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数学课程

2024-05-12

中小数学课程(精选十篇)

中小数学课程 篇1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旨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在课程结构上, 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教师角色上, 要求“做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学生学习方式上,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等”。课程的综合化、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需要教师建立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关系对实现学科间的整合、知识的融通和学生的价值观念都产生深刻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中小学数学教师合作现状进行研究, 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合作的经验与问题, 为深入合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可行对策。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问卷编制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中小学教师合作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是课题组成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实践调查独立编制完成的, 为确保问卷的科学性, 在形成正式调查问卷之前, 主要采取了两种措施。

一是进行专家咨询与访谈。专家针对每道题的明确性和内容的相关性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并把预调查问卷发给数学老师, 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在广东省中学骨干教师中随机抽取40名老师进行小范围预调查, 调查对象在问卷关于文字表达、多余问题、答案合理性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综合专家咨询及预调查得到的意见, 经过修订, 最后形成了26道客观题的正式调查问卷。

2.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广东、山东、浙江、北京等省市中小学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42份, 收回问卷142份, 其中有效问卷140份, 有效问卷率为98.6%。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全部录入计算机,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对象在教龄、职称、性别、所教年级上的人数分布如表1所示。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随机抽取若干教师对他们基于具体学校情境的合作现状进行访谈。

三、结果与分析

1.关于教师合作的认识

“教师是合作的主体, 也是合作的重要内部力量, 教师只有认识到合作的意义, 相信合作并自愿的接受合作, 才能养成合作的意识, 以愉快的心情践行于合作。”[1]调查发现, 92.9%教师认为教师合作是有必要的 (见表2) , 表明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总体上认同合作。

面对日常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50.7%的教师会与同事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只有26.8%的教师采用独立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表明在课程改革之后,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表现出明显的合作倾向和寻求合作的意愿。但进一步访谈和调查发现, 在教师的深层观念中仍然存在着明显的防卫意识, 着重关注自身课堂教学的私密性, 而且为了保留自己的专业特权和保持竞争优势, 70.7%教师表示不会轻易将自己成功经验和核心资源与他人共享, 而且中年教师居多。

2.关于教师合作的动机

教师合作的动机影响到合作的热情, 其直接关系到合作的发生、发展和最终的结果。调查发现, 86.0%教师认为教师合作对个人成长有明显的帮助且存在年龄的差异。依据教师对动机所做评价的平均值, 不同教龄教师认为教师合作对个人成长帮助程度比较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看出, 相对而言教师合作的动机随着教龄的增长逐渐递减。将不同教龄的数学教师动机强弱程度做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五种教龄的教师对合作动机有显著性的差异, 如表3所示。为了进一步了解哪些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多重比较检验, 结果发现: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与教龄在15-20年、20年以上的教师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01和p=0.003) , 教龄在5-10年的教师与教龄在15-20年、20年以上的教师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06和p=0.022) 。

说明在新课程背景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合作态度和动机是不一样的。年轻教师由于业务水平的限制有更高的工作热情和发展需求, 希望通过教师间的互助与合作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有资历的中年教师因有一定的教学积累更乐意通过自学或其他方式获得提高, 缺乏合作动机。

3.关于教师合作的活动及形式

教师合作的活动及形式是教师合作现状的具体表现, 也是决定合作是否有效的途径。调查发现, 中小学数学教师合作活动开展比较好依次是:集体备课说课评课 (73.9%) , 教研组活动 (53.9%) , 师徒带教 (53.1%) , 班级合作管理 (39.2%) , 课题研究 (21.8%) , 案例研讨 (16.9%) , 专题合作授课 (9.4%) , 课程开发 (7.2%) (见表4) 。这反映了中小学数学教师参与的合作活动与方式主要是备课组或教研室活动。

可见, 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合作受到了重视, 但现有的教师合作仍是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 并没有组织结构上的突破, 只是按惯常形式进行。进一步访谈显示, 这些活动一般由学校组织安排, 通过制定规范实行,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教研只有计划无实际行动, 教师参与积极性不够, 认为是在浪费时间。这种状况造成教师对合作的认识不足, 对合作形式没有概念, 不能主动深入进行合作。

4.关于影响教师合作的因素

对教师间合作氛围调查发现, 12.9%教师认为合作氛围很好, 而41.3%教师认为合作氛围不好, 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现象呢?我们对影响教师合作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了调查, 见表5和表6。

从表5可以看出, 影响教师合作的最主要的主观因素依次是:教师没有合作意识或意愿 (65.1%) 、缺乏深入沟通 (57.6%) 、教师之间缺乏信任 (55.2%) 、缺乏合作的技能 (43.1%) 等。这与教师的深层观念中存在着明显的“地盘”意识有关。长期以来, 学校分科教学, 独立班级管理, 使教师习惯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在整个课程中他们负责的那小部分, 习惯于独自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学校教研活动参与意识不强, 热情不高, 而且不习惯向别人展示自己真实的工作情景, 甚至竭力掩饰自己的教学困境, 也不愿批评别人以免触及别人的隐私。这种个人价值取向和依靠自身经验积累而不参与群体对话和分享的专业发展观导致教师缺失合作的主体意愿, 缺少信任和深入的沟通。

从表6可以看出, 影响教师合作的最主要客观因素依次是:工作繁忙没时间与人合作 (62.1%) 、没有共同的目标或愿景 (59.0%) 、利益分配不公平奖罚不得当 (51.6%) 等, 其中“没时间与人合作”是影响合作的最大客观因素。访谈显示, 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下, 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受到严峻的挑战, 在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和开发课程资源等方面花费大功夫明显增大工作量, 并且许多数学教师担任班主任, 还需参加各类培训进修, 繁重的工作内容使教师无暇与其他同事进行合作。

四、建议与措施

新课程改革之后, 数学教师都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表现出明显的合作倾向, 但合作主体意识不强, 合作形式单一, 缺乏合作动机。教师合作“涉及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的重塑、组织结构的改造、交往规范的重建、对话活动的设计、领导方式的转型等诸多方面, 的确是一件需要多方面条件保障和付出艰巨的变革努力的事情”。[4]因此, 推动教师有效合作必须在准确把握问题本质的基础上提出对策。

1. 改变教师的心智模式, 激活合作意识与意愿

长期以来文人相轻和专业个人主义的心态, 使很多教师形成了封闭孤独、习惯性防卫等心智模式。这种“不良的心智模式阻碍着系统思考和组织学习, 它是一些改革难以绕开的、隐藏在暗处的顽石”。[5]因此, 学校要从活动和制度中引导教师从内心认识理解合作, 促使他们认识到相互合作对个人专业成长会产生很好的“共生效应”, 来改变教师以往孤立的心智模式和强化合作意识。由于数学新课程改革强调数学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对数学文化的理解, 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 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实现知识和经验的互补、产生思想和智慧的碰撞, 弥补思维和精力的有限。同时, 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要求“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数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 而且数学教学是一种合作式探究学习, 也是一个建构过程, 因此教师有着强烈的合作意愿和丰富的合作经验, 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对学生成长的责任和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寻求合作的主要动因”[6], 所以教师只有了解合作的价值与意义, 才能提高合作的主体意识。

2. 激起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 构建自然合作的文化氛围

“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的一种互相开放、信赖、支援性的同事关系”[7]。因此, 教师合作重要是构建自然合作的文化氛围, 树立共同合作意识和共同愿景。“教师之间合作的真实愿景是相关学校对于其教育的一个整体全面考虑, 也是相关学校的教育实际效果与教育终极目标的最终融合。”[8]教师合作的愿景需要依托于一定的形式和内容, 在数学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 学校应在构建学校整体数学课程信念和教育目标的同时, 发挥民主思想达成共识, 构建共同愿景, 最终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一方面促使教师合作有了具体的使命, 另一方面促使教学的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

3. 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 保障教师合作的顺利进行

真正的合作需要政策的引导和制度的保障, 而这是不会自发建立和自然产生的, 毕竟“合作困境的生成确实和制度的安排有一定的关联”。[9]因此, 学校应以人为本, 建立和完善学校相应的组织结构和持续有效的运行机制, 保障教师合作顺利进行。首先, 提供教师合作的时间和资源的保障, 减少教师的不必要负担;其次, 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价制度、工作量计算制度等有效的动力机制, 保证教师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持久性;最后, 以民主的形式建立合作制度和奖惩制度, 让教师形成团队共享原则, 养成合作规范, 使教师合作从制度管理走向自觉自律。

参考文献

[1]刘径言.论新形势下教师合作的功能、影响因素及途径.通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 (6) .

[2]孔庆.共建合作的教师文化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环境.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

[3]马玉宾, 熊梅.教师合作文化的内涵、现状与重建.上海教育科研, 2008 (1) .

[4]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8.

[5]杨静.教师专业合作的困境与出路.教育学术月刊, 2010 (10) .

[6]陈雅玲.基于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证研究.中国教育学刊, 2012 (5) .

[7]张菊风.从实然到应然:教师合作的走向研究.教学与管理, 2012 (2) .

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二) 篇2

四、综合应用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具体目标

1.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3.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二)案例

例1设计合适的包装方式。

(1)现有4盒磁带,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处忽略不计)

(2)若有8盒磁带,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处忽略不计)

说明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2上海的电视塔有多高?北京的电视塔有多高?它们的高度大约分别相当于几个教室的高度?分别相当于多少个学生手拉手的长度?还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形象地描述电视塔的高度?

说明这个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知与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同时,学生还能学习如何通过询问、查阅资料等调查方式来收集数据。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实数、整式和分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发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应加强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联系,介绍有关代数内容的几何背景;应避免繁琐的运算。

(一)具体目标

1.数与式

(1)有理数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③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⑥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参见例1]

(2)实数

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②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③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④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参见例2]

⑤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⑥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3)代数式

①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②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参见例3与例4]

③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参见例5]

④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4)整式与分式

①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②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

中小数学课程 篇3

【关键词】:引入教学史;穿插教学命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随着数学教育理念的转型和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自2001年9月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我国在数学教材的写上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传统的教育机制的影响,我国以前的数学教育偏重于机械训练和题海战术,教学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都脱离知识背景,没有教学情境,这种应试教育已不适应国际数学教育的发展潮流,已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现在的基础教育中,虽然不同的学校使用的新教材版本不同,但都是根据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标准编写的。这些教材无论从教学理念,还是数学内容上与人教版教材(人教社2001)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5年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3个学段的教材编写建议中,也都明确提出应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在对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材中应当包含一些辅助材料,如史料、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数学家介绍、背景材料等”[1]。现行使用的新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上,数学背景知识的引入增加,而且背景知识的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背景不仅包括个人生活,公共常识还,还包括科学情景”[2]。

在对数学背景的统计中,我们发现,数学史知识的引入占了很大的比重。新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中有关数学史知识的引入,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新版中的数学史知识题材更广泛,引入更详细生动,“在引入数学史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数学名题,包括一些悬而未决的数学题,并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3]。数学史知识的引入教材,既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帮助他们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增加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这对理解数学中的有关内容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中引入数学史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中小学现在使用的新教材中,很多概念,知识点的引入,不再是直接给出。而是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换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这种环境中,这样,为数学教学中情景教学提供了材料。数学史知识的引入,通常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就大多数中学生而言,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确实是比较抽象、枯燥和乏味,那么如何把数学课讲得引人入胜、生动活泼就成为数学教师的一大课题。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透彻地了解所教的数学,而且还要从宏观上来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从而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实际上,知识丰富引入生动的老师在授课时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那些照本宣科、就事论事的老师在授课时只能让学生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例如在教授一些定理时,以前的老师就是直接给出定理,然后再举例子,这样教的结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时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如果结合数学史的历史故事,引入它们的来源及历史演变过程,定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老师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引入鸡兔同笼问题、百鸡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不好数学的一个关键就是不喜欢、没兴趣!数学较其他学科来说,本来理论性就强,学生感到抽象,如果教材板着脸孔,再加上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就更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厌学,甚至怕学。故事总比单纯的知识有趣,从故事引入数学知识,在背景情境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数学家的刻苦钻研的精神与卓越成就,数学中一些有趣问题的解决,以及数学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更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

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教科书中的数学教学知识,都是成熟的科学知识。我们从教材上看到的知识,都是数学家们的发现结果,是数学成果浓缩的形式。这些数学结论的起源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发展演变的?通过数学史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数学家为什么和怎样研究数学的。例如勾股定理,如果仅仅给出定理证明,学生也能够掌握,但是,如果教材引入中国古代教学家的证明以及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对这个定理的发现,就会增加学生学习这个定理的兴趣。

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4]。学习数学重要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数学的结论。教材上的数学公式、定理都是前人苦心钻研经的哲学思想,我们从书本上,已看不到数学发展过程,只看到数学结论,妨碍了我们对这些数学知识的理解。教材中的数学教学内容,是成熟的科学知识,但对学生来说就是全新的,是一个再发现的过程,正确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很有帮助的。荷兰数学家赖登说过:“传统的数学教育中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我们把它们称作违反数学法的颠倒,那就是说数学家们从不按照他们发现创造真理的过程来介绍他们的工作,至于教科书做得更为彻底,往往把表达思维过程与实际创造的过程完全颠倒,因面严重的阻塞了再发现与再创造的通道”[5]。中小学数学教材中引入数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史知识,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数学发展的历史,实际就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过程”[6],而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是对数学史知识快速,集中的再现,通过引入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数学史知识,再现了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使学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数学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发现创造数学知识的思维活动过程也清晰的呈现给了学生,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是怎样去思考问题的,对于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和对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要求改变原来授受型的教学,教学要激发学生独立思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史知识的引入,再现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从数学家的思维方法获得思想启迪,树立科学世界观。

张奠宙先生曾指出:在数学教育中,特别是中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史知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人文教育。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数学史资料,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科学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人教社,2005

[2]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社2007

[3]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人教社2007

[4]《教育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李文林《数学史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

中小数学课程 篇4

一、建立现代教学观, 加强课堂与实践的联系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作为重要的改革目标之一, 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立课程改革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为实现这个目标, 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密切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新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 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 并把它们纳入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 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波利亚曾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 一方面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 数学像是一个系统的演绎科学;另一方面, 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更像是一个试验性的归纳科学。”如果追溯教学发展史, 不少数学成果都是结合实际问题动手发现的。例如, 祖冲之就是通过在木板上用正多边形割圆测量计算出圆周率。

因此, 数学教师应该改变对数学教学的固有看法, 简单地把数学当做思维训练的体操, 而忽略它的来源的经验性实践性的另一面。广大数学教师要结合书本知识, 加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尤其是在数学建模和设计数学活动情境中, 使课本知识与色彩缤纷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努力把“动手实践”真正进入数学课堂, 增加教学亮点, 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新型学生观, 促进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是新课程努力的方向。20世纪末, 随着建构主义知识观与认识论的兴起, 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新课程旨在扭转以“知识授受”为特征的教学局面, 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 以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作为基本信条。在传统的知识观念支配下, 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 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理智力量, 因此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导向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关注“教”转向关注“学”, 关注的焦点是“学什么”、“怎么学”,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 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允许学生发生错误和改正错误。

数学可以像自然科学理论一样经过猜想、推理、论证、计算、实验来不断改进和丰富,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接受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注意学生的这一心理,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他们当作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师首先应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角色, 要做“人师”, 不做“经师”, 使自己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者。

三、建立民主师生观, 引导、主导和指导学生学习

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更新, 强调学生“学会认知”, 是新课程的改革重点。在教学中, 师生双方平等交往、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为此, 数学教师的教学功夫应体现在一个“导”字上:或指导, 或启导, 或引导, 或疏导, 举一反三。数学课堂教学应成为一种民主型师生关系为特征的教师引导、启发为主导与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及能力的活动过程。

数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数学已深深融入人类文化与社会生活中。成都附近的三星堆文化表明, 早在4000年前, 人们已会五等分圆。现在人们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都在自觉地运用推理和论证。数学模型正在用来广泛解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重大问题。为此, 数学教师需要建立一个由本体性知识群、背景性知识群、方法论知识群构成的多元的知识系统。本体性知识群是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数学学科知识和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指导性知识群则用来调控和充实数学教学内容, 如教育理论知识, 社会人文知识和当代科技知识。方法论知识群用来加工数学知识, 如逻辑学、哲学等。

读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5

一、针对不同的年级创设情境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只有对童话故事感兴趣,因此我就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例如,在教学《钟表的认识》时,我把导入语编成故事,在学生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的情况下,我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听的故事,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呢?如果想听,请把身体坐直,仔细地听老师来说一个故事„„经过故事的讲述,学生们不仅集中了注意力,而且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也为后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不论什么年龄阶段的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事都较容易接受。针对这一特点,我在创设情境时,总是让自己设置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入手,这样学生就更容易进入状态,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也更容易产生兴趣。

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时,我先问同学们:“你们都逛过超市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逛过!”“那你们在买东西时有没有注意包装上的重量?你们的妈妈在买菜时,是不是拿着就走了,为什么不行呢?”学生都回答,自己很少注意包装,妈妈们在买菜时总去称一下重量。我又接着问:“那你们知道,这与我们今天上的课有什么关系吗?”同学们大声地说:“今天我们要学习认识质量单位”。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提了起来。因此,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创设情境时,就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利用身边的事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体。那么教师就要把自己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起来,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时,我就采用了先猜想——论证——归纳的教学过程。先教师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之后,让学生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去论证自己的猜想,例如动手拼一拼、折一折。最后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三、多种形式组织口算教学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计算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十加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我设计了拍手、对口令等游戏,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也接受了新知识,学生加深了理解。在低年级口算练习中,可以变换形式练习,我问你答,你问我答,也可以同桌互相玩等。在玩中学,学中玩,并采取视算、听算相结合,动手又动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中小学校本短课程与长课程的开发 篇6

一、关子校本课程

1关于课程

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课程”是学者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其概念迄今仍未在教育界取得共识。华东师范大学的施良方教授在其撰写的“课程理论”专著中,则将90年代中期以前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多种课程定义分为以下六类:(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4)课程即学习经验;(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课程即社会改造。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认为:“课程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全部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我们就采纳何克抗教授的定义。

2关于校本课程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李永生博士认为,校本课程有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开发校本课程,其形式和内容设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由于学校办学理念、实力及周边文化环境的不同,学校根据本校的条件、优势及自我发展釣空间,来开发适宜自己学校的课程形式及内容。目前,我县多数学校采取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校本短课程,二是校本长课程。

二、校本短课程与校本长课程

1校本短课程及其范例

短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短期性、时效性、灵活性、针对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学校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根据社会、学校、学生的需求,即时开发而成,一般开设1-3个课时,并无现成参考教材或范本。短课程的特点,一是开课灵活,利于学生学习;二是时效性强,只要针对学生的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即可,不必在系统性、完整性方面过多纠缠;三是开班人数不限;四是开发方便,易于推广。

永嘉县是一个差异较大的县,不同学校在不同区域。其文化特点、师资条件、学校经费、设备等各不相同。即使相同学校各个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水平、认知水平和品德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短课程在我们县开发找到了生存的空间。

短课程,它有利于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使每一个学校都能大胆地开发与实践,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弥补了专家开发的课程(专家开发的课程离“具体”的学生太遥远)。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灵活开展学校一级的课程十分必要。这也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目前,我们常见的校本短课程形式有:教材拓展式、中外文化导读式、研究主题式、学生生活式等。内容有:时事政治类、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艺术素养类、身心健康类和生活职业类等。

(1)教材拓展式

指的是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改编和重组,既是对已有课程资源的利用,也是一种最快捷的校本短课程的开发行为。内容要求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也可以是学科竞赛、培优补差。由教科室指定教师上课,学生自愿参加,各学科备课组负责。

案例1:永嘉实验中学科学组教师,大胆地删除教材申的部分內容,改变原有教材的体列进行重组,增添接近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加以补充和拓展。如《研究人的脚印与身高等关系》,本例来自实验中学科学组,是该组教师把第七册《科学》教材中的“脚印的测量”进行拓展、改编和重组而成的校本短课程。结构为①目标设定②内容设定③课时设定④评价。

(2)研究主题式

研究主题式指的是结合研究性主题进行开发。这既是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和内容渗透,也是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继续解决其他研究性学习主题的有效途径。现在开发中的内容主要是结合温州市教育局、永嘉县教育局、科技局等单位的科技创新活动,如航模、电脑作品、网页制作、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等。内容要求是当今科技发展前沿,贴近现实生活,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兴趣。由学生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部分课程通过选拔参加,由科学组和信息技术组负责实施。

案例2:寻访楠溪江民间文化——永嘉民间谚语

民间谚语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如“人心齐,泰山移”就能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民间谚语深受当地学生喜爱。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更深地感受永嘉地方文化的博大精深,永嘉实验中学对永嘉地方谚语展开调查、研究和整理,并根据收集的材料进行分类,共有a、警戒篇b、哲理篇c、嘲讽篇d、健康篇c、天气篇。目前,这些校本短课程已在我县许多初中作为七年级的辅助阅读材料,收到很好的效果。

(3)中外文化导读式

中外文化导读式指的是结合中外优秀历史文化宝库进行开发。教师指导学生读名著,看中国历史故事,讲古希腊神话,讲当地永嘉历史人文故事,如“红十三军”领导人的故事等。

(4)学生生活式

学生生活式指的是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进行开发。内容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主的学生社团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扩展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学生自愿参加,政教处、团委及各兴趣小组教师负责实施。

案例3:实验中学开发的校本短课程《健康从心开始》、《学生交往的技巧》、《画出成功的自己》、《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等。

另外,象实验小学、外国语实验小学、城关中学、城西中学、瓯北二中等学校先后开设了科学素养类(计算机应用、科技创新类,人口与环境、新能源、生态农业、科学研究方法),人文素养类(法制教育、安全防范知识、科技发展史、文学欣赏、地方文化、常用文写作、演讲与辩论),身心健康类(心理辅导、排球、篮球、乒乓球、民间武术、民间游戏、围棋、象棋),职业技能类(电子琴、摄影、书法、美术、舞蹈)。

当然,学校的教师有何优势,直接关系到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成功程度。但是,我们一些学校的校本短课程开发理念出现了转变,表现在:由“教师能开什么课”转变为“学生需要什么课”为出发点。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开始重视:课程决策的民主化,课程的开设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决定,根据是否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来决定课程的取舍,具体地表现为由学生的选课率

决定短课程的开发。

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前,要调查研究不同年级学生知识需求和心理发展需求以及学习方式和方法。我们目前对学生的需求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和知识考查两种方式来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为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短课程做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永嘉实验中学就是根据这种方式去做的。

2校本长课程及其范例

长课程是相对于短课程而言的,有预期的目标系统,并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它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完整性等特征,有参考教材或范本,这些课程是根据当地社会、学校、学生的教育需求而开发设置的,一般一周开设1-2个课时。

学校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它包括师资、设施、设备、经费及学校文化支持。开发校本长课程离不开良好的物质、文化条件,开发前学校对有效的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分析。我县农村中小学由于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学校师资条件、硬件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这是长课程开发的制约因素,所以大多数学校未能开发校本长课程。长课程开发首先要评估学生的需要。教师、学生、社会代表参加审议,把一部分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拥有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长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同心协力地实现学校目标,促使学校特色的形成。同时,教师意识到开发长课程这一权力所要承担的课程责任,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开发校本长课程,改变了自上而下的国家长周期课程结构,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建立一种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

我们实验学校依托本地区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开发长课程,已经有一定成效。

(1)利用地域文化开发

根据学校周围或本区域内所蕴藏的古今人文素材、自然文化素材,以及当地工业、农业、商业及社会人才发展状况,可以开发出既能满足学生需求又能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课程。

我们永嘉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人文鼎盛。古有“永嘉学派”,近有“红十三军”,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楠溪江”、“驰名商标”享誉海内外。长期以来,通过民间百姓,一直熏陶着世代永嘉人,可是,就是缺乏系统的整理,没有较好的规划和策略支持,也就没有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文化对学生精神情操的文化陶冶作用。为此,我们课题组成员,深入学校,分析研究,提出以永嘉地方文化、自然文化作为全县校本长课程进行开发,让课改实验学校首先启动。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一些实验学校开了这个先河。

案例5:如瓯北二中开发的《文化永嘉》,整理了永嘉古今有一定影响力的诗文,确定了一定的教学目标,有比较系统的教学安排与课时安排。内容比较贴近学生,受到师生的欢迎。

(2)利用自然风光开发

永嘉自古以来,以山清水秀而得名“永嘉”,楠溪江现已被誉为“天下第一江。”全县中小学周围,村镇悠古,自然风光优美,文化积淀深厚。各校利用当地古文化和山清水秀的条件,组织教师编写《可爱家乡》,现有许多学校正组织教师以徐耘天主编的《东瓯名镇》和胡念望主编的《国家风景名胜区——楠溪江》为蓝本,重编校本长课程,可供5-9年级的学生选读。

案例6:碧莲镇中的《小楠溪的自然资源开发研究》,他们在分析了周边自然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的基本情况等因素后发现,他们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较强活动能力的教师和学生,这是他们的优势。在他们“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一课题的启发下,他们找到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突破点。他们计划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个支点,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

(3)结合学校特色开发

我县在2004年第一轮“一类中学”的评估验收中就明确要求,一类学校必须拥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经过评估后,发现永嘉外国语实验小学的外语特色,瓯北镇中传统文化教育,城西中学的体育教育,都已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为此,我们要求这些学校在自己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编撰教材,以供学校作为学生选读的校本长课程。

案例7:永嘉实验中学开发的《永嘉名人》、《山水永嘉》,他们是基于学校而开发的突出地区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尽可能利用和开发自己学校内外资源,发扬学校的传统,结合当地的社会资源(名人)、环境设施(县图书馆、文化中心、校园网等)、学校资源(优越的师资队伍,各科有自己的名师,并且已经有一位曾经参加温州市地方课程编写),学生特点(素质比较高的学生,特长多)和家庭资源(家长很愿意配合并提供帮助),该校才有效地实施校本长课程。

三、校本短课程与长课程开发的思考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使校本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对教师来说,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在课题组的鼓励下,许多学校管理者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也开设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丰富了学校的课程。学校不断地总结经验,开发了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学科范围广、内容丰富,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积极去探索与研究。

1校本课程规划不足

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尤其在农村学校中,由于师资力量匱乏,师资结构参差不齐,校本课程开发的随意性很大,不是“人云亦云”,就是“全盘照抄”。许多学校开设的活动课本来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不知道怎样系统地去整理和开发。因此,我们可以说,校本课程已经在我们身边,需要各个学校组织人员进行开发与管理。

2课程目标不明确

课程实施的预见性差,很少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目前,我们许多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和条件就开设什么样的校本课程,学生适应校本课程”,同时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于现在的生活实际。所以,我们现在的课程结构距离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理念还很大。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下一个阶段走向是这样一个趋势:学生有什么需求,学校就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来开发和应用校本课程。

3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不足

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十分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崔永沸,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

[2]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4.

[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1

中小数学课程 篇7

关键词:中小数学课程,数学思想,数学思考方法

经常听中学老师抱怨:“这些学生个个进来时数学成绩都是优, 这么简单的数学知识都没掌握好? ”小学老师也有一肚子委屈:“小学阶段还挺乖巧、学习还不错的孩子, 怎么一到中学成绩就一落千丈呢? ”学生家长也有类似想法:“我的孩子在小学数学考试成绩大多在八十分以上, 怎么升初中后数学经常不及格, 学习都没什么信心了! ”确实, 这就是因中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不同、教学方法不同而存在的一些尖锐的矛盾。 要使中小学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 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 中小数学课程衔接尤为重要。 下面我就以六年级数学课为例谈谈自己对中小衔接的想法。

一、渗透数学思想是中小数学课程衔接之“本”

唐代名臣魏征有言: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固本清源”也就是“稳固根本, 理清源头”在中小数学课程衔接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何谓“本”?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之“本”就是数学基础知识中隐藏的数学思想, 如代换思想、变与不变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思维顺向, 可以直接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解答复杂、疑难的数学问题尤为方便, 是中学的主要解题方法。 可因为小学阶段的一些数学问题较简单, 孩子无法很深刻地体会方程法顺向思维的优越性, 再加上孩子用多了逆向的算术法, 顺手、熟悉, 很多学生很少选用方程法。 以我在教学《圆锥体积》的练习题“一个圆锥形沙堆, 底面积是28.26m2, 高是2.5m。用这堆沙在10m宽的公路上铺2cm厚的路面, 能铺多少米? ”的教学片断为例:

第一环节:让学生尝试练习, 全班48人中, 26人应用逆向思维算术法解题, 22人错误答案千奇百怪, 如28.26×2.5÷ (10×0.02) 、28.26×2.5÷10×0.02等;4个数学基础较好的孩子的正确做法:1/3×28.26×2.5÷ (10×0.02) 。

20个孩子无从下笔, 没有答案;2个孩子应用方程法解题, 全部正确。

第二环节: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找出题中的两个几何形体圆锥体与长方体在形体变化的过程中体积不变这一重要关系, 列出V锥=1/3V长, 再利用各自的体积公式得出1/3sh=abh, 最后引导学生找出圆锥体与长方体的对应量代入等式, 待求的长方体的长用未知数x代替, 再让学生自行完成。

教学时, 面对孩子第一轮的错误做法, 我不急于呈现方程法的结果而是深入挖掘方程法中蕴含的代换思想, 认真做好铺垫, 引导孩子找出对应量及对应量间的数量关系, 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再进行两个充分对比:对比算术法和方程法的不同解法;让孩子切实体会到代换思想让未知数参与运算, 利用顺向思维, 降低思考难度的优越性;再让孩子对比算术法与方程法的正确率:用方程法解题的正确率是23/25, 接近92%, 而用算术法解题的正确率仅为12/22, 不到48%, 用数据“说话”。 方程法顺向思维的优越性得到体现, 数学思想的渗透也是水到渠成。

二、落实数学思考方法是中小数学课程衔接之“源”

何谓“源”?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之“源”就是数学基础知识中隐藏的数学思考方法, 如画图法、列表法、枚举法、有序思考、化繁为简等常用的思考方法。 理清源头就是要求每节数学课备课中, 教师在定位教学目标时要多思考本节课要渗透哪些数学思考方法, 如何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应用这些思考方法。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P100例1《数学思考》:“请在纸上任意点上8个点, 记住:每两个点可以连一条线段, 请问8个点总共可以连多少条线段? ” 教师限定在单位时间内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找答案, 结果大部分孩子发现需要连的线段多且乱, 无法在单位时间内完成, 这时孩子就会由内需出发产生“如果点数少些, 就简单多了”的想法。 老师由此引导孩子化繁为简, 由2个点可连一条线段开始研究, 3个点可连3条线段, 增加两条线段, 逐步增加点数再找增加的点数与增加的线段的条数的关系, 研究2个点、3个点时以“扶”为主, 重点落实画图、列表方法, 引导孩子有序思考, 接下来4个点及以后的规律就放手让孩子大胆探究, 利用猜想、验证得出相关规律, 最后教师再引导孩子归纳出所应用的思考方法。 长此以往, 数学的思考方法在孩子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孩子在解决问题时这些方法就会像影像一样自动播放。

三、创建自主学习氛围是中小数学课程衔接之“保障”

正如学生林某在他的博客中所写的: 数学它不像语文那么如同溪流般潺潺流动; 也不如英语那么如同音符般跳跃生动。 数学它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 它有着一串又一串难懂的字符, 不过它也是生活中最实用的一门学科。 数学知识枯燥、单调, 毋庸置疑, 这会导致部分孩子对数学提不起兴趣。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其基本特征是:“以问题为中心, 注重学习过程;主动性的学习;开放性的学习;独立性的学习;体验性的学习。 ”[1]因此创建自主学习氛围, 让孩子有兴趣学习数学就变得尤其重要。 如我在教学《立体图形的体积复习课》中设立两个实践活动:测500g大米体积, 求马铃薯体积。 第一个活动让孩子课前进行动手操作, 孩子们通过操作明白只要把不规则的500g大米转化成已学过的规则形体就可以解决问题, 这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再让孩子课堂交流操作结果。 汇报时通过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学生的质疑, 特别是对特殊学生的鼓励, 很快让操作的注意事项及误差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像这种多动手操作、多互动交流的良好自主学习环境, 能让孩子有兴趣学数学, 学有趣的数学, 它是中小数学课程良好衔接之“保障”。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固本清源”———稳固数学基础知识中隐藏的数学思想, 理清数学基础知识中隐藏的数学思考方法、创建自主学习氛围, 它能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 使小学生在数学知识、能力的衔接过程中轻松自如, 就能更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中小数学课程 篇8

一、整合教学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强调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 学生应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 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数学, 对教材给定的内容及意义有其自身的理解和解读, 以使给定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现实对教材的创新和开发,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 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

现行大纲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做了进一步的更新和调整, 主要有:精简数据过大过繁的计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删去繁分数;加强中高年级的口算, 并增加估算内容、代数的初步知识, 增加形如ax+bx=c的方程及相应的应用题;统计初步知识充实数据的整理的内容, 把平均数列入统计初步知识内, 降低绘制统计图的要求, 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增加了概率的一些最基本的理念, 即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及可能性的大小;百分数应用题增加了利息的计算等实际问题;几何初步知识, 加强测量、画图、拼摆等实际操作等。同时中学数学内容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从教材编写的发展来看, 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工作者由模仿到创新, 由单纯到多样, 由理论到实际, 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作为教师, 要整合好教学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利润问题、测量问题等, 让数学生活化、趣味化,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素质教育, 注重后进生的培养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 是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积极探讨学科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 认清数学的特点。

数学具有内容抽象、应用广泛、推理严谨、结论明确的特点。这些特点很容易使学生走向两个极端, 或者渴望求知, 或者望而生畏, 产生痴迷或厌学现象。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之美, 帮他们排除畏难心理, 使他们喜欢数学, 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关注后进生。

作为教师, 首先要要赏识学生, 给后进生以鼓励。放大他们的闪光点, 经常赞扬他们, 帮助他们逐渐排除自卑心理;构建相容点, 排除他们的逆反心理;激发乐学点, 排除他们的厌学心理;纠正错误的模仿心理, 增强明辨是非的观念。另外, 还要激发其“我能行”的想法, 让其入门, 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切实注重对后进生的培养, 一定会见到奇效。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英国著名教育家说, “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自己提出问题”, 因此新课程鼓励学生质疑、提问, 并在学习中学会设置问题。教师则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过程, 形成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充分让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 让新课程变成动态的、发展的课程, 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 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 强调教师是教育的主宰者, 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发动者, 而视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质疑能力受到抑制, 而且也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编写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引进了不少开发性的问题, 在练习、习题中凸显。在教学中, 教师要大胆地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 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直观感知、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思维过程。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逐步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分析判断的良好习惯, 从而为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比如, 在学习“可能性”这一课时, 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得出结论, 同时也要提出问题。例如:设置“一个袋子里放有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红球和一个白球, 每次抓出一个, 然后再放回去, 那么抓三次是不是一定会有一次能抓出白球呢?”等等这样的疑问, 让学生互动实践, 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很有帮助, 同时要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四、发散思维,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数学解题的发散性思维是数学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发散的结果并不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其中不乏谬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只有依赖于数学知识体系去思考, 发散思维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从而得出正确的有意义的结论。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这一结论中有以下几个发散点:1.三角形的形状各式各样, 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2.如果再多一条边, 成为四边形, 那么它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一个确定的值?3.三角形有内角也有外角, 那么其外角的和是不是也是一个确定的值呢? (下转第160页) (上接第159页) 等等。教师这样进行引导, 使得学生发散思维, 就一定会在学习其他方面知识的时候也会自然地、正确地进行发散思维, 从而扩大知识面。

在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出教材中的创新性思维素材, 抓住教材中的“扩点”做补充延伸, 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抓住教材中的“异点”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新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禁锢, 适时变换思路, 这样才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中小学微课程概念的界定 篇9

微课程为“知识脉冲” (Knowledge Burst) , 就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 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因此把微课程称为“一分钟的微视频”戴维·彭罗斯) 。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内容短小, 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台湾教育专家张静然认为, 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5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也有专家认为, 中小学微课程视频长度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5~8分钟最为适宜。教育专家李玉平认为微课程要做到内容“微”, 一次一个知识点, 积少成多;要求“微”, 每次启发一点点, 量变引发质变。也有专家认为, 微课程的学习, 体现了“微”的特色, 短时、高效, 虽然学生每次只接受少量的新知识, 但这样更易吸收, 且能以此为契机, 不断滚雪球式的增加信息量。基于以上的理解, 基本可以确定微课程主要概念:从时间长度来看, 时间较短, 每个主题时间为5~8分钟;从课的主题来看, 主题相对独立, 具有针对性, 每次解决一个主要问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初探 篇10

一、开放教学内容紧跟信息时代步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今年来,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及发展呈日新月异的态势,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尤其是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的教学不能按照教材编写的内容一成不变地进行,而是要开放教学内容,在学生掌握教材所规定内容的基础上,将最新的知识(包括硬件和软件)介绍给学生,在基础操作方面既要教学生键盘操作、训练指法、DOS常用命令操作、基于UCDOS汉字操作系统下WPS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又要教给学生鼠标操作方法,Windows98/2000的基本操作,以及Word、Excel等Office常用软件的应用,介绍因特网知识,正确引导“网上冲浪”、收发电子邮件,开展兴趣活动课等等,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一些比较前沿的软硬件知识以及新的操作方法,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

二、开放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计算机本身的发展就体现着一种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他不断去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正是这种意识和能力才能成为学生进行创新的源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才能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让他们自由的发展创新空间。

1、精讲多练

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其特点采取“精讲多练”。对于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形象具体、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言简意赅地讲授,再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理论的正确性,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迁移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练习操作时应加强巡回个别辅导,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错误。如我在教学中讲解“DEL”键时,因为它的主要作用是删除字母,其功能与橡皮擦近似,我形象化的把它讲解为“橡皮擦键”,然后再让学生在记事本中输入汉字或字母进行大量的删除操作练习,并且让学生们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删除字母或汉字。这样,学生不仅能深刻地体会到“DEL”键的功能,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开发作用,让学生明白在计算机应用中得到同样的效果,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2、直观演示

计算机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师需要对其讲解的知识,特别是那些操作性很强的知识,向学生作一个直观、系统的演示。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对视觉知识的捕获是其他感觉器官获得方式的好几倍,因此,我们让学生看清楚做的过程,往往比只告诉他们做的步骤更能使他们快速掌握操作过程中的要领。教师可以将计算机演示操作的过程和通过操作所得到的结果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练习操作时再让学生将这些演示过程和结果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及时再现。这样,当教师通过对知识的讲解、演示,而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理解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经实践将较模糊的概念转变成自己思维体系中固有的、较清晰的知识,以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直观、具体,反馈更加直接、快速,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例如,在讲授WIN98中的“复制”和“粘贴”时,我通过“NEWCLASS”教学网络功能,边讲解,边操作,学生即可在学生机上看到“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学生在练习时可模仿教师进行操作。这样,可使学生很快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步骤,直接学到教师的操作技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误操作。

3、形象记忆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还应教给学生形象记忆的方法,这样更便于学生掌握。例如,在讲解“文件名”时,我把它与人的姓名联系起来,人名由姓和名组成,文件名由基本名和扩展名组成,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扩展名就像人的姓。通过这一形象化讲解,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文件名”的含义,轻松而记忆深刻。

三、开放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评价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包括学期末的知识掌握和操作程度的评价、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某个知识点的评价、日常行为规范及学习习惯的评价等。有效地开发评价体系,能较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期末的考核重点放在操作考核上,考核一般包括键盘指法操作、汉字输入及文字处理、Windows基本操作等。评价各人成绩时因人而异,重点看这个学生在操作技能上的进步和提高,允许分级考核,允许因某考核项目特别突出而弥补其它项目的缺陷。这样的评价方式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的学生成为键盘操作、汉字输入、文字处理的能手、有的学生则成为编程、画图方面的能手。

1、项目活动评价法

因为我们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使我们的教学模式是以协作学习为主,而这种模式的呈现又多以项目活动为主,在项目活动中,学生运用与学习活动紧密相关的知识技能,同时其它的智力因素和个性特征也会表现出来,比如,与同伴的协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精力持续时间等。当然,活动评价法一般采用经过教师精心考虑设计的活动评价标准进行判断。自我评价及同伴、小组评价法一起运用,来考评学生的技能和能力,会使评价更客观、真实有效。

2、自我评价法

这里的自我评价既包括学生自己的自我表现评价,又包括集体的自我表现评价,这种自我表现评价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课程的要求和评价目标进行的。由于是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交流自己参与项目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各自的直接经验,但一定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因而,这样可使学生获得较真实的自我认识。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对问题加深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3、观察法

观察法是技能实践课常用的一种考评办法。如操作计算机或在网上搜寻及处理有用信息的能力、在小组中成功地活动的技能等都有赖于教师的观察来考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利用观察表格来记录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特别技能、行为及进步,当然这些被观察的技能、行为和进步应该具有可观察性。常用的观察表格包括学生个体使用的小组评价表和整个班级使用的班级记录表。对于一些重要的学习结果可采用集中观察、系统记录的办法来进行。

总之,这几种方法有其独立性,也有其渗透性。教师实现考评时,可以在不同时段选择一种单独使用或选择几种渗透使用。

四、结束语

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留心,多实践,一定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从而为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三方面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做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评价体系,项目活动

参考文献

[1]赵大成.澳大利亚小学生考评体系评价[J].人民教育,1999(12).

[2]易增加.开放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2(5).

[3]何雅丽.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2(3).

[4]杨丽.新世纪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与趋势[J].教育探索,2001(9).

上一篇:应激评价下一篇:方法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