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教学工作室

2024-06-05

移动教学工作室(精选九篇)

移动教学工作室 篇1

一、磨合中的课程体系

在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设立之前, 学院及系部组织了专门的教师对国内其他开设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走访学习, 制定了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 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定制的课程体系不能完全的从实际应用出发, 没有跳出学科型课程体系的框架。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依然存在本科类院校教育的影子, 经过培养的学生并不能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和目标。鉴于此情况, 系部都会组织专业教师在每学年的年终时, 对课程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 对课程体系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调整专业方向, 迎合市场走向及人才需求去调整专业的方向。强调课程设置, 移动通信专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 细化课程设置, 精简、合并课程数量, 才能有效的保证教学质量。更新专业课程, 在保证基础课程的前提下, 尽量的更新课程设置。开展行业经验交流, 广征相关企业及培训机构的建议和意见, 让课程体系不在“远离”社会。通过以上措施, 通过几次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较大的调整, 效果是显著地。

其次, 真正的贯彻学分制和学生选课制度。学分和选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明确的贯彻和落实了学分制,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可以细化课程类型, 如:在技术基础课、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中明确每个类型课程需选修的学分。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修课程, 避免传统课程设置中的过多、过杂的确定。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知识体系。只有执行了学分制, 才能不让学生选课流于形式化。现在学生在选课时面临的是特定的选修课、固定的必修课, 让整个选课的过程就是一个过场, 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并且还是以班级为单位, 不能照顾到每位学生的需求。学分和选课在发达地区已经开始逐渐步入正轨, 而这是很多教育落后地区的地域性特色, 还需加大改革的力度。

最后, 强推模块化教学的运行。几次调整的课程设置已经把模块化教学的理念引入,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回归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成长中的师资队伍

在中国移动通信技术是一门火热并且迅猛发展的学科。通信技术的更新、周边设备的普及和带动着一起腾飞的相关产业, 都意味着对于专业人才的超大需求。同样的需求也存在于刚刚成立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虽然学院在专业设立前, 委派相关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 但专任教师人数的不足, 在教学的工作中依然需要补充大量的兼职教师, 所以初期形成了教学团队充斥大量兼职教师的现象。然而兼职教师大都缺乏教学经验,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合理的安排教学的方式方法, 尽管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体系规范教学, 但在教学质量上仍然存在问题。

同时, 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队伍因其培养目标的需要, 对于教师的要求更全面。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 还应当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是个高速发展的专业,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要紧跟专业发展的脚步, 不断的更新、学习自身的专业知识。面对以上的要求, 如何提升教师团队业务水平是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环节。

三、正在运行的职教集团

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 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的要求, 为进一步促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双赢发展, 深化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由我院发起, 经过自治区有关部门核准, 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倡议, 自愿结成了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内蒙古商贸职业教育集团。

职教集团成立以后, 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和学校深度融合、相互满足需要的问题。学校在为企业培养人才时, 可以围绕企业要求拓宽专业领域, 更加注重“一对一”的订单培养, 确保学生“学有所成, 学有所用”。在职教集团自身发展方面, 能更好的发挥集团顶层设计、组织、协调、推动、服务等功能, 建立章程、设立制度。通过几个方面充分发挥集团作用。首先利用高职教育带动中职教育, 利用学校带动企业, 利用长期学历教育带动短期培训;其次是利用强学校带动弱学校, 利用强专业带动弱专业, 利用强地区带动弱地区。最后, 可以在职教集团改革创新思路的引领下, 充分发挥集团作用, 积极开展工作, 创新集团的管理、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006.

[2]任爱珍."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评价体系构建[J].高教研究, 2010.

[3]王丽敏, 芮雄丽, 王少东.计算机通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建设[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7.

[4]侯亮.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5]雷菁, 郑林华, 韩方景, 丁宏.关于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1,

移动教学工作室 篇2

篇)

第一篇:移动公司员工个人年终总结

各位领导:

本人于*年*月*日交流到*******公司企业信息化部计费结算处工作。在交流的半年期间,我主要负责*****的维护,支撑集团公司市场前端营销,负责领导交办的软课题的评审,对省分公司计费专业相关工作进行指导以及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等工作。在工作中,我严格履行个

人岗位职责,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较好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一、2016年工作小结

做好《*****》文档维护工作

随着***对移动业务的承接,给计费专业工作带来了新的场景和挑战。在全程全网全业务运营的场景下,计费工作的外延和内涵都有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主要表现为:在地域层面,传统的以省为基本单位的计费格局,随着移动业务漫游场景的出现和丰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省与省之间,省与总部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计费体系网络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业务层面,传统的以语音和数据业务为骨干的并驾齐驱的计费形态,随着增值业务的井喷式出现,而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由此对计费的实时性,结算的多样性,融合的灵活性以及客户感知,财务分摊等都提出全新的要求。

值此时机,总部启动了*****的编

写工程。***是在继承*****优点的基础上,对现实以及未来的业务场景和支撑需求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抽象。在*****中,模型的关注点已由过去的数据模型层面转移到能力结构层面,以计费网络化、系统产品化为基础,重点关注协议、网元以及各项能力的形成,目的是打造一个功能强大,结构灵活,响应迅速,全网联动的计费能力体系。

在该工程中,我主要负责*****的文档维护,我在工作中认真阅读研究院的各种文档并且与自己在省里面的工作相结合,吃透模型的设计精神。同时对文档中写的不够详细或者全面的部分按照领导和专家们的意见进行补充和调整,通过此项工作,使我对计费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完成软课题评审工作

软课题是总部计费专业针对现实的业务场景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所作的技术业务方面的提前预研和技术储备

工作。它的目的是形成技术和能力储备,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业务基础。由于软课题没有现成的业务环境进行验证,因此对软课题的评审人员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既要有对现实场景的深刻了解,也要有对未来方向的充分把握。总之,这是一项全新的,具有很大挑战性的工作。

在接受这项工作之初,我感到比较吃力,因为这毕竟是原来在省公司不曾遇到过的,但是在困难面前,我没有退缩,通过积极与软课题编写人员的沟通,了解了软课题的研究动机和研究的具体内容,认真阅读软课题的各种文档,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形成对该课题的全面认知和把握。通过与软课题编写人员的全面沟通与交流,对课题中的描述不完整和不全面的部分形成一致的修改意见。通过和软课题编写人员的全面合作,终于形成了最终的定稿文件。在总部举行的软课题评审会上,我所负责的****、*****、******和*****四个

软课题顺利的通过了评审。

积极主动做好营销支撑工作

随着移动业务的承接,****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了确保移动市场份额,实现有效益的市场扩张。市场前端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的营销方案和新产品,给it支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集团公司做营销支撑的最大特点就是必须站在全国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省份之间的建设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在将“市场语言“翻译成为“系统语言“的过程中,必须统筹考虑,综合权衡,才能形成最终的具备可落地性的方案。

经过短暂的磨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在总部做营销支撑的工作方法,具备了独立完成营销支撑工作的能力。我主要负责对家庭客户部和3g重点产品的营销支撑工作。家庭客户部推出的营销方案一般融合性和复杂度都比较高,计费实现有较大的难度。在工作中,我一方面认真领会家庭

中国移动2012年工作会议召开 篇3

中国移动2012年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总工程师王秀军出席会议。

会上, 尚冰对中国移动2011年各项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并对中国移动2012年工作提出几点希望。一是更加扎实有效地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深化信息通信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集成应用, 着力提高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满足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二是更加扎实有效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 扩大TD-SCDMA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 提高网络利用率, 促进TD-SCDMA应用开发, 以应用带动业务发展;另一方面, 保质保量完成TD-LTE第二阶段试验, 适时启动扩大规模试验, 充分发挥中国移动的影响力, 推进TD-LTE国际化进程。工业和信息化部及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TD-LTE的支持力度。三是更加扎实有效地转变发展方式。要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 在移动数据业务领域积极探索, 实现价值提升, 特别要在价值链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积极拓展移动互联网业务, 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是更加扎实有效地规范经营行为, 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从行业大局出发, 加强自律, 理性竞争, 强化合作, 深入推进共建共享, 实现行业和谐发展。

移动工作联系函 篇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罗田分公司:

因我县境内的麻新线和318国道部分路段已达到使用年限且已出现路基下沉,路面不同程度的破损。为迎接2015年全国公路大检查,根据省、市公路主管部门下达大修计划的要求,我局即将对麻新线(三里畈镇新桥至乱石窠)和318国道(工业园区至英山隔山坳)两处路段进行全面大修,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现按照之前与你单位签订协议的约定,请你单位在保证交通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在10日内完成涉及上述大修路段缆线和监控设备的迁移工作;由于大修后的公路路面整体高度将会提高,在重新安装监控设备时必须保证架设的监控设备下沿与路面的垂直高度不低于5.5米。如因你单位迁移不及时导致监控设施损坏我单位概不负责。

专此函告(附:协议书)

罗田县公路管理局路政大队

移动设备列车在综采工作面的应用 篇5

大阳煤矿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大阳镇向东村、上村一带,隶属于兰花科创公司,为晋城市地方国有企业。井田面积17.797 4 km2,地质储量约1.66×108t,可采储量约0.80×108t,现开采3#煤层,生产规模为150×104t/a。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Ⅲ级,属不易自燃煤层,回采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顶板全部垮落的采煤方法。

1 回采中的问题

该矿3303综采工作面走向长1 334 m,倾斜长200m,布置有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和辅助回风巷三条巷道,移动变电站和液压泵站设置距工作面约400 m的运输顺槽联络巷中,在回采中存在有以下问题:a)移动变电站和液压泵站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至少需搬家两次,不仅增加工作量,而且影响工作面回采进度;b)综采工作面设备功率大,需要近距离供电、供液,而移动变电站和液压泵站初次搬家后一般距离工作面约400 m,存在有电压降和液压系统管路供液压力不足现象,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c)采煤工作面供电设备分散布置,故障率高,不能实现集中管理[1]。

为提高3404工作面设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该矿在3404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布置时,首次在运输顺槽使用移动设备列车,将移动变电站、乳化液泵站、喷雾泵、泵箱等大型设备和控制工作刮板机、转载机、破碎机等设备的开关集中安装在移动设备列车上,作为综采工作面的指挥中心,随着回采推进而移动,提高了综采工作面供电、供液的连续性和安全保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2 移动设备列车设置情况

2.1 工作面基本情况

3404综采工作面走向长1 139 m,倾斜长220 m,煤层厚度5.72 m,煤层倾角0°~12°,布置有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和辅助回风巷三条巷道,工作面的采煤、支护、运输等设备均使用原3303工作面回撤设备,工作面设备情况见表1。

该工作面采煤设备集中,供电电压1 140 V,总装机容量约3 300 k W,近距离供电能保障采煤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2 移动设备列车安装情况

2.2.1 设备列车安装位置

移动设备列车安装在3404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中,同顺槽皮带输送机同巷平行布置,设备列车尾车距转载机头约60 m,设备列车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推移(见图1)。

2.2.2 设备列车组成

设备列车共由18个列车组成,列车上安装有KBSGZY-2000/6型和KBSGZY-1600/6型台移动变电站各一台,两台BRW400/31.5型乳化液泵,两个RX2500型乳化液泵箱,一台BPW315/10型喷雾泵,一台ZBZ-4.0型照明综保及用于控制工作面前后刮板机、转载机、破碎机等设备的五台QJZ型启动器,在设备列车头车上设有电缆专用车。各列车之间通过专用钢性连杆连接,列车总长度约55 m,总重量约60 t。

2.2.3 设备列车移动方式

设备列车安装在22 kg/m道轨上,距离工作面最远距离不超过60 m,工作面每推进15 m移动一次设备列车,采用自移式和绞车牵引两种方式移动设备列车。

a)自移方式。在移动变电站列车组、乳化液泵站列车组和电气控制设备列车组之间各安装有一个液压千斤顶,将列车组分为三段,各段列车组均设置有独立的卡轨定车装置,在近水平或坡度较小巷道移动设备列车时,前后两组列车组交替进行卡轨制动,用液压千斤顶推、拉动作实现设备列车组迈步前行,往复循环,完成设备列车的移动;

b)绞车牵引方式。受3404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影响,运输顺槽最大坡度达12°,在较大上下坡巷道推移设备列车时,列车整体稳定性差,列车有自滑移现象,单靠拖拽油缸已无法实现设备列车移动,且移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为此该矿制定了坡道地段移动设备列车的安全技术方案,如上坡地段在设备列车运行前方安装绞车牵引列车,配合自移装置移动,下坡地段在运行后方安装绞车拖拽,防止跑车。设备列车停车地段如为易发生滑移跑车巷道,则不得拆除绞车牵引钢丝绳,在每组列车轨道上安装夹轨器,将每个列车平板分别和轨道用铁链锁固,使用马架、单体液压柱等措施确保设备列车可靠制动,并由泵站司机负责每班定期检查制动设施是否完好有效,以防列车失控滑移造成事故。

2.2.4 电缆滑移装置

综采工作面供电电缆线径粗、数量多,随工作面推进需不断拉移,工人劳动强度高,且在拉移电缆中容易发生漏电伤人或电缆损坏事故,该矿使用电缆滑移装置拖拽电缆,即在设备列车和工作面顺槽顶板上方增设了轻型工字钢作为电缆跑道,供电电缆和液压管道分两层悬吊,互不影响,依靠电缆跑道完成电缆液管的滑移拖拽[2]。

3 使用效果

3.1 优点

移动设备列车在3404综采工作面使用后,由于安装容易、维护量小、操作方便,深受员工的欢迎和好评。

3.1.1 减少泵站搬家对工作面正常开采的影响

使用设备列车前,3303综采工作面泵站共进行了两次搬家,每次搬家需占用7个工作日,搬家期间回采工作面需停产等待,且综采队120人需参与搬家,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人力。使用设备列车后,设备列车随着工作面推进而移动,省去了以往泵站搬家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且推移列车可利用检修班时间,不但增加了经济效益,也确保了回采工作面的顺利推进。

3.1.2 提高了工作面供电供液质量

采用设备列车后,泵站及移动变电站距离工作面最远仅有60 m,移动列车可近距离为综采工作面供电、供液,减少了事故率,确保回采工作面工作效率。

3.1.3 安装方便安全可靠

将工作面电气设备和供液设备集中安装在移动列车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综采工作面指挥中心,不仅安装、搬运方便,而且检维修方便,也便于设备管理,安全可靠性高。电缆滑移装置的应用不仅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电缆拖拉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3.2 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该矿首次使用,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需改进事项:

a)在坡道路段移动列车时,需在巷道中安装绞车牵引列车移动,如有绞车压戗柱不牢固、牵引速度控制不合理、钢丝绳选型不合理或有损伤等情况时,均易发生列车滑移等安全事故,因此建议在设备列车前后平板车上安装慢速绞车,列车移动时在运行前方安装卡轨装置和定向滑轮,由列车自身安装慢速绞车牵引列车整体、匀速、安全移动;

b)电缆滑移拖拽装置建议选用正规厂家设计生产的自动拖拽装置,确保拖拽电缆液管安全。

3.3 注意事项

设备列车在拉移过程中如安全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列车滑移等安全事故,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3]:

a)拉设备列车前,应先将移动变压器开关打停止,并安排专人看守开关,移动过程中严禁送电;

b)钢丝绳绳头与首车连接要牢固可靠,马镫上满扣,保险绳(链)绳径及长度满足要求;绳头用5个元宝卡子正反交叉紧固,卡子必须与绳径相匹配,保险绳(链)的长度不得小于一列车的长度;

c)拉设备列车前先把辅助连接、各类管线吊挂好,防止拖挂它物和被压坏;

d)听清信号,缓慢拉动。绞车司机要时刻观察绞车运转的情况,绳道内严禁有人,车辆下滑方向不得从事任何作业及人员停留;

e)若有管线及设备发生卡、挂现象时,必须及时停车处理,严禁生拉硬拽损坏管线设备;

f)拉设备列车时,安排一人在尾车处观察大线情况,设备列车中间安排一人观察列车运行状况,发现问题立即警示停车处理。除施工人员外其余人员不得在现场逗留观看,并在设备列车下方30 m外设警戒,防止人员误入;

g)列车停止时,每辆车必须用锚链锁在轨道上,锚链的接头必须采用正规连接环,螺丝上满扣,不得用其它任何物品代替;

h)设备列车固定好后,将绞车电源线甩掉,防止误启动,并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给设备列车送电。

4 结语

随着采煤工艺不断发展,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已向大型化、高速化、连续化和自动化发展,大功率、高电压的设备已在综采工作面推广使用,而就近设置设备列车集中向工作面采煤设备供电和供液已成为综采工作面的必然趋势,该矿在3404综采工作面首次使用移动设备列车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做法,值得地方中小煤矿借鉴,但设备列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跑车、掉道、机动性能差的现象,坡道推移设备列车、坡道定车等存在的安全风险等还需在今后使用中继续摸索、改进、解决。

摘要:以大阳煤矿3404综放工作面首次使用移动设备列车为例,对比使用前后的优缺点,并就使用中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促进煤矿高效开采。

关键词:设备列车,综采工作面,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永建,李胜利,邹湖萍.综采工作面电缆滑移装置[J].矿山机械,2006(4):51-52.

[2]杨晓晨.综采工作面自移系统车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6):203-204.

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应用体会 篇6

1保管与使用方法

1.1 PDA的保管 我科室床位40张的病房配置 4台PDA, 正常班时间由总责班护士携带 1台, 办公班护士携带1台, 主班和辅助班各携带1台。中午及夜间值班护士随身携带, 其余不用的PDA由值班护士统一锁于保存柜内。每天夜班护士统一对PDA充电。

1.2 使用方法

1.2.1 护士随身携带PDA, 将采集的护理数据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小便、体液出入量等数据即时在床头录, 保存后信息直接呈现于医生及护士工作站, 在 HIS 系统即时生成体温单、生命体征观察单、血糖监测记录单、出入量记录单等护理表格。

1.2.2 医生开出的医嘱, 经办公护士检查校对后, 护士可通过点击即可打开 PDA 床头护理管理系统, 通过用户和密码验证后进入相应科室的病房设置, 选择相应的病床, 即可显示医嘱类别执行的时间、频次等。护士在为患者实施各项治疗时, 随身携带PDA, 可时时查看医嘱执行情况, 执行完毕的医嘱可通过点击PDA相应的项目, 计算机将自动记录执行时间和操作者。并将执行医嘱的情况通过无线网络病房护理管理系统即刻回传到 HIS系统 , 及时为医生提供患者的治疗情况。

1.2.3 护士可在床头采集信息后即时记录。保存后信息直接即刻回传到HIS系统 , 呈现于医生及护士工作站。保持医疗、护理工作的有序畅通, 及时提供患者的信息。护士长可随时查看全天的医嘱执行情况以及各种护理记录的完成情况, 病区护理工作量统计及护士工作量的权重情况。对出现的问题护士长及时告知全体护士, 提出改进措施, 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3讨论

3.1 优化了工作流程, 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PDA系统使护士从表格书写的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 实施前病房中午记录体温, 血压单需要40~50min左右, 而实施后实现床旁即时记录, 回到护士站在HIS系统上检查录入的有效性需15~20min, 且省去了以往由于书写不整洁带来重复抄写的大量工作, 使护士为患者直接服务的时间增加[2]。同时表格电子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护理文书合格率。

3.2 信息系统的触角延伸到病床旁, 实现患者信息的动态采集, 规避医疗风险。保证患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恰当的处理, 利于医生及时掌握病情及治疗实施情况, 从而避免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信息的及时性更确保床边查对制度的落实, 临床护理的工作安全系数大大增加。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的应用以数据资料为依据, 使护理管理更加严谨和规范;加强了定量和定性管理, 实现了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的突破;有强大的提示功能, 使护理工作不遗漏、不间断。

3.3 推动了护理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加大了对护理环节质量控制的力度, 利于护士长掌握全科的护理工作状态, 在护士长的权限范围可以及时显示全科及某名护士的工作量统计结果, 并以权重值形式显示, 使护理工作完全实现量化, 加强了管理的深度与广度, 推进医院数字化发展的进程。

3.4 规范了护理行为。由于每条医嘱与实际执行人形成了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使医嘱的执行时间、用药途径、病情观察的时间与结果等信息的采集与录入更为准确、及时, 不但有效地规范了护士行为, 还为护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资料, 避免了在医嘱执行过程中责任区分不清、执行时间随意的无序工作状态。

综上所述, PDA 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并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丽芬, 陈金雄, 黄平.基于NET的移动护士站的设计与实现 (J) .中国数字医学, 2007, 2 (9) :34-36.

移动教学工作室 篇7

移动学习的出现让传统教学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在传统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中, 教师利用PPT或视频传递相关信息和知识点, 学生接受信息、知识点并完成作业, 最后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估。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作为主体负责提供内容、反馈并评估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所造成的压力较大, 也没有除了考试外的有效评估手段, 教师很难得知学生到底有没有理解获取的信息。另外, 传统的课堂教学将教师置于长时间的工作环境中——他们负责收集、提供、反馈和评估, 尤其是在班级人数超过40人的情况下, 教师的工作负荷让他们无法进行自身职业发展, 导致未来的诸多教学问题。

移动学习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这一状况。首先, 移动学习通过科技的辅助, 提供了一整套管理和评估方法, 将教师从大量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例如, 在一次考试后, 教师批改试卷时需要收集错题信息并分析信息, 这个过程烦琐且冗长, 有了科技的辅助, 教师只需要点几个按钮即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考试的错题信息会通过直观的统计图的方式展现给教师, 也便于横向和纵向对比。

其次, 教师传递的信息并不一定能被学生完全理解, 移动学习允许学生使用完全理解的信息帮助学习。Stephen Krashen提出了输入假设 (comprehensibleinput) , 认为学生只有在接受可理解的信息时, 才能最终获得知识。但Susan Gass和Michael Long等研究者认为可理解信息只是单方面的。由于每位学生的智商、理解能力、背景知识等个人状况都不相同, 教师提供的可理解信息并不确定能够被所有的学生理解。于是Susan Gass和Michael Long就提出了被理解的信息输入 (comprehended input) , 即输入信息只有被接收者真正理解时才有价值。这就像生物信息学家向地质学家讲述蛋白质的折叠、误折和聚合一样, 即便生物信息学家使用了浅显易懂的语言 (他们认为自己传达出了可理解的信息) , 由于缺乏相关背景知识, 地质学家依旧无法真正理解蛋白质的折叠问题 (信息并没有被理解) 。在移动学习中, 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相关的背景知识自己决定是否对相关信息进行深挖或补充, 或是寻找更容易理解的信息帮助自己理解——通过视频、动画、互动等方式实现。

再次, 移动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和控制学习过程, 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环境强调了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掌控和调整, 而移动学习恰恰是建立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方式之一。在传统的课堂学习里, 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 无论理解能力好坏, 都必须接受完全一样的信息。另外, 有些学生习惯于写, 有些学生习惯于读, 还有些学生习惯于听, 不同的学习风格无法最大化课堂教学效果。但在移动学习中,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对学习过程进行掌控, 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与此同时, 教师的教学也可以更有针对性。教师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观察合作、参与环节, 并通过设备收集的数据了解学生的优势和劣势, 对此做出有针对性的帮助即可满足学生需求。当每位学生都使用移动设备时, 完成整体任务的比例可以观察, 这相较于传统课堂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传统课堂的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中, 如果有学生不参与讨论或合作, 在最终的结果中很难体现, 但有了科技的帮助, 教师有能力了解每一位学生对某一任务的贡献和完成度,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做出即时反馈。当然, 评估标准的设定也不再是全国或全省一个标准。由于教师有能力收集到充足的数据, 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完全符合他们成长规律的标准, 并帮助学生最终达到这些标准。

最后, 移动学习提供了沟通和交流的环境, 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 完成创造过程。学生通常在讨论中才能够理解、应用所学到的知识, 而这却是传统课堂不具备的。在移动学习中, 学生可以利用设备的种种特性, 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内容, 分享内容给伙伴, 分享达到学习目标的不同途径。

教师也不需要在45分钟内不断讲述各种知识点。相反, 教师只需要在课程开始时将含有知识点的资源交由学生自己定位、搜寻、过滤和评估相关信息, 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信息的讨论、总结、反思和创造等过程。在课堂外, 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提供各种资源链接, 即可引导出类似课堂中的学习过程。

移动学习的出现, 对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有着极大的影响, 更完全变革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不再只是信息传递者, 还需要兼备极强的信息创造、收集、分析、评估和引导能力。学生也不再只是信息接收者, 还需要兼备极强的思维、辩证、判断、定位、过滤、互动、沟通等能力。移动学习也不再是传统教育所代表的行为和认知过程, 更是一种创造、批判、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图1~3分别为传统学习、信息化学习和移动学习的特点。总的来说, 移动学习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学习, 包括了书本、考试和教师等因素, 并创造了包含信息资源、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估以及辅导员的全新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将书本变成了多媒体的信息资源, 考试变成了形成性的评估, 以了解学生的实时状态, 并结合总结性评估重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统计。

移动学习在国内的发展瓶颈

1. 移动学习 ≠ 移动化学习

TechEDGE中国子项目在2013年10月针对国内的中小学教师做了一次调查, 研究他们使用教育科技进行教学的态度和方法。在调查中, 我们涉及移动教学相关的部分。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90%的教师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或电子阅读设备, 大约23%的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了移动设备进行教育, 使用的主要设备为平板电脑。100%使用平板电脑的教师把平板电脑当作一种信息展示设备使用, 即多媒体播放设备。他们要求学生使用平板电脑观看与课程相关的PPT或视频, 把移动设备当作一种教学设备而不是学习设备。对照Laurillard的对话框架, 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的学习过程没有对应四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 而变成了和黑板一样的信息传递平台。同时, 过度依赖第三方的课件内容强制学生根据教师的节奏和内容进行学习, 忽略了互联网和软件应用在学习中的作用。在移动科技环境的公式中, 一旦移动软件应用s (MA) 和互联网i的作用消失, 移动科技环境A就变成了仅包括设备d和移动能力m, 限制了学习的发生。因为缺少的移动应用和互联网功能所带给学生的互动、讨论和反馈环节, 移动学习的优势变成了单纯的移动化学习, 在特性上很难和传统学习方式区分。

2. 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移动学习中也不例外。移动科技在学习中的应用减少了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依赖, 却对教师的整体设计和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 教师需要学习如何将21世纪能力和课程进行整合。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不仅需要教师了解整合、传递和评估的过程, 更需要教师提高课堂的自由度, 允许学生发散思维、使用移动设备整合信息。其次, 国内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关注度很高,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教师适应新时代的教学, 但国内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却很容易成为“一锤子买卖”, 即对某一部分的知识只进行若干次的培训, 完成培训后缺乏跟进。这就像在学校四周建立四面墙, 将学校孤立在新的信息时代。TechEDGE项目总负责人Guy Trainin指出, 教师常常被强制进行各种培训, 而他们通常对培训内容并没有多大的兴趣, 这也是导致跟进的培训无法进行或根本没有跟进相关培训的原因之一。如何利用移动设备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科技和设备的特性在发展, 在教学和学习中的方法也不同。软件开发者也在不断地开发功能更全、操作更为简单的软件满足师生的需求。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跟进, 自己原有的方法和内容很快就会落后——而学生一直都走在科技的最前沿, 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之间出现新的间隔。最后, 培训对教师需求的定位不明。信息技术培训和课程整合培训完全是两方面的培训, 教师有能力使用各种科技并不代表着他们有能力将各种科技整合进课程。这一点在移动学习上尤为明显。

3. 21世纪能力的缺失

A T C 2 1 S在2 0 0 9年发布了2 1世纪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十种能力, 包括: (1) 创造和创新; (2) 辩证思维、 问题解决 和决策; (3) 学习如何 去学习 ; (4) 沟通; (5) 合作; (6) 信息读写能力; (7) 将技术作为工具进行研究的能力; (8) 公民意识; (9) 未来生活和职业; (10) 个人和社会责任。这些能力和移动学习息息相关,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移动学习的效果。

当我们进行移动学习时, 免不了利用互联网和相关软件应用搜寻需要的信息资料。在这个环节中, 信息读写能力的作用就会体现出来。信息读写能力 (Information Literacy) 不仅仅包括了阅读或输入相关的信息, 更包括了搜寻、定位、评估、过滤、创造、分享以及高效使用信息的能力。信息读写能力在过去的20年内变化极大。试想在20年前, 我们在图书馆中搜索信息, 利用相关词条在大范围的索引中寻找信息, 一旦在索引中搜寻到相关的信息, 就可以直接定位, 如果重复这一过程若干次, 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而在移动学习中, 信息的搜寻变得极为困难——虽然信息的获取变得更为简单, 但如何找到有效信息成为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当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或若干个关键词, 如不是专有名词, 可能会得出数百万条结果。显然, 逐条筛选这些结果是不现实的。这时, 我们就需要利用信息读写能力帮助我们完成信息搜寻工作。在一般情况下, 由于网络环境中输入信息的人员层次参差不齐, 思维方式更是完全不同, 对于相同信息的诠释也就完全不同, 甚至有些信息是完全错误的。在搜寻信息中如何过滤无效信息、评估并定位有效信息, 对国内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都是一种考验 (这些能力都是21世纪能力中的一部分) , 并且这些能力在学校中是很少被提及的。即便学生找寻到相关信息, 如何将信息转化并创造出自己和伙伴们能理解的内容, 也有很多的困难 (假设我们不允许单纯的信息复制) 。

与此同时, 由于国内学生的学习主要为个人学习, 很少在课堂外进行合作或沟通, 在学生遇到信息读写困难时缺乏讨论、反馈和互动的环境和行为 (有些学生可能会用即时通讯工具相互询问, 但相关的讨论耗时劳神且无正确结果的保证) , 使得提高信息读写能力更加困难。与此同时, 学生对移动学习认知的局限性也让他们失去了很多学习机会:学习不仅仅是观看视频, 更是将过去和现在的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和重复的过程。这也是21世纪能力中强调的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

4. 移动学习的环境

目前国内的中学生很多都有了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 家长对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的管理力度也有所降低, 但依然视移动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娱乐设备而非学习设备。在学校方面, 管理者站在维护学校安全和稳定的角度, 限制学生使用移动设备。不可否认,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在拥有移动设备后的确可能影响学习, 但更多的学生则会进行移动学习——他们搜索、创造和分享信息, 沟通交流、存储相关资料 (很多学生的个人空间里都有如何学习各种科目或某知识点的相关资料) 。不过, 由于网络的限制 (大多数学校不提供无限网络连接且手机数据流量较贵) , 他们无法随时随地连接网络搜索资料支持自己的学习。缺乏了网络支持的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的信息优势就难以体现。

5. 软件应用和软件语言

在移动学习中, 我们最常遇到的就是语言问题。我们常常能够找到非常适合自己或学生学习的软件应用, 却因为语言不通而不得不放弃。比如, socrative就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免费即时测验软件, 但这款软件没有汉化版, 甚至没有推出汉化版的计划。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必须懂得一些英语或其他语言, 才能帮助学习继续下去。这个问题在各个平台上都很明显。

国内也有很多的软件厂商开发各类学习软件, 但从TechEDGE中国子项目的研究来看, 目前还没有出现具备创新性和易用性的应用。大多数的应用都是和网站的学习内容捆绑,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和利用科技的研究能力。一些应用只是学习网站的专属浏览器或多媒体播放器, 将移动设备变成了展示设备。也有一些软件虽然转为学习设计, 却忽略了学习的本质。例如, 一些背单词软件通过单词对照表和不断重复帮助学生完成英语学习。第二语言研究者早已通过实验证明, 通过单词对照表学习单词是不科学的和没有输出的。

如果无法解决语言和软件应用问题, 移动学习在国内的发展会受到限制, 学生和教师都会丢失一些完成学习的机会, 令移动学习的优势大打折扣。

结语

对于移动学习的未来, 我们很难预测未来有什么变化, 就像是十年前我们甚至不知道移动学习会真的有帮助一样:设备的技术革新、软件应用开发的进步以及互联网质量的提高都会对移动学习的方式方法有着极大程度的影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移动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并帮助他们培养能力以适应21世纪的需求。

参考文献

[1]Analytics, S. (2011) .Strategy Analytics:Apple Dominates Mobile App Space with Content while Android Aims for Numbers.Businesswire, July, 21.

[2]Gass, S.M. (2013) .Input Interaction and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Routledge.

[3]Griffin, P.E., MacGaw, B., &Care, E. (Eds.) . (2012)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of twenty-first century skills.Springer.

[4]Krashen, S.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p.65-78) .Pergamon:Oxford.

[5]Laurillard, D. (2002) .Rethinking university teaching:A conversational framework for the effective use of learning technologies.Psychology Press.

[6]Lenhart, A., Kahne, J., Middaugh, E., Macgill, A.R., Evans, C., &Vitak, J. (2008) .Teens, Video Games, and Civics:Teens.Pew internet&American life project, 76.

[7]Long, M.H. (1981) .Input, interaction, and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379 (1) , 259-278.

[8]Norman, D.A. (2002)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Basic books.

[9]Quinn, C. (2011) .Mobile learning:Landscape and trends.The eLearning Guild.

移动教学工作室 篇8

绚丽视界强劲动力

作为惠普新一代全新升级的高端移动工作站产品,HP EliteBook8730w/8530w在17寸及15寸的笔记本上具有了更为强劲的性能和专业的视觉体验。

HP EliteBook 8730w/8530w在业界率先采用英特尔¨酷睿TM2至尊版和四核处理器,支持真正的64位计算环境。

其次,为满足用户高端视觉需求,在HP EliteBook 8730w上可以选配拥有DreamColor技术的最新显示器。

创新技术完美应用

HP EliteBook 8730w/8530w的另一优势在于应用了诸多创新技术,能帮助用户降低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整体移动计算体验,从而支持用户全力专注于业务,并快速实现目标。

可靠性创新技术

HP EliteBook 8730w/8530w新产品采用了惠普创新的Dura技术,该技术采用全镁合金机箱,异常坚固。新的镁铝复合显示器外壳采用了一个蜂窝结构的镁内壳,外部还通过热压处理涂上了一层阳极氧化铝膜,不仅结构坚固,而且具有更强的耐冲击性。

易用性创新技术

新品采用支持双硬盘的升级托架,在选择镜像模式下2块硬盘上的数据彼此都有实时备份,即便一块硬盘出现问题也不受影响,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

安全性创新技术

HP EliteBook 8730w/8530w具有多层可定制安全解决方案,不仅可以通过安全令牌(生物特征、智能卡和密码)的组合增强预操作系统的易用性,还能通过采用HP ProtectTools文件粉碎机将相关信息永久删除。

创新增值软件技术及ISV合作

农牧区推广移动金融工作的思考 篇9

一、推动移动金融应用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 研读政策, 深入调查, 确保工作成效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方向性原则, 认真研读相关政策、文件、通知要求;二是在中支领导的带领下赴海北州4县进行实地调研, 深入了解各县域支付环境, 查看布放POS机功能和使用情况, 了解各地区社会群众对移动金融的认识情况, 对移动金融在海北州应用试点工作的可行性作出判断。

(二) 组织领导, 征求意见, 周密安排部署

人行海北中支通过研读政策、深入调研, 及时组织海北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海北州移动金融联席会议, 会上成立海北州移动金融应用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并向领导小组各单位成员积极征求意见, 按照各单位职能进行了职责分工, 人行海北中支负责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 加强对试点进展情况和服务效果的监测评估;银联青海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负责州一级的相关培训和提供师资力量, 为大型宣传营销提出建议及安排活动资金, 并进行现场指导;各金融机构负责各自网点、商户的宣传培训, POS机具布放、改造及流程升级工作, 积极完成领导小组制定的工作目标, 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沟通与协调。

(三) 及时培训, 广泛宣传, 提高公众认知

一是与中国银联青海省分公司积极协调, 邀请银联专家对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人员、人行海北中支职工及预试点商户进行授课培训;二是人行海北中支科技科工作人员开展金融知识进军营、进校园宣传等活动, 活动以宣传金融IC卡、闪付、云闪付、免密免签为主要内容;三是举办了以“梦幻海北约惠银联”为主题的2016年海北州银行卡及移动金融业务联合宣传推广活动, 助推海北地区银行卡产业和移动金融业务长期、有效、健康发展。

(四) 试点先行, 建设商圈, 扩大试点范围

一是人行海北中支组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POS机具管理人员对西海镇地区POS机具受理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 检查人员现场用手机“云闪付”消费, 收银员操作熟练, 可成功支付;二是根据前期对POS机具受理掌握情况在海晏县、门源县、祁连县、刚察县分别建立移动金融手机云闪付商圈, 以点带面的开展方式来带动试点范围。

(五) 从我做起, 亲身体验, 引导云闪付消费

一是人行海北中支将金融服务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 积极主动向全行职工介绍手机云闪付知识;二是帮助部分职工对支持NFC功能的手机进行机卡绑定, 对手机云闪付业务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三是全行干部职工主动使用移动金融手机“云闪付”进行消费购物, 为社会群众起到带头示范宣传作用。

二、推动移动金融应用工作的成效

(一) 基本完成西海镇商圈建设及县商圈建设的试点布局

一是试点确定在海北州县超市、肉店、菜店、饭馆、餐饮城、商场等场所为主要示范商圈;二是各县域试点示范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随时掌握试点应用情况, 及时将遇到的问题与情况向人行海北中支反映, 人行海北根据海晏县西海镇试点应用情况及应用经验解决各县域所反映的问题及困难;三是人行海北中支及时与中国银联青海省分公司联系, 随时掌握各县域各试点示范商户的移动交易方式、交易流程、交易数量等情况。试点范围、情况反映、实时监督确保了海北各县域试点示范商圈的成功建设。

(二) 打折优惠, 惠之于民

一是积极争取营销活动资金, 及时开展银联卡刷卡和云闪付立减营销优惠活动;二是活动历时2个月, 共投入活动资金12万元。刷银联卡每笔满30元优惠6.2元, 通过手机云闪付消费每笔满30元优惠20元;三是活动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每张银联卡每天限额1笔, 每部手机绑定的每张银行卡每天限额2笔, 活动资金按照每天每人均衡化的流程进行, 全部活动资金优惠于民, 收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达到了移动金融惠民工程的效果。

(三) 巩固基础, 确保工作质量

一是为巩固海北各县域移动金融试点示范商圈的成功推进, 各县金融机构制定专人进行现场跟踪推动;二是人行海北中支工作人员定时、不定时对该项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工作;三是各行跟踪人员和人行海北中支督导人员现场对商户的提问、疑虑、业务等问题进行解决处理, 并为广大消费者进行现场使用手机云闪付消费演示, 帮助消费者进行业务流程讲解和手机绑定等开展现场宣传培训。

(四) 云闪付受理环境进一步扩大

一是通过人行海北中支对移动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 及海北全辖各金融机构的全力支持、配合, 对各行所布放的POS机具进行及时升级改造, 海北全辖布放的POS机具80%已达到受理云闪付功能要求;二是云闪付方便、快捷、安全的交易方式和操作流程受到商户的广大好评, 人民银行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得到商户的信赖, 促使商户开始尝试试用;三是大幅度的打折优惠营销活动和云闪付业务的开展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体验尝试。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推动了海北州云支付受理环境的进一步扩大。

三、移动金融工作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银行推广工作存在困难

移动金融试点应用初期阶段, 人民银行通过积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而开展了市场调查、机具改造、工作部署、培训宣传、营销活动等工作,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从移动金融开展以来交易业务量及资金量较少, 加上试点初期较大的工作量,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二) 用户认知度不高

欠发达地区消费观念陈旧, 农牧民群众喜欢运用传统的现金交易方式。欠发达地区农牧民群众对新生事物的接收能力不高, 并且缺乏长期的系统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 使其金融知识相对薄弱。

(三) 移动设备要求较高

云闪付对智能手机系统版本和系统功能要求较高, 普通安卓系统的手机要求系统版本为4.4.2以上, 并具有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功能。要想达到手机云支付要求, 使用的手机必须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更换手机和购买符合条件的手机, 无形当中便阻碍了很多消费者的选择。

四、移动金融工作推广应用的几点建议

(一) 提高认识, 积极开展移动金融推广应用工作

相对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企业资金账户管理功能, 银行无论从提供金融服务的全面性还是安全性来说, 更具优势;其次, 在手机支付应用的大环境下, 银行应该主动出击, 探索多种移动支付方式, 努力寻求可行高效的解决方案, 使客户真正做到随时、随地、随心支付。因此, 建立以银行为主导的移动金融产业链将有利于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以推进移动金融、移动电子商务等在移动通信与金融产品之间的业务创新。

(二) 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 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银行业自身要做好相应的业务培训和学习, 使银行员工对移动金融的技术知识、业务知识、安全知识、操作流程、问题处理等有全面的学习和掌握;二是各行做好对商户的培训、宣传工作, 使商户能对移动金融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技术知识、安全知识、操作流程、问题处理等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三是各行应积极开展自发和联合组织的营销打折优惠活动, 通过营销打折优惠活动来刺激商户、消费者尝试、使用移动云闪付进行消费;四是加强对群众的培训力度, 首先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广大群众做好柜台、广场、现场培训, 其次是带动商户主动对群众进行宣传培训, 最后鼓励积极性较高的群众在群众当中进行有效的宣传。

(三) 重视农牧区移动金融业务拓展

发展移动金融, 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 支持农牧区现代化建设、提升农牧民收入水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边远地区发展移动金融业务的支持力度, 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推动并参与农牧区移动金融业务推广, 降低移动金融服务成本, 让低收入者用得起、用得省。同时采取加大财政补贴、政府统一采购等有效措施, 实施“手机下乡”, 推出适合农民消费群体且带有移动金融服务定制内容的低价格手机终端。

参考文献

[1]李志光.移动支付开辟金融支付新天地[J].金融科技时代, 2014 (4) :74-75.

上一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下一篇:初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