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演示

2024-06-01

教师演示(精选十篇)

教师演示 篇1

一、示范法

示范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范读、领诵和示范发音, 或放录音, 使学生有模仿的对象。也就是说, 在朗读过程中, 教师能在如何准确读音断句, 做到语句流畅, 语气连贯, 语速适度;怎样运用语调、语音的变化, 传达出作品思想感情的变化等方面作出示范。

在朗读词组、句子时, 要在连读、失去爆破、不完全爆破、同化以及重读、弱读等语音技巧方面作出示范。以please si down为例, 通过语调、重读的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

.Please sit down.如果Sit和down都读降调, 就暗示说话者不高兴, 但重音落在please上, 暗示说话者试图表现出有礼貌的样子。

.Please, sit down.如果Please后有停顿, 而且sit down用升调读, 暗示说话者有礼貌地叫对方坐下。

.Please sit down.如果Please后没有停顿, 而sit down仍然用升调, 那就变成一个问句, 意思是:你想坐下吗?

.Please sit down.如果stress既要重读又要用降调读, 那么重读暗示说话者发出的指示很直接, 要求对方是坐下而不是站起来;降调暗示说话者很生气。

______________

.Please sit down.如果用很平和的语气说这句话, 既没有停顿也没有重读, 那么暗示说话者只是叫对方坐下而已, 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在朗读段落和篇幅时, 要在如何读音断句, 做到语句流畅, 语气连贯, 语速适度等方面作出示范。

二、实际表演

在课堂上, 教师利用自己的表情、肢体动作为学生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 不仅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以教材中Unit 7 I feel sick为例, 笔者在热身部分呈现了几幅由于感冒、牙痛、肚痛、咳嗽而表情痛苦或难受的图片, 并一一把这些表情和动作给学生演示出来, 同时, 要求学生根据我的每一个动作或表情, 进行对话练习:

(我做出头痛的动作)

A:Are you sick?

B:Atishoo, I have got a headache.

学Unit 5 Sports时, 为了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词汇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我利用自己的肢体演示了几种常见的体育运动的动作, 比如, 我比划了游泳的动作, 让学生猜出是哪项运动, 并且拼出单词。

三、直观道具

直观教具的演示是指教师运用实物、标本、挂图、卡片等辅助手段来创造直观形象的教学。它接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给学生产生的第一印象最鲜明, 容易给他们开展思维活动创设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

学Unit 3 What do we eat today?时, 我在课堂上用准备好的卡片 (包括蔬菜、水果、饮料、肉类以及主食类) 和学生共同学习了一些有关食品类地名词, 同时, 还利用图片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四、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手段综合了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技术, 可以将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一并显示, 图文并茂, 形象生动, 有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所学的知识, 进入意境, 受到感染。

如上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这节课时, 仅仅让学生从书本上了解环境恶化的事实, 这样做收效甚微, 因为他们缺乏直观的感受。为了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以下一些图片: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而导致沙尘暴肆虐;海水受到污染而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由于饮用水受到污染而出现了癌症村等等, 这些图片看上去触目惊心, 学生们的内心受到了很大触动。

五、简笔画

简笔画是课堂教学一种辅助手段, 它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采用的简单的草图来辅助课堂讲解, 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教材中有一篇“家”的文章,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家的内涵, 我在课堂上采用了简笔画:

六、实验演示

其实, 英语教材中有的知识与实验有一定的联系, 不妨可以在课堂上尝试一下, 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学Color这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色彩中的三原色:红、黄、蓝, 同时, 还介绍了由这三种颜色两两调配在一起, 变成另外三种颜色:橙、绿、紫。为了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三种颜色, 我在课堂上用自带的水彩, 让学生亲眼目睹了这三种颜色被调配出来的的过程。

总之,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围绕教材内容, 恰当地运用演示技能, 不仅能使课堂生动有趣, 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进而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摘要: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借助于演示可以给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直观性强的教学情景, 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获取新的语言材料和知识。教师的演示技能, 直接影响教育和教学的效果。本人主要阐述我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等方面的做法。

发挥教师演示实验的作用 篇2

化学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建立起的一门自然科学,以实验促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演示实验,是教师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引起学生观察、思维,从而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使学生认真、仔细、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把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形成准确的概念和理论。同时,演示实验也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学生能从演示实验中获取重要的第一手的感性材料。化学重要概念的形成和理解,学习兴趣的调动和保持,思维的启迪和科学品质的培养都离不开演示实验。总之,演示实验对课堂教学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化学演示实验的作用,我认为从以下做起:

一、演示实验要有明确的实验目的,才能有的放矢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本身具有现象新颖、丰富多彩的特点。这就使得许多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时,只顾看热闹,常常表现的异常兴奋,不能很好地将实验现象和课堂联系起来。因此在演示实验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演示实验的目的,做重点观察。经常这样做能促使学生通过演示实验不断提高自我观察、自我思考、自我获得进步的知识技能,并不断掌握科学的观念、方法及实验创新的原则、技巧等方面的能力。

二、演示实验教师一定要先做,确保演示成功

实验现象往往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如果这些影响因素不能排除,演示实验就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如化学药品在长期存放中有可能变质,或浓度的变化,或其他方面的原因都有可能影响到实验的成败。所以在演示前,教师必需对该实验涉及到的仪器、药品、操作步骤作周密安排,精心策划。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有应对措施。

三、演示实验现象要明显,面向全体学生。

演示实验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能让所有的同学不仅都能看到而且都能看清楚,获得第一手的感性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一些与实验内容有关的实验现象或其他方面的比如:“启迪学生的思维或验证重要的原理等等”。如果只是让前排的同学看到了或某几个同学看到,而其他同学都看不清或看不到实验现象,那么该实验就没有面对全体学生,该演示实验可以说是不成功的。要想让实验现象明显,教师课前对该实验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准备全了,准备足了,并尽可能估计到该实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克服,把握好实验时间。如果课本实验现象确实不够明显,应设法改进或寻找替代实验。

四、演示实验操作要有示范性,起到引领作用。

演示实验中,教师的操作要正确、规范,演示要有条不紊、镇静自若,即使有一点小小的问题也绝不能放过,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技能、操作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做氢气燃烧引发的爆炸实验时,教师首先不能有恐惧的表现。”再如:“做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时,教师也要从从容容,丝毫都不能表露出胆怯的心理。”给学生演示,自己要泰然自若。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描述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时,语言必须准确,不能用摸棱两可的语言来表述,不能用方言和土语,要用化学语言来表述。

五、演示实验的设计要有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化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演示实验往往都很有趣,把这些演示实验稍作改动增加其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了好奇心,头脑中就有一些想法,就急于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或会怎么样等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这时他们就有了探究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教师在这时加以正确引导和鼓励以激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就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思想的浪花产生涟漪。教师在演示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不断启发提问,提出的问题应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

六、演示实验要有启发性,能发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于刚接受化学启蒙教育的初中生来说,实验观察的形成是不自发的,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要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强化学生的思维。例如:“实验室氧气制取”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设置如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①如何检验装置气密性?根据什么原理?

②如何安装实验装置,有什么顺序?

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什么瓶口放棉花?

④待有气泡放出时,能不能马上收集,为什么?

⑤排水法收集时,实验结束后先撤酒精灯还是导气管?

⑥怎样证明收集的是氧气?

如果将上述问题能过思维训练而得到答案,那么其他制备和性质实验学生会知道怎么进行实验,要考虑哪些?注意什么?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谈谈物理教师的演示实验技能 篇3

1 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

1.1 为演示而演示

演示时,只是教师做,学生看,甚至形成“教师忙, 学生乱”的局面;对比较复杂的演示实验, 教师预先做好,讲课时只是形式主义地让学生看一看,做完演示实验,学生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更谈不上知其所以然了.这样学生观察时间虽短,课堂节省一些教学时间,但效果很差.

1.2 只是为了引起学生兴趣

对待演示实验,采取“耍把戏, 变魔术”的做法来吸引学生看热闹.

1.3 仅仅把演示实验当物理知识的验证

实验过程中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特别是忽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时只是按照教材操作得出实验结果,强调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就行.

1.4 用多媒体或播放录像的方式代替演示实验

在实验前先播放一遍,实验以这种“看”或“听”的方式代替“做”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倒退.

1.5 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欠缺,有些实验不能成功操作

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演示实验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为学生实验的正确操作起着示范的作用.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主要是以学生能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因此取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并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本身,还取决于教师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2 要做好演示实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 设计实验方案时,应注意了解学生实际,既不要使学习的跨度过大,使学生无从入手,又不要使学习的跨度太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对实验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都要作充分地估计和准备.例如,在进行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时,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不一定按照教材上的顺序,而应遵循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把鸡蛋分别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观察鸡蛋的下沉和上浮,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得出下沉和上浮的条件.再接着缓缓地向浓盐水中加入清水,观察悬浮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生活中不太注意的),分析得出悬浮条件,然后讨论为什么鸡蛋在清水中和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为什么漂浮时和悬浮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而受到的浮力却相同?这样处理,不但实验成功的把握大、效果好,而且学生容易理解.

2.2 做演示实验时步骤清晰、操作规范,为学生实验做好示范作用

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一方面分组实验时的实际操作,另一方面则有赖于演示时教师的示范,因此做演示实验时,必须一丝不苟地按规程操作,不能有一点大意.例如, 在使用托盘天平时, 取用砝码, 移动游码, 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电路的连接时应断开开关,导线的绕向应顺时针接在螺母下,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置于最大阻值.关于演示仪器的装配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必要时也应该告诉学生.这样经过长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相应地会增加分组实验的熟练程度.

2.3 密切关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切忌教师唱“独角戏”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观察内容上,减少学生在观察上的盲目性.另外课堂中的演示实验要走进学生,操作权也可放到学生手中.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不同,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

2.4 现象清楚,确保实验成功

为使演示的现象清楚, 一般要求仪器的尺寸足够大,以便全班学生都能看到.有些实验还可采用光、电或机械等手段增强演示效果.演示的仪器要置于适当的高度, 演示的平面图像或实物应尽量使之竖立起来.如用示教板把电路接在竖直的平面内,以便学生清楚地看到线路的连接情况.

2.5 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演示实验教学

如应用多媒体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

如初三物理 “电和磁”中的“磁场和磁感线”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知识.若用玻璃、铁屑和磁铁借助投影仪在屏幕上形象地显示条形磁铁, 蹄形磁铁周围的磁场, 则能使学生从直观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有助于学

教师演示 篇4

《编辑自己的演示文稿》是深圳市电化教育馆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教科书《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上册《幻灯片制作》第3节内容, 一课时40分钟。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PowerPoint这个幻灯片制作软件, 并且懂得如何创建自己的演示文稿的基础上展开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插入和编辑文本框, 能够修改文字的字体、字号等文字属性, 发现幻灯片的不同视图方式并学会放映幻灯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word使用的对比, 学会利用已有软件知识迁移到新软件的方法。

在小组讨论中学会与人交际、合作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编辑、美化演示文稿当中提升审美能力, 增强学习兴趣;培养自我探索、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演示文稿当中插入与编辑文本框, 探究、讨论如何美化幻灯片;

观察思考幻灯片的不同视图方式, 学会放映幻灯片。

四、学生分析

1.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学习兴趣浓厚。

2.学生通过前边的学习已经认识了PowerPoint这个幻灯片制作软件, 并且懂得如何创建自己的演示文稿。

五、教学资源

教材

配套教学光盘

六、教学策略

通过对教材及学生分析,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 通过情景导入、抛出问题和任务,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等形式来完成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内容回顾 (3分钟)

师问:“同学们, 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内容吗?”

生答:“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创建自己的演示文稿”。

师问:“那你们都学会了吗?马上创建一个或者是把上节课创建好的打开让老师看一看。”

生动手创建自己的演示文稿或者打开已建好的演示文稿。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知识, 为学习新内容做准备。】

2.情景导入 (6分钟)

师:“同学们, 我今天特别高兴。因为早上我收到了以前的一位学生发给我的贺卡。我特想跟你们分享一下我的快乐!”

师放映幻灯片制作的贺卡 (写有“教师节快乐, 老师您辛苦了”等文字的经过编辑的单张幻灯片) 。

师:“教师节快到了, 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份这样的贺卡送给你最喜欢的老师呢?我相信, 老师要是收到你们的礼物, 肯定也会像我一样开心的!”

生:“想”。

师:“你想给老师写什么呢?请动手在你的幻灯片中输入吧。”

生尝试在空白幻灯片上输入文字, 小组间可交流讨论。

师观察学生的操作情景, 进行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利用贺卡 (带文字并且经过编辑美化的幻灯片) 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物为任务驱动, 学生带着任务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二) 新课讲授

1.插入文本框 (6分钟)

(1) 自我探究, 发现问题

师:“老师刚才发现有些小朋友的幻灯片上一直还没有输入文字, 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

生:“老师, 为什么看不到光标?”

生:“没有光标我们怎么打字啊?”

师:“对啊, 没有光标我们怎么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呢, 谁能教教我?”

指名会的同学解答此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 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问题。】

(2) 对比启发, 指导操作

师:“要想在空白幻灯片上输入文字, 我们得借助一个工具, 那就是文本框, 还记得它吗, 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Word软件, 找找看它在哪里?把它插入到幻灯片当中”。

生对照Word软件寻找文本框。

师:“在‘插入’菜单下面找到文本框, 有横排和竖排之分, 同学们可以两者都试试, 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动手操作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 输入文字。

【设计意图:通过Word与PowerPoint两者对比进一步理解文本框的作用。】

2.美化与修饰作品 (15分钟)

(1) 对比, 启发思考

师:“同学们, 比较你们做的幻灯片和老师展示的幻灯片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我的字没有老师的漂亮。”

生:“我的字太小了。”

生:“我想挪动字的位置, 但不知道怎么办?”

师:“想想我们在Word中学过的文字属性的编辑, 自己再动手试试看, 能不能把文字变得更漂亮?”

生自己动手或与同学交流讨论, 对文字进行编辑。

师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 了解学生的技能水平, 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习, 巩固知识点。】

(2) 作品展示

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做的幻灯片都很漂亮, 下面展示几位同学的作品, 请大家进行评价”。

师指名3位同学介绍自己的幻灯片, 包括对文字进行了哪些设置。

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 通过拖拉和旋转我们可以改变文本框的大小和方向, 通过编辑文字的属性我们可以改变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和粗细等, 从而做出各种各样漂亮的幻灯片来”

3.放映幻灯片 (10分钟)

(1) 通过对比思考, 发现幻灯片放映的常用方法

师:“刚才, 大家都做好了一份精美的幻灯片, 可是, 你有没有发现你现在的幻灯片跟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用的幻灯片好像有些不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语文老师讲课的时候有好多张幻灯片, 我的才一张。”

生:“我们看的时候老师的幻灯片都是全屏的, 一点鼠标就到下一张了, 而我的动不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我们现在就只有一张幻灯片, 那能不能放映呢?”

生:“老师, 在‘幻灯片放映’菜单下面有个‘观看放映’, 点一下它就可以播放了”

【设计意图: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自主探究其他方法

师:“很好,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小组合作探究, 动手操作尝试。

师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发现。】

(3) 教师总结

师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结束语:“同学们越来越棒了, 就把你们做的幻灯片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自己的老师吧!”

八、教学后记

本节课利用“教师节”这一特殊节日设置情景, 以学生给老师送电子贺卡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 引起他们的兴趣, 并以做一张带文字的漂亮幻灯片为任务促使学生去自主探究。从课堂效果来看, 这一方式果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带着任务学习, 同学们都有一种非完成不可的精神。

在编辑文字的过程中, 利用与Word软件进行对比的方式启发学生, 让他们自己在比较中体会两者之间的异同, 加深了印象。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讨论, 介绍自己的作品以及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的方式, 不仅学会了如何编辑文字, 而且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妙用WPS演示 制作横波演示动画 篇5

图1

下面笔者就以横波演示动画的制作为例,向大家展示一下WPS演示2005强大的动画功能。

一、新建项目并设计背景

1、运行WPS演示,系统会自动建立一个演示文稿,在幻灯片上的空白位置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幻灯片版式”命令,此时,屏幕右侧会出现“幻灯片版式”任务窗格,在“幻灯片版式”任务窗格中依次选择“内容版式/空白”,创建一张空白幻灯片。

2、为了使幻灯片中的对象能够准确定位,我们还可进行如下设置:单击“视图”菜单,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单击“标尺”命令,使标尺显示;再次单击“视图”菜单,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单击“网格线”命令,弹出“网格线”对话框,勾选“屏幕上显示网格”选项,单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如图2)。

图2

3、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艺术字”按钮,插入艺术字“横波的形成与传播”作为该课件的标题;再插入一个文本框,输入文字“作者提示:运行幻灯片后单击鼠标即可使动画运行,再次单击可停止动画运行。”将文本框放置在幻灯片的底部,合理设置文字的格式,它可以提示其他用户正确使用该课件。

图3

4、依次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动作按钮/动作按钮:自定义”命令(如图3),在幻灯片编辑区按住“Shift”键拖动鼠标,画出一个正方形按钮,松开鼠标时,系统会自动弹出“动作设置”对话框,在“单击鼠标时的动作”选项中,选中“超级链接到”选项,单击其右侧的下拉箭头,从弹出的下拉菜单中找到并单击“结束放映”,再单击对话框最下方的“确定”按钮,保存所做出的设置(如图4)。现在我们就完成了按钮的设置,在幻灯片放映的过程中,只要用鼠标单击这个按钮就可以结束放映。为了让这个按钮更加形象化,我们再双击按钮,将其填充色设为“白色(背景色),线条色设为黑色”;再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在幻灯片编辑区按住“Shift”键拖动鼠标,画出两条斜线段,调整两条斜线段和按钮的位置,使其看起来好像是Windows窗口的关闭按钮。

图4

5、至此,动画设计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二、制作第一个质点的简谐振动效果

1、单击绘图工具栏里的“椭圆”工具并按下Shift键,绘制出一个大小合适的圆形;双击圆形,在弹出的“设置对象格式”对话框中,单击“填充”标签下“颜色”选项右侧的下拉箭头,在弹出菜单中单击“填充效果”命令,将其颜色设置为“双色”,底纹样式设置为“中心幅射”(如图5),最后再单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这样,就使小球有了点立体感,我们将用它来表示振动的质点。

图5

2、选中圆形,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动画”,在屏幕右侧的“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依次选择“添加效果/动作路径/向上”(如图6),然后单击动画序列窗口中“椭圆”项右侧的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单击“效果选项”命令(如图7),弹出“向上”对话框,

图6 图7

3、在“向上”对话框中,首先单击“效果”标签,设置“路径”为“平稳开始”、“平稳结束”、“自动翻转”(如图8);其次再单击“计时”标签,将动画速度设为“快速(1秒)”,动画重复次数设置为“直到幻灯片末尾”,保持其他设置不变(如图9);最后再单击“确定”按钮,保存刚才所做出的设置。这时,你可以预览到小球做简谐振动的动画效果,如果感觉振幅大小不合适,你还可以拖动“运动路径”的末端,调整小球振幅的大小。

图8

图9

三、制作横波的演示动画

1 、先选中刚才的小球,按下“Ctrl”键同时拖动鼠标复制出第2个小球,然后再单击动画序列窗口中与之对应的“椭圆”项(注意:与这个小球对应的是第二个椭圆选项)右侧的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单击“计时”命令,弹出“向上”对话框,将开始时间设置为“之前”,将延迟时间设置为“0.1”,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如图10),最后再单击“确定”按钮保存所作设置。

图10

2、重复刚才的操作,复制出第3个小球,保持其他设置不变,将动画延迟时间改为0.2。再依此类推,设置完所有小球动画的延迟时间(动画延迟依次递增0.1秒)。

3、拖动鼠标选中所有小球后,再依次单击绘图工具栏里的“绘图/对齐或分布/垂直居中”(如图11)、“绘图/对齐或分布/横向分布”,使所有小球整齐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如图12)。

图11

图12

四、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效果。

现在,这个课件已经初步制作完成了。保存好我们的作品后,单击屏幕右下方的“幻灯片播放”按钮,幻灯片就进入了放映状态。此时单击鼠标,小球就会依次运动起来,形成一列横波。不过,如果你不小心再次单击了鼠标,就会出现黑屏,系统同时提示“放映结束,单击鼠标退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还需对幻灯片的放映效果进行必要的设置,方法如下:

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里的“设置放映方式”命令,弹出“设置放映方式”对话框,在“放映选项”下方,勾选“循环放映,按ESC键终止”(如图13),保持其他设置不变,单击“确定”按钮保存相关设置。

图13

现在已经大功告成了!不过我还想再告诉你一个小技巧:WPSOffice2005是一款与微软Office深度兼容的产品,作为其重要组件之一的WPS演示2005,与PowerPointXP的兼容做得非常好,如果单击“文件”菜单里的“另存为”命令,就会弹出“另存为”对话框,此时你只需单击“保存类型”选项右侧的下拉箭头,从下拉列表中选择“Microsoft PowerPoint97//XP 文件”(如图14),再单击“保存”按钮,即可将你的作品保存为*.ppt格式,在PowerPoint平台上运行。

图14

应用类似的方法你也可以制作出纵波的演示动画,在此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教师演示 篇6

1初中物理课程中演示实验课程特点分析及初中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1.1初中物理课程中演示实验课程特点分析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课程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展示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对于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学生还可以课后模拟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2初中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八、九年级学生的年龄一般十四、五岁,学生心理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存,所以初中物理教学要从学生的具体经验出发,在课堂上尽量增加演示实验的数量,提高演示实验的质量.

2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实物演示与多媒体演示的比较

2.1学习者接受的角度比较——实物演示真实,更有益于学生对客观规律的理解,而多媒体演示虚拟,不够客观

相对来说,实物演示更真实,可给学生展示出更客观的事实规律,学生观察完演示过程后,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即使是演示不够成功,在教师的提醒下,学生也可以知道不成功的缘由,如此可锻炼学生对实验误差或实验失败的分析能力;多媒体的过多演示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倦怠,因为演示毕竟是虚拟的而且演示过程过于完美.比如“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实物演示中,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的记忆会更深刻(如先测空桶重力,再测溢出水后桶和水的总重力),得到的实验结果肯定会有误差并且一次演示还不足以得出普遍规律,这就需要老师选取不同形状、不同密度的物体进行多次演示,既减小实验误差又能得到普遍的结论;而多媒体演示往往只进行虚拟演示,要使学生想得到“物体受到液体对其竖直向上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这样的结论难免有些牵强.

2.2演示效果的角度比较——多媒体演示实验现象更明显,实物演示更直观,因此可将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演示结合起来

实物演示由于要人为操作,难免会出现现象不够清晰、实验数据误差较大的问题,并且一般演示实验的操作仅局限于讲桌的小范围,前排同学可以看清楚,但对于两侧及后排的学生未必能看得清楚;而多媒体演示可以播放视频、flash动画、计算机模拟实验等,通过人为控制演示过程的播放快慢,可以将实验过程完整地展示出来.比如“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的实验,转动金属盒探头时,人为操作起来手难免会颤动,如此就会导致U型管液面高度差发生变化,这样就很难传递给学生“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各方向液体压强都相等”的实验结果,并且后面坐的学生可能连U型管液面高度变化都看不清,更无从得出实验结论了.因此,首先对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教师在备课时须进行多次演练;其次在实物演示时可利用投影仪,对U型管进行实物投影,起到放大效果的作用,全班学生可以看得比较清楚.

2.3课堂效果的角度比较——实物演示时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更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演示在活跃课堂方面有自身局限,无法自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物演示时,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实验环境中,这不仅拉近了学生与科学的距离,同时,学生也可以作为老师的助手,参与到实验中,帮助老师完成演示实验,这样可极大地激发出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对活跃课堂气氛无疑有很大帮助.而多媒体演示未必会达到期望的效果,因为学生仅仅处于被动观察的地位,学生会觉得物理实验只有在实验室中才能进行,学生的参与较少.比如“水沸腾后做功”的演示实验,笔者在讲课时发现,若将实验所需仪器带进课堂,学生很快就被老师操作的过程所吸引,尤其是试管中的水受热后试管塞被弹射出去的瞬间,很多学生都发出了惊呼声,产生出很大的疑问,随后笔者也自然而然地解释了能量的转化过程,顺带着引出了新课《热机》的教学;再比如“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演示,通过叙述的方式再现故事情景是必要的,若有半球模型更完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完成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很大,这种给与学生真实的体会无疑更有益于学生对事实的把握.

2.4演示操作的角度比较——多媒体演示可以说非常简单省事,而实物演示并非如此

多媒体演示通过查找网络资源或PPT、flash等制作,直接在课堂上播放课件资源让学生观察即可;而实物演示要复杂些,对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当然,通过教师实际的身教,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逻辑、科学的实验方法.

2.5投入成本的角度比较——实物演示要比多媒体演示投入更多

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都要有相当大的投入,包括实验器材的采集、教师备课、演示占用课堂时间等;相对来说多媒体演示投入较少,教师只需制作出演示课件,并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演示课件就可以.

浅谈课堂演示型课件的演示技巧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演示型课件,应用,演示技巧

课堂演示型课件是目前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制作课堂演示型课件的理论及实践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环境下, 课堂演示型课件的使用, 尤其是演示技巧还存在一些问题, 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课件与课堂演示型课件

1. 多媒体课件及类型。

多媒体课件就是利用计算机将教学所需要的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组合而成的教学程序, 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内容和作用的不同, 可将多媒体课件分为课堂演示型、操作与练习型、指导型、资源型、模拟型和教学游戏型等。其中, 课堂演示型课件制作简便、容易操作等优点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多媒体课件, 其教学程序基本属于直线式程序教学, 用于辅助各科的课堂教学。

2. 课堂演示型课件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黑板和粉笔, 很难挖掘出课程内容的兴趣因素。对于一些动态现象和模拟示意等, 也很难用讲解或板书传达。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环境下, 课堂演示型课件由于其使用方便, 制作简单, 成为课堂授课的主要使用课件。

二、课堂演示型课件的使用误区

由于有些课件制作人员对课堂使用的误解以及制作者水平的良莠不齐, 因而课堂演示型课件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有一些误区存在, 我们应当关注并在实践中努力消除这些误区。

1. 课件照搬书本教材, 缺乏感染力。

许多教师在制作课堂演示型课件时, 在没有全面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制作课件, 只是将书本上的内容大段地移到课件中。如, 有些教师为把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 制作Power Point幻灯片, 只是单一的文字, 是书本内容的简单堆砌, 表现形式单调, 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学生的厌烦情绪。2.课件华而不实, 演示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演示型课件在视觉上会吸引教学对象的注意, 使其对教学内容产生有意注意并同化顺应。但许多教师本末倒置, 为了凸显课件的技术性、趣味性, 运用大量的图像、动画和音响。这种课件的确能够引发教学对象的兴趣, 但是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影响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关注, 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3. 演示节奏控制不当, 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但许多教师往往没有把握好课件的这一优势, 一味提高教学效率, 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尽数罗列。演示过程中的内容呈现节奏控制不当, 不能将内容“过程性”的呈现, 违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4. 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 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课件, 在课堂上只是向学生“放映”, 将直观的演示型课件完全代替了教师的讲解, 忽略了有些学科, 如, 数学中公式的推导过程等, 需要教师在板书过程中, 帮助学生慢慢理解, 这是演示型课件无法做到的。

三、课堂演示型课件的演示技巧

在课堂演示型课件的使用中, 教师只有合理使用演示型课件, 才能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从而辅助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课堂演示课件的演示技巧是不可缺少的。

1. 演示要与讲授相结合。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等环节的一种方式, 在漫长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 可以弥补单纯使用演示型课件的不足。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要避免将演示型课件置于主体地位, 把课件的演示与教师的讲授相结合, 使其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2. 适时调整演示进度。

课堂演示型课件画面直观, 能按教学思路逐步深入地呈现, 然而仅仅观看演示课件对于学生来说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演示过程中需要配合多种启发引导方法, 注意启发引导教学以及趣味性设计, 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态度与注意力, 灵活调节课件的播放演示,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

3. 提示关注重点内容。

课堂演示型课件要突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必要的部分通过增加课件内容或者使用高亮文字、音效等提醒注意。教师在进行演示的过程中要留给学生阅读和记录的时间, 在需要记笔记时, 应向学生指出重点, 并做适当的标记;对于没有解说词的重要画面, 教师应当用响亮的语言提醒注意或做出说明, 播放音频和视频等信息时要提前给予一定的提示。

4. 选择演示最佳作用时机。

最佳作用时机, 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能够较好地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 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或帮助学生将不良的学习心理状态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以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时间与机会。选择最佳的演示时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相互转换。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 有意注意其主要作用, 但如果长期保持有意注意, 则容易思维疲劳, 产生厌烦心理。而对应的无意注意则比较轻松愉快, 但缺点是效率不高。因此在课件的演示过程中, 应该注意学习者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间的转换。 (2) 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的转化。据心理学研究表明:抑制状态下的学习效率和维持时间都不能很好的维持, 无法进行良好的学习。演示型课件在使用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学习者容易感兴趣的点入手, 将这种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 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3) 平静状态向活跃状态的转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有时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不积极, 但也不抗拒。在这种状况下, 教师可以采用与平时相反或完全不同的方式, 如播放与内容相关的视频;先呈现教学成果, 形成心理预期, 再进行内容的讲述等, 打破学习者的平静状态, 使其到达思维的活跃。 (4) 兴奋状态向理性的升华。兴奋状态或活跃状态并不是教学的目标, 而是为理性的学习首先形成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型课件的逐步深入呈现, 将学生“蠢蠢欲动”的学习状态转向真正内容的逐步学习。兴奋或活跃状态无法持久, 需引向理性的升华。 (5) 克服畏难心理, 增强自信心。在课堂演示型课件播放的过程中, 学生不断地接收到具有新意的事物的刺激, 并通过尝试新鲜事物, 增强自信心。如果学生有畏难心理, 不能踏出第一步, 教师可通过学生的擅长点切入, 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 逐步地引向新内容的学习。 (6) 满足学生表现能够胜任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与条件, 如通过自定义动画的方式, 将内容逐步呈现, 在呈现内容之前首先引导学生回答, 基于回答的情况给予不同后续内容的呈现, 从而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

四、结语

课堂演示型课件的制作工具由于入门简单, 使用方便的特点, 且互联网中可供参考的资料较多, 因此使用范围最为广泛。使用演示型课件固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但切不可为了突出整合技术而失去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应当把课堂演示型课件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 注重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素荣.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教师演示 篇8

一、问题原由

铁磁性物质的磁特性与我们現代生活息息相关。如:涡流的产生、电磁炉的原理、计算机记忆元件、磁屏蔽的利用、永久磁铁等。磁滞回线就是表征铁磁性材料磁特性的重要参量。它是铁磁性物质在反复磁化过程中, 当铁磁质达到饱和状态后, 如果减小磁化场强度H, 磁感应强度B (或磁化强度M) 的变化滞后于H的变化, 这种現象叫磁滞, H—B的变化关系曲线叫磁滞回线﹙如图1所示﹚。分析某铁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 可帮助学生理解在该材料中磁场强度H和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关系。物理教材中关于磁滞回线的描述比较抽象, 如果仅凭教师课堂讲解学生很难理解甚至难留印象。那么, 演示磁滞回线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现这种关系, 可帮助学生分析不同物质其磁特性的不同及用途之别。为此, 我们就地取材, 自制磁滞回线演示装置如图2。

(一) 教具设计特点。

经济、简便、直覌、效果好。

(二) 设计电路图及电器元件参数。

图2中R1为10W, 100Ω的线绕电阻, R2选用2.4KΩ, 0.5W±5%的碳膜电阻, C用25V, 10μf的电解电容。

二、设计原理

图2中S为教学用可拆变压器, 初級为220V, 次级为12V, C最好选用损耗小的油浸电容, 亦可用电解电容器代替。在这个电路中当n1线圈中通以交流电后就会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磁场使铁芯反复磁化, 电路中R1两端的电压U1与流过线圈n1的电流I1成正比且同相位 (因n1的感抗xL1>>R1) 亦即与磁场强度H成正比, 且同相位。将这个电压加到示玻器X轴上就可以摸拟磁场强度H的变化, 同时因磁场强度H的周期变化使n2线圈中有感生电势产生, 该电势通过R2给C充电, 可以证明C两端的电压与变压器铁芯中的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 (R2>>Xc) 且与n1中的电流I1相位相近, 所以将这个电压加到示波器Y轴上就可以摸拟相应的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这样以来在X、Y轴上分别加了代表H、B变化量的信号, 示波器屏上便显示出H与B的关系曲线—磁滞回线。

三、演示方法

演示时先将示玻器X、Y衰减置于“×1”档整步旋扭置于“內”, 再开启示波器, 待屏上出現光点后调节位移旋扭使光点置于屏幕中央, 将R1两端的电压接在X轴输入上, 这时屏上会出現一条水平扫描线, 适当调节X增益使扫描线为20~50mm, 然后将C两端的电压接在Y轴输入上, 适当调节Y轴微调, 此时屏上会出現磁滞回线图形更换变压器铁芯材料可以覌察到不同铁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

注意事项:一是电源正、负极不能接反;二是R1应选用功率较大的电阻。

四、结语

上述课堂演示教具制作经济简单, 携带方便, 形象直观。在此之前讲解磁滞回线时, 学生的反映就一个字“粘”, 使用演示教具后, 再讲磁滞回线, 头脑中第一个出现的是示波器显示屏上不同的磁滞回线图形, 近而联想到与图形对应的铁磁物质, 以及它的用途和与之相关的知识。如磁滞回线较“胖”的为硬磁质, 适合做永久磁铁;磁滞回线较“瘦”的为软磁质, 适合做变压器铁芯﹑继电器﹑电机及各种高频电磁元件的磁芯磁棒;磁滞回线为“矩形”为矩磁质适合做“记忆”性元件。变抽象为具体, 化复杂为简单, 使枯燥为生动, 加深了印象, 理解了概念, 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求知欲望, 提高学习效率。这也正是实验教学的魅力所在, 它在物理课教学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堂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可将抽象的概念变为直覌的现象和具体实在的数据;把枯燥的理论变为生动活泼的現实情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加感性认识, 推动思维, 发现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非常重视演示实验的开设研制工作, 从实际出发就地取材开发研制了多个演示实验教具,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磁滞回线,教具原理,电路图,设计特点

参考文献

[1] .宋明玉主编.大学物理 (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 .黄新民, 张晋鲁主编.普通物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 .柴成钢, 罗贤清等编.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科技出版社, 2010

教师演示 篇9

计算机三维建模和3D虚拟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虚拟现实的应用已逐步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研发教学课件成为教育技术领域关注的又一热点。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 生成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 使用者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 便可以进入虚拟空间, 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员, 进行实时交互, 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 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特征是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动作性和自主性。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国外, 虚拟现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 国内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研究也已经有了成果。作为新的教学媒体, 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无疑会对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虚拟现实应用于教育是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飞跃。它营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 由传统的“以教促学”的学习方式代之为学习者通过自身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得到知识、技能的新型学习方式, 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研究。例如, 浙江大学在建筑方面进行虚拟规划、虚拟设计的应用, 清华大学对临场感的研究等都颇具特色。

(2) 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如建造人体模型、太空环境模拟、化合物分子结构显示等。

(3) 建立虚拟实验室。大到宇宙天体, 小至原子粒子, 学生都可以进入这些物体的内部进行观察。一些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观察的变化过程, 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学生。

(4) 建立虚拟实训基地。可以解决实训时危险性大、费用高、小概率事件再现和个性化导训等问题。

2 虚拟现实演示型课件的界定及其优势

三维虚拟演示型课件是指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展示物体形状、构造以及运动规律的一种课件类型。三维空间中的互动演示和运动模拟的引入, 弥补了常规媒体所不能呈现的多感官体验, 与平面图像、视频、动画等媒体类型相比, 虚拟型课件交互性高、信息量大、表现效果强、投入成本低。在展示常规方式无法呈现的物体结构和运动规律时, 三维虚拟技术可使演示对象处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中, 并与学生产生互动, 这便增加了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 使学习过程更加形象化和趣味化,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亲身的经历、亲身的感受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更具说服力, 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快速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虚拟学习环境具有良好的沉浸性、信息的多维表征、良好的交互性、以学习者为中心、无时空限制等特点。许多实际经验告诉我们, 做比听和说更能接受更多的信息。使用具有交互功能的3D课件, 学生可以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得到更深的体会, 对计算机远程教育系统而言, 引入Web3D内容必将达到很好的在线教育效果。

3 虚拟现实项目开发工具

国外开发的虚拟现实产品的工具主要有3DVIA?Virtool和Quest3D, 以及一些著名的大型游戏开发引擎。

3DVIA Virtools是一套完整的开发平台, 以创新的可视化模式让用户轻松建构互动体验, 可同时满足无程序背景的设计人员以及高阶程序设计师的需要, 轻松建构出身临其境的完美体验。

Quest3D的编程方式非常独特, 开发者只需要调用并连结大量的像积木一样的信道元件, 而不用编写复杂的程序代码, 这些信道元件不仅易于使用, 而且还有强大的扩展性。Quest3D拥有大量的专题图集、大量的动漫角色模型、令人信服的植被、阴影、火焰、粒子以及逼真的水面特效等, 都可以轻易地添加到场景中。其高级特性还包括物理仿真、勘寻路线、数据库连接和网络支持等。

国内开发 的虚拟现 实开发工具 主要有虚 拟现实P、Webmax和Converse3D三个软件。

4 基于Quest3D的《几何体三维交互演示课件》的设计

《几何体三维交互演示课件》是一个简化了的虚拟演示型课件制作的模板, 其设计思路和实现技术可以推广到任何三维物体和产品的虚拟演示项目的开发中。

4.1 整体功能需求设计

学生通过点击名称按钮切换几何体, 通过自动旋转和手动旋转两种方式从不同视角观察几何体, 同时可以改变视距远近, 自由地观察三维物体。课件打包成直接运行的EXE可执行文件运行后, 界面如图1所示。

学习者可以进行如下操作:点击左侧按钮可以切换相应的几何体形状;点击“自动旋转”复选框, 可以切换几何体是否自动旋转;拖拽右下角的颜色滑块, 可以改变物体的颜色;滚动鼠标滚轮, 可以缩放物体;按下右键拖拽, 可以自由旋转物体。

4.2 系统功能设计

(1) 三维物体的空间展示:学习者既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又可以进入物体内部或剖析其截面, 甚至可以对模型进行拆解和组装。

(2) 可以通过点击按钮、热区或者GUI中的文字等方式切换一个或一组物体模型的显示。

(3) 通过特定参数的调整, 可以实时看到模型形状、颜色等属性的变化。

(4) 清晰的操作提示功能:可以对虚拟摄像机进行推、拉、摇、移操作, 或对物体进行移动、旋转和缩放的操作, 并对以上操作都有简明的操作提示。

4.3 用户界面 (GUI) 设计

本系统的GUI包括软件的背景图、系统名称、几何体名称按钮、自动旋转复选框、几何体颜色调整滑块、操作说明文字和英文系统标志7个部分。设计体现以人为本, 适用为先, 乐用为上, 虚拟环境的设计应简单、明了, 易于识别, 方便操作。

5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5.1 三维模型的制作

本系统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基本几何体, 三维模型比较简单, 在此, 笔者精选了立体几何教学中涉及的14个几何体。几何体的模型在3dsmax中建立, 然后以DAE格式导出, 在Quest3D中, 将模型导入即可。

5.2 程序模块架构

程序的主体结构包含背景图、3D场景和GUI三个主模块组成, 如图2所示。

5.3 几何体切换功能的实现

三维场景渲染模块由一架旋转摄像机、两个点光源和一个3D物体组成。3D物体使用了相同的motion节点和材质节点, surface表面属性通过ChannelSwitch切换14种不同的几何体模型数据。其中, 通过一个“KeyValue”数值决定切换到哪一个几何体, 若值为1, 则3D场景将渲染通道1对应的立方体, 若值为2, 则渲染通道2对应的球体, 以此类推。这里, 关键的就是变量“KeyValue”的值如何确定。

如图3所示, 这里是通过点击用户界面 (GUI) 中不同的按钮以赋予KeyValue对应的值。这个操作通过一个触发器完成:当用户输入信息满足A和B两个条件时, 则将该按钮对应的序号值赋予KeyValue。条件A是DetectMouseCollision, 探测光标是否和其下输入的按钮发生碰撞;条件B是UserInput信道, 探测鼠标左键是否按下。当两个条件同时满足 (即就是在该按钮上方按下左键) 时, SetValue?Channel将按钮对应的序号值赋予KeyValue, 于是系统渲染按钮所对应的几何体。

5.4 自动旋转功能开关的实现

该模块由两个3D物体和一个触发器模块组成, 其中的两个3D物体分别是CheckBox的自身方块物体和一个说明文字物体。触发器主要实现当鼠标在CheckBox物体上点击时, 将CheckBox?State的值改为相反的值, 从而实现每点击一次?, CheckBox?State值就切换一次。

5.5 改变物体颜色

RGB?Slides?ChannelCaller中主要有3个滑块组成, 要用3个滑块的X轴向位置控制几何体材质的Diffuse固有色的RGB值, 每个滑块X轴的position值通过一个封套定义其取值范围。

5.6 GUI制作

图形化用户界面的制作比较简单, 主要是在GUI?Render?ChannelCaller下建立GUI摄影机和界面元素, 并对界面元素进行必要的布局和贴图设置。本系统的用户界面可以使用primitive下的square制作, 然后在动画模块中设置适当的大小和位置, 在物体模块中设置贴图、透明等参数。

6 结语

虚拟现实是近来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之一, 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某种意义上说, 虚拟现实与网络通信特征的结合将改变人们对时空的看法, 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 虚拟现实又是一项发展中的、具有深远潜在应用领域的新技术, 深入研究虚拟现实的教育应用, 为教师和学生插上科技的翅膀, 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恽如伟.中学物理虚拟现实教学软件的设计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04) :54.

[2]万宁.基于虚拟场景的实验教学课件设计与开发[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07:24-25

[3]张建武, 孔红菊.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践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10 (04) :111.

[4]黄作维, 周政权.浅谈虚拟学习环境及其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02) :21-22.

共振演示器 篇10

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路由多谐振荡器、功率放大推动电路组成如图1所示。

由NE555及外围元件组成频率可调的多谐振荡器, 产生频率可调矩形脉冲信号, 该信号由NE555的“3”脚输出经限流电阻R2加在功率放大管VT的基极, VT的集电极负载是继电器电磁线圈K。VT在NE555矩形脉冲控制下, 工作于开关状态。继电器的线圈就可以产生周期性的吸合力, 这便是策动力, 使固定在衔铁上的三个振动系统受到策动力作用。当策动力的频率与谁的固有频率相同时, 谁的振幅就最大, 与之不相同, 振幅很小。二极管VD为线圈K的泄放通路, 以保护VT。

制作与调试

(1) 把继电器K的外壳去掉, 露出衔铁部分, 在其上边粘贴上一块平板, 以便在其上面固定三个弹簧片, 弹簧片的最下边各自钻一个孔, 用于调试时加配重用。

(2) 把电路连接好后, 把继电器与之振动系统固定于支架上, 让三个振动系统能自由摆动, 而且使衔铁得电后能自由的吸合与分离, 即所加的衔铁限位装置要合适。

(3) 先调试频率最低的一个, 把NE555的振堂频率调至低端, 即电位器RP调至最大值附近, 用弹簧较长的一个 (若三个弹簧的长度不一样) , 通过调加的配重, 使其振幅能达到最大。

(4) 接着调中间共振频率的一个, 把电位器的阻值减少10~20k左右, 用弹簧长度为中间的一个, 通过调加的配重, 使其振幅能达到最大。

(5) 最后调共振频率最高的一个, 把电位器RP的阻值调至较小的位置, 用弹簧长度最短的一个, 通过调加的配重, 使其振幅达到最大。

至此整个装置的调试就结束了。

使用方法

(1) 通电前先用手动的方法, 使每个振动系统单独振动起来, 当然做的都是减幅振动, 但各自的振动频率是不同的, 这就是各自的固有频率。

(2) 通电后用电位器RP调整NE555多谐振动器的频率。当NE555产生的策动力的频率等于某个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时, 它就能获得最大的振幅, 即产生了共振现象, 而没有发生共振的振动系统的振幅很小或几乎不摆动。

注意的问题

上一篇:语文教学与人生关怀下一篇:废水的生物处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