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接本

2024-06-24

专接本(精选十篇)

专接本 篇1

一自学考试制度和高职高专教育互补的现实基础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 在完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的层次上, 高职高专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适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但受到传统教育思想、教育管理体制、人才选拔模式、用工制度等因素的制约, 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面临着文凭层次达不到用人单位底线的窘境。2013年, 江苏省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82所, 在校生约70万人, 当年的“专转本”招生计划1.4万人, 在江苏这样的教育经济强省的大环境中, 其他的学生也面临提升学历层次的压力。

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虽然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仍存在着专业课程设置目的不明确, 专业教学内容延续了传统专业的知识体系, 重能力训练, 轻理论知识;专业建设适应节奏不够, 往往是以不变应万变, 导致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经济的需求。平时注重实践环节教学, 忽视课堂理论教学, 过分强调高职高专学生的适用性、应用性和实际操作, 而轻视或忽视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素质培养上, 只强调专业素质, 更多的是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做准备, 注重于满足目前生存的需求, 忽略其长远的发展, 学生知识面窄, 除了能适应“上岗”之外, 其他方面则很难适应。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 社会价值的取向多元化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虽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高职高专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不同的促进作用, 但不可否认,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高职高专教育在面临着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以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教育只是各自为战, 并没有形成人才培养上的资源互补。在新形势下, 必须探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效沟通衔接的新模式, 保持可持续发展。

为了构建人才培养、教育上的“立交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教育的融合, 有助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也有助于扩展自学考试的服务功能。二者也在学历培养等各个方面存在着互补与合作的有利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完全可以“双赢”。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引入高职高专教育, 构建专本对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促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与壮大。“专接本”就是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引入到高职高专教育中, 鼓励学生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基础上, 通过参加自学考试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高职高专教育相融通的“专接本”工作, 在明确继续教育原则的前提下, 坚持规范管理、学生自愿的原则, 推进自考学校与高职高专学校合作, 开展高职高专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考试的助学辅导工作。在学生基本完成专科学业、不影响专科教育的前提下, 从专科最后学年的第一学期起, 报名参加自学考试“专接本”学习, 并在专科毕业后一年内完成本科阶段的课程学习, 在专科毕业后一年后就可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 可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

自2008年起, 江苏省开展在籍专科学校学生接读自学考试本科工作, 即对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在基本完成专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 举办全日制自学考试本科教育, 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搭建继续教育的“立交桥”, 进一步发挥普通高校在自学考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自学考试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对全省自考事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专接本”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育

为了充分发挥自学考试和高职高专教育各自的优势, 确保“专接本”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专接本”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考核形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 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专接本”培养形式, 是充分利用自学考试教育途径灵活开放的特点和普通高校师资学科的优势,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共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积极探索具有自学考试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专接本”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 充分体现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实用性与职业性特点, 结合社会需求、用人单位需要, 培养符合大众化教育要求的专业人才。自考“专接本”开设的专业, 在确保基本理论够用的基础上, 进一步重视人才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重视学生个人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强化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专接本”专业课程设置, 充分体现了“接”的内容, 对于非主干课程在对接专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 遵循“缺什么、补什么, 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 突出实用性, 强化实践性学习环节的教学和考核。“专接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四大类, 即沟通课程、衔接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手工和实训课程。经过两年的学习, 学生可系统掌握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 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专接本”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考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办学经验、雄厚的师资、专业优势、名校效应, 吸引专科学校和学生报考其主考的专业。同时主考学校也可给对接的专科学校提供教学和管理的帮助与支持, 提高专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提高课程考试通过率, 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自考“专接本”, 形成良性循环的大好局面。“专接本”实行属地管理, 成为市自考办稳定地方考试规模的新增长点。“专接本”是在专科学校进行的全日制助学, 在学生基本完成专科学业, 不影响专科教育的前提下, 本着规范管理、学生自愿的原则, 从专科最后学年的第一学期起, 报名参加自学考试“专接本”学习。对处于实习期间的学生集中进行本科段的课程教学, 不仅有利于提高专科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 由于部分课程的平时考核计入学生的自考成绩中, 为“专接本”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抓手, 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 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高职高专学生群体中, 大多数学生有继续学习获得本科学历的愿望和需求, 自考“专接本”政策填补了这一需求, 充分利用了专科最后一年的时间, 交纳相对较低的学费, 就可以得到老师系统的授课、讲解, 极大地帮助学生对本科专业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 远远胜于完全自学的学生,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考试通过率, 提升了助学水平和效果。以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协议书的形式明确告知家长和学生“专接本”的性质、办学形式、学制和收费标准等关键内容, 维护了家长、学生的合法权益, 强化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制度创新, 培养有别于传统自考生模式

“专接本”工作的开展, 不仅拓宽和丰富了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 也使专科学校有机的嫁接了主考学校的优质师资。主考学校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开课前编写教学考试大纲, 对实训课程采用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考试大纲和期末统一考核要求, 督导对接专科学校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实践课程教学和考核。主考学校定期安排督导老师到对接学校随机听课, 查阅任课教师备课笔记, 召开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座谈会, 听取意见了解情况,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每个学期,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 主考学校举办集中教研活动, 主考学校的教师和对接学校的任课教师一起分析和探讨课程内容、授课重点、授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主讲教师不仅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科研经验准备大量的模拟练习, 还要根据历次自考阅卷中考生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容易犯的错误进行剖析, 帮助对接学校的任课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帮助考生了解自考规律、掌握考试技巧、提高考试通过率。由此也带动和促进了专科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自学考试的本质是培养和塑造人才, 育人是其根本的目标和职能。通过“专接本”这一创新教育的形式, 切实解决了传统自考生相互交流少、主要以个体自学为主、与教师接触互动少、知识结构不系统、知识点碎片化、缺乏大学校园文化熏陶等问题。利用融入了主考学校基因的“专接本”教学, 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 不仅引导、激励和评价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 也鼓励学生树立自强自信的品质, 养成创新、创业的竞争意识。

通过主考学校参与对接学校的相关交流活动, 可增强学生对主考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 鼓舞激励更多学生奋发努力、自强不息、追求上进。同时通过这些活动, 影响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专接本”学习。

“专接本”创新教育的实施对高职高专学校在扩大学生就业、增加在校生学习动力、扩大生源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也是缓解目前本、专科教育资源供需严重失衡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时也是普通高等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有效沟通衔接的有力桥梁之一。

摘要:在高职高专学生中开展自学考试“专接本”教育, 在拓宽自学考试教育功能的同时, 打破了现有各种教学形式相对封闭的格局, 一方面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 提升了专科学生的就业质量, 同时可以弥补自学考试在教育功能方面的缺失, 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职业性专门人才。

关键词:专接本,自学考试,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振田、胡晓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升本”的重要途径[J].河北自学考试, 2006 (11)

[2]夏慧芸、陆峻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新培养模式初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专接本 篇2

【我专接本的感受】 联大专接本 联大专升本 北京专接本 石化专接本 北京专升本

2010-05-04 23:37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到我的博客的,不知道大家有什么问题,这篇日志是我知道录取后立马写的文章,想说的,该说的,经验,备考的小故事我都简略的说了,或许很长,希望你能看完 看到有的转帖后的留言我根本就无法及时看到,把真题链接放上,其实转帖的时候人家也转真题了,很多人没看到罢了 http://hi.baidu.com/%BE%FD%B6%F9/blog/item/5fdfd416363b3314972b4380.html 应该能链接过去吧

大家要是留言可以到我空间,在转帖里留言我看不到啊。。。

我是2010年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去的是石油化工。现在只知道录取了,但通知书还没到手,总觉得不太踏实。我之所以写这么长的题目,是因为希望跟多的人能搜到,呵呵~~ 谈谈我自己吧,我是个英语很差的人,专升本要求最高的就是英语。我很侥幸过了,呵呵,我觉得也是很奇迹的,线是46,我考了47分。先说说我的英语水平吧,很差,三级b考了60,因为专接本对英语要求高,所以各个专科学校也会注重学生的英语成绩,我怕被卡住,自不量力的报了三级a,考了68。我是挺关注专升本的,专升本的复习题我都尽量的早找,但关注归关注,题虽然有了,但我一直都没看,那会看了“一个半小时u”的博文,我就觉得不用太着急,她也是快考试才看的,也是英语不太好,就一直没看。当然,我不是说她说的不好,她只是说出事实,是我理解有问题,有些东西该着急就得着急,不要总看别人怎么做,她不是你。

我是知道确定有名额时才开始看的,我们是按三年总分排名推荐的,各个学校不一样。大概是12月到1月左右,记不清了。当告诉我们升的专业时我都想哭,感觉上天像是抛弃了我,我学的是电子商务,升的却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课是高数和计算机。我们没有开过高数这门课,只学过微积分,还是浅浅的皮毛,早就听说高数难了,听到要考高数,我还没学过,我真的是很失望。可那也没办法,也只能考。

我看书时主要看的是英语,背单词我当成了首要任务,我说了,我一直在关注专升本,所以很早前我买了本关于背单词书,想多会点单词,但这本书到现在我都没看完。。这本书是新东方赵丽写的,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能让人看得下去的。我之前看过她的词汇5500,大家可以搜搜,不是按abc来的,不会永远都背a。在有些人看来,她的记忆方法记不了多少单词,这种东西因人而异,主要还是兴趣,她勾起了我的兴趣,虽然我没看完,但确实是记住了些单词。词汇5500我看了多一半,在其中她提到这本书,内容差不多,就是比较系统,我下了个电子版的,看了看,觉得还行,然后我就买了。现在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单词不多,但是很常用的,我做专升本真题的时候,碰见很多眼熟的词,却不知道意思的,就是因为在这本书里看过,但没记牢。正好,做题时发现了没记牢,赶紧翻下书,再看遍她记的方法,再背次,就记住了。ps:我不是在推销书,这话说得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鉴于有人特意问我,那我就详细说下,有兴趣的话搜赵丽5500,可以下载flash,或者去书店看看新东方 大学英语CET4级考试 词汇串记 赵丽编著,还是挺有意思的,网上也有电子书,可以下载看看。在线5500:http:// 貌似是的 我觉得这本书里都是比较常用的,可能词数量并不多

我做真题时把不认识的单词都查了,写在纸上,背下来。渐渐的发现,其实有很多词是非常常用但又不认识的,我就给标注出来,更重点的背,配合单词书感觉更好,当在做真题时看到在书里背过的单词,会异常兴奋,觉得书真是没白背,激励你背单词。只紧着一个东西背,总是爱忘,再次从别的地方看到她时,会记忆深刻,最好几本相结合看,至少我是这样的。

作文的模板要好好背,有时间的话就一字不拉的背,我当初背的不是太多,但也不少,有些我认为不重要的就没背。。。后悔死我了。2010年考试作文考的是以你笔友要来北京,问你北京有什么好玩的,其中提到了故宫、颐和园、长城。我真是想不起来故宫怎么写,我慌了,其实在模板里有,我觉得不会考,就没仔细看。所以说能背就尽量呗,别以后后悔去,我就是个例子,背的也不少,就是没抓住重点,背的都没用上。

说说专业课吧,我是上辅导班时才开始看了,专业课辅导班是石化的,他第一年办辅导班,高数考的题,也就1、2道题和原题有点像,考的基本都是没讲过的。学的时候心叫一个凉啊,就是去记笔记去了,啥都听不懂,我高中学文的,基础也不大好,跟听天书似的。听完一天课,问问同学,自己消化消化,其实还是能看懂的,但仅限于看懂,做还是有难度。回家好好看,我觉得我看得还可以,可考试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高数考了21分。。整张卷子5道选择,连蒙的机会都不给我。。上天要亡我。。要是碰到你没学过的专业课,还是像高数这种不是背就可以的,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请个家教吧。但是联大好像是给题,不像我们这样,虽说英语重要,但还是有人被专业课卡住。另外一科计算机没啥可说的,辅导班给我们一网址,可以下教材的电子版,自己看吧,他就讲讲最基本的操作,windows啊、office啊。。听不听没啥关系,他讲的基本都没考,就是靠平时对电脑的了解,我看了下以前联大的计算机题,听他的还不如看看联大的题,至少还看到一道原题了。联大和我们不一样,应该是会给题的,听说的,我也没考过,不敢保证,但确实比我们的简单,看看成绩就知道了,联大两科专业课总分就170多,我们很多人三科这么多分,但相对来说竞争起来会更难了,都知道题了,分数就不好拉开了。我三科考了139,够低的了吧,还是考上了,一个专业别人都180左右,哎。。还好是英语过了,要不我真是一点戏都没有,英语这是刷下很多人,有很多专业比我高很多分的,因为英语没过的而没录取的。英语很重要。很重要。但专业课也不能放,专业也是有线的。。。还要我想说的就是坚持,你要是个网虫,就要把自己放到个没有网络的地方,省的控制不住自己老上网,老玩电脑,主要还是控制自己多看书,我倒是把自己放到上不了网的地方,可是那会一心想换电脑,我家人也答应了,就想查查换什么样的好,不能拿电脑上就拿手机上网,上的我都流量没了开始扣钱,我还喜欢看小说,睡觉前必须看一本,惭愧啊,我就是个反面教材。还好是考上了,要不我会后悔一辈子,后悔拿着手机傻乎乎的上网,后悔大半夜了还看小说,后悔天天睡个死猪似的,后悔没事拿着书发呆。。。。

当然我是有努力过,认真过,我不是想告诉大家跟我似的撞大运,我只是想别让大家浪费时间。头考试的前半个月,每天睡觉前我都在想我整天在干什么,浪费时间浪费时间还是浪费时间,现在着急了,晚了,想着想着就想哭。我复习那会天天住在我奶奶家,什么事都不用干,我奶奶说考上就行,别的事你都别管,她起床早,就轻手轻脚怕把我吵醒,邻居、老家的人来串门,她就会跟人家说我孙女要考试,复习呢,尽量别来。什么事都为我想,什么事都不用我急,我要是考不上该怎么办,我每天躺在床上都会想,想的睡不着。考不上就找工作去,我一直在最自己说,但总是不甘心。。我是个比较消极的人,考试前我真的觉得基本是没戏了,重在参与了。

我们是先考的英语,后考的专业,英语我没有写完,我写的太慢了,完型和翻译是5分钟写完的,还好在不让动笔时我看了下翻译,所以还是能快点写出来,可是完型真是没时间看了,我就是蒙的,平时做完形我觉得还是能对挺多的,这一蒙的完型,真是打晕了我,蒙能对几个啊。。还有阅读有得读得不是很明白。。作文还有不会写的词。。以前做历年真题,我就算分,每次都是擦边。。这次考的这样。。我都不想考后两科了。。出了考场我就开始笑。。笑我自己。。后来还是去考了,怎么也是复习了,拼一把吧,我要是那会不去考试,现在真是得后悔想撞死。专业考试先考的高数,考的我是那叫一个失望,完全不会啊。。我们专业是最吃亏的。。别的考信管的都学过高数,就算忘了,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再不会也比我们强。。我那叫一个失望。。考计算机还是唯一让我欣慰点的。。

考完试回到家,我就开始找工作,觉得真是没戏了,英语不好,专业也不好。。不找工作还干啥。。虽然是这样,在成绩没出来之前还是抱有小幻想,呵呵,后来我们返校了,人还没来齐那会,有一个和我一起升本的同学来了,她打电话查的,英语差1分没过,我觉得我英语肯定比她差,因为她英语真是比我好扯了。她都没过,我得什么样啊!她说让我打电话查分,我说我没那胆子,我就等学校通知了。正好那天正好成绩出来了,她先看的,告诉我英语居然过了,我都不敢信,自己去办公室看看,过了,虽然是擦边。。再看看专业课成绩。。惨不忍睹。。心想就算是英语过了,谁能比我专业课还差,除非他们英语都不过。那会上补习班的时候就发现很多的都是外地的,大家一直都说外地的孩子努力,我就想他们肯定都能过,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那会发现石化有咨询网站,就老提问题,问问我这个分有戏么,回答说有希望,给我点燃了点小火苗,呵呵,结果4月14号出,十三号晚上其实就将结果返回到各学校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不通知我们,在我不知道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我晚上就开始烧香,我第一次烧香啊,祈祷我能过,之前我同学也是升本,是去联大的,也是英语擦边过,专业低,当然不是像我这样低,她说去烧香去,我说别忘了我的份。联大的成绩出来的比我们早,她录取了。我就开始相信烧香真的管用,13号我就开始烧香,呵呵。。14号看到被录取的界面是,真是高兴得流眼泪。。在之前我妈妈还说这个挺好吃的,以后带学校吃去吧,我就说去哪上学去啊?没学上了。。我妈一直没放弃。我想放弃了。。现在想想真是好笑。。。

专接本 篇3

关键词:专接本 高职教育 问题 建议

江苏省“专接本”专业是实行省教育考试院、主考学校、专科学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在省考试院管理之下,主考学校是负责指导、监督、检查;专科学校是办学的主体,负责招生宣传、生源选择、师资配置、教学与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管理等等工作。

江苏省“专接本”自发展至今,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可以说做好“专接本”工作,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推动的作用,它使得职业教育不再是终结教育,而只是阶段教育,更有连续性。当然,任何新生事物都会碰到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一、问题

(一)学生

1.认知度、存在感不强。自学考试“专接本”助学辅导工作的招生对象是大专在读的二年级学生,他们是脱产在高职院校采取独立编班的组织形式。学生对“专接本”了解不够全面,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是觉得自己是专转本考不上,或者是为了逃避就业不愿参加顶岗实习退而求其次,通过免试入学的专接本来完成继续深造;二是社会对专接本这种形式的认同度较低,不了解,故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三是他们虽拥有自考学籍,但又脱离于本科院校的管理,仅限于成绩及其他资料的归档。

2.未来渺茫。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专接本”专业在面向社会开考专业考试计划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设实践与应用课程。其课程由沟通课程、衔接课程、主干课程、实践与应用课程等四部分组成。不同的课程所占的校考成绩百分比有所不同,学生在两年的学习时间段内因各方面的因素,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是否能顺利通过所有课程,学生也是无法预期的;同时社会的认可度也存在差异,专接本的学历仅限于江苏省内可按本科生派遣,江苏省外的学生仍只可按大专生派遣,致使“专接本”毕业的学生身份尴尬。

3.起点不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专接本”采取免试入学机制,只要与本科相关的专业都可以报考,对于学生来说属于零起点,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基础不同,他们中既有高职阶段成绩优异的优等生,同时也有成绩徘徊在合格边缘的学生,他们的目标一致,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增加就业砝码。事实证明,基础薄弱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专接本”课程采用自考试卷,相对每门课程的知识点较多,信息量太大,还是会对他们造成影响。

(二)学校

1.与本科院校沟通不够。各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课程都是依据省考试院的考试计划而设,缺少了中间环节,而各高职院校的学生水平有高有低,加之原大专所学的专业又不同,仅单方面由本科院校制定课程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应与对接的院校共同研究确定,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连续性。此外,对接的高职院校所选聘的各任课教师,仅有部分课程参与本科院校的集体备课,没有系统性的学习了解;实践课程作为其他课程的补充课程,一般都有三到四门,这些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都是利用高职院校的现有资源开展实习,学生很难从现有设备中获得学习、锻炼的机会。

2.管理机制不完善。“专接本”管理存在缺陷,突出表现在没有固定的管理规范和机制来加以约束。一方面,由于考试形式与社会自考相同,因此没有建立专门的部门来管理,而是由各个高职院校各自为政;另一方面,学生入学后仍在高职院校就读,他们的生活、学习既不能享受本科学生的待遇,也不能以本科院校的要求来对他们进行管理,以至于对学生的管理有较大的漏洞,长此以往,将使“专接本”形成不良口碑。

3.师资配置不合理。师资是体现专接本教学效果最大化的重要保障,特别是需要挑选专业强、素质高的专业教师。高职院校中任课教师的挑选并没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仅仅是由各个学院根据所考专业自由选择。“专接本”是推动学生后续发展的助动力,对于学生来说,课程的通过率很大程度上都得依靠任课教师。如今的学生个性差异越来越大,因材施教难度越来越大,加之师资队伍稳定性较低,学生要想通过所有课程考试,顺利毕业也加大了难度。

二、建议

1.强化宣传,引入学生发展规划。学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期准备阶段,当学生迈入高职院校时,应从大一时就开始强化,可以通过“专接本”继续深造,使学生能有学习目标,尽早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其次,由于“专接本”教育的特殊性,仅限于大二的专科生才能报考,在内容宣传上,要采取多形式、多条件,例如海报、网站、电子屏等,比较出与“专转本”“专升本”“自学考试”的差异,剖析“专接本”的优势、性质。同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向学生阐明“专接本”文凭的社会认可度,也要向学生说明各个课程通过的难易程度,必须所有的课程通过才能毕业,由学生自主选择。

2.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训。专科学校教师从事“专接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应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实现由习惯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向适应于学科教育的教学的转变;二是要实现由习惯于专科学历层次的教学向适应于本科学历层次的教学的转变;三是要实现由习惯于学校考试的教学向适应于国家考试的教学的转变。因此,专科学校应选聘责任心强、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任教,同时保持任课教师的相对稳定。根据“专接本”专业各门课程考试的特点,专科学校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课程考试大纲和课程使用教材,通过集体备课,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完善过程教学。专科学校应在平时采取推门听课机制,这能直观反映出教师备课准备情况、课堂的组织管理情况、学生的接受度等。同时,学校应在期中期未进行教学检查,包括教学计划、备课笔记等常规教学资料。此外,学校应在每学期组织学生匿名填写教学情况调查表、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发现并反映教学过程中的某些问题是快速解决的问题、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

三、结束语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专接本”教育虽然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会越来越趋于成熟,学生和学校也会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关于“专接本”工作实施细则补充规定.2009.

[2]关于在全省普通高校中开展在籍专科学生接读自学考试本科工作的补充意见.2009.

[3]刘任熊.综论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制度[J] .当代职业教育,2010(2).

专接本 篇4

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 我国十分重视学历教育, 在“专接本”方面也体现了这一特点。笔者以为, 我国“专接本”的模式虽然体现了内涵衔接的一面, 但主要还是重视学制的衔接。可以说, 随着时间的演变, 内涵式衔接应该成为我国“专接本”发展的目标与方向。经过近年我国很多地区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专接本”模式。加强“专接本”工作,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现实需求, 也是变终结性高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教育, 拉动高职发展的改革必然。

专接本工作的研究与实践对我国职业教育及学校发展的特殊意义,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第17条指出, 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 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 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

1 目前“专接本”存在的问题

自学考试“专接本”是省级考委和省级教育厅在普通高校中开展的, 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在基本完成专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 接读自学考试本科教育的工作, 简称“专接本”。

列入国家计划经省级招生部门正式录取的各类专科学校在籍学生, 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 由专科学校在主考学校的指导下组织辅导, 参加自学考试, 可在专科毕业后一年完成本科教育的学习, 并获得本科毕业证, 符合规定者还可申请学士学位。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比较短, 但速度很快, 短短的几十年间, 高职院校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招生规模、在校生人数等都发生了飞跃, 几乎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高职与本科之间缺乏便捷有效的通道, 制约了高职与本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转接本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但是这其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亟待解决。

2“专接本”学制衔接模式研究

“专接本”模式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包括招生制度、学制、教学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衔接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依据我国目前“专接本”的具体情况, 在研究每一种模式内容的基础上, 以学制的衔接为划分依据, 综合衔接其他内容, 如生源、招生考试政策、专业规定、课程设置、承办机构等。

转接本的招生对象为普高全日制三年制专科或五年制高职已进入最后一年学习的在籍学生。三年制专科从第五学期, 五年制高职从第九学期与本科对接。接本时间为提前一年接本, 即三年制专科同学从第五学期、五年制高职从第九学期起接本, 学制二年。办学主体以专科学校为主, 主考学校 (本科) 协助。

“专接本”课程分为四大类:沟通课程、衔接课程、主干课程、实践和应用课程。沟通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和公共基础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凭专科合格成绩可免考 (2门左右) , 公共基础课 (3门左右) 专科合格成绩占40%, 统考成绩占60%;衔接课程为专业基础课 (3-4门) , 专科合格成绩占30%, 统考成绩占70%;主干课程为主要专业课 (5门左右) , 全省统考;实践与应用课程 (综合实践知识拓展、选修课程、社会实践等共3-4门) , 由主考学校负责考核。

为了使更多的优秀高职毕业生有到高一级学校深造的机会, 教育部要求要采取推荐、考核、考试等措施, 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口升入本科学校的比例。高职与本科主要不是通过学制进行衔接的, 而是通过灵活的教学制度以及一定的教学评估手段 (如考试) , 对希望接受本科教育的申请人员进行考试或评估, 使达到本科教育入学标准 (如专业能力等) 的人员能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从而实现“专接本”的模式。这其实是一种内涵式的衔接模式。

3“专接本”的主要问题解决思路

面对转接本的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主要的解决思路有一下几个创新性的途径。

第一, 普通教育职业化, 职业教育普通化。

第二, 从学制衔接向内容衔接转变, 实行学分互认。在课程学习上实行弹性学习的制度, 允许学生分阶段自主地完成学业。高职阶段修过的主干课程可以折算成相应的对口本科专业阶段的学分。实行学分制, 学生可以按学分制规定选修灵活组合的模块课程, 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

第三, 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 在制度上进行创新。

建立了有助于“专接本”的政策保障体系。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规定构建“专接本”的职教体系是我国专接本发展的目标之一, 这为我国专接本发展指引了方向;剔除了不合理的规定, 如对高职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限制, 使得“专接本”有了前提和基础;政策还规定我国要积极发展本科教育, 这使“专接本”有了对接的更大的可能性。

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了与本科教育进行衔接, 必须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满足本科教育的入学条件,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本科教育为了培养高质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招收了一大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 为将高职毕业生的专业基础转化为真正的专业优势, 本科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4 总结

专接本教育的问题在于其衔接, 解决方式有, 普通教育职业化, 职业教育普通化, 从学制衔接向内容衔接转变, 实行学分互认, 和非学制衔接模式灵活的衔接模式转换的方式。近几年, 形成了“专接本”的基本模式, 建立“专接本”的政策保障体系, 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总结出多种多样的“专接本”模式, 形成了一套促进“专接本”的方法, 如目标接轨、课程统筹、学分制的采纳, 等等, 这有利于我国“专接本”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探索并建立灵活多样的“专接本”模式, 对于拓宽高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S

摘要:几种不同的衔接与沟通模式由于近半个世纪以来本科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兴起, 出现了与高等教育分化相对应的高等教育分化, 于是形成了当前各国教育体系中普通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的相对独立。但是分化并不意味着相互隔绝, 彼此间仍存在着衔接和沟通的渠道。本文就转接本的衔接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并分析了转接本教育的一些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关键词:转接本,高职教育,衔接,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芦京昌.浅谈“专接本”工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07) .

[2]高原.我国“专接本”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05) .

专接本试卷 篇5

工商管理专业试题(A卷)

(请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不得分)

第一部分

管理学(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A.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B.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 C.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D.梅奥的霍桑实验结论 2.反映管理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A.社会属性

B.艺术性

C.自然属性

D.科学性 3.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精神革命

B.标准化管理

C.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D.效率 4.在管理思想史上,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是()A.欧文

B.梅奥

C.法约尔

D.韦伯 5.霍桑实验的四个结论中对职工的定性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6.管理过程中的首要职能是()A.人员配备 B.计划 C.组织 D.指导与控制 7.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是()A.计划、组织、决策、领导、控制 B.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D.计划、组织、决策、指挥、控制

8.“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中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9.受决策者个性影响最大的决策类型是()

A.确定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多目标决策

D.程序型决策 10.对于规模小、任务较为单一且人员较少的组织,一般适宜于采用()

A.职能制的组织结构 B.直线制的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 D.矩阵式的组织结构)11.按照双因素理论,下述哪一种因素属于激励因素:()

A.工作内容的吸引力

B.上下级关系

C.奖金

D.工作的保障 12.每个下属应当而且只能向一个上级主管直接负责。这体现了管理的()原则

A.等级链原则

B.统一指挥原则

C.分工原则

D.对等原则 13.要想避免多头领导和多头指挥,就必须做好组织中的哪项工作()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14.实施事业部制组织形式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是()A.有临时观念,且双重领导

B.最高管理者一旦退休,后继无人 C.可能发生内耗,难以协调

D.多头领导,削弱统一指挥

15.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他一定不应该是()。

A.工长

B.总经理

C.领班

D.车间主任 16.下面哪一条促使组织更多地进行集权而不是分权?

A.决策信息的广泛性

B.培养后备管理人员 C.企业规模的扩大

D.政策的一致性

17.“有效的领导者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行为方式,而且还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环境”,持这种观点的是()

A.性格特质理论 B.领导行为理论

C.权变领导理论

D.领导环境理论 18.某企业多年来任务完成得都比较好,职工经济收入也很高,但领导和职工的关系很差。该领导很可能是管理方格中所说的()A.贫乏型

B.俱乐部型

C.任务型

D.中间型

19.某企业经理为了激发下属员工的积极性,采用了以下措施:他赋予工人更多的工作和责任,并且用表扬和表示赏识来激励下属。但是不幸的是,他的这些方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你认为用什么理论可以最好地解释这件事的原因?()

A.X理论—Y理论

B.强化理论

C.需求层次理论

D.双因素理论

20.麦格雷戈提出了X、Y人性假设理论,找出下列属于Y理论的假设前提:()

A.人天生讨厌工作

B.人喜欢被命令

C.人不抱有野心

D.多数人具有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判断对错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下属工作的内容和性质越相似,管理幅度可以越大。()

2.管理的一般环境是指直接影响组织运作的具体环境因素。()3.按决策问题的重要程度分有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

4.在口头沟通中,非语言成分所传达的信息甚至比语言本身还丰富。()5.政策、程序和规章不属于计划范畴。()

6.在管理方格中,5·5型风格的管理者工作效果最佳。()

7.菲德勒认为领导人的领导风格是固定的,应改变情境使之与领导风格相适应。()8.职能制组织结构由于充分发挥了职能专家的作用,提高了管理水平,所以在现实中得到了广泛推广。()

9.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10.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有力的控制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差异化战略 2.非正式组织 3.程序化决策 4.激励 5.团队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主管人员需要哪些管理技能?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在技能要求上有什么差异? 2.计划制定过程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3.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4.何谓授权?授权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5.控制工作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

五、论述题(本题共15分)

试述管理工作中如何对员工进行精神激励。

六、案例分析题(15分)

IBM日本总部曾发生过一个著名的“东京事件”,起因是IBM东京公司高层决定秘密重奖几位工作出色的骨干分子。这件事本来是机密,在美国IBM本部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但让管理层意想不到的是,领奖的几个人刚走不久,一些没有得到奖励的人就跑来 要求辞职。他们这么做倒不是出于闹情绪,原因很简单———别人被重奖,而自己没有得到奖励,证明自己工作成绩不突出,得不到领导认可,继续“混”下去没劲,还不如自己知趣点,主动申请走人,免得日后被老板裁掉那么尴尬。令管理层更想不到的是,等这些人刚走,那些受到奖励的人也跑来要求辞职!原因更简单———由于自己被老板重奖的原因,害得同事们丢了饭碗;而同事因此辞职又害得公司工作陷入了被动。所以既对不起同事也对不起公司,只好坚决辞职,以谢同事和公司。公司高层赶紧收回奖励措施,最后平分奖金了事。

问题:从IBM东京事件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运用所学的管理学知识进行解释。

第二部分

市场营销学(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好酒也需常吆喝”体现了()观念。

A.生产 B.推销 C .社会营销 D.产品 2.与传统的营销观念相比,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根本特点是:()A.将人员推销放在首位 B.全力生产好的产品 C. 围绕市场开展市场营销 D.围绕企业利润开展市场营销

3.“人人都不理解我,我太孤独了”体现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社会需要 4.下列()因素不属于宏观环境因素。

A.人口 B.社会文化 C.技术 D.竞争者

5.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位居次席者则采取以进攻为主的竞争策略,以攫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菲利普.科特勒称之为:()

A.市场领先者 B.市场追随者 C.市场挑战者 D.市场补缺者 6.市场补缺战略的特点是()。

A.进攻性 B.跟随性 C.防御性 D.专门化

7.一家企业只生产冰箱一种产品,但冰箱的种类有无霜、有霜;容量有100升、125升、178升、240升;颜色有乳白、浅绿、浅灰。由此可以肯定该企业的目标市场选择策略为:()

A.无差异营销 B.差异性营销 C.密集性营销 D.以上都不是

8.当销售量仍有增长但趋于饱和,市场上类似的产品增多,竞争十分激烈,这时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

A.导入期 B. 成长期 C. 成熟期 D.衰退期 9.当产品处于成熟期时,企业的广告是()广告 A.告知性 B.说服性 C.竞争性 D.提示性

10.当新产品开始进入目标市场时,如果目标市场规模不大,而且消费者已经相当了解这项产品,并且愿意出高价,同时竞争者尚未进入市场。此时,该公司应采用()A.快速渗透策略 B.缓慢渗透策略 C.快速撇油策略 D.缓慢撇油策略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错选、少选不得分)1.西方营销观念经过了()几个阶段。

A. 差异营销 B.大规模营销 C.市场营销观念 D.产品观念 E.推销观念 2.以企业为中心的营销管理哲学有()。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E.社会营销观念 3.产品整体概念包括以下()层次

A.核心产品 B.形式产品 C.附加产品 D.潜在产品 E.完整产品 4.营销环境按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可分为()A.宏观环境 B.微观环境 C.环境机会 D.环境威胁 E.特殊环境 5.市场定位的步骤包括()

A.市场调查 B.确认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C.准确地选择相对竟争优势 D.明确显示独特的竞争优势 E.制定营销策略 6.市场定位的方法主要有()

A.初次定位 B.避强定位 C.对峙定位 D.重新定位 E.目标定位 7.制定价格的基本方法有()

A.需求导向定价法 B.成本导向定价法 C.竞争导向定价法 D.心理导向定价法 8.促销组合是指()的组合

A.广告 B.价格 C.产品 D.销售促进 E.公共关系 F.推销 9.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有()。

A.产品特性 B.竞争特性 C.顾客特性 D.企业特性 E.环境特性 10.“4P”市场营销组合是指()

A.产品策略 B.定价策略 C.促销策略 D.竞争策略 E.分销策略

三、判断对错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生产观、产品观、推销观的共同特色是以企业为中心来考虑问题。()2.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细分的关系是先选择目标市场,再对市场进行细分。()3.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就是设法延长该周期中的各个时期。()4.企业拥有的产品线越多,说明该企业的产品组合越有深度。()

5.对于需求弹性小,购买者对价格不敏感、只注重其新奇的新产品,宜采用撇脂定价法。()6.品牌是一个复杂的符号,最佳品牌就是质量的保证。()

7.尽管中间商进行分销增加了产品成本,但同时也增加了价值,所以每个企业仍需要通过中间商分销。()

8.储蓄实际上是一种滞后消费。()

9.前向一体化是与同类企业连锁取得其所有权或控制权。()10.产品体积与重量较大的较重的产品,应选长而宽的渠道。()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2.选择目标市场战略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产品成长期的营销策略。

4.什么是需求导向定价法?请简述它包括的几种方法。

五、论述题(本题共14分)

试结合实际论述目前技术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一)“奥普浴霸”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2小题,共18分)

澳大利亚奥普卫浴电器(杭州)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卫浴电器研发、生产和营销的国际化现代企业。其代表产品“奥普浴霸”(浴室取暖设备)在国内外颇受欢迎,仅此一项奥普公司在中国地区的年销售额便超过2亿元。在中国市场,奥普公司靠“奥普浴霸”系列产品而成名,“浴霸”(浴霸两个字变成了浴室取暖设备的代名词)因奥普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引进和发展而成为一个行业。8年前,当人们“随时在家洗个热水澡”的梦想因热水器的大量上市而变成现实时,8年后的今天,奥普浴霸在中国内地市场已拥有近300万用户,用户群对产品的理解已经开始从奢侈品转变为大众适用商品,继而成为家庭浴室的必备用品。产品一旦旺销,立即就会引来许多行业跟进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生产浴霸产品的厂家至少有上百家。作为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先者,奥普企业是相当成功的。

1、产品策略:奥普把产品仅仅定位于卫浴电器,集中了所有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定位于卫浴电器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奥普的战略目标是集中优势资源努力建造一个品质卓越、品位高尚、品牌国际化的卫浴电器品牌”。从表面上看,奥普产品仅仅局限于卫浴电器,其产品开发涉及领域相对较小,但是奥普却在浴室这个小空间里,做出了大文章。奥普公司认为在卫生间这个空间里,人是最自然、最需要体会生活品味的,由此而产生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有需求就有市场,只要产品定位准确就有市场空间。奥普现任CEO马悦先生描述了奥普产品的使用价值:关注人的生活品质,特别是在卫浴方面的各种需求,强调卫浴中满足深层次需求、细致关怀,最终实现保护人类自身健康的目的,使现代人的生活品质获得显著提升。另外,奥普在安全性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也是它定位于卫浴电器的主要原因。浴室让人联想到的是潮湿,而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器就容易给人一种不安全感。所以安全成为浴用电器的重要保障。而奥普在技术上的专业优势恰恰在于制造安全的卫浴电器产品。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奥普相继开发出系列卫浴产品:继奥普浴霸之后,牙具消毒器、智能电热水器、智能洁身器等系列高安全性、高享受性、满足消费者深层次需求的卫浴电器即将面市。正是奥普公司对消费需求研究的专注和资源投入的专一,为奥普浴霸从行业开拓者到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价格策略:不打价格战,高价值就要保持高价位。自1996年,长虹彩电大幅度降价之后,彩电同行纷纷跟进,爆发了彩电行业的价格战,并迅速蔓延到其他行业,微波炉、VCD、汽车、商场等等纷纷卷入其中。时至今日众多企业仍认为:不降价、不打价格战,产品就销不出去;似乎谁有本事把价格降到最低,谁就能撑到最后,谁便是最终的胜利者。其实不然,彩电业的价格战结局,让我们到了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低价不一定能完全吸引消费,而高价也不一定无人问津,奥普浴霸在同行中相对价格是最高的,同时市场份额也是最高的,奥普浴霸采用了高价策略,高价位来源于高价值。奥普的高价策略是由它的品牌价值、高价值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安全的质量等价值条件去支持的,是由其营销策略和奥普在浴霸行业的领导地位决定的。因此奥普的高价位来源于其产品的价值及高附加值,也是因为它的高价策略,奥普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追求最优的性价比。

3、渠道合作策略。奥普与代理商的合作过程,是一方吸纳另一方融入的过程,建立彼此信任、理解、同舟共济的关系,奥普选择代理商有其独到方法,他们把志向一致、目标相同、条件相仿的代理商纳入到奥普的利益共同体系中来。奥普的许多“合作伙伴”都是与奥普一起发展壮大起来的。奥普公司为了搞好当地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和工作细致化,设定所有代理均为城市代理,以服务半径作为市场划分的标准,不搞以行政区域为标准的“圈地”,也就是在奥普公司没有所谓的省级、地市级代理,这样就避免了代理商专注于搞大批发而忽视了终端管理、售后服务、品牌维护等基础工作。同时,奥普建立了代理商模型,每个模型都设计了发展的方向。对于不同特点的代理商,公司在模型中设定了不同的工作侧重点,以便工作的有效开展,统一执行。奥普公司与代理商是利益共同体。奥普公司与代理商的共同利益应通过双方最大程度在代理区域共同构建奥普品牌的影响力和扩大奥普市场容量后公平获取。

4、促销广告策略:奥普公司认为广告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之一,广告也和产品一样,都应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任何虚假行为都将受到市场的惩罚,广告无法告知消费者购买产品所能得到的利益,必然无效,即便是“标王”,也无济于事。为了使奥普广告传递准确的讯息,奥普将奥普品牌主张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系统梳理,勾勒出奥普是卫浴电器专家的品牌形象,体现“亲切、温暖、成熟、精致、安全”的品牌气质。

问题:

1.“奥普浴霸”为什么会受消费者欢迎?结合营销学有关理论分析总结“奥普浴霸”成功的原因。(9分)

2.“奥普浴霸”已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请你结合案例说明营销人员面临的策略选择。(9分)

(二)“富绅牌”衬衫的目标市场营销与营销策略(2小题,共18分)

“富绅牌”是升信服装实业有限公司的产品。该公司由香港升兴制衣工业有限公司、惠州市升兴实业公司和湖南国际信托公司合资兴办。每天可生产“富绅牌”中高档衬衫一万多件。作为高档优质产品进入什么样的市场,怎样进入市场,公司进行了市场调研,然后,决定同时进入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高档产品进入市场关键是要有适当的营销渠道和找准顾客。港方合资者是香港较大的制衣公司,年出口水洗牛仔服600万件,系香港产牛仔服出口南美、中东和欧洲的最大厂商。他们不仅有丰富的制衣经验,而且有众多的海外营销渠道,有些海外客商对该公司的产品需求迫切,估计“富绅牌”产品在海外销售不成问题。该公司通过对国内市场调查发现,衬衫销售市场的产品一种是10-30元一件的低档产品占比例很大,一种是150元以上一件的高档衬衫,也有一定的供给量;国内消费者对衣着的需求正处在从低档向中高档转化之中,但对价格的接受能力有限。

根据国内市场的调查情况,该公司决定把国内市场销售的“富绅牌”衬衫定价为70元一件的中档价格,但产品的质量要超过当前国内市场上每件售价在150元以上的衬衫的质量。

为了使“富绅牌”衬衫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树立起中价高档的形象.他们狠抓了产品质量。生产高档优质衬衫,需要精良的设备和技术,他们投入巨额资金,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衬衫生产设备和原辅料,同时从香港聘请了具有丰富的衬衫生产设计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富绅牌”衬衫设计及生产主要工序的高级主管,以确保产品质量。公司要求衬衫制作过程中应做到:①选用优质面料。非优质面料不选用,所选面料的成份构成必须是;65% 棉,35%化纤,这样成份的面料穿起来爽身,不会起皱。②做工要好,要精细。对衬衫领部加工要特别讲究,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粘合剂,将领子压得非常紧,不致洗涤后起泡发皱。③采用人身设计法,穿着非常合身。问题:

1.“富绅牌”衬衫的目标市场是什么?是如何进行市场定位的?(9分)

2.“富绅牌”衬衫采取中档价格能否树立起高档产品形象?“富绅牌”衬衫应采取怎样的营销渠道?(9分)河北省2008年专接本选拔考试

工商管理专业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第一部分

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 2.C 3.D 4.D 5.B 6.B 7.C 8.A 9.B 10.B 11.A 12.B 13.B 14.C 15.B 16.D 17.C 18.C 19.C 20.D

二、判断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差异化战略

是指组织力图提供与同行业中的其他竞争者完全不同的产品或服务(3分)。组织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非凡的服务、创新的设计、技术性的专长、不同凡响的商标形象等等,创造出看得见的独一无二的产品(1分)。2.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指人们在共同的工作或活动中,由于抱有共同的社会感情和爱好,以共同的利益需要为基础而自发形成的团体(3分),其主要特征有:自发性、内聚性、不稳定性和领导人物的特殊作用。(1分)3.程序化决策

所谓程序化决策,是指针对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做的决策(2分),它所要解决的是组织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因为有反复处理的经验,容易找出规律,可以制定一套常规的处理办法或程序(2分)。4.激励

激励是通过精神的或物质的手段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一般用来高效地达到某些目的(4分)。激励是一种驱动力或诱发力,促使个体产生朝着某个特定目标或方向努力行动。5.团队

是由数目较少的具有互补技能的员工所组成,他们致力于共同的目的、绩效目标和工作 方法,并为此共同承担责任。(4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主管人员需要哪些管理技能?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在技能要求上有什么差异?

管理技能即完成管理活动的本领,包括技术技能或专业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4分)。对于基层管理者,技术技能比较重要,概念技能比较而言不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者,技术技能的重要程度下降,而概念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人际技能对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是同等重要的(4分)。

2.计划制定过程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

分析环境;确定目标;建立计划工作的前提;拟订和选择可行性方案;制定主要计划;拟订派生计划;编制预算(每个步骤1分,能展开的加1分)3.简述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通过霍桑实验,梅奥等人认识到,工人的生产率不仅受到生理、物理方面的影响,更重要的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2分)。其主要内容有:① 工人是“社会人”,社会和心理因素对效率有更大影响。② 企业除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对生产率有很大影响。③工人的工作态度与士气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满足度越高,士气越高(每小点2分)。

4.何谓授权?授权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授权是指上层管理者授予自己的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下,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2分)授权一般包括三方面过程:① 分配责任。向下属描述他们的工作内容,应达到的目标,完不成任务的后果,最好给一些提示与帮助,使其能顺利完成任务。② 授予职权。公开授权,支持下属行使权力,不要过多干涉。③ 规定汇报义务。(每小点2分)

5.控制工作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

(1)确立标准。要按照计划的要求制定衡量各种工作的标准。

(2)对照标准,衡量执行情况。将工作成果与标准相比较,衡量管理的绩效。(3)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在衡量工作成效的基础上,针对被控制对象实际状态相对于计划标准偏离的程度,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上来。

(每小点2分,展开状况2分)

五、论述题(15分)试述管理工作中如何对员工进行精神激励。

榜样激励、尊重激励、感情激励、竞争激励、荣誉激励、兴趣激励、参与激励、发展激励、文化激励。(结合论述情况给分)

六、案例分析题(15分)

最好用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理论来解释,说明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因为美国是个人主义文化而日本是集体主义文化。用激励理论中的公平理论解释也可以,但不能说重奖几位骨干分子就是不公平。用企业文化理论来解释,管理决策的作出要和企业文化相结合,关注文化背景。用管理权变理论也可以解释。

本题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表述能力,能够自圆其说,有一定的表达水平。

第二部分

市场营销学

七、单项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C

3.D

4.D

5.C

6.D

7.B

8.C

9.D

10.D

八、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错选、选不得分)

1.CDE

2.ABC

3.ABC

4. AB

5.BCD 6.A B C D

7.ABC

8.ADEF

9.ABCDE

10.ABCE

九、判断对错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2.×

3.×

4.×

5.√

6.√

7.×

8.√

9.×

10.×

十、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答:(1)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3分)(2)社会因素:参照群体、家庭、社会角色和地位;(3分)(3)个人因素:年龄和性别、职业与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个性及自我观念;(2分)(4)心理因素:动机、知觉、学习、信念和态度。(2分)

2.选择目标市场战略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1)企业资源;(2分)(2)产品同质性;(2分)(3)市场同质性;(2分)(4)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2分)(5)竞争对手的目标市场涵盖战略。(2分)

3.简述产品成长期的营销策略。

答:针对成长期的特点,企业为维持其市场增长率,延长获取最大利润的时间,可采取下面几种策略:改善产品品质;(3分)寻找新的子市场;(3分)改变广告宣传的重点;(2分)在适当时期可以采取降价策略。(2分)

4.什么是需求导向定价法?请简述它包括的几种方法。

答: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以市场需求强度及消费者感受为主要依据的定价方法。(4分)包括感受价值定价法、(2分)反向定价法(2分)和差别定价法三种。(2分)

十一、论述题(共14分)

试结合实际论述目前技术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答:

1、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4分)

2、新技术革命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4分)

3、新技术革命将影响零售商业结构和消费者购买习惯;(3分)

4、知识经济带来的机会与挑战(3分)

注:要求结合实际,并适当展开论述。

十二、案例分析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一)“奥普浴霸”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问题:

1.“奥普浴霸”为什么会受消费者欢迎?结合营销学有关理论分析总结“奥普浴霸”成功的原因。(9分)

答: “奥普浴霸”受消费者欢迎是因为企业不断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营销组合因素: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根据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开发新产品。(6分)具体结合案例展开分析。(3分)

2.“奥普浴霸”已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营销人员面临的策略选择有哪些?(9分)

答:企业对进入成熟期的产品所应采取的基本策略,就是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2分)调整市场。即发现产品的新用途或改变推销方式等使产品销售量得以扩大.(2分)调整产品。对“奥普浴霸”的性能、品质等予以明显改进,以便保持老用户,吸引新顾客,整体产品概念的任何一层次的调整都可视为产品再推出。(2分)

调整营销组合。即通过对产品、定价、渠道、促销四个组合因素加以综合调整,刺激销售量回升。(2分)其他发挥„„.(1分)

(二)“富绅牌”衬衫的目标市场营销与营销策略 问题:

1.“富绅牌”衬衫的目标市场是什么?是如何进行市场定位的?(9分)答:目标市场:具有中高档收入的消费者(3分),展开分析(2分)。市场定位:中档价格,高档的形象(3分),展开分析(1分)

2.“富绅牌”衬衫中档价格能否树立起高档产品形象?“富绅牌”衬衫应采取怎样的营销渠道?对你有何启发?(9分)

专接本 篇6

关键词:专接本英语写作 捷径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239-01

河北省普通专接本科教育《英语》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根据提示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一定的字数进行书面表达并能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总分近几年为25分,该部分要求考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就一定的话题、提纲、表格、图示或情景写出不少于120个单词的短文或日常应用文等。对此,要想在英语提档分稍高一筹的话,写作作为英语的综合体现,绝对能起到重大的作用。为了能够甚至是超过提档分,考上自己理想的本科,作为一名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浅谈一下英语写作的技巧与注意事项,为想实现理想的同学,插上翅膀,实现继续深造的愿望。

1 技巧及捷径

就考试而言,英语写作提高成绩的捷径就是按照考试中的提示或提纲,写短文。虽然出现一个作文题目后,能从多角度,多维度去写,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写一篇短文,大可不必自己再去花费时间思索。那样的话,不但占用更多时间,对于一名非英语的专业的学生还可能脱题,尤其是对于艺术专业的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平时的精力主要在于专业,对英语不太感冒。所以,考试时,就按照它给的提纲去写。

2 注意事项

根据教学实践,我浅谈一下考试时,英语写作应该注意事项。(1)注意书法。书法,在考试它可能不是最棒的,但一定是清楚地,仔细的。这是为了能给阅卷人员留下好的印象,达到先入为主的目的。(2)基本的语言错误没有。包括语法,语言技术错误,如拼写,标点等等。因此,要注意一原则:不会的知识少用或者是不用。你用了就有对错之分,不用,对方就不知道你的情况。为了能达到突破,所以在考试中我们就去用最熟悉或者是最有把握的语言,写出一篇即使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没错的文章。此外,还应谨记:我们在考试中,不能用逗号去连接句子。在英语中,如果用逗号代替分号、冒号、破折号连接句子,叫逗号错。即使在一些文学作品或者是英语谚语中见到一些特殊情况,用逗号联系简短的句子,但我们平时应试,就个体而言,我们不是文学作者,也不是谚语的创造者,我们是学习者。如It was raining hard,we could not work in the field.在这一句中没有语法拼写错误,错在用逗号的地方。这样会使句子层次不清,如果一逗到底的话,会错上加错。所以谨记:一个完整的句子以大写字母开始,以相应的大的标点符号结束(如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正确使用逗号。(3)注意过渡词语和一些套路的使用。为了使一片文章完整,连贯,我们必须去使用一些过渡词语来加强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之间的联系。虽然在一些写作指导上给我们列举了诸如原因、结果、类比对比、时间、过程、空间等等不计其数的词语,但是对英语不太敏感的同学甚至是想提高的同学,想记都不是一件易事。因此,我想提“三段集中法”:即开头“随着”,如with the development of;中间’首先其次最后”,如 to begin with, what’s more,last but not least;最后“总结”,如in a\the word,in short\brief,等等.虽然我們要分题材,要分当时具体的情况,但是我们化繁入简,从实际水平出发,寻找适合自己但又能突破的方法,就不失是一条好方法,邓小平都说:“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去使用过渡词组,它就是桥梁和润滑剂,有了它,句子、段落就能自然连贯在一起,成为一篇浑然一体的文章。(4)句型的多样化。一篇的好的英语文章,句型多样化必不可少。长短句,简单复合句,偶尔的祈使句,感叹句或者疑问句等,都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单调的简单句,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是在整篇文章看来,不完美,这也体现一个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语言不灵活,不变通。因此为了使文章脱颖而出,要有意识的使用不同句型,当然也不能频频变换句型。要根据文章和当时的实际情况,而选择合适恰当的句型,总之,是“思想决定结构的选择”。(5)不太少于考试要求的字数。近几年非英语专业专接本要求的字数是不少于120字,因此在应试中应该达到这一要求,太少或太多,都会影响最后的效果。一篇不少于120字的短文,如果一行20字左右的话,6-8行足够了。在这种情况下,要避免太少或太多的情况。在平时写作中有的同学,在写作中写一两句就没话了;有的则大相径庭,120字,写到300字还没刹住车。足够就好,就像一个人的穿着打扮,恰如其分,点到为止。基于此情况。我们要做到:第一,习惯写的少的同学,要一种语言意思,要掌握多种表达方法。在应试中,当表达不出时,我们要尝试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去说,去绕到观点上去,一是重复,二是变换表达方式,如否定。这样做既没有脱题,也避免的字数不够而分不高的尴尬局势。第二,习惯写的多的同学,要谨记一个原则:在英语表达中,只要意思充分表达了,用词越少越好。有时候用词过多,只会使意思模糊,而不是更清晰。所以要学会合并句子,把长句改成短句,把短句改成短语,简化描述,删除细节等等,让字数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总之,考试之下,时间和字数都是有要求的,我们既然作为考试者,就不能违背这一原则和规定,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有效地方法,达到要求的最低字数。(6)用自己的语言积极地表达观点和看法。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我们作为英语语言的学习者是变相copy(抄)来的,但是我们还得注意“看你会抄不会抄”。所以我们在记着一定的词汇,语法和其他技巧的同时,要根据当时的题目,提纲,把平时积累的东西转换成自己的语言积极地去表达。所以我们平时的一“背”(自己感兴趣的词组,句子文章熟读并背过)。二“找”(找出里面的规律和框架)三“练”(前两步骤后,找一篇类似的题目进行有目的的联系,以促进提高)。在考试中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来,清楚仔细有条不紊地去表达,求得满意的效果。

总之,英语写作还应该包括许多问题,但在考试中我们需要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那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高写作分数进而过提档线,以实现自己的本科理想。

参考文献

[1] 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专接本 篇7

江苏省在籍专科学生接读自学考试本科(以下简称“专接本”)制度,指的是高职院校在基本完成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专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利用自学考试面向社会开考专业计划举办的本科助学辅导,是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两者的结合。江苏省推出的“专接本”制度是江苏省自学考试事业改革发展的产物,是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沟通的新型教育形式,也是专科学校举办本科层次教育的首次尝试。

江苏省“专接本”制度具体执行流程是: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调研情况,在面向社会开考的自学考试专业中选取报考人数比较多、社会人才需求较大的专业,交由一所自身办学优势明显的高校(称为主考院校)主办。高职院校在本校全日制大三学生中按照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针对某一“专接本”专业进行招生,招来的学生另外组成独立建制班级。高职院校根据自考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对他们进行自考助学辅导,利用专科阶段最后一年及专科毕业后一年,共两年时间,并组织他们参加社会自学考试。学生学完“专接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包括实践性课程后),必须通过考试取得合格成绩,拿到专科毕业证书,并经鉴定思想品德符合要求,由高职院校代表学生向江苏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及主考院校申请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同时由高职院校代表学生向主考院校申请授予学士学位。“专接本”制度是高等职业专科教育与自学考试本科接读的产物,是对传统自学考试的延伸和完善,也是对现有高职教育探索与创新。

二、江苏省“专接本”制度产生工作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高层次、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需求日趋旺盛,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要求提高学历层次、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江苏省“专接本”制度实施的背景是江苏乃至全国对人才的较高层次需求与江苏高教人才培养现状产生了矛盾,因此亟需江苏省自考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据江苏省教育厅统计的数据表明,2008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但在江苏省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中,专科层次毕业生超过半壁江山。综合江苏省教育厅于2009年1月公布的《2008年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等资料,截至2009年1月,江苏已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76所,专科毕业生22.75万人;本科院校44所,毕业生17.17万人。

在江苏省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自学考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江苏省自考自1983年开考以来,面向社会公开开考专业共120个,覆盖了文、理、工、农等10多个学科门类,其中本科专业68个,专科专业52个。本、专科开考比例达到了1.3:1。累计已有1600万人次参加自考,共有48万余人取得了毕业证书。目前,江苏省在籍自考生超过了154万人,每年毕业生人数约3万人。2007年,江苏省自考学历教育与非学历证书考试总规模达到164.8万人次,其中学历教育为89.3万人次,非学历证书考试75.5万人次,学历教育报考规模几乎占到了全国总规模的十分之一(9.33%)。江苏省自考被视为全国自考的“发动机”和“稳压器”,江苏省自考解决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数量的瓶颈制约,扭转了广大考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求学困境。

正是有了江苏省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才出现了今天的良好局面。在江苏省高等教育大厦中,自学考试是一个重要支柱。目前江苏省自学考试大军中,主力军是考取本科层次学历的自考生,另外为参加本科学历自考的专科层次考生。自考途径的开辟不但是广大考生的需求,同时也是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和谐的需要,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制度就是适应这种趋势的一种产物。

三、“专接本”制度的创新点

(一)自学考试制度创新

“专接本”制度是自学考试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产物,是对自考制度的一种创新,是衔接本专科教育、改革自考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充分发挥本专科资源优势、探索专科学校办本科教育的有效实践。

1. 社会需求促使自考制度要创新。

这些年来,人民群众的收入逐渐增加,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日益扩大。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对人才需求持续加大。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势在必行。在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口径增长有限的情况下自学考试必须有所作为,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的人才。这促使自考制度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创新。

2. 自学考试面临的环境要求自考制度创新。

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教育手段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大开放教育、远程教育飞快发展,高等教育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自学考试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困境面前,改革创新是唯一出路,创新和改革成为自考发展的原动力。面对新的形势,自考更要唱响改革创新的主旋律。比如,这些年来,学历教育方面,江苏省在做好社会大自考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完善“助学专业”、“专接本”等试点项目,加大改革试点力度,加快“在本科院校开展自考第二学历教育”等课题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工作,深入研究自考“按需所学,按需所考”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积极尝试与电大、网络教育等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构建开放性的自考体系。非学历证书考试方面,江苏省坚持“走向市场,走向社会”,不断挖掘生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积极引进、开发适应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证书项目。主动加强与部门、行业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合作水平,拓宽合作领域,充分发挥各方优势、特色及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积极以试点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二)高职院校在自考中的角色创新

传统意义上的自学考试中,互动角色只有两个:本科院校和自考生。而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制度中,参与者变为三方:主考院校、高职院校、自考生。“专接本”工作首次将高职院校引入自考大家庭,并尝试让高职院校在主考院校的帮助下,在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工作中占主导地位。

开展“专接本”工作的目标是积极探索具有自学考试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实用性与职业性特点,建立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符合大众化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在确保基本理论够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重视学生个人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和竞争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自考引入高职院校,不但可以保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应用性、实用性与职业性特点,也可以通过提高能力、提升学历来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全面发展,总之,这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自考事业发展,是一件互惠共赢的事情。除此以外,自考事业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扩大人才出口,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十分有益。

高职院校开展“专接本”工作,在稳定生源、提高本校学生学历层次、锻炼师资队伍、积累高职院校办本科或者本科专业的经验等方面受益不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省曾掀起过一轮“中专院校自发对接自考专科”的热潮。这股热潮促进了中专院校与江苏省自考的共同发展。那段时间,既是江苏省自考事业快速发展的辉煌时期,也是江苏省中专院校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高职院校本身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和教学优势。借助自考“专接本”发展平台,依托主考院校的学科优势和教学经验,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安排的前提下,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本科助学工作,对加快专业建设、提高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水平、提高学校办学实力、有效积累发展后劲等,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主考院校对高职院校师资进行的业务培训、集中辅导等,非常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积累本科办学经验。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环节中的创新

在自学考试建立之初,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是自学考试的一个难题。这主要体现在教、考分离的方式使考生几乎完全依赖教材,容易偏向于死记硬背,不利于引导考生提高其实践能力。另外由于受条件制约,自学考试的实践性环节多数要依靠主考院校。许多主考院校在早期因校内实习实验条件有限,没有余力接受校外的工作,所以开考专业和设置课程都受到实践性环节问题的制约,普遍开考的是没有或只有很少实践性环节的专业,有些专业即使有很强的社会需求,因实践性环节的实施问题无法解决也不能开考。即便是已开考专业中的实践性环节,也是尽量简化,通常是以主考学校能承受为前提。

“专接本”工作的开展相对于社会自考而言,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课程环节上,“专接本”学生在与普通大专在校生共享专科学校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能借助于专科校与本科院校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与单个自考生与主考院校之间不同的“议价”能力,也就是说,他们能更多地争取到主考院校的教学资源。在毕业论文环节上,“专接本”制度的一般做法是主考院校为“专接本”学生指派指导教师,同时高职院校为提高本校学生毕业论文通过率和良好率,通常会在本校“配套”一名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论文指导。与社会自考学生相比,“专接本”学生主要在高职院校接受自考助学辅导,其优势是学习时间有保证,辅导师资有保障,监管主体多样化,而且学生与指导老师的关系更近,与老师的联系更多,他们获取的“道”、“业”更多,留下的“疑”、“惑”离心就越少。

四、“专接本”的工作实践

江苏省于2004年开始启动“专接本”制度试点工作,确定南京大学等十所办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进行试点。经过5年多的摸索实践,目前江苏省“专接本”主考院校有27所“专接本”专业,共开设有48个,对接高职院校有76所,在校人数有12000余人。“专接本”主考院校、对接院校、在校人数均呈快速增长趋势。

主考院校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2008年,只有2所高职院校对接该校“秘书学”专业,而2009年,已有7所高职院校对接该校的秘书学、英语、旅游管理3个自考专业。高职院校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8年,该院只有65名“专接本”学生、3个“专接本”专业,而到2009年,该院已有540余名“专接本”学生,涉及到审计学、秘书学、日语、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等8个“专接本”专业。同样的课程,同样的试卷,“专接本”学生考试通过率比社会自考通过率平均提高近20个百分点,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审计学专业与商务管理专业“专接本”班学生,通过教师辅导、学生自学,参加2009年10月的自学考试(国家考试),每门课程通过率均明显高于社会自考通过率(如下图)。

实践证明,“专接本”的工作实践已经得到本专科院校的普遍关注、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以及考试机构的高度重视。

五、结语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才刚刚开始,而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如此旺盛的社会需求,仅靠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的力量是满足不了的。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工作经广泛调研后试点运作,到现在已经成为江苏省自学考试的一个亮点,“专接本”制度这个新生事物已经初步成型,势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当然,“专接本”这个新生事物最终命运如何,还有待实践检验。但我们认为,江苏省自学考试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改革,做出新的探索,提出在籍专科学生接读自学考试本科这一做法,具有积极意义。在政府考试机构、主考院校、高职院校三方共同协作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好“专接本”与社会自考、“专接本”学生在校学习与专科生毕业步入社会、“专接本”学生过高期望值与不能确定的毕业率等多方面关系后,江苏省“专接本”就会步入更加良性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指南[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2]潘懋元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的成就与展望[J].教育与考试,2008(6).

[3]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9.1.

[4]乔丽娟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设计与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专接本 篇8

一、“专接本”项目的意义

“专接本”项目提高了大专和本科学历和沟通, 是自学考试寻求社会发展、促进个人发展、取得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推动社会终身教育制度有效构建的重大举措。“转接本”作为专科与本科不同层次间沟通的又一手段, 使专科学生更便利地获得本科学习的又一方式, 自学考试较好的社会口碑、较低的认门条件, 都为学生继续深造创造了条件,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也给专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专接本”为专科院校的师资水平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提高了各任课教师积极提升自我的动力。所以, “专接本”发挥了推动教师及学生共同提高的重大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企业对高水平、高素质、全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热烈, “专接本”项目是顺应时代需求而生, 一定会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 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 “专接本”也可提高其教学氛围, 是创建良好小学学习氛围的有效途径, 该项目为其和本科院校的合作创造了条件, 对于高职高专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力条件。“专接本”这一学习形式, 让广大自学考试的考生与高校主管部门、主考学校、高职高专院校的联系与沟通更为密切, 信息的反馈与收集更为有效、顺畅、直接, 主管学校可利用和专科类院校的合作, 更加明白自学考试计划的改造思路, 而上级主管机构则可更深刻、宏观、全面的把握自考的改革趋势。另外, 从教学资源共享、生源组织、课程设置及专业设置方面, “专接本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自考可依据学生的技能、知识是否提升;能否较好地适应个人及社会发展需求;是否为社会认可与接纳;能否为学生的发展及生存提供较多机会;能否实现学校的发展计划等获得学生自身发展的校验、评价指标, “专接本”可更准确、直接地获得以上信息, 更有利于自考各类信息的收集, 以不断完善与丰富自身发展。

二、“专接本”项目中的现存问题

“专接本”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笔者将其总结如下:

1. 教学过程不科学

“专接本”教学过程不科学, 一方面是指其培养目标思路不清;另一方面是指课程设置不恰当。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 是培养面向管理、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及服务一线的实用人才。这和自学考试的改革趋势是一致的, 但是, 目前高职高专在“专接本”办学过程中呈现出的现状, 是以牺牲学生计划内的实践教学、校外实习等环节, 而主抓自考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 抛弃了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 偏离了“专接本”的办学初衷。在专科类院校课程设置上, 校外实践、课程实习等板块的比重较大, 理论课程计划、教学深度和自考本科衔接上存在一定难度。自考计划的课程教学, 自专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学年才正式开始。在专科阶段教学中, 并没有刻意融入自学本科段相关的基础课程设置, 其两个阶段的教学并没有实现科学对接。

2. 评价及培养方式落后

自学考试的重点在“考试”两个字上, 用国家考试的基本评价方案来实现其权威性。专科阶段的教学计划和自考阶段的教学计划, 在设置上有很大差异, 他们之间缺乏必要的对接方式。所以, 专科类学校在其“专接本”学段内, 紧紧围绕“考试”进行教学活动。“专接本”的应试色彩被过度夸大, 而在自学考试中实现教学环节有所欠缺。截止目前, 有些自学考试专业还在沿用最初的考试方案, 从教育的个体功能、社会功能、质量标准等方面来看, 都是很不科学的。自考专业改革的欢声日益高涨, 但自考整个专业的改造过程十分漫长, 本来应该引领社会快速发展的自考, 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专接本”发展的新途径

针对“专接本”办学的现状问题, 本文从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毕业生派遣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促进其科学、快速发展的新途径。

1. 创新“专接本”培养模式

2008年, 在有关单位深入调研的前提下, 某省对“专接本”办学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 加强了普通专科与自学考试的沟通与衔接;并在2009年底启动了“专接本”办学招生工作, 全省第一批招生近3000人。笔者发现, “专接本”办学项目主动探索

具备自学考试特点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大力提高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的竞争及就业能力, 推动人才的全方位发展。把“专接本”的学生安放于专科学校, 一方面可稳定生源, 提升专科类学校的学历等级, 并能彰显专科学校在培养人才上的职业特点及实用性;另一方面, 也可借助只靠院校的专业优势及学科优势, 对提升专科类院校的办学水平, 提高专科类学校的专业内涵都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上表可以看出, “专升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可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报名人数连年攀升, 自2009年全省招生人数是2856人, 2012年招生人数达15403人, 仅仅4年时间人数增加了近6倍, 对该生人才培养从精英化专项大众化, 作出了巨大贡献。

2. 创新“专接本”师资队伍

“专接本”由专科类院校完成教学工作, 由主考学校的对口专业老师对其指导, 利用主考学校优越的教学条件, 对专科类院校的师资队伍及教学管理进行有力促进, 对提高专科学校的实力、及可持续发展, 都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主考类本科院校对专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培养以某大学为例, 进行详细分析。笔者依据工作实践, 将该大学对专科院校师资进行培养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 2009年--2011年, 某大学组织对接专科学校的任课教师到该大学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以该大学各门课程主讲教师的讲解为主, 以专科学校各任课教师的讲解笔记探讨为辅;第二, 从2012年起, 该大学尝试从学生考试成绩较为理想的专科类院校中挑选一到两个教室主讲, 请他们分享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 共同探究加强教学、提高过关率的新途径, 然后到2013年全面实施这种模式。主考学校借助集体备课、采用以传帮带的措施, 大幅提高了专科院校认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开阔了教师教学事业, 使专科院校的教学水平快速提高。

3. 创新“专接本”课程设置观念

依据“专接本”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其各个专业课程的设置可分成四个板块, 分别为:应用及实践课程、主干课程、衔接课程、沟通课程。比如沟通课程, 其包括公共基础及思想政治课, 如果思想政治已经在专科类院校学习过, 并且考核合格的话, 公共课程将计入40%校考成绩, 该板块为“专接本”衔接和学分互认进行了大胆尝试。又比如应用及实践课程, 面向社会公开考试的计划, 应用与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很少, 相关的主考学校也是将好操作及自身能够承受为前提。为全面体现“专接本”培养人才的特点, 也为了更深刻展现专科类院校实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专接本”加大了应用与实践课程的课时, 与社会自学考试的考生相比, “专接本”项目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创新“专接本”毕业生的派遣方式

某省“专接本”办学充分践行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坚守了考生待遇相同的原则, 始终将“教育公平”作为办学宗旨。但凡“专接本”学生在两年时间内完成相应专业的考试计划中规定的所有任务, 并取得良好成绩的, 由省考委给自学考试的学生发放本科毕业证, 主考学校承诺, 符合条件的学生, 主考学校将授予其学士学位。同时, “专接本”学生毕业离校时, 学校将发给学生本科生的就业报到证, 和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报到证有同等效力, 享受同等待遇。创新“专接本”学生的派遣方式, 为学生高起点就业创造了良好机会与有力支持, 提升了“专接本”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信息与鼓舞。

总之, “专接本”项目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重要举措, 经过几年的发展, 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让我们看到了其美好前景。但“专接本”项目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有关部门加以重视并积极面对, 只要我们不断总结与创新, 一定可促进“专接本”项目的快速发展,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端、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春兵.自学考试发展新途径——基于自学考试“专接本”实践的理性思考[J].成人教育.2013 (02)

[2]韩朝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试点管理工作探讨[J].林区教育.2012 (10)

专接本 篇9

一、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之所以想通过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这种方式来解决目前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教学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 是因为当前这五所高职的地理优势决定的, 五所高职聚集于一个教育园区, 院院相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优势也是因为接本的学校之间存在衔接。建设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艺术设计专业“转接本”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之所以必要, 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 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招生生源不足所带来的负面问题, 需要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了解, 发现各个高职院校都有类似的问题。比如每个高职院校在“专接本”的招生中, 会有好几个本科院校的几个专业在同时招生, 但开办的前提是有人数限制的, 不达到人数, 就只能合班才能开课, 否则就无法开班。如果当年招生情况不好, 几个专业就只能合成一个专业来开班, 这样就导致该学校一些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学习其他的设计专业, 相当于夸学科或者跨专业。学生跟不上来, 教师上课进度缓慢, 困难重重, 学生的负面情绪比较严重。一旦学生有负面情绪, 下一步的招生就更加困难, 这就陷入了一种逆流。

其次,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内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教学资源现状要求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学资源包括很多, 师资、软硬件设备、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管理等等。各高职自己单干“专接本”, 生源的影响除了带给学生负面情绪外, 也会导致教师的队伍跟不上来。由于之前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大量扩招, 各高职都面临着学生多, 教师严重不足的现状。每个高职维持自身的教学进度都比较吃力, 还要腾出力量发展“专接本”, 这对每个高职都是一个压力。高职中能担当“专接本”课程的教师资源也并不富裕, 有很多老师的个人水平, 还不足以担当本科课程的重任, 强行要求一个不合格的老师去给“专接本”的学生上课, 会给学生一种敷衍的感觉, 接下来的“专接本”招生和发展任务就慢慢走向死胡同。

再次, 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教育中的高成本、低效率的解决有赖于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高成本主要高在无论“专接本”的人数多少, 都需要一套专业的教学管理和教育班子来为“专接本”服务。由于“专接本”的这种体制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 与全日制的专科生在管理上和教学进度上都有所区别, 因其特殊性, 需要专门的人才来管理。教室、教学器材、管理人员、师资等的配备, 而这一切的配备可能仅仅是为了学校十几个或者几十个学生服务, 这就直接导致了高成本和低效率。

从上面的几个方面来看, 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完好的解决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教育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

二、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可行性

1.方便的地理位置。各高职在一个共同的教育园区内, 方便学生去任何一个校区学习;也方便教师去任何一个校区上课

2.共同的接本学校。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选择要接本的本科院校都相同, 如南京艺术学院、江南大学等。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一致。便于建设共享的教学资源

3.共同的目标。在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的发展上, 各高职有着共同的目标, 要致力打造好这个教育平台。

4.各高职的资源优势可以做到互补。每个高职自身在发展中, 在硬件和软件的发展上, 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有利于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做到资源优化。

三、如何建设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1.保持各高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招生自主、管理自主以维持各高职自身权益。各高职对每一届的“专接本”学生, 配备专业教室、专门的班主任进行集体学习管理。成立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管理委员会。

2.根据高职教育园区内所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选择的学校和专业进行分班组合, 配备各高职学院班长。课程根据各高职自身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来分配授课的地点, 学生没课期间在自己的学院学习, 有课的时候, 就去课程所在学校上课。

3.根据“专接本”本科院校对师资要求、以及课程内容对师资的要求, 由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管理委员会对各高职符合师资要求的教师发出邀请, 采取公开竞聘的方式, 选择优秀的教师担当课程教师, 以保证优良的师资队伍。

4.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管理委员会由各个高职学院分别配备人员, 这些人员可以身兼两职, 即既管理本院的“专接本”, 也管理高职教育园区内所有的“专接本”, 以减少成本。也可以请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学生的上课时间地点, 以及教师人员, 负责考试等等。

5.委员会成员的工资以及教师的课时费, 由各高职共同承担, 其承担的比例根据各高职招生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由各高职每年缴纳一定费用给委员会来共同支付管理委员的工资和教师的课时费。

四、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价值

1.方便管理。各高职只需要负责招生, 负责管理招入进来的

《新闻编辑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王芹 (东莞理工学院文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摘要:《新闻编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亦称为“务实编辑学”, 其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而随着新媒体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 《新闻编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设计一套科学、系统的切合实际的新闻编辑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新闻编辑培养目标体系, 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就新闻编辑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并针对其应用性教学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新闻编辑学;实践性;应用性;教学;改革

一、《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新闻编辑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内容覆盖面较广, 涉及从宏观的整体报纸的版式风格设计到微观的选稿、组稿、制作标题、排版等。同时, 随着广播、电视、网络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闻编辑的业务又朝着新媒体方向发展。因此, 新闻编辑逐渐从单一的传统文字编辑向多媒体形式并存的编辑方向发展。然而, 面对多元的编辑实务的深入与发展, 在《新闻编辑学》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上存在明显的不足, 如教学理念落后于实务的发展, 对新闻前沿实践关注较少等。下面就《新闻编辑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 教学理念滞后于实务发展

目前, 《新闻编辑学》课程的教学仍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学”与“用”脱节的问题, 课程教学较多地停留在纯理论教学

学生日常生活状况, 以及提高良好的学习环境即可。学生在“专接本”的课程学习上有专门的管理员委会管理。真正做到管理与教学分开, 方便管理。

2.有利于招生。由于“专接本”开班上课的人数有一定要求, 低于这个人数, 该专业方向只能和其他专业方向合班上课, 导致很多学生被“跨专业”, 这样的怨声会影响下一届的招生, 也影响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和工作方向。

3.利于教学资源优化。基于上面各高职在专接本的培养和招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巧妙利用现有的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这样一个大环境, 将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课程教学资源共享起来, 共同打造一个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因为是处在高职教育园区, 这里的常州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各办各的高职, 但是处在一个共同的园区, 方便学生去不同学校学习。还有一个很好的优势, 各高职学生专接本的本科学院校相同, 比如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 都是学生共同的选择, 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一致, 更方面联合培养。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既解决了各高职教师资源不富裕的问题, 也解决了为了开班, 强行要求学生组班的现状。比起十几个学生一个任课老师, 二十几个学生一个班是比较理想的, 节约大量课时费。集中教学资源管理, 几份钱要做的事情, 一份钱就能做好, 为各高职节约大量资金。最大限度的利用各高职自身的硬件设施优势, 避免花钱重复购置。

4.提高效率, 节省人力。学生的管理和教学分开进行, 各高职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去管理“专接本”的学生, 把更多精力放在招生上。也不影响各高职学院自身的发展。

5.利于品牌推广。随着模式的成熟和正规化, 常州高职教育的层面, 而较少落实到学生的实务编辑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上。对于大多数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而言, 新闻编辑教学更多地停留在对文字、信息、理论、概念的分析与探讨, 而较少关注当今日益竞争的媒体环境的需要, 课程教学也缺乏翔实的案例教学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最终导致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 但创新能力与灵活应变能力不足。另外, 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互动, 《新闻编辑学》课程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对知识和信息能力的能动吸收能力的培养, 最终导致学生对多变的信息资源缺乏认识、有效选择以及灵活应对。再者, 课堂上缺乏互动性的案例讨论教学, 导致一大批学生失去对新闻编辑学知识的兴趣。

(二) 传统的新闻编辑教学对当今新闻前沿实践的关注不足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深入发展, 新闻编辑业务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如今单一的传统媒介新闻编辑已不能满足时代需求, 而传统的新闻编辑教学实践缺乏对新兴媒体 (如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 编辑实践的重视[1];新闻学教材“视角偏窄, 重视由上而下的传播流向, 传播者本位的倾向比较明显”[2], 这些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视野狭窄, 无法适应实际工作中对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

二、关于《新闻编辑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若干探索

基于以上对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本文认为, 《新闻编辑学》作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应注重研究新闻编辑工作方法和技巧,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性, 以

园区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这一教育模式容易产生品牌效应, 便于当作品牌推广。也能有利于各高职自身的高职招生, 吸引那些想读本科, 却考不上本科而选择来这里的高职学习的学生。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为接下来的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招生开拓了一条更新更宽广的大路, 甚至会吸引很多想读本科, 却考不上本科而选择来这里的高职学习的学生。这也为高职的招生带来意外的收获。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有利于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品牌形象的推广, 能更好更完善的发展这一教育形式。

摘要:在当前生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一个拥有完备“专接本”教学体系的高职也能成为增强其竞争力的有力工具。在具备良好地理优势和科学的管理条件下, 无论是从成本还是最终产生的效果来看, 几所高职共同发展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的力量远胜于单独一所高职的发展。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专接本”教育的良性发展, 能节约资源, 学校与学生双向互赢。

关键词:高职,专接本,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陈炳和熊威《常州大学城专科、本科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对接的途径选择》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4期第11卷.

[2]杨贤超《从零开始的探索—高职院校“专接本”工作的思考》职业教育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3]董新伟《关于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思考》辽宁高职学报, 2007.

[4]赵伯庄《高等职业教育的“专接本”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 (2005-2007) 研究报告

专接本 篇10

关键词:专接本,数据结构,通过率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选择跟具有一定办学优势的普通本科高校合作办学, 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参加“专接本”的学习, 让学生获得本科的学历。

近几年来, 我院的信息工程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办学, 开设计算机网络专业。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讲, 数据结构属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衔接课程, 属于全省相关专业中通过率较低的一门课程。然而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通过率在2011年、2012年均达到90%以上, 如何提高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通过率, 是很多老师积极探讨的问题, 下面谈谈这几年在专接本教学中对该门课的体会。

数据结构总是被认为是一门抽象的课程, 理论性很强而且与实践相脱节的课程。对于我系学生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有个别学生来自其他院系, 因为对网络的爱好而选择计算机网络专业, 除了学习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页制作等课程外, 没有学习过相关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 比如C程序设计, 没有编程的基础, 学习起来难度较大。

(2) 部分同学虽然同属于计算机这个大的方向, 但有的来自于多媒体方向, 有的属于艺术设计方向, 虽然很多计算机类的课程, 但着重点不同, 他们学习的更多的属于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等课程, 对编程语言有所学习, 但掌握程度不够。

(3) 部分同学虽然来自计算机应用专业, 学习过程序设计语言, 学习过数据结构该门课程, 但高职学生基础薄弱, 主动性不够, 并没能很好的掌握这些课程的知识点。

由此可见, 我院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接本“学生, 生源的专业不同, 层次不同, 情况总体比较复杂。比如2012级的学生, 总共21名, 其中2名分别来自会计系与生物系, 8名来自多媒体专业, 4名网络专业, 剩下的来自计算机应用专业, 层次多样化, 学生基础各不相同。

如何针对这样的班级情况, 教好学生, 让学生顺利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1 紧密围绕自学考试大纲知识点讲解

大纲中列出了每章节要掌握的知识点, 有重点, 有难点, 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打好基础知识的基础, 详细重点内容的分析, 有度的把握重点。对数据结构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而不是以课堂讨论为主。只是讲授的内容更注重实用性。不同的教学时间段上, 不同的教学内容上, 教学方式与手段可作动态的调整, 采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网络资源, 立体化教材等, 对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作用也很大, 对数据结构中抽象算法等的详细讲述, 在黑板上虽然讲解速度慢但比多媒体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刻。当然, 这样讲解只是对某些点上讲深讲透, 然后还应再借助于多媒体, 由点及面展开。两者结合, 发挥各自的长处。从2012年开始, 数据结构大纲考点发生变化, 有些知识点被删除, 比如串等, 要随时关注自考的大纲变化。

2 把握自学考试中试卷的特点

数据结构自考试卷分为5大题型:单项选择题, 总共30分;填空题, 总共20分;解答题, 总共20分;算法阅读题, 总共20分;算法设计题, 总共10分;其中主观题和客观题各50分。对于学生来讲, 比较容易得分的是前面2部分的主观题, 基础的知识点较多。客观题中的50分, 解答题是关键的得分点, 因为解答题的内容往往都是重点内容, 历年来理解的内容较多, 涉及到算法的比较少, 学生比较好把握。最后2大题对于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来讲, 得分很低。30分里面有的同学只能得2-4分, 能拿10分的都属于高分, 可见学生的读程序以及编程序的能力很差, 对于这样的情况, 解决方法就是除了平时的不断提高读程序能力外, 主要让学生牢牢把握前面三大题, 让学生牢牢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只要基础掌握好, 学生还是能够顺利通过自学考试的。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 可以将历年来的考题穿插进行讲解和练习。每个章节内容结束后, 安排4-6个学时进行练习, 随时了解学生对于该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对掌握不够的知识点进一步的强调。当所有内容讲完之后, 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 让学生尽快的适应自考的题型。通过多练习, 多讲解, 促进学生掌握数据结构中的知识点。

3 对不同程度的同学给予不同的目标

数据结构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 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本门课还有相对应的实践考核。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会到数据结构对程序设计的影响。对每一部分的理论内容安排实验内容, 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也通过实验让学生逐步提高程序设计的逻辑思维能力, 摆脱单纯的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编程的粗放方式。在选择实验内容时, 也要考虑前后连贯性。同时考虑实验内容的重要性。如对线性表存储结构, 插入删除可重点讲, 细讲, 线性表的其它操作简单讲, 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可简单演示, 栈和队列的应用选一至二个重点讲, 细讲, 其它的可简讲, 树部分重点讲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创建, 非递归遍历只需重点讲清楚一个即可, 其它可简单讲。图部分重点讲图的存储结构, 图的遍历求法重点讲, 其它简讲等。学生编程能力各不相同, 对不同的学生, 给予不同的目标控制要求, 比如, 每次上机实验题难度不一, 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选用不同难度的问题上机。可以调动班上编程能力强的同学的力量, 要他们帮水平较差的同学修改调试程序, 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水平好地同学, 可以吸收其他同学的想法, 积累经验。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计算机类的“专接本”的学习, 数据结构作为必考的一门课程, 只有把握好的心态, 千万不要把编程放在首位, 要掌握里面的思想或原理, 以求达到触类旁通。通过对数据结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深刻感受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更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评定者。为了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高度抽象性和枯燥性,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不仅仅让学生顺利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同时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注重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数据结构教改中的问题研究与探讨.期刊论文.周玉林.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

[2]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期刊论文.葛云生.高教论坛.2010

[3]数据结构课程研究性教学理论及方法探索.期刊论文.徐薇.计算机教育.201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专接本】相关文章:

上一篇:碳金融下一篇:柔性道路基层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