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四”教学模式

2024-05-15

“四四四”教学模式(精选四篇)

“四四四”教学模式 篇1

深圳市西乡中学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已经三年了。在三年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实用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模式。我们称之为“四四五”高效智慧课堂。

我们对高效智慧课堂的理解是:“高效”即“学生在课堂中较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智能增长和情感体验”。“高效课堂”是把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源”“环境”等要素加以精准整合, 使课堂教学的效能最大化。“智慧课堂”是指按着科学的思维规律和认知规律设计教学, 使学生能够有计划地经历知识创生的基本过程, 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良好的思维品质得以形成, 最终使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生成的沃土。

“四四五”是具体实施这一理念的操作规程。“四四五”首先是一种理念, 是对“学为主体, 学研结合”的具体阐释, 是“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巨大转变, 是“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的课堂外显, 是把教堂变为学堂的具体操作规程, 是“自主合作探究”学法的观念驱动。“四四五”也是一种课堂结构与操作的一般规程, 它强调从感性思维入手, 经过合理而充分的思维加工, 形成科学的理性认识, 并以此指导学生的各种实践, 通过“课前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课中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升华拓展问题”来完成高效智慧的学习过程。

概括起来讲就是“四会” (四种意识—团队意识) :会参与、会合作、会讨论、会互动;“四能” (四项能力—学习技能) :能表达、能点评、能质疑、能实践;“五要求” (五环节、五步骤—实践操作) :在“学习目标、学习准备、学习过程、学习研究、学习反思”五个环节中突出课堂学习过程, 通过“自主观察、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自主发展、自主评价”五步骤, 使课堂学习富于规律性, 同时又在具体操作上留有广阔的创造空间。

核心理念:把校园给学生, 让学生去管理;把班级给学生, 让学生去治理;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去参与, 同心学习, 共生智慧。 (简称:四会、四能、五要求即“四四五”) 。

二、主题复习课题之一:“经济政策” (课型:高三第三轮复习)

学生自主观察和探究成果举例:

1.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

春秋战国:初税亩、相地而衰征、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西汉:编户齐民政策;魏晋南北朝:均田、限田政策;唐朝:均田、租庸调制度、两税法;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王安石变法;明清:一条鞭法、地丁银、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世界史中的经济政策:西方国家———重商主义 (15—17世纪) 。自由主义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 。凯恩斯主义 (20世纪30年代开始)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整。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的“混合制”经济。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苏联的改革……。

2.“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新调整”思维导图 (知识树) 的绘制: (见右图)

自主合作、自主发展:课上完成。学生分小组充分讨论并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评优评先:经济政策名称看谁列举得多, 知识树谁整理得最简明扼要全面。目的:取长补短, 启发思维, 加深对有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建立政治史、经济史、文化思想史之间的横纵联系。

自主评价:课上完成。 (1) 教师为了能反馈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 从历年高考题中选择一部分与本主题有关的典型题目 (一般选择题1道, 主观题1道) 限时30分钟完成。然后小组内当堂互评试题。 (2) 学生结合测试题评卷结果和对本主题内容的理解, 写下自己的疑问困惑 (3) 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做一个集中答疑讲座。并把学生中最好的思维导图复印给每一个学生。

三、我的反思:

1. 本节课通过师生共同努力, 对“经济政策”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使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清晰起来。

2. 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突破, 它打破了教材的传统知识结构和体系。使学生在知识体系的重构中复习了旧知识并发现了新知。

3. 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是一个参与者和引导的身份出现, 改变以往教师主宰、主导课堂的局面。

4. 学生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变为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在本主题复习中有独立观察思考、有合作探究、还有竞争评优, 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多方综合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恐怕比掌握知识本身还要重要得多。

在“四四五”高效智慧课堂模式下, 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摘要:深圳市西乡中学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已经三年了。在三年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实用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模式。我们称之为“四四五”高效智慧课堂。

“四四四”教学模式 篇2

“四四五”概括地讲包括:“四会”:会合作、会讨论、会探究、会實践;“四能”:能参与、能表达、能互动、能质疑;“五要求”:自主观察、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自主发展、自主评价。其核心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同心学习,合作进步。

“四四五”课堂模式的教学理念精髓就是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培养学生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最终实现合作进步、共同发展的目标。

一、改善师生关系,构建高效课堂

受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高中政治课逐渐脱离实际和生活,忽视了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往往成了教师絮絮叨叨照本宣科的“讲经堂”,同学们几乎没有参与的权利和自由,被动学习,听之无味,学之无趣,于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就成了低效甚至无效的形式主义教学状态。鉴于此,我们必须探索新的师生关系,构建新的高效课堂模式。

1.师生平等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走下讲台,放下权威,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标指出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把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放在首位,同时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承受能力和知识接收能力,能发现同学们的优势和闪光点,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保护他们的创新精神。

2.师生角色置换

我们可以通过师生换位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来思考、表达和分享问题。同学们经过准备后,在讲台上完成讲解、引导和解答疑难的教学流程,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课堂流程,提升授课效率

高效教学是指在教师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语言和方式的设计、教学难点的把握等程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无法适应新课改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1.精彩设问,巧妙导入

高中思想政治高效教学要求我们从理论分析到情景设置,必须精彩设问,巧妙导入,紧抓学生注意力和需求点。一线教师在设计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导入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有重要作用。

比如,学习人教版“经济生活”中的“价值规律”相关内容时,笔者先给出一段材料“从2000年至今,深圳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平稳上涨期、快速上涨期,现在进入调整期。作为受政策影响至深的楼市,深圳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势,主要还是看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由于深圳可开发的土地资源有限,人口急剧增加,需求较强,市民购买力较强,因此,在这调整时期关头,调控政策一旦放松,炒风必将复炽,有可能导致楼市重回上升通道。从材料中大家分析是什么因素决定这房价的升降呢?”问题紧密联系了热点,立即引得同学们展开激烈的讨论,老师适时诱导进入新的学习内容,最后大家通过学习新知识明白了:“价值规律才是决定房价的根本原因,但是市场调控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

通过有效的教学、精彩的设问,不但保证了同学们的连贯性思维,而且有助于同学们将抽象的概念生活化、形象化,最终完成对知识的理解生成和掌握运用。

2.联系实际,提高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学习内容与我们身边的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因此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教师应该鼓励同学们走出课堂有目的地展开调查、访问、搜集整理等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资料,以拓展视野,提升能力。

例如,在学习价格变动和生产经营的关系时。笔者曾设计这样的教学实验:假设我们班2010年组建了一个果品公司,下辖董事会、营销部、市场部和加工厂等,班里的同学分成小组对号入座。2010年时,市场部经过调研发现桂圆利润比较高,然后通过各部门商讨建议并最终报董事会审批后大量收购桂圆;当今年市场上很多大公司要生产果汁,而市场萎靡时,董事会根据市场部反映情况又做出新的决策来保证利润。如此实验教学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体会到价格变动对一线经营的作用和影响。

这个实验和社会生活比较接近,让同学们以形象的方式在模拟中学习、体验知识和运用知识,不但有利于他们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运用知识驾驭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美好的人生。

3.关注时事,学以致用

高中政治教师要鼓励同学们常看新闻、关注时事,并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时事评析,当同学们发现自己能学以致用对事物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得到老师的欣赏时,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好政治课的信心。

高中政治教师有必要把当前热点问题同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联系起来,巧妙地引入课堂,让同学们通过讨论,达到启迪心智、激发求知欲的目的。

三、巧设“五个自主”,掌握“四种技能”

笔者通过总结认为,“四四五”学习模式的关系是通过“五个自主”来实现“四种技能”即:能参与会讨论,能质疑会探究,能表达会合作,能互动会实践。就是让学生通过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主探究和体验培养他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常分别谈一谈如何通过巧设“五个自主”来掌握“四种技能”,最终达到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1.鼓励自主观察,培养参与和讨论意识

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可能的空间和时间,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并实施方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让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掌握一手感性资料,然后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深层次地分析和研究,最终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将感性认知提升到理性认知上来,形成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掌握探究解答质疑能力

自主探究过程不但是同学们学习知识的过程,还是掌握和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教学实践中,萎靡要注意引导同学们带着兴趣去观察和探究问题,该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发散学生思维,还要展开相应的实践探索,这样才能提高自主探究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经济学关于投资理财时,我组织同学们通过设计模拟投资实验,进行自主探究,同学们通过讨论研究,设计了这样的探究实验:给同学们每人发放100万元(虚拟),然后让学生在债券、股票、储蓄和商业保险等投资方式中分配投资,最后通过计算对应分配额度在单位时间后的盈亏情况。同学们通过形象的实验掌握了这些投资方式的特点,通过对比每个投资者的相同时间内收益,又让大家掌握了探索实现投资利润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的方法,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3.倡导合作学习,提升表达与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参照同学们的性格特点、学习兴趣、知识构成和认知规律等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学习小组。小组分法要坚持两个原则:一要体现民主;二要优势互补。这样细分,实际上每个学习小组都是班级的缩影,不但有助于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取长补短,精诚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有助于小组之间形成平等竞争机制,刺激学习欲望。

在教学“民主选举”相关内容时,笔者将学习小组这样统筹搭配:让好动活泼的学生带领内向学生去社区、居委会等机关,找有关人士咨询选举制度的实际操作过程;内向沉默的学生、能速写速记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文字记录、秘书服务等工作;善于总结的同学通过网络资源等方式搜集各种选举方式等,并可以与西方国家的竞选机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归纳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善于组织的同学可以模拟策划一次竞选活动,喜欢表演的同学充当其中的演员,展开表演。

合作学习需要教师适时点评和指正,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同学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和学习民主选举制度,更好地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提升表达与合作能力。

4.鼓励自主发展,让学生在互动和实践中完成自主消化

在践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时,我们要时刻注意引导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来认识教材中比较抽象的理论观点,从而深化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自主消化,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得到迁移、在现实中指导自己的行为,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5.自主评价

自我评价包括学习心得、对教材的理解、学科计划的实施方案和反思与自己工作阶段性的总结及材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让同学们时刻掌握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情况,体会如何思考、决策和解决问题。时时反省和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和进步,最终提升能力,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总之,“四四五”生态教学模式,是我们对新课标的一个新的注解和诠释。它要求我们既要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又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合作和实践,同时,教师还要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分类指导,及时进行点拨,耐心细致引导,从而真正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形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颖.合作学习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12).

[2]陈保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

[3]秦璞.搏动的讲台:我教思想政治课[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崔允.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10.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学)

机关文化建设的“三三四四”法则 篇3

一、摆正三组关系

明晰机关文化的内涵, 走出理解与认知的误区, 有助于把握机关文化建设的目标与方向。

切勿把“机关素质”与“百姓素质”本末倒置。机关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工作人员, 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机关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打铁自身硬, 要当好整个社会生活事务的管理者, 必须在各方面都保持先进, 对高效、崇法、健康等从政理念都身体力行, 这不仅提升机关自身素质, 还有助于百姓素质的提升。

切勿把“文化生活”与“文化载体”混为一谈。很多党政机关谈到机关文化建设, 首先想到多搞一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或者梳理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成果展示。事实上, 这并不是机关文化建设的重点, 而强素质塑形象, 彰显核心价值才是机关文化建设的关键。

切勿把“机关形象”与“城市形象”相提并论。机关文化建设是一个铸魂工程, 良好的机关形象, 有助于树立威信、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塑造良好的“机关形象”, 对城市形象的塑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突出三项内容

一是建设特色文化体系。税务机关突出服务, 公检法机关强调法制, 行业主管单位则要把规范、创新作为重点。机关文化体系的建设, 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 结合各部门的实践, 找到价值的共鸣点。

二是构建特色实践载体。要立足本机关特色搭建平台, 创新方法。建立完善阅览室、健身房等活动场所, 开设文化墙、文化走廊, 创办内部刊物, 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方式、传播形式, 让机关文化通过精心策划的物质载体、活动载体走进党员干部的心中。

三是打造特色机关形象。让示范点成为展示机关形象的窗口。

三、树立四种价值

必须“强化公仆意识”, 体现“勤政为民”的价值观。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必须“转变机关作风”, 体现“务实执行”的价值观。把百姓的感受作为关注焦点, 把百姓的满意作为目标追求, 让更多的百姓感受到便民、利民的服务。必须“社会管理创新”, 体现“服务创新”的价值观。要树立“大服务”观, 把身份放低, 把接触点前移, 强化责任考核, 全面向“服务型”组织转型。必须“和谐干群关系”, 体现“和谐沟通”的价值观。

四、找准四个抓手

建设执行文化, 提升战斗力。推行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打折扣的工作作风, 营造领导干部带头执行、中层干部用心执行、基层干部务实执行的良好氛围。

建设服务文化, 提升影响力。建立联动机制, 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有序推进、服务持续改进的良好局面。

建设创新文化, 提升发展力。以争创学习型、创新型机关为目标, 把机关文化和机关效能两项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起来, 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四四四”教学模式 篇4

关键词:纪录剧,《公元一六四四》,戏剧性,戏剧元素,戏剧结构,戏剧冲突

“纪录剧是指纪录片与戏剧, 尤其是戏剧中的情节剧联姻而产生的一个杂交词”, [1]因此纪录剧与纪录片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纪录剧中包含的情节性与戏剧性。纪录剧通常采用搬演、音效、悬念设计等方式增加自身的故事性和悬念性, 增进与观众的互动性, 引发观者的观看兴趣。纪录剧《公元一六四四》共分为四集, 分别为《崇祯:凄凉陌路》《李自成:黄粱一梦》《吴三桂:无处收留》与《多尔衮:谁主沉浮》。由于其讲述内容属于历史内容, 无法按照一般纪录片的模式进行拍摄, 因此《公元一六四四》在结构的设计与内容表现上以搬演为主, 以历史研究者的采访与动画特效为辅, 并通过解说来串联片子、剖析历史人物的内心。因此, 《公元一六四四》每一集都呈现出了较强的情节性与戏剧性, 充满悬念与趣味。本文就以《公元一六四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纪录剧中的戏剧性进行研究。

一、纪录剧中的戏剧元素

与纪录片相比, 纪录剧中往往采取一些戏剧元素对内容进行加工展现, 因此纪录剧充满悬念与情节。这使得纪录剧可以调动观众的兴趣, 提高片子的趣味性。

纪录剧惯常使用的戏剧元素包括动画、搬演、音乐等。《公元一六四四》中最常展现的内容就是对历史的搬演、对历史场景进行再现。“在多数情况下, 纪录剧由演员表演和描绘事件, 拍摄技术遵循纪录电影或者电视的规则, 如以远景镜头拍摄表演场景, 以近景镜头拍摄对话, 以似真的方式布光, 舞台调度符合时代背景等。”[2]通过几个演员对历史人物进行扮演, 将无法表现的人物与事件进行展现, 在解说的配合下, 历史事件得以展现, 遥远的、已经发生的事件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在《公元一六四四》第一集《崇祯:凄凉陌路》中, 为了表现出崇祯皇帝的愤怒以及他与大臣之间的矛盾, 片子便利用演员的表演, 利用大幅度的动作与愤怒的表情等表现人物情绪, 弥补解说对情绪描述的无力感, 将情绪与感情转变为可视化的内容, 更具感染力。

《公元一六四四》还利用动画特技将难以表现的内容展现出来。首先, 这种动画常常用在对难以描述的地理位置的展现上, 在《李自成:黄粱一梦》中, 为了展现李自成进攻与占领都城的进度, 片中采取了动画的效果, 在地图上将李自成的进攻路线与进攻的进度标示出来, 清晰地展现了信息。其次, 动画特技还表现在一些大的场面的战争中, 由于对战争进行搬演困难度较大, 因此采取动画的方式便更易操作且更为生动。纪录剧也会通过音乐的运用以达到渲染气氛、制造悬念等效果, 来增加自身的戏剧性。《公元一六四四》利用音乐表现出崇祯内心的恐慌与矛盾, 利用音乐表现吴三桂的悲凉与无奈, 表现出了历史的厚重与悲壮。

二、纪录剧中的戏剧结构

相较于一般的纪录片, 以情节性为主要特征的纪录剧为了增强自身的悬念性与吸引力, 对结构的设计与安排有更高的要求。因此, 纪录剧多会采取倒叙、插叙等方式进行讲述, 使得剧情呈现出较强的悬念性。

《公元一六四四》对戏剧结构的安排与设计也采取了独特的方式, 其开篇往往以悬念开始。《崇祯:凄凉陌路》在结构上首先交代了亡国的危机, 展现崇祯皇帝面对呈现凶兆的沙尘暴与文武百官上朝集体迟到的事件感到绝望与无力, 引发猜想。片子又以插叙的方式讲述明朝开始溃败的历史, 制造了悬念。除此之外, 这种结构安排将崇祯皇帝的性格特征与行政风格清晰展现了出来。崇祯对南迁的渴望需要借助大臣之口讲出, 表现出了崇祯对名节的贪恋与自私, 而大臣们都不愿讲出“南迁”二字则表现出崇祯与大臣们之间的隔膜, 进一步将崇祯的人物性格进行了完整而又丰满的展现。

三、纪录剧中的戏剧冲突

纪录剧中另一个戏剧性展现在纪录剧中的戏剧冲突, 冲突与矛盾的产生更易增加观众对所讲述的故事的兴趣, 激发观众的好奇心。而冲突往往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外部冲突, 另一种则为内部冲突。外部冲突是指人物与环境、他人等外界的不可控的因素之间的冲突, 内部冲突则是指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冲突。纪录剧可以准确地抓住这两种冲突, 根据人物经历的矛盾冲突对故事进行表现, 以增强自身的情节性与戏剧性, 使得剧情跌宕起伏, 提升自身的吸引力。

在纪录剧《公元一六四四》的第三集《吴三桂:无处收留》中, 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集一开始就交代出吴三桂忽然接到了明朝灭亡的消息后的震惊与痛心, “无家可归”的悲剧使得吴三桂与环境的冲突得以展现。吴三桂既想做孝子也想做忠臣的想法, 构成了吴三桂的内心冲突。观众面对这样的冲突产生代入感, 也仿佛置身其中, 为吴三桂感到担心与紧张。

面对难以表现的历史人物的情绪变化与内心冲突, 纪录剧《公元一六四四》通常巧妙地将人物的内心冲突进行淋漓尽致的展现。在第一集《崇祯:凄凉陌路》中, 为了表现崇祯内心的冲突, 画面被分为黑白与彩色两种, 黑白的内容为崇祯内心的真实想法, 而彩色的画面则是崇祯真正说出的话, 两种画面交织展现, 将崇祯的内心冲突进行了可视化转换。这种方法不仅清晰地展现出了当时崇祯的内心冲突, 也表现出了崇祯的人物性格, 并且通过这种方法帮助观众理解, 提升观众的兴趣, 使片子更为生动可观。

四、结语

纪录剧中的戏剧性作为区别于纪录片的主要特征, 除了采取了一些戏剧元素, 并拥有戏剧结构、着重表现戏剧冲突之外, 还运用了许多方法与技巧。《公元一六四四》巧妙地利用这一系列的方法, 利用纪录剧中的戏剧性, 制作出了充满悬念、引人入胜的片子, 将历史变得生动有趣、丰富且饱满, 值得我们去细细学习与品读。

参考文献

[1]孙红云.真实与虚构最有争议的混合:纪录剧[J].电影艺术, 2009 (1) :143-146.

上一篇:指导式阅读下一篇:会计信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