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发办法

2024-05-13

计发办法(精选五篇)

计发办法 篇1

此次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是由财政差额拨付、财政拨付与单位自筹相结合的公益类事业单位, 如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与此同时,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采取的是近年来我国涉及个人利益重大改革的成果经验, 即“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办法。而其中的在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且于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中人”是改革中涉及面最广的人群。

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 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是改革的一大重点, 是在不同地区、行业间以及不同资金来源的事业单位间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的集中体现。

一、“中人”养老金计发办法分析

(一) 范围。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 处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群就界定为“中人”。“中人”的利益问题不仅涉及到了一个改革前后政策制度的衔接问题, 以及待遇水平的衔接问题, 还是此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未来前景的缩影。

此次“中人”养老金计发范围是指2014年10月1日参加工作、且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 则在其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二) 养老金构成。

为保证“中人”待遇的平稳过渡, 按国家规定实行的统一的过渡办法, 设立了10年的过渡期, 在这个过渡期内实行的是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 “保”低“限”高, 以保证其原有的待遇水平。即:如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低于老办法的, 则按老办法进行补齐;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高于老办法的, 则进行平均、限高。

与企业职工一样按同等标准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中人”的养老金由四个部分组成, 即: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其中, 过渡性养老金就是专门针对“中人”而设计的过渡性资金, 是将来“中人”退休时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 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等因素所补发的过渡性资金。主要是由于改革前其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为零, 无法体现参加工作以来所做出的劳动贡献, 因此政府给予其“视同缴费年限”待遇。“视同缴费年限”实际上就是在改革前没有进行个人缴费的工作年限, 即:全部工作年限扣减实际缴费年限的差。“视同缴费年限”必须是经有关部门确认的工龄, 方可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在这个10年过渡期之后, “中人”也将按新的计发办法执行, 即:与企业职工相似的养老保险计发办法。

职业年金, 是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优化养老待遇结构的一个举措。机关事业单位将来还会建立“职业年金”, 由单位和个人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 实行个人账户管理, 以便在退休时依据其职业年金的积累情况及相关约定按月领取。

二、“中人”养老金计发依据分析

改革后, 基本养老保险费将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单位所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是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 而个人所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是本人缴费工资的8%, 并将本人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必须累计满15年方可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者之和。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是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 缴费每满一年 (含“视同缴费年限”, 计算到月) 发1%, 也就是缴费时间越长, 将来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水平越高。

目前, 有三个因素决定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养老金:一是“中人”所在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即:不同地区、不同年份退休的人员的基础养老金是不同的, 以保障其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与退休当时的物价水平相适应;二是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即:从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缴费年限的每月缴费指数相加, 再除以其缴费年限的月数。如某人养老保险已缴费30年, 则这个平均数就是在这30年里, 他每个月所缴费的工资相加之和, 再除以360个月;三是缴费的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累计个人缴费历年的本息和, 然后除以规定的计发月数;与本人历年缴费金额的多少、缴费期限的长短及退休年龄有关。从国务院此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文件中的附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我们可以看到:同一年龄退休的, 计发月数相同, 也就是说缴费越多, 将来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退休年龄越晚, 计发月数越少, 也就是说历年缴费所除的除数越小, 所得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与此同时, 通过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历年缴纳金额的变动, 不仅能体现出个人的职务、工资变动, 还能充分体现个人全部职业生涯的贡献。这样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不仅与企业职工的计发办法一致, 而且更加富有激励性和公平性。

涉及“中人”的政策过渡而加发的“过渡性养老金”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单独计算, 一般与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发系数和“视同缴费年限”有关, 是三者的乘积。其中, 计发系数, 是由各地测算后进行确定, 一般在1%~1.4%之间。

参考文献

[1]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方案:配套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中商情报网, 2015.5.21.

[2]孙晓宇.你以后能领多少养老金?多缴费1倍不会多领1倍.腾讯财经:投资与理财, 2015.6.17.

供热站临时人员工资计发办法 篇2

工资计发办法

一、原则及目的(一)坚持以加强管理、保障安全、提高效益为中心,依照公平、公正、激励的原则,制订本办法,从而使员工的收入与个人的工作能力、贡献大小相联系。

(二)坚持收入与劳动强度相结合原则。员工的收入与所承担工作劳动强度相挂钩,随劳动强度的增减而变化。

(三)通过本办法,鼓励员工勤奋工作,多作贡献,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实现收入正常增长。

二、计发形式及标准

(一)基本形式:职工收入=基本工资+绩效考核工资+特岗补贴

1.基本工资及标准

为了保证每一位员工最低生活要求而设立,标准为30元/天,按日历天数计算。长期工(指合同期限在五年以上且连续的人员)基本工资按约定工资标准执行。

2.绩效考核工资

绩效考核工资根据员工所处具体岗位的特点、职务职责等基本条件而定,体现了岗位的重要性和员工的个人价值 —1—

和职业风险,按考核结果计发。岗位工种主要包括:维修工、司炉工、拉煤工、水处理工、技术顾问、收费员、保洁员、保安员。

绩效考核工资包括:夜班费、加班费、代班费、维修工台班费等按考核核发的工资,其中代班费由每班班长享受,维修工台班费由维修工享受(收费员、水处理工、保洁员、保安员、技术顾问待遇按合同约定执行,不参照本办法)。具体标准如下:

夜班费:每班拟定10元

加班费:每班拟定50元

代班费:每月100元

维修工台班费:每班15元

3.特岗补贴

主要指灰尘费(供暖期间享受),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

三、管理与考核

(一)加强岗位管理,严格定岗定员制度,根据工作需要配置人员,具体人员由机关事务中心提出计划,报主任办公会审定。

(二)工资实行动态管理,随岗位的变动而变动,上岗则有,离岗则无,换岗则变。

(三)严格人员管理,加强绩效考核。所聘人员由机关

改革完善养老金计发办法浅析 篇3

关键词:改革完善 养老金 计发办法

0 引言

我国的退休养老制度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制度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完善。从上世纪50年代的“劳保”制度到70年代末提出的“退休”制度,再到80年代首次提出“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养老金计发办法又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计发办法涉及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社会各界尤为关注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恰当地确定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不尽合理之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速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1 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的必要性

养老金计发办法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现行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于1996年1月实行,1998年7月根据国务院规定作了微调,它对提高参保人员的参保缴费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现有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对参保缴费激励和提前退休的约束作用不明显,个人缴费状况与养老保险待遇联系不紧密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确保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务院于2005年12月在总结东北三省社会保险先期试点并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决定》总结了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多年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对我国现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改革完善的方针,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行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由基础性养老金、账户性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的计发,不论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水平的高低,大家都一样;账户养老金的计发不论参保人员退休年龄大小,除数均为120,出现了缴多缴少、缴长缴短,退休待遇差距不大的问题,计发办法缺乏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可以看出这种计发办法存在两个问题:

1.1 权力义务关系不尽合理。基础性养老金没有体现缴费数量多少和缴费年限长短的差别,抑制了持续、足额缴费的积极性,间接鼓励了少缴、短缴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

1.2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年限与实际领取年限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退休人员退休后一般要生活25年以上,但按现行计发办法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是按10年的预期余命计算的,导致出现大量违规提前退休现象;且退休人员积累的个人帐户资金只够发10年,10年之后就要依靠统筹基金来支付,养老保险基金不堪重负。

此次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主要就是针对以上两个突出问题,并遵循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将参保人员缴费水平高低、缴费年限长短与待遇计发紧密结合,激励参保人员多缴费、延长缴费年限,实现从“要我参保”向“我要参保”、从“我要退休”向“要我退休”的转变。

2 改革后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的主要内容

这次计发办法改革,是以参保缴费年限为基础,以计发基数、计发比例和计发月数调整为重点,以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出发点,以保障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为目标。新的计发办法解决了两个问题:基础性养老金计发比例与缴费年限挂钩,计发基数也与本人历年实际缴费工资挂钩;个人帐户养老金根据退休年龄,按实际余命计算。通过这两项调整,使基本养老保险的激励约束机制得到增强,权力义务对应关系更加合理。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以本人退休时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不足1年的缴费月数折算为年)发给1%。也就意味着,参保人员每多缴一年增发一个百分点,上不封顶,有利于形成“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更加符合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年限的实际情况。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本人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确定(最低为56,最高为233)。参保人员年满40周岁及以下年龄退休的,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统一按233个月确定;参保人员年满70周岁及以上年龄退休的,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统一按56个月确定,参保人员在年满40周岁至70周岁之间退休的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计发月数确定。参保人员1995年12月31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新的计发办法实施后退休的,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按照参保人员1995年底前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推算出1995年前全部缴费年限的储存额,再除以120按月计发。

这次新的计发办法与现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相比,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改革:①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与个人的缴费指数建立了联系。缴费指数高,则基数大,否则,就小。而现有办法只要在同一年退休,基数一样,与体现缴费水平的缴费指数无关。②基础养老金计算的比例与本人缴费年限的长短建立了联系。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上,每增加一年,计发的比例增加一个百分点,进一步强化了激励机制,有利于持续缴费和多缴费。而现有办法则是不论缴费年限多少,都是省和市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改革后的计发办法打破了以往存在于基础养老金上的平均主义。③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除数与本人的退休时间相联系。退休年龄越小,对应的计发月数越大,账户养老金就越少。新办法在激励职工缴费,抑制提前退休方面明显优于原计发办法,强化了激励约束机制。

3 新老计发办法的过渡衔接问题

为确保新老计发办法能够平稳衔接,实行对比的5年衔接过渡期,对过渡办法作了多次优化,采取了“限高保低”的措施,即:2006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内退休的参保人员,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高于按原规定(老办法)计算数额的,根据退休时间的不同和新老办法计算差额的幅度,发给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适当补齐的办法是:在5年内退休的人员,按新计发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低于按现有计发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适当限高的办法是:在5年内退休的人员,按新计发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标准高于按原计发办法的,高出部分予以适当限制。2011年7月1日以后退休,按照新计发办法计发。即从2011年7月1日起,停止实行新老办法的对比。

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意味着养老保险不是靠政府救济而主要是以自己劳动创造财富的劳动积累,个人缴费率将逐步加重份量,真正做到缴费与待遇挂钩,多交多得,少交少得,不交不得的机制将会越来越得到体现。总的来说,改革了计发办法之后,退休人员的待遇不会降低,而参保时间长、缴费高的人待遇还会提高。

关于我国基本养老金计发方法的分析 篇4

关键词:养老金,计发,方法,分析

在2005年年底, 我国颁布了关于养老金计发的决定, 这一决定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社保制度带来了新的改革, 进一步完善了养老金计发制度,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保证城乡老年人的生活, 对于我国经济的总体提高也带来了极大的突破, 在养老保障制度中, 养老金计发是这项制度的核心内容, 我国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主要是在一种公平的前提下, 积极的鼓励多缴晚退的机制, 养老金的计发虽然有着比较明显的好处, 但是任何一项政策都有着其相对的缺点, 在这里, 笔者就针对我国基本养老金计发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对以往养老金计发的回顾

我国的养老金最早体现在1953年颁布的劳动保险, 接下来的一些年里, 养老金逐渐也在完善和丰富, 并且进一步的给退休的员工比较好的待遇, 养老金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保险的有效进行, 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这主要是在养老保险建立初期的情况, 在1978年, 国家对于养老保险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规划, 对退休老年人的年龄和工龄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在养老保险中明确规定不论退休职工是什么样的身份, 不论性别, 只有工龄满足十年才能够办理退休, 至于不相关的特殊情况, 可以进行特殊的分析。2005年, 国家为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的鼓励员工参加养老保险, 积极缴纳费用, 这种养老保险金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工作, 多缴费, 多领养的一种良性循环。

二、最新养老金计发办法

在经过了多年养老金的改革, 2006年我国对养老金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划, 更进一步的完善了鼓励职工缴费机制, 并且在一些方面对养老金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在养老金改革以后, 新的养老金规定, 基本的养老金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个是基础养老金, 另外一种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并且直接与保险缴费的制度挂钩, 在新的养老金制度上, 同样体现了多缴多得的原则, 对以往公平性的原则有一定的冲击作用, 笔者认为在这一上有一些不合理的方面, 首先对于养老金的多缴多得制度上来看, 基本上是以员工的工资为标准的, 但是员工的工资不是员工自己说的算的, 这样的改革势必会形成一种社会矛盾, 所以笔者认为, 如果要对养老金进行改革, 还是应该遵循公平的原则。

三、新政策出现后备受关注的问题

1、养老金的缩水问题

由于现在社会的物价乘着一种逐年上升的趋势, 但是现在的养老金是根据职工的工资以及本人的缴费状况决定的, 很多人会有一种想法就是在多年以后, 养老金会不会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而产生缩水的现象, 笔者认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因为随着物价的上涨, 职工的工资也在不断的增加, 相应的计发月数也会增加和延长, 所以不会出现物价的上涨, 养老金缩水的现象。

2、退休职工退休在退休的时候如果按照新旧两种方法进行计发造成养老金计发的差异

大家都知道, 无论是按照新制度进行养老金进行计发, 还是按照旧制度进行养老金进行计发, 都与职工的工龄有着直接的关系, 工龄越长, 职工的养老金就越多, 但是如果是在工龄相同的情况下, 哪种养老金的计发会比较多, 对于这样的问题, 笔者进行比较详细的调差, 实际上, 是有一定的差异, 在新养老金的计发下, 相应工龄越长, 计发的水平就越高, 所以说新政策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人们参保缴费的机制。

四、对我国基本养老金计发的建议

在养老金的发放中, 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是养老金的重要因素, 也是保障养老金的一种重要保障,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保障自己的养老金与自己的实际利益相挂钩, 同时也为职工缴纳养老金起到了一个正确的引导, 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基金的收入, 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口老龄化的物质积累。

对于取消过渡性养老金与缴费基数挂钩的做法, 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平的原则, 一直以来, 对于养老金的激发主要是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龄, 个人的缴费不占主题的部分, 在进行养老金计发的时候, 工龄相同的职工, 会获得相同的利益, 但是国家为了鼓励职工缴费, 取消了过渡性养老金并且与缴费基数挂钩, 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公平的原则, 笔者认为应该妥善的处理新老办法的平衡, 运用新办法来进行计算养老金会低于老办法的计算, 这样就降低了很多职工的利益, 所以针对新办法应该进行相应的改变, 首先应该继续的坚持过渡性养老金, 对于与旧办法之间的养老金计发, 应该予以补回, 再有就是设立一个最低养老金的标准, 总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稳定新办法与老办法之间的差异, 避免一些不稳定情况的发生。社会主义保险制度从根本上将应该是服务大众的, 所以说在改革某项制度的时候, 应该朝着平稳的方向发展, 顾及大部分人的利益, 只有这样才算是成功的改革。

五、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也进行了相关的改革, 针对2005年我国基本养老金计发方法的确立, 有着其显著的突破,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针对其存在的弊端, 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 因为只有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 这样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于国杰, 陈本毅.如何用EXCEL+VBA按新养老金计发办法计算“中人”养老金[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35) .

[2]杨浩, 杨帆.人口老龄化下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低效的成因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07) .

计发办法 篇5

■新办法增加退休后的收入

新办法实施第一年退休人员平均可增加近40元,过渡期结束时,退休人员人均可增加296.7元。过渡期结束后退休人员均按新办法执行,99.9%以上的退休人员待遇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据了解,此次改革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对2005年底以前已经离退休人员(即“老人”),仍按国家和省原来规定发给基本

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国务院1997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的人员(“新人”),采用新办法。■缴费满15年按月领养老金

根据新计发办法,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经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实,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累计12个月为1年。

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按本人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如本人自愿,可延长实际缴费年限。其中,属于于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继续缴费满15年后可办理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属于单位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

龄时,单位可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职工可按城镇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后办理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

■新人新办法促进职工参保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时,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闫新生介绍说,基础养老金引入了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克服了职工退休时不论历年缴费多少,均统一按全省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计发基础养老金的弊端,有利于激励职工在工作年限多缴费。

同时,也改变了老办法凡缴费满15年以上,不论缴费年限长短,均按照职工退休时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参保人员自觉延长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养老金实行与本人退休年龄平均余命年限相挂钩的方法,形成了退休越早,平均余命就越长,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计发额越小的机制。有利于控制早退休,鼓励晚退休,且基本可以保证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支付与退休后有生之年相一致。

■“中人”享受过渡性养老金和调节金

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以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即“中人”),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调节金。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3%×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计算到月)

调节金为调节金基数乘以计发比例。调节金基数为130元,计发比例2006年为90%,以后每年递减10%,直至取消。

■4年过渡期确保待遇不降低

上一篇:爱国主义下一篇:商务英语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