述所包含的活动或资产时使用的,但又能与这些活动或资产分开的不动产、厂房和设备,适用本号准则。而我国新准则规定,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建筑物,适用《企业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从上述三个准则规范的业务范围,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新准则是与旧准则及国际准则在表述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对于例外资产的规范提出了明确的相关准则。第一、对于生物资产,现已制订了明确的准则进行规范,对于从事生物资产业务的企业的相关业务处理进行了界定。第二、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建筑物,现已制订了《企业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明确的规范。第三、对矿产权、矿产、石油、天然气和类似的非再生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我国制订了专门的准则《企业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进行规范。

(二)关于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

我国旧准则将固定资产定义为:“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其中并未给出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国际准则IAS-16中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定义指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形资产:企业为了在生产或供应商品或劳务时使用,出租给其他人,或为了管理的目的而持有;预期能在不只一个的期间内使用。而我国新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为:“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抛弃了旧准则中“单位价值较高”这一标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准则IAS-16和新准则都没有给出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年限和价值标准,只是规定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应超过一个经营周期或会计期间。在我国旧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作为明确的时间限制,但这并不符合所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因而,新准则作了修改。

(三)关于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 外购的固定资产

我国旧会计准则中规定“外购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买价、增值税、进口关税等相关税费,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如场地整理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这与国际准则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国际准则限定了运输和装卸费用必须是首次的。我国新准则中在旧准则的基础上,其内容上作了细微的修改,表述为:“外购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这样规定使得固定资产的价值构成更加具体明确,从而简化了相关的会计核算。

2. 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

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中增加了对企业合并取得固定资产成本的规范,即《企业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另外,新准则中对.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在表述有所改变,由旧准则中“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改为“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计量标准更加明确。最后,一个重大变化是,新准则删除了盘盈的固定资产和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成本的初始计量。

(四)关于折旧

国际准则与旧准则在表述均在“折旧”中,但新准则是将折旧放在了“第四章后续计量”中。

1. 影响折旧的因素

我国固定资产准则中规范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因素与国际会计准则中规范的确定使用年限应考虑的因素是基本一致的,即: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该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对资产使用的法律或类似的限制。

2.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国际准则中允许采用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和单位合计法。其中单位合计法与我国的工作量法相对应。我国新、旧准则中允许采用的折旧方法为年限平均法(或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等四种。

我国新准则中,增加了旧准则中没有的对“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并规定“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需要强调的是,新准则对预计净残值作了详细的解释,这是旧准则中所没有的。

(五)关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后续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的改扩建与修理支出等内容。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资本化的标准,美国和德国都有三种: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年限;使产品产量增加;生产的产品质量提高。国际准则还包括使原定的生产成本明显下降。而我国旧准则的规定是“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

我国新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的确认大大简化了,表述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杜兴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03

个人准则 篇4

作为热点岗位的部门分管领导,对照《廉政准则》要求,在平时工作中,我能时刻提醒自己,踏实做好工作,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和人民的公仆,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为名利,脚踏实地做好热点岗位的各项工作

作为一名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我受到党和国家的多年培养,虽然现在分管全县的规划和大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整天和开发商以及包区头打交道,我能以良好的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于火热的工作之中。以干好事业作为人生追求,放弃在国外的优厚生活;以为民多做实事为宗旨,不谋取个人任何利益;以“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为座右铭,不怕得罪人。不畏谣言攻击,珍惜现有的岗位,不辜负组织上给我提供了这样好的工作平台,让我有了这么好的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

二、发挥优势,创造性地开展热点岗位的各项工作

我涉及的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县城总体规划正在重新修编,城市正处于日新月异的飞猛发展阶段,我有多年的工程设计和管理经验,在开发区也分管过征地拆迁等工作,有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分管的经济开发区的园区规划和城市建设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全县大城区建设框架已经拉开,沿海港口建设如火如荼,我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而下属专业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还要处理大量的群众建房拆房矛盾,我能做到学会弹钢琴,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粗细结合,以解决棘手矛盾和难题为目标,以辛劳的工作来锻炼自己,以奋斗为乐,以吃苦为荣,创造性地开展大城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不为名利问题而再去浪费自己有限的精力。

三、专心致志,一切围绕热点岗位的各项工作

我与别人打交道,相互间都能保持应有的距离,从不与自身工作相关的人员有经济往来,虚心与客商打交通,热情接待每个来访的群众,认真负责办好每件事,白天忙,就利用晚上干,基本没有假日,夜深人静时也常常思考工作,以合格党员标准对照要求自己,时刻警醒自己,鞭策自己,团结同志,专心工作。

四、廉洁自律,清清白白地做好热点岗位的各项工作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比较 篇5

一、我国生物资产准则与IAS41比较

(一) 关于生物资产定义的比较

IAS41将生物资产定义为活的动物和植物,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将生物资产定义为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并且均不包括收获后的农产品, 可见两者对于生物资产的界定是一致的, 但在生物资产的分类上存在差异。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将生物资产按照其持有目的分为3类, 即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在IAS41中, 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我国生物资产准则把公益性生物资产也纳入了生物资产的范畴,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 包括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等。我国生物资产准则认为,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公益性生物资产具有潜在利益性, 企业能从相关资产获得经济利益, 如防风固沙林能带来防风固沙的效能, 从而满足生物资产确认的条件, 应当纳入到生物资产的范畴。

(二) 关于生物资产确认的比较

IAS41规定的生物资产确认条件有3个:一是企业因过去交易的结果而控制该资产;二是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三是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对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也作了3条规定:一是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该生物资产;二是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三是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因为生物资产属于资产的范畴, 所以以上两个准则都从资产的确认条件方面强调了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点, IAS41规定只要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成本两者之一能够可靠计量, 企业就可以确认生物资产;而我国生物资产准则规定, 只有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才能确认为生物资产。这与两个准则在生物资产初始确认计量依据不同有关, 下面将作具体论述。

(三) 关于生物资产计量模式的比较

生物资产的计量属性可以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 两大准则对这两种计量属性都有应用, 但是侧重点不同。

按照IAS41的规定, 除非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 (初始确认时可能发生) , 在初始计量和各个资产负债表日 (即后续计量) 时, 生物资产均应按其公允价值减去预计至销售将发生的费用计量, 即无论是初始计量还是后续计量都应以公允价值作为生物资产的首选计量属性。由于生物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一般缺乏市场价格或价值的参考, 同时也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可靠地估计其公允价值, 在此情况下, 生物资产应该按照其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损失计量。由此可见, IAS41对生物资产的计量采用的是以公允价值为主、辅之以历史成本的计量模式。

与IAS41的规定不同,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选择以成本计量为主, 公允价值计量为辅的计量模式, 这与IAS41恰恰相反。

关于初始计量,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第六条明确规定, 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并进一步规定了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初始成本确定的方法。对于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 通常并未进行相关的农业生产, 主要通过政府补助的方式取得, 应按名义金额确定该生物资产的成本。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不涉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与IAS41的两种计量属性不同。

对于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般也按成本减去折旧和减值准备来计量。但我国生物资产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 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可见, 我国是允许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生物资产进行后续计量的, 但在准则中特别强调要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 并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二是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对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做出合理估计所需要的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可见,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所持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

(四) 关于生物资产计提折旧和存货跌价准备、减值准备的比较

IAS41规定, 若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而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 应对生产性生物资产提取折旧, 并提取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或资产减值准备。如果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 减值金额应当予以恢复, 并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转回。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规定, 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规定应提取折旧, 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或资产减值准备。考虑到生物资产具有自我修复的独特性, 有时短暂的减值可能会通过以后的自我生长而得以恢复其价值。因此, 对生物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采取了较为简化的方式, 即只在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 导致其成本高于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时, 才计提减值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的跌价准备在跌价因素已经消失的情况下, 可以在不超过原已经计提的跌价准备的总额内转回;但对于生产性生物资产来说, 其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 不得转回。公益性生物资产不允许计提减值准备。

IAS41明确规定, 企业应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类似厂房、建筑物的方法来确定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金额, 因此, 生物资产累计折旧计提方法包括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和单位合计法。而我国生物资产准则规定生物资产折旧方法可以采取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产量法。其中工作量法、产量法实质上就是IAS41的单位合计折旧法, 与IAS41相比, 我国对生物资产计提折旧没有使用余额递减法。

(五) 关于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结转方法的比较

生物资产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 便进入到收获阶段。国际会计准则对“收获”的界定是“农产品从生物资产上分离, 或生物资产的生长过程的结束”。根据这一定义可以理解, 在收获发生之前, 生物资产与农产品是不分的, 但只存在对生物资产价值的计量, 没有对与生物资产一体的农产品进行计量。在农产品收获时, 虽然收获会使得生物资产的可实现净值降低, 但它并不影响生物资产的继续确认与计量, 因为这一价值的降低也只是通过生物资产价值的再确认表现出来。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规定, 结转生物资产的方法可采取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蓄积量比例法和轮伐期年限法。针对生物资产特殊性, 准则特别对消耗性生物资产中的用材林的成本结转方法做了特殊规定, 允许采用蓄积量比例法和轮伐期年限法进行成本结转。而IAS41仅规定具体辨认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成本法这3种存货普通适用的生物资产成本结转方法, 并没有针对生物资产特性提出特殊资产成本结转法, 在对用材林的成本结转时, 会面临相应的结转困难。

(六) 关于生物资产披露的比较

IAS41对生物资产的披露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要求企业必须披露生物资产的内容也更广泛, 这是IAS41贯彻会计上“充分披露”原则的具体体现。而我国生物资产准则对生物资产披露要求很简约, 主要包括生物资产的类别、数量、账面价值、折旧的相关因素、减值 (跌价) 准备、负债担保物、增减变化情况以及自然灾害、疫病、疫情等。两项准则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要求方面,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将历史成本作为生物资产计量的基础, 公允价值属性仅仅是次级选择, 因此在生物资产的披露方面, 没有要求对公允价值的取得、估计方法以及与公允价值变动有关的实物变动和价格变动的原因等信息进行披露。此外, 由于我国生物资产准则没有对有关政府补助进行规范, 因而也就不需对与此相关的事项披露提出要求, 而IAS41对与农业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 因而也对相关信息的披露提出了要求。

二、结论及思考

从以上我国生物资产准则与IAS41的比较可以看出, 我国的会计准则在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同时, 具有自己的特点, 具体到我国生物资产准则范畴、分类、成本结转方法等方面有一些有特色、实用性强的规定。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 逐步实现与国际准则的接轨, 还要在计量属性、信息披露方面不断完善。

(一) 计量属性逐步由以历史成本为主转为以公允价值为主

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相对落后, 农产品市场不健全, 公允价值难以取得, 目前还不能采用以公允价值为主的计量模式。但公允价值充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能合理、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所以, 对生物资产采取以公允价值为主的计量模式已成为我国会计准则发展的方向。我国目前可以在部分生物资产 (如小麦、玉米) 存在活跃市场的前提下, 首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完善, 再对所有的生物资产实行公允价值计量。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 循序渐进, 不能为了与国际准则接轨而盲目冒进。

(二) 充实、细化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

总的看来,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要求披露的信息不够充分和详细, 对有关生物资产收益、生物资产经营风险信息以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重要信息的披露要求并未在准则中加以明确规范。信息披露的不充分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危害极大, 会造成投资者决策失误, 从而不利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我国生物资产准则应当借鉴IAS41的信息披露规定, 对生物资产分类标准的信息、生物资产经营风险信息、有关生物资产收益以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重要信息进行充分披露。

参考文献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S].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S].2006.

[3]张颖萍.我国生物资产准则与IAS41之比较[J].财会月刊 (理论) .2007.

[4]贾莉莉.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状况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7.

浅析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 篇6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从会计准则整体上看, 我国会计准则涉及38项准则, 而国际会计准则涵盖41项准则, 可见我国新准则虽然增加了事项, 但仍然有很多事项没有涉及, 导致我国新准则的可操作性降低。第二, 在诸多具体的经济和交易事项确认和会计处理方法上也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很多不同, 例如我国会计准则对生物资产分为三类, 即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 而IAS41号把生物资产分为两类, 即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这种会计确认和处理方法上的不同在准则上还有很多地方体现出来了。第三, 计量方法上存在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而我国会计准则主要是以历史成本属性作为计量模式。第四, 会计准则体现观念不同。我国会计准则主要是以利润表为重点进行规范, 体现利润表观, 而国际会计准则则是以资产负债表为重点规范对象, 体现了资产负责观。

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导致差异产生:

1、经济因素

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关经济制度和法规还有待完善, 资本市场欠发达, 相关投资者之间以及投资者与被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欠缺, 股权高度集中, 中小投资者保护薄弱, 上市公司内部关联交易, 操纵利润等等。这些经济特点构成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背景, 导致我国会计准则需要考虑我国特殊经济环境, 为我国企业服务, 同时照顾国家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因而不能完全照搬国际准则。

2、政治法律

法律制度上的差异也是导致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存在两种法律体系国家, 一种是大陆法系国家, 另外一种是英美法系国家。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 强调立法的重要性, 因此会计准则也体现出合法性和稳健性特点, 会计准则的制定也由财政部会计司制定, 而且在具体准则适用的经济范围内, 体现出一定的强制力。而在英美法系国家, 会计准则一般有民间制定, 政府干预较少, 这点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做法恰恰相反, 而且会计准则一般不会规定太多具体细节内容, 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灵活性。

3、会计从业人员良莠不齐

与西方国家相比, 一是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对会计交易事项缺乏相关的专业判断, 二是新准则颁布, 从业人员不理解准则内涵和经济意义, 在具体会计处理上容易遇到问题。因而我国准则在制定过程中考虑到我国从业人员的普遍特点, 具体准则需要会计人员判断事项较少。国际会计准则是发达国家制定, 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较高, 因而准则不会有太多细节内容, 在操作中灵活性增加同时对从业人员专业判断能力也提出了挑战。

4、对某些经济内容和事项认识上差异

对经济内容和事项认识的观念差异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影响也不能忽视。例如我国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某些经济事项和交易活动进行计量, 因而能够更好反映企业交易经营成果, 相关交易和事项的内在价值, 便于投资者作出适当的经济决策。然而公允价值这种在国外普遍使用的模式却遭到国内许多人的反对, 他们认为我国缺乏采用这种模式的条件, 比如公开和活跃市场, 除此之外, 还有人担心这种模式容易被人为操作, 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 便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这种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 首先, 在准则制定上, 学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或者其他发达国家制定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 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相关事项, 同时关注这些国家和机构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吸取他们的教训。其次, 会计准则的制定也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知识, 以此来创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方法, 改变过去准则制定过程中以归纳和演绎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单一局面;再次,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通过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优化其知识结构, 提高专业判断能力, 培养一大批会计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为会计事业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保障, 以此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最后, 走出国门, 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推动国际准则多边趋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积极作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 因此准则更多是根据这些发达国家具体情况制定出来的, 忽视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和利益。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积极走出去参与准则制定, 对加强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影响力和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都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爱萍.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J].发展研究, 2008 (6) .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篇7

在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 (IAS) 比较研究的相关文献的检索中, 本文发现, 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大多研究的是美国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国际会计准则IAS, 研究我国的会计准则的比较少。2000年12月, 当时国际上著名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 (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安达信) 联合发布了一份2000年的公认会计准则研究的报告 (GAAP2000) , 对53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中的62个主要问题进行调查比较研究, 揭示了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与IAS的主要差异, 其中涉及我国会计准则的差异问题不是很具体。2001年12月, “五大”又发布了2001年公认会计准则报告 (GAAP2001) , 调查了与准则相关的80个指标, 分析了2000年以后各国准则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 该报告的中国部分称中国的会计准则与IAS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安达信解体后,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发布的国际会计调查报告 (GAAPConve rge ne e 2002) 显示,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59个被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 有超过90%的表示有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 仅仅有三个国家无意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在报告的中国部分称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同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截至2005年6月, IASB先后发布了六项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包括企业合并、保险合同、采掘业等方面的准则。由此国际会计准则的质量得到巨大的提高, 并且形成了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稳定平台。目前, 国际会计准则是由IASC和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制定并发布的适用于营利性私营部门的会计和财务报告标准。

我国从1988年开始研究制订会计准则的有关准备工作, 财政部于1997年发布了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到2006年2月15日发布38项新的具体准则, 我国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文章或出版专著, 将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或IAS进行比较。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种是仅将某一个会计具体准则与IAS做规范比较研究;第二种是将我国会计准则与IAS做规范的总体比较研究;第三种是区别于上述两种研究准则的具体内容的研究角度, 而是从会计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等研究角度对我国会计准则和IAS做比较研究;第四种是采用实证的方式对不同会计准则的差异性进行研究。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不仅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总体比较中有所异同, 落实到具体的准则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方面的差别, 本文将差别较大的固定资产、存货、投资性房地产三项准则进行分析比较, 通过具体的比较来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

1《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1.1 固定资产计量的比较 (1) 在成本构成上, 新会计准则和国际

会计准则一样, 将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估计拆卸、搬移费及场地使用费作为成本的一部分。 (2) 对非货币性交换取得的固定资产, 我国新的固定资产准则规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同时,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如果不能满足以卜得条件换入固定资产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成本确认。 (3) 对于所有者作为投资投入的固定资产, 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这个规定既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按公允价值确认的规定, 又不同于旧会计准则完全按投资者确认的价值入账的规定。 (4) 初始确认为资产后的计量方面,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和旧的会计准则一样不能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计量。

1.2 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会计处理的比较在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的迹象时, 新会计准则基本同国际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最大的区别是对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处理, 旧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都允许在满足一定条件后, 对原来计提的资产减值进行转回。而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允许企业转回以前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

2《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2.1 存货计量的比较 (1) 新的会计准则对期初存货仍然以成本确认, 而在期末存货以成本和可变现净值之间的低者计入存货成本。

这一点与国际会计准则是相同的。 (2)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可以将与存货有关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存货的成本, 这一点上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是相同的。新准则中存货成本不包括外币的汇兑损益, 采购成本采用总价法, 这不同于国际准则中存货包括汇兑损益, 采购成本采用净价法。存货的确认和计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真实性和相关性。我国新存货会计准则规定存货的初始计量应以历史成本入账, 期末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入账。国际会计准则规定以成本与可实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入账。本文认为, 初始计量和期末计量应前后保持一致, 即都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为宜, 一方面可以方便企业进行不同会计期间存货成本的比较, 另一方面采用此方法能够更谨慎地估计存货入账价值。但是由于可变现净值需要更多主观判断, 判断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也难以验证, 这种计量标准容易变成操纵利润的工具;所以存货准则应相应地规范可变现净值的估计方法, 并加强这方面的披露。

2.2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我国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一样不允许企业采用后进先出发来结转存货的成本。

在2003年度的国际会计准则中己经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我国为与国际会计准则更趋一致, 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3《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3.1 准则确认范围的比较新的会计准则中将企业已出租的上

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从旧会计准则中独立出来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范围相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投资性房地产除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包括的三项内容外, 还包括未确定用途的土地及符合一定条件下经营租赁下持有的房地产权益。

3.2 计量模式的比较 (1) 初始计量新会计准则考虑了投资性房

地产的初始成本计量涉及到得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估计拆卸、搬移费及场地使用费。对交换产生的投资性房地产, 我国新的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如果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同时,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如果不能满足以上得条件换入固定资产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成本确认。对于所有者作为投资投入的投资性房地产, 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价值以公允价值予以计量。 (2) 在后续计量方面。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 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 我国的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增加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前提条件, 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 才可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也就是必须同时满足以一下条件: (1) 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2) 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两个条件。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企业选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规定是不同的。另外, 国际会计准则还规定企业如果选择了成本法和公允价值法中的某一种模式就需要对所有的投资性房地产都采用这种模式。而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摘要:本文固定资产、存货、投资性房地产三项准则进行分析比较, 通过具体的比较来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

个人准则 篇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进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与之相适应, 我国的会计领域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纵观我国的会计准则发展进程, 是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基本背景条件, 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准则体系为基本目标的。我国会计准则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局部借鉴国际惯例的发展阶段 (1979年至1992年) 。

1985年3月, 正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 自当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第二阶段:较为广泛的借鉴国际惯例的阶段 (1992年至1997年) 。

在这一时期, 我国会计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发布和实施了一系列较为广泛借鉴国际惯例的会计制度, 以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 如:《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两则”、“两制”的发布和实施。

第三阶段:全面借鉴国际惯例的阶段 (1997年至今) 。

自1997年我国首份具体会计准则发布以来, 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就一直在积极的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会计政策惯例国际化、会计管理体制惯例国际化、会计教育惯例国际化三个方面。由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会计国际化的核心内容, 以下主要讨论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等方面的问题。

2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2.1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我国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参考依据是国际会计准则, 与国际会计准则做进一步对比, 可以发现他们之间还是存在不少差异的,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我国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 这与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不同的。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 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以及国际准则的趋同; (2)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结构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构成, 并将类似概念框架的内容归入基本会计准则。这种做法与国际惯例有较大出入; (3) 我国会计准则的涵盖面积小, 规定不够详细, 可操作性较差, 对一些新问题尚未涉及; (4) 在具体会计处理以及披露要求方面,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也存在不少差异;此外,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性质、准则制定程序、准则实施范围和准则执行机制等和其他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有较大的差异。

2.2 造成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差异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会计环境不同的因素, 也有主观指导思想或认识误区的因素。从会计环境来说, 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别, 这是导致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他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具体分析起来, 造成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会计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 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 缺乏充分和公开的市场竞争, 企业间的交易行为还不规范, 国有企业关联交易极为普遍, 价格往往成为利润操作的一种手段。由于公平交易的缺乏, 公允价值的获取和使用也就存在较大的难度;

(2) 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均还较小, 上市公司数量不够充分 , 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还不能完全以投资者为主, 因此会计目标还需兼顾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投资者决策和公司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

(3)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尚不健全, 内部治理结构薄弱, 国有股一股独大, 或者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较为严重, 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普遍存在短期化行为, 有法不依、故意违反准则或制度以达到粉饰业绩的情况时有发生;

(4) 会计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缺乏必要的职业判断力, 加上近年来会计准则和制度变化较快 , 会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掌握这些新知识, 致使会计准则在执行中碰到了较大的困难。

造成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主观指导思想因素:立足于我国国情。我国会计准则是适度、谨慎的引入公允价值, 也是与我国国情分不开的。

3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思考

我国对于会计国际趋同是一种很积极的态度 ,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背景下, 会计国际趋同是人势所趋, 潮流所同, 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趋同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 目前我国市场仍处在不断发展之中。

趋同是进步, 是方向, 我国将积极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的一套全球公认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趋同不等于相同, 要考虑我国的国情;趋同需要一个过程, 坚持改革不动摇, 会计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 在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学习国际惯例的同时, 也兼顾我国经济和会计财务的实际, 从而做到会计改革的软着陆;趋同是一种双向互动, 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之间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应当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认可。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

(1) 立足于我国国情, 以我为主, 保护自己;

(2) 基本实现国际趋同;

(3) 涵盖广泛, 涉及工商、银行、保险证券及各类事务;

(4) 是一套完整的体系, 能够独立实施。

为配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不断进行会计准则的修改完善, 新会计准则的制定与运用不仅使会计语言更加国际化, 加强了国内外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而且能够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有效规范我国会计工作行为和工作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了新《企业会计准则》, 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主要有以下变化, 基本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 (1) 基本准则的变化:会计目标的变化、会计原则的变化、会计要素的变化、会计计量的变化以及财务报告的变化五个方面做出了改革。 (2) 具体会计准则的变化:从存货的变化、无形资产的变化、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变化、债务重组的变化、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等等多方面做出了改革。

4 我国会计国际化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4.1 新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4.1.1 新会计准则可操作性不足

比较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 我们发现此次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虽然在与国际接轨方面有巨大进步, 但其原则性的规定太多, 而具体的规定太少, 因而在可操作性上也就略显不足, 虽然随后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各项准则提供了一些具体解释和说明, 但有些规定的线条还是太粗、不够具体。

4.1.2 会计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 会计很多核算方法都发生了变化, 这对会计人员是一大挑战。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与国际同行对话, 而我国现有会计人员能达到这个要求的人员不多,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能满足与国际趋同的发展需要。

4.1.3 我国会计监管质量差

我国内部审计力度相对薄弱。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直接受单位领导的管辖, 往往会造成内部精简审计人员, 审计取证不足。在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 要了解与吃透与国际趋同的新会计准则有一定难度, 因而作为内部监管的主体往往成为制约新准则实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我国民间审计的现状让我们对新准则的实施也不能抱乐观的态度。

4.1.4 我国市场体系不够完善, 企业现状不容乐观

新准则中, 对企业引用公允价值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而且它的任何变化都将反映在损益表中, 导致财务报告波动性上升, 可能导致市场对经济价值的错误判断。我国企业的现状也不容乐观, 由于我国历史的原因, 上市公司国家股 (国有法人股) 占据了上市公司的主导地位, 导致单位领导层只在乎自己在职期间的收益状况, 尽量让在位期间的公司收益良好, 而往往忽视公司的长远发展。因此内部监控失效是在所难免的。由于企业存在一定的问题, 所以会使改革的路程更加难走。

4.2 建议和对策

4.2.1 不断完善会计准则, 使会计准则更具有可操作性

此次会计准则主要是为了实现与国际准则接轨, 相对于中国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跨越是相当大的, 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 要结合中国国情和特色, 出台详细的实施细则, 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准则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其可操作性。要谨慎进行模拟试点, 测试会计准则实施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信息系统等的影响, 保证新旧准则之间平稳过渡。

4.2.2 加强会计人员培训

对于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加强新会计准则的培训, 使他们对新会计准则的精髓以及在实务中的操作做到了然于心, 注重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会计理论功底的素质。同时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后续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应该有所加强, 使会计人员彻底抛弃以过去为重心的理论体系和观念, 建立面向未来的会计观念和理论体系, 以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4.2.3 加强会计监管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 不仅依赖高质量的会计标准, 更依赖对会计标准的执行操作和监督管理。因此我们在进一步完善新会计准则的同时, 应当强化会计监管, 加强执行和监管环节的工作和惩罚力度, 提高会计标准的执行和监管质量, 确保新会计准则得到有效的实施。首先要严格按《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 搞好各项会计监管机制的建设, 强化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整体功效, 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以真正起到惩戒作用。其次, 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反映财务信息的意识。同时要积极争取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审计署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政府应赋予证监会、银监会等行业监管部门更多的监管权力, 更好地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

4.2.4 完善公司管理机制

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前提, 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 才能保证高质量准则的执行到位。若要从企业的现状来分析改善新会计准则实施的道路, 只能参照我国现在实行的管理层收购方法, 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增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感。更新企业的系统, 保证新准则下能够以有效率的、兼顾成本与效益、及时的和适合持续操作的方式生成数据信息。只有在健全的治理机制下公司才可能有效地运行, 才可能充分发挥治理作用。

4.2.5 应尽快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 实行会计制度的统一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原则, 作为市场中的个体应该是平等的, 都应该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提供信息。但是我们国家却存在着不同的行业会计制度, 不同行业的企业可以按照不同的会计制度来提供会计信息, 这就会造成会计信息的混乱, 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因此, 尽可能取消不同行业会计制度, 推行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已成为大势所趋。同时还应加快会计准则代替行业会计制度的进程, 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管理政策, 健全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

摘要: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我国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会计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审计史上新的里程碑”, 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首先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历程进行回顾和整理, 阐述会计准则改革动因的体现, 然后讨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的差异及原因, 既而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做出几点思考, 说明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以及我国对于会计国际趋同的基本态度, 最后尝试提出我国会计国际化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差异分析,思考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晓慧.新公司法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6, (4) .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篇9

一、中国会计准则

中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体系主要由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两大支系构成。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经历了两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在1993年, 由72个会计制度改为13个行业会计制度;1998年出台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这是中国第一个跨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二次是以2000年12月《企业会计制度》的出台和分行业会计制度以及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同时废止为标志, 财政部计划打破过去按行业划分来制定会计制度的做法, 制定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 包括《企业会计制度》以及2001年12月17日发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另外, 还有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及非盈利组织的《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即以个别特殊组织会计制度配合统一企业会计制度的新结构取代1993年建立起来的分行业会计制度。

与这一过程相伴随的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1992年11月, 经国务院批准, 财政部以第5号令发布了中国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 (从199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 一般被称为基本准则, 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便是由此时开始的。在随后的10几年里, 财政部针对会计准则的演变沿革发布了一系列文件。目前最新的会计准则是2006年财政部在北京发布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 并鼓励其他企业施行。

二、国际会计准则

(一)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其目标

2001年1月25日,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简称“IASC”) 进行了重组, 正式公布改称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简称“I-ASB”) 。该组织是由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和爱尔兰以及美国的会计职业团体于1973年发起成立的。1983年起,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所有会计职业团体均已成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员。到2000年, IASB已经拥有来自112个国家的153个成员, 代表200多万会计师。IASB在2002年4月批准通过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前言》, 明确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目标:一是为了公众利益制订一套高质量的、可理解的并具有强制性的全球性会计准则;二是促使这些准则得到严格的执行;三是促使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得到高质量的趋同。

(二) 现有的国际会计准则

截至2000年底,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经颁布了41项国际会计准则 (其中仍然有效的为36项) 和24项解释公告。2000年5月17日, 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 (IOSCO) 正式宣布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30个核心准则 (还包括11项解释公告) 已通过了评估。这意味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得到了资本市场运作规则监管者 (制订者) 和它们的代表机构的支持, 从而使国际准则生存空间扩大到IOSCO的所有成员国。

三、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分析

我们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

(一) 内容覆盖面的差异

自1975年公布《国际会计准则第一号:会计政策披露》以来,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至今已公布准则41项, 解释公告24项。其中有30项国际会计准则已通过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的评估, 成为核心准则。除了会计准则和解释公告以外,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制订有一份《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 内容主要包括制订框架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对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的界定;财务报表的目标;基础假设;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资本和资本保全概念等几个部分。

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主要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为一般规定, 其内容包括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 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计量;以及会计核算的13项基本原则, 其中包括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还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界定及确认与计量;也包括非货币性交易、外币业务、会计调整、或有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具体业务或事项的处理;以及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规定。第二部分为会计科目与会计报表, 明确规定了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等85个一级会计科目, 并对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委托贷款、工程物资、待处理财产损益、应交税金、应付债券、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生产成本等13个一级科目规定了二级科目, 其中对于二级科目“应交增值税”还规定了三级科目。相对于以前的会计制度, 第一部分还增加了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 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也如出一辙, 且在详细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比较可知:从覆盖的业务与事项的范围来看, 由于国际会计准则是基于全球范围的考虑, 其覆盖范围远远超出中国包括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在内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涉及面;从对业务程序和操作的规范角度来看, 中国会计准则要比国际会计准则细致、详尽。

(二) 基本概念与原则的差异

美国会计学会所属管理会计委员会在1961年的报告中提出, 作为整个会计领域基础的一系列假设、原则和准则是:主体概念;企业持续经营概念;货币计量概念;成本基础与成本流转概念;实现 (确认) 概念;配比 (权责发生制或分期) 概念;客观性概念;一致性概念;重要性概念;充分揭示概念;谨慎性概念。后来此诸多概念被分为两个基本层次, 即会计基本假设, 与基本原则及修订性惯例。在基础假设方面, 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仅有“持续经营”一项相同, 权责发生制在中国被归入会计核算原则, 或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 而中国认为是基础假设的其他三项 (会计主体、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均不被国际会计准则认为是基础假设。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 国际会计准则所强调的中立和完整则被中国会计准则忽视;而被国内归入此类的权责发生制却被国际会计准则放入基本假设。在会计要素的界定方面, 2000年12月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较以往国内会计准则增加了一项“成本”要素, 因而比国际会计准则多出两项 (利润、成本) 。由此可见, 由于企业所处经济环境有异,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方面, 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有较大的分歧。除了概念分类或分层以及界定上的争议外, 在实质的操作上差异并没有这么大, 因为差异只是内部的划分。这一点, 也要强调“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三) 主要确认原则的差异

收入的确认原则在会计处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于利润表或称收益表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关商品销售 (劳务) 收入的确认原则基本一致, 仅就确认时要求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可能性大小有所分歧, 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则要求“确定”时才可确认, 可见更为谨慎一些。但在或有事项引起的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上, 中国则采用了“很可能”的标准。在开办费的处理上,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一改以往会计制度将其单列、并在5年内摊销的做法, 要求在开始生产的当月一次计入该月损益, 从而与国际会计准则出现原则性差异。对于借款费用,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允许采用借款费用资本化作为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比较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相关收入和费用确认差异,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会计准则更加谨慎。当然, 这也许与中国证券市场上不断出现利润操纵事件、并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有关;因此, 规范会计行为, 防范作假在潜意识里已成为了制订中国会计准则的目标之一。这在主要计量原则方面也有体现。

(四) 主要计量原则的差异

在资产计价以及折旧和摊销方面, 中国会计准则的或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 如应收账款、存货和在建工程的期末计价;或与国际会计准则基准处理方法一致, 如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或在实质上一致, 如无形资产摊销。但在基本的方面, 国际会计准则使用公允价值作为基本的计量基础, 而中国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则一波三折, 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虽然明确规定了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但在实际的运用中还是较为谨慎。随着市场建设的逐步完善, 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 在会计计量上与国际接轨成为客观需要。在这种形势下, 2006年由国家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的重要性:在已发布的38个具体准则中, 有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生物资产等17个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范围涉及一般工商业及农业、金融业等特殊行业。

尽管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范围已经较为广泛, 但这种运用又是有条件的、谨慎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允价值的应用还不够普及:在国际会计准则已有的41个会计准则中, 金融工具、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近20个会计准则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 但考虑到中国的发展现状,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17个具体准则中适度引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二是公允价值处于从属地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未对公允价值和成本两种模式规定优先顺序, 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更偏向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中国会计计量属性则倾向于采用成本计量模式,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处于从属和非主导性地位, 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存的计量格局中, 历史成本仍处在主导地位。三是公允价值运用附有限制性条件: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条中就明确规定,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 应当同时满足相关条件。

(五) 会计报表格式及编制方法的差异

上一篇:福建省三明市下一篇:建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