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治疗

2024-05-13

耳穴压豆治疗(精选十篇)

耳穴压豆治疗 篇1

选择2010-07~2011-07入住本院肿瘤科的60例经病理确诊的肿瘤便秘患者, 其中男性32例, 女性28例;年龄43~78岁, 平均61岁;有肺癌11例, 胃癌17例, 肝癌8例, 肠癌24例, 既往有便秘史9例。符合1990年便秘诊治研讨会制定的便秘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便秘病程、饮食、治疗措施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对照组

予口服酚酞 (湖北富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0mg/片) , 每次3片, 3餐饭后口服, 最多服用9片, 若大便通畅, 给药提前结束。

2.2 观察组

在口服酚酞的基础上配合耳穴压豆, 取穴:大肠、直肠、交感、便秘点、皮质下。用探棒在耳部相应穴位上按压, 找到敏感点, 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 左手固定耳廓, 右手持血管钳将王不留行籽贴敷于上述穴位, 用食指、拇指于耳前后捻压, 手法由轻到重, 每个穴位按压2分钟, 使耳部产生酸、麻、胀、痛、热的感觉, 每天按压2~3次, 3天为1个疗程。若外耳有明显炎症或病变, 如冻疮、感染、溃疡、湿疹等, 应暂停治疗;有严重器质性疾病, 如心脏病、肝肾功能衰退者慎用。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 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2天内排便1次, 便质转润, 解时通畅, 伴随症状消失, 短期无复发;好转:3天内排便1次, 便质转润, 排便欠通畅, 伴随症状缓解;无效:症状无改善。

3.2 结果

见表1。

*P<0.05

4 讨论

便秘是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老年肿瘤患者及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 其发生率约为15%, 肿瘤晚期患者的发生率高达50%~70%[2,3]。便秘使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也可诱发其他器质性疾病。临床上对于便秘处理, 通常采用口服缓泻剂或外用开塞露, 但前者易给病人带来胃肠不适, 有时疗效欠佳, 后者使用时对于老年病人甚为不便, 且不能使病人形成自主排便规律。

中医学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 十二经脉皆上通于耳, 全身各脏器皆连系于耳, 刺激耳穴可调整经脉[4], 传导感应, 调整虚实, 使人体各部位的功能得到调整, 选用大肠、直肠、交感、便秘点、皮质下等耳穴, 有调节自主神经、调整阴阳、温通气血, 使胃气下降, 泻下通气的作用, 从而解除便秘。本文结果表明, 口服酚酞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肿瘤患者便秘效果满意, 无创伤, 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玉娟, 李冬眉, 邱晓珍.足部按摩对颅脑损伤患者排便的影响.护理与康复, 2009, 8 (12) :1044.

[2]王哲海, 孙莉, 于金明.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与对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93.

[3]陈民霄, 薛瑞华, 王勇会, 等.肿瘤晚期患者便秘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现代肿瘤医学, 2007, 15 (8) :1208.

针刺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40例 篇2

【关键词】 失眠;针刺;耳穴压豆

失眠,又称“不寐”。是由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引起的睡眠时间的缩短或睡眠质量的下降。主要表现为患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甚者会出现彻夜不眠的情况。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的发生与劳累、体虚、情绪、饮食等很多的因素有关。笔者近几年通過针刺结合耳穴压豆的方法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和以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神经衰弱诊断标准选取失眠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18—55岁之间;病程最短者1月,最长者1年。

2 治疗方法

针刺取穴:神门、印堂、申脉、照海、安眠。

辩证加减:心脾两虚加内关、足三里。心肾不交加内关、太溪。心虚胆怯加内关、阳陵泉。痰火扰心加丰隆。肝郁气滞加太冲。

耳穴取穴:神门、皮质下、耳尖、心、脾、肾。

取穴原则:心藏神,心的功能失调可使神无所藏,故选取心经原穴神门;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故取督脉穴印堂来安神益智;申脉、照海为八脉交会穴,分别与阳跷脉、阴跷脉相通,跷脉司眼睑开合,可主睡眠,阳跷脉亢盛则失眠,故补阴泻阳;安眠穴为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耳穴能有效的调整大脑的机能,恢复人体正常的睡眠状态。

操作方法:申脉用针刺泻法,照海用针刺补法,神门、印堂、安眠采取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7次为一疗程。耳穴每次选取一侧耳朵贴压,每天按揉4次,睡前30分钟加强按压。每次每穴按揉至少1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及灼热感为佳。3天后换压另一侧耳朵。两耳交替进行

3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痊愈、好转、无效3个标准。痊愈:平均睡眠在7个小时以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停止使用安眠药物。好转:睡眠时间延长2小时以上,但不足7小时,伴随症状有所改善,有时需要少量安眠药物。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4 治疗结果

40例患者中,痊愈31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

5 典型病例

刘某,女,45岁,因与丈夫不和导致婚姻破裂,继而出现入睡困难的情况已有2月余,每天靠药物入睡。现症见:患者入睡困难,精神不振,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纳差,小便可,大便稀。诊断为心脾两虚型失眠。在上述穴位的基础上加内关、足三里补心脾治疗。治疗3次后,患者睡眠治疗明细改善,偶尔需要使用药物入睡,后继续治疗半月后,患者症状消除而痊愈。

6 讨 论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但总与心肝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血受藏于肝,统摄于脾,肝脾功能失常,则神失所养,引起失眠;心藏神,肾精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则阴阳协调,神志安宁,心肾不能相交,神志不安。若思虑过度,精血亏耗,心神失养,阳不入阴,发为失眠。本病的发生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故在治疗的时候要注意调理心肝脾肾的功能,恢复脏腑正常的状态。

耳穴压豆治疗 篇3

老年人大多气血亏虚, 导致脏腑功能紊乱, 阴阳失调, 再加上容易受不良情绪的影响, 导致一些老年人经常受失眠症的困扰。社区卫生服务站有着就医方便, 治疗费用低等特点, 是大多数老年人首选的基层治疗机构, 而因失眠证就诊的老年人则不占少数。耳穴压豆配合适当的心理调护对在社区就诊的老年性失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2012年上半年我们社区站治疗老年失眠患者4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46例均来源于2012年1月至6月在朝阳庵卫生服务站就诊的失眠患者, 其中男25例、女21例, 年龄在60~85岁之间, 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25年。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排除标准: (1) 因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失眠患者。 (2) 合并有心血管、肺、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3) 精神病患者。 (4) 服用催眠镇静药物者。

1.2 方法

1.2.1 治疗

(1) 耳穴选穴:神门、心、肾、皮质下。操作方法:患者端坐, 耳廓常规消毒, 将王不留行籽贴敷于选用耳穴上, 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 每次每穴按压30~60s, 采用轻刺激法, 使之产生酸麻胀感, 如果耳廓出现发热效果更佳。3d更换一次, 双耳交替施治。10次为一疗程, 观察3个月 (3个疗程) , 并做好记录。 (2) 护士以健康讲座 (2次/月) 和出诊 (按患者需求) 的方式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睡眠卫生的指导。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作息制度,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进行精神调摄和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找出影响睡眠的因素, 克服不良情绪, 保持精神舒畅。

1.2.2 评价指标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在治疗后3个月对其睡眠质量进行评定。PSQI是由18个条目组成7个因子, 每个因子按0~3等级计分, 累积各成份得分为PSQI总分, 总分范围为0~21, 得分越高, 表示睡眠质量越差。7个因子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性分布,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见表1。表1显示:治疗3个月后 (3个疗程) 与治疗前各观察指标及总分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即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障碍有所改善 (P<0.05) , 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及总分改善明显 (P<0.01) 。

注:*表示治疗前后相比P<0.05, **表示治疗前后相比P<0.01

3 讨论

《灵枢·口问》说:“耳者, 宗脉之所聚也。”《证治准绳》说:“肾为耳窍之主, 心为耳窍之客。”均说明耳与经络脏腑关系密切。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 往往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变色等反应, 则说明耳不仅与脏腑的生理活动有关, 与其其病理变化也是不可分割的。不寐证的病位主要在心, 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 阴阳失交。因此治疗当以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 补虚泻实。耳穴中的神门、皮质下、肾、心均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有实火者可加耳尖穴以清热泻火。

耳穴压豆这种治疗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适合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因其能持续刺激穴位, 安全无痛, 无副作用, 适合施治于老年失眠患者, 尤其是病程较长的顽固性失眠患者。然而, 失眠证患者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单一的疗法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多种疗法协同治疗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例如结合药物、心理疗法等, 其中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安慰精神, 松弛情志在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2,3]。随着社区护理的发展, 社区老年人已经成为社区护理的重点人群, 社区护理人员一方面要了解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器官功能衰退而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外, 另一方面还应重视老年人失眠等非器质性疾病[4]。社区卫生服务站离百姓家近, 方便老年人就诊, 同时也方便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 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能够大大提高疗效和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18-119.

[2]范迪, 孙伯岩, 赵鑫, 等.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4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2 (2) :28.

[3]田丹, 张立侠.亚继康状态与情志失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23 (1) :64-65.

耳穴压豆治疗 篇4

关键词:自拟益肾填精活血汤;耳穴压豆;人工流产术;闭经;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6-0051-02

闭经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基本病因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其中人工流产术后闭经多因人工流产手术创伤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宫腔粘连所引发,属于继发性闭经中创伤性闭经的诊疗范畴。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手术率的不断上升,术后闭经的发生几率也有明显增加,闭经不仅可能为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甚至可能导致不孕症的发生[1-2]。此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人工流产术后闭经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观察自拟益肾填精活血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人工流产术后闭经的临床疗效,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人工流产术后闭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按照治疗方式分为2组,每组各收入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益肾填精活血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为(25.7±2.6)岁。病程:3-14个月,平均病程为(7.4±2.1)个月。病程观察组,各纳入60例。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为(25.6±2.7)岁。病程:3-14个月,平均病程为(7.5±2.3)个月。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均采取单纯西药治疗,使用药物为达英-35(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用法用量:达英-35(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日1次,1次1片,共服用21天。之后停药7天,观察月经情况,若仍未来潮则依据上述用药方法继续用药,若用药后月经来潮则要在月经第7天继续使用上述药物,共服用3个月。

观察组:本组患者均采取自拟益肾填精活血汤联合耳穴压豆进行临床治疗。1.自拟益肾填精活血汤方药如下: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五味子、当归、丹参各15 g,枸杞子、山药、赤芍、川芎、川牛膝、柴胡、香附各10 g。加减:小腹酸痛加用杜仲15 g,鸡血藤15 g,血虚加用阿胶15 g,气短乏力加用黄芪10 g,党参15 g,口干、咽痛加用天花粉15 g,北沙参15 g。服法:上述药物1日1剂,以水煎400 mL,分2次饭后温服,连续服用21天后停药,7天之后再继续服药,若服药后月经来潮则要待月经干净后再继续服用,同样以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2.耳穴压豆:王不留行籽按压内生殖器、肾、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共6穴),选取单侧耳穴,每穴按压30 s,每天定时3次,以穴位发热、微痛为为标准,3天一周期即更换对侧耳穴,方法同前。

1.3 疗效评价标准[3] 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停药后月经未见明显异常则为治愈;虽恢复月经,但周期不准,且月经量相对较少,不能维持连续3个月经周期在为有效;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病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则为无效,此次研究将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均采用SPSS17.0软件,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0例治愈,8例有效,2例無效,总有效率为93.3%。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13例治愈,9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3.3%。治疗期间3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2例出现体重轻度增加。对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异性(P<0.05)。

3 讨论

人工流产属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社会物质的发展,其手术率有明显增多,随之而来所引发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有明显升高。闭经是其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类型,该病症若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则极易导 [FQ(22。175mm,X,DY-W]致患者患不孕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以往治疗该病症多采取西医药治疗,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中医治疗人工流产后闭经的疗效更为理想[4-5]。

《景岳全书·妇人规》指出:“妇人所重者在血,血能构精……欲治其病,惟以阴分调之”,《傅青主女科》云“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医学正传》又云:“月水全借肾水施化,肾水即乏,则经血日以干涸”,《素问评热病论》云“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该病症在中医看来属于不内外因的诊疗范畴,其多因肾血亏虚、血瘀等导致。故中医治疗多以活血补肾为主[6]。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选用自拟益肾填精活血汤,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着重调补肾之精血,以期肾精充实、精血俱旺,配以当归、丹参、川芎、赤芍、川牛膝疏通胞脉、化瘀通经,柴胡、香附行气以活血,同时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随证加减,全方益肾填精、养血活血,使得精血得以填补,气血得以疏通,经水自来;耳穴压豆取穴内生殖器、肾、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6穴,意在加强益肾活血、疏经通络之效。上两法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人工流产术后闭经患者采取中药自拟益肾填精活血汤联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且不易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钱廷婷,付正英.补肾活血法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探讨[J].中医学报,2013,24(1):54-55.

[2]陈靓芬,陈小平.补肾活血法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25(12):26-27.

[3]唐厚秀,蔡秀莲.补肾活血法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症5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6(7):3340-3341.

[4]胡华玲.补肾活血法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3,16(18):148-149.

[5]秦德明,汤明慧.补肾活血法治疗人工流产后闭经37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27(10):914-914.

[6]李晓琴,李秀玲.补肾活血调周法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量少4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5(8):1153-1154.

耳穴压豆治疗 篇5

关键词:尿潴留,耳穴压豆,中药熨烫,肛肠手术

术后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 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则可能导致膀胱过度膨胀, 造成逼尿肌损伤[1]。临床常用留置导尿管进行术后尿潴留的防治, 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不便, 且可能造成尿路感染。本院采用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熨烫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50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 我院对收治的肛肠病患者进行手术后, 有50例患者并发尿潴留, 其中男22例, 女28例;年龄21~78岁, 平均年龄41.5岁。50例患者中, 痔疮22例, 肛瘘15例, 肛周脓肿10例, 其他3例。50例患者中有44例采取腰低麻醉, 6例硬膜外麻醉。所有尿潴留患者术后超过8 h未排尿。

1.2 方法

手术前2 h, 对患者采取耳穴压豆干预。方法: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 取主穴膀胱、肾、三焦;配穴:皮质下、尿道、内分泌。术后按此法每隔30 min刺激一次, 30 s/次, 共刺激3次。

术后配以中药敷在肚脐周围。中药配置:干姜10 g, 附子10 g, 燕白10 g, 木香10 g, 香附10 g, 炙甘草10 g, 地龙10 g, 桂枝10 g, 麝香3 g。用法:将以上中药碾成粉状, 包于细纱布内, 加热至60℃左右, 敷于脐周。

1.3

观察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量, 并做好记录。

2 结果

本组共50例尿潴留患者, 经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熨烫治疗后, 44例顺利排尿 (其中42例首次排尿时间为3~5 h) , 有效率为88%, 无效6例。

3 讨论

3.1 肛门直肠手术后尿潴留的原因

(1) 骶管麻醉骶神经而引起排尿困难。 (2) 术后肛门区的疼痛导致盆隔部的尿道外括约肌和膀胱颈部肌肉痉挛。同时, 肛门前面的外括约肌浅层和会阴中心体, 尿道括约肌.球海绵体相连, 因肛门疼痛而痉挛, 引起尿道括约肌收缩, 导致尿潴留。 (3) 术后肛管内敷料填塞过多, 过紧, 压迫尿道, 或填塞敷料的刺激, 引起尿潴留。 (4) 患者列腺肥大和其他泌尿系疾病引起的尿潴留。 (5) 患者精神紧张, 手术切口疼痛, 不习惯床上小便等。

3.2 耳穴压豆法干预的机制

耳穴是耳廓与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原理, 取穴膀胱、肾、三焦等, 具有调节五脏六腑和通利水道扶正的作用。再通过穴位刺激及艾灸的温通, 调节机体功能, 通过神经反射扩张尿道平滑肌, 抑制细纤维痛觉传导, 有解痉镇痛之功, 通过神经体液因素, 调节免疫功能, 改善循环, 促进毛细血管对渗出物质吸收和组织的修复。调节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治疗神经性尿潴留[2]。此外, 耳穴压豆可有效提高尿潴留患者膀胱内压力, 使膀胱收缩, 进而排尿。熨烫所用中药木香、香附具有理气药温里的作用;地龙、桂枝可通络利尿、通阳化气的功效;干姜、附子、燕白有回阳通脉的作用炙甘草调和诸药, 补中益气。将本方研磨成粉状, 用纱布包裹加热至50℃~60℃, 敷脐中命门、丹田诸穴, 可温经通络、芳香通窍, 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在敷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 如出现腹胀、腹痛等, 应及时采取导尿术导尿, 避免膀胱过度膨胀而引发其他并发症。中药熨烫治疗温度在50℃~60℃, 宜置软毛巾之上, 不直接接触皮肤, 以免局部皮肤烫伤。

尿潴留是肛肠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尿潴留的引发因素较多, 发病率较高, 尽管在肛肠手术后, 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听流水声、会阴冲洗、按摩等, 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但仍然有一部分患者无法顺利排尿, 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放置导尿管能帮助患者有效排尿, 但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便和痛苦, 且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所以, 临床护理中需要寻找方便且有效的护理措施, 对肛肠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干预, 以避免尿潴留的发生。临床实践证明, 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熨烫对与肛肠术后的患者进行术后干预, 效果不错, 能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 同时能方便有效地减轻尿潴留痛苦。该法易于操作, 安全无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沈曲, 李峥.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和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 2005, 30 (3) :223-225.

耳穴压豆治疗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和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中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 且经颅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确诊。患者神志清晰,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稳定, 偏瘫, 签订自愿进行医学治疗的知情同意书。选择符合研究对象条件的患者共60 例, 男性34例, 女性26 例;年龄55~81 岁, 平均 (68±5.1) 岁;缺血性患者40 例, 出血性患者20 例。随机将60 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0 例, 全部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全部受试者在观察期间统一予以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护理, 要求饮食忌油腻。

1.2.1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告知患者病情的进展及便秘发生的原因, 消除其焦虑、紧张情绪;嘱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有排便意识, 定时排便, 排便不可过度用力[3];嘱患者及家属在饮食上尽量以易消化为主, 多食瓜果、蔬菜, 少食肉类;保证足够的水摄入量;在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稳定的情况下, 嘱患者做适当的床上活动, 以及被动活动偏瘫肢体, 保证一定的运动量。

1.2.2 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 辅以耳穴压豆和穴位拔罐。

1.2.2.1耳穴压豆 (1) 根据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定位》[4]取穴:取大肠、小肠、直肠、皮质下、交感等为主穴;根据虚实选择配穴:实证配肺、三焦、胃, 虚证配脾、肾、内分泌穴。 (2) 治疗方法:以75%酒精对穴区消毒, 将王不留行籽粘在医用胶贴 (50 mm×50mm) 中央, 一手固定耳廓, 一手使用镊子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小胶布贴于耳穴, 用拇、食二指分别置于耳前后部位对耳穴进行按压, 患者感觉酸痛即可, 嘱患者自行按压耳穴, 3次/d, 5 min/次, 按压以出现酸痛为佳。两耳隔日轮换, 隔日更换耳贴, 两周为1个疗程。

1.2.2.2穴位拔罐患者仰卧位, 嘱患者放松, 暴露拔罐治疗部位, 利用闪火法对腧穴、天枢 (双) 、足三里 (双) 、上巨虚 (双) 、关元穴进行吸拔, 时间为5 min。

1.2.3便秘评定标准依据便秘罗马II诊断标准[5], 系指便秘症状≥3个月, 除外器质性疾患, 同时符合下面2个或2个以上条件: (1) 排便次数 (自发性) <3次/周; (2) 排便困难 (时间) >25%; (3) 粪质较硬或“呈硬球状” (时间) >25%; (4) 排便不尽或不畅 (时间) >25%; (5) 排便需借助手 (时间) >25%; (6) 便时肛门有阻塞感/肛门直肠梗阻 (时间) >25%。

1.3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13.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便秘率为13.33%, 而对照组便秘率为5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1。

3 讨论

3.1 脑卒中后患者便秘原因 (1) 排便习惯:脑卒中后的多数患者遗留有一侧肢体的偏瘫, 大多需采取床上排便, 在床上排便不易引起排便反射, 部分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 强迫或克制不排便, 久而久之使排便反射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加重了排便困难; (2) 消化系统:卒中患者由于脑组织受损, 管理排便的脑组织在受到损害后出现控制能力下降, 进而出现便秘; (3) 心理因素:卒中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悲观、消极、绝望, 这些不良情绪促使交感神经兴奋, 使得迷走神经的活动受到抑制, 造成胃肠动力减弱; (4) 饮食习惯:卒中后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 部分吞咽反射差的患者饮水呛咳, 饮食过于精细, 缺乏粗纤维的食物, 导致体内水分的缺失。有些老年患者自身行动不便, 又怕大便麻烦儿女, 有意减少食量和水量, 使得粪团不能按时形成刺激肠蠕动; (5) 疾病本身:卒中可造成脑组织损伤, 造成大脑皮层抑制或外周排便知觉异常, 神经信号无法正常发出, 无法诱发排便。卒中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 活动能力下降, 活动量减少, 肌肉乏力, 出现排便障碍; (6) 药物原因:卒中后为防治脑水肿, 大量使用脱水剂, 造成身体水分的减少, 肠壁细胞过多的吸收肠道水分, 造成大便干燥;抗生素的使用也会使得肠道菌群紊乱; (7) 患者自身原因:卒中患者年龄偏大, 以老年人居多, 胃肠的平滑肌功能下降, 导致动力不足, 胃肠运动受限, 出现便秘[6]。

3.2 耳穴压豆疗法联合穴位拔罐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作用机理 《灵枢·口问》认为人体的经脉都汇聚于耳, 与人体五脏六腑都有密切联系。手足三阳经的巡行都经过于耳, 手足三阴与手足三阳存在表里络属关系, 所以十二经络与耳之间联系密切。在这种联系之上, 使得五脏六腑与耳穴之间紧密联系。鉴于这种相互关系, 通过刺激耳穴就可以起到疏经络, 和气血, 调脏腑之功, 最终达到平衡阴阳, 治疗疾病。现代医学全息理论认为, 人体的每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缩影, 耳作为人身体的一个局部, 同样可以反映整个人体, 其被认为是一个与人体位置相反的微影, 在其上寻找敏感点, 可以直观的反应人体的功能异常, 对敏感点上采取相应的治疗, 对应的治疗相关疾病。在治疗上通过对大肠、小肠、直肠、皮质下、交感等耳穴以压豆的方式进行刺激, 可双向调节肠道的状态, 诸穴合用, 共同起到调理胃肠气机, 润肠通便的作用。穴位拔罐通过火罐吸附于穴位之上, 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 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促进新陈代谢、调动脏腑功能的作用。大肠募天枢, 天枢是大肠之气输注于腹部之穴, 其解剖位置对应肠道, 故治疗便秘当选大肠之募穴;大肠下合上巨虚, 《内经》有云, “治腑者治其合”, 取上巨虚可调节肠胃气血;足三里为胃经合穴, 擅长补气益血, 适用于虚秘的治疗;关元属任脉, 为小肠经募穴, 可以温补人体阳气, 起到通便之功。四穴配合, 近端取穴为主, 辅以远端取穴, 共奏通腑降气, 调节肠胃之功。

综上所述, 耳穴压豆疗法联合穴位拔罐能够较好地解决卒中后患者的便秘症状, 保证疗效的同时又能减少药物所带来的毒副作用、降低依赖性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本疗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了中医药的特色疗法, 两者的结合不但提高了临床疗效, 而且有效地缓解了患者卒中后便秘的症状, 此种疗法简便、安全、经济有效, 适宜在中医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皮桂芳, 张月娟, 陈燕, 等.耳穴压豆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护理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 2015, 39 (2) :81-83.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2011完全版) [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 :301-318.

[3]王金玲, 朱泽卫.冠心病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 17 (8) :1347-1350.

[4]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S].

[5]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II process[J].Gut, 1999, 45 (11) :111.

耳穴压豆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人均系我科2011年—2012年住院患者,经临床确诊辨证为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5岁~70岁,病程最短4年,最长20年;高血压1级9例,2级19例,3级2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5岁~67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3年;高血压1级10例,2级19例,3级1例。

1.2 纳入标准

参照高血压诊断标准[2],高血压是指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T)≥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EH的诊断,应至少两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多次重复测得血压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发布),主要证候为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具有以上4项主症者,即可辨为肝阳上亢证。年龄18岁~70岁。

1.3 排除标准

虽符合诊断标准,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身体特别虚弱及有出血倾向者;耳廓冻伤或有炎症者;对胶布过敏者。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及资料不全者,一经纳入而因上述原因舍弃的每1例,均应在资料总结时进行统计及说明。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洛汀新10mg日一次口服,并给予心理干预配合耳穴压豆。

1.4.1 取穴

肝、肾、角窝上、结节、耳背沟、神门、高血压点、皮质下。心悸、气短加心脏点、交感、耳迷根;头痛甚者加枕、额;失眠加失眠穴、枕、额;血脂异常加内分泌。操作方法:用探棒在穴区敏感点查找穴位并定位,对耳廓消毒,脱脂后,然后将胶布剪成0.7cm×0.7cm,并粘上王不留行籽贴于所选穴位上,并教会病人按压方法,耳背沟可串压3粒~5粒王不留行籽,肝穴、结节穴用对压强刺激泻法,肾穴用轻柔按摩补法,其余各穴用平补平泻法。每次只贴一侧耳廓,两耳交替,每隔3d更换另一侧耳穴,8次为1疗程,并嘱病人每天自行按压3次,每次2min。

1.4.2情志调护方法

每日由责任护士对所负责进行情志调护,根据病人心理状况及动态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解释工作。谈心:平时要与病人闲谈聊天,用摆家常等方式了解其心理状态,使病人心中怒气得以宣泄、释放,了解病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的放矢地解除思想负担。释疑:病人往往多疑,顾虑重重,要针对病情讲解医学科学知识,使其认识疾病。开导:讲明道理,引导病人控制不良情绪。讲解:即对每位病人从入院、住院至出院的每一阶段给予全面宣教讲解,消除病人陌生、孤独感,以良好心理状态接受治疗。移情:利用语言或行为将注意力从疾病转移到其他方面,以减轻思想负担,和病人交朋友,听轻音乐,组织气功、静养、打太极拳等方式转移病人注意力,以利气血调和而病除。鼓励:鼓励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精神、生活上的变故等。

1.4.3 对照组

给予患者洛汀新10mg,每日一次。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症状疗效,对头痛、眩晕、面部烘热、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证进行评定。显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有效:原有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未改变。降压疗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高血压病新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

2 结果

降压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方面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例(%)

3 讨论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多因忧思恼怒过度,使肝阴耗伤,肝火偏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空而发生眩晕;或素体肾亏,病后伤及肾阴,水不涵木,阴虚则阳亢,亦令风阳上扰,发为本病。一般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遇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增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现代研究发现,肝阳上亢型EH多因精神刺激使大脑功能紊乱,下丘脑自主神经中枢兴奋性提高,通过脑垂体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血管系统对各种加压物质的敏感性提高,从而使细小动脉痉挛,失去弹性而引起该病。目前治疗EH的方法,除了降压药物外,还有针灸、耳针、耳尖放血、耳穴压豆等中医疗法。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慢性疾病,长期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等毒性损害,而各种针刺疗法又会增加病人痛苦。耳穴压豆是广泛应用方法,与以往单用耳穴压豆治疗相比较,根据致肝阳上亢型EH主要病因,结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加之手法性耳穴压豆,从消除病因、缓解症状、降压等方面,疗效良好且无毒副作用。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它也是一种身心疾病,精神情志活动对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不良的情志刺激会导致机体阴阳失衡,会使血压持续升高[3,4]。特别是肝阳上亢证的病人容易恼怒,稍有不顺就发怒生气,激动不已[5]。如果过度愤怒,可使病人肝失疏泄,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导致血压上升。因此,临床上对待此类病人要特别注重态度和语气,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情况,在进行治疗、护理时先向病人讲清楚治疗的意义和目的,以取得合作[6]。当病人提出意见和要求时,尽可能采纳、满足其合理要求;对一时办不到或不合理的要求向病人解释清楚,以取得谅解。通过谈心、释疑、开导、讲解、鼓励等心理护理方法,干预肝阳上亢型EH病人从病因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安慰和疏解,从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态度、行为、气质来影响和改善病人情绪,解除顾虑和烦恼,减轻或消除不良刺激对病人的影响,使病因减轻或消失,以改善症状、控制血压[7]。

传统中医学认为,耳可以通过十四经的内属脏腑建立起与五脏六腑的联系;耳还可通过十四经的外络肢节,建立起耳与四肢百骸、五官七窍、皮毛肌肉的统一联系[8]。通过耳穴贴压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我国古代医籍早有论述。《内经》中所记述的经脉循行分布,说明耳与经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的耳穴经络感传实验,也表明耳与经络的相关性。耳与全身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相互密切维系,能敏感地接受到病变的信号,通过对耳部相关穴位的刺激达到治疗目的。本病的发病与肝肾密切相关,故取肝穴疏肝理气,清泻肝火以降压;取肾穴以滋补肾阴,滋水涵木,肝火得水可降,同时具有聪耳之效,以止耳鸣;降压沟、角窝上是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有效穴;神门穴可宁心安神;心主血脉,取心穴可补心血,强心气,增强心血管功能;皮质下调整高级神经中枢功能,进而调整自主神经功能;结节、耳尖有平肝、清热、熄风作用;头晕者加枕以安神止眩晕;头痛者加额镇静止痛。诸穴合用可以达到滋肾阴降肝火宁心安神的目的,使血压得以下降,诸症得以缓解。耳穴压豆法简便而经济,安全无毒,结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是治疗肝阳上型高血压的良好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情志调护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的60例EH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贝那普利(洛汀新)10mg,每日一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耳穴压豆配合情志调护。结果 治疗组降压显效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情志调护配合耳穴压豆是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型EH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经济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肝阳上亢,耳穴压豆,情志调护

参考文献

[1]周善民.肝阳上亢证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0,6(3):62.

[2]林金秀.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J].高血压杂志,1999,7(2):97.

[3]沈王琴.以认知为基础生活方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病病人自我管理疾病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11A):2883-2885.

[4]李欢莲.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在高血压病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2A):3252-3253.

[5]郑音.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焦虑、抑郁评分及血压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7B):1853-1854.

[6]马素芳,彭幼清,凡芸,等.社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12A):3197-3199.

[7]王娇艳,周志衡,吴兰笛,等.社区高血压病人家庭功能及药物治疗依从性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7A):1740-1743.

耳穴压豆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瘫睡眠障碍患儿60例。男39例, 女21例;年龄3~11岁, 平均年龄 (6.9±3.2) 岁;治疗前每日睡觉总时长为6~8h, 平均 (7.1±1.2) h。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睡眠障碍诊断标准, 已对心、肺等内脏严重疾患和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视听障碍者以及脑进行性病变者予以排除。在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前提下进行分组, 各30例。两组患儿上述各方面数据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应用耳穴压豆结合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 研究组则进行综合护理干预[1]。

1.2.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积极与患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用儿童化语言与其进行交流, 引导其说出自己的感受。帮助患儿消除由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应, 适当布置住院病房, 添置一些小孩玩具和挂画等, 帮助其转移注意力, 消除对医院以及住院环境的紧张和恐惧感。积极与家长沟通, 可以应用轻音乐帮助患儿减轻焦虑情绪, 尽量让父母陪护, 让患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对表现好的患儿给予一定的奖励, 同时给予非语言鼓励。

1.2.2 饮食护理:

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饮食护理。胎龄儿及早产儿提倡母乳喂养, 当母乳不足时再进行适宜的人工喂养。进行人工喂养时, 要注重为其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多吃水果蔬菜等, 适量补充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控制患儿零食, 多饮水, 禁止食用皮蛋、爆米花等有损脑部发育的食物。针对食欲不佳的患儿, 提倡少食多餐, 不宜吃得过饱。

1.2.3 用药指导:

引导患儿积极配合, 遵照医嘱用药。如果药物是片剂, 尽量捣碎后加糖水吞服, 如果患儿能够服用片剂, 则要注意将较大的片剂折小, 便于口服。药物尽量选择冲剂, 方便患儿服用。用药过程中为防止呛咳, 要将患儿头部适当抬高。服药后, 饮用适量开水, 帮助吸收。采用恰当方式引导和鼓励患儿自行服药, 增加用药依从性。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帮助患儿正常用药。

1.2.4 语言康复:

积极与患儿进行语言交流, 交流时要面对患儿, 注意眼神交流与表情交流, 以增进其理解力。讲话时尽量应用较为简单的句子、简明的词语配合手势。也可以应用适当的图片进行交流, 引导患儿明确其中的意思。在进行语言交流过程中, 帮助引导患儿坐正、放松, 以利于倾听和了解语言含义。鼓励家长多与患儿交流, 注意促进患儿的语言能力恢复。

1.2.5 肢体护理:

针对患儿瘫痪的肢体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 引导患儿对患肢进行被动运动, 如扩肩外、旋臂、转腕、转手、对掌、膝伸、背屈等, 有效缓解患肢的挛缩现象, 减少对运动功能的影响。当患肢肌力有所恢复后, 可鼓励患儿进行主动运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充分活跃各系统器官生理功能, 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全身健康状况。另外, 引导患儿进行深呼吸以及幅度较小的腹背肌运动, 这种运动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呼吸和血液循环, 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引导家长贯彻训练、积极配合。

1.2.6 出院指导:

向患儿及家属告知治疗注意事项、实施方法和出院后坚持每日进行运动训练的重要性, 引导患儿定期复查。要求家长监督和指导患儿出院后继续坚持合理用药, 适当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 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加大出院后随访力度, 每月坚持一次电话随访, 了解患儿康复情况, 对具体问题进行指导和辅助。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2]

应用儿童睡眠习惯量表评估睡眠情况。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结合CSHQ量表评定:显效, 患儿睡眠恢复正常 (CSHQ总分<45分) , 睡醒后精神状态佳, 症状显著改善;有效, 患儿睡眠得到延长, 但增加<3h, 症状得到缓解 (CSHQ总分变大) ;无效, 患儿睡眠障碍无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资料应用χ2或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 (P<0.05) 。见表1。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χ2=4.32, 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CSHQ量表评价比较

均持续进行72次治疗后, 两组患儿睡眠情况均得到改善。研究组患儿在睡眠总时长、夜间睡醒情况、白天睡觉情况及总分情况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儿的睡觉时间、睡眠习惯、睡眠行为以及晨起情况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针对婴幼儿而言, 其睡眠-觉醒功能发育尚未成熟, 本身就容易出现多种睡眠障碍。儿童的良好睡眠是确保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成熟。一旦发生睡眠障碍, 将会对儿童身体器官组织发育造成影响, 同时也会影响其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 严重影响其后来的发育和发展。所以, 睡眠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相互作用关系。

目前, 针对脑瘫患儿开展的研究, 主要为病因学以及语言运动障碍的改善, 而对于睡眠障碍的研究不多。在临床实践中, 主要依靠针刺方式在不扰乱正常睡眠结构的前提下延长睡眠时间, 追求的理想效果为深睡眠且不产生使用安眠药物后的宿醉、认知功能以及行为能力下降等相关副作用。临床证明具有一定的疗效。本文中所使用的耳穴压豆结合针刺治疗方式, 是对患儿耳部穴位进行刺激, 以改善大脑供血情况[3]。本文中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综合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语言护理、肢体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 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 消除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可以增加患儿的抵抗力, 促进其营养吸收, 引导患儿加快语言和肢体能力的恢复, 正确用药, 积极配合治疗, 注重出院后随访等, 这些方式的综合应用, 可以产生显著的合力, 促进患儿睡眠情况的有效改善。

在本文中,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睡眠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证明了针对脑瘫患儿应用耳穴压豆结合针刺治疗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睡眠障碍的有效性, 值得推广借鉴。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应用耳穴压豆结合针刺治疗脑瘫睡眠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瘫睡眠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研究, 两组均应用耳穴压豆结合针刺进行治疗, 对照组均应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 研究组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 (P<0.05) 。进行相应治疗护理后, 两组患儿睡眠情况均得到改善。研究组患儿在睡眠总时长、夜间睡醒情况、白天睡觉情况及总分情况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应用耳穴压豆结合针刺对脑瘫睡眠障碍患儿进行治疗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可显著提升其睡眠质量, 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针刺,耳穴压豆,脑瘫,睡眠障碍,综合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贾玉敏.小儿脑瘫常见伴随障碍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4) :222-223.

[2]刘振寰, 辛晶.脑瘫儿童的心理行为障碍与康复[C]//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 (上册) , 2010.

耳穴压豆治疗 篇9

【摘要】目的 为了观察耳穴压豆按摩对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尿潴留临床效果。方法 将24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进行骨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耳穴压豆按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排尿情况,并统计相关数据。结果实验组的有效人数为108例,显效患者为9例,无效患者为3例;对照组中有效患者为77例,显效患者为24例,无效患者为19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4.17%,经方差分析,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耳穴压豆按摩能有效的预防骨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耳穴压豆按摩;尿潴留;骨科手术

由于骨科手术患者需长期卧床休养,自理能力减弱,因此生活方式也发生较大的改变。也正是因为患者的生活方式出现大的改变,同时还需进行麻醉或者是其他药物治疗,从而使患者出现排尿不畅,甚至是出现尿潴留现象。有的患者在术前通过留置尿管,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拔尿管后出现排尿不畅,甚至是尿潴留的发生,因此不得不再次对患者进行留置尿管,这将严重的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作为一名手外科的护理人员,长期从事艾灸和耳穴压豆的相关护理工作,通过平时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来预防患者出现术后尿潴留,且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其中男性156例,女性84例;年龄分布在19~69岁,平均年龄为41.3岁;其中行骨盆及下肢手术为123例,颈腰椎手术的为117例;其中行全身麻醉的为87例,腰硬膜麻醉的为15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骨科手术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术前指导、术后护理以及相应的康复训练。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耳穴压豆按摩,选定的耳穴为:肾、肺、三焦、神门、皮质下、交感、膀胱、尿道、外生殖器。具体操作方式是取粘有王不留行籽的小块胶布,将药籽对准穴位,并黏贴固定,用手指压迫压紧。护理人员在按摩时将拇指放在患者耳廓后,用食指和中指放在患者耳廓前,并按压胶布,直至出现酸、胀、痛、热等感觉,每日坚持3~4 次。

1.3 评价指标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论术前是否留置尿管,术后排尿顺畅的视为有效;不论术前是否留置尿管,术后拔掉尿管后,出现排尿不畅,但经过耳穴压豆按摩后,排尿顺畅的也视为显效;不属于上述情况且发生尿潴留的患者均视为无效。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处理均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

2 结果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发现两组病例中,实验组的有效人数为108例,显效患者为9例,无效患者为3例;对照组中有效患者为77例,顯效患者为24例,无效患者为19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4.17%,经方差分析,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术后尿潴留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引起术后患者出现尿潴留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可以总结为四条,首先是患者心理感到恐惧、焦虑、不安,或是患者术后精神紧张以及疼痛的刺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会出现尿潴留;其次是手术的原因,由于骨科手术需对患者进行麻醉,而支持膀胱和尿道的神经都来自脊髓的同一节段骶2~4,因此不论是采用腰麻还是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都会抑制与排尿相关的神经的反射;再就是年龄因素,随着患者的年龄的增加,患者各脏器的功能也会相应的减退,如患者腹壁肌肉力量和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会导致尿潴留的发生;最后就是患者机体方面的原因,如果各科手术患者还患有一些其他疾病,如前列腺炎、尿道炎等可能引起尿潴留的疾病,术后会加重患者排尿的难度,从而导致尿潴留。当患者出现尿潴留时,具体表现为膀胱充盈、下腹胀痛、小便难解等。

骨科手术的常规护理主要采用的措施包括诱导排尿、听流水声、热敷和膀胱按摩等方法,但效果均不是很理想,而留置导尿管作为一种应急的方法,但却存在着较大的不安全因素,如造成尿道损伤或尿道感染等相关的并发症,同时护理人员在操作时也常畏手畏脚,因此极不方便。耳穴压豆按摩则是重在对尿潴留的发生的预防上,通过此法治疗骨科手术患者尿潴留具有痛苦小,操作方便等独特优势。

术后尿潴留在中医上称为“癃闭”,其中医学病理主要是因为膀胱气化失调,且与肺、脾、肝、三焦等器官或穴位有着紧密的关系,癃闭的病情发展迅速,稍有延缓,就极容易引发患者喘促、心悸,甚至是关格等等严重症状。因此在临床上应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缓解患者的压力,以防引发相关病症,而其治疗的原则主要是以通利为主。中医学认为,肾主水,与排尿反应有着紧密的关系;肺主气,气行水通;三焦、神门等穴位均与相应的排尿反应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对上述耳穴进行按摩,可起到宣闭通利,且疗效明显,还可以避免患者承受导尿、针灸等治疗措施带来的痛苦,因此宜于在临床推广。

4 结论

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按摩,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排尿困难,同时可以预防或根除尿潴留的隐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尿潴留作为骨科手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采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术后最为常见,尿潴留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是引发一些其他严重疾病,因此很有必要对患者采取措施,帮助患者排尿,耳穴压豆按摩不仅安全、而且效果好,值得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 胥分汀.骨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09.

[2] 金莉光,李洁.护士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尿潴留影响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35(2):218-219.

[3] 李雪增.外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2.

耳穴压豆治疗 篇1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4例均为2009-03~2011-10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 年龄39~60岁, 平均 (49.17±4.42) 岁;病程8周~10年, 平均 (15.12±5.18) 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 , 制定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 除月经失调外, 具有烘热汗出的典型症状, 或伴有烦躁易怒、心悸失眠、情志异常、记忆力减退、血压波动、腰腿酸痛等; (2) 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血清雌二醇 (E2) 水平降低 (E2<20mIU/ml) , 促卵泡生成素 (FSH) 、促黄体生成素 (LH) 水平升高 (FSH>40mIU/ml, LH>40mIU/ml) ; (3) 根据《中医妇科学》[2]中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确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

2 方法

2.1 耳穴压豆疗法

(1) 取穴: 内分泌、内生殖器、交感、神门。 (2) 操作方法:参照《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耳针》[3], 准确选取穴位, 消毒穴位皮肤, 在穴位处用耳穴探测仪寻找敏感点, 用胶布贴压王不留行籽于敏感点, 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 (早、中、晚) , 按压时使耳穴有酸胀疼痛感觉, 强度以受试者能耐受为度, 每次约5分钟, 双耳交替, 10天1疗程, 休息1天后进入下1疗程, 共3疗程。

2.2 穴位埋线疗法

(1) 取穴:肝俞、脾俞、肾俞、气海、三阴交。肾阴虚者加太溪、照海;肾阳虚者加关元、命门。 (2) 操作方法:嘱患者仰卧位, 术者立于一侧, 每次选4~6个穴位, 把普通羊肠线装入5号针头斜刺入穴位, 再用平头针推达腧穴深层肌肉组织, 进针大约1.5~2.5cm, 边推平头针边抽针管, 后将套管连同平头针拔出穴位 (线头不可露出皮肤外) 。四肢穴位肠线宜短不宜长, 3mm左右即可, 不可伤及穴位附近血管和神经。14天埋线1次, 3个月为1疗程, 共1疗程。分别于初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运用国内改良的Kupperman评分标准[4]填写评分表。临床症状按无、轻、中、重分别计1~3分。

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 治疗前后Kupperman指数比较用t检验, 各项症状变化用Riddit分析。

3 结果3.1 疗效标准 显效:Kapperman指数 (MI) 比<25%;有效:MI比≥25%且≤80%;无效:MI比>80%。

3.2 总疗效 64例患者中显效17例, 有效44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5.3%。

3.3 治疗前后Kupperman指数比较 治疗前为 (18.40±7.24) 分, 治疗后为 (11.76±5.08) 分,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

3.4 治疗前后各项症状改善情况 见表1。

4 体会

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 常可引发月经不调、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焦虑抑郁等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 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课题组大量前期临床研究证实耳针疗法 (包括耳穴贴压) 可有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6,7]。能通过调节血清性激素或改善中枢-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状态来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8,9]。穴位埋线与针刺同根同机, 是一种改良式针刺疗法。它是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 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Kupperman评分标准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评价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方法之一, 它把各项症状轻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 加上由专门的医师填写Kupperman量表, 可以较为客观地反应围绝经期综合征轻重程度, 用此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较为可靠。本研究发现耳穴贴压结合穴位埋线可以显著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Kupperman指数 (治疗前后比较P<0.05) , 从而有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有效率95.3%) 。耳穴贴压结合穴位埋线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潮热汗出、失眠、焦躁、抑郁、头晕、疲倦乏力、肌肉骨节痛等症状效果明显, 而对感觉异常、心痛、心悸、皮肤蚁走感等症状改善不明显。

中医学认为, 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肾阴虚为本, 心肝火旺为标”, 是多个脏腑多条经络参与的病变。现代医学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内分泌紊乱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因此本课题选耳穴内分泌以调节内分泌性激素水平, 选内生殖器穴以调整生殖系统, 增强卵巢的功能, 配以交感穴加强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 选神门穴镇静安神, 诸穴配合, 标本兼治, 调和气血, 协调脏腑经络, 平衡阴阳, 使阴阳平复。肝俞、脾俞、肾俞疏肝解郁、健脾补肾,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之穴, 配合气海共同培补肾气、调理冲任。穴位埋线疗法每月仅需治疗两次, 为患者节省了治疗时间和费用, 且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无任何痛苦、依从性高, 二者结合的疗法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3辑) .1997:151, 98.

[2]马宝璋.中医妇产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04.

[3]李桂兰, 郭义, 陈泽林, 等.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耳针》的若干问题研讨.中国针灸, 2009, 29 (9) :752.

[4]丰有吉.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43.

[5]金亚蓓, 孙占玲, 金慧芳.耳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4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 2008, 49 (4) :331.

[6]金亚蓓, 金慧芳.电耳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28例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7, 14 (5) :370.

[7]孙占玲, 金亚蓓, 金慧芳.耳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多中心临床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2010, 29 (4) :209.

[8]李平.耳穴贴压对女性更年期症状及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15) :140.

上一篇:任务型阅读教学刍议下一篇:文言文的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