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

2024-06-20

潜意识(精选十篇)

潜意识 篇1

潜意识的存在已被公众接受,它很少能够被直接观测,但它却有着巨大无穷的能量,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举重轻重的作用。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并培训潜意识才可以充分发挥潜意识,使我们的人生道路通常顺达,甚至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2. 认识潜意识

2.1 潜意识的发现

潜意识的发现始自催眠术,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最早提出于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一书,该书对潜意识作了一般性的概括:潜意识是患者被压抑了的过去经历并构成潜意识的心理过程,患者的症状也是被压抑的欲望冲动或思想的替代物;潜意识可以通过“宣泄法”或“自由联想法”而召回到患者的意识领域。这是最早对潜意识的理解,仅限制在精神病理学领域。随着对潜意识的不断深入研究,现在普遍认为潜意识有两个含义:人们对于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进行着,而且这种潜在的心理活动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2.2 潜意识的与意识的区别

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心理部分,是人类自己觉察到或体验到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想象、思维、情感和意志等。

意识和潜意识是人的心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意识是我们知道我们现在在干什么,也就是说当我们正在干什么时,我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是在运用自己的意识。而同时维持我们生存的种种功能,自出生至今的经验记忆、学习过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运用身体的每个部分的能力等工作,都是我们的潜意识在控制着。意识是负责理性逻辑分析,潜意识就是我们的感觉(本体感受和情绪感受);意识可以休息,如睡眠时,而潜意识只有在一个人死亡时才停止工作。

2.3 潜意识的特征

第一,潜意识的操作方式是非理性、非逻辑的。它可以抛开逻辑,让相互矛盾的事件同时存在;也可以超越时空,把幻想和现实等同起来。

第二,在一般条件下,潜意识中的内容不能到达意识领域。只有在克服压抑和监督的作用后,或者在压抑过强或过弱的条件下,潜意识的内容才可进入意识领域。

第三,潜意识追求的是快乐。潜意识唯一追求的目标就是个体的满足和本能的释放。它按照快乐原则,追求刺激,丝毫不考虑外在的条件。

第四,潜意识系统的内容和语言相互分离。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潜意识的内容。但是弗洛伊德提出,若人们在进行自由联想时能以语言来表达被压抑的内容,则潜意识中的这些内容可重返于意识中。

2.4 潜意识的三种成分

第一种成分是我们尚未发掘的能量。科学家仔细研究爱因斯坦的大脑,计算出他的大脑只开发了它潜力的3%,这就意味着我们大多数人利用自己的潜能还不到3%,由此可以推论,我们尚可以做出许多即使是在想象中也未曾意料的事情。

第二种成分是过去生活中积淀下来的经验、挫折与创伤。它们或者也许因为年代久远而被淡忘,或者因为太过悲惨而让我们不愿意面对。

第三种成分是我们生命力的原动力,即欲望、冲动与追求。它们之所以成为潜意识,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现实的规则使这些愿望不能够事事满足。

3. 培训潜意识

3.1 潜意识的价值

仅就“能量”而言,意识与潜意识的比例为1∶9,也就是说,原先我们所认为的意识部分,其实只占1成左右,其他9成是深藏不露的潜意识。弗洛伊德将潜意识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95%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潜意识难以发现,但力量巨大无穷,博恩·崔西说:潜意识是显意识力量的3万倍以上。它能激发灵感,指明方向;它能从“记忆库”里提取各种信息:姓名、数学、故事、场景等;它可以恢复心跳,控制血液循环,促进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它控制着身体的功能和整个生命过程;它的力量甚至可以使人起死回生;它是你的理想、夙愿得以实现的源泉,等等。墨菲博士说:“我们要不断地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来与潜意识交谈,于是潜意识就会让你的生活状况变得更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实现。”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潜意识处于被隐藏、被忽略的状态,甚至有时候会与我们的意识发生对抗。潜意识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积累的大量知识,充分开发之后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人类现在需要做的,则是正确认识和激发潜意识。

3.2 培训潜意识

其实,潜意识是一把双刃剑。一个人的潜意识如果让消极的东西占了上风,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的情感、行为走向消极方面,使人自卑自贱、自暴自弃。相反,如果人的潜意识让积极的东西占了上风,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的情感、行为走向积极的方面,使人态度乐观、自信自强,遭遇逆境也能正视现实,主动克服困难。人的潜力的最大发挥往往就出现在意识与潜意识携手一致的时候。

潜意识包罗万象、深厚神奇,如何开发和利用潜意识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开发潜意识。存储是基础,这样可为我们的聪明才智奠定更为广阔、雄厚的基础。为了使潜意识“储蓄”功能更有效率,可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如重要资料的重复输入,重复性学习,增加记忆功能,建立看得见的信息资料库,分类保存图书、剪报、笔记、日记、现代的电脑软盘等,以协助潜意识,为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其他聪明才智服务。

其次,要控制潜意识的输入信息。潜意识“是非不分”,不论积极的、消极的,还是好的、坏的,它都统统吸收,并且跳过意识而直接支配人的行为,或是直接形成人的各种心态。因此,应该珍惜潜意识中的原有的积极因素,并不断输入新的、健康的信息资料,使积极的、成功的心态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最有优势的潜意识,使之成为支配我们行为的知觉性习惯和“超感”意识;对一切消极的、失败的心态和信息进行控制,不使它们进入潜意识。

再次,要不断思考,让关注进入潜意识,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获得创造性灵感。潜意识蕴藏着人的一生于有意无意间所感知或认知的信息,并且能够将它们自动排列、组合、分类,产生一些新的意念。所以,我们可以给它指令,把各种美好的梦想,把我们所碰到的难题转变成清晰的指令,经由意识转到潜意识思维中,然后放松自己的身心,等待它给出答案。有不少人苦思冥想某一问题,结果却在梦中,或是在早晨醒来时,或在洗澡时,或在走路时,突然从大脑中蹦出了答案或灵感。

最后,自我暗示可以影响我们的生理和心理。譬如“非典”期间有的人总是担心自己染病,就真的会暂时体温上升。自我暗示的作用是强大的,有时会使人绝处逢生,有时会使人功败垂成。人是十分情绪化的动物,人的一生主要受情绪的影响。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的能力,注意控制并消除一些消极的自我暗示。尤其是当遭遇困难和打击时,我们应该自己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能考好。”“我能做好。”“我要快乐地生活。”我们应该学会把振奋人心的口号喊给自己听,这样的自我暗示力量必将为自己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4. 结语

潜意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人类的言语行动,并在适当的时候升华成伟大的动力。潜意识如同一部万能的机器,任何愿望都可以实现,但需要有人来驾驶它,而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潜意识并培训、发挥自己的潜意识,唤醒潜意识这股巨大的能量,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乔治.弗兰克尔.探索潜意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6.22-28.

[2]张松.心理分析——潜意识的对话[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6.7-35.

[3]于海生.看不见的命运之手——潜意识在左右着你的人生[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3:5-12, 34-37, 282-284, 290-292.

[4]耿兴永.潜意识:写给你自己的心理学读本[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9-14, 118-138, 205-206.

[5]董建新.潜意识的形成于作用[J].现代哲学, 1995, 4:81-83.

意识、潜意识与企业文化 篇2

人有所谓的意识和潜意识,一般人学习的时候,都是运用意识的力量,在使用知识的时候,在用“潜意识”.然而,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曾经说过:“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三万倍以上。”所以,任何的潜能开发,任何的希望要实现,都是依靠你的潜意识。

潜意识指的就是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大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脑内革命作者春山茂雄则称它为“祖先脑”.

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95% 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

潜意识大师摩菲博士说过:“我们要不断的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来与潜意识交谈,于是潜意识就会让你的生活状况变得更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实现”.

潜意识的六大特征

1.能量巨大:博恩·崔西说:潜意识是显意识力量的3万倍以上。

2.最喜欢带感情色彩的信息。

3.不识真假,直来直去。

4.易受图像刺激。

5.记忆差,需强烈刺激或重复刺激。

6.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上述概念,看上去挺复杂,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在你初学骑自行车的时候,你知道自行车向右倾斜的时候,你向右打弯,自行车就不倒了。考|试/大同样,自行车向左倾斜的时候,你向左打弯。这个概念,在你刚刚学的时候,就停留在“意识”层面,当出现倾斜时,你有“意识”的按照概念行事。后来经过反复的练习,你下意识的做出反应,这就是说,你将“意识”层面的概念,变成了“潜意识”的行为。

再例如,本人非常喜欢跳舞,购买了N多的VCD教学盘,按照每一个舞步,看了一遍又一遍,还私下里反复的模仿了几次。但当亲自光临舞场,音乐响起,新学的舞步一个也没有记住,全忘了。为什么?没有将一个动作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部分知识、动作、经验、体会、感知等等没有变成你自己的;就是因为,没有将“意识”,变成“潜意识”.

联想到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大多书写了企业的使命、价值观、制度和政策等等。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期望全体员工遵守企业的制度和政策,但是,这个制度起初,只是停留在员工的“意识”层面,就像上述例子一样,干起工作来,就全完了,随心所欲。只有当企业文化被反复的强化和同化,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心灵,融入到员工的血液,深入到员工的骨髓里,变成“潜意识”,一个员工就养成了“习惯”,所有员工的“习惯”形成了工作“氛围”,这个氛围就是企业文化,由此一个伟大的组织就诞生了。

由于“潜意识”不识真假,直来直去。这就是说,员工也可以养成好的“潜意识”,也可能养成坏的“潜意识”,关键在于我们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如何将企业文化由“意识”,变成了“潜意识”?由制度变成员工自觉的行为?

韦尔奇曾说过,当企业的员工,在半清醒状态,能够背得出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愿景的时候,企业文化才起作用。

被员工称为“疯子”的王璞总裁,实行的办法是随时考问员工关于企业文化的内容,考|试/大答不出来者,被重点反复的考问,通过把员工也“逼疯”的“疯子”方法,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心灵,融入到员工的血液,深入到员工的骨髓里,变成文化“潜意识”.

海尔和蒙牛通过即使激励尤其是负激励的方式,通过闭环控制的、严谨的制度反复强化,形成了员工企业文化“潜意识”.

您的企业文化“潜意识”打造方法是什么?

潜意识的特征 篇3

一、潜意识有巨大能量。潜意识可以控制一个人的性格。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有的人情绪波动较小,在成功和失败时,情绪比较稳定,而有的人则患“冷热病”,易激动,情绪不稳定,在成功时忘乎所以,在失败时又可能垂头丧气;有的人经常处于精神饱满乐观之中,朝气蓬勃、乐观向上,而有的人则经常抑郁低沉,无精打采、悲观失望。

这些性格的差异,是根源于一个人的潜意识。潜意识中同化了什么信息,就会反应出什么性格,而这些性格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重大。

我们在成长中或与人交往当中,经常做出一些事来不受人欢迎。我们常听到有人说:他怎么了,他怎么会做那样的事呢?是的,这些事也并非是他有意识做的,也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但是没办法,是潜意识在作怪。这种失控行为发生多了,就对一个人形成一种看法,某某人不怎么样,某某行为不端,某某能力不强等等。这样会严重阻挠一个人的成长。重者,行为触犯了法律,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潜意识的这一特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潜意识不具有识别能力。潜意识不具备“好与坏、对与错”的识别能力。它思维简单,简直就像一个机器人,你给它什么信号,它就按什么信号行事。特别是对于语言符号的理解。例如,你说“我这个人真笨”,本来是用来自我解嘲的,但它却认为“我就是愚笨的”,接下来就让你说一些笨话,办一些笨事,让你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有时我们遇到了一件不顺心的事,你心想“我怎么这么倒霉”,也只不过是随便说说,可是倒霉这个信号,反复次数多了,就会进入你的潜意识,让你继续倒霉,这就是有时祸不单行的原因所在。知道了这一点,就要注意你成长中的一言一行了。

三、潜意识要反复展现才能记忆。潜意识记东西像个孩子,很少一次记住。只有反复刺激,才能牢记,才能真正储存进去。无论是积极的信息,还是消极的信息,只要你对这个信息感兴趣,刺激的次数多了,就会进入你的潜意识。我们要注意潜意识的这一特征。对于好的信息、积极的信息、有利于建立自信心的信息,要反复的回忆,反复的展现,使其同化在潜意识之中。

四、潜意识处于半意识状态最活跃。当我们的头脑处于“一半清醒一半糊涂”时最活跃,最容易接收信息。日本一位心理学家这样说:“当我们的头脑处于半意识状态时,是潜意识最容易接受愿望的时刻。因此,利用快要睡着和早晨刚刚醒来,也就是意识迷迷糊糊的时候,来进行潜意识的接受工作,是最理想不过的了。”

五、潜意识在放松状态下才能沟通。这一点也像个孩子,你心平气和地与之谈话,他才乐意接受。如果你本身心里紧张,有束缚感、抗拒心,那么与潜意识沟通、对话就比较困难,效果就差,甚至不起作用。这就是通常人们所提倡的要放松、要松弛身心、科学静坐的原因。

六、潜意识最喜欢愉悦而自信的人。追求愉悦是潜意识的本能。在愉悦自信的心情下,潜意识才容易充满活力。这时如有一个目标在前面召唤,你不用告诉它采用什么方法去追求,潜意识也会想办法,尽其所能地去达到目标。

潜意识 篇4

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m) 是盛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文学艺术流派, 此流派承自达达艺术, 并且对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他们的美学信条是法国作家布洛东在1924年《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提出的:“不可思议的东西总是美的, 一切不可思议的东西都是美的, 只有不可思议的东西才是美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主要有米罗、达利、恩斯特、马格利特等人。达利与米罗的作品使用象征符号和简化的形象, 是一种近似于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心灵即兴感应的表现手法。他认为艺术家要将潜意识的形象精确地纪录下来。所以他采用“具象”, 精确地反映非正常逻辑思维产生的幻象, 把毫不相干的事物全部组合在一起, 使画面中充满戏剧效果, 带给人视觉与心灵的震撼。

“除了毕加索, 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的20世纪画家。”这是道恩·艾兹 (英) 在他所著的《达利》一书中的开场白。确实, 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 达利 (Salvador Dali, 1904—1989) 比其他画家更加声名显赫, 或者可以说“臭名昭著”。 “我和疯子最大的不同就是, 我没有疯。”“每天早晨醒来, 最大的快乐就是成为达利的快乐。”除了他的艺术作品, 他的文章、他的口才、他的相貌、他的胡须、他的宣传才能、他的财富以及他的故弄玄虚, 造就了超现实主义这一个专有名词。

探究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基础则是受到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 “潜意识”学说的影响。西格蒙德·佛洛伊德是第一次提出人类具有潜在意识学说的人, 这一学说揭示了沉睡于人们心底、不被人们的意识所触及, 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决定意义的所谓无意识和潜意识。到底什么是意识和潜意识呢?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 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 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 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 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 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 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分析了潜意识的表象——梦, 认为梦是无意识、潜意识的一种最直接表现形式, 是本能在完全不受理性控制下的一种发泄, 它剥露了人的灵魂深处秘而不宣的本质。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 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 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正如布洛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说:“应当感谢弗洛伊德的发现, 由于相信这些发现, 一股思潮形成了。”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也如同梦幻一般, 是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以此为源,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强调梦幻的万能。

达利作品中的许多视觉符号如蚂蚁、面包、拐杖、抽屉、软表等, 跟他的童年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都是他童年虚假或真实记忆的反映。

1.蚂蚁。

来自他童年最初虚假记忆的影像。他在自传中这样说:“我凝视着一个裸体的小孩, 有人正在给他洗澡。我对这孩子的性别并不关心, 可我在他一片屁股蛋上看到了一堆蚂蚁, 它们在一处桔子般大小的坑里爬来爬去。这个孩子被翻过来调过去, 因而有一阵子他是仰卧着的, 我想那些蚂蚁会被压碎了。但是这个孩子重又站起来时, 我再看不到蚂蚁。那个坑也消失了……”而实际上, 儿童时的达利从堂兄手中接管那只受伤的蝙蝠开始, 蚂蚁走进达利的记忆注定是天意。对这只受伤的小蝙蝠, 达利倾注了他所有的爱。但是有一天, 噩梦降临在小达利的身上, 不知什么原因, 他最爱的小蝙蝠被一大群疯狂的蚂蚁包围着, 已是奄奄一息。他跳起来拿起爬满蚂蚁的蝙蝠, 并发疯似地咯吱咯吱咬蝙蝠的脑袋, 还把它扔进了水里。从此, 蚂蚁就伴随着达利。在达利的作品中, 忙碌的蚂蚁通常是紧张、焦虑和衰老的象征, 暗示着达利潜意识里的恐惧、无力、不安和性焦虑。蚂蚁频繁地出现在达利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中。1931年的作品《梦》, 描述在黑暗中蚂蚁爬满闭着双眼的女人的嘴……画面可以说没有美感, 蚂蚁成了制造恐惧和压抑的工具。雕塑《空间维纳斯》 (1977—1984) , 美神维纳斯的头被达利的符号——柔软的钟表取而代之, 腹部发生了错位, 一只明晃晃的鸡蛋放置在错位的下半身的剖面上, 象征一个崭新生命的诞生。与孕育着的生命相对比的是女神皮肤上放大的蚂蚁, 而蚂蚁通常标识出死亡的意义。

2.面包。

正如达利在《一个天才的日记》中所说的:“我一生中, 面包无止无休地紧跟着我……”面包对达利来说是另一个不可缺少的主题。在达利的眼中, 外表坚硬、内部柔软的面包是性欲的象征。借助它, 达利可以尽情表达他对情欲的幻想。 《思忆中的女人》 (1933—1970) 综合了达利画中的多个新主题。他把面包放在人物头上, 又把米勒的“晚钟”放在面包上。《晚钟》里的农夫, 在达利的多个画中出现, 并下意识地显露出性压抑的成分。当人们问达利为什么用面包时, 他说:“它是那么有用, 是营养和食物秘密的符号, 我要把它变得不实用而美感, 用面包来制造超现实。” 《思忆中的女人》于1933年在巴黎展出时引起强烈轰动, 不仅是因为它不同凡响的画面, 而是面包和谷子不是青铜而是实物。据说后来毕加索的狗把面包偷走吃掉了。

3.拐杖。

也是达利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标志性物体。当幼年时的达利在阁楼上第一次发现那根顶端分成两叉, 包着已被磨破的暗花呢绒, 用来支撑在腋下走路的拐杖时, 他的感受是如此的强烈: “我当即拿起拐杖, 并且明白, 我永远再不会与它分开了, 在这一瞬间我变成了一个狂热的拜物教信徒。这手杖有多么伟大!它包含了多少尊严和安宁!”从此拐杖在达利的眼中就成了“死亡的象征”和“复活的象征”, 并频频出现在其作品中。在雕塑《天使的幻象》 (1977—1984) 中, 达利对至高无上的力量的理解用一个拇指来表示, 生命用树的枝杈去体现, 天使的翅膀用一支拐杖支撑着。达利提升了神性在宗教中的含义, 超出了我们想象的范围。“我象征性的拐说明并配合了 (现在还配合着) 我们时代各种潜意识的神话。”

4.抽屉。

对于有人体的抽屉, 达利认为有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有关, 即儿童天生对封闭的强烈好奇心驱使其打开抽屉, 一是要满足探知未知物的欲望, 二是排除未知物可能造成伤害的恐惧。弗洛伊德解释抽屉是女人隐藏性欲的象征。在达利的作品中, 也表现了他对情欲的幻想。《燃烧中的女人》综合了达利最喜爱的形象:火和抽屉、女人。达利发现火很有趣, 因为有生命, 而且让看到它的人有一种魔力。火还赋予女人以性爱的冲动。达利曾经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这件作品, 是孩子对封闭空间好奇心的派生。不仅满足了他们想要了解这里有什么, 而且驱除了对未知有害因素的恐惧感。达利在这里增加了许多微开的抽屉, 暗示她们的秘密是公开的, 而且不再害怕。两个拐杖从雕塑中升起, 象征了权威、稳定和性力量的结合。

5.柔软的钟表。

这是达利最广为人知的题材。他著名的油画《记忆的永恒》以及雕塑《时间的贵族气息》、《时间马鞍》、《时间的轮廓》等都出现了钟表。柔软的钟表达了达利与时间之间的狂热关系, 以及他对时间的制约性和时间对记忆固有的重要性的理解。这些钟表, 如今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超现实主义梦境物象的同义语了。

在弗洛伊德看来, 潜意识虽然受到压制, 但它永不断地为得到自我满足而斗争。当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就是升华, 绘画、跳舞、文学等形式就是升华的具体表现。

为从潜意识中产生意象, 达利运用所谓“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 在自己身上诱发出幻觉世界, 达利把这种超乎理智之上的东西看成是艺术所要捕捉的“更为重大的现实”。他对超现实主义的解释是:“超现实主义的物品应当是绝对无用的, 并且从实用的观点看, 最绝对荒谬的。它以最大的可触知性体现着发狂个性的精神奇想。这些物品的出现和流传向有用和实际的物品展开了一场竞争, 这种竞争是那么激烈, 使得人们相信目击了一场愤怒的公鸡的战斗, 正常的物品经常在战斗中被拔光了羽毛赶走。”而达利将这一理论彻底贯彻到他的艺术作品甚至生活中。他通过这些独特的潜意识符号来诠释自己的梦境。在达利的作品中, 每一种东西都不是它的本体, 都被赋予了特殊含义。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周艳红,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8.

关于潜意识 篇5

每个人都有两面,一个是人前的,一个是人后的,即自己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潜意识指的是那些压抑在一个人内心深处,似已忘记又左右自己的内容。

在潜意识的引导下,每个人因为有不同的对自己的认知能力,因而形成了自己变幻莫测的内心世界,进一步说,由这潜意识的牵引,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心理特征,性格,生活态度,交往态度表现出差异。因为生理结构心理承受的不同,男人与女人的差异更为突出。女人,是一种多愁善感的感性动物。正因为这样,她们容易受伤。每遇伤痛,她们会选择逃避,努力把这些创伤忘记。过些时日,她们以为自己已经摆脱了那个经历,可很多时候她们只是把它藏在内心,隐藏在潜意识里。然后在不经意间,碰到类似的事情,内心曾经的阴影就会蹦出来,折磨她,让她怏怏不乐。

因而女人必须了解,不对,应该说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潜意识,努力帮助自己或身边的朋友了解其内心的潜意识,解析伤

痛,勇敢面对自己,以后的内心真正的解脱,寻找真正的快乐。

潜意识,潜游在内心深处意识,在表面,别说别人,就连自己也难以察觉,然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的基石,时刻左右着她的思维方式。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会让人不易察觉又时刻影响呢。看似很复杂,换个角度看,女人在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会让她们难以面对,宁可回避,乃至遗忘也不愿面对?那就是感情,亲情,爱情,友情……

无论外表怎样,温柔,冷酷,坚强,懦弱……她们心里都有丰富的感情,难以对外人道的感情,于是她们就把它们压在心里,久而言之,她们把自己隐藏起来,别说别人,就连自己也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样子。但是,心里那份没被理解尊重的感情,面对不公平待遇,就会愤愤不平,悄然发芽,让女人变得不可理喻。尽管如此,由于生活,女人多处于从属的地位,她们的感情,感受常常被忽略和被压抑。倘若有一位知她懂她的伴侣陪伴那就能容易得到幸福,但也有很多人,得不到这般对待。因而作为女性,应该多去了解自己的潜意识,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尊重自己,释放压抑的情绪,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快乐。

那么我们应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潜意识呢?潜意识总是隐藏着我们不愿去回想、不愿去面对的情感需要和情感创伤,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姿态是自己看起来快乐,它依旧存在,依旧影响我们的生活。而当一个人潜意识里是不开心的,那么,无论怎样让自己笑得大声,也难免流露出不快乐的一面。所以,当自己发现自己的生活失去了阳光,不再感到自信与快乐,那么请分析自己的潜意识,是因为什么事情开始转变,或许会找到原因。面对自己潜心理隐藏的情感需要,坦然面对感情创伤,重新树立信心继续向前。

我们常常会误以为,时间会抚平一切痕迹,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其实不然,过去的会依旧存在,虽看不到摸不着,当沉淀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它就如地基,出现了问题,始终会倒坍。由于一种天然的保护心理,我们总想把过去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忘掉,但结果却并非如我们所预期,它只是在表面忘了,却深刻在心中。很多时候,童年遭遇的事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长大后的心境。在书中有个女生小时候目睹了太多父母的争吵,十分恐惧的她不得不采取自我伤害的方式来是自己摆脱这

种恐惧感。等到长大后,当再次面临焦虑时,潜意识里的这种行为又浮出水面,使她再次使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其实每个女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当自己感到无助孤单时,常常用哭泣,甚至是自我伤害的方式来使自己摆脱无依无靠。其实面对伤害,我们采取的态度是要面对它,不是回避它,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坚强,才能在未来生活中,不会再被类似的情况困扰。

在现在这个社会,很多女性朋友都感到自己缺乏安全感,虽然每天都生活在喧闹的人群中,虽然每天与别人笑面相迎,但在内心,他们仍然会感到周围的人陌生,没人值得信任。分析其潜意识,她们中有的是因为早期的生活环境的不安,有的是因为情感上受到伤害,对感情常常表现得特别苛刻。“一年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次无意的伤害,一次刻骨铭心的痛,足以让她舔舐多年的伤口。在潜意识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多重性格。比如本来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人,但在爱人面前却努力表现得淑雅一点,这样会看起来更想是一个淑惠的妻子,虽然这可能会违反她的本性;又如本来是一个很大度很自信的女人,可又不得不在同事面前和上级面前表现得谨小慎微,以免不经意言行引起他人误解。生活需要我们呈现出不同的面目,而我们也已经习惯于此。而女人在爱情和婚姻中尤其容易表现出多种性格,因为她们总想以爱人所喜欢的方式去展现自己,但按这种方式去展现,却未必与真实的自己相符,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去“表演”有时会让她感到厌倦,疲惫,对爱失去兴趣,是自己与爱人之间理解,产生隔阂。这时她要做的是摘下面具,以真正面目去沟通,这才能回复爱的本质,重新获得幸福。

在书中,有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它说到一位年轻全职太太对其丈夫太依赖而使丈夫感到很大压力。原来那位女士在小时候缺乏父爱而把那份爱转移到那位给她责任感的丈夫身上,全身心地依赖他,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了还在享受父爱的小孩子,处处让丈夫来保护来决定。很多时候,在女人的潜意识里天生就有那么一种情结:渴望有一位坚强有责任感的男人来呵护她。这就意味着女人是不是就应该由男人来照顾,男人就只能被女人依赖?换个角度想,男人虽外表强壮,但在内心,他们也有脆弱的一面。社会的剧烈竞争让他们也有受伤的时候,他们也需要女人的呵护。所以,在爱情和婚姻中,女人虽处于相对从属的关系,但这绝不意味着她们就只是一个“被保护者”。男人要给女人坚强的保护,同时也希望看到一位独立自主的女人,心情郁闷时能为他们解忧。

在潜意识里,每个人想的就是让自己更快乐,更幸福。其实在我看来,快乐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本分。幸福不需要条件,只需要你用心。幸福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此时此刻你的意识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反馈。它不是通过比较得来,也不需要设定任何的时间地点等附加条件。我们并非不快乐,而只是让思维定式蒙住了享乐的心,让潜意识模糊了我们看事物的眼睛。掌控意识,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将当下的每一个细节都转换为乐趣的泉源。人生的乐趣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我们快乐与否,取决于内心是否和谐,而与别人的看法、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以及我们控制外部世界的能力没有直接关系。金钱、健康、名望不能决定幸福,它们只有在使我们对自我感到更满意时,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充其量只是无关痛痒,甚至还有可能构成快乐人生的障碍。如何为爱情保鲜?

时间的潜意识走向 篇6

踢石子:我的发明,可谓无聊时的游戏一种。平原多土,无石,上学路上,边走边踢,可心无旁骛。后写作,心中有无形石子,自开始始,到结束终,石子收藏内心角落,待下次再踢。戈多不来,我不能走,嗅靴子,闻帽子,玩上吊,啃胡萝卜,人生短暂,不妨自得其乐;戈多来了又如何——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始终不能忘记那样一个场景,是春天还是夏日,有些恍惚。起床,打开破旧的柴门,背起书包时,还忘不了从竹篮里摸出一只硬邦邦的馒头。或者,掰开馒头,夹一些细小的盐粒,这样就不至于在吞咽馒头时味如嚼蜡。

这是我饥饿的童年,如果没有一只冷硬馒头的陪伴,我不知道教室里的时光会有多么难捱。但也有可能是潜意识在作祟,就像现在,如果停下写作,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空旷的光阴。

记忆在复苏,每一次记忆苏醒时童年就像泛黄的全景式胶片,村庄,老屋,一座将要坍塌的砖桥,还有红红的日光。可能是很长时间没有理发,也可能在走出家门时母亲怕我冷着穿得太厚,有一万只细小的银针刺向头顶,感觉像数不清的小虫在毛孔里蠕动,抓,挠,心急如焚,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路边有一块小小的石子,小到很多人都忽略了石子的存在。我大概也曾忽略过很多次,只不过这次遇见是宿命。石子的棱角早已磨秃,一看就饱经风霜。我们村地处平原,很少能看见石子或者大块的石头出现,最近也在安徽的砀山,成年之后,我见过很多拖拉机冒着黑烟,从砀山拉来石头,卖给盖房的人家,做地基。

这枚小小的石子应该是从拖拉机上跌落的,跌落在平原的深处,除了泥土还是泥土,找不到一个相似的朋友。我的布鞋已经张口,丑陋的脚趾露出像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嘲讽。很多年以后,我关注起自己的脚来,买鞋不需太贵,只要看起来不算寒酸就好。我受不了那种低下头来的自卑,发自于内心,蜷缩成一只胆小的兽,不敢面对世人。

那枚石子被我一直踢到学校,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隐秘的墙缝。没人能发现一个人深藏内心的秘密,如果他终生不想示人,那么这个属于私人的事件会很好在岁月中封存。我舔了一下掉在掌心的馒头屑,没有融化的盐粒还在腌渍唇角。吞下口水,开始朗朗的晨诵。

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者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我不能解释踢石子这一爱好的由来,就像到了现在我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每天晚上必须进行的写作。如果生活本身是有意义的,种地,理发,都有自身的价值存在,那么我为何还能将写作这个更为孤独的事情继续下来。名利的部分隐约存在,但不是主导,为了糊口或者其它,根本找不到理由。

在《等待戈多》中,两个流浪汉在黄昏的荒野中相遇。他们从何处来,不知道,唯一清楚的是他们在这里“等待戈多”。每一次的等待之后,戈多的信使小男孩都会准时出场,说戈多不来了,今天不要再等。在这个看似无聊的等待过程中,人们无话找话,没事找事,嗅靴子,闻帽子,玩上吊,啃胡萝卜。波卓的出现,使他们一阵惊喜,误以为是戈多来了。然而,波卓做了一番令人目瞪口呆的表演之后,就是信使小男孩的报告:戈多今晚不来了。

有多少次我从墙缝中拿出那枚小小的石子,踢着上路,人们走在路的中央,我偏偏喜欢紧靠路边,即使石子有所偏移,我也会重新踢到路边去。路边是丛生的野草,会淹没石子的踪影,经过一番寻找,无一例外,我会找到属于我的那枚石子。

从学校到家,从家到学校,我无暇顾及身边的风景,内敛,自卑,以拒绝的方式企图向身外的世界说不。这造成了我对喧嚣的排斥,每到一座城市,我会先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喘息,像一只无家可归的兽,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陷入更深的孤独。

我在寻找什么?到底有什么值得我这样孤身一人上路,去寻找,去呼唤,去用尽生命中所有的孤独,与之深情对望?

盼望中的戈多始终没能到来,等不来戈多,又要等待,真是可怕。剧中的人们不得不再次寻找昨天失去的记忆,再次谈论起靴子,帽子和胡萝卜,至少,这样可以证明自己还曾存在。

我总算从童年的那枚石子中走出来,至于一枚石子的归宿,无非是大地人间,肯定存在于世界的某个角落。只是那个踢石子的男孩已经在时间中走失,我望着他孤单离去的背影,没有失望,没有感慨,甚至连祝福也不需要。毕竟,他曾在我的记忆中再次出现。

野草的卜辞

占卜草:取草茎一,自两端剖开,以示某种预言,中有巫性,更有天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皆为命运安排,一株小草如何能担此重任?游戏耳,不类古代揲蓍之法,法度严谨,数理繁复,至于准确性待考。无预期,无伤无痛;期望值过高,容易摔成碎片。

莎草长在小河边,以沉默应对白云苍狗,我们在小河旁玩耍,抬头看看无边无际的天空,实在无聊,决定用一株草进行占卜。占卜是来自远古的事物,人在世上行走,看不到远方,不知道事情的结局,就想通过一种缥缈的方式来预知未知的世界。

我们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摘下一株莎草的草茎,从中间剖开,若是整齐的菱形,就是晴天;如果一分为二,即便现在艳阳高照,也会多云转阴。记忆太远,远到看不清那时的轮廓,至于占卜草的准确性,一直到现在还是模棱两可。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兴致,仿佛从一株草的预言中看见世界的大致雏形。

一个人自信的源起无从考证,就像我们不知不觉的成长,哪一天嗓子变声,像一只毛茸茸的鸡仔,忽然长成了可以飞上枝头的小公鸡,在村庄里预报更次。占卜草给我们树立了成长的信心,在春天醒来,面对弯弯的小河流水。

莎草,是《中华草本》中收录的药草,又名香附子,我在一篇名叫《香附子的纠缠》的文字中曾经写到:“一天,破土而出,三棱形的芽尖像一枚小小的刮刀,刺透了大地的胸膛,嫩黄着,新奇着,并不显现出对烈日的丝毫胆怯。两天,三棱的芽尖开始张开,每一片尖利的叶子伸展向各个方位,留一只芽尖,继续生长,像一把战戟,妄想穿透这夏日的天空。不出几天,到处都是香附子袅娜的身影。”

nlc202309081837

这是一种魔性的存在,一种草以启蒙的方式占据了童年时光。其实真正的占卜草应该叫做蓍草,《本草纲目》记:“其生如蒿作丛,高五六尺,一本一二十茎,至多者五十茎。生便条直,所以异于众蒿也。秋后有花,出于枝端,红紫色,形如菊花;结实如艾实。则此类亦神物,故不可常有也。”从形状上看来,与我们村的莎草天差地别,而从占卜的角度来看,莎草与蓍草还真的应了那句“小巫见大巫”。

揲蓍之法,是中国古代所采用的一种狭义的筮法起卦,有着严格的规定,其要求之高步骤之繁琐,是后人难以仿效和继承的。由此看来,古人的智慧可谓之深,取五十根长短一致的蓍草,不用时放入绵帛制成的黑色袋囊中,并装入用坚木或竹简的椟里,找一间干爽净洁的居所为起卦之室,在此室的南面,放一张五尺长三尺宽的木床,木床不要太靠近墙边,同时将装有蓍草的木椟放置在床的北边。

占卜开始。我无意探究以蓍草占卜的过程,却深深陷入那种肃穆的氛围之中,鸿蒙初开,我们从草木大地上醒来,从攀援到直立行走度过了漫长的光阴。我们珍惜每一粒谷物,珍惜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只有这样,才能依存于这片风雨大地,才能在第二天醒来看见太阳照常升起。

说到占卜的起因,无非是我们想在冥冥之中预知命运或者生命的吉凶,时间在流逝,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都伴随着战火与硝烟。骨肉别离能否再次相见?前路茫茫能否遇见生命的拐角?执手凝望,远征良人能否安全归来?

昏暗的灯光下,孟姜女请来村中的卜筮者,递上椟中的蓍草,幽幽的问:先生,杞梁可好?卜筮者不说话,净手,面墙而立,手中的蓍草左右传递。你看不清卜筮者的手法,你也无法想象一根柔弱的草茎如何能预卜生死。结局是,卜筮者面无表情地离去,只留下早已泪水满面的孟姜女。

新筑的城墙,仿佛还有亲人的体温,荒芜的野草丛中,有滴滴血泪一路蜿蜒。长城在顷刻间崩塌。

我们村也有卜筮者,一男一女,一个在村东,一个在村西。村西的叫李娘子,生意最好的时候,门前的小车排成一排,不用说,官者居多。但好景不长,我在上初中时有一次回家,看见李娘子家门口围了很多人,有村民,有公安。事件的源起是一堵墙,李娘子和大伯哥家起了矛盾,大伯哥一个不小心把拐杖砸在李娘子头上,一命归阴。

村东的是探花爷,至今仍在乡间游走,一挂破褡裢,一卷黄表纸,蹲在集市的某个角落。有人看坟,有人算命,有人帮即将结婚的儿女预测合卺之日。但最神奇的,应该是看小儿夜哭。我儿子七八月时常在夜里大哭不止,苦无良法,找到探花爷,一张黄表纸写写画画,焚成灰,装入一个类似香囊的布袋,放于枕下,从此睡梦安然。

这是一株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在闪烁的火光中驱散笼罩在村庄上空的阴霾,从年少时的游戏,到写在纸上的卜辞,若无法解释的暗物质,占卜着我们无法占卜的明天。

指星星的人过去了

指星过月:天色将晚之戏,暗合星月升起。一人蒙眼,数人做临时扮演,指星星,瘸子,驼子,背媳妇,蒙眼者掀开指认。类似杀人游戏幼儿版,考验逻辑、神色及耐力。古有摸瞎鱼,记于《宛署杂记》是以声音为诱饵,引其现身,轮番往复。

我又一次写到夜,夜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很多事情都发生在夜里,草木在夜色中也未停下生长的脚步。蝙蝠像一位黑暗的使者,不知从何处飞来,在夜幕下卖弄飞翔技巧。蝙蝠的神秘感来源于与人始终保持着距离,你看不见它的生,也看不到它的死,甚至找不到它隐秘的住所。我们有着最为单纯的快乐,就是脱下脚上的烂鞋子,努力向夜空掷去,很多次,蝙蝠在接近鞋子最近的时候,一个俯冲,好像真的要钻进一只又脏又旧的鞋子里。

没有人能使一位暗夜的使者中了圈套,也没有一只笨拙的蝙蝠傻傻飞进凌空而来的鞋子,我们,蝙蝠,不过是在重复一个无聊的游戏,以此过渡白昼与黑夜。倦了的我们躺在老河滩上,一个个像被蝙蝠的嘲讽击中——来吧,光屁股的娃儿们,蝙蝠爷爷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嘲弄你们的心情。

指星过月,是个子最高的福才倡议。福才个子高,却永远是被欺负的一个。福才怕水,还没走到小河边上,就腿肚子转筋,一个人在前面说,没事,水真的很浅,一个人在后面冷不防一推,水就没过福才的头顶。福才大叫,猛的从水中伸出头来,呛了一口水。上学路上,缸子要福才喊爹,福才不肯,低着头继续走路,路边有一株砍去头的小榆树,长了很多柔韧的枝条,缸子把福才逼到榆树边上,五花大绑,把福才吊到树上。

游戏开始,一只只黑爪子攥成拳头,伸出一个大拇指,一个压一个按顺序抽出,数到七,数七的那个就被指定为蒙眼的驴子。用一块黑布蒙上双眼,经过试探,确信伸手不见五指,其余的孩子则依次从蒙眼者前面走过。负责蒙眼的那个,像是隐藏在时间背后的裁判,也像是一部黑白电影的画外音。

——指星星的过去了。福才就一只手背着,一只手指着暗黑的天空,有没有星星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的身份,他在昂首挺胸,指着一颗无辜而遥远的星辰。

——瘸腿的人过去了。缸子就一只手叉腰,一只手拄着膝盖,一瘸一拐地走了过去。他不知道,这将是一句谶语,在二十几年以后的某天,真的成了一个从异乡归来的瘸子。有人问,缸子只是不说,摆摆手,高高低低,消逝在渐渐浓起的暮色。

——背媳妇的人过去了。我在慌乱的情绪中想起外乡人演的木偶戏,猪八戒背媳妇。没有情节,没有开始与结局,猪八戒腆着肚子出现在嘎石灯下,满脸笑意。弯腰,收腹,隆背,好像真的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伏在身上,哪知道却被一只成精的猴子戏耍。

骑高头大马的人过去了。歪嘴的人过去了。捂嘴笑的娘们过去了。每个人都在努力扮演所饰的角色,每个人都努力不露声色,解开蒙在眼上的布带,开始揣摩,辨认。谁在走动的过程中脚步放轻,谁一不留神摔在地上喊了一声娘,谁还忍不住做着刚才的动作。总有猜对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也就长长短短几十年,从叛逆走向宿命。

明代沉榜曾于《宛署杂记·民风一》中写到:“元宵游灯市,走桥摸钉,祛百病,放烟火,打鬼,跳百索,摸瞎鱼。”自注:“群儿牵绳为圆城,空其中方丈。城中轮着二儿,各用帕厚蒙其目,如瞎状。一儿手执木鱼,时敲一声,而旋易其地以误之。一儿候声往摸,以巧遇夺鱼为胜,则拳击执鱼儿,出之城外,而代之执鱼轮入,一儿摸之。”此亦为指星过月一种,以绳为城,以木鱼之声为诱饵,于暗黑之中摸索,轮番往复。

nlc202309081837

缸子从深圳归来的那一天,正好福才也从石化公司返回村庄。三十几岁的缸子躺在床上,身上缠满了绷带,一路颠簸,一路疼痛的哭号,让生命暂时进入麻木状态。在缸子媳妇的叙述里,我们得知不久前的一天缸子从十层楼的脚手架上摔下来,折断了右腿,骨茬子露着,膝盖不知去向,小包工头在丢下一万元钱后人间蒸发,建筑公司推诿扯皮说你可以去告。谁能摸到衙门呢,缸子媳妇涕泪横流,说交不起住院费,就这样接回了家里。

我在复述每一个乡村游戏的时候,总会忍不住想起村庄里那些熟悉的人事,一晃几十年,就这样走过了半生路程,接下来的半生无疑更是处处凶险。那时的夜色静谧,那时的星光明亮,甚至于就连那时的空气,也像三月的草木般清新。缸子接过村人们捐来的救命钱,麻木的双手竟止不住颤抖,福才伏在他的耳边,说若再需要钱的时候打个电话,我们是尿尿和泥的兄弟。

指星星的人过去了,瘸腿的人过去了,歪嘴过去了,背媳妇的也过去了,村庄又一次陷入夜色的浓情。

被一鞭子打醒的春天

鞭春牛:为喜庆节日,也为一年农耕初始,造泥牛置于街,内藏花生糖果。牵牛、赶牛者多为成人,花衣涂面,且赶且唱《鞭牛曲》。我家养牛,黑老犍,胛高背阔,拖曳时光前行。只是捶牛过于残忍,缚于大树,将睾丸击碎。痛哉!鞭打春牛春初始,万象更新好种田。

牛是属于大地的忍者,是力量之神的化身,高高的肩胛,像一座鼓鼓的山包,平展的腰身,能安放沉重而素朴的流年。牛的眼,因布满春天的底色而清澈,而纯净,而饱含对人世的悲悯。一架沉重的犁杖,除了能犁开深深的泥土,还能犁开一个人往日的记忆。牛有着世间最为隐忍的性格,就像一个生在乡间的农人,躬耕于野,只为粒粒深情的谷物。

牛不是,牛的要求最为低廉,用血汗换回莹润的谷物,却甘愿咀嚼粗粝的稻草。父亲在老屋里抽烟,劣质的烟草气息,混合着牛重重的鼻息。土墙上,牛的身影厚重而立体,折射出我们家艰难的生活。那些失去了汁液与养分的麦草,被咀嚼,被强大的牛的胃囊融解,就像我们吞咽一场场苦难的风雨。

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父亲说。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村庄里的很多人说。这是一句难以求解的方程,我不知道他们的理由来自哪里。家,就是一个个破旧的院落,人,就是一个个面容憔悴的人。好像只有眼神落在牛的身上时,才骤然闪现希望之光。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是天文意义上的春季的开始。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是说从这一天开始,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有利于春耕,有利于种子发芽生长。

鞭春牛,一个形式大于内容的民间仪式,代表村庄里的人对春天到来的欢欣,也代表春耕大忙即将开始。每个人的眼中都生出一缕绿色的焰火,每个人心里的那块土地在渐渐复苏,每个人喜形于色,好像一缕缕春风通过万千个毛孔渗透进日日与泥土相亲的血肉。

我们是把鞭春牛当做一场盛大的游戏看待的,同时,也有一些小小的期盼藏在心底。探花爷领着,头上戴着高高的纸做的头饰,身穿藏青色土布棉袍,动作夸张而神采飞扬。所谓的春鞭,是用五色纸糊成,在手中随着身体有节奏的律动而摇晃。身后是另外一些或戴面具,或者化了浓妆的村人,每人手中都有一把形而上的春鞭,每个人口中都念念有词,像是一场神秘而庄严的傩戏。

“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我不知道何时流传下来的鞭牛曲,一经探花爷的嘴跌宕起伏,声声震痛鼓膜,一缕飘到天上,唤来春风春雨,一缕穿过田野,唤醒沉睡一冬的土地。所谓的春牛,就是泥塑的土牛,由几个壮年劳力抬到村口,牛头朝向无边的田野,身后是我们居住多年的村庄。探花爷一声喊——鞭春牛啰!很多支春鞭扬起,击碎土牛庞大的身躯,大人抢碎裂的土块,我们抢牛身子里预先放好的花生糖块,此谓之“抢春”。

高承在《事物纪原》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是说周族是农业民族,统治者又重视农业,周公制鞭牛之礼是完全可能的。《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汉代鞭春牛已相当流行。《后汉书·礼仪志》:“立春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这说明鞭春牛的习俗在很早的农耕时代就已经出现,并作为一种神圣的仪式流传于大江南北。

我对牛的印象深刻,完全出于我家很多年一直养牛。父亲在月光下铡草,麦草,稻草,玉米杆,在月光下被铡成一寸寸小段儿,这些来自大地上的草木,最后经由一头牛重返田野。所以,我从不拒绝一头牲灵温顺的目光。它们不会像人一样思想,也不会我们的蝇营狗苟,甚至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的权利,只承担起耕种的义务。它的肩胛是为田野而生,它的力量是为大地而蕴藏。它的眼神呢,是在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来处无非是草木深处的一座座村庄。

一个人生而为人不是来世间攫获的,是一种与自然万物同呼吸共命运肉体与精神的双重体验。牛所具有的悲悯,应该就是神的指引,牛所具有的草木情怀,就是我们应该遵循的秩序与持守。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中有《戒杀牛》一章:“里有古氏,业屠牛,所杀不可缕数。后古叟目双瞽。古妪临殁时,肌肤溃烈,痛苦万状,自言冥司仿屠牛之法宰割我。呼号月余乃终。侍姬之母沈媪,亲睹其事。”是说古家以杀牛为生,后来古老汉双目失明,妻子临死的时候患了肌肤溃烂病,说是冥司用杀牛的方法割宰她,惨叫了一个多月才死去。

我相信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以果报的方式告诉人们要善意对待世间的牲灵。信神在而为信仰,有了信仰才有对天地万物的敬畏,有敬畏才会唤醒一个人的初心。除此之外,人间别无他途。

潜意识 篇7

案例分析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生“骑驴找驴”的现象,这就是人的“下意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驾车时眼睛看着前方,头脑中却思考工作上的事情,不知不觉到达目的地了,却想不起自己是怎么处理那些复杂路况的,这就是人的“潜意识”。员工对这种“下意识”和“潜意识”现象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在生产作业中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酿成惨剧。

某公司在一次调试设备过程中,一条液压管路因破损而泄露。一名维修人员“下意识”地用手掌堵住液压管的破损处,由于系统压力急剧升高,压力油瞬间穿透他的手掌喷了出来,造成伤害。

某化工厂在对三名新员工进行现场实际操作考核时,发现三名员工一处违章操作竟然是惊人的相似。经询问得知,是同一位师傅所教。师傅说是工艺规程未规定,自己想当然、习惯性这样操作。该厂及时完善了工艺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从而纠正了一处致命的违章操作。

从以上两案例可看出,虽然操作人员都存在着安全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到位、违章作业的主观因素,但人大脑的“下意识”和“潜意识”作用不当也是导致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由于我们对人的心理、生理方面的知识和规律认识不深、把握不准,通常把“下意识”和“潜意识”所产生的问题,一律归结于人的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操作,“安全管理归零”工作因对深层次的原因或问题把握不准而流于形式。所以,要想找出深层次原因,并“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安全隐患,只有关注人的心理、生理状态,研究人的“下意识”和“潜意识”,对人所处的环境、工作状态进行客观分析,才能找出有针对性的安全归零措施。

理论研究

1. 下意识

现代医学证明,人的意识控制实际是由人的大脑内激素平衡来完成的。美国心理学家MJason指出,人的大脑内部由褪黑激素(即睡眠激素)和兴奋激素在此消彼长的相互作用下控制人的意识状态。在人的规律生活中,提前两小时褪黑激素开始上升,两小时后,激素浓度最大,此时人的睡意最强烈。与此对应的是兴奋激素浓度在降低。在这相互消长过程的某个交叉点上通常称为“临界点”。这时,人的大脑容易产生短暂的意识模糊,行为的控制混乱,也就是我们常感觉到的“大脑一片空白”。这种临界时间维持的长短与人的体质、环境和天气状况等复杂因素有关。激素浓度的变化,还与人所处的环境和状况有关。在枯燥、漫长、单调的动作过程中,褪黑激素容易上升;而当外界有刺激的、引人入胜的或有趣的事物发生时,兴奋激素浓度易于上升。那些在生产中经常出现、反复发生的违章作业行为,其主要原因是不规范的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所形成的习惯性违章,有一部分是因个人特征缺陷造成的违章。

2.潜意识

弗洛伊德把人类的心理结构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前意识是介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意识则是心理结构的表层。如果把它们比做一座冰山的话,意识就是我们能看到的水上部分,潜意识就是在看不见的深水的那一部分,而前意识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可见可藏部分。弗洛伊德还认为,人的言行举止,只有少部分是由意识控制的,大部分都是由潜意识所主宰,并且是主动、自觉地运作,人却未觉察到。口误、笔误之类的错误其实就是反映了人的潜意识心理。推而广之,许多意外失误甚至事故,都与潜意识紧密相连。

应对措施

1.控制“下意识”

(1)他控监督。“下意识”现象持续时间很短,有时仅是瞬间发生。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只要身边有人提醒就能解决。但如果这一瞬间恰又与其他偶然因素相互作用,就会发生不可预见的事情,甚至事故。因此,建立相互提醒制度,加强他控监督,就能有效度过这一“可怕”的瞬间。比如,军工产品在生产和靶场试验过程中,制定了相互提醒、呼唤应答的作业制度,其中就有他控监督的科学意义。

(2)硬件弥补。“下意识”行为是人体的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仅难以避免,而且发生的频率高。因此,企业对危险性大、安全隐患多的操作岗位,应充分考虑到作业人员存在“下意识”现象,在硬件设施上加以弥补,可起到安全预防的作用。

(3)新鲜刺激。“下意识”现象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改变环境对减少甚至避免“下意识”现象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安全警示,加强对高危作业工序的管理和检查,使操作者时刻绷紧安全之弦。此外,还要根据作业规律,定期对高危岗位进行调整。科学证明,当一个人接触新鲜事物时,就会产生新鲜感和兴趣,工作效果就好;反之,长期从事单调乏味的工作易于使人疲惫麻木,造成大脑内的褪黑激素浓度上升,出现临界点的几率就高。因此,适时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或进行分工,有利于降低临界点的发生几率。

(4)抑制“临界点”。企业应采取辅助手段,错开或抑制临界点出现。如调整夜班、中午交接班时间,将其安排在人最容易出现“临界点”或褪黑激素浓度最高的时段,使高危操作时间避开“临界点”,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此外,还可采取药物或饮食刺激,抑制褪黑激素浓度升高,如在太阳穴、鼻头处涂抹风油精或清凉油,工作前饮一杯浓茶或咖啡。如长时间地做某一单调动作,采取甩甩手、拍打后脑勺的方法,也可产生抑制“临界点”的作用。

2. 养成“潜意识”

(1)听觉刺激。安全“潜意识”,是指个人安全动机和行为达到不知不觉、自觉又正确的程度。统计显示,一个概念被重复30次以上才会被潜意识所接受。所以,要用安全理念对从事危险工作的员工进行反复不断的听觉刺激,使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项操作规程都牢牢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使遵章守制、"我要安全"成为他们的潜意识,这样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他们就会自觉地正确处理。

(2)视觉刺激。企业要把安全理念铭刻在每一位员工的心中,比如,把安全事故现场以图片、文字、视频的形式,教育、警示员工,进入他们的潜意识。员工一旦遇到安全问题,它就会通过他们的记忆系统,很快地将这种潜意识图像显现出来,他们就会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自觉地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3)养成习惯。研究发现,人要养成一个习惯并将其形成潜意识,需要30~40天,即形成一种习惯或潜意识,是一种行为长时间持续的结果。因此,员工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将理论知识或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或教训(自己或他人的),不断地反复地输入自己的大脑,并持之以恒,才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文学作品中的潜意识语言 篇8

意识语言由于受到理智的控制和约束, 常常显得完整规范、合乎逻辑、条理清楚;而潜意识语言, 则不受理智的控制和约束, 它直接与人的动机、意向、欲望相联系, 与一般的日常语言、书面语言、文学语言相比, 常常显得零乱、松散、结构残缺、没有条理, 但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内容。

潜意识语言在哪些情况下能够越过理智的控制而表现出来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以鲁迅作品为例, 逐一进行分析) :

梦幻中的所思所想所言

在梦幻中, 人的理智处于休眠状态, 但潜意识仍在活动。人物此时的所思所想所言, 皆处于潜意识的支配之下。鲁迅在《阿Q正传》的第七章, 写阿Q参加革命以后, 喝了酒回到土谷祠时的表现, 就属于这种情况:

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 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 走过土谷祠, 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 跪下叫道“阿Q, 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 还有秀才, 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 但也不要了。……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 吓, 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泡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 不知道在哪里, ———可惜脚太大。阿Q没有想得十分停当, 已经发出了奸声……

由于困乏和酒精的作用, 阿Q的精神处于恍惚状态, 此时, 他的思绪、意识完全失去了理智的控制, 想到哪里是哪里。正是这段暴露其真实心态的无意识语言的运用, 使我们看到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必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很简单, 崇高的革命思想没有深入人心, 没有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理解。

精神病患者的所思所想所言

精神病患者由于精神失常, 他们的动机、愿望、意识、思想和语言显然是非理智的。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是一篇以精神病患者的妄言为内容, 来鞭挞社会弊病的成功范例。

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 今天才明白, 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 大哥正管着家务, 妹子恰恰死了, 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 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 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 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正是狂人的这些“混乱”的潜意识语言, 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虚伪、残酷的吃人本质。

潜意识的自言自语

人受到外界的刺激而过分激动, 以至于失去了理智的控制时, 他的语言也是潜意识形态的。这种语言的恰当使用, 可以使作家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更为生动、丰满和真实。鲁迅在《祝福》中写祥林嫂失去儿子以后, 逢人便说儿子被狼吃掉情景的描写, 就恰当地运用了这种语言。

她就只是反复地向人说悲惨的故事, 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 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 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 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 一听到就厌烦得头痛。

“我真傻, 真的。”她开口说。

“是的, 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 才会到林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 走开去了。

祥林嫂明知人们早已听厌了她的故事, 但失子的巨大悲痛使她无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时不时就潜意识地给人们讲述了。作家对祥林嫂潜意识语言的描写, 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失子对祥林嫂的精神打击是如何的沉重!

面对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提问, 人们语无伦次的语言表述

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 人们一般来不及对自己所表述的语言进行加工和修饰, 语言往往显得杂乱无章。而通过这样的语言, 人们往往能够看出对方真实的内心世界。

在《祝福》中, “我”面对祥林嫂突如其来的“一个人死了之后, 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提问, 由于来不及细细思考, 回答得语无伦次。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地说。

“那么, 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 只得支格着, “地狱?———论理, 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 ……谁来管这件事……”

“那么, 死掉的一家的人, 都能见面的?”

“唉唉, 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 什么踌躇, 什么计划, 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 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 “那是, ……实在, 我说不清……其实, 究竟有没有魂灵, 我也说不清。”

正是这语无伦次的回答, 使读者看到了“我”圆滑、世故和不负责任的内心世界。

此外, 当人们独自一人沉思默想的时候, 由于他暂时远离了纷杂的世界, 他的所思所想基本上被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所控制, 应当说, 他此时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潜意识的。日记体小说以及一般小说中的内心独白、内心默语基本上也属于这种情况。这种类型, 在鲁迅小说中运用得更多。如《伤逝》、《狂人日记》、《祝福》等都是运用得非常成功的作品。

潜意识 篇9

一、儿时记忆:女性意识萌芽的来源

於梨华祖籍为浙江北仑大锲横河。1931年1月, 她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之家, 在家排行老二。於梨华的爷爷是一名秀才或举人, 她的父亲曾留学法国, 后回国在光华大学教化学和法语, 又因战乱失业。1937年全家迁回家乡宁波, 后又先后流转福建南平、湖南衡阳、四川广汉等地, 抗战胜利后, 全家才搬回宁波。於梨华先后就读于镇海县立中学、宁波女子师范 (现为宁波二中) 。后因父亲到台湾, 高中二年级时, 就不得不随母亲迁往台湾。随后在台中女中继续高中学业。1949年, 考入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后转到历史系并大学毕业。

基于以上成长经历, 於梨华在创作《梦回青河》、《柳家庄上》等初期作品中, 表现社会动荡和封建家庭风雨飘摇的人物世事就占据了作品的重要篇幅, 其间各色女性的共同遭遇就自然成为作家创作和反映的重点了。其中很多故事都是作家亲身所历, 亲有所感。这也正如於梨华本人所说“人生活在现实里, 讲求的是真。我的写作以真实的生活为背景……”这一段年少的记忆, 对于她了解社会并形成自己的朦胧的女性意识都有很大影响。

二、阿姆的困境和美云的悲剧:女性意识的潜意识萌芽的表现

如果我们以女性意识研究为切入点, 以於梨华作为一名女性作家的视角观察, 从其作品中重点表现女性生活的层面深入分析可以看出, 正是从这部作品开始, 作家从不同女性角色的不同侧面着笔, 通过表现诸多女性的种种不幸, 第一次对女性在当时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 进而引发出作家对封建社会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以及对女性身心残害的强烈批判。由此, 作家的女性意识也因之得以孕育和萌芽。之所以说於梨华作品中表现的女性意识只是一种“潜意识萌芽”, 是因为其作品较多的表现为对人物世事的套用还原和真实个性的自我书写, 也就是说是其重在对故事进行直述和白描, 而没有对其存在的深刻的社会根源进行理性的思考并形成自己鲜明的女性意识的主张和观点。

(一) 阿姆婚姻生活的困境

《梦回青河》是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写作背景, 以发生在浙东乡下一个即将没落的封建大家族中表兄妹之间的三角恋爱并最后酿成悲剧为线索的回忆小说, 它重点描述了发生在浙东小镇中旧时妇女的生存困境和婚姻悲剧, 进而流露出一种女性意识和悲悯情怀。

小说中的阿姆生性刚强, 婚后独自在家乡青河抚养三个孩子。然而阿爸却“喜欢一个舞女”, 还不惜借钱为她赎身并“从此就和她住在一起”。抗战爆发后, 上海时局混乱, 阿爸就把这个叫翠姨的女人带回乡下, 和阿姆同住。可怜阿姆只能暗自垂泪。更甚的是翠姨和大姨的大儿子祖善趁阿爸不在家姘居, 被阿爸逮个正着, 翠姨在慌乱中逃掉后, 阿爸竟然怪罪到阿姆头上, 一口咬定是阿姆赶走了她。阿姆冷冷地回击他后, 迎接阿姆的是一场惨不忍睹的毒打。当着定玉的面, “阿爸的手愈揪得紧, 掸子也下得愈重, 阿姆后颈上的皮因为头发被倒着揪住的关系都裂开了, 裂开的缝子里流着鲜血, 混合着她脸上裂开了缝里流着的血, 滴滴答答的流了一地”[1]亲眼目睹阿姆被阿爸无情抽打的一幕, 女儿由衷地感慨“人在失去理性时竟是如此残酷, 一个女人的遭遇竟是如此不幸。”[2]於梨华以细腻的笔触写尽了一个旧式女人饱受男性摧残的苍凉心境和惨痛遭遇。

(二) 少女美云的悲剧

小说中的另一个女主角美云, 因为太美丽出众, 同样不可避免地陷入悲剧的深渊。“美云生成一副高挑身材、水蛇腰, 即使穿了一件没有腰身的长衫, 也是天然的有风采。同时她已经有很显著的胸部和臀。”不幸的是, 她很小生母离世, 她继母嫉妒丈夫生前对女儿的疼爱, 一等其父去世, 就开始对她进行狠毒的报复。还放任自己的两个儿子祖善、祖明肆意欺负她。正如美云一次向定玉倒苦水时所说:“早上起来伺候她, 吃烟, 洗脸, 梳头, 进进出出的就要跑靠十遍, 晚上给她装烟捶背洗脚…。不打牌时, 我把她伺候睡了自己也可以睡, 打起牌来还要递烟倒茶, 送半夜餐, 深更半夜才上得了床。祖善不在家则罢了, 他在家时还要听他使唤, 一不如意, 就大巴掌打过来, 看他女里女气的, 打起人来也够痛的。说起来我是他姐姐, 你们的表姐, 暗地里我真是连丫头都不如。”终于, 她以自己的美丽和善良纯贞得到了国一的爱情, 两人订婚后, 她以为有了看得见的希望, 却不想被嫉妒得发狂的定玉, 伙同祖善、马浪荡等人暗算, 致使美云被强暴, 终于含恨投水而亡。隐忍的苟活, 悲惨的屈死, 成为美云悲剧性一生的真实写照。笔者认为, 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家长制、族权制、重男轻女和尊卑等级等丑恶制度和陋习, 以及定玉对爱占有的私欲是逼死美云的根本原因所在。作家通过描写美云的柔韧之美, 与美云的悲惨之死的强烈对比, 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吃人制度和这些变态陋习是如何压抑和扭曲人性的, 也让我们领会到它对身处社会底层如“美云们”进行的无情欺压的可怕后果。

作家正是通过象美云、阿姆这样的女性人物, 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国民的劣根性及其对女性在人格、尊严和身心上的摧残。需要指出的是, 实际上, 於梨华对于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残害的讨伐一刻也没有停止, 《梦回青河》只是起首, 此后其对封建社会劣根性的批判就一直是其女性意识的自觉, 如影随形地贯穿于她不同时期不同女性人物的塑造过程中。只是在萌芽阶段更多的是一种萌昧的潜意识, 是一种无形的记忆碎片的整理和白描。而在其中、后期的作品中, 则通过有意识的展现女性在生存、爱情、婚姻、事业等方面所受其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困境困扰来对其加以批判。

三、女性意识的内涵:对男权中心的揭示

对男权中心的揭示和批判, 是早期女性作家通过作品表达

论清代异类婚恋小说时间意识的独特性

胡燕丽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婚恋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人与异类的恋爱故事, 又是婚恋小说中一个独具风采的分支。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清代异类婚恋小说在叙事时间艺术上迥异于一般故事的时间逻辑, 它以时间外时间与时间内时间的双重矛盾形成了时间的双重虚构, 这也是异类婚恋叙事对时间处理的重要特征, 时间的幻想性。

关键字:异类婚恋小说;时间意识;双重虚构

何谓“异类”?一意乃旧时所称的外族, 二则是指鸟兽草木等不同的种类。换句话来说, 如果以人为本位, 那么除人以外, 一切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物皆可称之为“异类”。目前, 学界所认的异类婚恋小说中的“异类”主要是指与人相对, 异于人类的鸟、兽、草、木等不同的种类, 尤其是这些种类幻化成人形之后与人类发生的情感纠葛最为普遍。黄景春博士在《中国古代小说仙道人物研究》一书中, 对异类婚恋作了界定, 引文如下:

人与异类婚恋, 当然是指传闻中人与神仙鬼怪的婚恋, 不可能是人与动植物的婚恋, 动植物只有幻化成为人形, 具有了人的禀赋之后, 也就是成精成妖之后, 才能与人发生恋爱关系。[1]

因此本文研究中所涉及“异类”指与人相异的鸟兽草木等大自然中的实体及幻想出来的妖、怪、鬼、神等种类, “异类婚恋故事”则是指讲述人与花妖鬼狐、神仙草木等异类相恋的故事。

小说是一种虚构艺术, 它在时间中展开, 对时间进行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两大层面的分割, 叙事的时间是线性的而故事发生的时间则是立体的 (可以同时发生多个事件) 。中国古典小说在叙事时间意识上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以《左传》为代表的叙事时

女性意识的共同指向, 表现女性意识的目的是揭示女性的文化自觉。在《梦回青河》中, 於梨华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和悲惨命运, 引发读者对女性弱势地位的反思, 唤醒大家对男女不平等社会现象的关注, 进而揭示了其男权中心的女性意识内涵。

小说中阿爸的小老婆翠姨, 与定玉大姨的儿子祖善私通被阿爸发现逃跑后, 他没有穷究祖善的责任, 却竟然指责和怪罪是阿姆把翠姨赶走的, 并当着定玉的面对她进行了疯狂的毒打。美云的表弟祖善对美云也是屡施淫威, 稍不如意就对她大打出手, 最后甚至伙同他人强暴美云而使其自杀。这看似荒唐的恶行, 却正是男性内心维护男权秩序的需要。

在女性群体的内部, 女性在不自觉地接受男权中心秩序的同时, 又在彼此的争斗中, 确立了自身的价值和地位。这像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自然法则的另一种体现。小说中的定玉原本是一个开朗活泼, 热情奔放的女孩, 她和表哥李国一也曾有过轰轰烈烈的恋爱。但当定玉看到美云赢得了国一的心并将要订婚时, 便一边假意做美云的知心朋友, 一边却暗中勾结祖善等人暗害美云, 最后导致了美云的受辱自杀。小说中定玉的姨妈也是一个很典型的封建制度的悲剧性女性人物。“她这么年轻就守了寡, 她的性被压抑了以后, 就必须要发泄。在性上得不到发泄, 那么就必须要用另外的东西来发泄”, 美云不幸成为她发泄的对象, 任意地受她谩骂毒打。在此, 我们不得不说男权当道对女性的毒害之深, 它让我们看到了男权话语下女性也本能的参照男权意识的规则行事, 强势女性对弱势女性进行着惨无人道的虐待、摧残和间逻辑意识[2], 即事件发生、发展是以一种普遍性逻辑而展开。一种是以唐传奇为代表的违反学理或常识的偶然和奇遇的时间意识[3], 它不以道德和经验所限定的可能性为叙事逻辑, 通常表现为违反常识的偶然事件与奇遇。一种是以《史记》为代表的个人生命体验、历程为中心的时间意识[4], 叙事关注的是人的情感体验与生命历程。

一、叙事时间逻辑不可预测性

清代异类婚恋小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又一个千奇百怪, 华美瑰丽的虚构幻想世界, 就其具体形式而言, 吸收了《史记》式的人物传记方式, 如《聊斋志异》之《娇娜》《青凤》《小谢》, 《后聊斋志异》中的《莲贞仙子》《邬生艳遇》篇;《夜雨秋灯录》中的《货郎儿》《神娥》之类, 叙说各个人物的故事, 但小说的主要意图在于讲故事, 而不是“传”人物;在于叙述以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为核心情节事件, 而不是特定人物的性格与生命历程。虽然清代异类婚恋小说在形式上是摹仿《史记》的“史遗”, 但其叙事逻辑却脱胎于唐传奇与志怪, 因而叙事中表现的时间意识主要体现在一个又一个奇幻世界构成的“不可预测”的偶然奇遇。《聊斋志异·神女》中, 神女的出现总是“不期而至”;《聊斋志异·胡四姐》中, 胡三姐的到来是“忽一女子逾垣来”, “方坐床头…忽闻人声…则胡姊妹也”[5]。四姐逃脱道士的捕杀, “别后十易春秋”, “遥见四姐坐树下”[2], 又或“又二十年余, 生适独居, 见四姐自外至”[2]。人物的出现与消失总是这样不存在任何“现实逻辑”。

一个人的生活自然无法预测、更无法回避不幸事件的发生, 但更令读者感兴趣的是同样无法预测的意外的幸运, 正是由于

毁灭, 其惨烈性和残忍度一点都不亚于男性施加于女性的程度。

然而, 更加可悲的是部分女性对自身弱势地位的默认或不反抗, 这是隐性的潜移默化——女性内心的自我奴化, 这才是女性命运最可悲的地方。正如小说中美云所说的:“我的苦是苦在骨头里, 要改面换骨才可以出头的。”[3]年龄不大, 没怎么念书的她对命运的认识如此深刻, 仿佛人生已到尽头, 没有指望只有接受。阿姆也是如此。在她看来, 男人就是男人, 丈夫就是一家之主, 就算她有了小老婆, 自己心烦顶了嘴, 被他打了也就打了, 过去也就过去了——谁叫自己是女人、是他的老婆呢?这里面包含了多少女人无奈的心绪和死寂的悲哀呀!

为女性的不幸呼喊, 是作家一惯的具有正义感的写作追求。在男权中心的揭示过程中, 小说表现出强烈的呼喊意识。它的目的在于深刻批判女性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在于唤醒人们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及女性自身的觉醒。在《梦回青河》中, 作家以其锐利的刀笔, 以表现不同女性的共同不幸为主题, 有力的刻画了封建男权主义对女性的无情和冷酷。虽然小说中女性人物都是悲剧性的, 但对于表达作家的创作目的丝毫没有减损——因为, 即便是悲惨的呻吟, 那也是对社会发出了女性自己内心的呼唤之音、呐喊之声!

参考文献

[1]於梨华《梦回青河》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第144页.

[2]於梨华《梦回青河》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第145页.

潜意识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篇10

一、潜意识油画的相关理论及特点

1. 潜意识的概念

潜意识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心理学家对精神的分析讨论中。人们一般认为, 所谓潜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潜意识是天生就有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情感, 它一般具有强大的潜力, 对于人们而言, 潜意识往往被自身的普通意识所掩盖, 但是它也会在某些不定的时间或不自觉的状态下表现出来, 通常潜意识很难被人们所利用。

2. 潜意识油画的概念及特点

潜意识油画通常指的是油画家在创作油画作品时, 完全利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将传统油画创作中的共性转化成为个性、将意识转化为潜意识, 把油画家思想中最初感觉的思想情感, 通过自己最主观、最直接的方法在油画创作中表现出来。简单来说, 就是指油画家在创作油画时, 把内心深处所想到的立即在油画作品中表达出来, 不用经过其他任何方式的修饰或渲染, 只是简单的对创作时的激情进行表达。潜意识油画创作往往不重视油画作品呈现的内容是否与实际实施相同。

潜意识油画的特点主要有:题材方面, 潜意识油画并不需要有非常明确的主题事物;内容方面, 潜意识油画的内容可以不必受到法律法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内容的束缚, 在抽象主义的基础上, 自由的进行油画创作。而潜意识油画的这一特点正好符合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审美标准的不同油画欣赏者的欣赏需求;色调方面。潜意识油画的色调选择完全取决于油画家在创作时的情绪变化, 不需要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过多的考虑。

二、潜意识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在油画的创作过程中, 潜意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油画创作也是一种创作活动, 既然是一种创作活动, 创造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意识。可以说在创作的过程中, 除了手工完成作品的阶段, 剩余的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意识活动, 在这些意识活动中, 潜意识活动又占据了主要的部分, 此外, 手工创作的过程同样是在意识的控制下完成的。我们首先从油画创作的过程来看潜意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首先油画家想要创作油画的冲动和欲望是由于油画家潜意识中存在的对油画创作的一种冲动和欲望, 正是由于潜意识中的冲动促使油画家进行油画创作。然后油画家开始对油画作品进行创作构思, 这一过程是在油画家的意识指导下完成的。油画作品中需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和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这需要油画家利用自身具备的油画创作经验和技巧来完成, 而这些都是通过潜意识的方式保存在油画家的脑海中, 并在油画创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进行运用, 油画创作的画面及形式很多时候都不需要油画家利用主观意识进行分析和思考, 直接可以应用到油画创作中来。比方说油画画面美感的判断, 很多都是利用潜意识中的一些经验或者与生俱来的东西进行判断。从油画创作的过程来看, 潜意识对油画创作的影响和作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在油画创作过程中, 油画家可以通过潜意识获得一些相应的内容素材, 使油画家的情绪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并利用潜意识获得更多的油画创作源泉。油画家还可以利用潜意识中存在的感受、体验以及事物等, 将其转化为油画家意识中存在的东西, 从而更加丰富油画家的创作思维。归纳起来, 潜意识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 为油画家提供创作油画的内在驱动和动力;第二, 利用潜意识中的记忆、梦境甚至幻觉等, 为油画家创作油画提供适当的创作素材和内容;第三, 利用油画家潜意识中存在的创作经验或技巧来进行油画创作。

三、油画创作中潜意识的运用

1. 无意识的潜意识运用

所谓无意识的潜意识运用就是指在不受主观控制的前提下对潜意识的运用, 这一过程可以看做是一种在不自觉的状态下, 潜意识对意识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比方说, 油画家自身的创作经验、技巧以及生活阅历、情感世界等都是通过潜意识的形式存在于油画家的大脑中的, 这些都会对有画家的油画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常这种影响和作用可能连油画家本人都没有意识到, 但是它却真实的对油画创作产生着影响, 在油画创作过程中被无意识的运用着, 而这种潜意识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油画家创作油画时的思维方式以及创作方式中。当油画家在创作油画时, 没有主观意识上去改变自己创作的思维和方式, 那么这种创作就可以看做是一种无意识的潜意识运用过程。在油画创造过程中运用的很多元素、形象、思维等都是以潜意识形式存在的, 这些因素油画家是无法根据自己的意识进行控制和改变的, 而这些因素对于油画家的油画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不同文化背景的油画家, 在创作相同题材的油画作品时, 所得到的油画作品在风格和形式上会有很大的差别。

2. 有意识的潜意识运用

一种是有意识的利用潜意识在油画创作过程中进行运用, 并将这些潜意识内容作为油画创作的内容, 有的油画创作甚至将精神中存在的一些内容作为创作的题材, 如利用油画来表现梦境或潜意识记忆等, 这种油画创作形式在当前的油画创作中较为普遍, 很多油画家都将梦境作为自己油画创作的重要内容和题材, 而梦境中各种千奇百怪的潜意识内容又为油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潜意识当中本能欲望的内容象征性表现是画家重要表现主题。这种有意识表现潜意识内容的主要代表画家是达利。

另一种就是利用潜意识的创作手法, 像波洛克一样, 画画的时候力求避开主观意识的理性分析与指导。凭借自然的状态去创作, 也就是所谓的癫狂状态与醉酒状态, 就是这种创作状态的写照。潜意识状态绘画是潜意识在油画创作中直接运用。这种状态能摆脱主观意识的干扰, 相对直接反映出画家的真实状态。当然这种潜意识状态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潜意识状态, 而是意识也在起作用, 只不过意识的作用在这里相对抑制、弱化而己。实际上潜意识状态的创作手法的妙处也在于潜意识状态与意识控制的平衡的恰到好处。张旭的狂草、波洛克的行动绘画、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阿波利奈尔的诗歌也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 通过本文对潜意识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与运用研究, 我们不难看出, 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忽略的潜意识对绘画创作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从古代的原始绘画到现代主义绘画, 潜意识都在发挥着它潜在而巨大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现代油画创作当中, 潜意识的作用更加凸显。无论是写实绘画中潜意识内容的表现、潜意识经验技巧的运用, 还是抽象绘画中潜意识意象的表现、潜意识绘画手法的运用, 我们从中都能感受到潜意识力量的存在。

参考文献

[1].潜意识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王改利.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2].论情感和潜意识对绘画创作的影响.花天娇.科技信息, 2012 (33)

上一篇:心理相容理论下一篇: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