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

2024-05-27

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精选九篇)

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接诊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从中随机选择92例纳入本次研究。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 一组设定为观察组, 另一组设定为对照组, 均纳入4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详细检查最终确诊为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排除标准: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或非成瘾物质所引发抑郁的患者、处于哺乳或妊娠期的患者, 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的患者。对照组:男19例, 女27例;患者年龄23~67岁, 平均 (40.5±2.4) 岁。观察组:男16例, 女30例, 患者年龄24~67岁, 平均 (40.6±2.5) 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病例资料, 结果均显示无明显差异 (P>0.05) , 组间对比性良好。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逍遥散进行临床治疗, 基础药方为茯苓30 g, 白芍、白术各20 g, 柴胡15 g, 当归、薄荷各10 g, 甘草6 g, 生姜3 g。对于存在失眠症状的患者则要在此药方基础上加用合欢皮以及夜交藤各30 g, 多梦患者则要加用珍珠母、浮小麦各30 g以及15 g百合。对于头晕头痛的患者则要加用天麻以及川穹各15 g, 上述药剂均磨成粉, 1日1份, 分成早中晚三次冲服。

观察组:本组患者采用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进行治疗, 甘麦大枣汤基础药方为甘草9 g, 小麦15 g, 大枣5~7颗;四逆散基础药方为柴胡、炒芍药、炒枳实各9 g, 炙甘草6 g。对于失眠严重的患者要加用10 g远志以及15 g酸枣仁。对于痰浊明显的患者则要加用10 g石菖蒲。对于大便实者则要加用6 g大黄。甘麦大枣汤以水煎服, 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四逆散则研磨成粉, 1日1份, 分成早中晚三次冲服。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 抑郁评分结果相较于治疗前降低75%以上则为痊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 抑郁评分结果显示降低25%以上则为有效;治疗前后患者病情未有明显改善或出现加重迹象则为无效。痊愈+有效=总有效率[2]。

1.3.2 抑郁评分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RSD) [2], 表中共设有17个评分项目, 其中, 9个项目采取1~4分计分法, 另8个项目则采取1~2分计分法, 总得分越高则表示抑郁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表示, 行χ2检验, 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HRSD评分平均为 (13.2±4.4) 分, 相较于对照组的 (15.6±3.8) 分有明显改善, 该项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T=2.799;P<0.05)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 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 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显著 (P<0.05) , 见表1。

3 讨论

抑郁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 严重者可能伴有自杀行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 该病症的发生几率也明显上升。抑郁症在中医看来属于情志病的诊疗范畴, 肝郁气滞是主要病机, 故临床治疗多以疏肝解郁, 养脾理气为主。中医辩证多将该病症分为肝郁脾虚型、肝气郁结型、气郁化火型、忧郁伤神型以及阴虚火旺型。

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疗效较为理想, 其具有良好的养心安神、补益中气的功效[3,4], 而四逆散是我国中医治疗郁证的传统方剂。故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进行临床治疗。甘麦大枣汤中主要含有甘草、小麦以及大枣三味药, 其具有养肝益阴、宁心安神的治疗效果。四逆散临床应用广泛, 其经研究证实是疏肝养脾, 理气解郁的良方[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证明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促进患者健康心态的恢复, 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故值得在该病症的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接诊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从中随机选择92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 一组设定为观察组, 另一组设定为对照组, 均纳入46例。对照组采取逍遥散进行临床治疗, 观察组则采取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抑郁评分对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对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十分明显, 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甘麦大枣汤,四逆散,肝郁脾虚型,抑郁症

参考文献

[1]章洪流, 王天芳, 郭文.抑郁症中医证的近10年文献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28 (3) :79-81.

[2]金涛, 张吉营, 黄芳, 等.中药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3, 26 (2) :304-306.

[3]谢珍.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更年期抑郁症57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 2014, 46 (10) :26-27.

[4]赵风鸣.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50例[J].现代中两医结合杂志, 2013, 19 (15) :1870-1870.

肝郁脾虚型久泻治疗经验浅谈 篇2

【关键词】 久泻;肝郁脾虚;痛泻要方;临床经验;党中勤

【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5-0148-02

久泻乃泄泻之久者,病程通常超过2个月以上,古称“溏泻”“飨泻”。现代医学中的肠易激综合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等引起的慢性泄泻均属中医学“久泻”范畴。

1 病因病机

笔者认为久泻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往往迁延2个月以上,病因多为脾气受损,湿邪困土,肠道失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月真) 胀。”指脾气虚弱,纳运乏力,饮食难化,清浊不分,上有清气不得滋养而见头目眩晕、精神疲惫;中有湿浊停滞而见腹胀满闷;下有水谷下注而见便溏。笔者认为情志失调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因素。《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气逆则肝气不能行其升发之能,肝气不能疏达,横逆乘犯脾胃,脾胃受制,腐熟运化功能失常,肠失传导,发为泄泻。脾胃素虚经久不愈者,每遇恼怒之时,泄泻即作,时发时止。张景岳所言: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先后天相互滋养,脾气虚弱,生化失司,不能滋肾,日久致肾气虚、阳虚;反之,肾气素虚,先天之气滋养脾胃无力日久而致脾胃虚弱,脾肾气虚阳虚,统摄无权致滑脱不止。

2 治疗原则

2.1 以疏肝健脾化湿为关键 泄泻为食入之水谷不能运化成精微,与糟粕合下。肝郁脾虚型久泻因脾气虚弱,加之肝郁气滞、肝木横犯脾土,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浊内生,湿困脾土,脾素喜燥恶湿,中焦湿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成久泻;或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致使脾不健运,湿浊内生,气血生化失司,精微不化无以濡养脾土则脾气渐损而致脾虚泄泻。故疏肝健脾化湿为关键,药用柴胡、黄芪、炒白术、茯苓、炒薏仁、炒白扁豆等,柴胡性苦,微寒,归肝、胆经,疏肝解郁;黄芪健脾益气,升阳固表;炒白术健脾燥湿利水,且较生白术收敛;茯苓、薏仁、白扁豆,健脾渗湿; 诸药临证加减运用,肝气得舒,脾气得补,湿气得化。

2.2 佐以理气调中,温补脾肾 笔者认为健脾补气之中当加入理气运脾之品,以取补而不滞之理。药选陈皮、木香、砂仁、枳实等,补气兼理气,健脾辅以运脾,则气行湿化,中焦得安。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阳虚弱,不能温煦脾土,而至水湿不化,致泻下不止。脾阳虚日久,水谷精微不足肾阳,可致肾阳虚。药用淫羊藿、肉桂、制附子、干姜等温补脾肾阳气之品。

3 方药临证加减

久泻是一种慢性疾患,治疗不仅要辨证,仍需随证灵活加减。笔者在治疗肝郁脾虚型久泻中以疏肝健脾、化湿止泻为主,佐以理气调中、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以痛泻要方为基础方,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化裁。 如病人以外感寒湿为主,症见腹痛,下泻清利,呕心,苔白厚腻,则配藿香正气散,以散寒燥湿止呕;若病人肝旺明显,证见腹痛明显,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性情急躁易怒,脉弦,则配四逆散,重用白芍,以疏肝柔肝;若以肝郁气滞为主,症见脐周痛甚,肠鸣明显,则加用乌药、徐长卿以理气止痛;若兼脾胃虚弱,症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则配枳术丸,加焦三仙、炒卜子,以健胃消食除满;若以脾虚湿盛为主,症见面色萎黄,腹痛隐隐,肢困乏力,便溏质稀或呈水样,则配理中汤,易白芍为炒白芍,加用炒薏仁、炒白扁豆、苍术、芡实,以健脾燥湿止泻;若兼有脾肾阳虚,症见下利清谷,面色白,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则配四神丸加用附子、肉桂。

4 畅情志、调饮食

笔者在临床治疗肝郁脾虚型久泻时,注重情志及饮食调节。久泻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精神心理造成压力。患者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不利于疾病痊愈,还可成为病情反复的诱因。故积极与患者沟通,让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本身、调解自我情绪。另嘱患者在患病期间,注意饮食、忌辛辣生冷刺激之品、忌烟酒,避免刺激肠胃。

5 病案举例

段某,男,32岁,大学教师。慢性泄泻1年半余,每于劳累及情志紧张病情加重,虽经中西医治疗,病情均无明显改善,遂求诊于笔者。就诊时患者大便稀溏,日行4~5次,且晨起必欲临厕,伴肠鸣,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平素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行粪便常规:未见异常,结肠镜检查:结肠、直肠粘膜炎症表现。中医诊断:久泻(肝郁脾虚)。治宜疏肝健脾、燥湿止泻为主,佐以健胃消食。方用痛泻要方加减:柴胡9g,陈皮12g,防风9g,炒白术15g,炒白芍15g,茯苓18g,猪苓15g,泽泻18g,车前子30g,枳实10g,厚朴9g,徐长卿18g,大腹皮18g,焦三仙各15g,炒卜子18g,炙甘草6g。并嘱调畅情志,饮食平和。服药7剂,大便次数减少, 日行2~3次,脘腹胀满消失,食欲增加。守上方去大腹皮、厚朴,继服7剂 ,食欲恢复正常,仍晨起临厕、便溏。考虑患者久泻日久,伤及脾肾阳气,脾肾阳虚,致久泻不愈,故于上方合用四神丸加减:党参15g,柴胡9g,陈皮12g,防风9g,炒白术15g,炒白芍15g,茯苓18g,猪苓15g,泽泻18g,车前子30g,枳实10g,徐长卿18g,补骨脂15g,制附子3g,肉桂6g,煨肉豆蔻18g,五味子15g,芡实30g,炙甘草6g。服药7剂,大便呈软便。继以上方化裁,服药30余剂,大便成形,日行1~2次,面色好转,精神渐佳。随访半年未复发。

此患者病程1年半余,以大便稀溏,日行4~5次为主症。病位在肠。肝郁气滞,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盛,水谷精微余糟粕同下发为久泻。气机升降失司,故肠鸣、纳差,生化乏源,肌肤失养,故乏力、消瘦、面色萎黄,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滑为肝郁脾虚之征。治宜疏肝健脾化湿、理气调中,温补脾肾。药以痛泻要方为基础加减化裁。方中柴胡疏肝理气;炒白术、茯苓健脾燥湿,以治土虚,共为君药。白芍酸寒柔肝、养肝敛阴、缓急止痛,与柴胡相配以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与白术、茯苓相配,于土中泻木,为臣药。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合胃,枳实破气消滞,二者合用补而不滞;泽泻、猪苓、车前子渗湿利水,利小便以实大便,为佐药。防风辛干微温,为风药,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风可胜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之药,兼为佐使之用。炙甘草理中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久泻日久,伤及脾肾阳气,脾肾阳虚,加用温补脾肾阳气之品,共奏疏肝健脾,益气助阳,化湿止泻之效。

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 篇3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诊断,肝郁脾虚证,基因表达,基因芯片技术,辨证规范化,对比研究,人类

本研究应用Affymetrix Gene Chip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通过比较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之间基因谱的表达,寻找肝郁脾虚证与它证的差异基因表达,希冀能为慢乙肝的辨证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1一般资料

1.1 样本来源

9例活动期慢乙肝患者均为2009-06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门诊或住院病人,所有患者排除甲、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感染,也无干扰素、拉米夫定等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史。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西安)制定的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标准及分型参照1991年天津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2],中医辨证分别为岭南地区较为常见的证型: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胆湿热证,每证3例,共9例,实验编号为1~9,其中1、8、9号为肝肾阴虚型,2、4、6号为肝郁脾虚型,3、5、7号为肝胆湿热型。

1.2 实验仪器 Affymetrix Gene Chip

3000 TG System。具体包括:Scanner 3000 7G 4C with Autoloader、Scanner 3000 Workstation、Fluidics Station 450、Hybridization Oven 640。

1.3 主要试剂 Human Genome U133 Plus

2.0芯片、One-Cycle Target Labeling and Control Reagent:Affymetrix;Rneasy Mini Kit:QIAGEN;TRIzol Reagent:Invitrogen Life Technologies;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solution:Invitrogen Life Technologies;Herring Sperm DNA:Promega Corporation;EDTA Disodium Salt、0.5M solution:Sigma-Aldrich等。

2方法

2.1 白细胞的分离和提取

抽取肝素抗凝全血5ml,与D-Hank’s液1∶1混匀后,小心加于5ml的细胞分离液之液面上,以2000r/min离心20分钟,收集第二层环状乳白色层(白细胞);用TRIzol保存白细胞冻存于-70℃备用。

2.2 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用Invitrogen的TRIzol提取总RNA:分别在样品中加入TRIzol,融化后,用加样枪反复吸吹,使样品充分裂解,移入离心管中,室温静置。在离心管中加入氯仿,振荡混匀,并离心。用移液器小心吸出上层水相,加入另一离心管中,加入500μl异丙醇,室温沉淀,离心后弃去上清,沉淀中加入75%乙醇,离心,并重复一次,去上清,室温晾干,加入适当体积的RNase-free水,充分溶解。

定量检测总R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RNA的产量,在260nm处的吸光度。根据在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值,检测RNA的纯度,纯RNA的OD260/OD280比值应接近2.0(比值最好在1.9~2.1之间);并用变性胶电泳质检,配制1.2% 的甲醛电泳胶。样品变性后即进行约10分钟电泳,在凝胶成像仪上观察结果。

纯化总RNA: 应用RNeasy Mini Kit,具体操作按说明书进行;紫外定量和检测总RNA的浓度和OD260/OD280;变性胶电泳质检。

2.3 cDNA的合成和纯化

1stcDNA的合成:利用T7-(dT)24做为引物,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由RNA反转录成单链cDNA,同时掺入poly-A control;2ndcDNA的合成:以所合成的单链cDNA为模板,RNA片段为引物,在DNA Polymerase作用下合成双链DNA,并两端补平;纯化cDNA:采用离心柱方式,先用Binding Buffer对产物进行固定,再用Wash Buffer进行清洗,最后将产物回溶并收集。

2.4 cRNA的合成和纯化

IVT合成cRNA:利用反转录过程中所加入的T7启动子,在体系中加入T7转录酶进行转录扩增,并同时对产生的cRNA产物进行Biotin标记;纯化cRNA:采用离心柱方式,先用Binding Buffer对产物进行固定,再用Wash Buffer和乙醇进行清洗,最后将产物回溶并收集;cRNA的定量和检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cRNA的浓度和OD260 / OD280,并用变性胶检测cRNA,取2μg cRNA在1.2%的变性胶上电泳,纯化的cRNA呈弥散状长条带。

2.5 cRNA片段化、配制杂交液

校正cRNA浓度,并根据校正cRNA的浓度配制片段化的反应体系,此过程中取5μl变性胶电泳质检,片段化cRNA约为35~200bp;最后根据芯片类型配制适当量的杂交液,并在杂交液掺入Hybridizition control,以对整个杂交和洗涤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

2.6 杂交和洗脱

先进行测试芯片的杂交、洗染和分析,根据测试芯片的结果再杂交表达谱芯片;在洗涤工作站FS450上按照芯片类型,运行洗脱程序,对芯片进行清洗、染色和信号放大过程。

2.7 扫描芯片

最后用Scanner 3000 7G 4C扫描仪上芯片对芯片进行扫描和信号值转换。

2.8 统计方法

用ImaGene3.0软件分析。

3结果

3.1 差异基因表达情况

将发现的差异表达基因与国际上该领域较为权威的机构或学术组织GenBank、LocusLink、UniGene、PubMed、GO(Gene Ontology)信息的实时链接查阅核实与比对,确认应用表达谱芯片筛选9例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差异表达的基因,重复2次实验。肝郁脾虚证与肝肾阴虚证比较,表达差异基因共计117个,上调82个,下调35个,其中,差异表达在2倍以上的基因有108个,其中上调75个,下调33个;差异表达在4倍以上的基因有9个,其中上调7个,下调2个;肝郁脾虚证与湿热中阻证比较,表达差异基因共计114个,上调46个,下调68个,其中,差异表达在2倍以上的基因有98个,其中上调35个,下调63个;差异表达在4倍以上的基因有16个,其中上调11个,下调5个。

3.2 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情况

根据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进行分类比较。

3.2.1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肝肾阴虚证、湿热中阻证差异Symbol基因本体比较 见表1。

注:尚有剩余探针虽对应一个EST序列,但无对应Gene ontology,故未列入统计

3.2.2 肝郁脾虚证与肝肾阴虚证比较表达差异4倍以上的基因

见表2~3。

3.2.3 肝郁脾虚证与湿热中阻证比较表达差异4倍以上的基因

见表4~5。

4讨论

基因芯片以大规模、高通量的方式同时研究多个基因在各种生理、病理状态下的表达,辨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网络,是分子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反映了集体特定阶段的生命特征,对疾病的诊断等有重要意义[3],其可信度已在医学多个领域得到验证[4]。

肝脏是基因芯片技术应用相当活跃的领域,但见于报道的多集中在肝硬化与肝癌的研究[5] ,慢性肝炎的基因表达谱研究尚不多见。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后,肝炎病毒蛋白的表达不仅对于肝炎病毒的生活周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肝细胞基因表达谱产生重要影响。肝炎病毒蛋白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影响肝细胞的基因表达,都会对肝细胞的基因表达谱产生显著的影响。

基因组学研究能从整体水平上反映疾病过程中不同阶段基因随时空变化表达的动态演变过程,与中医学以证型概括发病过程的认识方法有明显的相似之处[6]。目前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中医辨证的研究日益见诸报道[7,8],本研究运用近几年来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以及多种模式生物全基因组序列的最新成果,对9例3型中医证侯的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经过人体全基因海量的信息筛查,较为全面地获取了慢性乙型肝炎中肝郁脾虚等证型基因表达信息。实验结果显示,中医的证确实存在着基因表达的异常,占优势的异常表达基因依次是: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细胞骨架和运动蛋白、应激反应蛋白、代谢酶类、DNA合成和修复重组蛋白、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免疫相关蛋白等,这与慢性乙型肝炎以炎性基因表达、免疫病理损伤为主[4]似有不同。

本研究所需投入的资金相对来说较昂贵,尚不能进行大样本的研究是一个缺憾,但可以确定慢乙肝中医证候的病理基础确实存在生物信息学改变,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肝病分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

[2]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中医杂志,1992,33(5):295.

[3]陈蔚文,王颖芳,劳绍贤,等.脾气虚症患者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24(1):148.

[4]Van Meyel DJ,O'Keefe DD,Jurata LW,et al.Chip and apterous physically interact to form a functional complex during Drosophila development.Mol Cell,1999,4(2):259.

[5]张弘,黄介飞,黄东风,等.肝硬化及肝癌组织共同差异基因表达的筛选.江苏医药,2010,36(1):34.

[6]Baxevanis A.The molecular biology database collection:an online compilation of relevant database resources.Nucleic Acids Res,2000,28:1.

[7]沈自尹,黄建华,陈伟.以药测证对肾虚和肾阳虚大鼠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2):135.

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 篇4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中药;肝郁脾虚型

[中图分类号] R574.62;R25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101-0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疾病,其主要病变局限于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是慢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目前治疗本病常用柳氮磺吡啶(SASP),但其治疗剂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复发率高,导致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差。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UC,陈治水[1]综述认为UC的国内中医分型多达42个证型,其出现顺序依次为大肠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肝脾不和证等等,而笔者采用自拟中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肝郁脾虚型42例,并与常规SASP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的UC患者84例,均符合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太原)制定的诊疗标准(1993年)[2],均经肠镜诊断为活动期UC,入组前至少1周停用其他治疗UC的药物,包括中西药。排除标准:(1)可疑其他因素引起或合并其他原发胃肠疾病导致腹泻者,包括如痢疾(细菌性、阿米巴),肠部结核等感染性及放射性结肠炎等。(2)严重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4)腹腔肠道有切除手术史患者。(5)哺乳、怀孕期妇女。(6)不能遵医嘱服药及定期复查回访的患者。

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及结肠镜下炎症范围和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中医辨证标准[3]

肝郁脾虚证表现:其腹痛泻下多因情绪紧张而发作,每遇精神刺激加重,腹痛则泻或排便不畅,夹脓血便,泻后痛减;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急躁易怒;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细。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SASP(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1020818,0.25 g/片)1.0 g口服,每日4次;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采用痛泻要方合乌梅汤加减,组成:白术30 g,党参20 g,柴胡10 g,白芍20 g,烏梅15 g,陈皮15 g,当归12 g,干姜9 g,防风20 g,吴茱萸3 g,白花蛇舌草15 g,黄连6 g。乏力甚、腹部隐痛、便溏者加茯苓15 g、炒扁豆15 g加强健脾化湿;里急后重甚加木香10 g;矢气频繁、排便不畅者加枳实通气导滞;腹泻次数多车前子、薏苡仁;胸胁胀痛明显者加青皮9 g加强疏肝理气,腹胀纳差者加莱菔子10 g。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

两组患者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组方:苦参30 g、马齿苋30 g、白及20 g、葛根15 g、干姜9 g、丹参15 g,黄连10 g、葛根15 g。加水浓煎至150 mL,保留灌肠至少15 min。6 d一个疗程,休息1 d,进行下一疗程,均进行4个疗程。

治疗期间嘱患者规律作息,饮食清淡营养,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食物,减少进食乳制品、海鲜及过粗纤维食品等避免诱发疾病加重。

1.4?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疗程前后患者的症状变化,并观察其治疗不良反应,并在治疗结束1周内复查结肠镜并进行活检。

1.5?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笔者把腹痛、里急后重、腹泻、乏力、脓血便5个主要症状作为重点观察指标,将症状分轻(1分)、中(2分)、重(3分)三级,症状完全消失记0分。

并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大便常规及肠镜结果判定疗效:患者症状体征消失,便次、便常规正常,肠镜示结肠黏膜糜烂、充血水肿消失为治愈;患者症状体征减轻,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有明显改善为有效:患者症状体征、各项检查等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包括有效及治愈。

1.6?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表2)

2.2?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表3)

2.3?不良反应

治疗组诉灌肠后便秘1例,未予特殊治疗后自愈;对照组头晕1例,出恶心呕吐2例,胃烧灼感2例,均较轻微无特殊治疗可坚持服药,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发病率逐渐增高,目前多认为其发病与感染、遗传及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确切病机不明确,病情迁延易于反复,目前西医没有特效药,多是对症治疗,常用免疫抑制剂、水杨酸类药物及皮质激素等联合用药,但副作用相对明显,服药依从性低[5]。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UC,针对肝郁脾虚型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尚可。

中医认为UC属于“肠风”“泄泻”“痢疾”等范畴,病机为因外邪、肝郁或饮食内伤导致脾胃虚弱所致[6-9]。肝郁脾虚型的典型特征是腹痛则泻,因此笔者采用痛泻要方合乌梅汤加减治疗,痛泻要方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以泻必腹痛,泻后痛缓(或泻后仍腹痛)为主症,但其仅4味药,因此加用乌梅汤主药乌梅、黄连,其主治蛔虫病及久泻,酸敛收涩,止泻效果明显。此外加用柴胡、当归疏肝化瘀,干姜、吴茱萸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白花蛇舌草化湿解毒。全方共奏疏肝健脾止泻之功。

保留灌肠则使药物直达病所,药物浓度高,可充分而少干扰的发挥其药效,但在灌肠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并注意保留时间,并对症处理。

综上所述,中药联合灌肠治疗本病,避免了SASP治疗的不良反应,且效果更好,总有效率95.2%,并可有效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治水,李春雷.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J].现代消化及介入治疗,2010,15(3):163-166.

[2] 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3] 韦昌国.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60例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0):16-1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9-130.

[5] 蔡莉,王文富,陈平,等.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0,21(4):225-226.

[6] 廉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118-120.

[7] 张燕梅.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9):103-104.

[8] 呼荟茹,贾育新.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研究[J].甘肃中医,2011,24(6):11-13.

[9] 王高峰,朱生樑.中医典籍中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J].甘肃中医,2011,24(2):1-3.

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经行不寐 篇5

经行不寐, 无论在中西医上都是一个常见病难治病。不寐俗称“失眠”。早在《黄帝内经》中, 就有对不寐的记载, 其称之为“不得卧”或“目不暝”。类似于西医的神经官能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 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酣, 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 重则彻夜不寐。而女性在行经前或行经期间出现这些症状, 经后一段时间睡眠即恢复正常, 称为 “经行不寐”。经行不寐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导师张菁主任临床经验丰富。认为治疗经行不寐应从肝论治, 佐以健脾, 肝脾同调。现将导师治疗经行不寐的经验浅谈如下。

1病因病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 情志失常已然成为一种常见病, 肝主疏泄, 性喜调达, 恶抑郁, 而情志的异常往往导致肝郁。肝气郁结, 郁久化火而上扰心神, 导致了不寐。 女性在月经前后, 思虑过度, 劳伤心脾, 脾虚气弱, 运化不健, 气血生化乏源, 不能上奉于心, 以致心神失养而不寐。而本病亦总与冲任失调有关, 冲任失调, 加之上述诸因, 导致了经行不寐的发生。肝郁化火不得入于阴, 脾气虚弱不能纳阳, 究其病机关键, 在于阳盛阴衰, 阴阳失交。

2典型病例

张某, 女, 39岁, 已婚。刻诊: 2015年4月7日。主诉: 经行不寐一年。现病史: 患者既往月经规律, 周期26 ~ 27d, 经期7d, 无痛经。孕4产1, 上节育环10年。近一年行经期间入睡困难, 多梦, 情志不畅, 肢体倦怠, 少气懒言, 行经期间大便一日数行, 便质稀薄不成形。Lmp: 2015年3月10日。刻诊: 面色憔悴, 疲劳相貌, 舌淡暗脉沉弦。中医诊断: 经行不寐。辩证: 肝郁脾虚证。治法: 疏肝解郁, 理气健脾。方用逍遥散加味。 药物组成: 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5g, 炒白术10g, 甘草6g, 酒女贞子10g, 郁金10g, 覆盆子10g, 菟丝子20g, 玫瑰花12g, 山药15g, 茯苓15g, 合欢皮10g, 制远志10g, 醋香附10g, 首乌藤10g。7剂, 水煎服, 1剂/d。今起连续服药7d, 并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调整情绪, 忌食生冷、辛辣食物。二诊: 2015年5月4日。患者服药7剂后睡眠明显好转, 面色红润, 情绪大为改善, 大便一日一行。便质成形。舌淡脉沉细。予前方14剂减香附、首乌藤加鸡血藤10g, 牡丹皮10g, 炒栀子10g, 淡豆豉10g, 钩藤10g。用法同前。嘱患者保持心情愉悦。不适随诊。

按: 本案患者因月经期间情志不畅, 肝气郁结, 郁而化火而上扰心神, 导致心神不宁; 思虑过度, 劳伤心脾, 气血不能上奉于心, 心神失养, 从而出现不寐的症状。长期不寐, 故望诊为疲劳相貌。月经期间经血外溢, 肝不藏血, 脾气虚弱, 故经行腹泻, 结合舌脉辨证, 此为肝郁脾虚证。应从肝论治, 佐以健脾, 肝脾同调。给以逍遥散加味。柴胡、郁金、玫瑰花舒肝理气, 当归、白芍与柴胡同用, 补肝体而助肝用, 血和则肝和, 血充则肝柔。山药、茯苓补气健脾。合欢皮、远志养心安神, 首乌藤又名夜交藤, 共奏安神之功。诸药合用, 使肝郁得舒, 血虚得养, 脾弱得复, 气血兼顾。二诊时加丹皮、栀子清热凉血; 钩藤清热平肝, 淡豆豉宣热除烦, 全方共奏疏肝解郁理气健脾之功, 更加体现了肝脾同调的重要性。

3体会

西医在治疗不寐上主要着眼于镇静催眠, 但由于一些镇静类的药物是化学合成的单一成分, 虽然治疗上可以很快消除表面症状, 但未解决根本原因, 容易引起患者旧病复发。长期服用还有可能对药物产生依赖性, 并且此类药物有一定的肾毒性, 肾功能不好的人不宜长期服用。故不寐时间较长的话, 还是建议中药整体调理。在中医上治疗不寐往往从心脾入手, 而本着“女子以肝为先天”、“脾为后天之本”, 尤其治疗肝郁脾虚型经行不寐, 从肝论治, 肝脾同调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1]从肝论治失眠通过增强 γ-氨基丁酸A型 ( GABAA) 受体对 γ-氨基丁酸 ( GABA) 的亲和性: 延缓GABAA受体的失活; 提高细胞膜上GABAA受体的表达, 增强GABAA受体介导的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 m IPSP) , 起到神经元抑制, 从而可能改善失眠; 通过增加神经元总蛋白中 α1亚基含量起到镇静催眠作用。肝脏为气血调节之枢纽。逍遥散作为调肝经典方, 此时极大的发挥着其解郁效用。人们长期的情志不畅, 长期肝郁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大量文献研究中表明抑郁症的发病与吲哚胺类的5-羟色胺 ( 5-HT) 与儿茶酚胺的去肾上腺素 ( NE) 功能低下密切相关。早在2007年, 熊静悦等[2]通过小鼠的悬尾、甩头实验研究证明逍遥散具有抗抑郁作用, 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脑内5-羟色胺 ( 5-HT2A) 受体从而影响5- HT系统有关。此结论仍有待研究。而赵素丽[3]逍遥散加味治疗不寐证治疗组显效率为87% , 服艾司唑仑 ( 舒乐安定) 对照组为51. 6%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史娇等[4]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寐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地西泮对照组。可见逍遥散的临床价值。

4结论

从经行不寐的主要临床表现来看, 主要病位在肝脾, 女性在家庭矛盾和工作压力的双重影响下, 且正值月经期间, 肝火易旺, 脾气易亏, 应肝脾同调, 疏肝解郁, 并加入理气健脾养血之药, 使得气血生化有源, 心神得养, 大大改善睡眠质量, 全方共奏疏肝解郁理气健脾之功。不过临床需辩证施治, 随症加减, 且应嘱咐患者外应四时, 内调情志, 这符合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 对疾病的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刘晓萌.从肝论治失眠的文献与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5-8.

[2] 熊静悦, 张崇燕.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7, 23 (1) :3-5.

[3] 赵素丽.逍遥散加味治疗不寐证62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 25 (11) :736-737.

浅谈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的中医调治 篇6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1]。在我国,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处于亚健康的人数已经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其中以中青年人最常见,对社会已经产生重大影响。

亚健康多为心身性疾病,心因起主导作用,即多为情志所伤,而情志与肝之关系密切,持续的情绪焦虑、抑郁必先影响肝的功能,肝气郁结则会横逆犯脾,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致使肝郁脾虚型的亚健康非常常见。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困倦,经休息不能缓解,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两胁胀痛不适,胸闷腹胀,纳呆便溏,善太息,舌淡边有齿痕或黯,苔白或腻,脉沉细。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药用多以益气健脾之品,如党参、白术、甘草、山药、白扁豆等,方用逍遥丸加味较为有效[2]。另外,痛泻要方也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妙方,临床可化裁运用于肝郁脾虚型亚健康。

《千金方》中指出:“为医者,当晓病源,如有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对于亚健康的治疗,中医多从“治未病”出发,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患于未然,救弊于萌芽。由于亚健康是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对于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中医更加重视采用食疗等非药物方法和手段调治。《黄帝内经》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通过饮食调养可以起到健脾益胃、调和阴阳、补益气血、调养脏腑等作用。也可以选择适宜的药食同源之品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进行全身性的综合调治。

通过大量观察发现,肝郁脾虚型亚健康往往由于肝郁导致的脾虚,乃肝病传脾,先有肝气郁结,慢慢出现脾虚的症状,所以调治时应从疏肝理气着手,配合健脾之品,使肝气得舒,不再攻伐脾脏,脾胃功能自然慢慢恢复。下面介绍几种在调治肝郁脾虚型亚健康方面效果颇好的药膳。

1 菠菜炖血

菠菜200 g,动物血100 g,共同做汤。菠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作用,可治疗肝气不舒,加上动物血,有良好的健脾补血作用,十分适用于肝郁脾虚型亚健康。

2 柚皮醪糟

柚子皮(去白)、青木香、川芎各等份,醪糟、红糖适量,前3味制成细末,每煮红糖醪糟1小碗,兑入药末3~6 g,趁热食用,1日2次。柚子皮能宽中理气、消食化痰;青木香行气止痛,常用于肝郁气滞、肝胃不和;醪糟、红糖既能散寒和血,又能健脾益胃和中,特别适合亚健康人群。

3 甘松粥

甘松5 g,粳米100 g,将甘松水煎,煎成后去渣取汁备用;粳米熬粥,待粥熟兑入甘松汁稍煮即成。每日1~2次,温热服食。甘松性味辛甘温,入脾、胃经,能行气止痛、开郁醒脾,加入粳米为粥,可以健脾补中。全方共奏行气开郁健脾的功效,对此型亚健康疗效较好。

4 砂仁橘皮粥

砂仁10 g,橘皮5 g,粳米100 g,先将砂仁研成细末,粳米、橘皮依法熬煮为粥,粥成加入砂仁末稍煮即成。砂仁具有行气宽中、温中化湿、开胃健脾消食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说:“砂仁……理元气,通滞气……”,配合橘皮疏肝理气。由于砂仁所含的成分为多种挥发油,不宜久煎过煮,煎煮时间过长,可减低效力。另外,阳虚和实热患者,不宜食用此粥。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 篇7

关键词:肠舒颗粒,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

肠舒颗粒是在对溃疡性结肠炎 (UC) 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有确切疗效, 本次研究是对本方作用机制的探讨, 结论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的UC患者来源于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肛肠科门诊或住院患者, 共60例, 随机分为肠舒颗粒组、柳氮磺吡啶片组和中西药组, 每组20例。三组患者相关因素 (如年龄、病程、性别、病情构成)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中医诊断符合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中的肝郁脾虚证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

1.3 治疗方法

1.3.1 肠舒颗粒组:给予肠舒颗粒 (陈皮、防风、薏苡仁、白豆蔻、木香、黄连、白术、白芍、茯苓、泽泻、甘草等) , 由湖南省中医院药房提供, 将配方颗粒全部打开, 兑温水成300 m L药液, 早晚各1次, 每次口服150 m L药液。

1.3.2 柳氮磺吡啶片组:给予柳氮磺吡啶片250毫克/次 (由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每天3次。

1.3.3 中西药组:

将肠舒颗粒1付, 兑温水成300 m L药液, 早晚各1次, 每次口服150 m L药液, 同时合用柳氮磺吡啶片250毫克/次, 每天3次。1个疗程为30 d, 治疗3个疗程后, 观察临床症状并结合电子结肠肠镜观察肠黏膜情况进行疗效评价。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2.1.1 评定标准-黏膜。

痊愈:电子肠镜检查结果示肠黏膜病变已基本正常;显效:结肠镜结肠镜检查黏膜病变较前有较大的好转, 呈轻度炎性反应;有效:电子肠镜检查结果示黏膜病变较前稍有好转;无效:电子肠镜检查结果示黏膜病变较前无改变或者较前加重。

2.1.2 评定标准-中医证候。

痊愈:患者的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消失, 证侯积分较治疗前减少至少90%;显效:患者的症状、体征显著改善, 证侯积分较治疗前减少至少75%;有效: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所好转, 证侯积分较前减少至少30%;无效: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甚或加重, 证侯积分减少较前不到30%。

2.2 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三组UC患者在治疗前后各空腹抽静脉血4 m L, 分别用硝酸还原法和ELISA法检测血清NO浓度及血清IL-6、TNF-α、IL-8的水平。

2.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 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处理, 两组间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4 治疗结果:见表2~4。

3 讨论

通过多年的临床治疗, 结合溃结活动期的病机特点, 认为本病由肝气郁滞, 横逆犯脾, 脾胃失化, 气机失调、不畅, 水液运化失常而发病, 本病在早期病机变化多实证, 肝气郁滞或湿阻中焦为主, 故治疗上应补脾柔肝, 祛湿止泻。肠舒颗粒是自拟方名, 是由痛泻要方加木香、黄连、茯苓、薏苡仁、白豆蔻、泽泻、甘草而成。方用白术燥湿健脾, 白芍养血泻肝, 陈皮理气醒脾, 防风散肝舒脾。四药相配, 可以补脾土而泻肝木, 调气机以止痛泻, 加入茯苓、薏苡仁、泽泻、白豆蔻健脾渗湿, 木香、黄连清热化湿以止腹痛腹泻。

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多因素、多层次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 众多细胞因子在UC发病中常有参与, 从而打破了促炎细胞和抗炎细胞因子之间平衡, 了导致IL在UC发生、发展中的分泌和表达失常, 导致了肠黏膜炎症的发生和发展[1]。研究结果显示UC患者血清TNF-α, IL-8及结肠黏膜i NOS, NO水平均明显增高[2,3], 且随着病理改变的加重, 各项指标的含量均逐渐升高[4], IL-6、IL-8、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是能介导UC发病的细胞因子已被证实, i NOS表达被TNF-α及IL刺激导致大量增加, 合成大量的NO, NO致使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破坏, 对肠黏膜有杀伤毒性及促炎作用[5], 研究表明使用NOS抑制剂可明显改善结肠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且血清中NO浓度及其IL-6、IL-8、TNF-α随病情的好转而下降, 证实了参与UC的发病且与病情轻重相关的细胞因子有NO、IL-6、IL-8、TNF-α。因此, 通过下调患者血清NO浓度及其IL-6、IL-8、TNF-Q的水平, 恢复肠道免疫平衡, 达到缓解UC的目的, 可能是肠舒颗粒的作用机制, 同时肠舒颗粒无明显不良反应, 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l]陈治水, 陈宁.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32 (4) :437.

[2]樊慧丽, 陈玉梅.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2 (15) :228.

[3]郑妙贞, 张苏闽, 潘仁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TNFa测定[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0, 1 (13) :26-27.

[4]刘迪群, 吴成秋, 石巍, 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及黏膜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变化[J].临床荟萃, 2006, 2 (21) :114.

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肝郁脾虚证患者68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3],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胀、胃脘、便溏不爽、食少纳呆,排除患有器质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血液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为27~65(41.5±10.3)岁,体质量为43~98(53.6±7.8)kg,病程为4~53(10.7±4.3)个月。观察组34例,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为25~67(40.9±11.2)岁,体质量为41~90(54.1±8.0)kg,病程为3~57(10.8±5.0)个月。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方法:逍遥散配伍:茯苓15 g、当归15 g、北柴胡15 g、白术15 g、白芍15 g、干姜15 g、炙甘草6 g、薄荷6 g。

观察组患者采用逍遥散散剂治疗,将药物粉碎后过80目筛,然后分装,制备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制剂室,口服散剂3克/次,3次/天,疗程4周。

对照组患者采用逍遥散汤剂治疗,用水煎服,每天1一剂,分2次服用,疗程4周。

1.3评定标准:中医症状积分标准[4]:用0、1、2、3分,分别表示无、轻、中、重,对主要症状(腹胀、胃脘、便溏不爽、食少纳呆)进行有效评定,满分12分,分数越高,中医症状越明显。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5],参考中医症状积分。痊愈:临床病症消失,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5%以上。显效:临床病症基本消失,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5%~95%。有效:临床病症减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75%。无效:临床病症无减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30%。治疗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均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和t检验,计数资料均使用率(%)表示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腹胀、胃脘、便溏不爽、食少纳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便溏不爽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腹胀改善率、胃脘改善率、食少纳呆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肝郁脾虚证又称为肝脾不和证,机体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不利,脾气也因之运化失职,出现以消化功能减弱为主的证候,因而治疗宜健脾疏肝,以健脾为主。此次研究选用了逍遥散,分析如下:茯苓具有宁心安神、败毒抗癌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北柴胡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的功效,白芍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的功效,薄荷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炙甘草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诸药合用可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因而可用于肝郁脾虚证的治疗。这与诸多研究结果是相似的。刘燕等研究结果显示[6],逍遥散可用于临床各科肝郁脾虚证的治疗,疗效确切。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症状(腹胀、胃脘、便溏不爽、食少纳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说明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观察组便溏不爽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腹胀改善率、胃脘改善率、食少纳呆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逍遥散散剂的治疗效果更佳。分析如下:散剂的粉碎度更小可造成药效成分的提取效率提高,而汤剂需要使用水,水对低极性成分的提取能力是比较局限的,使得汤剂缺失了一组低极性成分药物疗效,散剂却保留了低极性成分,使得临床治疗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逍遥散用于治疗肝郁脾虚证是具有诸多优势的,更宜采用逍遥散散剂。但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样本量较少,仍需要进一步扩大,观察时间较短,仍需要进一步延长。逍遥散是否可以彻底治愈肝郁脾虚证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逍遥散汤剂和散剂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肝郁脾虚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逍遥散汤剂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逍遥散散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腹胀、胃脘、便溏不爽、食少纳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患者便溏不爽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逍遥散汤剂和散剂均可用于治疗肝郁脾虚证,其中逍遥散散剂效果更佳。

关键词:逍遥散,汤剂,散剂,肝郁脾虚证

参考文献

[1]王雅霄,霍永利,王维.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观察48例[J].河南中医,2013,33(1):67-69.

[2]李妍,刘华一.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4例[J].陕西中医,2011,32(1):21-22.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级出版社,2002:532-533.

[4]邹本良,张广德,顾士萍,等.逍遥散汤剂和散剂治疗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3):216-218.

[5]彭桂华,刘芳芳.加味逍遥散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51.

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80例, 均为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门诊患者, 其中治疗组40例, 男性19例, 女性21例;年龄在21~70岁, 平均40.5岁;病程30d~10年。对照组40例, 男22例, 女18例;年龄在23~69岁, 平均41岁;病程在30d~9年。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失眠程度及中医分型等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 对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失眠症的诊断标准[1]。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的诊断标准[2], 以及中医“肝郁脾虚证型”诊断标准[3]综合拟定: (1) 入睡困难, 时常觉醒, 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 (2) 晨醒过早; (3) 夜不能入睡, 白天昏沉入睡; (4) 睡眠不足5h; (5) 神疲乏力; (6) 食少纳呆; (7) 胸胁胀满、腹胀或善太息; (8) 舌红, 苔薄白, 脉弦细。凡具备上述 (1) (2) (3) (4) 中1项和 (5) (6) 中1项及 (7) (8) 项中1项者即可纳入此观察。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

1.3 排除标准

排除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失眠;排除精神障碍症状引起的失眠及乙醇、咖啡、浓茶或药物依赖引起的失眠;排除年龄在18岁以下、70岁以上患者;排除妊娠、哺乳期者;排除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柴胡疏肝散的基础上, 酌配健脾养血安神药物加减化裁拟定舒郁健脾汤治疗。药物组成:醋柴胡12g、当归15g、香附10g、川芎10g、生黄耆15g、陈皮10g、云苓15g、白蒺藜15g、生石决20g、夜交藤30g、酸枣仁15g、生山楂12g、炙甘草9g、每日1剂, 水煎分2次早晚服, 停服一切镇静安神西药。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 口服艾司唑仑片 (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0891, 1mg) 治疗, 每次2mg, 每日1次晚睡前服;谷维素片 (北京海联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1414, 10mg) 每次20mg, 每日3次。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后, 观察统计疗效。

1.5 观察方法

观察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睡眠状况的改善情况, 以及治疗前后主要伴随症状积分比较。参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症状积分标准对失眠、常醒、善太息、胸胁胀满、腹胀等进行评分。重度记6分, 中度记4分, 轻度记2分, 无此症状或症状消失记0分。同时监测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2.0版统计学软件,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疗效观察与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失眠的疗效标准拟定。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 睡眠深沉, 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 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 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 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睡眠时间减少。中医证候疗效判定参考文献[3]。

2.2 治疗结果

2.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40例, 临床痊愈13例 (32.

5%) , 显效14例 (35%) , 有效11例 (27.5%) , 无效2例 (5%) , 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 临床痊愈5例 (12.5%) , 显效13例 (32.5%) , 有效16 (40%) , 无效6例 (15%) , 总有效率85%。2组临床痊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 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治疗组在治疗后主要症状有显著改善, 与治疗前比较, 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中仅失眠常醒、善太息症状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有15例出现白天头昏不清醒、困倦, 清晨觉醒慢等副反应。

3 讨论

失眠在《难经》中称为不寐。轻者入寐困难, 或寐而不酣, 醒后不能再寐, 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寐。其病机多为情志所伤, 劳逸失度, 久病体虚, 五志过极, 饮食不节引起阴阳失交, 阳不入阴而形成不寐。《灵枢.营卫生会篇》:“卫气不得入于阴, 常留于阳, 留于阳, 则阳气满, 阳气满, 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 则阴气虚, 故目不得瞑。”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 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工作压力的增大, 所欲不遂, 思虑过多, 情志不遂日久, 导致营阴暗耗, 脾气受伤, 肝气郁结不疏, 继之阴不敛阳, 阳不入于阴则发生失眠。脾虚运化失常, 则食少、纳呆、腹胀等。方中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 有舒肝解郁之功能;香附理气解郁, 对中枢神经系统亦有协同镇静作用;川芎行气活血, 现代药理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炙黄耆、陈皮、云苓、甘草健脾益气, 培土运中;当归补血养血;白蒺藜平肝解郁, 生石决清肝镇静, 两药相合加强清肝解郁之力;夜交藤、酸枣仁均甘平, 能补养阴血、宁心安神, 且枣仁味酸与甘草酸甘化阴, 使阳交于阴, 阴自动而静。全方共奏舒郁健脾、安神镇静之功, 临床使用效果显著, 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通过临床观察证实, 自拟舒郁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疗效满意, 且无安定类镇静剂引起的困倦、觉醒慢等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舒郁健脾汤治疗失眠 (肝郁脾虚型)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0例采用舒郁健脾汤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艾司唑仑片、谷维素片治疗。30d为1个疗程, 观察两组睡眠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 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是32.5%、95%;对照组分别是12.5%、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但临床痊愈率比较及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情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结论 舒郁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失眠,肝郁脾虚型,中医药疗法,自拟舒郁健脾汤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18-1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8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相关文章:

芪精丹兰汤治疗脾虚湿蕴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09-11

警惕5个严重脾虚症状10-01

脾虚按摩哪个穴位能治好04-16

上一篇:变形补偿装置下一篇:学报质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