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的增加

2024-06-24

居民收入的增加(精选九篇)

居民收入的增加 篇1

自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以来, 尽管在初次分配中发挥了较强的工具价值, 但在再分配过程中居民收入增速与财政收入增速差距进一步拉大却是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但收入分配失衡问题也日益凸显。政府掌握着大量资源, 受GDP为中心的政绩导向激励, 行政权力一直参与到收入分配其中, 导致社会利益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 民众和劳动者则越来越弱势。这种强弱失衡反映在收入分配上, 便是贫富分化和国进民退。收入分配失衡主要表现在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利益分配中, 政府和企业收入比重逐渐上升, 而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却是持续下降。国民收入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居民收入, 二是国家和企业非居民收入。居民收入提高了, 就意味着非居民收入会减少, 国家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但是非居民收入减少又会削弱政府执行力, 这是一个两难问题。

在分配国民收入这一“蛋糕”时, 首先要认清一个事实:居民收入增加这部分, 应该由政府让渡还是企业让渡?政府让渡利益显然比企业让渡利益更符合现实可能性。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的政府作为利益的分配者以及监督者, 在分割企业收入和财政收入时, 假设出于“经济人”角度考虑, 寄望企业让渡部分利润来用于增长工资, 提高居民收入, 此时则演变成企业和居民之间的财富再分配, 这种情况必然对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构成打击, 从而导致企业失去投资扩张的兴趣和能力, 使得就业岗位的刚性需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受到冲击, 经济和社会都将面临考验。因此用于还富于民的利益部分, 必须从政府手里挤出。然则此时, 居民收入提高, 非居民收入减少的问题可转化为居民收入增加, 政府财政收入就会减少的问题, 对峙双方也会从居民、企业和政府转向为居民、政府。即政府面临的“两难”实质是提高居民收入和减少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问题。事实上, 居民收入提高理应是政府和人民都喜闻乐见的, 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府本应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其执政的第一要务。但是实际上政府却偏好于高增长的财政收入, 对财政收入减少则谈虎色变。归根到底,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集中表现为政府主导型, 其特征是要控制更多的国民收入, 通过建立强大的财政系统, 保证财政抗风险能力, 为特定发展目标服务。因此, 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 在于政府能不能削弱对财政收入高增长、高集中的追求;能不能转换思想, 接受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适当地降低;能不能量入为出、精简行政, 保持适当偏小的财政增长规模。这个貌似一张一弛, 此起彼伏的问题, 表面上构成“两难”, 实际上考验着我们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但其实只要观念树立到位, 政策选择得当, 节奏把握准确, “两难”局面是完全可以迎刃而解的。走出“两难”困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稳定的经济增长中调整利益分配, 适当收窄政府的收入支出规模, 向居民可支配收入及财产性收入适当倾斜, 在风险最小下求得效益最大化。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作为一项具有较长过渡期的战略性工程, 这就必然会导致一些短期的收入分配与长期的战略规划之间发生冲突, 从而产生阵痛期, 这实际上也是很多“两难”问题出现的重要背景。因此可从政府角度切入, 在增加居民收入、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基础上, 提出政府在“两难”局面中应如何转变观念, 换位思考, 完成职能的转变。

1 经济增长是收入分配的前提

澳门特区政府自2008年推行的现金分享计划被视为还富于民的举措;江苏华西村、长江村给村民盖别墅、发黄金的普惠措施备受热捧。这种方式适当与否?姑且搁置争议, 不妨在居民收入与财政收入这方面勇于尝试“让利于民”的模式。如何让收入分配发挥最大效率是一场博弈, 而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加是这场持久战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国民收入增加要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经济增长通俗理解为经济总量的增加, 由此能带来更大的居民收入提高空间。因此, 居民收入增加需以持续经济增长为现实基础, 即必须在国民收入和经济总量增长的前提下来增加居民收入。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如果能够制定合理的政策, 把握好重心、节奏和力度, 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收入的关系, 就不会出现居民收入增加, 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的困窘;此外增加居民收入使得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最终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进而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2 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的可行性分析

财政收入减少迫使政府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而政府自我优化又有利于财政收支的合理化, 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因此本人认为, 政府对于财政收入减少不需闻虎色变, 应看到其可行性、积极性的一面。

首先,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前提下, 居民收入增加了, 财政收入削减速度不会直线下滑, 变化的是财政收入的增速放慢, 即稳定的经济增量使得财政收入边际增速减慢。我国公共财政收入超过十万亿元, 如此之大的总量基数, 即便增幅较小但增量仍然可观。其次, 除了常规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地方政府还有社保基金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和体制外的政府收入, 这些收入是客观存在的,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有其合理性, 因为其对地方性公共品的提供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制度内财力有限的前提下, 地方政府利用制度外收入为地方性公共品的提供筹集了经费, 为政府职能的正常履行提供了保障。最后, 财政收入放缓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强化政府财政预算的约束力来实现政府收支结构平衡。政府应该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 具体的措施有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 完善财政制度建设, 优化支出结构和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尤其在控制三公经费、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和公车私用这些占用大量资源、不合理的开支项目上更应该握紧钱袋子, 让以往习惯依赖高财政收入而大手大脚花钱的政府部门, 变得更为精打细算, 勤俭办事。这对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从以上政府财政收入降低的可行性分析可以看出, 只要财政收入规模适当、预算计划科学, 即使财政收入一段时期内相对减少, 对政府的经济、社会、政治等职能的正常履行并不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虽然此过程会造成政府内部进行调整、改造, 但总体上影响不大。因此, 政府应该认识到增加居民收入, 减少政府财政收入是具有现实意义, 是可行的, 并不会动摇政府自身的治理基础, 并且还可以通过增强财政预算管理及计划来优化政府内部管理。

3 转变观念是政府解决“两难”局面的关键

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的困境, 关键在于政府转变观念, 换位思考, 以提高劳动者收入为解决当前矛盾的主要出发点。

转变观念“全能政府”的理念。改变对财政收入高集中的痴迷, 重视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作用应该是“有限”的, 在市场失灵时出手弥补, 集中财力办大事也应是办市场本身不能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的事, 而不是去取代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一把手。因此, 富民为本、市场优先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的思想前提, 也是提高政府对减少财政收入承受力的强心剂。

转变“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单纯此消彼长”的观念。居民收入增加和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不是单纯此消彼长的关系。从国民收入的结构看, 两者存在一定的数理逻辑关系: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条件下, 居民的收入比例增加, 非居民收入比例就会缩小。但从国家财政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角度出发, 财政收入多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居民收入增加后, 其可支配收入也相应增加, 居民有经济能力通过消费拉动内需, 从而实现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的转变。此时,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 政府财政资源用于保障民生的支出压力相应得到缓解, 即财政收入减少后相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预算计划可以压缩规模, 转移支付压力也相应减小。因此, 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并非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

政府应转变“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观念。现实中, 我国政府职能偏好于资源配置, 财政支出具有典型的“重视经济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 轻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当财政收入较多时, 政府很大程度也是拿去储蓄和投资了, 由于政府失灵的存在, 其投资效率往往比较低。可想而知, 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时, 不仅影响消费, 还影响效率,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 应适当增加居民收入, 相应削减政府收入规模, 从而压缩政府投资, 还富于民, 把投资交还民间, 让民间资本进入, 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政府转变“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决定行政效率高低”的观念。公众常从新闻报道中被告知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却鲜少真实地体验到高财政收入下的运作效率最大化和社会的福利效用最大化。相反, 伴随着财政规模而来的常常是政府机构臃肿庞大、冗员过多、行政低效率等。由此可见, 过大的财政收入规模使得政府部门常常为追求财政收支平衡而去制定过多的财政支出计划, 导致公共资源闲置浪费。因此, 一个适当偏小的财政收入规模、适当的财政赤字, 能起到精简行政, 优化人事结构, 促进预算计划科学化的作用。进一步推进结构性减税的深入开展。自2004年以来, 我国一直在进行结构性减税, 具体措施有全面取消农业税、出口退税调整、增值税改革、多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等。这些减税措施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财政收入减少, 企业和居民成为最直接的受益人。而现实中, 财政收入没有像预料中减缓反而一直在增长, 并于2010年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短期看, 虽然结构性减税短期会影响财政收入, 但从中长期看, 减税带来的刺激需求、活跃经济的效应将带来政府税源的稳定、税基的扩大, 为财政增收奠定税源基础。因而增加居民收入于国于民都有利, 民富才能国富, 让富于民应是未来财税政策调整的一个方向。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然而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条件下, 居民收入比例增加, 政府与企业的收入比例则会减少。因此,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平衡居民收入比重提高与财政收入减少两者之间的关系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 关键在于明确政府职责, 实现政府职能归位。

关键词:居民收入,财政收入,政府,对策

参考文献

[1]郭一信.财政收入增加与居民收入提高如何平衡[N].上海证券报, 2011-12-13 (F04) .

[2]丽华.收入分配改革难在哪里 (下) [J].中国工人, 2011, 4:36-40.

[3]魏杰.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两个为什么[J].经济纵横, 2011, 7:11-14.

[4]李同明.凯恩斯收入分配论与我国当前国民收入分配问题[J].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7, 6:131-140.

在统筹发展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篇2

戴福生

2011年第3期 ——社会建设

麻城市委、市政府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平台,通过政策帮扶、项目拉动、资金投入、社会保障、鼓励创业和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四年位于黄冈市和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落实惠民政策,保障居民增收。认真落实强农惠民政策,发放“种田”补贴。把粮食、良种、油菜、棉花、农资、农机和退耕还林等政策补贴落实到位,2008年以来,共发放各类惠农资金12.51亿元,农民人均受益2000元。发放“用(沼)气”补贴。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共补贴资金3000万元,有2万余农户收益。发放“家电”补贴。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有18.6万农户享受了家电补贴,有4.7 万农户享受了摩托车补贴。发放“住房”补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城镇廉租房建设,共发放危改资金和廉租房补贴1.2亿元,2000余农户和近1000城镇户受益。发放“读书”补贴。义务教育免书费111万人次,困难学生获寄宿生活补助16万人次、8000万元,中职生享受国家助学金4万人次、3000万元。抢抓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增投入、上项目”机遇,共争取国家投资项目164个、无偿资金近2亿元,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居民增收。2008年以来,我们突出发展富民产业,着力夯实居民增收基础。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增收。重点培育产业基础好、群众有共识、市场前景好的“三乡三业”(中国菊花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板栗之乡,蔬菜产业、畜牧产业、桑茶药产业),着力把“三乡”推向全国,使“三业”叫响华中。市财政每年拿出400万元对“三乡三业”基地建设进行奖补扶持,基地面积达到110万亩,覆盖全市95%以上农户。2010年“三乡三业”实现总产值4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70%,带动从事种植的农民通过“三乡三业”,人均增收180元。“三乡三业”有农产品加工企业82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2家,2010年完成产值18.2亿元。建成菊花、板栗、蔬菜等10大专业市场,年成交额超过15亿元,带动从事加工和市场销售的农民人均增收300元。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注册有“福田白菊”、“东木”老米酒等50宗农产品注册商标,“麻城福白菊”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麻城黑山羊”通过国家品种资源鉴定,“麻城茶油”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45家,合作社成员7900人,带动农户8.8万户,户平增收1000元以上。二是做旺旅游业增收。我们推进“三山(龟峰山、五脑山、九龙山)一村(杏花村)一线(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一大片(乡村农家乐)”6大旅游板块建设,开发生态游、红色游和人文游,着力打造“杜鹃花城”品牌,突出“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旅游节。全市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业主1600余户,从业人数1万余人。麻城旅游业呈后发快进态势。旅游赏花期,人如潮,车成龙,宾馆酒店爆满,土特产供不应求。龟峰山村兴办农家乐38家,商铺28家,运输户口12家,全村劳动力实现景区创业、就业,户均旅游收入3万余元,居民人均收入2010年增长到8000元,成为麻城富裕村、湖北旅游名村。

三、完善社会保障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促进居民增收。加大投入,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2007年以来,本级财政每年用于民生支出占总支出85%,用于社保各项配套和补助资金6700万元。全市有4.7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参合率从2007年的84.29%提高到2010年的98.4%,住院补偿率从36.8%提高到50.12%。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以居民低保、农村“五保”为重点,以医疗、住房、灾害、教育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慈善救助、社会帮扶为补充,覆盖全市困难人群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困有所帮、难有所救、需有所助。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达到省A级标准。2006年以来,共发放低保金近2亿元,实施医疗救助1.2万余人次。城镇低保对象1.18万户、3.1万人;农村低保完成5次扩面,低保户达3.6万户、7.3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四、开展全民创业发展劳务经济,推动居民增收。我们出台推进全民创业36条意见,2007年以来,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创业发展基金,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居民自主创业。重点打开山门、城门、校门、厂门,帮助农民圆创业梦、市民梦、求学梦、就业梦。4年来,通过创业行动,新增就业3万人,带动1200余户家庭走上致富路。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实现“打工”增收。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打造“麻城海员”、“麻城幼师”、“麻城地勤”等劳务品牌,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和竞争能力。先后输送海员1100余名,人均年收入6万元以上。2007年,“麻城海员”被国家劳动保障部授予“全国优秀劳务品牌”称号。深入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温暖工程”和“送科技下乡”活动,每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以上,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和务农技能。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6万多人,年劳务经济净收入超过26亿元,年人均劳务收入过万元。

五、推进城镇化建设,扩大居民增收渠道。大力开展小城镇建设试点。放宽城镇户籍限制,引导农民到镇进城兴办实业实现增收。从2009年起,市政府每年预算100万元,用于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每年预算300万元支持宋埠、白果、顺河等试点镇建设;预算500万元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2010年,乡镇工业集中区规模企业发展到94家,完成工业产值28.85亿元,吸纳1.2万余人就业,成为居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大力发展城乡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信息中介、房地产、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增加就业容量,扩大居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探索资源依托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招商引资型、互助合作型等发展模式,壮大村级经济,打造了“旅游型”、“商贸型”、“工业型”、“城郊型”产业新村,有效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城郊西畈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投资3000万元建成300亩汽配工业园,入驻企业28家,安排就业1000余人,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亿元、税收800万元,年租金收入1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73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工业强村。城中陵园村灵活采用BOT等投资模式,开发建造桂源、新东方等大型酒店,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增加到1.2亿元。城西村开发建造准4A级天吉新时代大酒店,成立首家股民合作社,村民年人均分红近千元。

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夯实居民增收基础。麻城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老区精神,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为主体的扶贫开发,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为着力点,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来,共投入扶贫和老区建设资金5000余万元,中央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资金2125万元,启动了348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计划,实施完成360多个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村人均增收500元;共减少贫困人口11.1万人,大大加快了贫困人口脱贫进程。■

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税收视角 篇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有了大幅增加,然而也存在着增长不均衡状况。本文从税收制度的视角对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税收对策。

关键词:财产性收入;农村居民;税收

一、我国农村居民的税收制度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的税收制度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并同时出现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不平衡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国税收体系尤其是地方税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这突出的表现在中央税、共享税比重过大,地方税主体税种不突出,同时税收管理权高度集中,导致地方财政收入有限。为了增加地方收入,一方面地方热衷于土地财政,通过获得土地出让收入提供财源。但由于征地补偿制度滞后导致征地的成本很低,突出地体现在对农民的补偿标准不合理上。土地补偿收入在一些地区成为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收入,较低的补偿标准大大减少了农民的财产收入;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税被取消,为了开辟新的财源,收费泛滥现象在某些地区卷土重来,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农民负担反弹的不良现象,不利于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

其次,税制不完善使得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偏弱。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集中表现为地区之间、城乡居民之间、行业之间、居民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中一个原因是二元经济体制使得农村居民未被完全纳入到税收体系之中,城乡税制的分割使得税收调节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出现了税收调节的逆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发挥税收调节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的作用,亦不利于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收入的提高,从而加大城乡之间以及农民群体之间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

再次,地方政府问无序税收竞争加大了地区间发展差距,不利于各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协调增长,扩大了地区间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所谓税收竞争,指政府问通过竞相降低有效税率或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经济资源和税收资源流入的政府自利行为。一般东部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比较优越,在税收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在税收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限制较大。

二、增加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税收对策

1.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

完善地方税体系最根本的还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的分配关系,使地方财权事权相匹配。一方面确定和完善地方主体税种,为地方事权的执行提供财力保障,另一方面下放税收管理权,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限,有助于优化地方税制。同时改革税收返还办法,用“因素法”替代“基数法”确定返还数量,缩小地方财政收入差距,促进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有地方有充足的财源才能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有条件提供更多的农村公共产品,增加医疗教育卫生社保支出,从而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使农民收入在满足基本需要前提下用剩余财力进行积累性投资使财富增值,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此外,完善地方税体系离不开进一步的税费改革,应把一些准税收形式的收费、基金变为地方税,同时废除不必要的收费、基金项目,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民财产增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完善现有税制,逐步推进城乡统一税制,增强税收的调控能力

我国农民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并没有完全被纳入到税收体系当中,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税收的调控职能,同时对于广大农民群体而言,这也是不公平的。因此应逐步推进城乡统一税制,一方面把农民所得纳入所得税体系,实行差别税收政策,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在全社会范围内调节收入的作用,有利于缓解收入差距,增强税收的调节职能。另一方面,把农产品纳入到商品税体系当中,有利于把农民纳入到国家的优惠性政策之内,促进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机会均等。

3.完善税式支出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对“三农”领域的税式支出政策在提高农民收入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税式支出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财政支出,是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激励措施。因此应体现税式支出明确的激励作用和导向,激励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引导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社会经济和地区的协调发展,为农民财产收入的增收创造条件。例如现阶段农民财产收入的主要来源于储蓄,因而免除利息税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应增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和土地股份合作社所得税优惠,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参股分红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增加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适当降低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税率,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三农”的贷款支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创造出更多的金融工具,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从资产增值中获得投资收益,增加财产性收入。

4.加強政府间税收政策的协调,避免地方恶性税收竞争

做好理财规划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篇4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 很大部分消费者将内衣、休闲装、运动装, 甚至化妆品品牌作为家居服品牌填入, 这种现象说明了消费者对家居服品牌的认知还很少, 在家居服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强势的品牌让消费者接受。另外, 有91.94%的男性和93.5%的女性在购买家居服都十分的关注品牌。由此说明, 消费者对品牌家居服有巨大的需要。

四、结语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大, 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回家时的温馨、无拘无束, 于是对家居服的需求也日趋上升。从重庆市家居市场现状来看, 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消费者购买家居服时关注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企业应根据这一情况为消费者设计不同的产品;其次, 中档价位的家居服拥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家居服企业应立足于大众消费者, 提供性价比最高的家居服产品。市场的一般规律是20%的强势品牌占据着80%的市场, 在没有形成强势品牌的家居服领域, 竞争者将面临大好的市场机会。所以, 家居服的销售商现在所需做的就是抢先占有市场, 获得吸引消费者的主动权, 争做家居服市场的强势品牌。

理财规划, 是针对个人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 依据其收入、支出状况的变化, 制定个人的家庭财务管理方案, 帮助个人实现人生各阶段的目标和理想。良好的理财规划可以提高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 进而实现资本运作的利益最大化, 也可以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提升居民家庭的生活品质。因此, 本文将从理财规划的目的、步骤、内容和原则等方面对理财规划问题展开总体分析和研究。

一、理财规划的目的

1. 增加收入。

每个人的收入来源各不相同。有的人是子承父业, 靠家族企业获取收入;有的人靠薪水;有的人靠做生意办企业。而理财贵在能够开源节流。在开源方面就是能够通过理财, 在现有财富基础上增加或创造财富。比如:购买股票和基金, 通过金融资产的增值为自己创造财富。

2. 减少支出。

减少支出, 也就是节流。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处理钱财时只进不出, 只是支出的方式和习惯因人而异。有些人开支过度, 有些人则过于吝啬。而善于理财的人在支出时会使花费发挥最大的效用。

3. 提高生活水平。

开源节流的结果, 使家庭可以有较宽余的经济能力来改善、提高家庭生活水准, 丰富生活内容, 甚至增加生活的享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总是和财富资源联系在一起的。

4. 养老备用。

任何人都会老。多数人退休后, 都会丧失固定收入, 有些人可以有子女奉养, 但还是需要有独立的经济能力, 这样才能平安一生。所以在个人还有工作能力时就做准备, 储备退休后的养老所需, 也可以好好地理财, 才会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理财的目的在于善用钱财, 使个人和家庭的财务状况处于最佳状态,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二、理财规划的步骤

一般来说, 理财规划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1.理清自己的家庭财务状况。家庭收入是由收入、支出和结余三部分组成的, 目前家庭收入一般包括工薪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而支出的项目则因人而异。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支出项目。通过记账可以帮助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 从而提前预算, 实现财务自主。逐笔记录收入和支出, 并在月底进行汇总, 就能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 从而有的放矢地安排自己的理财规划。同时, 通过记账可以了解哪些支出是必需的, 哪些支出是可有可无的, 从而逐步控制非理性消费, 使每一分钱都用在该用的地方。

2.理清自己的理财目标。从家庭理财的角度来看,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不同阶段, 每个阶段家庭的需求、收入、支出、风险承受能力与理财目标各不相同, 理财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 需要确定自己阶段性的生活目标与投资目标, 选择适合的投资品种与投资比例。在设置理财目标时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理财目标必须量化, 其次是要有预计实现的时间。理财目标的设定必须是合理的, 完全脱离现状设置理财目标是无效的。

3.弄清自己的风险偏好。风险偏好是客观的分析而不是一味的主观好恶, 风险偏好不能偏离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 可以考虑使用风险偏好测试问卷来了解个人的风险喜好。现在比较流行的理财手段有储蓄、保险、国债、股票、基金、房产、收藏等。但无论哪种理财手段, 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不可替代性, 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来决定自己的风险选择。

4.进行资产配置。首先要进行战略性资产的分配, 在所有的资产里做资产分配, 了解不同风险类型的投资品种的投入比例, 然后是投资品种、投资时机的选择。理财规划的核心就是资产和负债相匹配的过程。资产就是以前的存量资产和收入的能力, 即未来的资产。负债就是家庭责任, 要赡养父母、要抚养小孩。未来想要有高品质的生活, 就得让资产和负债动态的、适宜的进行匹配。

5. 作理财效果跟踪与评估。

由于家庭的收入状况、财务现状在不断地变化, 要经常对理财效果进行评估, 实现理财安全、增值、自由的效果。对于家庭的投资, 要及时进行跟踪, 如投资账户的收益, 债务类账户的负债变化情况, 还要及时了解家庭当前的财务状况及相关信息, 调整投资组合, 优化完善投资项目。

三、理财规划方案的具体内容

1.必要的资产流动性。它包括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国债以及货币型的市场基金。一般情况下, 这些钱应该至少是收入的3倍, 但一般家庭所持有的倍数都应比这个高, 尤其是现下的中年人家庭, 上有老下有小, 所以这个倍数依据各家的情况自行决定, 用以满足日常开支、预防突发事件及投机性的需要。

2.合理的消费支出。理财的首要目的是达到财务状况稳健合理。实际生活中, 学会省钱有时比寻求高投资收益更容易达到理财目标。可以通过规划日常消费支出, 使家庭收支结构大体平衡。一般来讲, 家庭负债率不能超过25%至30%。

3.充足的教育储备。“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家长大多花掉毕生心血也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据统计, 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毕业, 所有消费基本在40万至50万之间 (不包括出国费用) 。最好在孩子出生前就准备一定数量的专项教育款项, 因这类规划是硬性的规划, 实施过程中宜以稳健投资为主。

4.完备的风险保障。人的一生中, 风险无处不在, 应通过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 将意外事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更好地规避风险, 保障生活。

5.稳健的投资规划。面对基金、股票、保证金、QDII等等越来越多的投资工具, 以及琳琅满目的投资项目, 普通消费者很容易看花了眼, 晕头转向。比较科学的办法是, 交给专业的理财团队或人士打理, 帮助自己根据自身理财目标以及风险承受能力, 利用最合理的投资工具完成增值的过程, 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层次。

6. 长远的养老规划。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 养老问题迫在眉睫。但多数人都是在55岁或60岁的时候退休, 那停止工作之后的20年、30年, 甚至是40年怎么办?收入急剧减少, 甚至没有, 只能靠以前的积蓄来维持。因此, 要提早规划个人养老, 确保晚年的生活质量。

四、理财规划应坚持的原则

1.理财一定要尽早开始。因为财富的机会属于那些做好准备的人。如果目标已经确定, 而且对自己的资产进行了有效的分配, 就不要再犹豫, 开始行动, 任何一个时间段开始理财都不晚。要做好足够的功课, 财富的管理, 需要一种哲学;需要经济学、金融学、会计等学科的知识;需要有好的心态和习惯, 花时间、精力学一些理财的知识, 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财产和生活。

2.长期坚持实施。理财中要有耐心和恒心, “高楼万丈平地起”, 很多事情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 现在只是播下种子, 要开花结果需要时间, 这跟投资的道理一脉相承。要把自己的投资看作是一棵宝贵的成长之树, 自己的工作就是懂得何时浇水 (买入) , 何时收割 (卖出) , 何时施肥 (买入) , 何时剪枝 (卖出) 。有了耐心的呵护, 投资之树就会茁壮成长, 硕果累累。如果在隆冬时节就把自己的树连根除掉, 那就看不到枝繁叶茂了, 因此, 投资是需要耐心的。

3.愿意承担风险。风险与回报就像铁路的两条轨道, 它们完全相互平行, 任何承诺大回报小风险的事情都是不靠谱的。只要投资就一定有风险, 不能因为投资有风险就忐忑不安, 只能挣钱没有风险这种状况是极少数的。所以应该在进行资产保值增值投资前, 有必要先盘算一下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 因为任何人在承受风险时都有一定的限度, 超过了这个限度, 风险就会变成负担或压力, 可能就会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工作、甚至家庭生活造成伤害。归根到底个人投资者应该接受投资有风险的这样一个特征, 而不是说只赚不赔的这样一个特征。衡量自己所承受的市场波动幅度至关重要, 它可以使自己了解能否控制和管理这个风险。

综上所述, 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理财, 而终生理财也就是把自己的家当做企业来经营、规划。短期的日常消费, 中期的物质、精神方面的投资, 长期的养老、防意外疾病等方面的计划, 这些都是和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生活幸福息息相关的。理财应当以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生目标的实现为终极目标。通过系统的人生规划, 科学的理财, 达到未雨绸缪, 保障未来的目的。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理财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成为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良好的理财规划可以提高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 进而实现资本运作的利益最大化, 也可以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提升居民家庭的生活品质。本文从理财规划的目的、步骤、内容和原则等方面对理财规划问题展开了总体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理财规划,步骤,具体内容,原则

参考文献

[1]杨晋云:试论现代个人理财规划[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 (05)

增加农民收入的财政政策探讨 篇5

一、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1.农民收入总体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绝对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也提高,但农民收入增速缓慢,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不断扩大。如表1 所示,给出了最近10 年农村居民收入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从2008 年开始,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第一次突破万元大关,随后逐年扩大,到2014 年,扩大到将近2 万元。从城乡收入比来看,2006-2013 年这8 年都在3:1 以上,只有2014 年进入3:1 以内,但仍然要远高于国际上2:1 的最高标准。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收入基数偏低,而且增长速度缓慢,虽然收入名义增长率较高,但实际增长率有限,以2007 年为例,农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长15.4%,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远低于当年13%的GDP增速。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另外,由于国家统计局口径变化,2014年的数据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农民收入来源结构

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收入来源看,农民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个项目构成。 在2005-2014 这10 年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两者之和从2005 年的3020元增加到了2014 年的8389 元,年均名义增长12%,两者所占比重也一直维持在90%左右。但从这两种收入之间的关系看,虽然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从2005 年的56.7%下降到了2014 年的40.4%,而工资性收入则从2005 年的36.1%上升到了2013 年的45.2%,但在绝大部分年份,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都超过了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仅在2013 年出现了工资性收入超过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情况。这表明来自于第一产业的收入仍然在农民收入中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想通过这部分来提高农民收入困难重重,空间相对较小。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一直很小,基本维持在3%左右;转移性收入比重也不高,但在缓慢的上升。所以在家庭经营性收入增收无望的情况下,其他三种收入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应该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

3.农民收入分地区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而在农村的表现尤为明显。通过对2005-2014 年全国以及各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这十年中,有5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的省份达到20 个,其余5 年为19 个,而且排名后十位的省份基本没有变化,主要是贵州、甘肃、云南、陕西、西藏、青海、新疆、广西、宁夏安徽等省份,而排名前五的省份也没变化,主要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省份,这说明不同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有固化的趋势。如果从简单平均来看,这十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水平的省份的简单平均值和低于全国水平的省份的简单平均值的差距分别为2535 元、3092 元、3082 元、3255 元、3712元、4002 元、4655 元、5131 元、5623 元和5786 元,由此可见,其绝对差距越来越大,这对于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极其不利的。

二、当前增加农民收入政策的不足之处

1.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政策力度不够

由于长期以来的分散经营,导致农村居民小农意识强烈而合作经营的理念极其薄弱,所以,虽然近些年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存在着数量较少、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规模有限、合作层次较低、农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够突出,其地位显得有些尴尬。从政府层面来看,为了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在财政、税收、金融扶持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很多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不少政策还只是仅仅停留在文件上。

2.对农民创新创业的鼓励政策匮乏

2005 年3 月2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 号文),重点强调了八项任务,即加快构建众创空间、降低创新创业门槛、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丰富创新创业活动和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可见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农民的创新创业更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挑战,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源动力,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更是盘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但在我国,由于农村长期以来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农民创新创业意识难以形成,其创新创业活动基本处于不成熟阶段,再加上创新的风险大以及农民创新创业资金有限等因素,导致农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高。要改变当前的局面,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尤其重要。然而目前有关鼓励农民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有限,而且现有的政策也是主要停留在引导农民创业的起步阶段,专门针对农民创新创业的后续支持政策更是匮乏,这就使得农民创业后也会面临着无法得到长久发展的窘境。

3.对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扶持政策不完善

家庭农场这个概念是在2008 年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的。随后,在2013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出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你们增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家庭农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多种问题,如家庭农场缺乏明确的定义而带来注册登记等一系列问题、融资难、土地流转不规范、发展过程中与现有农业政策的冲突等,特别是难以得到相应的扶持政策,政策性扶持力度和扶持范围有限,与家庭农场农业经营规模及生产多元化现实不相适应,家庭农场主要集中在粮油作物种植、生猪养殖等领域,而更大规模经营的蔬菜、水果、牛羊等农畜产品却得不到覆盖。

4.对农业的补贴标准和范围不能满足需要

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机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对于农机具购置的补贴是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大部分省份的农机具补贴补录中,大型高性能农业机械才是补贴重点,而关系到广大农户的小型农机具补贴则受到限制,补贴比例偏小、补贴标准过低、可选机型单一、补贴名额过少等问题普遍存在,很大一部分农民享受不到或者只能享受到很少的政府优惠补贴政策,这对于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显然只是杯水车薪。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财政政策建议

1.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政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应在注重公平的同时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财政政策优惠。首先,对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合作社给予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补助;其次,制定和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在所得税等方面给予减免;最后,可以经过资格审查的担保公司为平台,由政府注入一定资金,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贷款提供担保,解决其资金短缺的问题。当然,在提供财政支持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制定和完善支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改革资金分配方式,根据实际支出制定标准,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完全置于社会媒体大众监督之下,并建立支农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建立和完善鼓励农民创新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

农民创新创业的难度之大不言而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在以下几方面提供支持:首先政府出资成立专门的指导咨询机构,为农民创新创业提供管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辅导培训,培养农民创新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其次,加强有关农村农业发展的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不断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通过降低税费降低物流环节的成本、培育智能化育苗基地、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为农民创业者提供或开放现有的孵化平台等;第三,为农民创新创业提供贴息贷款或者通过建立担保基金的方式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

3.建立和完善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财政政策

政府应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扫清制度障碍,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家庭农场的概念和认定标准,制定注册登记办法,出台专门的有针对性的财政税收扶持政策,以保障其顺利发展。在财政支农资金中设立家庭农场发展专项资金对家庭农场提供直补、流转土地租金补贴、贷款贴息补贴、农机补贴、农资补贴等,除此之外,政府更应该发挥中介和协调者的作用,积极协调和鼓励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大支农信贷投放,拓宽家庭农场融资渠道,如此一方面可减轻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可让家庭农场主在还贷的压力和动力下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避免政府直补带来的效率低下甚至骗补的问题。

4.扩大农机补贴范围并提高补贴标准

一方面应该扩充全国统一补贴目录,各地方政府亦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农业特色自选一定数量的其他品目纳入财政补贴范围,特别是一些更适合家庭农场使用的中小型化的农机具应在补贴目录中占据较大比重,而且要减少补贴的限制性规定,使更多的农民能享受到政策优惠和支持;另一方面,应在总体上提高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农机具分门别类的制定差别补贴标准,能够体现政府的政策倾向性。同时也应该变补贴方式,提高农民的话语权,把对农机具的补贴从企业转为农民,这样农民会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也会激励农机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蓝相洁.新时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以广西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5(11)

[2]于宛抒.财政补贴与农民收入问题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6)

[3]汪海洋.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增加门源县农牧民收入的思考 篇6

一、农牧民收入现状

近年来, 门源县立足气候冷凉和农牧结合的优势, 以农牧民增收为统揽, 大力调整农牧业经济结构, 夯实农牧业基础, 积极发展高效农牧业, 促进了农牧区经济健康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不断提高。2008年, 门源县GDP12.73亿元, 人均GDP8 316元。全县农业总产值4.76亿元, 其中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2.1%。从农牧区经济构成看, 农业收入占农牧区总收入的31.9%, 牧业收入占44.9%, 工业收入占3.89%, 商业收入占4.69%, 运输业收入占4.18%, 其它收入占7.3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979元, 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2 736.43元, 牧民人均纯收入5 109元。

二、农牧民增收的利弊因素分析

(一) 农牧民增收的有利因素

(1) 资源优势。门源县气候冷凉, 生态环境俱佳, 农牧民增收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全地区耕地总面积44.43万亩 (1亩≈667 m2) 。油菜籽年产量3.6万t, 且出油率高达48%, 年产油菜花蜜0.15×104 t、花粉30 t、蜂王浆20 t, 境内各类草场面积43.76×104 hm2,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8.87×104 hm2, 存栏各类牲畜56.19万头 (只) , 年出售商品畜30多万头 (只) , 肉类产量0.74×104 t, 乳品1×104 t, 绒毛0.1×104 t。辖区海拔在2 388~5 254 m之间, 属高原寒温湿润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0.5℃, 昼夜温差11.6~17.5℃, 年平均降水量520 mm, 无大型排污工业企业, 无水源污染。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气候冷凉、无污染的比较优势, 是大力发展反季节无公害绿色产品的理想地。

(2) 政策优势。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 为农牧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甘蓝型杂交油菜、优质藏区青稞制种为主的传统粮油产业得到初步改造提升, 以草业为支撑的牛羊育肥贩运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建成永久性暖棚1万幢, 全县80%的牧户实现了暖棚化, 暖棚经济成为设施农牧业的重要载体, 为摆脱传统生产条件下难以逾越的气候制约, 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奠定了基础。

(3) 劳动力资源丰富。门源县劳动力总数6.88万人, 约有2万富余劳动力, 占劳动力总数的32%。

(二) 农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1) 文化因素。农牧民文化素质低, 思想观念落后。受文化限制, 农牧民适应新事物的能力差, 对新技术、新方法接受慢, 新科技难以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 自然条件差。县境内山地面积占83.1%, 盆地面积占16.9%, 县属的2.96×104 hm2耕地基本上全部为旱地, 山坡地占80%, 居住环境恶劣、信息闭塞、农牧民增收的基础条件差, 贫困面大, 贫困程度深。到2008年年底, 全县贫困村52个, 低收入村14个, 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2%, 扶贫脱困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难点。

(3) 农牧业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特别是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迟缓, 形不成规模, 仍未摆脱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局面。农牧业产业化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缺乏特色经济优势, 无主导产业和优质品牌。种养业与加工业、流通业联系松散, 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农畜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基本上处于销售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层次,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

(4) 农牧民非农收入低。门源县绝大部分农牧民收入主要依靠农牧业, 来自二三产业的实际货币收入低。

三、实现农牧民增收的思路及措施

(一) 充分发挥气候冷凉, 发展特色高效农牧业

(1) 因地制宜。结合门源县实际, 因地制宜发展甘蓝型杂交油菜、高芥酸小油菜产业和优质藏区青稞种子产业, 逐步建立“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区域特色种植格局。种植业重点建立以仙米、珠固、东川为主的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浩门以东高海拔地区高芥酸油菜生产基地;以东川、西滩、浩门、泉口、青石咀浅山地区为主的藏区青稞制种基地;以东川、泉口镇、西滩乡田脆豆种植基地;畜牧业重点建立以皇城、苏吉滩为主的细毛羊、半细毛羊生产基地;青石咀、浩门等暖棚集中地区为主的牛羊育肥贩运基地;皇城、苏吉滩、仙米、珠固为主的羔羊专业化生产基地;仙米、珠固为主的白牦牛、绒山羊养殖基地;浩门、麻莲、阴田等城郊地区为主的奶牛养殖基地;北山、西滩为主的商品猪生产基地。

(2) 加快构建有利于农牧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区域特色优势, 培育龙头企业和搞活市场流通两大环节, 通过加大招商力度, 选准有实力的省内外重点企业, 积极引进、发展一批农畜产品加工、运销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发展县粮油工贸公司、浩门植物精炼厂、北山兴源农工贸有限公司、门源农牧特色经济开发有限公司、门源奶制品加工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在牛羊肉、绒毛、油菜籽、藏区青稞、蜂产品、乳产品加工运销领域培育一批经营机制活、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与农牧民利益关系密切的龙头企业, 努力提高农畜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深度。

(3) 成立合作社。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 建立羔羊生产、奶牛生产、牛羊育肥等专业协会和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规划建设与优质农畜产品生产紧密联系、区域特色突出、辐射带动面较大的批发交易市场。

(4) 大力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门源县农畜产品品种虽然不多, 但小油菜、藏区青稞、食用菌、蜂产品、羔羊肉等产品在省内外市场享有盛誉。对这些有市场潜力的传统产品, 要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 综合适用新科技进行生产和加工环节的提质改造, 引导农牧民生产绿色产品, 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特色优质产品, 以特色产品代替常规品种, 逐步形成立足于门源县冷凉气候、无污染生态等优势的绿色食品生产体系。

(二)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集中利用农牧业开发等项目投资, 发展暖棚经济。投资开发暖棚种养项目, 加速发展避灾农牧业, 改造传统种养模式, 突破季节制约, 发展舍饲牛羊育肥、反季蔬菜种植产业。

(三) 加快小城镇建设, 积极发展二三产业, 努力增加农牧民非农收入

(1) 采取“项目争资、招商引资”的办法, 加快建设小城镇。发挥城镇吸纳农牧民就业的作用, 取消城乡户籍分割限制, 保障农牧民的土地、草地承包使用权, 组织安排有条件的农牧民进城定居和务工经商, 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和致富渠道。

(2) 发展旅游业、商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建工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抓好现有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 以农畜产品开发为依托,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增加二三产业吸纳的农牧民富余劳力就业的容量。

(3) 提高劳动者素质, 加大对外劳务输出。要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入手, 结合省内外劳务市场用工需求, 加大对农牧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力争使外出务工人员掌握一二门实用技术, 并持有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四)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重视解决低收入和贫困农牧民的增收问题

认真组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 加强贫困乡村基地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不断改造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开发式扶贫力度, 切实用好国家扶贫项目资金投入和专项贷款, 集中扶持贫困村、贫困社和贫困户发展短、平、快经营项目, 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五) 深化农牧区改革, 加大农牧业投入, 聚集有利于农牧民增收的生产要素

(1) 积极推进土地、草场适度规模化经营。依据乡镇发展现状, 结合农牧民进城定居经商和劳务输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加快土地、草场经营权的有序流转, 促进农牧资源向种养大户、能人集中。依托重点扶持发展农牧产业化经营、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和科技创新示范项目的机遇, 引导有条件的村社, 在充分保护农牧户利益的前提下, 扶持重点企业开展土地和草场租赁、转包经营, 促进土地、草场的规模化、企业化经营。

(2) 做好农牧民减负工作, 以减负促增收。继续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央关于减轻农牧民负担的方针政策, 切实提高农牧民自我保护意识和监督作用, 努力创造一个减负增收的良好政策环境。要大力推行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帐乡管、乡村会计审核制度, 增强农牧民负担监管的透明度。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思考 篇7

1 加快技术创新与推广, 增加农业科技含量

科技创新是调整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 开拓市场、增加效益的根本措施。农业科技的应用是农业增产增效的必要保障, 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是促进农业发展, 加快农民增收的重要生产力。为此, 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力度。一要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对广大农民进行“田头”教育, 把科技真正交到农民手中, 使农民一看就懂, 一学就会, 一干就有效益, 形成自觉吸纳科技成果的动力。二要提高科技示范带区建设水平。要突出抓好示范园区新技术的集成与配套, 实现良种与良法、农机与农技的最佳结合;要实施标准化种植, 规范化管理, 统一技术规程, 统一操作程序, 使其成为科技的集散地, 科技推广的示范地;要加大科技示范带区建设的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 使效益最大化, 增强农民建设示范带区的自觉化。三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现在农业科技很多, 但是推广的层面却很小, 查其原因主要是, 一方面农民的素质低, 对科技的认知度和实施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科技推广方式方法单一, 导致科技推广速度慢。因此, 要在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示范、引导的基础上, 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培育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 创新科技推广方式。可以采用技术人员包村、包地块, 技术人员与农民进行合作等多种方式,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使技术人员推广科技变被动为主动, 加快科技推广步伐,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促进农民增收。

2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充分发挥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作用

近几年,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和购置农机具补贴以及减免农业税等, 都给我国农村工作带来了好的发展机遇。几年来,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粮食生产年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产,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向纵深推进, 农民收入不断在增长, 社会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 还应该清醒地看到, 当前丰宁县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农民增收缓慢等现实问题仍然是今后发展的艰巨任务。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就是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农村新的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关键是创造和运用先进的生产工具, 而农业机械就是最重要的先进生产工具, 是农村、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 大力发展农机化, 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 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促进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3 向种养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

要依靠科技、面向市场, 努力发挥比较优势, 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和安全的要求, 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 千方百计打牢农民增收的基础。努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 加快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特色产品和园艺产品, 积极培育种植业的新增长点。要大力发展养殖业, 积极推进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积极发展集约化经营, 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充分发挥畜牧水产业的增收作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切实强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加强动物防疫和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落实防汛防旱的各项措施, 不断提高抗灾救灾的能力, 从根本上切实减轻农民的损失。同时, 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进一步拓展农业的外部增收渠道。要充分利用好农村的各种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 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 积极发展小城镇和区域经济, 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 努力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乡镇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力度,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搞活农村非公有制经济, 努力增加农民的就业渠道。同时, 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的促销力度, 健全农村的市场体制, 搞活农村商品流通, 改善好农民增收的市场化环境, 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总之,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 大力推广农机科技技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是全面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 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大措施。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目标责任制, 加强技术队伍建设, 加强技术培训, 充分发挥农机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的作用, 为“十三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好步开好局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来看, 其核心问题就是生产发展。没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就不会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 农民收入增加了, 农民的生活才会更加宽裕。有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 加之管理民主化, 农民的“求变、求富、求强”的愿望就会实现。

增加农民收入措施探讨 篇8

1 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1.1 强化农技推广工作, 促进粮食生产增产增效

进一步完善农技服务体系, 促进农技服务主体多元化, 建立农技推广资格准入制度, 加快形成多种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与优势农产品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鼓励广大农技人员与农民结成多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 帮助指导农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 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等形式, 支持农民购买良种, 发展规模种植、养殖。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 支持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提高耕地质量和种粮效益, 稳定粮食产量, 促进粮农增收。

1.2 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 鼓励发展各种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和购销大户, 组建并完善肉类、蔬菜、水果等重点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建立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 对整车运输农产品的车辆, 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在内的路桥费[1,2]。整合现有支农资金, 强化重点投入,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搞好重点骨干工程建设的同时, 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加大对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加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建设, 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2 加快农村劳动力移转

2.1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以旅游为先导的第三产业

有关部门要抓住重点建设项目的机遇, 加强统筹安排, 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参与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务工收入[3,4];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培训, 引导农民把握就业机会, 尽可能多地进入新建企业就业, 实现稳定转移。围绕为项目建设服务, 组织好当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抓住该州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的机遇, 教育和引导农民围绕旅游做文章, 组织景区周边农民有序、规范地进行旅游商品生产经营、兴办农家乐等服务业, 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

2.2 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

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 鼓励并规范农民和合作组织进入多种经济领域[5]。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外出民工返乡创业, 为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兴办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如可以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等。坚持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农民外出务工, 以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组织化程度。劳动、农业等部门要积极拓展劳务市场, 抓好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建设劳务输出基地, 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服务。

2.3 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

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 简化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手续。减免进城就业农民与用工单位劳动纠纷的仲裁费;审理涉及拖欠民工工资、工伤损害赔偿方面的诉讼案件, 不预收诉讼费和执行费。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检查, 督促用工单位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正常工资发放等方面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 及时受理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案件, 做到快审快结。外出务工的农民继续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原有的集体财产份额。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 凡务工并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民工, 可在居住地登记城镇户口。农民工子女可在原籍或父母就业地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在入学条件、收费标准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2.4 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三大服务体系

一是构建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系统。定期开展全区可转移、输出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分布情况调查。二是构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系统。充分利用农广校、职教中心等教育资源建立“民工培训中心”, 或委托其他机构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开展“订单”培训。三是构建劳动力组织输出系统。调查掌握劳务需求信息, 并据此组织劳动力开展岗位培训, 有组织、有规模、有订单、有目的地输出劳务, 实现从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季节型向常年型、流动型向相对稳定型的转变[6]。

3 切实抓好扶贫救灾工作

3.1 因地制宜实施扶贫开发

推行相关部门对口帮扶贫困村、党员干部结队帮扶贫困户制度。对低收入贫困人口, 要着力帮助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开辟增收渠道, 减少和防止返贫;对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 要帮助发展增加收入的经济项目[7];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 要实行社会救济, 并适当提高救济标准;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村社, 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逐步实施易地扶贫。

3.2 解决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各级党政部门要切实关心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 及时将救灾款物发放到户, 按规定落实相关的税费减免政策, 组织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实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建立健全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

4 加强对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

4.1 完善农民增收减负政策

一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 确保国家的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种粮农民的手中, 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二是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向农民和农业倾斜。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征地农转非居民家庭符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 要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确保其基本生活。三是严格控制农民负担。严格执行中央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规定, 严防涉农恶性事件和案件的发生。农村兴办各种公益事业必须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 实行一事一议, 不得违背多数人的意愿, 搞强行摊派。

4.2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级党政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 分管领导要直接抓,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把农民增收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加强统筹领导, 将各项增收措施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 并将农民增收工作的成效作为衡量乡镇和部门领导班子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 严格进行督查和考核。

4.3 认真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 自觉贯彻执行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 切实转变作风, 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为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不断改善农村工作方法, 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党员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鼓励农村党员带头增收, 带领群众增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增进与农民的感情, 给予农民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大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努力使广大农民子女, 特别是贫困农民的子女能够享受公平教育和发展的机会。坚决查处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民增收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 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牢固树立“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信念, 带着对广大农民的深厚感情, 切实把农民增收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狠抓落实。

参考文献

[1]马广奇, 张海燕.陕西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J].新西部, 2011 (2) :35, 17.

[2]邢红星.关注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J].中国外资, 2011 (2) :193.

[3]成飞燕.解析当前农民收入提高受阻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J].山东纺织经济, 2011 (1) :92-93.

[4]杨海霞.强基础保安全保障供给惠民生增收入促进发展[J].中国投资, 2011 (1) :73-78.

[5]游庆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几点思考[J].管理观察, 2010 (34) :233-234.

[6]魏同洋, 靳乐山, 赵勇.区域经济与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比较分析——基于2000年到2008年面板数据[J].新疆农垦经济, 2011 (1) :42-46.

探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篇9

1 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

农民负担过重使农民经济行为能力降低, 对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消极影响。首先, 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水平的下降, 影响了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根本上挫伤了广大农民从事农村经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 极大削弱了农民的积累能力, 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 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还是靠农民自身的投入来实现的, 农民负担过重会使农户家庭的生产性积累大大减少, 导致农民无力进行农业再生产投资。最后, 农民负担过重使农民收入预期悲观, 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受到影响。以上这些, 都削弱了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也使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制约, 使农民收入遭受严峻挑战。

1.1 农民收入结构方面的因素

当前农民人均收入的来源和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较以前虽然增多, 但无论怎么增加, 增加多少, 农民收入的构成主要还是包括2个部分:一是, 种植各种作物获得的农业收入;二是, 农民从企业打工得到的劳动报酬收入以及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 这一部分收入我们称为非农业收入, 这2部分的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已不断上升。然而近年来, 农民收入增长呈放慢趋势, 主要在于非农业就业机会的减少,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1.2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以城乡相互封闭、内部自我循环和严禁乡村人口流向城市为突出标志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 是我国农村经济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 也是农民收入渠道拓展的最大障碍。

1.3 农业投入不足

1.3.1 农业投资需求压力大, 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在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 经济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的推行, 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开发等, 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国家财政能力仍不雄厚, 以及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需要, 政府财政用于农业发展的份额是十分有限的。

1.3.2 农业资金非农化较为严重。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趋利行为, 使农业资金的流向发生了变化, 支农资金从农业流向第二、三产业。

1.3.3 农民投资能力有限。

近年来, 由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缓, 农民的收入不高, 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不高, 农民增长的收入大部分流向了生活领域, 生产性投资下降, 这使农民收入增长遇到了很大挑战。

1.4 农村农产品市场发展不全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村农产品市场关系到农产品的流通。经过多年的改革, 农村农产品市场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在新的发展阶段, 农村市场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 环节过多等因素, 造成农产品很难实现应有的价值, 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1.5 农业科研体制不合理, 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当前农产品品种单一、品质低劣、结构性剩余等问题的出现, 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 农业科研及其推广体制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表现在, 如农业科研及其推广与农业生产相互脱节, 难以发挥整体优势;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不足, 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低,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慢, 转化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2 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彻底纠正过去长期形成的重工轻农思想, 切实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就“三农“发展本身而言, 必须跳出过去那种就农业论农业的思维定势, 要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来统筹安排。同时, 还要遵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大力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1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要面向市场, 依靠科技, 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优化品种结构, 着力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是提高农业效益的关键, 也是适应国内需求变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现在要总结经验, 调整思路, 发挥各地优势, 让农业生产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进行, 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要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努力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2.2 发展非农产业,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人均很少的耕地面积, 只需少数人从事农业生产。要加快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 减少农村人口, 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高科技产业, 并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 继续发展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 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分为2步实施:第1步, 即目前正在实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 但这只是职业上的转变阶段;第2步,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在职业上, 而且在居住地上也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并让那些能独立谋生且有生活来源主要在城市或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工彻底脱离农村, 变农民身份为市民身份, 不仅有利于提高转移人口的收入水平, 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增加农民的收入。

2.3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农民小规模和分散式的经营方式, 决定了农民投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只能集中在短期投资上, 这只是维持简単的再生产, 对于扩大再生产所需的中长期投资, 靠农户是无法胜任的。因此, 国家应投资进行大型水利建设, 搞好大江大河的治理, 尽量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搞好小流域治理, 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田, 同时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加大退耕还林 (草) 步伐, 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等。这样既可改善环璄, 又可以发挥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多样的优势, 有利于农业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另外, 采取各种措施, 增加科技开发和智力投资的比重, 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 保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力的质量不断提高。但是, 这些投资农民无法承受, 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才能完成。

2.4 加强农业科研及其推广, 优化农产品品种与品质

随着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的根本性变化, 农业竞争优势的发挥程度越来越取决于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程度, 取决于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因此, 必须下大力从体制与机制上切实解决科教兴农、科研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 建立农业科研创新体系,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实现农业增收方式的根本转变。

只有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才能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 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圴衡发展, 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

摘要:新世纪以来, 国家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本文分析了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 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上一篇:SVM分类器下一篇:折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