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叉

2024-06-19

综合交叉(精选十篇)

综合交叉 篇1

数据包络分析 ( 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是一种评价决策单元 ( Decision Making Unit, DMU) 相对有效性的行之有效的非参数方法, 是1978 年由Charnes等人[1]首先提出, 并产生了第一个经典模型———CCR模型, 自此以后, DEA在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 根据研究发现, 直接用CCR模型中的效率值进行DMU的评价排序存在一些缺陷, 如: ( 1) 传统DEA方法是基于自评思想, 其最优权重由决策单元自身取定, 这就不可避免出现最大化自身效率而尽量最小化他人效率的情况, 基于这种思想求出的权重计算出的效率值并不能完全反映出DMU的优劣; ( 2) 原始的CCR模型只能将DMU分成两组, 即DEA有效和非DEA有效, 很难对所有的DMU按效率值进行排序, 特别是对DEA有效的DMU因其效率值都为1, 更无法分辨其优劣。对于传统的CCR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学者们不断地对模型进行改进与完善, 一些新的DEA模型被相继提出,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基于自评与他评的评价体系相结合的交叉效率方法 ( DEA cross - efficiency) 。

Sexton等[2]提出了第一个交叉效率评价模型, 也称基本交叉效率模型。该方法能够对所有DMU进行评价并排序, 能够解决传统DEA方法中权重系数过于极端和不现实的问题。但是, 这种交叉效率模型也有其不成熟之处, 主要是权重的不唯一性, 即某个或某些DMU的最优权重可能有多组, 因此交叉效率也会出现多解。于是Doyle和Green[3]在交叉效率评价方法中引入不同的二次目标, 进而提出了两阶段模型, 即对抗型交叉效率模型 ( Aggressive Formulation) 和仁慈型交叉效率模型 ( Benevolent Formulation) 。对抗型模型的思想是在保证被评价决策单元的效率值最大的前提下, 使其他决策单元的效率值之和最小而求出最优权重; 仁慈型求解模型的思想则刚好相反。虽然这两个模型可以解决交叉效率多解的弊端, 但在现实中简单地将其他DMU视为敌对方或者盟友是不合理的, 于是, Wang和Chin[4]提出了中性交叉效率评价方法 ( Neutral DEA Cross - effi-ciency) , 该方法是在满足被评价决策单元效率值最大的约束条件下, 求出最有利于其单个输入效率的最优值, 而不考虑是否对其他DMU有利还是有害。Ramon等[5]又提出了基于权重分布选择的交叉效率分析模型, 该方法主要立足于解决传统交叉效率模型中, 在求出的最优权重矩阵里部分决策单元的输入输出权重变化范围过大的缺陷。Wang和Chin[6]提出基于理想与非理想化条件下的决策单元的交叉效率模型, 这一模型是两位作者对其中立型交叉效率模型的发展。Wu和Liang等[7]使用了熵权来计算最优交叉效率。Ruiz[8]提出了基于总体权重灵活性变化的又一新的交叉效率模型。Wang和Chin等[9]再次提出了新的交叉效率模型, 其方法的思路是在模型中增加条件, 使求出的最优权重之间的差异性最小化。Wang等[10]在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中, 使用了基于权重间相对重要性的方法去求解交叉效率。

通过对以上交叉效率模型的研究发现, 新模型的提出往往是基于原有模型的不足出发, 针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缺陷而改进的。但是新模型也有不足之处, 这正是引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不断尝试新想法、提出新模型、解决新问题的动力所在。本文的写作目的不是评论哪种模型谁优谁劣, 而是利用信息熵的相关概念综合几种经典模型, 突出各种模型的优点, 同时将其缺点的影响降至最低, 进而计算出更符合现实要求的最优权重而进行决策单元的排序。本文的写作受So-leimani - demaneh和Zarepisheh[11]的启发, 这两位研究者借助信息熵来综合不同的传统DEA模型, 以克服不同DEA模型求得的数据有效前沿面不同而无法确定哪个DMU为相对效率有效的问题, 只是, 在他们的研究里使用信息熵来综合的DEA模型并不具备可比性, 比如CCR模型求解的是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 而BCC模型求解的只是技术效率[12]。换而言之, 这些模型并不是求解同种效率的同类模型。本文综合的模型全部是求解DEA交叉效率的模型, 这些模型之间是具有可比性的, 可以综合求解。

2 DEA交叉效率模型的回顾与总结

2. 1 几个经典DEA交叉效率模型的简单介绍

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 每个决策单元消耗m种投入并产生s种产出。对于第j个决策单元, 记其第i种投入为xij ( i = 1, 2, …, m) , 第r种产出为yrj ( r = 1, 2, …, s) 。不失一般性, 考虑第k个决策单元, 其CCR效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变量urk与uik是评价第k个决策单元时赋予第r种产出与第i种投入的权重。

为了解决使用传统DEA方法的自评缺陷, Sex-ton[2]引入一种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交叉效率评价方法, 它通过求解n2个模型而得出n2组权重, 并求出相应的n2个效率值, 这样, 每个DMU都有n个效率值, 再求出这个数的平均值作为该决策单元的最终效率值。交叉效率评价的实质是用每一个DMUj ( j = 1, 2, …, n) 的最佳输入权重v*rj和输出权重u*rj去计算其他DMUk ( k = 1, 2, …, n; j≠k) 的效率值, 得到基本交叉效率的评价值, 如表1 所示。

为了解决模型 ( 1) 中最优权重的不唯一性, Doyle和Green[3]提出了对抗型交叉效率模型和仁慈型交叉效率模型, 其模型基本公式分别如式 ( 3) 和式 ( 4) :

因为这两个模型是从相反方向求解的输入输出最优权重值, 所以一般不会得到相同排序的结果。模型 ( 5) 是王应明教授等[4]提出的中性交叉效率模型:

在求解模型 ( 1) 时, 如果不对权重的取值范围加以限制, 那么在求得的权重矩阵中权重的变化范围大、伸缩性大, 这样会夸大其中某些输入或输出的作用, 同时也就会忽略其他一些输入或输出的作用, 于是Ramon等[5]提出了以下基于权重分布选择范围的交叉效率模型:

王应明教授等[6]在 《基于理想与非理想条件下的交叉效率》一文中提出了四个模型, 本文选择其中第三个和第四个模型作应用。首先需要定义三个概念:

定义1:将定义为最理想决策单元 (IDMU) 的输入, 将定义为最理想决策单元的输出;同理, 和分别为非理想决策单元 (ADMU) 的输入与输出。

定义2: 定义任意决策单元DMUk到理想决策单元与非理想决策单元的距离如下:

很容易得证DADMUIDMU= DkIDMU+ DkADMU成立。

定义3: 对于任意决策单元DMUk到理想决策单元与非理想决策单元的相对距离定义如下:

从多准则决策的角度分析, 一个决策单元会选择一组唯一的输入输出权重使得其离理想决策单元的距离越近越好, 或者离非理想决策单元的距离越远越好, 或同时满足。换而言之, 即该决策单元会选择一组唯一的输入输出权重满足其恰好处在理想与非理想决策单元中间某个最合适的地方。基于此, 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模型求解其交叉效率:

王教授及其团队[9]为了解决中性交叉效率模型中只考虑了输出的多样性而忽视了输入的多样性问的题, 以及输入权重的不唯一性问题, 特提出了以下模型:

首先记和分别为加权输出和加权输入的平均值, 因为每一决策单元的权重必须满足∑sr=1urkyrk=θ*kk和∑mi=1vikxik=1这两个条件, 所以很容易得出和成立。所以, 输入输出权重之间的分歧可以用下面的式子加以度量:

其中p > 0, 是一个描述变量之间差异程度的准则参数, Jp和J'p分别是用来描述权重之间绝对差异程度和相对差异程度的p维准则。毫无疑问, 对于任一个决策单元, 在考虑权重的选择时都会尽量使得权重之间的差异性最小, 所以有如下交叉效率模型存在:

其中p的值常取1、2 或者∞ , 模型 ( 9) 可转换为模型 ( 10) 、 ( 11) 、 ( 12) , 并且 ( 10) 和 ( 12) 两模型转换成相应的可以用线性规划求解的表达方式:

2. 2 各模型的优缺点总结

以上所列举的有代表性的模型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10) 、 ( 11) 、 ( 12) 都是在基本交叉效率模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尽管后来出现的模型大多是对已有模型的扩展或是对某一方面存在问题的改进, 但后来的模型仍是有缺陷的, 主要归纳如下:

基本交叉效率模型是第一次提出用来对DMU进行全排序的有效方法, 但是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 即最优权重不唯一。

考虑DMU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型 ( 3) 和 ( 4) 的优点是能有效减少权重变化和解决权重的不唯一性, 但是简单把决策单元归为利他 ( 仁慈型) 和压他 ( 对抗型) 关系是不现实的。

中性DEA交叉效率模型 ( 5) 的评价结果显然更为公正、合理, 且能有效权重为0 的输出变量的个数, 但只考虑了输出, 没有考虑输入。

基于权重分布选择的DEA交叉效率模型 ( 6) 的缺点是选择权重分布时带有决策者的主观性, 而优点是可以避免不合现实的加权方案, 减少权重为0 的输入输出变量个数以及权重间的差异性。

基于理想化与非理想化下的决策单元的交叉效率模型包括 ( 7) 和 ( 8) , 它们的优点是该类模型并没有使用其他决策单元的输入输出信息用作二次目标, 评价结果更中性、更合理; 缺点是每个DMU的输入输出如果蕴含生产关系的话, 简单构造理想决策单元进行评价会使得评价脱离现实, 这种输入最小、输出最大的理想组合生产水平是很难实现的。

最后三个模型 ( 10) 、 ( 11) 和 ( 12) 是在基于最小化权重差异下提出的, 虽然计算比较复杂, 但它们能很好地避免部分输入或输出权重过小、不能充分利用该变量数据而丢失部分信息的缺陷, 亦能减少权重为0 的变量个数而达到权重的唯一性。

3 基于信息熵的DEA交叉效率综合评价

其实已有的交叉效率评价模型远不只本文介绍的这几种, 面对如此多的模型, 它们之间的区分特征该如何辨识? 一个具体问题又该选用哪种模型来进行评测? 受杨印生等[13]提出的熵- DEA有效性的概念和杨锋等[14]的启发, 本文提出一个包含四个步骤的基于信息熵的综合DEA交叉效率综合评价方法。因为没有哪个模型是完美的, 倒不如采用一种方法综合几个模型来分析具体问题, 往往能得到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这种基于信息熵的综合DEA交叉效率综合评价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 计算效率矩阵。根据选用模型分别计算每个决策单元的效率, 组成如表2 所示的效率矩阵[Ejt]n × L, 其中, Ejt是第j个决策单元在第l个模型下的效率值, L表示模型的总数, l表示模型的序号。为了显示方便, 本文中特意将基本交叉效率模型及上文中所列举分析的模型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10) 、 ( 11) 、 ( 12) 分别记为M1- M10。

利用变换.其中L = 10, 可以将表2 规范化。

第二步:计算模型区分度。对模型Ml, 计算区分度dl, dl=1-fl, 其中fl为信息熵, 。求得dl越大, 表示模型的区分度越大。

第三步: 计算权重。对模型Ml, 计算权重Wl, , 并且.

第四步:计算综合效率。综合效率评分

最后, 根据计算的综合效率可作如下定义:

若 θj= 1; j = 1, 2, …, n, 则DMUjDEA综合有效; 对任一模型Ml而言, 若 θj= 1, 则Ejl= 1。

4 算例研究

本文选用的算例是一所大学的7 个学院的效率评估[15]。该大学有7 个二级学院, 将每个学院视为一个决策单元DMUn, 其中n = 7, 每个DMU有3 个输入 ( m = 3) 和3 个输出 ( s = 3) , 每个指标的含义及数据分别如表3 和表4 所示。

从表4 中最后一列可以得知, 在7 个决策单元中, 只有第4 个决策单元不是DEA有效, 但却无法再进一步区分其他6 个决策单元的效率大小, 这时必须引进交叉效率。根据前面所述原理可得, 使用不同的交叉效率模型得出的效率值如表5 所示, 这些模型的求解均是使用Excel软件。

通过对上表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 首先, 10 个求解交叉效率的模型各自得出的7 个决策单元的排名只有M9和M10是一样的; 其次, 如果根据这10 个模型的求解结果且不再有其他计算的情况下, 考虑DMU1有5 次排名第二, DMU4全部排名都是第七, DMU6有9 次排名第一, DMU7有7 次排名第六, 可以初步确定DMU6DMU1DMU7DMU4。在实际问题中, 如果我们只选用其中某一个模型求解, 所求结果难免有失公正或过于偏激, 如使用M2和M3则将其他决策单元的地位摆在了极端的位置, 因为只考虑了竞争或者合作关系; 如果我们选用其中某些模型求解, 而这些模型求解的排名不一样时, 这时没有一个综合评价的标准, 同样难以确定所有的决策单元的排名。于是我们考虑利用信息熵的概念, 求出每个模型的区分度, 再利用模型区分度的大小来赋予每个模型的权重, 求解出最终的交叉效率加权值, 再确定决策单元的排名, 这就是本文求解的中心思路。综合评价过程数据和排名分别见表6 和表7所示。

对比表7 与表5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1) 表5 中基本可以确定的在表7中仍然成立。 ( 2) 在表5 中, DMU2、DMU3、DMU5三个决策单元虽然不能确定它们的排名, 但可以大致推断它们分别处于第三、第四和第五的位置, 这与表7 的计算结果是吻合的。 ( 3) 根据表6 中最后一行所求得的权重可看出, M3、M6、M7三个模型的权重W3、W6、W7远远大于平均值0. 1, 是因为M3将各DMU视为相互竞争的关系, 相互之间的评价都是完全利己排他的, 利用该模型求解的效率值相对比较容易区分, 即区分度大; 而M6和M7的权重大是因为它们是在假设存在最理想的决策单元条件下从各自的角度出发, 选择趋向最有利条件而逃避最不理想条件, 这样求得的效率值也容易区分; 其他一些权重低于0. 1 的模型是因为其模型中加入限制输入输出权重的范围的条件, 使得这些模型求得交叉效率值更平均, 也就更难以区分。 ( 4) 模型M6、M7以及M8、M9和M10两组模型各自的权重差不多相等, 是因为这两组模型出自一样的原理, 像M8、M9和M10三个模型仅仅是一个参数取值不同罢了。 ( 5) 模型M1的权重最低, 说明用基本交叉效率模型求解可能带来的误差是最大的。由此可见, 后来提出的许多新的交叉效率模型确实提高了求解交叉效率的合理性。

5 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信息熵的交叉效率综合评价方法虽然不是一种全新的求解交叉效率的模型, 但根据信息熵计算模型区分度然后赋予不同模型相应权重的计算方法可以综合各模型的优点, 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各模型的不足, 使得最终求得的效率值以及排名更客观与科学。不论是仁慈型的交叉效率模型还是限制了输入输出权重取值范围的交叉效率模型都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 说不上谁更优, 而对于更普遍的情况, 选用基于信息熵的交叉效率综合评价方法求解是完全可行且可靠的。当然, 这种方法会加大求解过程的计算量, 且结果与选用的模型有关, 这要求求解的人必须掌握足够多的交叉效率求解模型, 以便选用有代表性的模型加入到这种方法中, 使得结果更可靠。

摘要:DEA交叉效率作为自评和互评体系相结合的用于决策单元评价并排序的方法, 自1986年提出至今已得到充分发展, 伴随着解决旧模型某个方面的缺陷或在应用方面的不足而产生了许多新模型, 但这些模型总有各自的侧重点。利用信息熵综合不同DEA交叉效率模型来评价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各个模型的缺陷, 使得最终的评价效率更客观和更可靠。最后选用一个经典数据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综合交叉 篇2

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必须与交通运行质量的评价方法结合起来.通行能力的评价方法不仅应该反映出道路使用者的.主观满意程度,还应对道路的利用程度作出客观评价.本文针对我国公路上无信号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的道路和交通特性,建立了适用于主/支路条件下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作 者:项乔君 王炜 常玉林 周启兆 Xiang Qiaojun Wang Wei Chang Yulin Zhou Qizhao 作者单位:项乔君,王炜,常玉林,Xiang Qiaojun,Wang Wei,Chang Yulin(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96)

周启兆,Zhou Qizhao(盐城市交通局,盐城,224001)

综合交叉 篇3

关键词:学科交叉;继续教育;复合型人才;课程研发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学科交叉应用是综合型大学继续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综合型大学具有学科交叉应用的优势

综合型大学以多学科性、科学研究性、基础性为特征,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和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随着越来越多学科互相交叉、有机融合,在科学领域里作出的贡献已成为不辨的事实,只要社会发展不停止,就会不断有产生学科交叉的需求,现代科学技术活动一端升入生产领域,扎根于经济建设,另一端则直接涉及上层建筑,与社会发展等交织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教育领域立足于日新月异的中国现实,把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专业人才培养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灵活性。个人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综合型大学的继续教育,要充分利用并整合学校不同学科的力量,丰富课程结构,在提升学员专业水平的同时,扩大他们人文、管理等方面的视野,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应用型人才,促进人才的综合素质发展。目前综合型大学在继续教育领域也已成为复合型人才培养重要的基地,其表现出的生命力得到充分肯定。

(二)新经济时代人才知识需求依托综合型大学继续教育学科交叉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培养是创新发展的根本。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是立足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曾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曾经提出:“要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既懂经济贸易,又懂工业农业;既懂经营管理,又懂生产技术。精通一门,兼知其它。”当今时代很多创造活动是跨领域的,这种创造必须借助多种知识、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来完成,高度复杂的创造需要对知识面的要求越来越宽。因此,这种创造性活动就需要复合型人才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知识、能力、思维等多方面的复合。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变革自己的思维,努力开发自身的创新精神。因此,综合型大学具有学科交叉的基础条件,相关院系和学科之间的教学资源可以优势互补与相互合作,设立的科学研究机构、跨学科综合知识能力的优秀师资,是培养当今社会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综合知识与技能的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智力支撑。

二、综合型大学应用学科交叉开展继续教育现状

(一)综合型大学广泛应用学科交叉开展继续教育

综合型大学是开展学科交叉融合继续教育的主要场所。国内外一些著名的综合型大学,如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在从事政府管理人员、企业家和相关行业的高层次专业性复合型人才继续教育培训中,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整合学校综合资源,广泛开发跨学科课程的培训项目,特别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培训项目,在其主学科基础上,结合人文、信息、法律、理学等多学科课程,以知识结构丰富,思维活跃,信息量大为特征,成为在职管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和形式。

以浙江大学为例,浙江大学2014年党政干部培训班1448个,跨学科培训项目占95.78%,企业高管跨学科培训班448个,跨学科培训项目占90.63%,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429个,跨学科培训项目占5.36%。由此可见,政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多元化需求较高,因此学科交叉项目十分普及,培训课程或多或少要结合除管理类以外的其它学科课程。专业技术人员因其专业特性强,跨学科课程普遍偏少,但这方面的理念逐渐开始渗透,也有设计并开展了部分比较典型的学科交叉型培训项目。

(二)综合型大学高端继续教育项目体现学科交叉为特征优势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官员海外培训项目——中国公共管理高级培训项目(Chinas Leaders in Development Program),是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在诸多项目中,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官员培训项目。该项目在学科范围上,不仅注重公共管理学科的内容,也重视引入历史、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培训内容。将各个学科交汇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从而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多角度、多空间、多学科的信息,突破自身学科的限制,成功进入非专业领域,并养成在不断的自我学习过程中提升捕捉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清华大学的“中小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培训项目以促进专项知识优化、能力提升为培训目标,以企业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结合经济、人文、信息、心理等多学科课程,形成多元化教学课程体系。充分整合清华大学经济学科、管理学科、人文学科等综合优势。该项目实用性、指导性强,学习提升效果明显;通过对热点问题的全面梳理,帮助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拓宽视野、更新理念,更大程度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发挥综合型大学学科和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开展自主研发和与培训单位对接研发学科交叉融合的培训项目。特别自2007年以来,卓有成效地开发了一些跨学科性的继续教育项目。以浙江大学“高级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为例,起初是参照MBA课程计划来设置研修班的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知识认知需求的提高,逐渐增设了宏观经济、法学、国学、信息技术、人文素养、心理调节、健康养生等多个跨学科课程,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既提升企业内部科学治理能力、完善企业管理模式,又提升国际视野、战略思维能力、培养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水平,还陶冶心智、塑造健康人格,建立良好人际环境。该项目强调以工商管理教学内容为主线,再配以经济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计算机学院、理学院和医学院教学内容为辅助课程,整合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形成多模块式培训形式,取得良好效果。

当前的各类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已普遍运用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学时多的项目跨学科课程有机衔接也多,短期班受学时限制,跨学科课程要少些。

又如浙江大学“县处级领导干部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开始也是在沿袭MPA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运作,随后该项目进行较大幅度的跨学科课程改造,持续改进和优化项目方案,逐渐融入法律、人文、经济、传媒、医学等学科内容的师资力量,课程主副结合、有机搭配、互为促进,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体现了交叉学科特点,保证项目的生命力,在党政干部培训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在各行业、各层次、各地域的干部培训项目研发中应用。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以短频快的形式为主,专业性强、学时少,学科交叉运用的机会客观上受到很大的限制,普遍偏少。跨学科课程的项目少之甚少,但是也不乏研发出部分真正有跨学科意义的高端项目。如浙江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开发的“基因组科学研习班”,项目课程集生命科学院、医学部、农生学院、纳米研究院等科研与教学资源,并引进世界生命科学的圣地、分子生物学的摇篮——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专家,共同搭建培训师资队伍。该项目已连续举办了47期,受到普遍欢迎,被学校评为“优秀项目创新奖”。再如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口腔医院在研发国家级“口腔修复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培训项目时,与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结合粘接材料在口腔中的应用,并邀请美国密歇根大学彼德?玛教授开设了组织工程技术在口腔中的应用课程,取得更好的办学效果。

三、 以学科交叉为特征的继续教育专业化水平和品牌建设

(一)以学科交叉为特征培训需要综合型大学继续教育队伍具备专业化水平

开展交叉学科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对教育培训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有比较高的要求,必须具备市场需求分析能力、项目目标定位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师资统筹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服务执行能力。以学科交叉为特征的继续教育项目研发要针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培训需求,体现项目优势和特征,赢得培训市场,不仅需要依靠大学本身的学术品牌和学科优势来研发培训项目,同时还要有一支具有较高职业化水平的继续教育办学队伍。

继续教育专业化队伍除了必须具备有效组织生源的市场营销能力和紧密的团队协调能力以外,还必须具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要善于从国家、地方政策文件中捕捉到未来发展信息、社会热点,洞察受训者所在行业的特征、竞争环境、文化特征、人员特性和发展状况,据此量身定制培训项目。

继续教育专业化队伍要善于依托综合型大学优势,充分发挥综合型大学多学科教学资源,使培训课程内容要体现行业的最前沿发展特点,以及人才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既有专业性课程的主线,还要开发其他相关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课程。不同的项目、不同的目标群,需要不同的培训方案,能准确地抓住培训对象所在行业的特点,使课程体系凸显其个性化。

教育培训管理者要熟悉和掌握本高校和其它高校学科资源和师资配置,善于沟通品牌教师,善于搭建和调配优秀师资、社会知名人士、著名企业家等教学资源,拥有经营优质师资库的能力。

(二)以学科交叉为特征综合型大学继续教育是培训项目品牌建设的基础

随着继续教育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教育培训竞争的加剧,品牌项目的概念正在深植人心。综合型大学继续教育要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张扬品牌个性,熔炼品牌精髓,打造名师名品,从而研发和培育一批独特的品牌项目。

综合型大学是研发以学科交叉为特征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主要场所,具有品牌项目的基础,以其多元化知识结构为特性,具有高端性、复合性、创新性和有效性,符合当今社会人才发展的知识匹配度。继续教育培训品牌以培训质量为核心的综合标识,更具有社会认识度、美誉度、信任度、追随度和持久度,更能体现培训品质优异,是一种无形的战略资产和核心竞争力。打造高端培训品牌,能增强培训的创造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培训品质,培养和造就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性优秀人才。同时,培育和创造品牌的过程也是不断跨学科优质课程创新的过程,其自身具备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跨学科培训课程是品牌培训项目的核心和关键,因此,把握住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学习者的心理需求,确定品牌的定位,开发精品课程,推动品牌培训课程建设。培训项目课程体系的架构、功能和作用,培训课程的内涵和类型,奠定品牌项目的基础。根据培训目标和知识结构,紧扣行业和专业特点,统筹各学科之间关系的培训课程,较好地实现逻辑上的科学一致,突出培训特色以获得较高的认可度。

优质师资是保障继续教育质量的核心,综合型大学品牌师资决定了整个培训项目顺利实施和课程水平卓越体现。高校要重视培养并尊重优秀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形成品牌教师的特色,满足品牌项目具有的特色与优势,形成和建立师资的梯队建设。

(三)综合型大学继续教育规模化的以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培训项目具有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竞争力

学科交叉融合在继续教育中发挥作用是一所综合型大学办学特色、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高校继续教育能否提升竞争力,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综合型大学继续教育与市场需求双向关系十分密切,社会对既有专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团队精神、健康心理等优秀人格魅力品质的职员认可度更高。清华大学的企业中层经营者培训项目就以多模块,交叉模块的不断变化,与市场需求接轨,成为品牌项目,屡办不衰。浙江大学“基因组科学研习班”是全国著名的品牌项目,学员学历层次高,科研转化程度强,每年举办3~5期,连续10年,培训了近万名学员。

浙江大学“县处级领导干部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是浙江省委组织部重点班次,连续举办18年之久,轮训县处级领导干部数千人。

再如“高级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每年开班8期,10年来长盛不衰,共培训上万名企业家。综合型大学继续教育具有一定规模的此类跨学科培训项目,其品质特征也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项目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显而易见,其独有的特质广泛提升教育培训影响力,其非可复制性在培训市场富有竞争实力。综合型大学若拥有一批独具优势和特色的继续教育项目,就能在激烈的教育培训市场竞争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四、综合型大学继续教育学科交叉项目研发与实施中应注重的问题

(一)综合型大学应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在继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各综合型大学对继续教育重视程度逐渐形成共识,但是片面追求数量、培训项目雷同、同质化竞争成为比较普遍现象。综合型大学继续教育主要对象是国家重点三大人才队伍,他们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不可缺的骨干力量,培养和造就这些社会精英成为复合型、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和责任。应足够关注学科交叉融合在继续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树立符合新型人才发展和适应社会模式转变的大科学观,弘扬跨越的、复合的超前意识,充分认识各知识体系并行相切、交叉渗透、合而为一的关系,最终实现学员素质塑造和提升。要加强交叉学科的研究,各学科之间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有助于培养学员改变思维方式、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有助于完善人格和个性形成。

(二)综合型大学继续教育应加大力度提升跨学科培训项目的研发能力

继续教育现实教育活动中具有学科交叉融合且有品牌效应的教育培训还未能满足当代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是继续教育发展的短板。综合型大学更有责任担当这类继续教育项目研发,有必要建立继续教育项目研发机构,组织专家根据当前人才知识需求有效设计培训项目计划体系,来完成课程之间的有机搭配、交叉结合。学校各专业院系通过市场调研和对接,加强培训项目研发创新,既体现本专业的特性,又广泛结合综合知识。对这类的培训项目高校研发应予以重点扶持,设立专项研究经费,并在项目实施中给予政策支持,促进跨学科培训项目创新和品牌建设。

(三)综合型大学应提高继续教育专业队伍职业化水平

提高综合型大学继续教育从业人员执业能力,是顺利完成以学科交叉为特征培训项目的重要保障。要建立继续教育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加强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

浙江大学近几年重视继续教育骨干队伍的业务培训,特别是通过聘用人员的上岗集中培训和专业训练等形式,让他们把握学校继续教育高端定位与发展思路,了解学校专业设置、特色成果、师资配置,明确学校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和从业要求,整体提升继续教育骨干队伍素质,逐渐形成热爱事业、自我提升、实现自我价值等向心力和人生归属感,同时引进高端人才,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和创造力,人尽其才,人尽所用,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使其在各类跨学科培训项目教学管理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综合型大学继续教育应强化交叉学科培训项目的质量控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综合型大学继续教育必须在质量控制方面加大力度。学科交叉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其定位准确、特色鲜明、课程配置合理、有效性和针对性强等方面质量要求较高,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继续教育实行管办分离管理模式,特别是浙江大学实行院校二级管理,责任人到位,通过各专业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和继续教育管理处严谨的项目审核,对培训对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资源配置和经费安排等进行有效监测和指导。同时,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课程督查、学员反馈、后期评估,逐渐建立教育培训质量控制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为学校规范办学、保证质量等方面确立了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郑晓瑛.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刘慧.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07(5).

[3]陈键振.关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J].科技咨询,2010(209)

[4]罗云峰.继续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J].群文天地,2009(8).

[5]章慰,卫琳.基于项目制运作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6).

综合交叉 篇4

关键词:城市,交叉口,改善方法

城市道路作为现代社会人与交通工具的共同载体, 在城市中起着运输分流的重要作用, 道路上“血液”健康顺畅的流通使城市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 交通拥挤堵塞现象日益严重, 影响并制约了整个城市的健康发展。而交通拥堵问题在城市道路上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反应在道路的节点-平面交叉口上。

1 平面交叉口改善的重要性

交叉口是道路网络的节点, 是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等相互汇集、交织、干扰的集聚点, 交通流在交叉口的通行是否顺畅, 决定了其在整条道路上的运行状态。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如果存在问题, 将带来交通堵塞、降低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 易发交通事故等严重问题, 因此, 在现代城市交通理论与实际发展中, 应着重加强对平面交叉口的重点研究与探讨。

2 平面交叉口现状问题

平面交叉口伴随着道路的产生而出现, 随着道路系统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平面交叉口在现代社会主要分为信号控制交叉口与非信号控制交叉口。其中, 交叉口多以十字形、环形、T形、畸形等形式出现在各类城市道路网布局中。

结合各类交叉口形式, 目前城市平面交叉口普遍存在有以下几类问题:

2.1 交叉口结构性问题

(1) 交叉口几何构造的先天性问题。一方面由于受城市地形地貌、用地等硬性条件制约, 交叉口存在有诸多弊端;另一方面, 由于早期交叉口设计时对建成后交通量预测不充分, 设计时对交叉口的规模、几何设计等考虑不甚合理, 使交叉口通行能力不足, 造成交叉口交通拥挤和车辆运行混乱。

(2) 道路等级不匹配。交叉口相交的两条道路等级相差较大, 存在支路直接与主干路甚至快速路相连的情况, 交通流从快速路直接进入支路造成支路拥堵, 支路交通流汇入高等级道路, 影响该路段的通行能力。

(3) 进出口处车道数不匹配。一方面是受道路红线宽度制约, 进出交叉口路段难以匹配足够的车道数量;另一方面也存在交叉口标线施划不合理, 未给进出口道配以相符的车道数, 使得道路资源未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2.2 交通设施规划设计不尽合理

(1) 车道划分不尽合理。车道的施划未以实际交通量分布相匹配, 例如右转需求量过大, 却未设置右转专用车道等。

(2) 过街需求大, 地面设施不足。交叉口人流、非机动车流规模较大, 却未设计过街设施, 或者交叉口面积较大, 行人、非机动车无法一次完成过街, 道路中间未设置二次过街设施。

(3) 交叉口附近公交车站设置不合理。交叉口附近公交车站未按标准距离设计, 公交车停靠上下乘客距离交叉口过近, 严重影响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4) 进口道展宽车道长度不够, 利用率低。交叉口处中央分隔带削减长度不够, 设置的左转道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左转车辆往往排在相邻车道后方, 即不能在左转相位时顺利通过, 还影响排队的直行车道的通行。

(5) 市政、电力等道路设施的影响。交叉口处存在灯杆、电杆等设施的干扰, 车辆通过交叉口受到影响。

(6) 外侧公交专用道的直行公交与右转车辆的冲突。很多城市将布设公交专用道布设在道路最外侧, 因社会车辆不能进入公交车道, 因而在交叉口处右转社会车辆与直行公交车便会产生冲突。

2.3 交通信号控制形式过于单一

(1)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冲突。部分交叉口的交通信号控制形式较为简单, 只采用普通的两相位信号控制, 在左转量较大的交叉口处, 直行与左转冲突严重, 大大降低了交叉口的通行效率简单。

(2) 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的冲突。交叉口处行人、非机动车量较大, 信号控制未给予右转车专属相位, 右转车与行人冲突严重, 即影响车辆的通行效率, 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4 交通管理有待加强

交叉口附近存在路面停车、占道经营等问题, 交通秩序较为混乱, 严重干扰了交叉口的正常通行秩序。

3 平面交叉口的改善方案

通过对交叉口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梳理, 按照由宏观到微观, 由结构到细节的改善思路, 建议改善思路如下:

(1) 交叉口结构是否合理?

(2) 交叉口设施是否完备?

(3) 交叉口信号配时是否合理?

(4) 交叉口秩序是否井然有序?

具体改善方案如下表:

4 案例分析

选取了某城市一错位十字交叉口为例来探讨平面交叉口的改善措施。

4.1 交叉口现状 (图1) 及存在问题

经实地查看, 该出入口存在的问题有: (1) 信号设计过于简单, 路口南北向转向交通量大, 但无专用相位, 交通冲突严重。 (2) 错位十字路口面积较大, 信号配时不匹配, 车辆延误较大。 (3) 伞塔路道路通行条件较差, 路段流量饱和, 影响路口通行。 (4) 路中电线杆影响交叉口运行效率。 (5) 通行能力为3060pcu/h, 饱和度0.86, 服务水平E级。

4.2 交叉口改善 (图2) 措施

(1) 将南北停车线提前, 减小交叉口面积。 (2) 将路段中过街设施配合停车线提前移至南进口。 (3) 将非机动车引入辅道外侧车道行驶, 减少对机动车道的影响。 (4) 给予标志提醒, 将南进口右转车提前引入辅道, 减少右转车辆与直行车辆的交织。 (5) 设置合适的三组相位信号。 (6) 移除交叉口处电线杆, 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4.3 改善结论

综合改善后:通行能力3700pcu/h, 较现状提高22%;饱和度0.72, 服务水平升至C级。

5 结束语

交叉学科之困 篇5

2009年的院士增选对李最雄来说是一段痛苦的回忆。

新增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公布后,李最雄止步第二轮。

李最雄,敦煌研究院的前副院长、中国第一位文物保护科学博士,在土遗址保护工程领域做出了诸多开创性工作。

然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李最雄落选的理由:所申报的专业领域不合适。

无独有偶,同样在所属领域声名显赫的陈善广研究员,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也在第二轮后被淘汰。作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航天医学工程学领域的首席专家,陈善广同样受困于“申报领域不合适”。

对于李最雄和陈善广而言,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的研究领域都为边缘交叉学科。而申报院士无门,仅仅反映了这类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尴尬处境的一个侧面,更多、更大的制约因素让这类交叉科学的发展遭遇瓶颈。

如今,一晃四年过去,交叉学科研究者们依旧没能走出这个怪圈。

交叉学科的无奈

很多交叉学科研究者都曾对自己的领域热爱又无奈。

1985年,李最雄只身前往敦煌莫高窟,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干就是20余年。

然而正是李最雄一生热爱的工作,却让他遭遇了诸多无奈。

李最雄所从事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甚至横跨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国家文物局的一项统计曾显示,在教育部公布的一级学科目录里,与文物保护密切相关的就有17个之多。仅自然科学中,就包涵化学、材料科学、地质、工程力学、岩土力学、建筑等一级学科。

在那次评选中,李最雄申报的领域被划分在土木工程。他所在的小组中,除了他所处的文物保护领域外,几乎其他申请人的研究领域都是矿产资源。

“一个组只能出线一个,就像世锦赛一样。20多个评委,过三分之二可能性不大。”李最雄告诉《科学新闻》,投票给他的只有7个人,而其他人都悉数将选票投给了石油、天然气和水电领域的申请者。

“排斥综合研究领域的态度很明显。”回想起来,李最雄仍备感无奈。

如果说李最雄的落选可能还有因为交叉学科之外的因素,那么交叉学科研究者申请基金和课题的受困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当前,申报基金或者人才项目,名目繁多的“学科分类”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让申报的学者们“眼花缭乱”。尤其一些新兴学科,因为几乎涵盖了全部方向,甚至可以归属到各个学科。

东南大学数学系教授梁金玲对这一点感同身受。

梁金玲的研究领域为应用数学,科研方向主要是复杂网络、鲁棒控制和时滞系统。在申报国家和江苏省的基金时,梁金玲发现,选择“所属领域”时应选择“信息科学”中的“控制科学”,而尽量避免“数理科学”中的“应用数学”,因为选择后者意味着申报成功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与传统学科相比,这些新兴学科虽然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很多,但由于过于分散,始终无法与其他传统学科“势均力敌”,往往铺得面广,但很难在某个学部占优势,获得资助的相对难度也大一些。

这意味着,“寄居”在其他学科的境遇使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者们很难获得“小同行”的评审,工作的真正意义也很难被认可。

这已经得到各方公认。上海大学教授戴世强就曾专门撰文指出,在基金申请中,虽然申报交叉科学项目占有一定优势,但是交叉项目的申请定位反而成为困惑。同时提醒交叉学科的研究者们,学科代码的填写至关重要。

此外,交叉学科评价中涉及两个或以上的学科专家。如何能够将研究的内容向不同背景的学者介绍清楚也成为研究者们在申请基金和课题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焦雨铃告诉《科学新闻》,他就曾经在申请课题的答辩中,因为没有能够向可能是物理背景的专家解释清楚植物发育的一些概念,而与课题失之交臂。

广受“重视”

虽然一些研究者仍然处于困境之中,但不能否认,学科领域的交叉综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的诞生,往往源于某个领域存在突出的矛盾。因此,交叉学科基本都是当今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

通常意义上讲,交叉学科又被分成传统交叉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传统交叉学科是研究者们俗称的“小交叉”,也就是自然科学领域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部涵盖学科不多的交叉。

相反,新兴交叉学科也称为大跨度的交叉,主要是指横跨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或者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部涵盖较多学科的重大交叉。

无论“大小”,事实证明许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已经无法避免综合交叉。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访谈过23位著名科学家,其中霍夫曼、米切尔、布莱克、埃德尔曼、盖尔曼、格拉肖和鲁比亚7位诺贝尔奖得主深入涉及的专业或学科领域最多达6个,平均达到3.3个。

其中不少诺奖得主专业领域跨度极大。尤其在20世纪最后25年,95项自然科学奖中,交叉学科领域有45项,占获奖总数的47.4%。

在中国,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院士比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40.53%上升到近年来的48.01%。

正因如此,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近年来对于交叉学科的重视有目共睹。

200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建立了多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便于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相互交流和沟通,不仅设立了“多学科交叉研究人员培训基金”,还举办了“技术方法创新研讨会”和“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交界的机构联席会”。

英国、德国等其他发达国家也相继成立了学科交叉研究中心,为前沿学科建设开辟道路。

国内也同样不甘落后。

一批重点高校纷纷建立交叉学科的研究机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一些研究机构也积极构建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多次强调交叉学科的重要性。以该院的高能物理所为例,设立了有200多名研究人员的多学科研究中心,迄今已在纳米生物安全性、金属蛋白质组学、分子影像学、生物大分子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新旧之辩

既然足够的重视,为什么交叉科学研究者还大呼不受重视呢?

实际上,交叉学科内部一直暗流涌动:

传统交叉学科遭热捧,新兴交叉学科被冷遇。

“传统交叉学科目前遇到的问题并不大,但是大跨度的交叉学科就面临很多困难。”长期从事纳米伦理研究的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国豫,对这一点深有感触。

王国豫从事的纳米伦理研究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大跨度学科交叉。相比研究更完善、队伍更庞大的传统交叉科学而言,她的研究似乎有更长的路要走。

首当其冲的,便是尚不健全的评价体系。

王国豫所在的大学,对于纳米伦理研究的评价标准为CSSCI(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然而对于纳米伦理的研究者而言,更希望能够使研究成果走向国际,唤醒更多从事纳米研究的科学家的伦理意识。但是以CSSCI作为评价,意味着研究成果仅仅在社会科学内部进行讨论。

“学校不认可我们投到SCI的文章,但实际上发表SCI的难度更大。现在的情况就是,文科的评价标准不认理科的东西,而理科也不承认文科的。”王国豫表示。

新兴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往往不能套用现有的评价体制,这几乎成为所有从事新兴交叉学科研究人员的共识。

除了评价制度的不适应,李最雄等人的“申报无门”,也反映了新兴交叉学科的另一个隐患:在专业上一直处于无处挂靠的尴尬境地。

正如用李最雄的话讲,“其实差距比较大,放在哪里都不合适。”而专业设置导致科研基金分配的动向,这又使得交叉学科生存的空间大大减少。

而饱受诟病的,恰恰是几乎20多年未变的学科划分标准。

目前,中国所使用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依据是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即便是在1997年重新修改颁布过,但距今也已有16年之久。在这16年中,交叉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涵盖多个领域的学科层出不穷,这也就不难理解交叉学科发展与其评价体制和管理“不合拍”的现状。

“在科技与信息飞速发展的现在,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学科分类囊括所有的研究。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会催生更多的交叉学科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能简单地按照一二三四来划分。”南开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对《科学新闻》说。

团队与个体的争议

除了传统交叉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所受“待遇”有所差异,从事交叉科学研究的大型团队与个人看到的风景也不尽相同:

偏重团队之间的跨部门交叉,忽略科学家个人自由地交叉探索。

正是由于交叉学科的成长主动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对于交叉学科的重视与期待也可见一斑。除了上文提到的广建平台之外,从国家大型项目为交叉学科单独设项就更可窥见一二。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就专门设立综合交叉领域,以鼓励和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主持的第一批973项目“光合作用高效光能转化机理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就是一项多学科交叉,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农学有机结合开展科学研究的项目,使中国光合作用机理与膜蛋白三维结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国家层面对于交叉学科项目的大力支持固然让研究者们欣喜。国家越来越重视交叉学科,各级政府对此也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交叉学科获得各级各类的资助也越来越多。

“即使是社会科学,国家社科基金每年都有一批专门针对交叉学科设立的基金。”王国豫介绍说。

然而,无论平台还是基金设项,这种重视更青睐于一个跨学科团队。

前述的973项目,就包括了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化学所、物理所、生物物理所、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和各自不同的学科的合作。

但实际上,在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单独科学家的实际工作中,却并不都能受到如此的重视与推崇。国家对于交叉学科及其团队的鼓励,并没有完全辐射到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个体研究者身上。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吴强盛多年来一直从事的研究领域横跨植物学、土壤学、微生物学三学科,是三者的交叉研究领域。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上,却因为学科的交叉问题而步履艰难。

2012年,吴强盛在申报国家自然基金的项目时,将申请书提交到园艺学,而评审专家对土壤方面的不熟悉以及质疑让他非常沮丧。

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专家道出了他的疑虑:“一些研究人员说是做交叉学科,其实是‘万金油’,什么都懂点,什么都不精。”

这位专家的话可能代表了一大部分传统学科学者的观点。

事实上,一面是国家加大力度推进交叉学科建设,另一面,则是研究者们的郁郁寡欢。其实,国家层面的行动一直在进行,只是辐射到个人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已经吸收了报告的一些前期研究成果,将加大对个体交叉学科研究者的资助力度。

“我们单位一位搞地理数学的老师已经连续几届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学院还获得了省里的数学与交叉中心重点实验室。这对于我们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压力。”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曹广福告诉《科学新闻》。

何去何从

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另一方面,我们又无法给处于探索阶段的交叉学科一个恰当的生存空间。导致交叉学科矛盾重重的根源究竟在何处?

文化惯性客观上可能是造成这样局面的根源之一。

一般而言,在社会既定文化形成后,处于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有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评论家罗满元指出,从根本上看,文化惯性实质是一种相对“静止”和满足于“维护”的力量。

在学术上,惯性维护长期以来的科研制度与科研思维,与适应新的科学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交叉学科之间,有着不可避免矛盾,从而导致交叉学科的学科分类与评价体系存在真空地带。

同时,随着科学的不断细分,在很多从业者那里,科学已经变成了一种职业。这自然而然地将带来科研体制的功利性,使它更为看重发育成熟、更容易取得成果的传统学科,而对刚刚兴起、且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探索的交叉学科及其研究者个人的创新探索的积极性鼓励并不多。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柯尔莫戈洛夫为概率论奠定了严格的数学基础之前,概率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毕竟,一门学科产生伊始,需要一个培育与获得认可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遭遇质疑在所难免。

在研究者们看来,“重视研究者个人的价值,鼓励交叉学科进行科研探索,宽容失败,这样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个人的创新探索工作多加鼓励,恰恰也是交叉学科研究者们最需要的。”

“此外,缺乏在国家层面上的宣传力度和重视程度,要对交叉学科实施特殊性的政策,通过连续3~5年的重点支持,达到了预期效果后,再进行自由的发展。”吴强盛对《科学新闻》强调。

相比较在鼓励自由探索的理念上有所突破而言,通过技术层面的操作,达到鼓励交叉学科的目的,似乎期待值更高。

“对专业设置作适当调整”是交叉学科研究者们普遍倾向的途径。

曹广福对此思考良久,“我们都知道在很多分类中,常常有一个分类:‘其他’。在学科分类中,何不效仿一下?例如可以设一个:‘交叉学科’或者‘其他’之类。”

“工程院有9个学部,但却没有我们的一席之地。我认为,应该设立一个综合类学部。”李最雄清晰地认识到,“除非建立自己的学科——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否则,增选院士实现起来就很困难。”

“一个学科的形成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几年能够完成的。这一问题不仅仅是文物界存在,而是很多搞交叉学科的领域都有。”谈及未来,李最雄颇感无奈。

综合交叉 篇6

在大中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和改善实践中, 产生交通拥堵的最关键的节点就是交叉口。据统计, 机动车在市区道路上行驶的时间平均有1/3是用在交叉口上的[1]。如何保证车辆快速的通过交叉口, 学者、专家提出了不少措施和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但交叉口拥堵问题依然严重。如何充分挖掘、利用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交叉口的通过效率, 成为一个突破难题的思路。左转等待区、直行等待区和综合待转区等概念就是基于这种理念下提出来的。本文在分析现状信控平交路口交通改善措施、通行能力和评价基础上, 分析综合待转区设置特征和原理, 研究其应用条件、通行能力和效率评价方法。

1 现阶段提高城市平面交叉口通行效率的主要研究成果

由于交叉口是路网中的节点, 与路网中其它交叉口和路段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所以在交叉口交通改善问题中, 需要在考虑对交叉口本身改善措施的同时又要考虑整个路网中相关交叉口和道路的综合措施治理[2]。目前, 城市道路交叉口主要通过道路工程改造、交通组织优化和渠化、交通需求管理、信号控制管理等措施来提高其通行能力和效率。道路工程改造是采用工程建设的手段对原有的交叉口进行改造, 改变其形状、进口道宽度等, 从而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改善交叉口的车辆运行状况[3]。交通组织和渠化是通过分离和疏导交叉口交通流的方式使得交叉口车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 运行更为有序[4]。对交叉口的交通流进行合理的引导, 使交通流在空间和时间上重分布, 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5]。另外就是交通需求管理, 即通过调整交通结构, 削减不必要的交通需求, 减少交叉口的交通流量, 从而缓解交叉口的交通紧张状况[6]。

2 综合等待区的交叉口交通改善方法

2.1 综合待转区的原理

综合待转区, 是将交叉口某一进口道不同方向的车流, 通过交通信号的调节, 在交叉口进口处, 所有车道的设置都为同一方向的一种交叉口交通改善方法[7]。“综合待行区”与以往的“左弯待转区”“直行待行区”基本原理相似, 都是在有限的时间资源内, 充分挖掘和利用道路的空间资源, 让流量较大的某个方向车辆快速通过交叉口, 减少排队造成的拥堵和对其他交通流造成的干扰。设置综合等待区的目的, 是增加路口蓄车能力, 比如, 通过相位将进口道的直行车和左转车分离, 减少进入路口前各个转向的交织和冲突, 提高进口道使用效率, 在相同的时间内放行更多车辆。

左转待转区和直行待转区为单一方向设置的待转区, 目前在国内外城市应用广泛。单一方向的待转区是在不干扰其他转向交通情况下, 充分利用交叉口内道路空间, 增加路口蓄车能力, 从而扩大路口通行能力[8]。综合待转区一般利用道路路段空间, 是在有限的时间资源内, 充分挖掘和利用道路的空间资源, 使路口停车线后移, 将原来的交叉口进口道的功能提前, 留出综合待转空间, 在进口道路段上通过信号的调节, 使车辆进入综合等待区。让流量较大的某个方向车辆快速通过交叉口, 减少排队造成的拥堵和对其它交通流造成的干扰。可较大程度的改善道路平交路口交通秩序和通行能力[9], 最为适合某行驶方向特别是左转或调头交通流量较大又无法增加足够车道数的路口。

基于综合待转区的特征, 在设置综合待转区的路口, 进入待转区之前, 会造成待转车辆的二次排队, 但总体上不会增加更多的延误。同时为设置综合待转区, 需要占用路口进口前的路段道路空间, 这就对路口路段前道路条件有较高要求, 需要足够的空间设置“综合待行区”, 才能保证停车线后移不会造成路段上交通拥堵。“综合待行区”设置的合理长度需要根据车流量情况来确定, 同时需要交通信号灯的协调配合, 考虑交通信号周期和放行相序, 确保进入待行区的车辆能够及时放完, 下个方向的车辆能够进入待行区。综合待转区的图示见图1。

2.2 综合待转区在改善城市道路平交路口交通上的尝试

上海市在2011年在闸北区共和新路临汾路路口设置了进口道的“交通综合待行区”进行尝试。路口在放行左转弯和调头车流时, 把腾出来的“综合待行区”均作为左转弯和调头待行区域, 把排队等待的左转弯和调头车队由1队变成了4队, 增大了排队容量, 缩短了排队长度, 从而提高了路口通行能力和效率, 整体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其应用效果表明, 设置综合待转区后, 高峰期交叉口拥堵时间大幅缩短1h, 该路口道路通行效率大幅提高。这为其他地方道路交叉口的渠化改造提供了借鉴。

2.3 综合待转区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改善

2.3.1 目前我国城市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目前我国使用的是停车断面线法计算交叉口通行能力[10]。

在设有专用信号情况下, 1条直行车道或左转专用车道的通行能力。

式中:T为信号周期, s;tg为每周期绿灯时间, s;to为绿灯亮后, 第1辆车起动通过停车线时间, s;α为折减系数;ht为车辆通过停车线的车头时距, s。

混合车道通行能力

式中:k为转弯车辆的影响系数。

转弯专用车道通行能力:在设置专门左、右转信号和专用转向车道的交叉口, 其左转和右转车道的通行能力可按照直行车道计算, 只是转弯车辆的车头时距比直行车道大, 可根据实测数据资料和道路、交通特征统计得出。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等于组成交叉口的每条道路进口道通行能力之和。

2.3.2 设置综合待转区的交叉口通行能力

在设置了待转区的交叉口, 待转区前的车道设置仍然按照设计和实际流量布设, 待转区充分利用了交叉口道路空间, 也可视作是扩大了路口范围, 为进入待转区车辆争取了空间和时间, 在信号灯配时不变情况下, 实际通过量增多, 路口效率提高[9,10,11,12]。

1) 左转待转区。是利用了交叉口内的道路空间增加排队左转长度, 可将左转待转区车辆视为已进入路口车辆, 在信号灯相位配置不变情况下, 为车辆快速左转争取了时间。扩大的通行能力等于已进入待转区的左转车辆数减去绿灯损失 (尚未进入待转区的车辆因等待待转区内车辆通行而发生的绿灯损失) 。在设置左转专用信号灯的左转专用车道通行能力计算:

式中:ts为车辆因等待待转区内车辆通行而发生的绿灯损失;C0为左转待转区内1条车道内可容纳车辆数。

2) 综合待转区。实际上也可视作是扩大了路口的范围, 充分利用交叉路口空间, 增加待转等待蓄车量, 在信号灯不变和不影响其他相位车流情况下, 也等同于增加了车道数, 同一信号配置条件下, 通过的量得到极大增加。在交叉口出口车道满足车辆通行时, 扩大的通行能力等于增加的车道数在绿灯期内通过的车流量。在设有专用信号情况下, 综合待转区内专用车道的通行能力:

式中:n为综合待转区内设置的专用车道数。路口通行能力即综合待转区进口道通行能力与其它组成交叉口的每条道路进口道通行能力之和。通过分析可得出结论, 即设置综合待转区后, 相同绿灯时间内, 进口道的通过量得到极大增加, 整个路口的通行能力和效率的到改善和提高。

2.3.3 道路交叉口效率评价

一般情况下, 交叉口交通评价的指标采用流量、通行能力、饱和度、延误、和服务水平。用通行能力和实际通过流量反映单位时间内通过交叉口的交通实体数, 检验实际交叉口容量;用饱和度来反映了交通的繁忙程度, 用信号交叉口延误反映车辆在信号交叉口上受阻、行驶时间的损失;参照路段服务水平评价, 来判别交叉口服务效率。设置了综合待转区的交叉口通行效率评价可参照一般交叉口效率评价的指标和评价方法。

3 案例应用

本例结合交叉口综合等待区设置的方法, 根据广州市滨江路-下渡路路口的交通运行现状, 进行交通治理, 并评价这种方法对交叉口交通运行效率产生的作用。

3.1 治理前交叉口概况

3.1.1 交叉口几何概况

滨江路-下渡路路口形式为十字形交叉路口。滨江路为东西向道路, 宽40m, 双向6车道, 中央设有绿化隔离带。下渡路为南北向道路, 宽26m, 双向4车道, 中央无隔离, 见图2。

3.1.2 交叉口交通概况

2011年12月采集的交通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路口主要拥堵方向为滨江路东西向直行, 高峰时段流量分别为1 806pcu/h和1 644pcu/h。其次, 南往西左转, 东往南左转需求也较大。路口高峰期交通拥堵较严重, 东、西、南进口延误时间均超过40s, 南进口左转、右转入滨江路的车辆排队长度接近100 m, 东进口极端排队长度超过150m, 通行效率较低, 见图3。

3.2 治理措施

3.2.1 滨江东路东进口道设置综合等待区

在滨江路东进口创新设置综合等待区, 长度约为80m, 起始端设于珠江花园出入口西侧, 止点至进口道停车线处。综合等待区设置3个车道, 通过信号控制, 使左转车辆和直行车辆可以在不同的相位进入综合等待区, 充分利用3个车道的道路空间排队, 增加东进口道蓄车能力。滨江东路即将进入东进口综合等待区的车辆, 需要先等待区停车线上根据信号灯显示信息, 排队等待或者进入等待区。见图4。

3.2.2 滨江东路综合等待区信号控制模式

1) 治理前路口4相位控制方式 (见图5) :信号周期时长G=172s。各相位绿灯时长 (g) 及绿信比 (λ) :相位1g1=79s, λ1=0.46;相位2g2=30s, λ2=0.17;相位3g3=44s, λ3=0.26;相位4g4=19s, λ4=0.11。

2) 治理后结合综合等待区的设置, 周期缩减, 信号相位更加灵活:信号周期时长G=120s, 相比治理前缩短30%;其中相位1g1=50/55s, λ1=0.42/0.46;在相位1, 东进口等待区入口前的信号灯提前10s切断, 确保进入等待区的直行车辆都能在本相位绿灯时间内全部放行, 不产生滞留车辆;西往南方向的右转信号灯延迟20s启动, 保证东西方向直行车流顺畅。相位2g2=35s, λ2=0.29;相位3g3=15s, λ3=0.12;相位4g4=15/20s, λ4=0.12/0.17。相位4的绿灯时间根据检测线圈检测到的东往南左转实时车流量进行动态调节, 车流量较高时, 给予20s绿灯时间, 车流量较少时, 缩短绿灯时间至15s, 补充给东西向直行车流, 见图6。

3.3 效果评价

路口治理目的是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缓解拥堵。故选择进口道流量、通行能力、饱和度、延误和服务水平等指标作为评价和分析对象。

2012年6月交通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 治理后滨江路东进口道高峰时段流量由1 806pcu/h增加至2 257pcu/h, 提高25%。流量上升的同时, 路口饱和度略有降低, 由治理前的0.92下降至0.85, 见表1。

通过观察, 路口各进口道实测高峰小时流量总和达到了9 544pcu/h。因车流量达到饱和期间的实测高峰小时流量能反映路口的实际通行能力, 路口进口道总流量由8 300pcu/h提高至9 544pcu/h, 实际通行能力提高约15%。

对交叉口平均延误的计算, 采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交叉口治理前、治理后分别建模, 以治理前后的交叉口地形、交通组织形式、实地调查流量数据、信号配时等作为基础数据进行建模, 由模型计算出平均延误。根据交通模型的分析结果, 东进口道拥堵的有效改善使交叉口整体的通行效率得到提高, 交叉口平均延误由治理前的56s下降至34s, 降幅达到39%, 交叉口服务水平由E级提高至C级。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道路平面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改善措施现状的分析, 研究了综合等待区的特征原理和设置条件, 对设置综合待转区的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和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广州市滨江路-下渡路路口为例, 验证了设置综合等待区的效果, 证明其提升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降低了交叉口的延误, 提高了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 对综合待转区设置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信号控制配时方法、待转区设置长度等的关联性分析上, 尚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改善工作重点关注和研究内容。对交叉口道路交通条件进行研究, 利用设置待转区来挖掘和充分利用道路的空间资源, 增大了排队容量, 缩短了排队长度, 从而提高了路口通行能力和效率, 整体上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在研究综合等待区的基本情况和应用原理的基础上, 分析设置的条件和信号控制模式, 并以广州市滨江路-下渡路路口为例, 验证了设置综合等待区的效果。

关键词:交通拥堵,交通治理,交叉口渠化,综合等待区

参考文献

[1]王炜, 过秀成.交通工程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2]彭力, 李旭宏, 陈大伟.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治理措施[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4, 25 (4) :62-66.

[3]窦瑞军, 卜跃.渠化交通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管理.2007 (5) :47-49.

[4]王炜.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5]李小帅.城市大型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9.

[6]徐建敏.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7]余启航, 杨涛, 吕孟兴.略论城市中心区交通改善策略与道路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J].现代城市研究, 2006 (10) :52-59.

[8]季彦婕, 邓卫, 王炜.信号交叉口左转机动车等待区设置方法研究[J].北京:公路交通科技, 2006 (3) :135-138.

[9]杨明.直行待行区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及通行能力研究[D].武汉:武汉工业学院, 2009.

[10]任福田, 刘小明.交通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11]张翔, 陈峻。王炜.平面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停止线计算法的改进[J].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2, 30 (6) :90-95.

综合交叉 篇7

关键词: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配合

前交叉韧带又称为十字韧带, 位于膝关节内, 连接股骨与胫骨, 能够有效控制胫骨过度移位, 从而保证膝关节的稳定。前交叉韧带断裂发生率较高, 且主要由于运动损伤所致。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但是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手术创伤, 对患者的膝关节造成损害[1]。为了尽量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 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极为必要。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例, 男9例, 女6例, 年龄21~60岁, 平均 (39.14±3.45) 岁;前交叉韧带断裂原因:交通事故导致5例, 运动导致8例, 坠落导致1例, 陈旧性损伤1例;其中左膝4例, 右膝11例。对照组15例, 男8例, 女7例, 年龄21~59岁, 平均 (38.78±3.61) 岁;前交叉韧带断裂原因:交通事故导致3例, 运动导致9例, 坠落导致2例, 陈旧性损伤1例;其中左膝6例, 右膝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进行治疗。患者平卧在手术床上, 对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固定患肢, 并在患者双侧大腿根部上止血带。在患侧髌骨内上角2.5 cm部位给予小切口, 使用关节镜对患者断裂部位进行检查, 确定前交叉韧带受损程度, 然后对断裂的前交叉韧带周围增生的滑膜组织进行清理。截取对侧腿部肌腱, 并去除多余的肌肉组织, 将其缝合在断裂处, 缝合线使用2#、5#爱惜邦缝线可吸收缝合, 然后通过建立骨隧道固定植入物, 固定完成后对手术切口进行包扎, 结束手术。

1.2.2 护理配合

1.2.2. 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措施, 手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并准备好手术所需各种器材, 进行消毒处理, 摆放在无菌器械上;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如发现任何异常, 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手术后为患者安排干净整洁的病房, 定时进行打扫, 将温度和湿度调整到适宜范围内。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 针对患者的症状予以相应的处理。监督患者定时服药、接受治疗。认真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

1.2.2. 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配合措施。包括手术前护理配合、手术中护理配合和手术后护理配合。

手术前护理配合:手术前护理配合包含患者心理疏导和手术准备两方面内容。首先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心理状况, 以患者的病情为基础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流程、手术原理, 并向患者讲解成功的手术病例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此外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相关要求准备手术。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必须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必须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消毒、杀菌处理, 此外护理人员必须准备好膝关节镜光学系统与专用器械、电动止血仪、电钻、刨削系统、袋装生理盐水、止血带、爱惜邦缝合线等手术器材。并在手术前一天与手术医师确认。

手术中护理配合:进入手术室后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配合麻醉医师为患者完成硬腰联合麻醉。并检查各个手术设备是否连接完好, 打开各手术仪器, 调节好相应参数, 以便手术医师尽快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止血仪的止血效果、影像仪器的清晰程度。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手术结束后关闭手术仪器。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手术医师的手术配合工作。如手术医师在进行取腱缝合时, 护理人员要及时准备好湿盐水纱布将缝合好的移植物包好备用;手术医师在建立骨隧道时护理人员要及时递送刨刀等手术器材, 在膝关节镜下诊断完成后要及时调整瞄准器。

手术后护理配合: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松开止血带, 并护送患者回病房, 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根据患者自身行为习惯及病情状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作息时间表及康复训练计划。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评分。使用Lysholm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水平进行评估。分数越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水平越好[2]。使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100分, 分数越高, 满意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Lysholm评分比较

手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是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平均评分为 (83.58±3.42) 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平均评分 (67.26±4.82)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695, P<0.05) 。

3 讨论

前交叉韧带断裂是一种较为多见的膝关节损伤, 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3]。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新兴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治疗方法, 具有创伤小、疼痛程度低等特点[4]。但是手术会对患者的膝关节造成直接损伤, 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影响预后水平。而且手术对患者的损害程度会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而加重[5]。因此手术过程中采取综合手术护理配合措施缩短手术时间, 提升手术质量极为必要。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要求较高, 要求保证手术全程的无菌化, 而且对于操作者的操作熟练度和镜下视野的清晰度均有较高要求[6]。这就要求手术前、手术中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全程消毒灭菌工作, 保证手术环境的无菌化[7]。此外手术操作者的操作熟练度在很大程度上与护理人员的配合度有关,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在手术过程中与手术医师保持高度的默契, 及时为手术医师提供所需手术器材并对手术细微环节进行精细处理[8]。最后, 镜下视野的清晰度是决定手术操作质量的关键, 对其角度进行适时调整。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配合措施, 从手术前到手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及手术各环节进行全面护理干预, 手术前做好手术的各项准备工作, 手术中与手术医师保持高度契合, 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护理配合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Lysholm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种护理配合措施不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极大的提升了手术质量, 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 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实施综合护理配合措施能够极大的提升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水平和护理满意度, 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丁亚飞.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2) :216-217.

[2]李亚琴.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配合[J].吉林医学, 2011, 32 (32) :6930-6931.

[3]任鑫.综合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 (7) :109-110.

[4]张荣.浅谈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J].心理医生, 2015, 21 (6) :60-61.

[5]李亚妹, 陈元芝, 徐燕娇.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术期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 2012, 19 (2) :279-280.

[6]秦晓梅.经关节镜膝关节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10) :1335-1336.

[7]陈春丽, 冯军, 杨琪娜.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配合[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12) :1638-1639.

综合交叉 篇8

一、应用混合烃完全燃烧生成的平均物质的量热量和十字交叉法

【例1】 (2009全国理综Ⅱ) 已知:2H2 (g) +O2 (g) =2H2O (l) ΔH=-571.6 kJ·mol-1;CH4 (g) +2O2 (g) =CO2 (g) +2H2O (l) ΔH=-890 kJ·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 L (标准状况) , 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l) , 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

A.1∶1 B.1∶3 C.1∶4 D.2∶3

解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112L22.4L/mol=5mol, 平均1摩混合气体放出得到热量为3695ΚJ5mol=739ΚJ/mol;1摩尔H2的燃烧热是285.8 KJ;1摩尔CH4燃烧热为890 KJ.

二、应用平均摩尔质量和十字交叉法

【例2】 甲烷和丙烷混合气的密度在同温同压下与乙烷的密度相同, 则混合烃中甲烷、丙烷的体积比为 ( ) .

A.1∶1 B.1∶2 C.1∶3 D.1∶4

解析:同温同压下, 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因为M (乙烷) =30 g·mol-1, 所以Μ¯ (混) =30 g·mol-1;

三、应用C原子平均个数和十字交叉法

【例3】 常温下, 一种沸点最低的烷烃和一种气态单烯烃的混合气体1 L, 充分燃烧, 在同温同压下得到2.5 L CO2.则下列选项中混合烃及体积比可能的是 ( ) .

A.CH4和C3H6 1∶3 B.CH4和C2H4 1∶3

C.CH4和C4H8 1∶1 D.C2H4和C4H8 1∶1

解析:沸点最低的烷烃是甲烷.该混合烃1 L完全燃烧生成2.5 L CO2, 则混合烃平均组成可表示为C2.5Hx, 所以, 一种烃分子中碳原子个数要小于2.5, 另一种的要大于2.5.已推知烷烃为甲烷, 则可能的单烯烃为C3H6和C4H8.

若为CH4和C3H6的混合烃:

若为CH4和C4H8的混合烃:

答案:A和C.

四、应用H原子平均个数和十字交叉法

【例4】有1 L气态单烯烃的混合气, 在120℃时和9 LO2充分反应, 恢复到120℃和反应前的压强, 体积增大6.25%, 则两种烃及体积比可能为 () .

A.C2H4 C4H8 3∶5 B.C2H4 C3H6 2∶3

C.C3H6 C4H8 3∶1 D.C3H6 C2H4 1∶1

解析:要混合烃充分反应, 氧气必须过量.设混合烃的平均组成为:CxHy.

解得:y=6.5, 即混合烃平均组成可表示为CxH6.5, 与碳原子数无关.在混合烃中, 一种烃分子中氢原子个数小于6.5, 另一种大于6.5, 则混合烯烃可能的组合有:C2H4和C4H8、C3H6和C4H8.

答案:A、C.

五、应用C、H原子两者的平均个数和十字交叉法

【例5】某气态烷烃和气态单烯烃的混合气, 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 完全燃烧后生成6.6 g CO2和4.05g H2O, 则混合烃及体积比可能是 () .

A.CH4和C3H6 3∶1 B.C2H6和C4H8 1∶1

C.C3H8和C2H4 2∶3 D.CH4和C4H8 4∶5

解析:根据题意, 混合烃物质的量为, CO2的物质的量为H2O的物质的量为, 则混合烃的平均组成为C1.5H4.5.因此, 混合烃中肯定有甲烷, 符合平均组成的气态单烯烃可能有C3H6和C4H8.

(1) 若是CH4和C3H6混合, 则有:

按C原子平均个数:

按H原子平均个数:

(2) 若是CH4和C4H8混合, 则有:

按C原子平均个数:

按H原子平均个数:

从计算结果看, (1) 满足C、H原子个数比都为3∶1.

答案:A.

六、应用消耗O2的平均物质的量和十字交叉法

【例6】乙烯和某气态烃的混合气, 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为该混合气体积的4.5倍 (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 , 则某烃及与乙烯体积比可能是 () .

A.C2H6 1∶2 B.C3H6 1∶4

C.C3H8 1∶3 D.C4H8 1∶1

解析:1体积混合气完全燃烧消耗氧气4.5体积, 则其中一种烃消耗氧气小于4.5, 另一种烃消耗氧气大于4.5.已知:体积C2H4消耗O2为3体积.四个选项中的1体积烃消耗O2的体积分别为:A.3.5;B.4.5;C.5;D.6.

则混合烃可能为C2H4和C3H8或C2H4和C4H8.

答案:C、D.

综合交叉 篇9

本校动画专业成为“2007年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后, 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要求, 加速调研并筹建特色鲜明、基于专业交叉的“新媒体类专业综合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本中心试图以新媒体产业建设为核心, 形成新媒体“策划-创作-出品”为产业特色的平台模式, 满足时代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需要。同时它也在积极突破专业教育内容条块分割局面, 大胆实践艺术类专业交叉、渗透的多学科互动教学改革。经过多年规划建设, 形成了思路明确, 教学方法先进, 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的“三平台”的实践教学中心, 得到了兄弟院校同的一致肯定, 其中完成核心工作如下:

(1) 针对动画专业的本科教学, 建立了严格遵循动画创作“策划—制作—出品”三步基本过程的三大实践实训教学平台:新媒体策划平台、新媒体制作平台和新媒体出品平台。从而展开多层次、多方向的系统化实践实验教学体系, 建立了由策划到出品的项目过程性极强的实践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2) 改革实践实验管理体系,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室运行机制, 加强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的应用。完善中心教学管理网站的功能, 全面推行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3) 将个性原创与商业作品紧密结合, 增强中心的创新活力。中心在以导师负责制, 在相关的实验室和研究室吸收本科生参与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 使有创造潜力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针对性的创作活动, 在重点培养辅导的同时, 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4) 全面开放的教学环境, 个性化的培养探索。通过探索性实验和设计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知识空间和思维空间, 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 (5) 加强实践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高学历人才, 加强实践实验教学人员的在职培养, 提高实践实验队伍整体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6) 坚持艺术与工程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坚持实行以能力培养为核核心的教学模式。“中心”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 三大层次的实践实验课程充分体现了艺术与工程结合、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

基于专业交叉的新媒体类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中心, 初步表现出了新媒体影视、动画、传媒产业与专业特色:

1.产业特色。影视传媒产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 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时尚文明的重要纽带之一。从全国多个地方政府鼓励与扶持影视传媒产业发展政策、陕西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到我校所处属地西安市碑林区实施的“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动漫产业中心”的城区发展战略, 都在证实影视传媒将逐步主导大众传媒文化潮流。本中心以影视传媒产业建设为核心, 形成影视传媒“策划-创作-出品”为产业特色的平台模式, 满足影视传媒行业的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地域历史与传统文化特色。陕西犹如镶嵌在中国西部腹地的一颗明珠, 在告别黄土漫天迎接来了“山川秀美”的同时, 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厚德·和谐·创新”的精髓。“三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作为中国古代“十三朝古都”和今天西部地区的中枢性城市, 旅游产业发达, 古迹众多, 世界级文化遗产世所罕见。通过运用形式多样、质量上乘的影视传媒艺术手段, 对陕西历史与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搜集研究、梳理包装与宣传推广, 无疑具有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潜力和空间。因此, 这是我们“影视传媒综合实践中心”实践实训教学的巨大优势和最大的实践内容特色。

3.学校“影视动画传媒类专业群”资源特色。我校艺术工程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机电学院下设有多个与新传媒相关的设计学专业, 例如, 服装与服饰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服装表演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广告学、工业设计等。这些专业从人才培养到教学条件的发展都十分成熟, 为“中心”提供了丰富而具体的学科交叉和专业交叉的资源特色。

4.“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中心构建的新媒动画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形成以教学科研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特征的“3+1”教学模式, 于2006年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影响。凭借以上平台、队伍和项目优势的“艺术类专业项目引入式课程体系创新实践研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获得了广泛的行业认可和社会美誉度。

5.“中心”实践队伍构建特色。“中心”所在学院锐意改革、打破用人制度局限, 积极引进多名企业专业人员作为长期外聘教师, 现已拥有一支项目实战型“双师型”教师队伍。

6.“项目引入, 行业引导”的实践教学体系特色。针对影视动画传媒类专业学生的特点, 以实践教学带动理论教学, 以主动学习带动创新学习, 形成按影视传媒创作流程设置的“策划-创作-出品”的实践教学体系, 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 行业引导教学内容, 搭建设计实践教学模块, 满足各专业多层次基础实践。在此基础上, “教师-学生”“教学-科研”“学校-企业”“专业-行业”到达共赢良好态势。

新媒体类专业综合综合实践教学中心作为未来学校相关专业实践教学重要基地, 在将来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还将进行如下发展:

(1) 以“项目引入式”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主导思想, 推动教学的改革。 (2) 逐步完善“交互式多层次”教学体系, 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将新媒体类专业综合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 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实践教学队伍需以项目的“策划-创作-出品”为各自研究方向, 形成特色鲜明的“块”状实践教学团队, 以满足“中心”三平台构建和实践教学改革需要。 (4) 以人为本, 鼓励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 促进教学和科研相连互促, 良性循环发展。 (5) 仪器设备性能需保持优良、配置合理、数量充足, 优化实行络化管理, 提高仪器利用率。 (6) 进一步完善健全管理制度, 提供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彰的稳步提高。

遭遇药物“交叉过敏” 篇10

药店里,老张正在对营业员大发雷霆:“你们的药品有问题,我服了你们的这瓶药后,全身起了疙瘩,瘙痒难忍。”

原来,老张近来血压控制不太好,社区医生给他又加了一种药氢氯噻嗪。老张在药店买了药,没想到服药后出现皮疹。药店的执业药师杨大姐对老张说:“老伯,我们这药品质量绝对没有问题,您老平时是否有药物过敏的情况?”“我一生只对磺胺药过敏,其他什么药我都不过敏。”老伯的一句话让药师杨大姐明白了原因。她告诉老张:“老伯,您这是遭遇了一回药物交叉过敏反应。”老张一脸的迷茫:“什么是药物交叉过敏反应?”

药师分析

所谓药物交叉过敏,是指对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药物产生交叉或不完全交叉过敏反应。老张这类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人,往往不只对这一类药物过敏,还会对其他含有磺胺化学结构相似成分的药物也产生过敏反应,如部分利尿剂、口服降糖药等。有研究表明,凡是对磺胺药过敏的患者,对以下这些药物都可能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1.利尿和降压药 临床上常用的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寿比山)、呋塞米(速尿)等利尿剂都与磺胺类抗菌药有相似的结构。另外,含氢氯噻嗪的复方降压药如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也会与磺胺类抗菌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

2.磺酰脲类降糖药 如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齐特(达美康)等,属于磺酰脲类降糖药。药物的说明书中均明确指出 “对磺胺类过敏者禁用”。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一些含有上述药物的复方制剂。如含格列本脲的消渴丸等。

3.解热镇痛抗炎药 如塞来昔布(西乐葆)结构中有苯磺酰胺基、尼美舒利含磺基,不可用于对磺胺过敏者。

4.抗痛风药 痛风常用药丙磺舒,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要禁用。

5.青光眼治疗药物 如乙酰唑胺及布林佐胺(派立明),不能耐受磺胺类药物或其他磺胺类衍生物者不可以用。

6.其他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柳氮磺吡啶,实际上属于磺胺类药物,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氨苯砜(对麻风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胺类药物相似,也是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相关链接:其他能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药物

阿司匹林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芬必得、炎痛喜康、甲氯芬酸、吲哚美辛等药物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痢特灵(呋喃唑酮)是治疗肠道感染的有效药物,如果对该药发生了过敏,最好不要使用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呋喃妥因片和治疗神经炎的呋喃硫胺片,也应避免用治疗心脏病的乙胺碘呋酮片。因为这些药物与痢特灵可能出现交叉过敏。

异丙嗪(非那根)与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等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有交叉过敏。

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对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胶囊也过敏。因为头孢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上有与青霉素类药相似之处,所以头孢类抗生素也可能发生药物交叉过敏。

复方药物异名含有相同成分,用药前一定要看清楚成分防止交叉过敏。

(编辑 林 妙)

上一篇:作文成功之路的基石下一篇: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