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旅游业

2024-06-22

宜宾旅游业(精选九篇)

宜宾旅游业 篇1

2015年,宜宾市累计接待游客3494.91万人次,增幅为23.83%,实现旅游总收入332.3亿元,增幅为29.78%;旅游总收入在全省排名第四位。借举办2006年“四川旅游发展大会”和2015年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之际,宜宾市十年间旅游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作为一个旅游资源极丰富的旅游目的地,全市旅游收入仅占全省的5.3%。宜宾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市,然而还不是旅游强市。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构建完整的城市旅游形象识别系统,导致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塑造出鲜明、独特、有招揽力的整体旅游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

宜宾曾经先后提出过不同的形象定位,如:“万里长江第一城”“酒都”“僰人故里”“哪吒故里”“宜山宜水最宜宾”“醉美宜宾”“西南半壁古戎州”“美丽中国山水宜宾”等,但是频繁的更换形象,导致旅游形象模糊。目前的一些形象表达,如“蜀南竹海天下翠”“僰人悬棺天下谜”“神州琼浆五粮液”“石海洞乡天下奇”等都是针对某一项旅游资源,即局部形象和某项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而不是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2013年,宜宾市旅游局开始面向全社会有奖征集旅游宣传口号,结果一等奖空缺。获得二、三等奖的宣传口号,如“酒香茶韵,山水宜宾”“人文酒都,山水宜宾”,这些似曾相识的表达明显缺乏识别性。2015年,根据《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提出的“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实际上是旅游地的产品特色定位,即某一旅游地在本规划期内旅游产品的战略方向和重点,而非形象定位(1)。

2 游客感知、认知的宜宾旅游形象识别系统分析

游客的感知和认知对宜宾市旅游形象识别系统的构建,具有基础性的意义。笔者于2015年8—10月组织宜宾八个旅行社针对来宜宾旅游的游客作了市场调查问卷,发出有效问卷28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64份。

2.1 游客本底感知形象与实地感知形象冲突

调查显示,酒都(五粮液产地)是游客对宜宾最突出的本底感知形象(76%),这与五粮液在全国白酒行业的龙头老大地位和五粮液长期卓有成效的产品宣传有关。“酒都”明显突出了宜宾以五粮液为代表的酒文化,也是游客认知度很高的特色形象,但是其概念过于局限,不能涵盖宜宾富有特色的多元文化。游客在游完宜宾后,认同酒都的实地感知形象占不到40%,远远低于来宜宾前认同酒都的本底感知形象的比例(76%),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酒文化是宜宾的核心旅游资源之一,但是不能完全代表宜宾的整体旅游形象。

2.2 局部旅游形象遮蔽整体旅游形象

游客的实地感知形象,第一位的是“蜀南竹海”(82%),第二位是“酒都”(35%),第三位“中国石海”(23%)。可以看出,排在前三位的游客实地感知形象均为局部旅游景区或者旅游资源的形象。而城市整体旅游形象,如“万里长江第一城”(21%)、“宜山宜水最宜宾”(9%)、“醉美宜宾”(12%)、“西南半壁古戎州”(5%)等均不能得到大多数游客的认同,说明局部旅游形象严重遮蔽整体旅游形象,也说明宜宾的整体旅游形象游客感知模糊,没有识别性。

2.3 游客满意度调查

调查显示,旅游购物条件差是影响宜宾旅游形象的最大障碍因素(52%),尽管在市内有旅游购物一条街,但是有其名而无其实,迄今为止宜宾还没有一个综合性的旅游购物大型商场。交通障碍也是一大影响因素(38%),部分区域内、外部交通网络较差是导致游客对交通状况不满意的原因。另外,有29%的游客认为宜宾污染严重,28%的游客认为旅游信息指示不足,25%的游客认为宜宾旅游设施差。游客对饮食、旅游服务、宜宾人热情友好有较高的满意度。

3 宜宾旅游形象识别系统的构建

城市旅游形象识别系统CTIS来源于企业CIS战略。对城市旅游形象进行设计,其含义不仅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也赋予了“City Tourism Identity System”(CTIS)新概念。CTIS由三部分构成:理念识别系统(MI)、视觉识别系统(VI)、行为识别系统(BI)。

3.1 MI:旅游形象定位———重新诠释

对宜宾的旅游形象定位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应该定位为什么,而是不能再继续无结果的争论。因为旅游形象定位的传播,多非一日之功,需要相当稳定地诠释性宣传与引导。(1)

“万里长江第一城”是宜宾最鲜明和最具整合功能的旅游形象定位。“万里长江第一城”之谓,古已有之,深入人心,也是宜宾旅游资源里最具垄断性的一个方面,可谓天赋宜宾超强定位的基础。宜宾市政府从2003月以来至今,已向中国国际互联网、雅虎网络实名申请注册了“万里长江第一城”“万里长江第一城·cn”“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等17个电子域名。这说明宜宾市政府经营城市的理念和把“万里长江第一城”作为城市品牌的有力支撑的高度重视。

应该重新诠释和解读“万里长江第一城”。“万里长江第一城”源于地理位置,又要超越地理位置。“第一城”既是区位,又可以解读为宜宾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所处的高品位、高级别的位置。通过重新诠释和解读,把宜宾的大江文化、僰文化、酒文化、哪吒文化、古镇民居文化和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等内容作一个很好的整合,也是对宜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表达。

3.2 宜宾城市旅游形象的视觉设计(VI)

3.2.1 确立长江地标广场———长江公园的城市地标地位

宜宾历来缺少标志性建筑,如果非要找一个的话,很多宜宾人认为是大观楼。但是宜宾大观楼本身不具有垄断性,更重要的是与旅游形象定位无明显关联性。长江零公里地标具有绝对的垄断性,它应该是宜宾的地标。现在的地标广场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更明确地突出“长江零公里”的概念,可以考虑改名为“长江零公里地标广场”。新建成的长江公园环境优美,亲水线、临水线、骑游道的设计匠心独具,充分体现了“人江一体”的理念,应该成为宜宾新的地标区。

3.2.2 加强游客第一印象区和最后印象区的环境建设

宜宾的火车站和机场及公交线路设计尤其应该改进。同时要大力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使宜宾的建筑、主干道、交通口岸大门景、广场、绿化带、城市灯饰等景观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色彩。通过艺术性的设计,多侧面融合、展示长江文明,给人以鲜明、独特、新奇的视觉冲击力。

3.2.3 统一设计宜宾城市旅游形象的旅游徽志、标准形象图片、旅游吉祥物等

宜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城市旅游形象的旅游徽志、标准形象图片和旅游吉祥物等。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聘请专家策划,有奖公开征集等,并进行统一设计。图案标志要简洁醒目、易于识别。一经选定要相对稳定、长期使用、反复宣传,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2.4 整合特色商品与美食资源,建设宜宾旅游特色街区

特色街区是旅游城市不可或缺的“亮点”。宜宾城市旅游特色街区应尽可能的提供适合步行者的空间,整合宜宾的特色商品,成为旅游购物中心,改变目前宜宾旅游购物一条街有名无实的情况。同时,游客对宜宾的美食有很高的认同度,宜宾可建一座“西部名吃城”,并针对散客、团队客人和内宾、外宾分别设置相应的功能区,以满足旅游者“美食”的需求。

3.2.5 建设宜宾“智慧旅游”工程

宜宾智慧旅游工程建设应分别从面向游客、面向旅游管理部门、面向旅游企业的角度,梳理出面向游客的智慧服务体系、智慧营销体系和面向政府的智慧管理体系以及面向企业内部使用的智慧旅游试点工程。

3.3 行为识别系统设计(BI)

3.3.1 市民行为形象是核心

市民素质决定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而市民行为是市民素质的外在显示。城市居民的热情好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游客在旅游城市中的某些不适感,因此应充分发挥宜宾人包容、豪爽、热情的性格特点,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3.3.2 旅游企业行为形象是关键

旅游企业的行为是旅游城市行为形象的指示器,宜宾市所有和旅游相关的企业都应该把“一切为了游客”作为经营的宗旨,把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宜宾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篇2

【宜宾旅游环境】宜宾市,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2008年人口为526.98万,汉族为主。始建于汉高后六年(前182),古名僰道、戎州、叙州城,几经改变,北宋政和四年(1114)改宜宾县。1951年从宜宾县析出建宜宾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貌有丘陵、河谷阶地、低山3种类型,以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水量1164.8毫米,年均温17.8℃。为川南交通枢纽,商贸发达。土地肥沃,利于种植和养殖业;水电、陶土、建筑用砂石资源极为丰富,沙金、煤炭具有一定的开采量。工业生产门类齐全,工业产品中新闻纸、化工产品在中国均占重要地位。特产有糟蛋、五粮液酒、叙府大曲和功夫红茶,其中五粮液酒和功夫红花茶驰名中外。名胜古迹有真武庙群、大观楼、流杯池、旧州塔、白塔等。因五粮液 酒产于此,因此宜宾又称为“酒都”。又因岷江,金沙江,长江在此交汇,故又是著名的“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宜宾还形成了具有本地区古老民族文化特色的僰文化、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及独特的川南民俗风情等,产生了诱人的魅力和影响。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宜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遍及全市。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座。得力于丰富独特旅游的资源和“九五”期间宜宾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被省政府定为四川四大旅游优先展区之一、四川四条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现已形成了以蜀南竹海为代表的“竹文化旅游”、以名城名酒为代表的“酒文化名城旅游”、以僰人悬棺为代表的“僰文化旅游”三大旅游主题,并正在构建名城名洒名景一体化旅游。2006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收入达到627.13万人和36.29亿元。宜宾主要旅游景点:蜀南竹海 ·西部大峡谷·忘忧谷·李庄·流杯池·赵一曼纪念馆·仙寓硐·天保寨(天保洞)·石海洞乡 ·博望山·夕佳山民居 ·五粮液酒厂·真武山古建筑群 ·僰人悬棺·丞相祠堂·宜宾学院 ·华藏寺·筠连岩溶 ·旧州塔·大观楼·哪吒行宫 ·宜宾天池·筠连古楼山·八仙山·七仙湖。而目前我市的旅游业发展虽然较迅速,代表性的景点蜀南竹海,石海洞乡,五粮液酒厂以及李庄古镇等地区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有很多地区的景点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各地的旅游资源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在农业旅游资源这方面的进度非常的小。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1,地文景观石海洞乡:兴文石海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公园内石灰岩广泛分布,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环境和气候环境条件形成了兴文式的卡斯特地貌。2,水域风光三江汇流:得力于岷江,金沙江和长江,宜宾也是名副其实的依山傍水,三江并流也是一大奇观。还有文星河,南广河和长宁河等多条河流。3,生物景观蜀南竹海: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目的地四十佳”,2001年被评为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是世界“绿色环球21”认证景区及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而且是中国国家射击队文化休闲基地。翠屏山:翠屏山与真武山毗连,山上森林茂密,是我省城市近郊最大的森林公园。翠屏山海拔503米,它因“山色四季常青,望之若屏”故名。山上有唐代石刻千佛岩,“翠屏晚钟”是“宜宾八景”之一,四川省级森林公园。佛现山栀子花节:栀子花节的主题是“田园花香、生态宜宾”,旨在以打造“产业宜宾、畅通宜宾、生态宜宾、人居宜宾”四个宜宾及“宜宾佛现山栀子花节”为载体,带动以赏花、品果、体验生态农业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引导游客走进栀子花海、走进新农村,体验乡村旅游的乐趣和魅力,并以“栀子花为媒、文化旅游搭台、经贸招商唱戏”,促进宜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屏山老君山:是宜宾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峰,且有很多珍稀动植物。4,遗址遗迹僰人悬棺: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珙县麻塘坝和苏麻湾,兴文县九丝城,是古代悬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现已发现遗址四十一处,计有悬棺二百八十八具,是中国乃至世界悬棺最多的地方。李庄古镇:是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4大文化中心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4A

级风景名胜区,镇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1939年,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央营造学社、中国大地测量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等陆续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辗转内迁李庄镇,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龙华古镇:位于屏山县,是省级风景名胜区5,建筑与文化设施夕佳山风景名胜区:中国民间古建筑活化石,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真武山古建筑群:是道教文化聚集地赵一曼纪念馆僰人悬棺: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珙县麻塘坝和苏麻湾,兴文县九丝城,是古代悬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现已发现遗址四十一处,计有悬棺二百八十八具,是中国乃至世界悬棺最多的地方。长江大桥,菜坝机场,宗场区域国际机场,宜宾港。6,旅游商品宜宾燃面:宜宾燃面特点是: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因其油重无水,引火即燃,故名燃面。宜宾芽菜,宜宾红茶,宜宾糟蛋,宜宾兰香斋熏肉,石磨芝麻油,竹工艺品,李庄白肉,叶儿粑,南溪豆腐干。7,人文活动谢奉琦,同盟会成员。赵一曼,抗日民族英雄。中国宜宾早茶节:每年2—3月华夏酒歌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宜宾为永久举办地,2010年为第一届。宜宾酒圣节:每年12月17—19日

【旅游资源评价】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宜宾总面积为13283平方米,由九县一区组成。其中的蜀南竹海、石海洞乡、翠屏山等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使用价值,蜀南竹海可以称得上是宜宾之肺,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森林之一”。还有屏山县的老君山也是宜宾市游人的观赏游憩之地,宜宾市的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具有极高的观赏、游憩、使用价值。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宜宾之竹文化:竹之美景----宜宾是一个由竹环绕的城市,因《卧虎藏龙》而扬名天下的蜀南竹海则是“竹之美景“的代表。竹之工艺----江安簧竹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之美食----宜宾的竹筒饭,三鲜竹荪汤等。大江文化:数千年来,浸润在宜宾人血脉中的第一文化元素,就是大江文化。大江容纳百川、奔向海洋的气魄,塑造了宜宾人兼容并包、开放开明、崇尚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气质,这是大江文化的灵魂。宜宾是长江上游人类开发最早的农耕地区之一。宜宾是万里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是长江上游远古及今最为繁华的水码头之一。僰文化:僰民族是曾经长期生活在宜宾的少数民族之一。现在国家级文保单位僰人悬棺、石城山崖墓群、黄伞崖墓群均是僰文化的标志。哪吒文化:宜宾被海峡两岸认定为哪吒故里。翠屏山腰修建了哪吒行宫,成为台湾地区太子教信众公认的祖庙,海峡两岸众多哪吒信徒慕名前来拜祭,促进了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茶文化:宜宾是一个具有3000多年茶叶生产历史的古老茶区,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由于种植早茶的历史悠久,产早茶的时间领先,早茶的品牌众多,故而于2009年3月1日被中国茶业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早茶之乡”称号。

【珍稀奇特程度】宜宾是“万里长江第一城”,是我市特有的一项景观,蜀南竹海于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目的地四十佳”,夕佳山古民居建筑也是我市特有,兴文县的僰人悬棺所代表的僰人文化也是我省的典型代表。还有其他的景观也是独具风格,多为我市所特有。

【规模、丰度与几率】我市的旅游资源的规模还是比较高,有蜀南竹海这世界闻名的旅游风景区,还有“世界地质公园”之称的兴文石海,夕佳山古民居,真武山古建筑群,翠屏山省级城市森林公园,李庄古镇及老君山等,都具有很高的独立性,自然与人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完整性】我市旅游资源相对比较完整,形态结构上无很大的明显。李庄古镇的古建筑有一定的改变,很多建筑区已经被重新修建,已没有当年的古色古香,大型的蜀南竹海和兴文石海都进行了一定的保护措施,没有很明显的改变。

【知名度和影响力】翠屏山为省级城市森林公园,兴文石海也是西南地区典型的卡斯特地貌,李庄古镇和夕佳山古民居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蜀南竹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最大,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目的地四十佳”、“中国生物圈保护

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等荣誉称号。【适游期和使用范围】宜宾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低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具有气候温和、热量丰足、雨量充沛、光照适 宜、无霜期长、冬暖春早、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50-1,618mm,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1.7%,主汛期为7~9月,降雨量更 集中,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1%。年平均日照数为1000~1130小时,无霜期334~360天。年平均风速仅为1.23m/s,多为西北风和 东北风,静风频率较大,高达34~53%,风速小。因此宜宾的适游期市相当长的,一年四季均可游览。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宜宾市的环境保护这几年在飞速发展,也由于蜀南竹海的缘故,宜宾的气候相当宜人,我市旅游局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现有的环境资源,加强环境的安全,但执行力度不够,宜宾的环境也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保护措施: 加强对文物古迹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内新建建筑修建的控制和审批,把文物古迹的维护与保护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建立、健全地方名城保护规范性文件,以利于管理与控制。、积极疏散旧城区人口,特别是对古城风貌区内密集的住户,应尽快疏散,这有利于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古城风貌区环境的改善。加强旧城区的环境整治,建设好文物古迹的消防通道,适当加大文物古迹周边的消防栓密度。占用文物古迹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有计划地安排搬迁或加强保护措施。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维修应保持原有的风貌特征,不得任意改变,对建筑文物的展示、空间利用,应以保护为前提,文物建筑的建设控制地带除已明确划定的外,一般以建筑高度的2倍划定。加强宜宾的环境保护工作,搞好江河污染治理,改革宜宾的能源结构,防治大气污染,积极改善交通条件,防治城市交通噪声,使宜宾历史文化名城山常青、水常绿、天更蓝。提高市民的名城保护意识,全民动员开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宜宾,弘扬名城文化,爱我家乡的活动。

宜宾旅游业 篇3

一、景区概况

4A级的宜宾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位于长宁、江安两县毗连的连天山余脉,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是以竹景为主要特色,兼有文物古迹的风景名胜区;4A级的兴文石海洞乡位于兴文县城南的兴堰、石林、周家、德胜、博望等乡境内,包括小岩湾地质园区、僰王山园区、太安石林和凌霄城园区,景区面积13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的景区;2A级的宜宾长宁西部石林位于长宁县南部,是一处融竹林、石林、深洞、瀑布、温泉为一体,面积为60平方公里的景区;宜宾长宁佛来山景区位于长宁县东北面开佛乡境内,面积14平方公里,是文物古迹兼具农业景观的景区。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景观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会引起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同类型的旅游区之间会出现竞争排斥,不同类型的旅游区之间则会产生互补。参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的旅游资源分类,结合景区内实际勘查的景观单体情况,对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景观和人文景观六种类型进行比较,可以得到景观类型数据,通过景观多样性指数揭示景区景观异质性程度,横向比较后能确定景区在区域整体开发中的方向和地位:

三、研究结果

利用宜宾市交通地图和实地考查,经过统计对数据处理后得到表1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1.旅游资源品质

四大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十分富集,其中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和兴文石海洞乡拥有全部六种资源类型,景观多样性指数较大,两个景区的面积相当,在区域旅游中应具有同等地位,都具备综合化、大型化开发潜力。长宁西部石林景区虽然也具有较多的景观类型和较好的景观多样性,但其面积较少,因而具备生态旅游或度假旅游开发潜力。长宁佛来山景区景观类型较少,景观异质性不大,但其遗址遗迹景观的特色突出,有发展乡村民俗旅游的良好基础。

区域旅游资源对游人的吸引力主要来自地文景观和生物景观。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的竹景和兴文石海洞乡的地貌景观有较高的知名度;长宁西部石林与两处4A级景区的地文景观和生物景观有较大重叠,但其水域景观优美;长宁佛来山景区的遗址遗迹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和宣传力度较弱,对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有较强的依附性。

2.整体景观格局

从空间格局上看,长宁西部石林在四大旅游景区构成的区域中位置居中,易达性最好;兴文石海洞乡的隔离度最高,与区域中心的距离最远。长宁西部石林和佛来山景区由于同处长宁县境内,从宣传和旅游路线规划上看,已逐渐成为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外围景区,甚至成了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的景点;兴文石海洞乡的四大园区在地域上较为分散,其中僰王山园区紧临长宁西部石林,与小岩湾地质园区距离较远,整个景区呈东南-西北走向的狭长形分布。从整体上分析,四大景区基本在一条线上以长宁西部石林为中心呈点状分布,与宜宾市市区距离依长宁佛来山景区、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长宁西部石林、兴文石海洞乡次序逐增。

3.景区联动性

近年来,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和政府对景区建设的高投入,旅游质量和规模有较大的提升,兴文石海洞乡在管理上改制后也收到了成效,从2000年~2005年,两区游客数量分别从35万和5万人次攀升至81万和71万人次,而长宁西部石林和佛来山景区的游人数量始终保持在2~5万人次。实地调查发现,一地游人数多,只有少数游客选择同时游览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和兴文石海洞乡的中心景区,长宁西部石林和佛来山景区的本市游客多。四个景区的发展较为独立,提供的旅游模式较为单一和相似,景区间往返成本较高,因而,选择周游四大景区的游客极少,景区间没有出现旅游联动效应。

4.开发建议

(1)改善易达性增强联动

根据四大旅游景区在地理空间上有一定的邻近性的特点,应从整体上予以长远规划,首先应改善四景区间的基础通道,在景区间修建最便捷的旅游公路,缩短景区间的路程,提高相互间的可进入性,打造区域无障碍旅游、推行无缝隙服务,实现合作区域内旅游交通体系化、旅游服务一体化和旅游信息联动化。建立景区间的发展与协作,在统一宏观决策下建设,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最终形成旅游集群,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树立起大旅游产业观念,重构旅游价值链,并逐渐实现线面整体推进,把区域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2)弱化旅游地资源的替代作用

四个旅游景区的基础资源条件都很好,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首先应该发挥独立的支配效应,利用各自国家级品牌声誉,进一步提升其知名度,再立足于区域,强化旅游形象整体宣传,互为依靠,共同增强区域旅游的吸引力,降低宣传成本。景观共轭性是旅游景区联动开发的基础,四大景区都有共性旅游资源,要分享旅游客源,就需以个性丰富共性,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如长宁西部石林就应利用其区域中心位置优势,修建更多的住宿设施并推出以休闲为主的旅游项目,佛来山景区就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项目,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和兴文石海洞乡可在综合化发展中,在旅游供给内容和产品上加大互补性,只有旅游复合价值得到提升,通过优势互补,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3)挖掘文化渊源增强后续发展潜力

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未来的旅游市场竞争将取决于自然景观品质和人文内涵价值。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才有发展和扩张的后续动力。在深度开发中整合资源,用产业化的思路对文化资源如竹文化、水文化、石文化、佛文化、僰人文化等进行有效的商品开发,使潜在的文化资源成为可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如果每一处景区既有生态风貌又有独特区域文化,无疑会增强整个区域旅游地对游人的吸引力。

四、结语

宜宾市的四大国家级旅游景区,虽然在地域上比较集中,但都应保持各自独特的旅游个性,在确立自己主体发展地位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增强联动,以点促面形成旅游上的集群优势,并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中突出文化品味,最终走上统一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

宜宾旅游业 篇4

旅游职业教育和旅游产业一个是提供人才,一个是直接从另一方获取人才,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旅游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旅游业培养、运输专业人才,使旅游业可以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旅游职业教育就起着为旅游业作铺垫的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旅游职业教育人才的运输,所以说旅游职业教育和旅游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职业教育,而旅游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和旅游业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总体,相信旅游职业教育和旅游业在这种互利互惠关系中都得到共同发展。

因此,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旅游职业教育是前题和基础,旅游业发展是目的。宜宾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快,培养了大批旅游人才,但如何使这些人才为宜宾旅游业服务,促进宜宾旅游业发展,不使大批旅游人才向外地流失,这是宜宾旅游业发展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宜宾旅游职业教育如何更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关注的问题。

1 宜宾旅游职业教育现状

宜宾的旅游教育资源较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开设有旅游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有10多家,其中本科院校1所,高等职业院校1所,中等职业院校近10所。培养的毕业生层次有本科、高职(专)、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高)等。这些院校中,专业从事旅游教育的学校1所,其余均是内设的旅游专业。总的来看,我市培养旅游人才院校有一定数量,但规模不大,尚未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品牌学校。培养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的学校相对缺乏。而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层次的市属学校数量少,规模小,在为旅游企业提供技能人才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此外,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旅游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师资力量跟不上、缺少实训场地和设备、办学条件差等制约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

另一方面,从旅游企业的情况来看,随着我市旅游业的发展,现有星级酒店近20家,各类旅行社近30多家,有一定影响的景区、景点10多处,这些企业每年需要大量的经过专业培训的并取得从业资格的高、中级旅游专业人才。加之,旅游业人才新陈代谢周期短、流动性大的特点,有关资料显示,我市旅游人才供需缺口每年在30%以上。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近两年旅游专业的毕业生非常抢手,一些学校,例如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宜宾商职中的旅游专业学生,常常是学生还没毕业,已被用人单位预定一空。宜宾培养出的旅游专业人才留在宜宾的很少,几乎都是大城市、沿海城市的高星级酒店、景区预定了。在宜宾旅游企业用人中,真正从旅游院校毕业的很少,大多从社会上招聘的,这大大影响宜宾旅游业的发展。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情况来看,我市旅游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旅游职业教育对宜宾旅游业的影响还没有受到重视,而宜宾的旅游职业教育也没有真正为宜宾的旅游业服好务。

2 宜宾旅游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投入不足,影响了旅游院校的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多年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受制于此,宜宾市的旅游院校建设发展不快,普遍存在:经费短缺;教学、实训场地不足、设备落后;教师待遇不高,教师培训、进修和必要的职业实习经费无法保证等困难,制约了旅游院校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2.2 旅游职业教育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旅游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占比例偏小。如从中专(中职)学校来看,我市有旅游类学校名称的只有1所,其余的院校均为内设旅游专业,招生数量有限。目前宜宾市旅游专业在校生不足2000人。二是旅游职业教育的学历层次、专业设置不合理。从学历层次来看,缺乏培养大专层次以上、具有职业特长的中高级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学校或专业。从专业设置来看,主要集中在宾服、烹饪、导游、旅游管理类,而缺少旅游营销、网络策划、会展策划等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三是旅游职业学校规模、分布不合理。由于条块分割、行业分割、部门分割,造成各旅游专业重复建设,小而散,教育资源浪费。

2.3 旅游院校师资质量亟待提高

旅游职业教育需要的教师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而目前从事旅游专业教育的教师,多为“半路出家”人员,既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旅游专业教育,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更没有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教学方式多为照本宣科,很难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2.4 旅游企业就业准入制度落实不到位,不利于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些旅游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违反就业准入制度,从社会上录用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和技能培训的无证人员上岗,而劳动和旅游部门又缺乏必要的监管措施,从而,一方面导致一些旅游行业服务水平不高,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旅游职业学校生员的困难,影响旅游职业教育发展。

3 旅游职业教育对宜宾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1 旅游职业教育是宜宾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宜宾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没有人力资源的支撑,任何好的发展思路都将无法实施。如果把招商引资作为宜宾经济发展外因的话,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则是宜宾旅游业发展的内因。相关研究显示,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发展旅游产业,需要旅游从业人员具有高素质、高技能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变化。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专业人才紧缺现象将会愈发严重,旅游职业教育如若不能承担起繁重的培训任务,旅游人力资源问题必将成为宜宾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3.2 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宜宾旅游投资环境

招商引资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多年来,在投资环境方面,地方政府重视的多是税收、地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而对于建立良好的人才环境则重视不够。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中国入世后,税收、地价方面的操作空间越来越小,外商看重的也将是良好的人才环境,尤其是旅游景区更是如此。据介绍,近期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些外资外迁现象,其原因就是当地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而在另外一些地方,为了吸引外资,甚至由政府出资为外资企业进行职工培训,引进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宜宾旅游业要更好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这既体现了外商对人才需求上的变化,也体现了地方政府思路上的变化。旅游职业教育也是一种投资环境,从根本上说,为投资商提供人才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就是最大的投资优惠。

3.3 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有利于创造一种良好的经济文化环境

教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旅游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在创造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化的“经济文化”。这种文化具有更多的职业、科技和市场色彩,这样的文化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催化”作用。现在一些城市十分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这对于丰富城市的文化底蕴无疑是必要的。而宜宾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厚重的城市,通过旅游职业教育,可以发掘宜宾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让从业人员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营造旅游企业的文化环境。

3.4 旅游职业教育是提高宜宾旅游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目前,宜宾各旅游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现代化经济条件下,加强旅游业管理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对于宜宾旅游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旅游职业教育既可以通过为企业培训等方式加强已有的经济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又可以为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提供人员。旅游企业中是否能进行现代化的管理,管理的有效程度大小,又都是与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关的。旅游职业教育通过塑造旅游从业人员的现代人格,实现旅游从业人员的现代化,从而使从业人员能认同组织文化,能与现代管理要求相一致,积极配合管理施行,提高现代管理的效能。经济管理者的来源一是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人员中提拔,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通过旅游职业学校直接培养。还可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作用。在宜宾的旅游业发展中,只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全面提高,才能加速旅游业的发展。

4 旅游职业教育服务宜宾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4.1 加快发展宜宾的旅游职业教育

为促进宜宾市旅游业的发展,应加快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培养大批旅游专业人才。一是制定相关旅游职业教育相关政策,依法加快我市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旅游职业教育质量。二是财政要加大对旅游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现有的旅游院校的办学条件,并在整和现有旅游职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建成2-3所规模大、起点高、有特色的品牌旅游学校,做大我市旅游职业教育蛋糕,带动宜宾市乃至全省的旅游业发展。三是依托宜宾高职教育优势,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积极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加强对旅游业发展所需的行政领导人才、职业经理人才、旅游专业师资和旅游业发展所短缺的会展策划、度假管理、景区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发展我市的旅游业提供人才支撑。四是积极鼓励、扶持旅游企业、社会团体、民间资本参与兴办旅游职业教育,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发展旅游职业教育。五是政府要履行好宏观管理的职能,配置好旅游教育资源,防止盲目办学和无序竞争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4.2 改革旅游教育体制

改革旅游教育体制,突破条块、部门、行业分割的束缚,建立旅游职业教育网络,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目前,公办旅游职业教育分别由教育部门、劳动保障部门、旅游行业企业多头举办,大多小而全,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而这些旅游院校从行政管理体制上分属省、市、县(区)几级管理。建议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争取上级行政机关的支持,积极与有关部门、行业联系,突破体制束缚,从有利于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出发,整合旅游教育资源,通过合并、重组以及开展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多元合作的方式,组建旅游职业教育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旅游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

4.3 加强对旅游院校建设的指导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旅游院校建设的指导,在提高师资质量、更新课程设置、改善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为旅游院校提供信息和帮助。同时,规范好旅游院校的办学行为,防止出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情况出现,保障旅游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4.4 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明确专业发展定位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宜宾旅游人才需求缺口相当大,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这说明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还没有完全满足企业需求,旅游职业教育应在每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组织教学专业人员深入企业,了解社会企事业单位对旅游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培养规格、人才素质等需求和变化情况,主动适应企业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调研,科学规划,突出自我发展优势,明确提出旅游专业的发展定位以适合旅游发展的需要。

4.5 校企合作,加强旅游职业教育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学生能力的培养,仅靠书本知识是无法形成的,必须把所学专业知识与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作为旅游职业教育来说,必须与企业合作,实施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建立具有仿真模拟功能的准职业训练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把企业操作及时切换到学校教学过程中,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最充分、最先进的现场实践训练,使其真正具有职业岗位能力。

4.6 提高旅游职业教育师资质量

采取综合措施,保障、提高旅游职业教育师资质量。一是保障新进教师的质量。提高对从事旅游职业教育的资格要求,严格考核,尤其要加强对实践技能的考核。二是提高在岗教师素质。教育部门要制定对旅游职业学校现有教师的培训提高计划,对所有在岗教师进行旅游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定期培训、进修,重点是对他们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力争使骨干教师都能成为适应旅游教育新形势的拥有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双师型”。三是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提高优秀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吸引外地优秀师资。

参考文献

[1]李锦斌.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8.

[2]杨益民.区域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高教与经济,2006.

[3]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宜宾旅游业 篇5

本文在宜宾旅游资源总体概况的基础上,规划出宜宾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开发格局,提出了以“一廊、二带、四线”为重点的四大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并对宜宾旅游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旅游资源;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服务业的地位越来越高,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业作为一种综合性、关联性较广的产业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青睐。旅游业有助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与其他产业相比,在安排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新时期旅游业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其他相关产业如餐饮业、娱乐业等的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

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宜宾旅游资源总体概况

宜宾市,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因五粮液酒产于此,因此宜宾又称为“酒都”。又因岷江,金沙江,长江在此交汇,故又是著名的“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迁徙、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宜宾物产丰富,交通发达,气候宜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川南的旅游热地。 宜宾列入国家文物图集的文物点就有2704个,其中遗址38处,墓葬1411处,古建筑334处,石刻及石窟寺216处,近现代纪念性建筑、重要史迹和其他文物702处。全市共有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湿地公园2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27处、县(区)级100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1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处。现已形成了以蜀南竹海为代表的“竹文化生态旅游”、以名城名酒为代表的“酒文化名城旅游”、以僰人悬棺为代表的“僰文化旅游”三大旅游主题,并正在构建名城、名酒、名景一体化旅游区。 总体上看,宜宾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宜宾市多样性的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宜宾是一个集总量丰富、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于一体的.旅游资源大市,是一个可以推向国内外市场的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宜宾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布局

(一)宜宾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宜宾是一个集总量丰富、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于一体的旅游资源大市。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从具有资源优势适宜优先开发来看,大致可分为四大板块旅游区。

1.大城区板块 重点包括翠屏区、南溪区、临港开发区、高县北部,挖掘酒文化、长江文化、抗战文化、道教文化内涵,开发文化观光体验、生态休闲度假为核心的旅游吸引物,完善中心城区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承载力,打造宜宾旅游母港。

2.大竹海板块 重点包括长宁县、江安县南部、珙县北部,挖掘竹文化、川南民俗文化内涵,开发以自然生态和文化风情为核心的旅游吸引物,重点打造蜀南竹海养生休闲度假旅游区。

3.大石海板块 重点包括兴文县、珙县中南部、筠连县东部,挖掘僰苗文化、石文化内涵,重点打造珙县僰人故里旅游区、兴文石海探险体验区和筠连雪山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区。积极推进兴文石海与云南石林打捆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

4.向家坝板块 重点包括屏山县、宜宾县,挖掘金沙江文化、康体养身文化,以自然生态的高峡平湖、水体运动、温泉疗养为核心旅游吸引物,重点打造向家坝高峡平湖国际旅游度假区。

(二)宜宾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格局

宜宾旅游业 篇6

1.1 自然环境特征。

四川宜宾经纬度位置为103°36′-105°20′E, 27°50′-29°16′N;其地处四川盆地地形区的南缘;水热组合条件优越,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宜宾市是金沙江、岷江汇聚为长江处, 水资源丰富, 已成为水力资源重点开发地。李庄古镇位于长江上游南岸, 距宜宾市城区约19KM。

1.2 人文环境特征。

宜宾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 并且作为“黄金水道”的起点, 川滇黔交汇地, 已形成具有航空、铁路、公路全面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宜宾市人口众多, 554.29万人口, 区域内部市场广阔;历史文化积淀悠久, 在唐代李庄作为戎州府治, 在明代逐渐成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码头, 在烽火硝烟的抗日战争年代, 李庄成为战略大后方之一的文化中心。

2 宜宾李庄古镇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位置的优越性。

第一, 宜宾市地处川、滇、黔三省的交界地带, 与此同时他位于三江 (“金沙江、岷江、长江”) 汇集地, 区域外部沟通便利。随西南地区经济建设的推进, 处于横向与纵向三点一线城市建设的交点, 宜宾逐渐成为西南工业城市的腹地[2]。第二, 从宜宾经济地理区位优势分析, 同时基于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前景的情况下, 它既是长江经济带向西延伸地区, 又作为原材料和西部能源基础建设的生长地。第三, 频繁的区域内外经济来往促进了交通网络的完善, 推动宜宾城区周边旅游发展;李庄古镇到宜宾城区消费市场空间距离较短, 且已经开辟通往古镇的专车, 同时受宜宾城区带动, 潜在客源量大。随着成渝一小时经济圈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加古镇的旅游客源。

2.1.2 旅游资源优势。

第一, 文物古迹与人文景观多样, 被誉为“四川历史文化古镇”的李庄, 在古镇内拥有古民居、古戏楼以及祭祀的殿堂和庙宇, 这些都鲜明的体现了明清建筑特点, 在此古建筑布局严谨, 而且建筑群规模宏大, 独具特色, 有“梁柱结构之优, 颇足傲于当世之作”古镇四绝, 它们分别是“魁星阁”, “旋螺殿”, “九龙碑”“百鹤窗”。同时有保存完好的东岳庙、慧光寺、文昌宫等“九宫十八庙”, 且具有较高的文化欣赏价值;李庄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 同济大学迁校于此, 作为同济大学老师的梁思成、林徽因等著名人士相继迁居于李庄, 在新中国成立后, 同济大学迁回原校址, 留下来教师住址成为李庄的旅游景点之一;第二、李庄古镇位于长江南岸, 在河岸处设立休憩点, 可供游客欣赏长江南北两岸风景和滔滔不绝的长江水;第三、李庄多样的美食也成为吸引客源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李庄特色美食的代表“李庄白肉”、特色小吃“李庄白糕”和“李庄白酒”。

2.2 劣势分析

李庄古镇的存在不足的现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 李庄古镇宣传力度不足, 目前李庄古镇主要旅游客源来自于宜宾市区, 外地游客较少。第二, 旅游时长相对较短, 且部分旅游景点相距较远, 没有设立具体的旅游导向标。第三, 居民保护文化古迹的意识不强, 对于部分已存在损坏的文物古迹的修复心理不强, 部分居民拆除古住宅。第四, 交通设施不完善, 李庄古镇距宜宾城区较短, 虽已经开辟古旅游专车, 但道路设施落后的现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第五, 部分古镇旅游区域卫生情况差, 李庄古镇旅游区域内垃圾桶设置不合理,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 顾客存在不文明旅游的行为。第六, 旅游景点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 不利于旅游宣传。

3 发展建议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时代, 追求特色与多样化相结合旅游景区和便利快速的旅游线路, 成为游客选择的重点;同时民俗纯厚的乡土风情与文化底蕴深厚古朴的人文环境旅游逐渐成为旅游者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历史悠久的古镇也成为部分中小学以及大学实践的优选地, 对提高未来国民素质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为李庄古镇旅游发展未来展望而提出的旅游规划制定与实施建议, 将在六个方面呈现旅游发展意见。

3.1 增强李庄古镇旅游的整体性和知名度

对李庄旅游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李庄古镇旅游整体性不强, 旅游景点特色打造不完全, 单一的旅游景区不足以建立旅游形象的整体性, 因此需加大力度打造完整地区域旅游网络, 扩大历史文化古镇的影响力。

3.2 根据区域特色, 扩大旅游区域, 增加旅游点, 丰富旅游产品[3]

目前李庄古镇的旅游接待力较小, 空大旅游区域, 结合李庄古镇的古镇特色适当的引进受游客欢迎的旅游项目, 通过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 增加客源, 如多设立能与旅游者相互动的新颖的文化活动, 调动起游客的旅游积极性。

3.3 优化旅游线路

线路的便捷、快速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优化, 一是优化旅游区对外的联通线路, 二是优化区域内部的旅游线路。

3.4 科学管理与保护, 完善基础设施, 科学的普及旅游资源保护方法

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应制度进行科学管理, 投入一定的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旅游景区居民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与修护方法;与此同时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士的旅游文化素养与知识层面, 有利于提升旅游景区宣传面。

3.5 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利用现代化技术扩大宣传范围

遵循在古镇保护中挖掘潜在的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景观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同时不断加强旅游网络宣传力度, 积极建立古镇旅游官方网站, 加载旅游文化资源、可供选择的便捷旅游线路和古镇的特色美食;并且为加强旅游拉动力, 网站应设立景区最新旅游新动态。

参考文献

[1]潘文全.浅析宜宾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与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0 (6) :114-115.

[2]李成文.宜宾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 2005 (1) :41-42.

[3]刘亮.宜宾市古镇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战略探讨[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8) .

宜宾旅游业 篇7

(一)农村旅游发展简介

农村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度假方式,将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和农村地区结合起来,依托于农村景观和农业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形式。现代农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是农业产业升级和旅游发展方式转换的结合体。农村旅游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欧洲的西班牙,如今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在现代旅游产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我国农村旅游大致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较欧美起步晚,但是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邓爱民,2013)。

(二)贫困地区发展农村旅游具备的条件

2015年5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旅游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湖北恩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调研旅游扶贫工作中,强调“乡村旅游是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方式,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有关部门也先后在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把“统筹城市与乡村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国家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至此政府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和发展农村旅游业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兴文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全县森林覆盖率36.5%,境内分布着银杏、红豆杉、桫椤、香樟等国家级保护植物,也是川南第二大楠竹产区,兴文境内野生动物繁多,现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和省保护的野生动物有30多种。同时兴文县还拥有丰富的水文资源,和由于地势落差大造成的大量山涧瀑布,都是可发展的风景旅游项目。当地拥有的17个少数民族,神秘的苗家和少数民族特有的房屋建筑、有别与汉文化的风土人情都是发展文化旅游的资源。兴文县还拥有大片的竹林和茶山,各色河鲜和特有植物,环境和人文共同造就的地域美食,也将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同时因为是贫困山区,商业气息少,人为开发和环境污染并不严重,所以民族文化保护好,自然资源也鲜被开发,当地民风也为纯朴,许多农家特色被完全保留下来,同时当地居民也盼望能脱贫致富,旅游开发的人为阻力小。

(三)贫困山区发展农村旅游带来的意义

有学者认为农村旅游具有转移劳动力就业的众多优势,如吸纳劳动力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实现本土转移、满足乡土情结、有利于女性等弱势群体就业。历史发展和实践经验也证明,农业旅游对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农民就地安置、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低碳农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有明显成效(张蓓,2011)。笔者认为发展贫困山区农村旅游业的意义有以下3点:

1、贫困山区+区域旅游=贫困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贫困山区的人民都以林业和种植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虽然随着政府的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行,森林覆盖面积有所上升,但传统的农业运作模式不仅没有能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一直在消耗自然资源,这样的发展模式需要的得到尽快的修整。发展贫困山区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多元化,使农村资源得到合理可持续运用。政府接手统一管理,进行合理的科学规划,农业、林业、渔业科学搭配,道路整治,设施配备,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农村基础环境,合理构架一、三产业,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大的财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贫困山区+区域旅游=贫困山区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随着发展贫困山区的区域生态旅游,农村的基础设施环境变好,并且需要大量的当地农户参与进来,村民不再需要外出打工,当地就能解决就业问题,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而且是低投入高产出,家庭经济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可以不再背井离乡。

3、贫困山区+区域旅游=贫困山区文化政治开放发展

发展山区旅游,便是将外界的信息带进了山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将使村民们能更好更快捷的接触到外部新鲜事物,从而增加收入,游客的来往也将扩大村民们的眼界开放思想,从而使贫困山区的政治文化水平与外界接轨,提高村民们的整体素质。

二、兴文县的基本情况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其中农村人口39万人,县内多民族杂居,以汉族为主,有苗、回、藏、满等17个少数民族。在调查中发现,县内的乡村道路还没有完全成型,山势也颇为陡峭,交通极不便利,同时村里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的村民们受教育程度仅为4.25年,文化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大多数村庄没有网络,停电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家里住的房屋平均建房时间也在2000年左右,2010年的全年总收入和支出大都在40000元以下,能使用的家用机械化农具极少。存在很多中年男性没有结婚或丧偶,同时结了婚的家庭孩子较多,整个家庭经济不宽裕,村里配备的医疗架构也不健全等现象。

农村旅游业它解决了就业、农村地区转型发展和经济增长等问题,同时作为发展速度快、回报利润高的行业,已被广大贫困农村地区所接受。兴文县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天然旅游资源的县城,现已经对一些极具特色的区域进行旅游开发,如石海洞乡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是4A级风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僰王山风景区翠竹覆盖,清幽静雅,被誉为“梦幻山水世界”、“旷世绝景”,景区景色怡人环境优雅。但是由于景区分散,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旅游体系,相互之间沟通不协调,会使游客游玩不尽兴,而旅游区的一系列配套设施没有完善,风景区的出入口设计不合理,停车场过远,周边食宿没有发展起来,旅游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还需加强。

虽然当地政府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长,暂时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体系,从社会风气方面未体现出有关旅游文化的痕迹,而现已建成旅游区的地方虽然比较富裕,但对于贫困山区的整体带动作用不明显,以旅游带动脱贫的作用力不显著,所以因考虑着重发展区域农村旅游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单个风景名胜,将旅游引入贫困农村作为重点产业,带动整体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区域生态旅游,将各个村的特色展现出来,并且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合家欢乐,返璞归真”为形象,吸引城市家庭到此游玩。

三、贫困山区发展农村旅游的制约因素

(一)发展缺少整体规划

受山区地形影响,各个村落相隔较远,交通也不便利,如果要将村与村联合起来成为一整片的旅游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道路的整修,而且完善一个旅游区所需要的时间长,资金要求量大,前期收益回报慢,风险大,还需合理分配利益,调解合作伙伴之间的利益冲突。但如今农村旅游并没有连接成一个整体发展,各自为政,重点不突出,项目建设重复分散,布局不合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能合理充分利用资源,无法产生规模经济。

(二)缺乏长期资金和人才技术支持

国内农村旅游理论起步晚,知识体系还不完善,缺乏农村旅游的管理人才,不能科学运用自然资源,以有效手段保护当地文化,不能合理估计土地承载力,很难进行高水平的规划和发展以高效率创造财富,同时各个我国农村地区差异大,需要政府做好提前的战略规划,因地制宜,并且协调村民和企业的关系,但统筹难度大,成本高,需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而需要的大量资金无法保证及时供给,往往会存在因资金不到位而拖延工程的现象。

(三)当地服务设施和观念不健全

农村旅游的基础设施不完备,并且存在着一些落后的生活习惯,配套的住宿、餐饮业难以管理,卫生、安全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把控,同时可能会存在当地村民的观念尚未完全开放,文化水平较低,对于旅游业这样的第三产业而言,无法提供合格的服务水平,而培训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运用人才进行思想层面的宣传,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宣传力度不够并且缺乏自身特色

拥有好的资源需要学会利用,兴文县拥有如此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发展的旅游项目却鲜为人知,宣传力度十分欠缺,一个好的宣传可以为景区积累人气、吸引投资甚至是吸引人才,缺乏宣传则会明珠蒙尘,如梦仙境也只能默默无闻,虽然兴文县有着良好的旅游资源,但是现有的旅游景点却没有充分展现出自身特色,有些盲目跟风,样板化建设使良好资源遭到浪费,大众化设计,内容单一,没有依靠当地特色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以实现增收,更没有立足于自身情况,利用外部企业建设旅游特色品牌。

四、促进贫困山区农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主导与市场竞争相结合

由当地政府牵头引线,统筹大局,对片区进行科学合理划分,突出中心区域,带动周边发展。以便捷、舒适为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观光车、观光船等交通工具,修建乡村公路,支持自驾游。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大力扶持想创业的农家,为其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优惠政策,并对其经营成果进行评估,鼓励优秀商店,淘汰鸡肋商店,对整个旅游区商店进行科学布局,推动局域脱贫。将旅游市场的打造融入市场,在社会上进行一系列招标,以求该片区旅游能更加专业化、高效化、便捷化,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可以促进该旅游业市场的活力,增加其竞争力。政府主导的权威性和统筹性与市场竞争的活力性和专业性相结合,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共同打造一个拥有活力的、科学的生态旅游区。政府进行宏观把控需密切合当地实际,突出农村风貌和特色,合理布局体现人本思想,利用当地的人财物和周边资源联合发展。

(二)建立制度保障资金和人才的来源

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保证资金的持续供给。配套设施不完整,工程进度慢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资金无法跟上进度,保证充足的资金提供可以进一步加强旅游区管理,提供更加便利有效的一体化旅游。建立人才系统和资源库,运用大学生志愿者,保证人才的供给和资源的科学利用,同时,加强文化方面的宣传力度,农村旅游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投资,更是对广大农村地区的一种资源保护和文化建设,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当地环境、文化的保护,并以“保护”为旗帜吸引有识之士加入建设当地农村旅游产业。

(三)制定增强村民保护和服务意识的培训计划

建立农户的培训体系,提高农户的服务质量和思想高度,使农户建立起保护环境、勤劳致富的观点,营造真善美的环境氛围,保持纯朴的民风民情。可以由政府单一发起,也可有政府与企业或者学校合作,建立培训机构,制定培训计划,由培训小组实实在在的下到每一个旅游村里召集村民进行培训,培训的进行需因材施教,通俗易懂,同时对村民进行基本考核以督促村民学习,提高村民素质,保证整个村庄能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村庄,并且进行不定期暗访,针对暴露出的问题予以解决,以保证旅游的人文基础和服务基础。

(四)以互联网+的形式发展特色产业链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大多的青年人和城市人都是用网络进行沟通和购物,全面实现网络化,将网络引入旅游产业,从宣传介绍到特色产品销售都能在网络上进行,网络上的宣传,成本低、效果好,可以让人很直观的感受到旅游区的风貌,并且可以在网络上提供一些优惠券和半价门票以及一些详细的攻略和旅游示意图,一来可以吸引游客,二来可以展现该旅游区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互联网+当地特色产品的方式,如当地的竹笋食品类、茶类产品和少数民族的饰品、食物等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并且适当压低线上的价格,游客们可以在网上订购后到现场取物,当然也提供快递服务,进行一般的网络销售。运用互联网进行门票、旅馆、食品、交通等一连串的分别销售,或者进行套餐组合,规划几条旅游路线,提供便捷、合理的套餐进行网络销售,不仅为游客提高的效率,节省了时间和金钱,还为景区吸引了人气,节约了成本。

(五)以文化为依托发展特色旅游

宜宾旅游业 篇8

一、酒文化主题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

当前酒文化主题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葡萄酒、白酒和啤酒三大行业。相比其他二种酒文化, 我国白酒文化更为丰富和更具生命力。由表1可以看出, 2004-2007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白酒工业旅游示范点共23家, 占总数 (345个) 的6.7%。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我国白酒作为世界四大蒸馏酒之一, 有其悠久酒文化的历史沉淀, 表现之一为我国众多的酒厂 (3万多家) 、品牌 (1万多个) 及四大香型白酒代表的不同酿造技术;另一方面是由于受传统酿造技术的影响, 许多著名白酒厂家本身坐落在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 发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此造就了我国白酒工业旅游独树一帜的局面。从开发模式上看, 主要是厂区观光+酒文化展馆增识+传统现代酿造技术领略+酒文化遗迹探源+购物区消费的模式。如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的花园式生态酒厂、剑南春酒史博物馆和酒坊遗址,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酒文化博物馆、辽宁道光廿五的满族传统酿造工艺、贵州茅台酒厂的“国酒文化城”和四川泸州老窖国窖广场的名优特产购物区等。

二、宜宾市白酒文化主题工业旅游的优势分析

宜宾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 其境内旅游资源除五粮液“十里酒城”外, 还有蜀南竹海、兴文石林、僰人悬棺等生态、地质及传统文化遗迹旅游区, 因此, 宜宾工业旅游具有不少优势。

1、“酒都”优势。

郭五林教授通过对“天下三千年, 美酒出宜宾”的纵向历史研究表明, 宜宾自古以来就堪称中国酒都。从第一个白酒品牌汉代的“枸酱”, 到唐代的重碧酒, 再到宋代的“姚子雪曲”, 直至今天的“五粮液”, 宜宾当之无愧中国“酒都”的称号。2009年12月19日,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正式确定授予宜宾市“中国 (宜宾) 白酒之都”称号。宜宾白酒的产业规模非常雄厚。据统计截至2009年, 宜宾拥有以五粮液为代表的白酒生产企业284户, 当年白酒产值243.71亿元, 24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96.83亿元, 利税总额74.76亿元, 在全省、全国占据优势地位。五粮液、五粮春、五粮醇、红楼梦、叙府、高州、华夏7个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全国70%以上的白酒企业都与宜宾紧密相联, 宜宾白酒产业在全国酒业大格局中已处于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地位, “中国白酒之都”实至名归。

2、酒文化优势。

宜宾酒文化发展十分迅速, 从2007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酒圣节”已被确定为宜宾市首个法定节庆日, 并被评选为“四川十大名节”, 为传播我国的白酒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宜宾酒产业酒文化研究中心、五粮液酒文化研究会等学术机构, 开展了丰富的学术研究活动。红楼梦酒业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组开展了战略合作。高洲酒业举办的“金潭玉液国际巨星演唱会”、华夏酒业举办的“华夏酒歌会”等引起强烈反响。广大酒类生产企业不断建设和丰富企业文化, 结合各自的品牌内涵和地域特色, 广泛宣传了企业文化、品牌和产品。

3、载体优势。

从五粮液厂区“十里酒城”最早开展工业旅游以来, 五粮液集团已成为宜宾市酒文化主题工业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 年接待中外游客人数超过50万人, 是川南旅游线路设计上的一个重要亮点。这很大部分得益于数年来“五粮液”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 2010年五粮液以526.16亿的品牌价值, 连续第16次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100榜单食品行业榜首。据统计, 目前中国白酒出口量的92%来自五粮液。今天, 在中国白酒金三角 (宜宾、泸州、贵州习水) 的战略指导下, 酒都宜宾五粮液酒文化特色街区建设已开工, 标志着以五粮液酒为核心, 生态公园、旧州塔公园、酒文化博物馆、影视城、流杯池酒文化主题公园、商业步行街为附加产业的规划正式动工建设, 进一步为以五粮液为龙头的宜宾白酒文化主题工业旅游增添了强大的实力。

三、宜宾市白酒文化主题工业旅游的弱势分析

1、缺乏战略眼光。

宜宾五粮液酒厂打造“花园式”现代白酒酿造工厂, 在工业旅游中占了先机。但现今国内很多白酒企业逐渐在复制这一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 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如沈阳老龙口工业旅游景区已进入沈阳工业旅游景点, 被沈阳市重点开发后, 现已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接待国内外旅游团500多个, 游客年均达10万人。作为中国白酒之都的宜宾, 白酒工业旅游还停留在“厂区观光+酒文化展馆增识+传统 (现代) 酿造技术领略+酒文化遗迹探源+购物区消费”的模式, 缺乏创新、缺乏宣传, 没有良好的全国眼光、世界眼光。如此下去, 就不能在中国白酒界扛领大旗, 也不能很好地践行其“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的文化理念, 更不能肩负起带领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重任。

2、缺乏形象衬托。

宜宾市作为四川省的二级城市, 虽然经济总量在四川省排名第四, 但城市形象无论从显性形态 (如基础设施水平、城市总体形象、城市服务水平等) 还是从隐性形态 (如城市理念、城市精神、市民包容度、开放度和热情度、文化内涵及知识道德水平) 来看发展都很滞后。加上设计平庸、缺乏酒文化元素, 使得中国“白酒之都”的城市名片不能很好的彰显。游客来到宜宾后不能很好地感受酒都特有的风味、氛围。如以五粮液厂区为中心的宜宾白酒工业园区功能分区不是很明显, 厂区周边建筑风貌缺乏统一规划、交通混杂, 严重影响了游客第一良好印象的形成, 而市区内其它酒文化的旅游景点布局分散, 人为设计缺陷导致的“深藏”现象普遍, 导致游客不能够在紧凑空间内短时间地领略到国家中国白酒酒都的文化内涵, 对宜宾酒文化工业旅游的整体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3、缺乏深度开发。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内很多规模白酒企业主导产品年产值和利润水平均较高。导致目前中国开展白酒工业旅游的很多企业, 认为工业旅游是副业, 创造的价值与企业核心产品创造的价值相比是微乎其微。其开展工业主要着眼点在于宣传企业形象, 扩大社会影响, 少了给游客以体验玩乐的内容, 不重视产品直销, 门票、纪念品销售及旅游配套服务等环节的直接旅游收入在其总收益中占很小的比例。拿五粮液酒厂来说, 虽然有酒文化博览馆、酒圣山、鹏程广场、奋进塔、安乐泉、世纪广场、东大门广场等景点, 但全是免费参观, 而且辅助出售的特色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品种单一、设计独特性欠佳, 与张裕为龙头的葡萄酒风情文化游形成强烈的反差 (仅2007年1-11月, 该工业旅游区已接待游客20万人, 收入逾2700万) 。根据资料统计发现, 国内很多白酒企业工业旅游都存在着类似现象, 如牛栏山酒厂、衡水老白干酒厂、杏花村酒厂等。企业这样做固然有自己的考虑, 但弊端确是明显的:不能从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指导工业旅游, 最终会使企业的工业旅游缺乏吸引力, 客源市场萎缩, 宣传企业形象, 扩大社会影响的效用减弱。

4、缺乏联动开发。

宜宾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目前其酒文化主题工业旅游并不能很好地和市内其它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宜宾富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因子有:酒文化、茶文化和竹文化等。其中竹文化的载体主要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蜀南竹海, 但其中一些酒文化雕塑 (如竹林七贤) 却没有宜宾白酒品牌的印记;当然宜宾白酒企业在工业旅游开发中也未能将竹文化涵盖进来。随着宜宾“万里长江名城游”、“五粮液产业园区游”等六条精品线路的逐渐明朗, 未来宜宾酒文化工业旅游如何实现于它们的真正融合及联动开发, 扩大工业旅游的客源市场构成, 应该成为一个被关注的问题。联运开发还要扩大到区域范围, 打造宜宾、遵义、泸州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宏伟蓝图。

四、建议

1、宜宾应联合泸州、贵州仁怀做好白酒金三角酒文化工业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依托良好的旅游发展战略。宜宾市酒文化工业旅游反映出来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白酒金三角战略的提出为三市酒文化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宜宾市应联合其它两市做好酒文化工业旅游的发展规划, 编制大的区域旅游联合发展纲要, 明确酒文化工业旅游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具体的步骤, 同时各市认清自己的角色, 拿出具体的实施步骤。

2、依托城市形象构建、城市旅游资源整合, 做好白酒文化工业旅游产品的系统开发。

作为中国白酒之都的宜宾市, 在融入白酒金三角共进的同时, 要着重打造自己白酒之都的城市名片。一方面要改变城市本地形象差, 规划建设缺乏酒文化因素的现状;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 把酒文化工业旅游产品和城市其它旅游资源联动起来发展。当前主要是通过总面积达220公顷的“酿酒工艺作坊体验区”、“大酒商影视戏剧城”和“酒类产业酒都基地”的打造和35.2公顷特色酒文化商业步行街的建设, 使城市建设、城市形象和酒文化资源的展示有一个质的飞跃。

3、加大全国视角、世界视角的白酒文化工业旅游宣传力度。

作为一项旅游项目需要重视宣传的作用, 工业旅游也不例外。就中国白酒工业旅游资源来说在国内对公众的影响力尚且不高, 在世界白酒业界也缺乏知名度。白酒金三角旅游发展的一个意念就是打造中国白酒的“波尔多”。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视角、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具体来讲要做好针对国内, 特别是国外游客的酒文化工业旅游资源的宣传, 充分利用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等的知名度, 激发国内外游客对工业旅游产品的兴趣。此外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和渠道, 宣扬中国白酒金三角的特色。如依托白酒金三角, 举办国际白酒品鉴展览会、修建国际白酒酿造工艺展览馆, 搭建白酒金三角旅游网站等。

4、进行白酒文化工业旅游研究, 注重酒文化工业旅游经济。

宜宾市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加大酒文化工业旅游的研究, 为白酒金三角酒文化工业旅游的更好开发做出贡献。在酒文化工业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方面可以设计游客参与项目如, 如在五粮液厂区游客能够亲自勾兑小瓶白酒带回去或存放在小作坊酒窖中等若干年后回来开启, 设计自助式的付费白酒品尝活动, 设计以酒会友的游戏项目等, 促进游客消费, 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在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结合上要研究宜宾市更具研究优势, 十里酒城、蜀南竹海、僰人悬棺、李庄古镇都汇聚在此, 关键是考虑如何安排旅游线路、如何设计旅游产品, 最终得到游客的认同和青睐。

白酒文化工业旅游资源在我国各省市都有分布, 各个白酒企业及地方政府应该重视这一旅游资源的开发, 也应该加强这方面课题的研究, 为中国白酒业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仁鹏, 张萍, 丁爱芹等.葡萄酒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 2009, (10) :97-98.

[2]孟宝, 周陶.城市标志性形象升级策略——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 :320-322.

[3]孟宝, 张勃, 周陶等.川南区域旅游资源空间整合及旅游合作构想[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 25 (11) :1043-1046.

宜宾旅游业 篇9

一、背景介绍

2009年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带动作用, 促进旅游产业加快恢复振兴, 加速建设旅游经济强市, 四川省兴文县推出一些列措施促进旅游经济恢复与发展。且随着成贵快铁于2010年12月31日正式开工, 预计工期为3-5年, 届时将以点串线连成四川的高速铁路网络, 从成都出发到达兴文县的时间将从7个小时缩短至1小时30分钟。与此同时, 成渝、成西、成贵、成兰铁路建成后, 成都6小时可达北京、广州, 8小时内可达上海、沈阳。这将成为解决兴文县旅游业发展交通不变, 客源地狭窄的重大脱破口。

二、兴文县旅游业的基本概况

从自然资源方面看,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 川滇黔结合部, 历史悠久, 自然资源特别是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兴文县已开发的旅游产品有石海洞乡风景区和僰王山风景区。其中以石海洞乡旅游区为主, 且前者开发较早,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较为成熟。兴文石海景区面积70平方公里, 以岩溶地貌为特色, 以石林、溶洞为基础构景, 地表奇峰林立, 千姿百态地下溶洞交错, 洞中有洞, 如谜宫仙境, 并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城西20公里的僰王山镇, 植被葱翠, 均海茫茫, 清幽静雅;山门沟谷溪流、瀑布湖潭、洞穴奇石等自然景观字熔宙冶, 浑然天成。主要有飞雾谷、道洞、黑帽顶、寿山湖等片区。僰王山自古即为名山。昔名石头大寨、轮缚大囤, 又名南春山。自宋代起, 这里便是都掌族 (即僰族) 的生息之地。至今, 山上还保存着僰人所建大、小寨门、古城墙、古城堡等战场遗迹。2000年2月, 僰王山正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从人文领域看:兴文县作为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县, 兴文有苗族同胞3.6万人, 园区内苗族风情浓郁, 到苗寒文化中心一游, 穿一回艳丽的苗家服饰, 喝过十二道拦路酒, 和苗人一起配以芦笙、牛角号吹奏, 一起载歌载舞, 或过一过丰富多彩的苗家节目, 让人留恋往返。景区苗寨文化中心每晚举办苗族风情表演篝火晚会, 苗族每年民族活动有“踩山节”、“赶苗场”、“芦笙会”、跳花节、高桩戏;景区每年春节举办“川南苗族风情节”, 三四月举行“苗族花山节”。此外兴文县还曾是僰族聚居地, 僰族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 距今已消失500余年。但公园内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僰人的遗物遗迹。洞内外保存完好的岩画、七星灶、滤硝池、石城堡等遗迹, 神奇独特, 扑朔迷离, 记录着一段段僰苗历史。僰人后裔每年农历9月初9前后9天举办盛大的“僰人赛神节”活动, 以祀先祖。

三、兴文县旅游业发展的不足

由于交通制约等因素, 以及缺乏有效的旅游市场营销机制, 缺乏与周边相关旅游产品的衔接, 导致了兴文县旅游者规模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 与兴文县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景区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根据资料显示, 旅游者在兴文县的停留时间短, 不过夜的旅游者占51%, 停留一夜的旅游者占38%, 过境观光游的特征十分明显。主要原因是四川省和重庆市是兴文县的主要客源地, 其中成都、重庆、宜宾、泸州、自贡、绵阳的旅游者占旅游总人数的68%以上。此外兴文县省外旅游者的比例与周边蜀南竹海等旅游景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国内远程市场及区域联动市场的潜力巨大。海外市场方面, 兴文县近2年的入境旅游者人数都在2000人次左右, 多为港澳台的旅游者, 海外旅游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兴文县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第一, 大力开发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在走访中发现, 除了现有的石海风景区和僰王山风景区, 具有开发价值的还有凌霄城和九丝城遗址等。特别是凌霄城海拔1001.1米, 孤峰高耸、除有一陡峭的石梯与山下相通外, 其余都是悬崖绝壁。南宋筑城抗元, 明为都掌人据点, 民国时川南革命军据守数月。主要景点有晕素井、凌霄城遗址, 宋代石刻, 山下有14个乳花洞, 可与龙塘沟、飞虹沟组合开发。这里是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的根据地, 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同时也是一个红色革命纪念地。且2009年兴文县被批准给革命老区县, 开发红色旅游对兴文县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第二, 设立专项资金, 对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同时开发新的旅游形式。如从2009年开始, 兴文县每年从财政资金中拨出200万作为旅游发展资金, 主要用于重大旅游发展项目, 乡村旅游以及组合市场营销。

第三, 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商品是一个很能创造经济价值的商品。游客在旅游地都很希望买到一个具有该地区特色的小商品, 以作纪念。在走访中发现, 风景区的旅游商品缺乏特色, 特别是与蜀南竹海的旅游小商品非常类似, 替代性很强, 很难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

第四, 进一步打造旅游区的民族特色文化。兴文县是一个苗族比较集聚的区域, 苗族文化内容十分丰富, 深入打造苗族文化使其魅力进一步提升。同时, 兴文县也是僰人文化遗址集中区, 深入研究古僰人文化, 丰富僰文化内容, 提高其文化的吸引力。进而增加兴文县的旅游业活力。

第五, 加强对兴文县的旅游资源的宣传。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宣传, 只有将本地的旅游资源推广出去, 提高它的知名度, 让大众了解它知道它, 从而让游客产生旅游的欲望。只有宣传出自己的旅游资源才能使本地的旅游业充分地活跃起来。

理学院)

摘要:旅游业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他相关行业特别是服务业有巨大的带动作用。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加大力度重点发展旅游业, 随着成黔快速铁路的开工, 也给兴文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兴文县旅游业发展已取得了较大成果, 但仍存在着道路交通、特色产品、宣传力度、季节性约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最后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上一篇:配网操作下一篇:金银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