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机推广工作分析

2024-06-27

当前农机推广工作分析(精选十篇)

当前农机推广工作分析 篇1

1 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的机遇

1.1 拓宽了农机推广舞台。

我国加入WTO后, 农业将更多地利用WTO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 采取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公益性服务, 降低成本,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依靠科技进步求得较快的发展。我国加入WTO, 农机推广的地位和作用更重要了, 推广舞台更宽广了。

1.2 农机推广作为更大。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要依靠科技, 农机是农艺科技成果大面积、规范化实施的载体, 因而农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大有用武之地。二是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农产品的优质品种将相对统一, 个体优良品种的种植将相对集中, 有利于机械化生产, 因此, 抓住机遇, 适应大调整, 推广新机具, 服务大农业, 大有作为。

1.3 农机推广空间更广。

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质上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把主要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向生产全过程发展, 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农业机械在包含农产品加工和运输的产前产后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因此, 其发展空间广阔。

2 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的困难

农机推广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任务和目的是根据农业生产实际的需要, 示范、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 普及农机化科学技术知识, 指导农业生产者改善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 提高农业生产率, 有效利用资源, 增加产品产量, 满足人民生活及生产需要,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它体现的是巨大的社会效益, 因此, 农机推广工作自始至终都是一种政府行为。政策的变化、机构的调整、经费的落实、人员的变化都会对推广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 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2.1 思想准备不足。

思想观念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 推广中, 不能正确处理稳定与创新的关系、政府支持与自我发展的关系、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的关系、农机推广机构与其他服务组织的关系。部分农机推广人员知识老化, 缺乏与时俱进的进取心和迎接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2.2 装备结构不合理。

一是推广的农机品种少、水平低、性能差, 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机配套结构不合理, 大中拖农机具配套比仅为1:1.5左右, 而发达国家拖拉机与农具配套比高达1:7, 日本的动力耕耘机配套农机具多达30余种, 能满足农业生产的各种需要。

2.3 技术储备比较落后。

当前,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机仅限于大田作业机械, 以耕、播、收机械为主, 对水产、畜牧、林果等机械涉及不广, 设施农业设备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品种不多, 高、精、尖新农机, 如农业诊断机、苗木嫁接机、激光平地机等发展很慢。农机技术储备滞后, 导致农机推广不具超前性、先进性和示范性, 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4 推广体系不适应。

现行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运行机制, 单纯以计划为主的财政拨款的行政推广手段显得落后和陈旧。突出表现在推广人员对市场需求缺乏深入了解, 推广与生产实际脱节。同时, 现有农机推广体系在机构设置、人员素质、工作手段、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工作效率不高, 推广效益不好, 不适应农村经营体制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 农机推广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3.1 搞好当前农机推广工作的必要性

农机推广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是提高农机化水平的关键环节。近几年来, 农机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广薄弱导致了农机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不能配套跟进, 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 加快农机推广步伐对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机化水平, 实施科技兴农和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搞好农机推广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 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 重点加快玉米和花生生产机械化, 积极推进经济作物、林牧渔业、设施农业、旱作节水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机械化的全面发展, 强化农机化宏观管理, 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 创新领导管理机制,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3.3 调整优化农业机械化发展结构和布局

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立足“大农业”, 发展“大农机”, 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要求, 积极做好农机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新的农艺配套工作。

在装备结构上, 要在确保农业机械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 着力抓好“三个调整”, 即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业机械与农产品加工机械的比例, 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 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 走量效并重、协调发展的路子。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农业机械装备新框架。

在发展结构上, 重点抓好“四个转变”, 即由抓农田作业主要环节的机械化, 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转变;由抓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 向全面提高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转变;由主要抓种植业生产机械化, 向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机械化转变;由抓农业产中机械化, 向前延后伸机械化转变。

在发展布局上, 要因地制宜, 注重实效, 逐步形成区域发展优势。

4 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建议

4.1 更新观念找出路。

要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的旧思维模式, 树立“有为才有位”的市场经济新观念。要按照发展市场农业的要求,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目标, 围绕市场需求和农民的需要拓展服务领域, 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

4.2 提高农机科技成果转化率。

开发研制的新技术、新机具要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在农业、农村经济的各个环节, 各个领域得到迅速推广、应用, 为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服务。

4.3 加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

结合当前实际, 农机推广工作一是要稳定和加强农机推广体系, 提高推广技术人员素质。随着农业机械类型的不断增多和技术更新换代, 农机技术人员知识也需要更新, 既要掌握农机专业知识和实用新技术, 又要懂农艺。要分层次地进行学习培训,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二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和科普工作, 提高使用操作者的整体水平。三是要建立推广示范制度。在搞好试点、示范镇村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 集中力量, 大面积地推广成熟的技术和机具, 在推广过程中, 要主动和农技部门配合, 注重由量的扩展向质的提高转变。

4.4 深化农机体制改革, 增加农机化投入。

一是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 建立以集体和农民投入为主体, 国家资金扶持为导向, 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机投入体系。二是继续改革政府扶助资金的投入方式, 将一定比例的政府扶助资金以基本金形式投入到区域中心站和农机服务中心, 统一购置农业机械, 变政府扶助无偿使用为有偿经营, 滚动发展。虽然需一次投入较多资金, 初期也需政府一定扶持, 但使这些站自身产生了造血功能, 今后可长期减轻政府的负担。三是农用贷款中应增加农机贷款份额, 实行倾斜的信贷政策, 重点向专业服务组织、种养殖大户、农机专业户倾斜, 帮助其购买效益高、生产急需、一次性投资大的先进适用农机具。

总之,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农机推广工作必须尽快适应形势, 开拓创新, 加快发展。适应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当前农机推广工作分析 篇2

一、当前烟台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截止到2008年底,烟台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02.5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25.88万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2455台。其中纳入农机部门管理的已挂牌拖拉机为78025台,持有驾驶证的拖拉机驾驶操作人员35096人,全市拖拉机挂牌率为29.3%、年检率为53.2%,驾驶人持证率为18.9%,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挂牌率为60.7%,检率为53.2%,驾驶人持证率为45.9%;小型和手扶拖拉机为挂牌率为28.9%,检率为48.4%,驾驶人持证率为13%。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已挂牌的为1707台,挂牌率为69.5%、年检率为70%、驾驶人持证率为20%。由此可见,我全市农机“三率”(挂牌率、年检率、持证率)水平总体较低,特别是小型和扶拖拉机“三率”水平更低。大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尚未纳入到农机部门的安全监管范围,缺乏有效安全监管,处于非法行驶状态,农机安全隐患严重。

对此,全市各级农机部门采取了诸多措施,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全市农机挂牌率、年检率、驾驶员持证率等“三率”仍然不够高。造成目前这种状况,既与我市小型、手扶拖拉机多且分布广泛、难以管理的的客观因素有关,又与当前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我市农机安全隐患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农机“三率”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提高,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局面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二、当前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备。全市13个县级农机管理部门,由于级别、名称不统一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机安全监管职能。作为农机部门中具体负责农机安全监管职责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也存在不健全的问题。目前,我市市、县两级共有农机监理机构10个,其中市级监理机构为市农机局内设科室,没有单独设立。13个县市区中,只有福山区、牟平区、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蓬莱市、招远市、栖霞市、海阳市等9个县市区单独设立了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其余芝罘区、莱山区、开发区、长岛县等4个县市区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均没有单设,只安排一至两人从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有的甚至连专职人员都没有。监理机构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乡镇合并、机构改革,乡镇农机站下放、撤并和农村一级农机协管员的缺失,使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出现断档,农机安全管理基层工作薄弱,没有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乡镇、村都存在着农机安全管理的死角。

2、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投入不足。市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因属市农机局内设科室,已纳入公务员管理,但办公经费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全面履行全市26.1万多台农业机械安全监管职责的需要。县级9个单独设立的监理机构中,只有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等5个县级监理机构属于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福山、牟平、海阳等3个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栖霞属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占单设监理机构的四分之一强。且属于财政全额拨款的监理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属于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监理机构,办公经费更是严重不足,甚至连基本的日常工作开支和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都得不到保障。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使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导致他们工作主动性不高、责任心不强,思想比较散漫,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凝聚力减弱,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很大的冲击。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导致农机监理机构靠收费养人,形成重收费、轻监理,给农机安全监管造成负面影响。

3、农机安全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累计达26.1万多台,且广泛分布于全市各个乡村农户,呈现量大面广、难以管理的特点。而我市县两级级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仅201人,其中市级仅3个人。全市人机比(监理人员与农业机械比例)为1:1298,也就是说一个农机安全监理人员要管理1298台广泛分布于各个乡村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有的县市区比例更高,如莱阳市拖拉机保有量为65819台,而在编在岗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仅29人,人机比高达1:2270。可以想象农机安全管理难度

和强度之大。农机安全执法人员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年龄老化严重、人员结构严重失衡。目前,全市县级198名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中,50至60岁有52人,占全市总人数的26.3%,40至50岁有87人,占全市总人数的43.9%,30至40岁有59人,占全市总人数的29.8%,30岁以下人员为零。40岁以上人员占到了全市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一半以上,由此导致我市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平均年龄偏高,年龄老化现象严重,人员结构出现断层。农机监理队伍的逐渐老化,造成了监理人员工作心态的变化;年龄层次分布的不合理,造成了监理队伍的梯队建设的不合理,致使整个监理队伍活力不够、冲劲不足,缺乏一种昂扬向上的朝气和蓬勃锐气,不利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农机安全监理人员数量不足、年龄老化,严重制约了到农机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直接导致了农机安全监管在某些区域出现空白,农机安全监管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

4、农机安全执法装备落后。一是执法车辆少。全市共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26.1万多台,且广泛分布于农村千家万户,没有足够的执法车辆,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很难开展。但截止到目前,全市农机安全执法工作用车仅40台,市级监理机构没有专用的执法车辆。全市车机比(农机执法车与农业机械比例)为1:6470,也就是说一辆农机执法车要管理6470台分散于各个农村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机执法车辆不仅数量少,而且车况差,绝大部分是微型面包车,有的甚至是买的二手车,无法适应工作开展的需要。二是网络管理设备欠缺。当今,电脑已十分普及,更是日常办公和管理的必备工具。但目前我市市县两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仅有58台计算机,人均仅0.2台,也就是说5个人平均才有一台电脑,电脑数量的严重不足,致使文件撰写、信息传递、档案管理等工作基本靠人工完成,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随着形势的发展,农业部提出了要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实行电脑联网考试,但由于我市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电脑严重不足,连起码的办公电脑都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对驾驶人实行电脑网络考试了。三是缺乏安全技术检测设备和农机事故处理设施。全市13个县市区,仅龙口市和莱州市配备了农机安全检测设备,其他县市区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均没有配备,有的县市区甚至连事故勘查处理设备都没有配备,与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的要求相差太远。由于农机监理部门经费欠缺,装备缺乏,农机监理部门在开展农机年度安全检测时,判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性能好坏只能凭经验和“耳听、眼看、手摸”,根本起不到发现问题和消除安全隐患的作用。监理装备的不足和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和农机工作效率的提高。

5、报废拖拉机超期使用现象严重。由于国家拖拉机报废政策法规不完善,农机部门没

有强制报废拖拉机的权力,农民主动报废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致使达到报废年限拖拉机超期使用现象严重,应当报废的拖拉机无法报废,导致我市拖拉机处于一种“有生无死”的状态。据统计,我市达到报废年限的拖拉机高达90463台,占我市拖拉机保有量的39%,其中甚至还有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的拖拉机近9000台。大量达到报废年限的拖拉机超期使用,既制约着我市农机“三率”水平的提高(达到报废年限的拖拉机由于安全技术状况不符合规定,不能予以挂牌),也导致拖拉机油耗增多、环境污染严重,更导致拖拉机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威胁着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给我市安全生产带来巨大事故隐患,解决报废拖拉机超期使用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

三、对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几点建议

1、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提高农机安全监理能力”要求,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我市孙永春书记今年8月26日也对农机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9月份公布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条也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管理工作的领导,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的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责任制”。希望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能够从社会大安全、大和谐和农机化大发展的高度,提高对农机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思想上有位置,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盘子。督促相关部门支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从政策上、经费上向农机部门倾斜,为更好地开展农机安全工作营造宽松的环境。

2、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到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范围。目前我市13个县市区,绝大多数都没有将农机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目标,致使县市区政府、乡镇政府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农机安全生产由政府行为变成了实际中农机的部门行为,导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不顺畅。为此,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能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特别是要纳入到对县市区政府和乡镇政府的考核,并占一定分数,以引起县市区政府和乡镇政府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足够的重视。因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好坏,而农村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好坏有直接决定于乡镇、县市区党委、政府重视程度的高低,所以要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对县市区政府和乡镇政府的考核。

3、理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要求各级政府

要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希望政府能依照该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我市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一是顺应当前农机安全监管形势的需要,建议将市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由市农机局内设科室改为单设,并在市农机机局内设农机监督管理科,以便与省级农机管理部门对接,更加全面地履行安全监管职责。二是明确落实县级农机管理部门为行政管理部门,或参照公务员管理,使农机管理部门名正言顺的为行政管理执法部门,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权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能。三是将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和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纳入参公管理。四是由财政安排资金,在县级建立农机安全协管员制度,以弥补基层农机安全监管人员的严重不足,健全完善以县为主体,县、乡、村协调统一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

4、增加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希望各级政府增加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保证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履行行政审批职能和核发证照所需的执法经费、法规宣传费、安全生产检查、事故处理、培训教育、召开会议等工作经费。一是建议将市级监理机构单设,并由财政安排专项预算,由于保障市级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开展的需要。二是参照公安交警财政预算办法解决市、县两级农机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的工作、工资、福利等经费。三是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农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鉴于农机监理装备落后的实际情况,财政部门应将农机监理规费全部返还农机监理机构,专门用于改善农机监理装备和执法手段。市级监理规费分成也应全部返还,除保障市级农机监理工作开展外,重点用于对县级农机监理机构改善装备的奖励和补助,以加快监理装备改进步伐。四是针对农机驾驶员培训费取消、农机培训机构缺少培训经费这一问题,建议财政部门设立农机驾驶员培训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农机培训机构培训工作的开展,确保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工作正常进行。

5、设立拖拉机报废专项资金,开展拖拉机报废工作。针对报废拖拉机超期使用的问题,建议由财政设立拖拉机报废补贴专项资金,也可以结合目前正在实施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从每年市级购机补贴资金中拿出一部门专门由于拖拉机报废补贴,专门用于拖拉机报废补贴。对主动申请报废的拖拉机所有人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补偿的幅度应当高于机具残值,按农民的话说,“至少要比卖废铁强”。对报废的拖拉机予以回收拆解,以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事故发生。报废补贴资金具体由农机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农机部门负责组织管理,财政部负责预算资金的落实与监督管理。

6、建立农机安全联合执法机制。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单靠农机部门一己之力很难做好,希望政府协调各级安监、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按照创建“平安畅通县”和深化“五整顿”、“三加强”活动的要求,结合农村实际,密切配合,健全农机安全联合管理和行政执

法机制,切实抓好农机道路交通安全。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大督查力度;公安部门要加强农村道路的动态监管,督促无牌无证农业机械及驾驶人到农机部门办牌领证,要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熟悉农村工作的作用,吸收农机部门参加交通安全监管;交通部门要配合乡镇做好危桥危路改造,设立必要的警示标志,维护管理乡村道路,改善农机安全通行条件。

对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几点看法 篇3

关键词:农机;安全;全面监理

中图分类号:S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127-1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科学合理地划分农机安全监理的范围

农机安全监理主要职能是负责在农村区域内活动的所有农业机械(包括农用运输车及变型农用运输机)的安全技术检验,核发证件及其驾驶员(操作手)的技术考核,并对在乡村道路上进行运输和田间场院作业的农业机械开展安全检查及事故处理。

二、农机安全监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

农机安全监理是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法律对农业机械实行安全监督管理。用以维护农机安全生产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促进农机技术状态完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因此,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属于国家行政执法机关的范畴,而不是目前代行国家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财政供给应保证足额到位,按时兑现工资,同时要提高基层农技监理人员劳保,福利等待遇,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

三、理顺现有农机安全按监理体系

农业部已正式组建国家级的农机监理总站。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省、地(市、州)、县农机监理部门机构的设置,应借鉴公安交警部门的设置方法,便于对外协调。在乡、镇增设农技监理分站,作为县农机监理站派出机构。近几年来,在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上也暴露出某些弊端,阻碍着监理事业的发展。我认为,根本问题是目前农机监理机构设置不够完善。以县级为基础的监理机构已经不适应当前农业机械发展的要求,在乡、镇监理农机监理分站,才是全面实施对农机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的有效途径。从农机监理工作职能来说,农机监理人员的工作在基层,必须深入到基层才能完成其工作任务。从监理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来说,农机监理工作的重心在广大农村,搞好基层农技监理机构建设,才能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实施全面的管理。

四、垂直管理

省、地(市、州)、县农机监理部门人事权要实行全省统管,要逐步过渡到省、地(市、州)、县农机监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以保障上下联系,政令畅通。全国药实行统一的农技监理制服,体现农机监理执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要加强农机监理队伍的自身建设,组建一支政治合格,技术过硬纪律严明廉洁奉公的高素质的农技监理队伍。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要严格监理人员的选配标准。要对全县现有农技监理员进行一次全面培训考核。要定期对农机监理员进行综合培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执法水平。

五、创造良好的农机监理外部环境,减轻农机手负担

走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规范化、监督管理与技术服务一体化道路,推动农机监理改革,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协调管理,为农机安全监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要对农田作业的拖拉机给予专项补贴,确定减轻有机户的负担。

六、加强拼装、改装管理

全面整治擅自拼装,改装的“变型车”(包括改成拖拉变型运输机、农用运输车),对擅自拼装,改装的“变型车”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专项治理,要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进行从严惩罚。一是堵住擅自改装的“变型车”的源头。对非法拼装,改装的“变型车”要依法从严惩罚;二是严格检测鉴定。对于已经改装、改型的车按照有关法规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标准进行严格检测鉴定,对于符合标准并经检验鉴定合格的车给予挂牌入户,对于检验鉴定不合格的给予强制报废;三是严禁非法拼装、改装的“变型车”上道路行驶。

七、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全面监理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生产繁荣昌盛,也带来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民自主经营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使农业机械的数量迅速增长。农业机械发展形式要求对农机安全生产实施全面监督管理,有效地遏制违章和农机事故的发生,为农业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农机安全生产实施全面监督管理,是农业机械在运输、田间、场上等作业方面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机老公者素质的有力有段,对他们进行法律、安全生产知识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家属院和操作手的整体素质。1996年8月省政府48号令《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办法》的出台,1997年12月省人大《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颁布,为农机监理部门实施农业机械全面提供了法规依据。因此,必须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全面建立工作。一是要加大法规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宣传材料宣传,要区分不同服对象,融入不同内容;二是加强队伍建设。监理县、乡、村三级农机监理服务网络,县、乡两级农机监理员要密切配合,村设农机安全员;是那是为农机手的服务要真正落实到实处;四是加大执法力度和监理力度。以《条例》等法规为依据,认真履行职责,迎难而上,加大执法力度。对不履行《条例》义务的机构,要坚决依法处罚,确保国家法规的严肃性。抓好农业机械全面监理是农机监理事业乃至整个农机化事业的希望所在。

当前农机推广工作分析 篇4

关键词:农机推广,问题,对策

1农机推广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1.1改善农村生产环境,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生产过程中, 生产工具能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善生产工具、推广农机具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 可以通过推广农机技术, 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 也可改善农村的生产环境, 增强农民的幸福指数。

1.2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加强农机推广工作, 能有效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状况, 使一部分农村生产力被先进机械替代, 不仅可以解放农村富余劳动力, 而且还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如此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不仅可以打工赚钱, 提高生活质量, 还可以解决城市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加快城镇化进程, 为城市发展作贡献。

1.3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传统的农业生产, 主要通过耕种粮食作物以保证农民生活, 是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严重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因此推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势在必行。对农民来说, 先进农机具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还可促使单位土地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1.4促进农机技术周边产业发展

先进农机技术的推广, 最直接的作用是有效带动农业机械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此, 为促进农机技术的普及和更新, 农村可以招商引资, 因地制宜建设农业机械生产厂。即使没有条件自己建厂, 农机技术的推广也可有效带动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 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资金短缺阻碍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

近些年, 我国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 但过去一直以来都处于落后的局面, 农民的资金积累相对薄弱, 底子薄, 需要钱的地方多, 很难拿出大笔资金来购置农机产品投入生产。近些年, 虽然国家在税收方面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实惠, 但生产资料的价格也较过去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种子、化肥、油价都成倍增长, 农民的收入却增长缓慢, 加上农村的乱收费、乱摊派情况仍有存在, 这些都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影响了农民对农机的投入热情。而农机部门的资金也十分短缺, 很多推广工作无法开展, 宣传的力度不够, 一时难以提高农民对农机的重视及购置的积极性。

2.2推广人员及使用人员的知识水平低

农机主要的工作区域集中在农村, 使用者也主要是农民, 由于我国农村的教育条件限制, 很多农机使用者的教育程度都不高, 这导致整体的知识水平较低, 对于一些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有一定难度, 加之农机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及能力水平也普遍不高, 这些农机推广人员多数都年龄较大, 所学知识都是过去的旧技术, 而且农村的工作环境相对落后, 一些大中专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基层工作, 所以, 推广人员的技术力量弱, 很多地方的基层人员积极性不高, 使农机推广工作发展较慢。

2.3农业生产模式影响农机推广工作开展

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耕地分属于各家各户自行种植, 这就导致农作物的品种结构以及生产布局五花八门, 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而且同一块地也可能出现多种作物, 这种模式很难适应大型机械的集中作业, 对农机推广产生一定的阻碍, 而且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 一些地方的人均耕地还不足一亩, 人工就轻松完成, 基本用不上机械, 这也影响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不利于农机推广工作开展。

2.4农机推广的制度不完善

由于多种原因, 我国的农机推广工作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制度不完善的现象, 机构也不完整, 所以在推广农机技术服务时, 未能对农机推广狠抓落实。如何推广, 怎么组织, 想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 都没有进行具体细化, 往往无章可循, 一些地方应付了事,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农机推广工作的发展对策

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要从多方面入手, 笔者认为要想进一步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首先要在组织上加强领导;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再次是农机推广体制要不断创新。

3.1组织上加强领导, 提高思想上的认识

在发展农机化技术推广中, 各地主管部门要把当地的实际发展和当地的生产充分结合, 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管理和指导要切实加强, 把推广机构在农机化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农机化的技术推广和自身的职能紧密地配合起来, 在农机化技术推广道路上创新发展。把地方性的政策和相关的法规法律都完整地落实到位, 为了在农机技术的促进和推广上提供足够的政策保证, 对于农机化的技术推广上的薄弱环节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农机的补贴上都要做好足够充分的工作, 把农民学习和使用农机化技术的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

在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方面, 需要农机化部门自身的努力, 要经常组织培训, 给大家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

3.2加强农机化技术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各级农机化推广部门和农机化的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对农机的推广工作的支持和重视, 在稳定已有的推广网络的基础上, 要把三级的农业推广网络建立起来, 不断完善推广体系。同时, 要加强对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对于技术人员的培训要不断强化, 把与其相联系的专业人才都不断充实到推广的队伍中去, 以此达到提升业务员水平和优化队伍知识结构的目的。对基层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不断推进, 为农机化的推广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3.3建设多元化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 健全网络, 夯实基础

当前税负考核工作问题分析及建议 篇5

税负,即税收负担或税收负荷,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应交纳的税款。税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考察和研究。从税收与国民经济关系的角度看,可以将税负分为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

1、宏观税负,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整个社会的总体税负。影响宏观税负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因素有3类:(1)经济因素。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生产规模、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效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控政策与程度;国家与企业间的分配体制;国家的财政政策与收支状况等。这是影响税收负担的外部因素。(2)税制因素。包括税种的选择、税率的高低、计税依据的确定,减税、免税、附加及加成征收等。这是影响税收负担的内在因素。(3)非正常因素。如税务机关征收管理水平,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等。

2、微观税负,是指个别纳税人的税负。个别纳税人税负水平高低主要受产业、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企业利润、生产经营方向、投资能力、收入与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增值税微观税负,除上述诸多因素外,还受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工业增加值、内外销比例,以及企业库存、进货能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其他可抵扣凭证)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所得税微观税负,受到企业发展能力、盈利能力,以及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二、目前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及税负变化总体态势

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叠加共振,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巨大压力。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的数据,今年受钢材、石油、煤炭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攀升的影响,我市原材料综合价格指数上涨了约15%,运输价格上涨了近40%;由于技术型劳工缺乏,加之新《劳动合同法》全面实施,劳动力成本上升了15%左右,企业利润空间严重受挤。二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资金使用成本上升。近年来,国家连续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连续6次加息,并且控制信贷规模,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巨大压力,一些中小企业直接面临生存危机。三是外贸出口受阻,出口成本加大。由于美、欧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加之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外贸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同时,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企业换汇成本明显上升。

经济是税收之源。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新困难,使税负指标出现了三个新的特点:一是全市总体税负指标呈下降态势。尽管各级国税部门强化了税源联动管理,加大了征收力度,上半年全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达到4.02%,但仍比2007年度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4.28%下降了0.2个百分点;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将在下半年逐步显现。二是月度税负指标变化差异较大。从全市来看,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为例,上半年最高月份达到5.31%,最低月份仅有3.64%,两者相差1.67个百分点。三是行业税负有升有降。受价格传递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行业之间特别是各产业链的上下游行业之间税负呈现此消彼涨的态势。比如,由于国家对电价采取了干预措施,发电行业的税负下降,而煤炭行业税负则有一定的上升。

三、片面强调税负指标考核容易诱发的征管问题

从税负分析不难发现,税收征管既不是影响税负水平的主要内在因素,也不是主要外在因素,而是其他非正常因素的一个方面。只有在诸多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比较稳定的前提下,税负水平才能真实地反映征管工作水平。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诸多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是很难完全稳定的。因此,税负水平的高低也就不能作为考核征管工作的一项主要指标。如果过于强调对企业开展税负管理、对基层开展税负考核,显然有失“偏颇”,极易导致一系列的税收征管问题。

一是容易导致税收管理工作重点发生偏差。管好现有税源,挖掘潜在税源,堵塞税收漏洞,促进税收增收,这是保持国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和基础。如过分强调税负管理和税负考核,会导致税收管理员把工作重点放在现有税源上,放松和忽视了潜在税源的管理,产生税收管理上的“近视”行为。

二是会加重纳税人负担。与法定税率不同,税负不是强制性、法定性指标,而是参考性指标,只能作为税收分析的工具和税源监控的“助手”。如果用税负指标作为日常征管考核的主要指标,在税源管理手段单

一、税源监控乏力的情况下,少数税收管理员会把考核的压力传导到纳税人身上,对税负变化的企业开展“三番五次”的约谈、评估、检查等,更有甚者用行业平均税负去“套”企业,简单地要求企业补税,加重企业负担,影响税企关系。

三是会挫伤基层税收管理员工作积极性。在国家税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税负与经济发展状况、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息息相关。当前,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宏观税负、微观税负都呈下降趋势。如果把税负作为主要指

传奇小法师 绝世游戏 篮球,风云再起的岁月 高中篮球风云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标进行考核、通报,会严重挫伤基层工作积极性,加大税收管理员的思想压力和工作压力。

四、淡化税负考核与强化税源管理的几点建议

1、转变税收管理理念,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看待税负问题。一是牢固树立税收法制理念。严格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持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到管好税源、核实税基、依率计征上来,绝不能在税收法定税率之外人为地设定税负指标去“套”企业。二要牢固树立税收科学化管理理念。严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掌握税收管理工作的规律,并运用内在规律指导税收工作。

2、充分发挥税负参考性指标作用,不断提高税源联动管理质效。一要继续深化税收分析工作。要把税种管理、专业管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税收风险分析上来,更加关注风险特征的识别、采集和相关信息的交换工作,逐步在监控决策系统中建立体现各税种、各专业管理要求的风险特征库;适时发布各税种风险分析的重点,对已发布的分析指标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税收风险分析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不断提高税收风险预警、预报能力。二要积极推进税源监控方式的转变。强化税源分级分类管理,根据控管对象和税源分布特点,明确各级重点税源监控的标准、范围及要求;要完善管事制基础上的户管形式,合理分解税收管理员职责,科学界定税收管理员在税源管理中的岗责要求;要从无差别的户管方式,向按照纳税信誉等级和税收风险级别实施有针对性的税源监控转变,尽量减少无明确目的的巡查、调查,形成以综合调查为主、专项调查为辅的实地监控机制。三要提高纳税评估专业化水平和联动效应。采取多种组织形式,根据评估对象的分类要求,实行分级专业化评估;不断充实丰富评估分析指标体系和行业模型,通过部门间的整合,逐步形成覆盖多税种的评估分析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进一步提高联动评估的准确性。四要充分发挥税务稽查“以案促查、以查促管”的作用。充分运用税收分析、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反映的异常信息、偷骗税线索,作为选案的重要来源,认真落实稽查建议制度和案例分析制度,使征管部门及时掌握违法动向,堵塞征管漏洞,促进税源管理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

3、变税负考核类指标为评价类指标,推进税收征管法制化水平。要不断完善《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考核评价体系》,及时将税负指标从考核类指标转换到评价类指标中来,逐步降低税负指标在评价类指标中的权重,不断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考核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引导税收管理员树立正确的税负考核观念,强化税源管理,坚持依法征收,不断提高组织收入法制化水平。

当前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篇6

1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就是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转化、普及、运用推广到农业生产当中去, 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降低农民劳动强度,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缩小城乡差距, 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 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机化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 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可行性技术保障, 对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农机化技术推广对促进农机科技成果的不断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 农机化技术推广程序要求对一项农机新成果必须进行试验, 获得成功后才能进行后续的示范和推广;其次, 鉴于我国的国情, 任何一项新成果、新机具不可能包打天下, 需要各地的推广机构和人员在推广实践中, 根据不同的自然和经济发展条件, 进一步提高农机科研水平, 使机具和技术符合本地的生产情况, 真正解决农民的生产需求;第三, 深入实际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可以进一步了解到科技成果转化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了解农民进一步发展生产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把这些信息再一次反馈给科研部门, 甚至提出一些具体改革建议, 可以使科技成果的实用性更强。

1.2 农机化技术推广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农机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联系非常紧密, 所以农机化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传统农业向农业现代化的逐步转变, 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生产工具提出了更高要求, 迫切要求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和装备与之配套;同时, 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往往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等各种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 这就要求农机化技术推广与农业科技成果必须紧密结合, 相互适应。

1.3 农机化技术推广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起着特殊的作用

影响农业经济提高的因素很多, 但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高度的机械化, 而高度的机械化需要性能良好、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机械的广泛普及。农机化技术推广是保证农业高度机械化的前提。农机新技术是科学和技术的最终成果, 影响和推动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故农机化技术推广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柱。

2 农机化技术推广面临的形势

当前,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面临良好的机遇,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公布实施, 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3) 补贴资金规模的逐年加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为农机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4) 科技进步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5) 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增加了农业机械化的现实需求; (6) 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农机化发展赋予了新的任务; (7) 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民购买力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 同时对农业机械更新及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也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8) 农业生产方式已逐步由传统生产方式向集约化、产业化、商业化的生产方式转变, 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成分不断增加, 作为现代农业生产重要标志的农机新技术将大有用武之地; (9) 农机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给农机化技术推广事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10) 多行业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农机开发, 为农机化技术推广增大了选择的范围。

3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农民及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对推广工作认识不够

表现为:对农机化技术推广重视不够。一些人看到农机化技术推广效益没有其他技术推广直观, 误认为应用农机生产并不重要, 而只看重的是良种化肥;“重开发, 轻推广”。有些人把科研和推广对立起来, 他们不懂得农业机械独特的环境条件适应要求;有些人没有认识到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是同等重要的, 误认为好机具不推自广。

3.2 农业结构调整给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带来挑战

随着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以及规模化种植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农机的需求从原先的粮食生产机械为主逐步向果蔬、畜禽、水产等领域的生产加工机械转变, 农机化技术推广呈现多样化发展, 同时, 对农机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业机械逐步向农作物产前及深加工方向发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传统的思想观念、管理模式、服务方式、运行机制等提出了挑战。

3.3 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

表现为:推广的农机品种少、水平低、性能差, 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机配套结构不合理, 大中拖农机具配套比低。

3.4 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不适应

表现为:推广人员对市场需求缺乏深入了解, 推广与生产实际脱节;现有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在机构设置、人员素质、工作手段、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工作效率不高, 推广效益不好, 不适应农村经营体制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4 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4.1 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意见》, 不断深化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改革, 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模式。要把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改善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条件和手段, 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科技示范户为主体, 农机科研、教育等单位和生产、流通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要做到: (1) 稳定现有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和推广队伍。稳定的重点是乡镇农机站和活跃在第一线的数名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 (2) 创新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要从现有的按行政区域设置推广机构向按农业内部行业和农业产业区域需要设置推广机构转变, 从现有的行政管理型职能向服务经营型转变, 从现有的同农机制造企业基本脱离向同农机制造企业紧密结合转变。 (3) 提高农机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大力提高农机队伍的文化知识、技术水平、服务能力等谋求生存的本领;要提高讲究信用、保证质量、服务承诺等竞争意识, 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4.2 遵守推广程序总结完善工作方法

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要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农业生产、农民的实际需求, 抓住重点, 找准突破口, 正确引导, 按照“试验—示范—面上普及”的程序开展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小面积的多点对比试验, 得出第一手数据, 熟悉掌握技术的各项性能指标, 积累经验, 发现并解决试验中遇到的问题等, 用于指导后续的示范和面上普及工作。如果试验的结果同可行性论证相反, 则应及时停止。试验取得成功后认为可以大面积推广的, 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示范样板区等形式, 既可以供农民参观了解, 又可以为面上推广做最后验证。只有这样, 才能让购机农民得到投资效益, 激发其购机、用机热情。

4.3 提高认识增加投入

做好任何工作, 都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为此,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要求, 依法加强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 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 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要以自己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业绩来赢得领导的信任、重视和支持, 进而使领导进一步认识到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将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在行政上或经济上给予更多的帮助, 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4.4 适应市场需求搞好典型示范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从当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选择可行而有效的推广项目。选择的推广项目在有了技术可行性之后, 还要考察其经济可行性, 要让农民从中真正得到实惠, 有利可图。同时, 开展基地建设, 树立典型样板, 围绕本地农业生产急需, 选择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见效快的推广项目在基地上进行试验示范, 并做好对比试验和技术测定工作。通过对比, 使农民充分认识并接受新技术和新机具。要把基地试验示范田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使其有示范作用, 有推广价值;要把基地建成先进适用机具展示的窗口, 起到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效果;要注重农机与农艺的紧密结合, 发挥农机大户的带动作用, 要建立协调机制。通过先进农机化技术与装备的推广应用, 充分挖掘农业生产中增收、增效、节能、环保各个方面的潜能, 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机技术与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的紧密结合, 推动跨地区、跨行业之间的横向协作, 拓宽农机下乡、进村入户的渠道, 结合当地特点和区域优势, 不断拓展农机化技术推广领域, 积极探索和创新推广机制。

4.5 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

要搞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必须搞好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现场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农机新技术、新机具, 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还必须抓好新机具、新技术的培训工作, 使机手和有关人员不但懂得原理, 而且能够安装、调试和维修, 保证农机具的作用和效益在农业生产中充分体现出来;另外还要搞好农机具的售后服务工作, 真正做到农民买得放心, 用得称心。

4.6 明确工作重点加大重点农机化技术推广力度

要按照《农业部关于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重点技术的通知》的要求, 加大各类耕种机械、收获机械、植保机械、节水灌溉机械、畜牧机械、设施农业机械、产后处理和加工机械等先进机具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力度。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 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 薯类生产机械化技术, 油菜、花生、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 草原建设与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 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工技术, 畜禽养殖及废弃物处理技术, 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和农机节能技术等11项农机化重点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发展靠科技, 科技应用靠推广。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 对于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分析了农机化技术推广面临的形势, 针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当前农机推广工作分析 篇7

1.1对农机推广工作缺乏重视

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度直接决定了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 而当前政府大都把资金投入到了工业及第三产业当中, 农机推广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很多推广工作都无法顺利开展, 无法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工作, 严重阻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1]。部分政府还会将农业发展试验基地和示范基地挪作他用也是导致部分农机推广方案无法顺利实施的原因之一。

1.2农民没有足够的购买力

先进的农机具固然会让农业生产变得高效快捷, 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但农机具自身价格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仍然是一种负担。农民本就缺少一定的资金积累, 化肥、种子、油的价格日渐走高的形势下, 农民在生产资料上就会花费大部分资金, 再加上一些乱收费、摊派的现象, 加重了农民经济负担, 即使政府部门实行了补贴政策, 大多数农民依然无力购买高额的农机设备。

1.3缺乏先进的农机推广体制和观念

农机推广以往的工作模式都是将各级农机部门放在主体地位, 主要通过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这样的方式进行推广, 确保了引入的农机设备能够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但缺点是太过依赖于农机部门。随着新产业、新机械设备的不断涌现, 农机部门已无法跟上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不能熟练掌握农机设备的操作和维修技术。传统的农机推广工作都只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增加经济收入出发来开发设计和推广, 忽视了农机设备的环保性。

1.4农机推广的配套设施不完善

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农机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保障, 但却没有针对高性能农机、大中型农机的相应配套设施, 比如机械设备耕道、储存农机具的库棚、专业维修网店等。因此, 我国当前的农机设备结构中小型设备、低性能设备多, 大型设备、高性能设备少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

1.5农机设备利用率低

很多农民在购置完农机设备后多用于自家农业生产, 作业量少, 大多数时间农机都处于闲置状态, 大大降低了农机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 致使农民觉得购买农机设备有些“大材小用”, 失去购买热情[2]。

1.6农机推广人员素质不过关

农机推广人员的学历普遍不高, 缺少既掌握理论知识, 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 且能够对农机设备进行试验、分析、选型的专业技术性人才。

2 应对当前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2.1争取政府的重视

深入了解将要开展农机推广工作地的农机需求, 积极同有关政府部门进行沟通洽谈, 以获得政府的支持, 从而有效利用当地资源。还可通过邀请政府部门参加农机作业研讨会来增进对农机推广工作的认识。

2.2优化农机设备结构

根据农业主导产业的变化趋势以及功能性调整来优化农业机械设备的结构, 在服务上逐渐实现农机生产前、中、后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在农机设备技术方面逐渐向多功能符合型机械设备转变。加速新农机技术、设备的推广。

2.3加大对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

作为农机推广工作的具体执行人员, 农机推广人员所具备的素质、技术水平以及抱有的工作态度都会对农机推广工作开展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可以设立相应规章制度, 制定培训计划, 定期对农机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来促使他们提高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以及技术水平, 更好地服务于农机推广工作。

2.4创建农机信息网络

当今社会已全面步入信息化时代, 在农机推广工作中也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 创建专门的农机信息网络, 实现农机信息的共享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创建一个专门针对农机信息的网络共享平台, 平台上要有农机企业、农民需求、最新科技成果等方面的信息。

3 结束语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就是实现农业的机械化, 农机推广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因此, 面对新的形势, 国家必须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 正视当前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问题,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廖元昆.加强农机推广的策略[J].北京农业, 2014 (33) :231.

[2]孙丽.破解农机推广难题加快农机化发展进程[J].吉林农业, 2015 (14) :57.

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探讨 篇8

农业机械的出现改变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 但是农业机械生产的安全工作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有待改进。本文主要针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进行探讨。

1 我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作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执法机构, 农机安全监理站是依照国家与地方安全法律法规对农业机械的使用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机构, 其次是利用监理手段督促农机使用人员认真保养, 精确维修, 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再次是依据法规进行事故的处理, 解决矛盾, 保证社会的稳定;最后是加强农机监理的监督工作, 解决技术难题, 督促管理, 提高农机效率, 降低成本, 推动经济的发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与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使用中时常会出现安全事故, 人们的安全意识不足, 法律观念淡薄, 尽管近年来我国重大农机事故不多, 但是农机的技术状态与管理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因此, 农机安全生产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 目前我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 农机监理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不足

目前, 《道路交通法》仅赋予农机部门对拖拉机实施牌证管理的职责, 但是对如何管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缺乏明确的监督权、路查权, 处罚权等等, 而道路上的相应管理权归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国务院最新颁布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也规定了农机监督检查工作的细则, 但从实施的情况来看, 力度不足, 没有及时纠正违法违规情况, 农机管理处于“真空”状态, 监督手段严重缺失, 这给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基层监理人员无所适从, 处于进退两难的境界。

其次, 对拖拉机的管理缺乏有效合作机制。

农业主管部门要定期向公安机关提供登记、安全技术检验及拖拉机及驾驶证发放的资料与数据, 公安管理部门要定期通报农机的使用情况。但是从当前的形势来看, 缺乏有关的配套文件, 导致拖拉机管理与道路管理脱节, 导致农机三率持续下降。

2.2 部分农机使用人员逃避管理

这是较为常见的现象, 很多机手为了逃避管理, 不愿参加检查, 年审, 常常会出现疲劳驾驶, 自制挂车等现象, 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各级农机监理部门收费都有严格的法律依据, 明确收费标准, 但是农机户仅有缴费义务, 却无权力可享受农机监理部门工作仍然有待完善。

2.3 宣传工作不到位

大部分农机使用人员对国家安全机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够明确, 为了逃避监理费用, 对管理、考证逃避, 黑车驾驶情况十分普遍。

2.4 农机报废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部分农机处于性能下降, 使用年限过久, 带病运行的情况, 超龄工作现象十分普遍, 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机报废机制不够完善导致的, 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3 改善我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要想提升安全监理工作的效率, 就需要处理好监理与服务的关系、拖拉机挂牌检验与安全生产的关系、监理与培训的关系、安全教育与违规处罚的关系及内部理顺与外部协调的关系, 只有处理好以上这几种关系, 才能切实的改善农机的使用情况,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1 更新农机使用的思路

传统的管理思路显然无法适应当前农机使用的情况, 因此要不断地创新优势, 加快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 改善当前我国基层农机监理力量薄弱的情况, 发挥农机基层合作服务组织在农机管理中的作用, 重视农机服务组织建设, 贯彻执行农机使用的各项法律法规, 增强管理能力。

3.2 加强农机监理工作的规范性, 使其健康发展

农机监理工作是新的形势下对农机监理工作理念、思路、方式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 我国农机监理系统与机构的执法能力有待提高, 改变传统的方式, 增强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服务水平, 降低农机事故发生率, 提高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首先是要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 不断地创新管理体制;其次是创新农机监理的手段, 改变服务观念, 将服务的理念注入到农机监管的整个过程中, 树立以民为本, 为民服务的思想, 强化服务意识;再次是增强纪律作风, 增强整顿的力度, 实现规范化管理,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最后是创新管理体系, 强化业务管理与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使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完善自动化设备, 提高检测含量, 加强技术装备建设。

3.3 加大执法力度, 采取防治结合的方式提高成效

充分发挥农机监管部门的功能, 发挥农机安全生产的作用, 建立防治结合, 以防为主的综合治理理念, 积极地探索建立农机安全治理的长效机制, 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治理相结合的有效手段, 在农机频繁工作时期要深入田间检查, 加强监督的力度, 注意防范, 保证农机的安全生产。

首先, 要结合农业机械的作业特征, 加强农业机械的源头管理, 转移农机监理工作的重心, 以行政村作为一个单元, 发挥农机安全生产作用, 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同时要加强农机安全治理制度的落实工作, 注意农机安全工作的宣传, 提高农机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积极为农机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 加强维护, 消除安全隐患, 加大检修的力度, 推进平安农机工作的建设。

其次, 加大农机安全的宣传工作。与其他的从业人员相比, 农民的整体素质较差, 业务技能差, 法律意识薄弱, 这就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 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工作, 提高操作技能, 加大宣传的力度, 将宣传推向全社会, 引导群体重视农机安全生产。

最后, 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要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 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充分认识农机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进一步认清当前农机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与公安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严格查处无牌无证、违法载人、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 从源头上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遇有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 采取有效措施, 组织抢救, 防止事故扩大,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结束语

总之, 要提高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质量, 需要农机使用人员、监理人员、监督人员及政府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 才能打造出一个农机安全工作的环境, 改善农机作业的质量, 提高农机作业的效率, 推动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与完善。

摘要:近年来, 我国农业机械快速发展, 农机使用状况良好, 种类更加丰富, 科技含量更高, 被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促进农业生产与增收。但这也给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验,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执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改善机械安全状况成为农机部门所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农机安全监理执法现状浅析[J].河北农机, 2009 (03) .

[2]侯善良.农机安全监理执法的困境与对策[J].湖南农机, 2008 (08) .

浅谈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篇9

从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来看, 因为工作方法、思想认识、农业资金注入等多个方面的差异,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覆盖面方面还不十分理想。具体来讲,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系不完善, 技术服务难落实;二是, 农民整体素养不高, 农业科技难以短期内得到推广;三是, 农业科技服务单一, 推广实效性低;四是,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费缺乏。

二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策略

1.大力宣传农业科技推广的价值, 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

(1) 大力宣传农业科技推广的价值

一是, 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大力发展农业经营实现无缝对接, 并逐渐创建优质、高产农业体系, 大大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 将有效改变农业弱势产业地位, 让广大农民能自觉加入到农业科技推广中来, 并为广大的农民服务。二是, 强化舆论导向, 采用向农民发放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手册、展板等宣传方式, 并有效激发广大农民使用科技的热情。三是, 采取签订技术承包合同、说服引导等方法, 将农业技术部门、农户的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风险共担、自愿等的机制, 大力提升农民使用农工业技术措施的积极性。

(2)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

由于农民不愿意掏钱去使用自己还没有完全了解的技术, 所以, 在新农业技术推广的初级阶段, 其多数是持观望的态度。所以, 需要大力发展增产潜力大、推广面积大、经济效益高的农业科技类项目,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来创建科技示范户与示范基地, 并且能提供现场学习模板, 采用事实引导农民应用科技来致富, 为此, 做好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非常重要。

2.加强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力度, 并做好与科技相关配套服务

(1) 加强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力度

针对广大农民的技术培训, 需要重点强调实用性与层次性, 这是从当前的农民基本素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所决定的。基层农业科技培训可以采用镇、村、组的网络体系, 由农业主管负责人、农业科技领导、农民的几个层次, 采取办培训班、函授、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来讲课、远程网络教育等, 采取“适合的“培训项目。针对那些农业技术文化素养较低的农民来讲, 可以从当地的农事季节出发, 采取农业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相互结合的方式, 提升广大农民使用哦农业科技开展自我服务的基本能力, 提升其农业科学技术水平。还需要注意的是将农业经济技术站作为依托, 并且建立多样化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 构建信息化的服务体系;并且继续加大投入, 构建计算机网络, 为广大农民提供给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与指导, 鼓励科技人员通过典型示范, 知识更新等, 逐渐成为新产业发展的行家, 更好指导当地农民使用农业科学技术。

(2) 做好与科技相关配套服务

农业科技服务部门具有人才多、队伍专、信息灵通等的优点, 需要全面加以利用, 将农业技术项目选取、农业技术指导以及售后服务等全部纳入到全程配套服务内。在进行农业科技正式推广之前, 需要做好农业科技的市场调研工作, 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准确的技术准备与信息服务;在农产品生产出来后, 就可以采取独营或者是联合经营的方式, 将农产品的购买、加工、储藏、销售等基本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真正解除广大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对于产量相对大的农产品, 农业科技主管部门应该推广好包装、加工以及储运等多方面的技术, 实现农业副产品再次增值, 并让广大农民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

3.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的运作机制建设

要从根本上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工作, 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实力, 需要创建良好的运作机制。所以, 农业科技主管部门需要, 将农业经营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走出农业科技推广的新思路。要大力遵守从农业推广出发做好农业科技服务的基本原则, 强化农业科技部门的自我发展能力方面的建设。从推广工作的基本优势出发, 投入到产业化经营的过程内, 并且通过农业化肥统一测算配送、良种统一繁育提供、农作物保护与农产品购销加工等方式更好地投入到服务之中, 大力开拓农业科技推广的服务范围。农业科学技术人员需要定期深入到基层组织之中, 切实发挥好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场, 并且进行个人或者是集团式技术承包, 采取经济效益与技术推广密切结合起来, 切实调动广大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效能, 让基层推广机构能实现新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实现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来讲意义重大, 为此, 采取大力宣传农业科技推广的价值, 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 加强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力度, 并做好与科技相关配套服务等措施,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水平。

参考文献

[1]袁夫早.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出路[J].科技信息.2009 (36)

当前农机监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10

1 大力宣传, 努力提高农机手安全意识

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安全意识淡薄, 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 有的未经培训就驾驶及操作农业机械, 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农业机械安全性能低, 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 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不少机械安全性能达不到国家安全标准。目前仍然还有农机手使用以达到报废标准的拖拉机, 尽管机械毛病多, 仍凑合使用, 再加上驾驶员安全意识不高, 重收入、轻安全, 重使用、轻保养, 带病运行, 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直以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保障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是农机监理部门的职责, 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动员全社会关注农机安全生产是做好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农机监理部门采取多种形势进行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利用电视、广播、标语、宣传单、农村集市日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地方性农机管理法规等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 广泛提高农民群众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农机监理人员要开展农机宣传教育下基层、进农村、进学校活动, 使之知法、懂法、自觉守法, 能做到安全驾驶、操作各类农业机械, 全面提高广大村民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

2 强化自身建设, 树立农机执法新面貌

要想搞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农机监理队伍建设是关键。农机安全监理是代表政府依法对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实施有效管理的执法行为, 农机监理执法人员是依法管理的载体, 同时, 农机监理又是农机部门在农村工作的一个窗口, 是党和政府联系农业、农村、农民的桥梁和纽带。监理工作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严格执法, 做到不徇私情,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树立农机监理形象;做到文明监理、热情服务, 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赢得广大农机手的信任和支持, 增强农机监理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文明高效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精神风貌。

3 强化服务体系, 提升监理工作效率

农村各种税费的减免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很大一部分农民对农机监理收费不理解, 不支持, 工作难以开展。这应促使我们进一步改进政风行风,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工作重心下沉, 贴近基层做好监管服务, 真正做到文明执法、高效服务。积极规范便民服务措施, 强化行风建设。结合实际, 紧扣农机手需求, 采取设置展示栏显示屏、完善网络平台等方式, 完善服务设施, 优化各项监理业务流程, 不断规范便民服务措施。普遍推行公开法律依据、服务事项、收费标准, 推广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等做法, 严格执行制度, 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监理、优质服务”活动。以服务人民,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提高服务质量。本着依法公开、注重实效、有力监督的原则, 对服务项目、办事程序、收费依据、收费项目标准、具体业务办理人员、投诉电话等内容进行张榜公开, 自觉接受社会和农民机手的监督, 增强工作透明度, 杜绝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的发展。

上一篇:师生关系的处理技巧下一篇:如何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