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类

2024-07-02

血细胞分类(精选十篇)

血细胞分类 篇1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

法国ABX公司生产的MICROS60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1.2 试剂

全部配套试剂和质控液。

1.3 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患者200例静脉采血,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EDTA-K2) 抗凝 (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9) 室温放置15 min后, 充分混匀, 上机测试。同时推血片1张, 室温自然干燥, 瑞氏染色, 显微镜下进行血细胞分类, 观察两种方法对异常白细胞分类对比分析结果。

2 结果

200例标本经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白细胞分类结果出现异常分类报警有28例, 阳性率为14.0%, 目视显微镜复片, 异常白细胞分类为20例, 阳性率为10.0%.28例阳性标本, 目视显微镜复片, 其中有7例可见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白细胞 (有幼稚细胞1例, 杆状核粒细胞增多1例, 嗜酸粒细胞增多2例, 酸碱粒细胞增多1例, 异常淋巴细胞增多2例) , 占阳性标本的25.0%.172例阴性标本, 目视显微镜复片, 有2例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白细胞, 占阴性标本的1.2%, 2例均为异常淋巴细胞。见表1.

3 讨论

由表1可以看出,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率高, 假阴性率虽然较低, 但也应该引起检验工作人员的重视。目视显微镜复片能发现异常白细胞, 血细胞分析仪则不能, 出现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不同于常规的涂片染色分类, 常规分类除细胞大小外, 还要根据细胞染色反应、核的形态及染色质的着色情况、胞质的着色及颗粒才能确定某种细胞。而血细胞分析仪法是根据白细胞直方图分类法, 只能反映经溶血素处理后某种大小细胞的多少, 而不能反映某种特殊细胞的变化[1], 对于正常细胞和异常细胞不能准确识别, 不难看出电阻法白细胞分类只不过是一种初筛的方法。 (2) 抗凝剂的种类对检测结果影响很大, 国际化学标准委员会推荐用EDTA-K2抗凝, 另外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对结果影响很大, 血液比例过高, 抗凝剂少, 血浆中容易出现微血块, 容易堵塞仪器, 影响结果, 从而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2]。 (3) 当细胞体积异常高或低于仪器设定的阈值 (WBC35~450 f L) 时, 往往会造成误判。 (4) 标本采取后放置时间、温度, 上机前标本混匀、震荡时间、力度等均可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的准确识别。

综上所述, 目视显微镜分类是目前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 血液细胞分析仪分类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 其优点是速度快、省时省力、重复性及稳定性高, 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建议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时应附带1张血片, 以备必要时复检。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分类的因素。方法 使用ABX MICROS60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目视显微镜对200例标本进行检查对比分析。结果 操作不顺利, 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温度及上机前标本的混匀, 震荡时间、力度等均为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的因素。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并不能完全代替目视显微镜进行白细胞分类, 对分类异常的标本应分析原因, 用目视显微镜进行重新白细胞分类。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影响因素,镜检

参考文献

[1]熊立凡, 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46-47.

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篇2

1、白细胞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速度CBC/Diff ≥59 标本/小时。

2、测定参数包括细胞计数,细胞分类,幼稚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等,不少于26项, 其中研究用参数不得少于6项。

3、血小板检测要求有脉冲编辑、重叠校正、两次计数等至少3项技术确保检测准确

4、要有嗜碱细胞的检测通道

5、能用末梢全血检测白细胞五项分类,所需试剂种类为5种

6、CBC+Diff分析全血进样量要求:≤53L

7、有废液报警功能

8、要求有原厂生产的校准品和质控品,要求校准品有溯源性,并提供溯源性证明文件。★

9、免费提供的实验室质量保证活动(IQAP),达到实验室与国际接轨。★

10、CAP认可的免日常维护,操作简便。★

11、精密度要求达到 WBC RBC Hgb HCT <2% <2%(10X103细胞/µl)(5X106细胞µl)

<1%

(15g/dl)

<2% <5%(45%)(300X103细胞/µl)PLT

12、厂家在河南省有独立注册的服务机构(提供营业执照)

13、中标单位须在中标通知书下发三日内,携带中标通知书与厂家授权书(或代理商授权书)与用户签订合同。肺功能检查仪检测(便携式)

一、检测项目:

用力肺活量(FVC)、肺年龄、静息肺活量(SVC)、最大通气量(MVV)、支气管扩张试验(BD)、支气管激发试验(PC20)

二、测量指标:

1、FVC(用力肺活量):FVC、PEF、FEV0.75、FEV1、FEV3、FEV6、FEV0.75/FVC、FEV1/FVC、FEV3/FVC、FEV6/FVC、FEV0.75/FEV6、FEV1/FEV6、EVE、LUNG AGE

2、流速容积曲线:PIE、FIVC、FIV1、FIV1/FIVC

3、呼吸峰流速:PEFT、MEF75、MEF50、MEF25、FEF75、FEF50、FEF25、MMEF、FET25、FET50、MIF75(FIF75)、MIF50(FIF50)、MIF25(FIF25)、FEF50/FIF50(R50)

4、肺龄、肺器官年龄损害程度

5、VC/SVC(静息肺活量):VC/SVC、ERV、IRV、TV、IC、IVC

6、MVV(最大肺通气量):MVV、MVVF、MRF

7、支气管扩张试验(BD):VC/SVC,FVC,MVV

8、支气管激发试验:PC20

三、技术性能/指标:

1、全中文操作界面及可选不同格式的打印报告,方便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护人员操作使用

2、采用可调彩色6英寸触摸屏,薄膜按键方便选择、快捷操作

3、最新的LILLY型压差式双向流速传感器,测试精确度高重复性好

4、传感器采用航天纳米UM薄膜过滤技术,耐用且防止交叉感染,方便更换、清洗、消毒。★

5、内置自动BTPS传感器,实时调整环境数据,实时校对传感器有效保障测试数据的精准度

6、专门设有特殊人群测试指导卡通动画,提高老龄及幼龄受测者的测试质量。

7、专门设有激发试验,扩张试验规程菜单,按不同测试要求自行编辑药物名称和剂量,检查结果自动计算,结果用不同颜色曲线标识,清晰明了,无需额外高额购买激发升级软件,检测质量稳定,性价比高,准确安全

8、全面的肺通气功能检查和一口气用力肺活量检查可供选择,医护人员可因临床检查或大规模体检的要求相互切换,提高工作效率。更适合体检中心与疾控中心 ★

9、专门设有由全球肺创仪肺功能预计值公式专责委员郑劲平的预计值公式。适合全球所有年龄,多民族男女。可根据测试者年龄自动采用成人或儿童预计值公式,统计数据广泛、准确、权威。

10、自带高速热敏打印机和USB输出端口,可通过仪器热敏打印图文丰富的报告,或通过USB输出端口连接计算机打印A4纸报告,中文报告显示,随意编辑所需的项目参数

11、测试结果自动分析并选择最佳结果,储存空间300份完整报告,并储存电脑数据库 ★

12、内置蓄电池,可交流、直流两用。可便携使用,方便医生临床,外出体检使用。★

13、可升级心、肺功能检测仪

14、流速:16L/WITH

精度:±5%或50ml/s(更大值适用)

15、容积范围:0.025L-8L

容量精确度:±3%或50毫升(更大值适用)

16、产品通过CE认证,中国与美国FDA认证和ISO国际认证

血细胞分类 篇3

[关键词] 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4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183-02

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上对血小板测定具有简便、快捷、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的优点,在我国各级医院检验科已广泛应用,但仪器原理为电阻抗法[1],主要依靠细胞的体积大小进行分类计数,而无法识别细胞种类,因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可出现血小板计数偏低或增高的现象,与手工检查结果不符,计数值有较大差异,现就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年1~6月期间住院患者在使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对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的标本,进行手工计数复检,镜检发现血小板聚集成团,分布情况及计数明显不符者179例,其中男91例,女88例,年龄5~79岁,平均(49.9±5.5)岁。

1.2?仪器和试剂

仪器采用的LH 5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溶血剂、五分类全血质控液均由美国库尔特贝克曼公司生产,稀释液、清洗液,EDTA-K2抗凝剂,血小板稀释液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配制[2],瑞氏染液(美国珠海贝索科技有限公司)。

1.3?方法

1.3.1?仪器法?抽取2 mL静脉血,加入EDTA-K2抗凝管中,立即混匀,l h内上机检测。

1.3.2?手工法?抽取静脉血同时,立即从中取20 μL用许汝和法稀释液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的操作进行血小板手工计数。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单位采用()表示,组间比较经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79例患者经手工血细胞计数法检测平均血小板计数为(145.41±55.98)×109/L,,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出现假性降低102例,平均血小板计数(59.05±25.68)×109/L,假性增高77例,平均血小板计数(220.33±60.07)×109/L,均较手工法检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79患者白细胞计数为(8.22±2.25)×109/L,手工法检测白细胞计数为(8.33±2.34)×109/L,二者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细胞,在止血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血小板检测是观察止血与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各类手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由于血小板自身容易被破坏和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准确测定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是临床诊断疾病和疗效判断的关键。

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原理采用电阻抗法,即利用光电二极管将细胞悬液吸入微孔管,当血细胞通过微孔时,造成电阻升高产生相应大小的脉冲,仪器依据细胞大小而进行分类,但不能识别细胞种类,因此,当血小板出现凝集或细胞悬液中存有小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时,均可造成仪器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降低或假性增高。

造成仪器血小板计数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如下。(1)检测标本自身因素:采血过程中过分的挤压,或标本没有与抗凝剂充分混匀等因素造成血小板凝集,是导致血小板计数不准确的首要因素[4],常常导致计数结果偏低,且结果误差较大,出现该种情况必须重新采血进行二次检测;(2)溶血剂影响:溶血剂是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主要试剂,其作用为溶解红细胞,促使白细胞体积发生规律性变化,若溶血不完全,造成红细胞碎片冲洗不完全,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3)抗凝剂影响:EDTA-K2抗凝剂不影响血细胞的形态,并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被国际血液标准委员会(ICSH)推荐作为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首选抗凝剂[5],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笔者发现EDTA-K2抗凝剂偶尔可引起血小板聚集,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称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目前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血小板表面隐匿某种特异性抗原

有关;此外,抗凝剂与血液标本的比例也可影响血小板计数,抗凝剂过少,悬液中出现微血块,堵塞微孔而影响检查结果,抗凝剂过多,会造成血小板肿胀、崩解而影响检查结果;(4)标本放置时间影响:使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时,最佳时间为15~30 min[6],若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会生成巨大血小板,而造成血小板计数减少;(5)试剂影响:检测试剂的质量直接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原则上使用原装试剂或与仪器匹配的试剂,若试剂质量不高,与仪器不匹配、杂质较多或细菌污染均可使试剂空白增高,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增高;(6)疾病因素影响:地中海贫血或缺铁行贫血的患者,红细胞体积发生较大改变,多会出现小红细胞,由于仪器只识别细胞大小,因此当小红细胞被误吸入微孔,容易造成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增高;(7)其他因素影响:实验室环境如温度、湿度、清洁度、电磁波干扰等因素均会影响血小板计数结果。

综上所述,使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操作简便、快捷、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但应注意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和假性减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准确判断误差原因,提高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陈松楠.EDTA-K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8):749-750.

[2] 刘健.抗凝剂对血小板及其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8):64-65.

[3] Bragnani G,Bianconcini G,Brogna R,et a1.Pseudothrombocytopenia clinical comment on 37 cases[J],Minerva Med,2001,92(1):13-17.

[4] 马洁,吴德海,莫建坤,等.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假性增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实用医技杂志,2005,9(8):583-584.

[5] 魯家才,程正江,姚欣.两种药物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J].临床检验杂志,2004,22(3):198-199.

[6] 肖景珠,赵慧斌,李峰,等.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8,16(5):309-310.

血细胞分类 篇4

08年底一个冬日的上午,检验科突然报修,说血球仪坏了。当天正好是周一,一周中最繁忙的一个上午,可以想象门诊化验室的压力一下子有多大。

我快速赶到了现场,检验人员告诉我血球仪无分类数据。象往常一样,取五支血样,装入样本架,用自动模式开始测试。之所以还要亲自做样本测试,是因为有时候临床所反应的情况,不一定与实际相符,一定要“眼见为实”,以免误导维修方向。做标本不到两分钟,血球仪就开始报警,提示有连续3个血样无分类数据,从电脑上查看血样检测结果亦是如此。在做样本测试时,查看主机屏幕上的VCS(分别表示血细胞的体积、电导率、闪烁值)波形是否出现,结果发现3道波形均为一条直线。由此,可以确定故障就是无分类数据输出。

对于维修理念,我注重先分析再动手。血球仪没有分类数据,从流程上可从以下几个环节查找故障:首先,血液样本与试剂混匀后是否送达到分类部件;其次,分类核心部件是否完好;分类出来的信号能否传送到数据处理部分;最后,再检查数据处理部分。

打开血球仪主机前盖板,接着再做血样检测,样本被进样针吸入后,很快就观察到混匀杯里充满了淡红色的液体,表明血液已与稀释液等试剂混合且已到达混匀杯。接着打开分类的核心部件——Fellowsell的外盖(Fellowsell主要结构为一个激光发射器、一个内有微孔的正方体透明部件和一个激光感应器),观察正方体透明部件的微孔上端,血液能到达该处。再检查激光通路,能看到激光感应器感应面正中位置上有一条清晰的红线,且与感应器上原有的一条金色标志线重合,这些都表明激光通路也无问题。接着再检查Fellowsell与数据处理部分的连线,顺着Fellowsell的几条数据线检查,并未发现有连接松动、断裂、绝缘破损、锈蚀等问题。

排除了以上这些环节的问题后,把检查重点放在分类数据处理Diff Processor板和PC Processor板。数据处理电路板用类似于计算机PCI接口的插口与主机电路相连接,最常发生的故障就是插口氧化造成接触不良。关闭设备总电源后,取下这两块电路板,用酒精仔细擦拭电路板上的“金手指”,再插回原位,开机后故障依旧。两块电路板同时损坏的概率是较小的,莫非电路板上还有其它方面的故障?血球仪开机后并无提示异常,似乎内部逻辑运算混乱的可能性较大,而硬件物理损坏的可能性较小。当时,正值干燥的冬季,工作室里又开着空调,更加重了空气的干燥程度,这正是静电容易积聚的环境条件。假定血球仪无分类数据故障是由于静电积聚引起的,那我只要设法把电路板上的静电放掉就能解决问题。关闭电源,再次拆下了Diff Processor板和PC Processor板。在输液室找到了一辆全不锈钢的器械车,把一根铜导线剥去两端的绝缘层,把一端绑在器械车的台柱上,另一端绑在自来水管上,然后将电路板焊点一面朝下平放在器械车平整的不锈钢面上,来回移动了几次,以确保绝大部分焊点都能充分接触到不锈钢面。两块电路板经过如此放电后,又装回了血球仪中。带着期盼的心情,开机试做了一个血液标本,分类数据终于出现了,又做了一个质控样本,结果全部在正常值范围内,故障彻底解决。到目前为止,该机已正常使用近半年,未出现同样故障。那两块电路板被免于“判死刑”,为医院节约了近4万元的开销,器械科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这次由静电导致的故障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对于设备安装手册中规定的环境湿度要求和接地电阻要求,应引起充分重视,否则容易引起设备内部的静电积聚,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就会给设备造成或大或小的故障。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分析 篇5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我院血常规检验工作的分析,总结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工作重要性。结果:白细胞分类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医师参考使用。结论:白细胞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临床诊疗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白细胞分类计数;临床意义;检验科

【中图分类号】R8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168-02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临床血液学检验中的常规检验项目[1]。随着基础医学及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得血液学检验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新型的血细胞分析仪以其自动化程度高、检测参数多等优势而不断充斥市场,这对减轻检验人员劳动强度和提高检测速度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现将我院检验科进年来总结的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仪器日本Sysmex XT-1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日本产尼康显微镜。试剂:原装进口配套试剂。标本来源:我院近3年经过血常规检查的1988例我院住院患者。

1.2 方法:仪器法采取患者静脉标本2 ml注入EDTA―K:真空抗凝管中,在25℃室温下3 h内检测完毕。手工镜检法:将经过仪器检测完毕的患者抗凝标本制作成薄厚适宜的血片,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用瑞氏一姬姆萨染液染色后,选择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检验人员在油镜下计数分类200个白细胞,并求出各系所占比例的平均值。结果

白细胞分类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白细胞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临床诊疗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医师参考使用。讨论

人体血液中非细胞成分包括血清或血浆,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末梢血液中,根据白细胞胞浆中有无颗粒,分为粒性白细胞和非粒性白细胞。粒性白细胞中包括中性粒细胞(又分杆状核及分叶核)、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非粒性白细胞中包括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人体内游戈,可以吞噬和消化进入人体内的细胞等微生物,还能吞噬人体坏死的细胞。淋巴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K细胞,它们参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以及分类的改变,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3.1 嗜中性粒细胞(N):在外周血中可分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两类。

3.1.1 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2]。在生理情况下,下午较早晨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暂时性增高。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如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时不增高)及严重的血管内溶血。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3.1.2 嗜中性粒细胞减少:<4×10??9/L称白细胞减少。当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主要见于:感染[3]。血液系统疾病。理化损伤。X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苯、铅、汞以及氯霉素、磺胺类药、抗肿瘤药、抗糖尿病及抗甲状腺药。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2 嗜酸性粒细胞(E)

3.2.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①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②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肺吸生病、蛔虫病、钩虫病等。③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④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等。⑤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等。肿瘤治疗有效往往伴随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改善。⑥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时反而增多。

3.2.2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义甚小。

3.3 嗜碱性粒细胞(B)

3.3.1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①过敏性疾病。结肠炎、药物、食物、吸人物超敏反应、红斑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②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增殖性疾病的骨髓纤维化等。③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时。④其他。如糖尿病、水痘、流感、天花、结核等。

3.3.2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3.4 淋巴细胞:

3.4.1 淋巴细胞增多:①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及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等。此外,某些杆菌,如百日咳鲍特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布氏杆菌及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③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等。③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慢性炎症、GVHR或GVHD等[4]。

3.4.2 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先天性免疫缺陷性疾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3.5 单核细胞:

3.5.1 单核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病理性增多见于:①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②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恢复期、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3.5.2 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定期观察疾病过程中白细胞的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演变。通常在感染的急性期,主要表现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高[5]。如中性粒细胞仅为轻度增加,未成熟者极少,常表示轻度感染;如白细胞增加明显或反而减少,且未成熟者明显,常表示严重感染。但老年人患感染性疾病后白细胞并不明显增加。

参考文献

[1] 李筱梅,杨玉宝,李承文,等.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学比较[J].检验医学,2004,19(2):100-103

[2] 张之南,杨天楹,郝玉书.血液病学.第l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09

[3] 吴茅,王海英,陈秉宇,等.血细胞分析仪提示中性粒细胞增高标本指标被忽视及其对策[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47-48

[4] 孙芾,王厚芳,于俊峰,等.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55-157

[5] 朱庚伯.漫话白细胞分类计数.家庭医学2007(11):38

白细胞分类检测的探讨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血液细胞分析仪 (Sysmex KX-21) , 为日本Sysmex公司产品

1.2 试剂全部配套试剂和质控液。

1.3 方法随机抽查门诊患者150例, 静脉采血, EDTA-K2抗凝。

室温放置15min后, 充分混匀, 上机测试。同时推血片一张, 室温自然干燥, 瑞氏染色, 目视显微镜下进行白细胞分类。将两种方法对异常白细胞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150例标本经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 白细胞分类结果, 出现疑有异常白细胞警告报警有20例, 报警率 (阳性率) 13.3%。目视显微镜复片, 发现有不同程度异常白细胞12例, 阳性率8.0%。20例阳性标本, 目视显微镜复片, 其中有8例可见有不同程度异常白细胞占阳性标本的40%。130例阴性标本 (无警告) , 目视显微镜复片, 有2例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白细胞, 占阴性标本的1.5%。

3 讨论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 可以看出门诊患者, 全血做血液细胞分析白细胞分类结果, 异常白细胞警告较高, 假阴性率虽然较低, 但也应该引起检验人员的重视。主要原因, 是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不同于常规的涂片染色分类, 常规分类除细胞大小外, 还根据细胞染色反应, 核的形态及染色质的着色情况, 胞质的着色及颗粒才能确定为某种细胞。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法, 是根据白细胞直方图分类法, 只能反映经溶血剂处理后某种体积的颗粒, 而不能反映某种特殊细胞的变化, 对少见的正常白细胞和异常细胞不能准确识别, 不难看出电阻法白细胞分类只不过是较粗的筛选方法。另外, 手指采血, 由于采血过程中因操作缓慢、穿刺不顺、组织液混入、混匀不及时等, 均会引起白细胞形态变化。对血细胞分析仪分类会产生明显影响, 而出现异常白细胞假报警, 为此使用末梢血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 影响因素较多, 有些参数不能得出准确结果, 其重复性及稳定性都不及静脉血标本, 应提倡静脉血。

血细胞分类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XE-2100全自动白细胞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2008-07-25装机,以下简称XE-2100仪器)、配套试剂及全血质控物,由日本Sysmex公司生产。

1.1.1 仪器的安装、调试和校准

由Sysmex公司工程师将仪器按要求安装后运行1周,然后将仪器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灵敏度调整到仪器说明书要求的水平,再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定值的新鲜抗凝全血对全血细胞参数校准。

1.1.2 白细胞分类原理

1.1.2. 1“DIFF”通道

将白细胞分为除嗜碱性粒细胞外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其纵坐标(Y)轴表示侧向荧光强度,反映亚甲基对DNA/RNA的染色强度;横坐标(X)轴表示侧向散射光强度,反映细胞的内容物[4],如核和颗粒等。

1.1.2. 2“WBC/BASO”通道

用于检测嗜碱性粒细胞及计数白细胞。Y轴表示前向散射光,反映细胞内部结构;X轴表示侧向散射光,反映细胞的体积[5]。

1.1.2. 3“IMI”通道

用于检测未成熟粒细胞,采用直流电(DC)与射频(RF)联合检测的方法[4],RF测量细胞核的大小及密度为Y轴,DC测量细胞体积和数量为X轴;在IMI散射图上,不同的未成熟粒细胞占据不同的位置。

1.1.3 白细胞分类报警系统的设置

XE-2100仪器为每个可疑报警信号[4](Q-flag)设置1个直方图来表达“是或否”,工程师按说明书要求将与白细胞分类有关的8个报警指标的临界值均设在100(见表1)。若某指标的Q-flag值低于100,则定义为仪器阴性;若在100与300(最大值)之间,则定义为仪器阳性,该数值的大小反映了Q-flag的可信度。

1.2 血标本

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436例,其中门诊初诊患者201例,住院患者235例,男性229例,女性207例,年龄3~87岁。其中包括大内科152例、大外科119例、血液系统疾病60例、肿瘤放化疗76例、妇产科和小儿科标本29例。患者早晨空腹,用真空抗凝管(BD公司生产,含EDTA-2K 3.6 mg)从肘静脉采血2ml,混匀后室温(20~23℃)放置,于采血后1~4 h完成检测。

1.3 检测方法

XE-2100仪器每天开机后至少预热30 min,全血质控物测试合格后检测待测标本。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标本测试,显示并打印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2种方法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差异采用偏倚(%)。

1.5 质量控制

研究期间,每天用e-check全血质控物进行严格的室内质量控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评价指标与结果

2.1 精密度

将8 ml EDTA-2K抗凝的新鲜血平均分成2份,1份在XE-2100仪器用手动进样模式,另1份用自动进样模式,各重复测定11次,取第2~11次白细胞分类结果计算CV值。五类白细胞(Neut、Lym、Mon、Eos和Baso)重复测定的均值和CV值分别为:自动进样模式:0.616、0.272、0.058、0.048、0.006;1.36%、3.94%、7.88%、6.22%、16.68%。手动进样模式:0.609、0.280、0.059、0.046、0.006;1.42%、2.55%、10.44%、7.09%、19.72%。

2.2 可靠性

436例临床新鲜抗凝静脉血在XE-2100仪器上测定,每份标本连续测2次取均值。同时每份血推3张符合质控要求的血片,瑞氏染色后其中2张血片(另1张备用)由2位有血液细胞形态学经验的技师在体尾交界处按照《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3]进行白细胞分类,将白细胞分为Neut、Lym、Mon、Eos、Baso及各类异常细胞,每张血片油镜分类计数200个白细胞,共计400个白细胞取均值,再与XE-2100仪器的白细胞分类值进行比较。436例标本中,296例为人工镜检白细胞形态正常的样本,XE-2100仪器与人工白细胞分类的结果比较见表2。

2.3 异常细胞检测能力

2.3.1 原幼细胞检测的灵敏度

(1)判断标准:在分析待测标本时,Blasts、Imm Gran(或IG计数>2.0%为报警)、Atypical Lymph、NRBC、Abn Lymph/L-Blast、RBC Lyse Res和WBC Abn Scg(WBC异常散点图)中任何一个出现报警,即为仪器报警阳性。

(2)评估方法:将含有较高比例的不同原始或幼稚细胞的10例标本(其中急淋白血病2例、急非淋白血病6例、其他原因导致幼稚粒细胞增高2例)分别进行稀释,使原始或幼稚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5%、10%、20%、30%和40%。然后从低比例到高比例依次测定这些标本,每份标本平行测定2次,统计仪器报警次数。

(3)结果评估。报警次数:(1)急淋白血病:原幼细胞5%:2个病例4次均无报警、10~30%:2/4、40%:4/4;(2)急非淋白血病:原幼细胞5%:9/12、>10%:6个病例12次均报警;(3)幼稚粒细胞增高:5%:2/4、>10%:2个病例4次均报警。

2.3.2 临床标本中异常细胞的识别能力

(1)涂片镜检阳性判断标准。参考有关文献[12]进行制定,包括:原幼细胞≥1%;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1%;晚幼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2%;NR-BC≥1%;异常淋巴(包括异形淋巴)细胞>2%;浆细胞≥1%。

(2)评估方法。以镜检分类结果为金标准,对436例标本仪器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仪器白细胞分类报警的假阳性、假阴性、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真阳性定义为仪器白细胞分类报警且镜检结果为阳性,假阳性定义为仪器白细胞分类报警但镜检结果为阴性;真阴性定义为仪器白细胞分类不报警且镜检结果为阴性,假阴性定义为仪器白细胞分类不报警但镜检结果为阳性。

(3)评估结果。检测的436例临床标本统计结果见表3:白细胞分类报警的假阳性为26.02%、假阴性为3.19%、准确度为78.90%、特异度为73.98%、敏感度为96.81%。假阳性标本主要是出现“幼稚粒细胞、原始细胞和异常淋巴细胞”报警;假阴性标本分别是晚幼粒细胞(2%)2例、晚幼红细胞(1:100~3:100)2例、原幼淋巴细胞(5%)1例和异形淋巴细胞(3%)1例。这几例标本由于异常细胞的比例较低,不仅白细胞散点图变化不太明显,而且也无相应的报警。但这几例病例中有的血红蛋白值和MCV明显减低,有的血小板数值减低或直方图异常报警,有的淋巴细胞比率较高,有的红细胞直方图出现双峰,结合临床资料和XE-2100仪器设置的“自动血细胞分析复检筛选规则”,均需要进行血涂片染色人工镜检复核,因此不会漏掉异常细胞。

3 讨论

3.1 白细胞分类可靠性

结果显示,XE-2100仪器对Neut、Lym、Mon、Eos和Baso重复测定的CV值分别为:手动进样模式:1.36%、3.94%、7.88%、6.22%和16.68%;自动进样模式:1.42%、2.55%、10.44%、7.09%和19.72%。对于296例人工镜检白细胞形态正常的样本,XE-2100仪器与人工镜检白细胞分类的结果比较,二者对Neut、Lym和Eos分类结果的相关性良好(r2值分别为0.969 2、0.9661、0.979 2),对Mon次之(r2=0.848 6),对Baso的分类结果相关性欠佳(r2=0.497 5),相应的偏倚也较大。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外周血中Baso数量少,及其在血片中分布不均有关[6,7]。

3.2 临床标本报警分析

对于436例临床标本,XE-2100仪器白细胞分类报警的假阳性为26.02%、假阴性为3.19%、准确度为78.90%、特异度为73.98%、敏感度为96.81%。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标本出现的原幼粒细胞,严重感染、肿瘤放化疗或外科手术后等情况出现的幼稚粒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在该仪器白细胞散点图上可有较明显变化或报警提示。对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或Dohle小体等中毒性改变时,该仪器会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核左移”等假阳性报警。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标本出现的较低比例原幼淋巴细胞,该仪器白细胞散点图变化不太明显或无白细胞分类报警提示。

3.3 异常细胞检测能力

原幼细胞灵敏度测定的结果和临床标本中异常细胞识别能力检测的结果均显示,如标本中异常细胞的比例较低,XE-2100仪器白细胞散点图变化不太明显或无白细胞分类报警,会出现假阴性。特别是标本中异常细胞主要是原幼淋巴细胞时,更容易出现假阴性,此时这类标本白细胞分类结果中淋巴细胞的比例一般较高,因此在制定“自动血细胞分析复检筛选规则”时,可将淋巴细胞比率设定为≥0.50(>12岁)或≥0.55(≤12岁),同时将Blasts和Abn Lymph/L-Blasts报警的临界值由100分别改为80和50,可降低原幼淋巴细胞报警的假阴性率。这种现象值得检验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详细原因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尽管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检测已由过去单纯的电阻抗原理发展到光散射、细胞化学染色、荧光染色、高频传导和鞘流技术等联合应用,有些仪器还能够对分析标本中的原始细胞、未成熟粒细胞、核左移和异型淋巴细胞等进行报警提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迄今为止,血细胞分析仪在形态学检查仍只能作为一种过筛手段,当遇到可疑情况,尤其是在病理条件下,还是需要人工以显微镜复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8,9]。因此,这类激光法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也只能起“过筛”作用。不仅当白细胞总数过高或过低、白细胞散点图或直方图异常、有异常细胞报警提示、分类结果明显异常或不分类及某些特殊标本,而且当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直方图异常、或有异常报警提示等情况时,都应该结合临床诊断,进行血涂片染色人工镜检复核,以保证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10]。因此,各实验室应根据所用的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特点和本院患者的组成情况,制定适用的“自动血细胞分析复检筛选规则”,对异常标本进行血涂片染色人工镜检复核,防止漏掉异常细胞[11,12]。

综上所述,通过对XE-2100仪器白细胞分类功能的系统评价,表明其白细胞分类的精密度高;对白细胞形态正常的样本仪器的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可靠,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实验要求。它对急非淋白血病原幼细胞检测的灵敏度较高,对急淋白血病的原幼细胞检测的灵敏度较低;同时原幼细胞报警特异性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该仪器白细胞分类只能作为过筛工具,不能完全代替人工镜检。当仪器出现异常细胞报警(尽管此时仪器检测的WBC、HGB和PLT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或某类白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比率增高(尽管此时仪器未出现异常细胞报警)时,仪器白细胞分类结果必须经显微镜人工复核后才能报告。

参考文献

[1]ICSH.Clin Lab Heamotal[S].ICSH,1984.

[2]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Methed Com-parison and Bias Estimation Using patient Sample[S].Aproved Gui-delineEP9-A.Pennsylvania:NCCLS,1986.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Herklote R,Huber A R.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the leukocyte dif-ferential on the XE-2100[J].Sysmex J Int,2001,11:8-21.

[5]Inoue H.Overview of automated hematology analyzer XE-2100[J].Sysmex J Int,1999,9:58-64.

[6]Carter A B,Chavda N,Grant D,et al.Evaluation of the Sysmex SE-9000automated hematology analyzer[J].Sysmex J Int,1995,5:6-16.

[7]Vives2Corrons J L,Besson I,Jou J M,et al.Evalution of the Abbott Cell-DYN3500hematology analyzer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J].Am J ClinPathol,1996,105:553-559.

[8]丛玉隆,乐家新.现代血细胞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20.

[9]朱忠勇.怎样看待血液及尿分析仪的过筛作用[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6):321-323.

[10]乐家新,王红霞,兰亚婷,等.ABX Micros CRP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评价与白细胞分群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6):57-59.

[11]丛玉隆,王昌富,乐家新.血细胞自动化分析后血涂片复审标准制定的原则与步骤[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8,31(7):729-732.

血细胞分类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健康人300例,当地中心医院与中医院住院病人200例。男:女1:1,年龄5-65岁,白细胞总数在(2.5-25)×109/L之间。

1.2 仪器、试剂

(1) 雅培CD1600型全自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2) OLYMPUS CH20光学显微镜; (3) 自制瑞特-吉姆萨染色液; (4) 血细胞分析仪专用试剂均为原厂家提供。

1.3 方法

用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静脉采血2ml,注入EDTA-K2抗凝管中,充分混匀,每份标本在采血4h内完成仪器法测定与血涂片的制备。用CD16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标本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结果,再用显微镜油镜进行目视分类计数,操作过程由实验室专门从事医学检验人员独立完成。方法统一,人为误差小,所制备的血涂片厚薄适宜,血膜长约3.5cm,标本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染色良好。分类时,均选择涂片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染色良好的区域,由边缘至中心呈S型按顺序分类计数,避免重复和遗漏。对白细胞小于4.0×109/L者,分类计数50个白细胞,白细胞总数在4.0-15.0之间者,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白细胞总数大于15×109/L者,分类计数200个白细胞,镜下观察各种白细胞的形态及数量,求出其百分率。使用CD16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冲洗、调零、定标,当调零至白细胞为0.00×109/L,红细胞为0.00×1012/L,血小板为10.00×109/L以下方可进行样品测量。

2 结果

500例标本中,有60例白细胞总数在15×109/L以上,30例白细胞总数在4.0×109/L以下,410例白细胞总数在4.0-15.0×109/L之间,将仪器法与显微镜法分类结果的资料进行配对资料的t检验,结果见表1。

注:表格中N表示中性粒细胞,L表示淋巴细胞,M表示中间细胞群,为了与血细胞分析仪结果对比,显微镜法分类时

除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其它细胞均归属于中间细胞群。

从表1中显示:CD1600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法比较,在白细胞总数低于15×109/L时,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白细胞总数超过15×109/L时,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与中间细胞群计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CD16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中性粒细胞结果偏低,中间细胞群结果偏高。

3 讨论

显微镜油镜人工分类法由于对血涂片进行了瑞-吉氏染色,可较好的观察到各种白细胞的胞浆颜色、胞浆中各种颗粒的大小及分布、胞核形态结构及核染色质粗细,可以较准确的对血液中各种白细胞进行鉴别。

CD16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目前基层医院使用较普通,该仪器采用电阻抗检测原理,主要根据血细胞的大小对细胞进行区分,大致分为大细胞区(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小细胞区(主要为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区(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幼稚细胞等),这种分类方法由于不能对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准确的分类,临床上只能用于初筛,不如显微镜下作白细胞分类结果更可靠。

血细胞分类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住院年龄0~70岁病人共551例, 其中0~3岁86例 (男50、女36) , 3~14岁106例 (男46、女60) , 14~25岁112例 (男68、女44) , 25~50岁131例 (男50、女81) , 50~70岁116例 (男70、女46) 。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库尔特LH750五分类全自动全血分析仪, 试剂为贝克曼公司仪器专用试剂, 手工涂片染色试剂为瑞特染料, 按照第三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方法配制。

1.3 方法。

用EDTA-K2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2毫升, 仪器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日常保养及维护, 每天进行室内质控, 测定的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均处在质控物的定制范围之内。

2结果

有27例不分类标本之中, <3岁儿童占21例 (其中新生儿患者12例) , 3~14岁2例, 14~50岁1例, 50~70岁3例, 如表1。

3讨论

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库尔特LH750是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其检测白细胞的过程是仪器利用激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到全血细胞后再利用阻抗法原理进行白细胞检测, 该分析仪利用库尔特原理对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进行计数, 检测标本经过二次稀释后进人白细胞检测单元, 分析仪通过对Diff通道散点图及其中Lym区域、Neu区域、Mon区域和Eos区域的分析得到淋巴细胞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再结合电阻抗法获得的白细胞数目进行计算得到相应的细胞数。儿童尤其是婴幼儿, 其生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有资料显示新生儿及3岁以内的幼儿淋巴细胞分类所占比例可达75%~85%, 在某些情况下更高, 儿童的单核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比例也较高。因此造成仪器不分类的原因是淋巴细胞比例过高, 同粒细胞两个细胞群相重叠所致, 所以, 对于婴幼儿白细胞不分类的情况进行手工涂片检验,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摘要:本文对贝克曼库尔特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使用中遇到不分类的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全自动白细胞分析,白细胞不分类,儿童,手工分类

参考文献

[1]叶应妩, 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124.

[2]朱晓辉, 何菊英, 朱忠勇.应用血液分析仪后复查血片的内容和方法及程序[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6 (12) :72~74.

血细胞分类 篇10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我院门诊患者, 年龄1~80岁。

1.2 仪器与试剂

使用日本原装进口的Sysmex SF-300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 该仪器状态正常, 各项室内质控参数均在允许范围。Olympus显微镜 (日本) 。仪器所用试剂均为原厂配套试剂, 瑞氏染液 (自配) 。

1.3 标本及采集方法

所有标本均为静脉血, 使用EDTA-K2抗凝, 真空采血管采血。

1.4 检测方法

用SF-300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患者标本, 结果中有单核细胞增高的标本, 立即推片, 经瑞氏染色, 按着《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 在显微镜下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

2 结果

100例仪器分类单核细胞增高的标本中, 手工分类时单核细胞增高仅有32例, 占32%;杆状细胞增高44例, 占44%;出现幼稚细胞26例, 占26%;出现异型淋巴细胞8例, 占8%;出现晚幼红细胞2例, 占2%;嗜碱细胞增高1例, 占1%, 上述各类细胞均在正常范围的为18例, 占18%。另外统计手工分类单核细胞增高的32例标本中, 同时出现其它异常细胞增高20例, 未见其它异常细胞增高12例。手工分类嗜碱细胞增高的1例标本, 仪器分类嗜碱细胞未见异常。

3 讨论

白细胞的分类计数是血液分析检查的重要内容, 其结果的准确性对病人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白细胞分类计数主要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

SF-3000血液细胞分析仪采用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和半导体激光技术通过WBC/BASO和DIFF两个检测通道将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仪器测定后结果如有异常, 一般都有报警信息, 检验人员应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相应处理。但有时患者血液中存在细胞核左移及其他异常细胞, 仪器却仅提示单核细胞增高, 这是由于该仪器未设杆状细胞、幼稚细胞和其它一些异常细胞, 而这几类细胞经溶血素处理后, 其大小及核质与单核细胞较相近, 它们当中一部分被仪器当成单核细胞计数, 造成单核细胞比率增高。本研究在不考虑仪器报警信息的情况下, 随机抽取仪器测定单核细胞增高的标本进行分析。我们发现, 当仪器检测结果中单核细胞增高时, 手工分类单核细胞并不一定增高, 杆状细胞、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等异常细胞却较常见。我们还发现仪器分类中单核细胞比率越高, 手工分类时白细胞核左移或出现异常细胞的情况越明显。

本研究表明, Sysmex SF-3000血液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在单核细胞增高时, 即使仪器没有异常警告信息提示, 也必须用手工显微镜目测法检测, 以免造成分类不准, 影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与该仪器有关的各种异常标记, 散点图的理解与解释, 还要熟练掌握手工显微镜分类白细胞这一项基本技能, 做到手工与机器的密切结合, 获得准确结果, 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丛玉隆.现代血细胞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96-118

上一篇:亲社会行为倾向下一篇:福建省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