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感性与审美

2024-05-30

语文的感性与审美(精选五篇)

语文的感性与审美 篇1

一、阅读课文是感性的审美体验, 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首先, 因为高职高专语文是基础性的语文学习, 不用灌注很多高深的理论知识, 不做理论归纳, 应诉诸学生的感性, 培养他们的语言感觉, 让他们用感觉去感知, 用心去体悟。言语可以感知, 章法和风格可以模仿, 意义也可以去感悟和把握。形象是感性的, 可以感知, 情感是具体的, 可以感知, 观点态度是可以认同或反对的, 也可以感知。理解它们不需要一套分析的理论, 需要的只是丰富的感性。其次, 语文教材中, 文学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 文学的特性是审美的, 感性的。这为审美体验提供了条件。

二、让阅读课文“感性”起来

1.让学生沉浸在作品之中, 感受体验

重要的是朗读,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中认为, 语文学习的关键是感悟自得, “入乎耳, 箸乎心, 布乎四体, 形乎动静”, 不但要读得通畅, 更要读出感情, 读到心动, 读到“心有戚戚焉”。曾国藩在家训中教导他的家族中人说, 读诗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 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 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 自觉琅琅可诵矣”。在这里, 朗诵者不仅可以和作者“喉舌相习”, 还能写作流畅。对作品进行综合还原 (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图画) 和总体感受 (获得总体形象的感性印象) 。这是“喜爱”、“感动”、“共鸣”等情感体验和心理的过程, 要获得这种审美效应, 必须融入感情, 进行联想和创造, 以求最大限度地同作品“对话”, 这样才能体会到作品丰富的蕴涵和艺术魅力。

2.阅读者要有情感参与, 身临其境

情感是审美体验的核心和内驱力。在阅读教学的多重对话中, 学生从自己的命运、遭遇及全部文化的情感积累出发去体验和揭示意蕴, 而体验的终结是一种更深刻的情感的生成。例如, 只有当学生在阅读时动情于《故都的秋》的清凉、《济南的冬天》的温馨, 才会受到自然美的滋养;也只有在阅读时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共鸣与感应, 才会读出《荷塘月色》的冰清玉洁, 《再别康桥》的依依不舍, 领略《梦游天姥吟留别》豪放的情怀, 树立《致橡树》平等而又坚贞的爱情观。

阅读中, 学生进行审美体验也与文本产生精神层面的对话, 读《记念刘和珍君》, 在与作者一起激情澎湃时, 学生也许禁不住扪心自问:在民族危亡之际, 我能否像刘和珍那样,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推动社会的进步, 我能否成为作者那样的热血男儿。正是审美体验的过程使学生在文本面前实现了自我剖析、自我提升, 从而在更大的精神空间中实现了生命的勃发。

3.抓住品味语言这个关键

所谓教学生“学习语言”, 就是指导学生从对大量言语作品的听取或阅读中含英咀华, 感悟出语言规则, 然后运用这些语言规则去指导说话或写作, 以创造、生成新的言语作品。言语表达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过程。语言是最“感性”的东西, 通过语言切入到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是最为有效的。比如孙犁《荷花淀》中开头一段:“月亮升起来, 院子里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 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 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跳跃着。”这段文字, 具体形象、生动, 它是活生生的, 可直接感知, 并具有美感。史铁生语言的浓郁沉静、鲁迅语言的犀利含蓄, 都值得很好的品味。再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美丽”怎样“跨越”?《哦, 香雪》中“哦”字, 包含了作者对香雪怎样的情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研究作品中的语言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怎样的深层含义以及比喻义、引申义, 是目前课堂教学的关键。高考的依据正在于此, 如2006年全国1卷第14题: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 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 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感悟语文确立学生为感知主体, 将学生和老师从术语中解放出来, 还语言文字以本来的生动和活泼, 抛弃抽象、枯燥、玄乎, 还语文以真身。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 它的文本意义比较含蓄、隐晦、模糊,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 (课文) 的欣赏与品味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 去体验作品的语言美、艺术美、自然美和人性美, 唤醒他们的审美意识, 激发其阅读探究需要, 进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4.语文阅读的美质是形象的表达

品味语言是读者通过作品中作者对于世界的认识和运用语言的技巧, 同时读者又借助语言在新的言语作品中表达对于世界的认识、态度。这种个体学习语言的过程, 始于对已有言语作品的感悟, 终于对新的言语作品的创造。历届的高考高分作文, 除深刻的思想外, 还在于无不是用感性的语言表达的。如《汉语是美丽的》一文, 有学生把汉语这一概念化为具象, 诠释了“汉语是美丽的”这一命题:汉语曾是炫目的先秦繁星, 是浩淼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 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 是“吹”、“绿”不定的江南岸;是庄子的逍遥云游, 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武的老骥之志, 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 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屈原汨罗江边的忧叹, 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是李太白的杯中酒, 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余光中浓浓的乡愁情愁;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 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三、结语

总之, 我们大可不必以教参上的标准答案替代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富于情感的精神活动, 是情感发展、丰富和升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审美情感与作者寄予的情感产生共鸣与交流, 并获得深层的审美享受。这种审美享受, 已经超出了单纯对语言美的感知层面, 而从更广阔的层面上领略了经济、文化、道德、风俗等因素, 在深刻的层面上看到了人性、本原与人生, 并萌生出一种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 实现了精神上的自我提升, 从而使阅读活动获得最终的成功。

摘要: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这, 过多灌注高深的理论知识, 过多关注作品的“内容”, 习惯于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题。应该说这是必要的, 若片面这样, 会迫使学生埋首于字、词、句、篇的所谓“基本训练”, 导致语言平淡, 原因是缺乏从鉴赏的角度去解读文章, 忽视了语文阅读时的审美体验。

语文的感性与审美 篇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形成的特殊艺术形象来表达创作者思想情感,从而引起人们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断进行准确的观察、归纳、总结和抽象出来的知识体系。而且我们从学科设置上看,音乐与科学是不同的两类领域,反映了各自的发展规律和评价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这两个领域活动中的人们,都有着不同的思维形式、不同的话语体系、或者不同的生活习俗。

在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形式有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学科的分门别类。科学与音乐艺术类在形式上分了家,并各自向着自己学科的方向深入发展,内容也越分越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学科的细分有利于人们集中把握不同文化现象的功能、特点与内部规律;有利于更具体的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有利于进行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开拓和发明。无论是科学还是音乐艺术,各类学科的发展,都获得了自身的成果,而且还在不断地创新改革。因此,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仍然要按照音乐艺术与科学自身的特点,进行分门别类来规划、管理方向性人才的培养。

音乐与科学的起源和发展,与社会的生产、经济、哲学、宗教等有着同样极为复杂的关系。正因为这两种文化形态如并蒂莲式发展的必然趋势,音乐作为艺术门类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它与科学之间毫无疑问地有了共同的基础。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与音乐艺术不仅能为人类创造出相当的物质文化,同时也为人类创造了精神财富,真善美常常是融合一体的。

音乐有助于促进科学思维中形象的组合并给予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概念和规律来塑造世界,有助于引导科学家关注科学技术的精神文化内涵,保持自由和谐的创造思维情景,从而大大扩展了思维领域。反过来,科学不断创造出新工具、新方法、新技术、新材质,为音乐艺术家们创作灵感的`体现提供了现实性和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诞生促成了新的技术革命,为音乐家带来了前所未有、意想不到的崭新的视觉、听觉与感官的天地。在当今社会,要寻找一张完全没有科技痕迹的音乐唱片或CD,几乎是不可能了。在音乐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所有环节都体现着科技含量。

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与生俱来和密切相关的。音乐是探索人类的心灵,创造人类精神文明的手段;科学是人类探索世界,创造物质文明的工具。因此,音乐与科技的融合是21世纪发展的大趋势。音乐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中越来越科技化,科学在音乐的灵感启发下越来越艺术化。音乐与科学的交融,必将使人类文明翻出更绚烂的一页。

(摘编自欧阳文思《“感性”与“理性”的交融》)

1.关于“音乐”与“科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音乐属于艺术的范畴,它是“感性”的东西,即需要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形成的特殊艺术形象来表达创作者思想情感,从而引起人们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B.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断进行准确的观察、归纳、总结和抽象出来的知识体系,它与音乐有着不同的思维形式、话语体系和生活习俗。

C.音乐可以促进科学思维中形象的组合并给予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引导科学家关注科学技术的精神文化内涵,保持自由和谐的创造思维情景。

D.科学发展为音乐艺术家们创作灵感的体现提供了现实性和更广阔的空间,新技术革命也为音乐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的视觉、听觉与感官的天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与音乐艺术类在形式上分了家,并各自向着自己学科的方向深入发展,内容也越分越细,从发展的角度讲,这是历史发展的进步。

B.对学科分门别类研究,人们能集中把握不同文化现象的功能、特点与内部规律,更具体的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进行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开拓和发明。

C.作为艺术门类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音乐与科学之间毫无疑问地有着共同的基础,因而这两种文化形态也就出现了如并蒂莲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D.音乐与科学的起源和发展,与社会的生产、经济、哲学、宗教等有着同样极为复杂的关系,音乐与科学不仅能为人类创造物质文化,同时也可以创造精神财富。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音乐艺术与科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仍然要进行分门别类来规划、管理,这样也有利于专门人才的培养。

B.人生在世,不仅要追求物质生活,还要追求精神生活,音乐可以探索人类的心灵,创造人类精神文明,而科学则可以帮助人类探索世界,创造物质文明。

C.音乐与科技的融合是21世纪发展的大趋势,科学家和音乐家互相可以从音乐和科学那里得到灵感和启示,这种灵感和启示是相通的,也是可以转化的。

D.音乐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中越来越科技化,科学在音乐的灵感启发下越来越艺术化,这种趋势要求音乐家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科学家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

1.(3分)B【解析】偷换概念,参看第1段最后一句,都“有着不同的思维形式、不同的话语体系、或者不同的生活习俗”的主语应是“这两个领域活动中的人们”。另外,“或者”不是“和”。

2.(3分)C【解析】因果倒置,参看第3段第二句。

语文的感性与审美 篇3

【关键词】教学语言;感性化;审美教育;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教学语言的感性化与理性化相对。理性化的教学语言是根据教材内容讲道理,崇尚概念、判断、推理,以逻辑性见长,以诉诸学生的理性认识为目的。感性化的教学语言不仅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的形象性、感情性因素,而且使之通过充满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的十足的言语传达出来,成为学生可感的审美对象,从而有力地作用学生语文方面的审美感觉和感情,唤起他们的审美想象和体验。它所重视的是对语文美育教材的感觉和感受,以情感性取胜。所以,感性化的教学语言有下述两个显著特点:

(一)有声有色,即教师的语言表达通过声、韵、调及其节奏的变化生动地叙事、状物、绘景、论理和抒情。它包括绘声绘色和以声色传情这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方面。

绘声绘色就是用话语描摹对象,使教材中的人事景物等在话语中生动地呈现出他的形貌情态,而成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审美对象。如节选自《老残游记》中的一段: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倒十分洁净。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弹起。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丁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

无论教师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对这段描写文字都应该突出其中描写黑妞的肖像、行动和歌声的部分,尤其要突出那些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的关键词语,并带着教师自己的感性经验,在描摹黑妞形象的同时传达出如同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生动感觉和感受。而所有这些必须通过话语的声韵调及其节奏来实现,包括吐字的轻重、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语调的升降,以及音质的变化等。只有如此绘声绘色,才能唤起学生真切鲜活的形象想象。

以声色传情指在绘声绘色地描摹对象的感性面貌时传达出作者或人物的特定感情,使形象更显光彩,更具感染力。上面所引那段描述,始而好奇、继而迷醉、终而惊叹的感情贯穿其中。教师在用话语描摹时当传递出这一感情过程。

(二)角色化,即教师扮演多种角色,使他的教学语言成为各种角色的语言表达。其目的是更加贴近教材中的叙事、状物、绘景、论理和抒情,增强对学生审美的引导作用。

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中教师扮演的主要有这样几种角色:一是教师的角色,为了美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还需要具体扮演朗读者、描述者、讲解者、分析者、提问者、回答者等。各种教师角色的教学语言在感性化的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别。二是作者的角色,根据教材的语体特点还需要具体扮演事件叙述者,采访报道者,感物抒情者,论辩说理者,经验表述者等。符合作者的口气、体现作者感情的教学语言,易于建立真切的审美教学情境。三是作品中人物的角色,根据作品的内容还需要扮演各式各样的主人公、参与者、旁观者等。教师用人物的声调、语气说话,便于学生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四是欣赏者的角色,根据审美教学中描述的需要,可以扮演教师欣赏者,学生欣赏者,普通欣赏者和实事实物欣赏者等。“实事实物欣赏者”指曾对教材描述的事物实际欣赏过的人。如教师曾游览过北京故宫,就可以带着实际的审美感受作言语描述。扮演欣赏者说话的目的,是为了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增强讲解、描述等教学语言的感染力。

在运用教学语言时,教师扮演什么具体角色,做怎样的角色转换,要出于美育活动组织和引导的需要,要依据语文美育教材的特点,要考虑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而归根到底是为了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效。一般说来,教师的欣赏性朗读以扮演作者的角色为主,如果是戏剧体和对话较多的文章作品则要扮演人物的角色。教师的欣赏性描述当以扮演欣赏者的角色为主,但有时需要从作者的叙述观点和人物的视角进行言语描述。审美化的讲解、分析等则要立足于教师的角色地位,但时常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我们”的口吻分析和解答,也只有这样,分析和解答才是感性的。

感性化的教学语言承担着组织语文审美教育活动的重任,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审美欣赏和语文审美创造的重要手段。它的实质是把语文教材中的美提炼出来,转化成教师的生动可感的话语,去引发学生自觉的审美活动。其自身又因为充满了形象性和感情性,并带着教师审美感受和角色化表达的真切,而成为极富审美价值的、能直接感染和打动学生心灵的审美对象。无论是有声有色的描摹,还是角色化的表达,都凝结着教师审美再创造的心血,从而体现了审美化的特征。

语文的感性与审美 篇4

(一) 有声有色, 即教师的语言表达通过声、韵、调及其节奏的变化生动地叙事、状物、绘景、论理和抒情。

它包括绘声绘色和以声色传情这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方面。

绘声绘色就是用话语描摹对象, 使教材中的人事景物等在话语中生动地呈现出他的形貌情态, 而成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审美对象。如节选自《老残游记》中的一段:

停了数分钟时, 帘子里出来一个姑娘, 约有十六七岁, 长长鸭蛋脸儿, 梳了一个抓髻, 戴了一副银耳环, 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 一条蓝布裤子, 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 倒十分洁净。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 铮铮弹起。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 夹在指头缝里, 便丁丁当当的敲, 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 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 歌喉遽发, 字字清脆, 声声宛转, 如新莺出谷, 乳燕归巢。

无论教师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 对这段描写文字都应该突出其中描写黑妞的肖像、行动和歌声的部分, 尤其要突出那些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的关键词语, 并带着教师自己的感性经验, 在描摹黑妞形象的同时传达出如同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生动感觉和感受。而所有这些必须通过话语的声韵调及其节奏来实现, 包括吐字的轻重、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语调的升降, 以及音质的变化等。只有如此绘声绘色, 才能唤起学生真切鲜活的形象想象。

以声色传情指在绘声绘色地描摹对象的感性面貌时传达出作者或人物的特定感情, 使形象更显光彩, 更具感染力。上面所引那段描述, 始而好奇、继而迷醉、终而惊叹的感情贯穿其中。教师在用话语描摹时当传递出这一感情过程。

(二) 角色化, 即教师扮演多种角色, 使他的教学语言成为各种角色的语言表达。

其目的是更加贴近教材中的叙事、状物、绘景、论理和抒情, 增强对学生审美的引导作用。

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中教师扮演的主要有这样几种角色:一是教师的角色, 为了美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还需要具体扮演朗读者、描述者、讲解者、分析者、提问者、回答者等。各种教师角色的教学语言在感性化的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别。二是作者的角色, 根据教材的语体特点还需要具体扮演事件叙述者, 采访报道者, 感物抒情者, 论辩说理者, 经验表述者等。符合作者的口气、体现作者感情的教学语言, 易于建立真切的审美教学情境。三是作品中人物的角色, 根据作品的内容还需要扮演各式各样的主人公、参与者、旁观者等。教师用人物的声调、语气说话, 便于学生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四是欣赏者的角色, 根据审美教学中描述的需要, 可以扮演教师欣赏者, 学生欣赏者, 普通欣赏者和实事实物欣赏者等。“实事实物欣赏者”指曾对教材描述的事物实际欣赏过的人。如教师曾游览过北京故宫, 就可以带着实际的审美感受作言语描述。扮演欣赏者说话的目的, 是为了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增强讲解、描述等教学语言的感染力。

在运用教学语言时, 教师扮演什么具体角色, 做怎样的角色转换, 要出于美育活动组织和引导的需要, 要依据语文美育教材的特点, 要考虑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而归根到底是为了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效。一般说来, 教师的欣赏性朗读以扮演作者的角色为主, 如果是戏剧体和对话较多的文章作品则要扮演人物的角色。教师的欣赏性描述当以扮演欣赏者的角色为主, 但有时需要从作者的叙述观点和人物的视角进行言语描述。审美化的讲解、分析等则要立足于教师的角色地位, 但时常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用“我们”的口吻分析和解答, 也只有这样, 分析和解答才是感性的。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5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曾提出美育与德、智、体并列为四育。他认为美育的作用是陶冶情感。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朱光潜认为“美育为德育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则认为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促进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大,美育成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1993年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十分强调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根据各界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由此可见,美育是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学校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场所,而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则是对青少年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1986年12月由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把审美教育列入语文教学目的。“大纲”虽然经过多次修改,而审美教育的目的仍然没有变。可是,很长时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法仅仅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单纯工具,其自身的美学价值、审美光辉往往被忽视了。尽管最近几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口号之下,不少语文教师正在努力改变那种把语文当作智育、德育的工具而忽视其美育功能的局面,但是,至今那种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在急需具有创新人才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其实,语文课的教材、教法、传授过程本身就充满着审美本性。那一篇篇古今中外的散文、诗歌、戏剧、童话、寓言,都构筑了一个个精致、完整、丰富、生动的美好世界,那里有美丑的交锋,有优美的人性和风景,有崇高的人格和景观,有人生的悲和喜,也有世界的幽默和滑稽„„它们不仅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德性,而且自身就令人留连忘返,赏心悦目,情感激荡。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而且必须借助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来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审美教育。

二、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敏锐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感知力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基础。培养审美感知力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象,使自己的感觉活动逐渐适应对象世界中的对称、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一些模式的敏锐的选择能力,并将其化为自己的感情认识、自身的倾向或习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分析文学作品,特别是分析写景较为突出的散文和小说,要注意对自然景象的分析。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景物美、欣赏作品中的景物美。初中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景物美的篇目很多,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等。这些课文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虽然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山水自然,但是它们仍然具有自然美的某些特征。朱自清在《春》这篇写景抒情散文中,抓住景物的主要物征,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写春花,突出花多、色艳、味甜,并由春花联想到秋实,开拓了更美的意境。写春风,从触觉、视觉、嗅觉、听觉等多方面写出了春风的柔和、芳香、悦耳等特点,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有感。写春雨,运用排比、比喻等修饰手法,突出了雨多、细、密、薄等特点。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景物的美分析透彻,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心中贮存起丰富的间接表象,最终使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得到发展。

(二)审美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从本质上说,就是把通过感知把握到的形象或是大脑中储存的现成内在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全新形象的过程。而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来唤起人们对事物的种种表象,它的形象不像现实美和图画那样具有直观性能,需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才能浮现在人们的头脑中。在教学中,教师只要通过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底蕴,展开联想和想象来再现和丰富作品中的形象,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就能得到较好的培养。例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少年闰土是“紫色的园脸,头戴一顶 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说话脱口而出,天真活泼,无忧无虑。而中年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有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年轻的杨二嫂被人们称为“豆腐西施”,脸上擦着白粉,终日坐着。中年时却变成颧骨很高,嘴唇很薄,站着像“细脚伶仃的圆规”,说话尖酸刻薄,自私、贪婪、势利的人。这些对人物形象的描写,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对这些人物形象作认真的分析,学生就会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大脑中产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鲜活的“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善于利用作品中的形象来诱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学生的想象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三)审美情感的培养 “文章不是无情无物”,文学作品更是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课文进行披文入情的分析,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各种亲情、友情以及对敌的憎恶之情等等,使他们的情感领域得到扩大,内心世界得到丰富。例如,在分析《背影》一文时,就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亲情。父亲在失去亲人和工作的情况下,还安慰家人:“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再三嘱咐”后仍不放心茶房送“我”,决定“自己送我去”,并在临别前不顾自己身体的肥胖,步履蹒跚地到月台上为“我”买桔子。这些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四)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审美中最重要的理解就是对艺术作品中暗含特殊意味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故乡》时,不但要通过透彻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的特点,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真正用意,即通过闰土、杨二嫂等命运的变化,反映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农村经济的萧条景象,揭示了中国农民落后的思想面貌。闰土要“香炉和烛台”,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虚无飘渺的神灵,不知道“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道理。这正是当时中国农民思想上的共性,是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主要根源之一。作者对闰土这个人物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也正是鲁迅先生用文艺来“改变精神”主张的具体体现。通过这样透过表层的深刻的分析,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五)在智能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塑造完善人格的有效方法。从心理结构来说,它使受教育者主体在智能结构、情感和意识结构三个方面得到平衡、协调发展。因此,在智能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但能提高智能(知识与智能、动作技能和心理技能同时发展)的健康发展,而且促进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意志因素)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受教育者在合规律的形式(美的形式)下经过艰辛努力完成了一定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自由驾驭知识的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从而能形成更加明确的选择意向和目标。另外,情感的调动、意志的保证又能使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灵感触发,成了推动智能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样,智能、情感、意志三种心理结构相互依赖、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地得到发展,有效地避免了把受教育主体变成单纯的知识储存器的弊端。

总之,只要我们能认识到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密切关系,并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上一篇:急性肾盂肾炎下一篇:饲料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