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节能的原则

2024-06-29

民用建筑节能的原则(精选九篇)

民用建筑节能的原则 篇1

1要加强新建建筑的节能管理

建筑节能管理, 要从源头上遏制建筑能源过度消耗, 要对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做好监管工作。

规划主管部门应在规划许可审批阶段, 承担起指导、审查和监管职能。规划审查时, 需要针对建筑设计方案是否满足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征求同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对于那些不满足强制性标准的, 要加强指导, 督促改进;对予不满足强制性标准的, 不应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在设计阶段, 重点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对于不符规定的, 不应忽视, 应指导督促建设单位改正;建设主管部门要把好发证关, 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经审查不满足强制性标准的, 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在建阶段, 建设单位不得要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当然, 设计人员要保持职业操守, 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不应为了降低成本而曲意理解规范要求, 抱着侥幸的心理进行设计。施工单位不应迎合建设单位的违规行为, 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对于违规操作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注册执业人员必须严厉处罚。

竣工验收时,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重点查验建筑物是否满足节能强制性标准;对不满足强制性标准的, 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

2加强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广

建筑节能涉及到建筑物的方方面面,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设备的能效、新能源的利用、用水用地等等。

(1) 建筑节能最有效的手段是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外墙、屋顶和外窗是建筑围护结构最主要的三个部分。在楼盘销售时, 销售人员往往重点推荐外墙保温系统, 而且将大飘窗、大幅落地窗、大阳台作为房屋的卖点, 其实外窗是整个建筑围护结构中影响节能的最重要因素, 外墙保温系统起到的作用还次于外窗。我们在对常州一些使用玻璃幕墙的大楼用电情况进行调研时发现, 这些大楼的用电量明显要大, 而且很多大楼考虑对外墙进行改造以降低用电量。外窗散热量占建筑外围护结构总散热量的50%以上, 它是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最薄弱的环节。因此, 控制窗墙比并且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 是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指标的有效途径。一方面, 设计人员和建设单位不应单纯追求立面效果, 过多的使用玻璃材料, 应在保证采光通风前提下, 控制窗墙比, 减少外窗传递的热量;另一方面, 应使用新型玻璃材料和推广应用新型节能门窗, 比如双层中空玻璃和新型太阳能遮阳系统的应用。比如常州朗诗国际街区采用了合金遮阳外窗, 直接反射日照, 大大降低日光热辐射。屋顶应当采用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符合标准的、高效的保温隔热屋面, 层数不高的建筑物, 应尽可能安装屋顶太阳能热水系统。比如蚌埠怡康新都花苑, 其多层和小高层均预装太阳能, 17层的住宅八层以上预装太阳能热水器, 降低了屋顶直接受热, 同时合理利用新能源。

民用建筑节能的原则 篇2

1 建筑节能施工的具体要求

通常情况下,建筑节能的主要目的在于从门窗、屋面、外墙等多方面提升围护结构的热阻值和封闭性,进而实现建筑能耗的节约与降低。

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篇3

关键词:建筑电气 节能 原则 方法

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领域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因为国外的设计公司在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视环保和节能,如果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不重视节能,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而节电节能工作牵涉的面又十分广泛,从发电厂开始到线路末端的用户都应该高效地使用电能以减少损失。对于设计者而言,就是要合理的选用设备(变压器,电动机,电缆,照明光源等),合理确定供电电压等级以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等。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潜力很大,应精心考虑设计方案,选择高效节能设备,应用先进的设计技术,按照节能标准合理设计。在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空间的同时,又能行之有效地节约能源,这是每一个设计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电气节能设计既不能以牺牲建筑功能损害使用需求为代价,也不能盲目增加投资为节能而节能因此,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用性就是基于满足在建筑物内创造良好人工环境提供必要的能源,为建筑设备运行提供必需的动力,按照用电设备对于负荷容量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来优化供配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

(2)实际性要充分考虑实际经济效益,合理选用节能设备及材料,使节能增加的投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收回

(3)节能性应考虑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消耗,比如电气设备自身的电能消耗,传输线路上的电能消耗等等这应该是节能的着眼点

变压器得节能设计

制造厂设计的变压器经济运行负荷率在40%~60%,在变压器设计中应尽量采用低能耗及铜线材的新型高效节能变压器,选择其台数和容量时,尽可能使变压器负荷率设计在40%~60%。同时在满足容量及负荷率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变压器的台数,选择大容量变压器,以减少变压器损耗。另外,在空调负荷较大时可采用单独一台变压器作专用空调变压器,在空调不使用的季节时可停运,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二、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在工程设计中,变电所的中心位置应尽量接近负荷中心,以缩短配电半径,减少线路损耗,同时还要兼顾电源的进出线方向。实际上对多数用户来讲,至少从有色金属消耗量及线路功率损失这两个原则出发选择变电所的位置,得出的结果才能使用户在一次性投资、节能降损及设施维护管理等方面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根据负荷容量、供电距离及分布、用电设备的特点等因素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使系统尽量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根据规程规定,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处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10%,干线及分支线首端的不平衡度不大于20%,中性线的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25%,这是因为在配电系统中,有的相电流较小,有的相电流接近甚至超过额定电流,这种情况下,不仅影响变压器的安全经济运行,影响供电质量,而且会成倍增加线损。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小三相不平衡度。

三、电气配电线路的节能设计

配电线路电能的损耗取决于线路的阻抗和电流,与阻抗成正比、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而线路的阻抗与导线的导电率和长度成正比,与导线的截面积成反比。因此配电线路选用高导电率的导体,尽量采用铜芯线,不采用铝芯线;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尽量提高电压等级和功率因数,以降低电流。如今照明大量采用荧光灯,配置电感镇流器,其功率因数很低,仅约0.5,而就地加电容补偿器或采用电子镇流器,其功率因数可达约0.9,这样一来,采用电子镇流器的线路电流只有采用电感镇流器的5/9,而线路损耗在只考虑电阻时只有1/3.24。

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尽量采用三相供电,而避免采用单相供电,也可降低电流。三相与单相供电线路损耗比较,假设线路长度一样,负荷为电阻性负载且三相完全平衡,单相线路导线截面积S1=16mm2,三相线路导线截面积S2=4mm2,那么单相线路电阻R1为三相线路电阻R2的1/4,在负载功率相同时,单相线路电流I1为三相线路电流I2的3倍,在只考虑线路电阻损耗时,单相线路损耗P1为三相线路损耗P2的1.5倍。由于三相负荷完全平衡,N线电流为0,因此N线没有损耗。

此外还应避免导线穿管产生涡流,造成电能损耗,如严禁金属管内穿交流单根导线。对于铜外套的矿物绝缘电缆,应按一定的规则排列进行安装,把涡流降到最少。精心设计,减少供电线路长度,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流,不仅减低线路损耗,而且还可以减少线路压降,提高供电质量。

四、空调用电的节能设计

民用建筑中空调型式有中央空调系统、分体式空调系统等,夏天空调用电占民用电的很大部分,中央空调系统可采用楼宇自控BA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以达到节能目的;分体式空调采用遥控器控制开或关,空调待机功耗南方地区有2~3W,北方地区有5~8W,例如某单位有300台空调,一天待机为14h,待机功率为5W,一天耗能将达到21度电。对于住宅空调一般是设计一个插座或是带开关的插座,由于空调插座安装高度较高,平时操作很不方便,因而造成仅用遥控器关机,无法切除电源,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为空调插座设置一个独立开关进行控制,以便用遥控器关机时,顺手把空调机电源关掉;而对于单位办公大楼等的分体空调,电气设计有时往往与照明共用一个配电箱,这样一来要想关掉空调电源,必然要大楼管理人员到各层配电箱处关掉空调电源回路,工作量很大也很麻烦,因而往往造成空调处于待机状态,甚至连春、秋、冬季也处于待机状态,造成电能的大量浪费,而且还是一个火灾隐患。解决这一问题,空调用电可设置专用配电控制箱进行供电,其远程控制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值班室内,以便管理和控制。

五、照明用电的节能设计

照明是民用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照明种类可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景观照明等。衡量照明质量的主要指标有:照度、眩光、显色性等;而照明节能的评价指标是照明功率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镇流器或变压器)。因此在满足照明质量要求时,应优先选用高发光效能的光源和高效率的灯具,同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要求的照度标准值以及照明功率密度值进行照明设计,不仅光源的选择能达到照明节能,而且照明灯具的合理控制也是照明节能的重要手段。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篇4

1. 建筑电气节能的设计原则

1.1 满足建筑物的功能

即满足照明的色温、亮度和显色指数;舒适性空调的新风量及温度,也就是舒适卫生;确保上下及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

1.2 考虑实际的经济效益

不能因节能而过高的消耗投资,增加运行的费用,而是应该使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来进行回收。

1.3 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

找出能量消耗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地方,然后再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节能。例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的有功损耗几乎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因此,节能措施也应该贯彻经济合理、实用以及技术先进的原则。

2. 建筑电气节能的注意事项

2.1 正确的负荷计算是经济合理运行和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保证。

2.1.1 工程项目总用电量的计算在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规划阶段通常采用负荷密度法,方案阶段应采用单位指标法,施工图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则采用需用系数法。

2.1.2 参考成熟的数据。

不同的建筑性质有着不同的用电指标,但相同的建筑性质在不同地区的用电指标也存在差异。

2.1.3 选择合适的系数。

不同用电设备需对应不同的系数,而相同的用电设备,因运行数量不同,其需用系数也就不同。

2.1.4 根据总的用电量决定系统供电的电压等级。

用电单位的总用电量在250k W及以上或者变压器容量在160k VA及以上时,宜以10 (6) kV供电,以下则可由低压供电。对于单台且大容量用电设备的供电电压选择,应当根据当地的供电条件以及大容量电机起动的时候对变压器的影响来决定,通常以350k W作为高压和低压供电的分界点。对于低压供电的照明负荷,当线路电流≤40A时,宜采用220V单相供电,当线路电流>40A时,则应采用380/220V三相供电。

2.1.5 优化系统的运行方式。

对排水系统、空调系统、照明和电梯等用电设备进行程序化和智能化控制,使各种用电设备在每天不同时段或者每年的不同季节,均运行在经济合理的状态。

2.1.6 力求配电系统三相平衡。

对分体空调、照明负荷、插座和热水器等单相负荷的配电不仅在图面上配平,也要从实际的使用情况来判断其运行时是否能真正达到三相平衡。

2.1.7 对各种用电设施进行电能计量,以便于对用电进行节能管理。

电能计量表计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检测参数包括电流、电压、电量以及功率等。

2.2 减少线路上的损耗

在一项工程中,线路左右、上下纵横交错,小工程线路的全长不下万米,大工程更是不计其数,线路上的总损耗是非常可观的,所以,对减少线路上的能耗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线路上存在电阻,当有电流流过时,便会产生功率损耗。线路上的电流是固定的,要减少线路功率损耗,只能减小其电阻。线路的电阻R=P×L/s,也就是线路电阻和电阻率P成正比,和线路截面面积S成反比,和线路长L成正比,所以减少线路的功率损耗有以下措施:

(1) 选用电导率小的材料做导线;

(2) 缩短导线长度;

(3) 增大导线的横截面面积。

2.3 减少高次谐波以及降低系统的无功损耗

2.3.1 选择电力和电子设备要符合谐波指标要求,尤其是一些容易产生谐波的设备,如EPS电源、UPS、软起动器、变频器、大型调光装置或医疗检查设备等。

2.3.2 因谐波分布的多变性和计算的复杂性,所以谐波问题难以在设计阶段得到充分的解决,故应考虑在运行调试过程中,加大抑制度。

2.3.3 谐波指标以电力系统的公共连线点为分界,对公共电网和用户均有具体规定。电网谐波指标主要是指电压的畸变率,用户谐波指标是谐波次数所对应的谐波的电流值。

2.3.4 使用性质不同的公共建设,其低压配电系统中谐波骚扰的等级也有不同的规定,谐波骚扰等级一共分为四级。

2.3.5 配电系统在设计时,应在多个环节考虑谐波产生的影响。如保护接地采用TN—S制,能有效防止中性点电位升高;变压器绕组可采用Dyn11来抑制3次谐波;选择中性线和相同截面的相线则为了解决谐波引起中性线电流的增大;计算变压器负荷率时,要考虑谐波引起的变压器降容等问题。

2.4 合理的选择配变电所位置,降低供电损耗,减少线路长度。

2.4.1 配变电所的位置应尽可能地深入或接近负荷中心,同时也要方便进出线的吊装和运输,注意是否有腐蚀性气体、爆炸危险介质、结露和渗漏等因素的存在。

2.4.2 对不同用电设备及供电距离,应进行电压降计算,不能因节能而影响供电的质量。

2.4.3 正确的选择供电线路的截面,以减少线路电阻,降低能量损耗。计算时要同时考虑环境条件、敷设方式及计算电流等因素。

2.4.4 尽可能地改善变配电设备的运行条件。变压器和电缆等设备在正常工作时的温度接近100℃,使大量的热量滞留在变电所及其线路通道中,若不及时排出,将造成配电设备降容,所以在自然通风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应采取机械通风,有条件的可配置空调设备进行降温。

2.4.5 照明节能

根据统计,我国照明用电量现已占总用电量的10%~12%。从2004年12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该标准不仅有“照明节能”,也使整个标准都贯穿了绿色照明的理念与宗旨。该标准要求设计者要运用合理的设计方法,正确的选用优质及高效的照明器材,以及合理的配电系统控制方式,以获得更好的节能效果。

(1) 选择优质的电光源。科学的选用电光源是照明节电的首要任务:节能的电光源其发光效率要高。白炽灯泡的发光效率通常为7~20Lm/W,其寿命基本为1000h,特殊的是2000h;单端紧凑型的荧光灯(俗称的节能灯)其光通量一般为50Lm/W,采用一个9W寿命3000~5000h的节能灯完全可以取代40W的白炽灯泡;而T12型的双端直管荧光灯的光通量是55Lm/W,寿命为3000~5000h,但现在的T5型则能达到90~110 Lm/W,寿命可达8000~10000h,所以,T12、T10甚至是T8型的荧光灯都应该淘汰,不仅可以节约大概50%的电能,也能改善灯光的显色性。除以上的光源外,还有高强气体的放电灯,如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发光二极管、无极灯和半导体照明灯等,科学技术的电光源也层出不穷。

(2) 选择节电的照明电器配件,在各种气体放电光源中均要有电器配件:如镇流器,旧的T12荧光灯的电感镇流器要消耗它20%的电能,40W灯的镇流器耗电约8W,而节能的电感镇流器的耗电则小于10%,更节能的电子镇流器,则只耗电2~3%,是一项不小的节电措施。

(3) 安装照明系统节电器。现在,很多国家都大力提倡使用照明节电器,在现有地照明系统上加装节电控制设备,国内市场上照明节能的设备很多,其中,照明控制节电装置占最大比例。

(4) 合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既是可再生能源,又是环保能源,有很大利用前景。目前,有些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的景观照明、庭院照明和楼梯间的公共照明已采用了这种技术。硅太阳能电池就是目前常用的换能部件,它的换能效率高达20%~30%。

3. 结语

康复医院的机构及其建筑设计原则 篇5

一、康复医院的机构

康复医院或康复中心(rehabilitation center)是一种区别于临床医院的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它是康复医疗、科研、教学结合在一起的发展康复医学事业的重要基地。按规模可分为大型(100~200张床)、中型(50~100张床)和小型(50床以下)中心;按功能有综合性(接受各类残疾者)和专科性(如老年康复中心、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脊髓损伤康复中心、癌症康复中心、语听康复中心等)之分;按地理条件可分为矿泉康复中心、海滨康复中心、山村康复中心、泥浴康复中心等;按主办部门等性质不同可分为荣军疗养院(残疾退伍军人长期康复治疗机构)、康复疗养院(主要为老年病、慢性病患者康复治疗)。康复中心的业务组织结构见下图:

二、康复医院的建筑设计原则

康复医院的建筑设计必须考虑不同的收治对象和机构性质,从实际出发和切合实用的原则,搞好规划和设计。其总的方面与医院相似,但应更适合康复医疗工作流程。

(一)建筑设计基本原则

必须充分注意康复医疗机构的固有特点,它包括:①必须充分考虑康复医疗机构服务的对象中大多数是行动不便甚至不能行走者,因此在布局设计时要将使用最频繁的诊疗部门安排在底层,尽力减少垂直流动;②必须充分考虑减少患者的移动,康复门诊要采用中心式结构,使诊室与各相关辅助科室能直接或近距离连通;③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障碍情况,各康复治疗区都应有较宽敞的活动空间,在可能情况下要尽量设置模拟家庭;④必须充分考虑应付意外事故的防范能力,要重视和周密设计便捷、安全、可靠的紧急疏散路线和方式;⑤必须充分考虑随收治对象变化而调整诊疗科室类型、功能和空间的机动性,因此在可能情况下要尽量采用可活动、可调整的,即具有可塑性的建筑设计。

(二)建筑设计特点和注意事项

包括出入口设计、空间间隔和围绕物设计、活动区设计三大方面:

1.出入口设计要点。①楼梯(供可走动者用)。每楼梯台阶不高于15厘米,两边都应装栏杆,并延伸外弯超过楼梯顶部或底部;②斜道。坡度为5度,宽度不小于1米,有时需要可搬动的斜道;③门槛。取消全部室内外门槛;④门。门宽宜0.9米以上,可方便轮椅进出;⑤电梯。电梯空间要不小于可进出移动床的宽度,电梯操纵器高度宜距地面75~95厘米的高度,以便于坐轮椅患者的揿按,且电梯自动关门的速度要慢。

2.空间围绕物设计要点。①地板。应不滑,不打蜡,不用地毯,可应用编织地席或其他表面结实的覆盖物;②墙。表面都应光滑;③窗。窗槛不应高于82厘米,在可能情况下安排凸窗(bay window),以提供更大的视野,采用拉或窗帘式软百页窗帘(venetain blinds),最好设计成电动式;④电灯。开关不超过地面92厘米,电器插座应不低于地面60厘米,开关应靠近门旁;⑤空调和通风装置。安装在天花板下,不占用墙面。

3.活动区设计要点。①卧床。床两侧均可自由进出上下,壁柜深度不超过60厘米,最好为活动拉门,挂衣横杆高度不超过1.2米;②浴室。澡盆和厕所都要设有扶手杆,最好为水平或垂直形,不要斜形,高度一般宜为65~75厘米,厕所扶手杆可设计成折叠式或回转式(swing-away type)。洗盆要装在抽水马桶旁,便于便后洗涤。淋浴莲蓬头的高度可自动调节或设计成手握式,若将控制开关都安装在手柄上则更好。澡盆和淋浴座位应尽量与轮椅座位高度同样高,便于患者转移。

民用建筑节能的原则 篇6

1.1 负荷的计算:

电力负荷是供电设计的依据参数。计算准确与否, 对合理选择设备, 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 均起决定性作用。高层建筑的电力负荷计算, 基本上采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

1.2 供电电源及电压的选择:

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 现代高层建筑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电源, 具体数量应视负荷大小及当地电网条件而定。两路独立电源运行方式, 原则上是两路同时供电, 互为备用。另外, 还须装设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 要求在15秒钟内自动恢复供电, 保证事故照明、电脑设备、消防设备、电梯等设备的事故用电。国内高层建筑的供电电压, 都采用10kV标准电压等级。

1.3 高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高压配电系统:现代高层建筑均是采用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同时供电。一般高压采用单母线分段, 自动切换, 互为备用。

计费方式, 采用高供高计。但在低压侧, 仍装设计费电度表, 采用将照明与动力分开的两部电价法。

为减少变压器台数, 单台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一般都大于1000kVA。为限制低压侧的短路电流, 正常时变压器解列运行, 中间设联络开关。

高压系统及低压干线的配电方式基本上都采用放射式系统。楼层配电则为混合式系统。配电设备中的主要部分是干线。现代高层建筑的竖井多采用插接式母线槽。水平干线因走线困难, 多采用全塑电缆与竖井母干线联接。等等。

1.4 主要设备的选型

高压开关柜。现代高层建筑的变配电室设在主楼地下层, 按规定不宜采用油开关。应根高层建筑地下室的标准, 选用具有"五防"功能的真空开关手车式高压开关柜。

电力变压器。根据防火要求, 主楼内是不允许装设大容量的油浸电力变压器的。

低压配电屏。国外低压配电屏的结构, 几乎都做成抽屉式, 特别是大容量的出线, 则做成手车式。

应急备用发电机组。过去大多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做应急备用电源的。近年国外高层建筑已开始采用燃汽轮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速度快, 故障率低等优点。

变电所位置的确定:现代高层建筑的用电量相当大, 在确定变电所位置时, 应尽可能使高压深入负荷中心。这对节约电能, 提高供电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电气照明设计:电气照明设计, 包括光源选择、照度计算、灯具造型, 灯具布置, 眩光控制和调光控制和照明配电线路敷设等。照明设计与建筑装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应该相互配合, 在使用功能及艺术意境方面求得统一。选用高光效电光源, 可以取得节能的明显效果。

防雷与接地:现代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 除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带的传统做法外, 近年还出现有消雷器和放射性避雷针。这两种防雷技术虽然在工程上得到不少实际应用, 但在理论上一直是有争议的。现代高层建筑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与楼板的连接是十分可靠的。关键是做好金属管线的接地。

现代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 都是合在一起的, 组成混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按最小的要求而定, 通常是在4欧以下。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板。尽管基础钢筋等自然接地体已能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 仍需要装设水平的人工接地体, 将主要的建筑物基础连接成接地网, 这对均衡电位, 提高安全性都有好处。

电梯:电梯按使用功能分, 有高级客梯、普通客梯、观景梯、服务梯、消防梯、货梯、自动扶梯等许多种;按速度又分为低速梯、快速梯、高速梯和超高速梯等;按电流分则有交流和直流两大类。设计人员的任务是要确定电梯台数和决定电梯功能。电梯的配置和造型, 不是电气设计人员单方面所能决定的, 必须与总建筑师或总体交通设计人员共同研究才能确定。

消防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现代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包括:火灾探测器、分区消防报警控制器、消防中心和气体自动喷射灭火及自动洒水灭火系统等四个部分, 实现报警灭火自动化。

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后转换成电信号, 进入分区报警器和消防中心, 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消防中心负责整座大楼火灾的监控和消防指挥。关于高层建筑中消防用电的设计问题, 涉及到其他许多学科, 而且规模越大, 功能越多, 控制内容越广泛, 设计内容也就越复杂。

2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原则

由于人口的增加, 工业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能源的消耗也就急剧增加, 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因此, 各行各业提出了节能的要求, 节约二次能源--电能, 也就成为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焦点。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原则建筑电气节能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2.1 满足建筑物的功能:

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 也就是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 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 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2.2 考虑实际经济效益:

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 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 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 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2.3 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

节能的着眼点, 应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 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传输电能线路上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 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 宜采用先进技术使其能耗降低。

因此, 节能措施也应贯彻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

民用建筑节能的原则 篇7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特征和EPC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简称EPC) 的运行模式, 决定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企业即ESCO (Energy Services Company, 简称ESCO) 承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主要风险。ESCO要实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投资建设的自身获利目的, 就必须坚持科学的投资风险控制原则, 制定与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投资风险控制的有效策略。

2 ESCO节能改造项目投资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2.1 经济性原则

ESCO节能改造项目投资风险控制策略应按照经济性原则, 提高控制策略的效率和效果, 特别是要在成本节约、信息畅通等方面制定可行的措施。

2.2 系统性原则

由于项目投资风险控制具有极强的系统性、综合性, 这就要求ESCO既要重视风险产生的复杂性, 还要考虑到风险产生后果的影响面, 所制定的策略需要综合性强, 全盘考虑, 并且动员各种力量, 科学地分配各项工作, 由整个企业共同合作来完成。

2.3 全过程原则

风险控制策略应伴随着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事前、事中主动控制以及事后弥补的策略。从项目选项、项目洽谈、项目实施到项目节能效益分享阶段, 风险存在于全过程中, 因此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也是全过程的。

3 ESCO节能改造项目投资风险控制策略

3.1 完善ESCO项目投资资金管理

3.1.1 拓宽融资渠道, 完善“造血机制”, 加强资金管理

在项目融资过程中, 应选择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将企业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有效结合起来, 完善企业的“造血机制”保证资金周转畅通。加强企业自身资金计划管理和调度,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信息反馈系统与资金报表制度, 积极稳妥做好资金回收工作。

3.1.2 选择合适融资方式和贷款方案, 充分利用优惠政策

仔细研究经济动态和走势, 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所有可能的费用都周全地计算在内, 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和贷款方案, 减少经济、能源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充分了解国家在节能事业方面的政策和优惠措施,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利用国家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投资的优惠政策, 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

3.1.3 重视成本管理

重视成本管理, 不忽视项目中发生的各种细小费用如交通费、垃圾清理费并应计入成本, 每项细小成本的积累将是一笔大的支出。另外一些附加成本也应该清楚记录, 后期作为证据出示给客户, 让客户清楚理解这些额外成本。

3.1.4 严密监控财务状况, 提高财务控制能力

定期对自身财务状况进行总结和检查, 做好投资回收衔接和努力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严密分析与监控成本、费用的支出, 努力提高ESCO财务管理质量。

3.2 优化合同条款, 加强合同管理

ESCO要力争将投资的风险控制在合同上, 通过合同的约束来保障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正常运行和应得的收益。目前, ESCO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投资中, 节能服务合同普遍采用的是国外的样本, 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标准, 因此大部分ESCO没有针对自身的特点来设立合同, 忽视了验收标准、能源管理费用等的数据化、具体化, 对合同条款的表述比较模糊, 不够详细, 很可能在执行期间因为分歧而影响项目正常运行。为此建议优化合同条款, 特别是节能量的测试和节能效益分享比例问题, 要尽量在合同条款中详细说明, 最好能让客户企业提供反担保, 降低ESCO的收益回收风险。在项目开始前, 应结合客户的具体状况制定详尽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案, 并在ESCO与客户以及相关合同当事人之间就风险承担与损失进行分配以分散风险。最好有ESCO内部专业的法律人士对签署的能源管理合同进行仔细审查。

除了完善主合同外, 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合同条款, 加强合同管理, 从而分散ESCO的投资风险。

3.2.1 客户信息合同化

ESCO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 若能将客户的资质及履约能力等基本信息都详细地在合同中注明, 包括将客户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让客户承诺在合同中, 将其条款化, 就可以避免客户的刻意隐瞒;若客户违约, 必将承担法律责任。这样通过客户信息的合同化将本应由ESCO承担的客户信用风险部分地分配给了客户。

3.2.2 明确约定不可抗力条款

对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因自然因素、市场因素等导致的非人为风险, 可以采取不可抗力的条款约定, 分担风险。明确约定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应由双方合同当事人共同承担。

3.2.3 明确约定违约责任

履约阶段中的风险可以通过违约责任的规定来分配。ESCO在融资、技术与设备和原材料、施工中承担较多的风险, 但是这些环节仍然需要客户、供应商、分包商的密切配合, 这些配合至关重要, 应在合同中明确、具体地表述。一旦这些参与者有违约的情况, 就可以把部分风险分配给各参与者, 而客户在核算节能量过程中以及ESCO后期投资回报收回中可能存在违约的风险, 若能将客户违约风险应承担的责任和损失约定在合同中, 有助于降低节能量风险和节能效益分享风险。

3.2.4 约定履约担保

在ESCO投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过程中, 涉及的因素和人员众多, 一旦中间环节出现问题, 就会给ESCO带来损失。为了约束参与人的行为, 降低因为运行过程中不合理阻碍的影响, ESCO在与参与方签订合同时应该约定履约担保。如与客户之间, 要求客户提供第三方担保;与设备供应商之间, 要求其提供资产抵押等有效担保。

3.2.5 签订牵连合同, 分散投资风险

ESCO通过签订一些附加合同把部分风险分配出去, 亦即把自己不擅长的业务转交其他单位, 并与之签订类似分包的合同, 以有效转移部分的风险。如与设备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 可以将原材料采购风险转移给供货商;签订施工分包合同, 可以将施工过程的风险转移给分包方等。通过合同或协议合理的转移风险, 从而减少ESCO投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承担的风险。

3.3 加强ESCO投资运营管理

3.3.1 规范节能改造项目投资的运作程序, 建立责任与利益相结合制度

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投资的选择, 到项目投资的中间环节直至最后投资资金的回收, 整个阶段都要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 把投资收益与项目经理的收益相结合, 建立责任与利益对等制度。投资建立科学合理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评估机制, 进行投资的全过程管理。充分发挥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要选派财务经理, 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向, 选派合格的技术监事和市场监事对项目进行跟踪服务, 及时发现项目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项目企业提供建设性意见。

3.3.2 成立关键技术管理部门, 制定节能改造技术评价方法并推广应用

时刻关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的技术更新情况, 并由专门的技术管理部门对节能技术和资源进行识别和分类, 同时建立关键技术的数据库, 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新技术, 及时更新技术库, 以便对不同的节能改造项目提供技术决策。针对具体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 明确掌握各关键技术对项目需求的影响程度;在设备选择时, 尽量选择可靠性好的设备, 并要求供应商能提供一定的担保。

3.3.3 增强ESCO管理水平, 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ESCO要想有长远的发展, 必须在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有一套合理的机制体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构建法人治理结构, 优化投资管理流程, 加强自身管理, 并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使企业资源利用最大化, 控制好系统内外的每一个运作节点, 从而使得投资运作成本降低, 减少风险源存在, 将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控制在最低。另外, 应通过引进一些高素质专业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提高ESCO投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成功率, 减少技术和管理引起的投资风险。对于道德风险仅靠完善合同无法彻底解决, 需要设计必要的激励机制, 使得个人利益与业绩真正挂钩, 让每一个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获得合理报酬的同时相应地承担经营风险及其他责任, 从而提高企业人员整体工作效率, 避免组织管理方面的风险。

3.3.4 实行节能量连续监测

对项目要进行实际监测, 项目实施前的预测和估计应留有一定的误差余地, 制定合理误差幅度, 持续进行监测, 密切关注项目改造的节能量情况。因为一旦达不到合同规定的节能效果, ESCO就要对客户企业提供一定的补偿, 因此连续监测有利于及早发现节能效果的差距,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规避节能量风险。

3.4 建立客户评价体系, 注重客户管理

从以往ESCO投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情况看, 即便ESCO已提供很好的节能方案, 并经过最终测试也完全达到预期目标, 却往往发现本该获得的可观投资收益往往没有实现, 主要是由于缺乏法律约束与监督机制, 使得部分具有恶意隐瞒和主观赖账主意的客户行为得不到监督与约束, 致使ESCO先期投入大量资金, 在后期却无法顺利按照合同收到其应得的节能收益, 这是ESCO投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面临最大的风险问题。所以, 客户管理是ESCO投资风险控制的一个必要策略。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设备、技术、资金投入风险全部由ESCO承担, 选择能正常履约的诚信客户是降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投资风险的重要环节。在项目立项前, 不仅要对项目本身的节能潜力进行评估, 同时对目标客户的整体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并进行客户综合评价, 通过对客户进行详细的调查, 并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尽量选择一些真诚地愿意和节能服务公司合作, 而不是出于借用资金或恶意意图, 其项目本身也具有较大节能潜力的客户, 以择优选择。对客户的了解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4.1 了解客户基本情况

在项目洽谈阶段, ESCO应该调查客户公司成立的时间、法人及股东名称, 所有制结构, 注册资本金、资金实力, 公司经营形式, 组织结构, 管理者综合素质, 可供选择的担保和抵押措施等基本情况。通过调查, 初步分析企业综合实力, 信誉等。一般来说, 公司注册时间长、注册资本较大时, 说明客户的实力较强, 那么ESCO投资的风险要小一些;通常国有企业的风险程度相对于民营公司和私人公司要小。通过了解企业领导素质、员工素质、以及社会对企业的评价等可以更好地预计企业发展趋势等。

3.4.2 分析及评价客户财务、业务状况

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如企业的总资产、净资产、负债率、生产能力、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金周转率等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查看已经被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净现金流量表、损益表, 掌握企业的资产变动情况、利润变动情况, 进一步了解其企业获利能力, 从而判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对于搜集的企业财务数据可由ESCO内部的客户管理评估小组进行分析, 对客户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并形成评估分析报告。评估的主要指标可以设定为资产负债率、经营管理能力及盈利能力等。同时还需要关注企业的业务状况, 看ESCO要投资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是否与主营业务相关, 因为一般情况下, 改造项目若与主营业务有关, 那么这项改造计划将极大地关乎企业未来的盈利, 企业的重视度高一些, 合作中的态度会积极些, 这样会减低ESCO与客户的沟通成本, 降低风险。分析及评价客户财务、业务状况能够提高ESCO收回投资效益的可能性。

3.4.3 评估客户企业信誉

ESCO可以借助商业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客户信用评估系统, 运用信用系统对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企业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 选择优良的客户。信用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客户行业背景、财务状况、运营能力、管理能力、法律环境和政府关系等。通过评估后, 细分客户群, 针对不同的客户群, 采用不同管理模式, 尽可能地降低客户信用风险。尽量利用信用系统进行科学的评估, 回避ESCO内部项目负责人, 避免一些主观评估意见, 力求形成客观评估结论。

4 结语

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获利, 尽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具有社会公益的属性, ESCO已获利万自身投资建设目的也不例外。ESCO是EPC模式下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投资建设的主体, EPC建设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ESCO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投资风险的内在特征, 坚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投资风险控制的原则, 采取积极有效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投资风险控制策略, 是ESCO发展必须重视的战略问题, 也是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摘要:阐述ESCO节能改造项目投资风险控制的经济性、系统性和全过程原则;从完善投资资金管理, 强化合同管理, 加强投资运营管理, 建立客户评价体系, 注重客户管理等方面, 提出投资风险控制策略。

关键词:ESCO,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资风险,控制原则

参考文献

[1]Osman Ayet, Ries Robert.Life-cycle impact analysis of energy systems for buildings[J].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s, 2004, 10 (3) :87-97.

[2]刘继仁, 郭汉丁, 崔斯文, 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机理研究综述[J].建筑经济, 2014 (9) :81-85.

[3]尚天成, 潘珍妮.现代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214-217.

[4]周鲜华, 徐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的收益风险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57-60.

[5]王晛.基于有效单位能耗的合同能源管理激励机制设计[J].建筑经济, 2014 (12) :97-101.

[6]Vytautas Martinaitisa, Eduardas Kazakeviciusb, etal.A twofactor method for appraising building renovation and energy effi ciency improvement projects[J].Energy Policy, 2007 (35) :192-201.

[7]尚伶, 郭汉丁, 马兴能.ESCO节能改造项目投资风险动态反馈系统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23) :141-146.

[8]尚伶, 郭汉丁, 马兴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投资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综述[J].建筑节能, 2012 (8) :62-66.

环保部坚持节能减排“三不原则” 篇8

赵华林是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09中国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高层论坛上讲这番话的。此次论坛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主办, 来自发展改革委、环保部、科技部、各省市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也遇到严峻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某些地方节能减排在工作力度、工作意识上都有放松和下降的现象;已经建成的污染减排设施运转不畅, 偷排和超标的现象比较多。环保部门在近期开展的建设项目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 有20%的项目存在未批先建的环境违法问题, 25%的重点污染源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节能减排资金投入不足, 新开工项目数量减少, 部分已开工项目进展缓慢;有些已经列入淘汰名单, 或已经关停的企业又恢复生产;节能减排压力增大, 一些高污染、高能耗行业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 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设备等行业无序发展比较严重。

民用建筑节能的原则 篇9

20年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外貌, 当然也可以改变一座城市的建筑, 改变一个国家的形象。

自1980年代起, 因着城市建设规模的壮大和更多富裕的人们开始搬入新房, 建筑节能也逐渐被重视起来。从1986年的第一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到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中国用了22年的时间终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诸多标准羽化成了一部条例, 对建筑节能的重视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此时, 中国的城市化依旧在急行军。此时, 大气污染已经重要影响到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就是要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 降低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终极目标还是还给人们一个可以宜居的环境, 譬如说“诗意地栖居”。

该《条例》针对中国民用建筑节能做出了具体规定, 有5大值得关注的政策看点, 也至少有4类企业将因该《条例》的颁布实施而受益良多。

5大政策看点

关键词一:监管

对象:新建建筑

措施:实施全过程监管

目的:从源头遏制建筑能源过度消耗

加强对新建建筑的节能管理, 是从源头上遏制建筑能源过度消耗, 防止边建设高能源消耗建筑、边进行节能改造的有效途径。为此, 该《条例》在不增加新的行政许可的前提下, 对新建建筑节能实施全过程的监管,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一、在规划许可阶段, 要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进行规划审查时, 应当就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征求同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对于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 不予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在设计阶段, 要求新建建筑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经审查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 建设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三、在建设阶段, 建设单位不得要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注册执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工程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不执行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 有权要求其改正, 并及时报告。

四、在竣工验收阶段, 建设单位应当将民用建筑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作为查验的重要内容;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 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

五、在商品房销售阶段, 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向购买人明示所售商品房的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措施和保护要求、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

六、在使用保修阶段, 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内, 对发生质量问题的保温工程负有保修义务, 并对造成的损失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关键词二:改造

对象:既有建筑

措施:在原则、管理、标准要求及费用方面进行四大明确

目的:解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举步维艰、改造费用筹集困难、改造进展缓慢等问题

当前, 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举步维艰。由于既有建筑存在产权形式多样、结构形式复杂、改造标准不一、改造费用筹集困难等诸多因素, 从全国来看,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展缓慢。为此, 《条例》在既有建筑改造四大方面进行了明确:

一、确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原则。该《条例》所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

二、强化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既有建筑的建设年代、结构形式、用能系统、能源消耗指标、寿命周期等组织调查统计和分析, 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 明确节能改造的目标、范围和要求,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明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标准和要求。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应当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优先采用遮阳、改善通风等低成本改造措施。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改造和供热系统的改造, 应当同步进行。

四、确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费用的负担方式。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费用,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负担;居住建筑和公益事业使用的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费用, 由政府、建筑所有权人共同负担。

关键词三:限额

对象:公共建筑

措施:公布及确定重点用电单位年度用电限额

目的:缓解公建耗电量过大的问题

目前, 中国公共建筑耗电量过大, 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耗电量是普通公共建筑的4倍。鉴于此, 《条例》规定:

一、建立分项用电量报告制度。要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对建筑用能系统进行监测、维护, 并定期将分项用电量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二、确立公共建筑用电限额与公布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要确定公共建筑重点用电单位及其年度用电限额, 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用电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评价分析。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源消耗情况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

关键词四:政策扶持

对象:民用建筑

措施:政策扶持和经济激励

目的:缓解公建耗电量过大的问题

建筑业是能源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 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高达18亿-20亿平方米, 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目前, 建筑能源消耗已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7.5%, 民用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中国早已开始高度重视民用建筑节能工作。国务院领导对民用建筑节能工作曾多次作出批示, 要求研究制定节能规划、措施和制度。通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国的建筑节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然而, 中国的节能工作还缺乏有效的民用建筑节能激励措施。尤其是对民用建筑节能在补贴、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激励措施非常有限, 民用建筑节能工作推进十分困难。

此次颁布实施的《条例》则加强了有关民用建筑节能的政策扶持和经济激励措施,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 资金支持。要求有关政府应当安排民用建筑节能资金, 用于支持民用建筑节能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和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节能项目的推广。

二是, 金融扶持。规定政府应当引导金融机构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等项目提供支持。

三是, 税收优惠。明确民用建筑节能项目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关键词五:可再生能源

对象:民用建筑

措施:政策扶持和经济激励

目的:鼓励和扶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为了鼓励和扶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条例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规定:

一、国家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地区,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二、明确了有关政府应当安排民用建筑节能资金, 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引导金融机构对可再生能源应用等项目提供支持。

三、要求对具备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件的建筑, 建设单位应当选择合适的可再生能源, 用于采暖、制冷、照明和热水供应等;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 应当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4类企业将受益良多

分析共分六章、有着四十五条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可以看出, 至少建筑保温材料生产商、太阳能企业和节能灯具制造企业、仪器仪表生产企业等4类企业将受益良多。

如该《条例》第九条规定, 国家积极推进供热体制改革, 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 鼓励发展集中供热, 逐步实行按照用热量收费制度;第十八条规定, 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应当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用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公共建筑还应当安装用电分项计量装置。

这两项规定显然会鼓动起仪器仪表生产企业的热情。事实上, 它们已经看到了飞向自己的一沓一沓的订单——热计量收费和供热系统调控, 公共建筑的电分项计量, 这都需要加装相应的仪器仪表。

早在2008年4月,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就启动了首批5000万只获财政补贴的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工作, 采取以企业为补贴对象、由企业将补贴资金让渡给消费者的间接补贴办法支持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而该《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建筑的公共走廊、楼梯等部位, 应当安装、使用节能灯具和电气控制装置。由此展望, 该《条例》不仅将进一步推动节能灯的生产和推广, 还将带动安装施工、技术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该《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理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 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分类改造。该《条例》所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

可以说, 该《条例》不仅为解决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展缓慢这一严峻问题提供了相应的立法保证, 也意味着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庞大工程必将给建筑保温材料生产商、太阳能企业和节能灯具制造企业、仪器仪表生产企业等4类企业带去滚滚财源。

该《条例》第四条规定, 国家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对于诸多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而言, 该条规定的重点词是“扶持”——

上一篇:燃烧影响下一篇: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