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核心课程群

2024-06-16

专业核心课程群(精选十篇)

专业核心课程群 篇1

一、课程平台建设

(一) 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在制造类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指导下, 与聊城市政府主导部门、行业、企业联合, 成立了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完善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使校企合作成为培养有责任感、能做事、会做事、做成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平台。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深化与山东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迅力特种汽车有限公司、中通客车等地方企业的合作, 校企共同开展实训基地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制订、师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专业评估和人才培养与就业等工作。明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责, 权利、义务以及工作程序, 每年组织召开两次专业建设指导研讨会, 研讨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 审议专业发展规划, 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建议等, 实现校企共同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解决人才共育共管、成果共享等问题,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 完善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1. 制度建设。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 依据理事会章程, 制定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相关制度, 对校企合作进行系统设计。在学院相关制度的基础上, 制定了《先进制造实训中心管理制度》、《企业研修锻炼管理制度》和《兼职教师聘用制度》等有利于校企协同的管理制度, 使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学, 构筑有利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2. 校企合作运行载体———“双基地”模式。

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 实施了“双基地”的校企合作模式, 即企业做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师资培训基地;学校做企业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技术工艺创新基地;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使校内教师承担企业角色, 企业人员肩负培养任务。

(三) 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山东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积极探索和实践“双基地融合、双实境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打造一个“教学工厂 (教学区+生产区) +师生工作室+顶岗实习基地”工学结合的运作平台, 引入企业真实的产品和生产过程, 学生通过不断完成工作项目来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岗位适应与迁移能力, 形成一个职业人所具备的职业能力。真正实现了三个“零距离”对接, 即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

二、结构重组、内容整合与优化

结构重组、内容整合与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有: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学团队的优化;实践条件的优化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一) 课程体系优化———构建了“重能力、强素质、细方向”的课程体系

围绕“双基地融合、双实境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动态的课程发展观,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 从而保持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动态一致性。由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和课程研究专家组建团队, 系统分析面向中小企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与职业活动”, 解剖典型工艺和典型产品加工过程, 确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 构建“重能力、强素质、细方向”课程体系;参照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 开发相应的专业教学标准。依据就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构建课程体系, 设置公共平台课和专业平台课两个平台课程, 以及专业方向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和集中实践教学模块三个模块课程。“重能力、强素质、细方向”课程体系的内涵如下。

1. 重能力———构建“三链路”专业平台课课程体系。

围绕工艺施工员三大核心能力进行分学期、递进式的能力培养, 每个学期对三种能力进行延伸和拓展, 按照从学徒到准员工的成长规律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适应岗位的需求。这样就形成了以三条链路为骨架组织的专业课课程体系, 即零件加工与装配链路、工艺编制链路、数控维修链路。

2. 强素质———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增设专业教育课程, 由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和专业教师轮流执教。通过对现代制造业和数控技术职业的系统介绍, 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典型技术岗位进行工作观摩, 请优秀校友和企业家作报告、讲座等各类职业教育活动, 使学生在入学伊始就了解毕业后的职业岗位, 了解职业课程的对应岗位, 认识将来从事工作岗位的职业技术特征与技能知识要求,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 制定个人奋斗目标, 激发、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传统入学专业教育向岗位职业教育转化。增设《职业健康安全与规范》模块, 将模块内容分散在零件的普通机加工、零件的数控加工、顶岗实习等各实践环节进行教学, 毕业前以面试的形式测试, 对考试合格的学生给予相应学分。素质教育贯穿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 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 促进职业素质的提高, 最终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完成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开发的同时, 重点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心理调适、创新思维、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及解决问题等能力。在先进制造实训中心中创办师生工作室, 以师生工作室为载体, 以工艺创新设计、产品创新设计为研究方向, 构建出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训练, 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各种科技创新活动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锻炼社交能力、培养团队与合作意识的目的。

3. 细方向———精准与有效对接工艺施工员岗位要求。

避免原来培养目标大而全的误区, 采用精准和有效对接工艺施工员的模式。围绕工艺施工员的岗位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二) 课程内容的优化———项目化教学

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工艺施工员职业岗位所需要求来选取, 职业能力阶次递进。课程的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真实的产品为载体, 对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进行重构。

按“做中学、所学即为所需”的原则跨科目归整各项目相关学习内容, 通过开放拓展的引导问题进行新知识结构融会贯通性的导向。教师的工作是“化整为零”———将传统教材归纳后的知识内容结合载体解构到各个项目中实施教学;学生的学习是“零存整取”———将各个项目中学习到的零散知识归纳后提升到系统化认知的高度。

(三) 教学团队的优化———建设了一支“上课堂, 进厂房”师资队伍

根据专业及课程建设的需要, 由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专家、专业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 依托团队做好专业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技能培训、挂职锻炼、职教能力培训等形式, 促使团队成员在理论、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在师资配置上, 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都有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 形成职称、年龄、双师结构合理, 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在教学上, 可把企业应用的新技术更新到教学内容中来, 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每门课程工学结合教学团队的合作教学不是各司其职的简单组合形式, 是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学校教师积极参与企业职工培训、技术革新、企业文化建设, 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身份互兼, 将企业教师纳入专业师资建设团队范畴;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 共同开发培训教材、学习包等, 进一步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四) 实践条件的整合优化———对接生产现场、对接关键技术、对接典型工艺

为实现实践条件体系化建设, 在原有实训室基础上整合、新建先进制造实训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实训中心有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普通车床、铣床、钻床、刨床、钳工工作台等大中型实训设备60余台套, 配套设施200多种, 可实施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车工、铣工、钳工、维修电工、制图员等实训项目和技能鉴定。通过先进制造实训中心的建设, 逐步实现实践条件的体系化建设。构建校内教学工厂各分区与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各部门的双实境对应, 教学工厂中教学区与生产区的双实境对应。

(五)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能力本位、做学教一体化

改革原则:教学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教学行动以学生为主体, 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方法要采用项目任务等多种方法。

1.课堂教学以能力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 形成学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课程整体设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突出能力目标, 能力训练项目精心设计, 实践、知识、理论一体化, 课程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 学生是课程及其评价的主体,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程中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渗透。在专业核心课教学中全面推行项目化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工作过程和学生的主体性, 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工作岗位的某一生产任务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并付诸实施。

2.实施特长生制度, 每个班级抽取学习基础好、有特殊兴趣的学生组建特长生小组, 由富有教学经验、实践经验和科研特长的老师带领, 在师生工作室对他们进行个性化培养, 学生作为老师的科研助手共同进行科学研究, 准备科技竞赛, 共同开发技术服务项目。特长生是班级的学习骨干, 带动更多的学生改善学风。

3.应用信息化手段和多媒体技术, 制作电子教案、课件、动画、视频等资料, 使教学内容生动、丰富、具有立体感, 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4.建设课程群网络学习资源,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还开辟了丰富的第二课堂, 成立了创业协会、科技协会等学生社团,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业余活动。每学期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与学生一起举办技术竞赛活动, 以赛促学。同时, 使学生了解到成为一名企业技术人员应有的技术水平和劳动态度。

三、整合优化后的效果

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群实现了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教师队伍、实践条件的重组与优化, 实现了资源共享, 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课程群课程的整合优化, 是一种新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方法, 避免了课程内容的重复与遗漏, 课程体系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更加注重所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 解决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的问题;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 对工作不再迷茫与畏惧, 对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更加有信心。

1.符合教学认知规律, 学生技能培养得到提升。遵循了教学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 依托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对教学内容进一步的整合, 按照不同工作任务的技能需求以及由简单到复杂的能力递进规律, 科学设计了基于零件加工过程的课程体系。经过解构和重构之后的课程群课程, 总学时下降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 课程群课程以典型零件的加工为主线, 符合认知规律,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增强了学生对所爱好专业的信心。课程群课程教学增强了职业能力培养, 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生的零件加工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体现了1+1+1+1+1>5的课程综合优化效果。

2.学生职业能力得到提高。整合优化后的课程群课程注重知行合一、学思结合, 使得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强, 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很多毕业生快速成长, 经过几年的磨炼, 逐步成长为班组长、车间主任或技术骨干。

3.利用专业知识开展社会服务。数控技术教学团队通过深化校企合作, 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和技术服务, 增强了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专业核心课程群 篇2

8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为实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心理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四部分组成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目标,不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探索、研究与应用,以完善和更新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还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教学团队和落地的保障措施。在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环境下,社会希望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及实践能力,具有解决问题的心理素质及能力,具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及创造工作岗位的能力。大学生们通过自主创业,不仅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工作岗位及就业机会,来缓解我国当下就业难的社会矛盾,充分展现自身的综合能力及社会价值,而且还大大促进我国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秦春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3).

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与管理 篇3

关键词采矿工程核心课程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010-02为了充分调动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专业点,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26号)。根据“通知”要求,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立即启动了专业综合改革。

本次专业综合改革着重从教学团队、课程与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建设,而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与管理是这五个方面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关系到专业综合改革成效的关键,因此,本文拟对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与管理方法进行探讨。

一、采矿工程专业特点

河南理工大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为河南省名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采矿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1年被教育部列入第二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参与采矿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专职教学科研人员40人,其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如下图。

二、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与管理

(一)成立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

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包括:《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井巷工程》《矿山岩石力学》和《开采损害与保护》等。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根据主干课程的性质和起居室课老师的研究方法,建立“采矿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开采损害与保护课程群教学团队”“矿山岩层控制课程群教学团队”“岩石力学课程群教学团队”“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群教学团队”等五支课程群教学团队,每个教学团队设有负责人,负责根据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要求,团结带领团队成员,搞好该课程群的教材建设、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研讨与改革、教学资源上网,加强课程的协同开发,促进开放共享。

(二)突出专业主干课程的核心地位

结合每门专业主干课程的现有基础和教学资源条件,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核心课程群进行建设。

1.采矿学课程群与教学资源建设

采矿学课程群教学团队主要承担河南省精品课程《采矿学》《专业导论》《煤矿发展新技术》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该教学团队由12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各1名。

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矿学》课程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自主开发“《采矿学》三维数字化教学课件”,促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2)把本课程建设成为优秀的视频公开课,将全部课程资源和教学录像上网,供本校及外校学生、煤矿技术人员和工人远程学习。

(3)开发毕业设计网上指导系统,提供多个真实的矿井设计范本和最新的规程、规范等,设置师生交流平台,随时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4)建设“《采矿学》3D辅助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实验室”、“采矿工程专业三维虚拟仿真实习实验室”和“煤矿综采工作面高仿真实验室”,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稳固的空间概念,理解和表达煤层与岩层、煤层与煤层、煤层与巷道、巷与巷道之间复杂的空间关系。

2.开采损害与保护课程群与教学资源建设

开采损害与保护课程群教学团队主要承担国家精品课程《开采损害与保护》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该教学团队由5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该课程的建设重点为:

(1)实现双语教学,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

(2)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形成一套以案例教学、启发式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堂讨论、师生交流、习题课、多媒体演讲、网络教学等为辅助手段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3)修订出版《煤矿开采损害与保护》教材,出版双语教材《Mining damages and Protection》,出版译著《Surface Subsidence》。

(4)开发设计上覆岩层“两带”高度模拟等三个教学实验。

3.矿山岩层控制课程群与教学资源建设

矿山岩层控制课程群教学团队有9名专业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主要承担《井巷工程》和《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教学任务。其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如下:

(1)矿山压力可视化教学改革。采用Itasca系列软件(FLAC3D、UDEC、3DEC、PFC软件),将枯燥的矿山压力理论转化为能够看到的矿山压力显现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现其中蕴含的矿山压力原理,让学生深刻了解矿山压力原理与控制手段与方法。

(2)开发《井巷工程》三维仿真教学课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相应的三维仿真课件,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变枯燥乏味的文字讲解为身临其境。

(3)推行矿山压力和井巷工程案例教学法。

(4)加大《井巷工程》精品课程建设,搞好《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视频公开课建设,将课程的全部资源和教学录像上网。

4.岩石力学课程群与教学资源建设

岩石力学课程群教学团队主要承担《岩石力学》《土力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该团队共有7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教授级高工)3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根据《岩石力学》课程特点,教学团队坚持“着眼工程,立足试验,讲授理论,补充文献”的教学思路,从以下方面对课程进行建设:

(1)形成实验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视频及虚拟现实技术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

(2)进一步完善电子教材上网、网络课件上网、教材配套CAI课件上网。

(3)进一步完善网络环境下的试题库和交互式测试系统,改进网络交流和答疑平台;对网络课件进行修改、完善和提高,将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的教学录像上网。

(4)对全部网站内容进行升级,形成共享资源丰富、示范性强、应用效果好、推广价值大的精品课程。

(5)出版具有实践特色的《矿山岩石力学》教材。

5.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群与教学资源建设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群教学团队主要承担《矿井通风与安全》和《瓦斯地质和瓦斯治理》的建设任务。目前,该团队共有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矿山通风与安全》课程的建设重点是:

(1)适当增加矿山安全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方面最新科研成果,并补充实际案例,形成配套的案例课件。

(2)结合目前煤矿生产自动化、机械化、集约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注重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完善课程课件。

(3)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索式等教学方法与CAI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达到形象、直观、生动,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质量较高。

(三)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管理

1.运行与激励机制

针对成立的“采矿学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等五个教学团队,制订科学的团队管理制度,明确团队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的责任与任务,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制定量化考核机制和奖惩办法,鼓励优秀教师主动多为本科生上课,作为本科生的四年指导教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2.经费保障

为了保障各教学团队建设与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学校特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运行经费。学院成立经费预算审核小组,对每个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的经费预算进行把关。对于批准的经费预算,直接拨付给教学团队,由团队负责人管理,在学院经费预算审核小组的监督下使用。

专业核心课程群 篇4

一、专业群核心课程构建要强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素的植入

(一) 当前高职专业群核心课程建设中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高职院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不了解或不能及时了解, 用人单位和已就业多年的校友不能参与高职教育的教学培养。高职院校自己通过经验又无法准确、全面地认识到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培养问题, 也无法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够长期监测到改进效果的教学改革方案。

高职教育的管理者需要获得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的真实数据, 才能诊断出教学培养过程对学生就业数量、就业质量、职业发展潜力的影响。高职院校要了解用人单位对于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需求, 以及对本校毕业生使用的满意度评价, 作为学校调整教学的导向和设置核心课程的依据。

(二)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核心课程有效性评价调查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核心课程的重要度调查

由就业和正在读本科的学生判定课程在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中是否重要。就业的毕业生包括:“受雇全职工作”、“受雇半职工作”、“自主创业”。被调查的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10届毕业生认为课程对工作或学习的重要度评价分为“不重要”、“有些重要”、“重要”、“非常重要”、“极其重要”, 其中“有些重要”、“重要”、“非常重要”、“极其重要”属于重要的范围。

我们发现, 学院2010届就业和正在读本科的学生中, 26%的人认为本校的核心课程对现在的工作或学习不重要。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核心课程的满足度调查

回答了专业群核心课程“有些重要”到“极其重要”的学生会被要求回答课程训练是否满足工作或学习要求, 满足度指标是回答某课程能满足工作的百分比。计算公式的分子是回答“满足”的人数, 分母是回答“满足”和“不满足”的总人数。

调查发现, 学院2010届回答核心课程重要的学生认为, 这些课程的培养水平对目前初级职位或学习的满足度为55%, 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二、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核心课程建设

在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群时, 遵循“专业与基地融合、课程与产业吻合、学习与工作结合、教学与生产并行”的专业群建设理念, 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群由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物流管理、报关与报检三个专业方向构成, 以企业物流管理专业为核心, 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实训条件、师资队伍、专业教学资源等方面, 对专业群内其他两个专业方向起到辐射与带动作用。

通过上述对2010届学生的调研, 并与港口大型物流企业共同合作, 确定本专业面向的岗位 (群) , 对岗位 (群) 典型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整理, 明确岗位核心能力及具体要求。在与企业共同确定岗位核心能力具体要求的基础上, 构建由企业物流管理方向、国际货运代理方向与报关与报检方向三大模块组成的核心课程体系, 初步形成具有港口物流特色的专业群核心课程体系。

在形成具有港口物流特色的专业群核心课程体系后, 我们又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建设, 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开发, 建设了七个实训室, 改革了教学方法手段, 改革了传统的考核模式。

(一) 建设课程标准

核心主干课程引领教学改革,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的步骤, 围绕就业岗位群, 实现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 工作内容融入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对接生产流程, 依托政产学研合作平台, 校企共同制订课程标准。与港区大型物流企业共同合作, 围绕企业采购、仓储、运输、货代、报关等岗位核心能力培养, 围绕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重组、整合课程内容, 并将物流行业技术标准及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 建立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二) 开发教学模式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 与港区物流企业合作,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模式开发。根据物流企业实际生产过程要求, 引入企业生产项目和工作任务, 推行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优质核心课程的项目化建设。通过教学模式开发, 掌握了一套科学的教学模式开发理论, 培养了一支技术骨干力量。

(三) 建设七个实训室

在学院建设七个 (含改扩建三个) 港口物流与供应链实训室, 建成集港口物流文化展示、口岸物流、国际物流、仓储配送物流、运输监控与调度、生产物流、商贸物流于一体的港口物流与供应链运行管理实训平台, 按照物流各专业方向和企业真实情况进行总体规划, 以物流核心活动为基础, 用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贯穿整个实训, 既体现出真实环境下的物流特点, 还可以实现多专业共用、提高使用效率的效果。

(四) 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打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 按照“教什么, 谁来教, 在哪教, 怎么教”的思路, 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让学生以完成实际生产任务为出发点和归宿, 边做边学, 反复训练, “教、学、做”有机融合, 培养学生物流操作技能与管理应用能力。

(五) 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

对课程采取A (过程考核) 、B (项目考核) 、C (实践和作品考核) 、D (结业测试) 等考核方式。所有核心课程均按A、B、C三种形式与企业共同考核或以企业为主对学生进行考核。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把课程标准、电子教案、教学软件、训练题库等所有核心课程资源全部上网, 并进行网上教学、网上指导、网上作业、网上考核, 为学生提供丰富、便捷、优质的学习资源。

三、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核心课程建设之成效

通过两年的持续建设, 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核心课程构建后的成效还是十分显著的, 受到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欢迎。

(一) 核心课程的重要度与满足度得到提升

我们于2013年4月份对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12届学生进行了调查, 课程的重要度与满足度如下表。

(二) 技能考核通过率与就业率提高

实施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构建后, 学生的技能考核通过率为:助理物流师通过率为97%, 国际贷代从业人员通过率为98%、报检员为96%, 报关员为17%。学生的一次就业率达到99%。

(三) 技能竞赛获省、国家奖

2012年, 江苏省教育厅亲点学院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物流技能大赛, 获得团体二等奖。2013年4月, 在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物流技能大赛上获团体一等奖 (江苏省第二名)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 我们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 受到了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欢迎。

(四) 建设了一批精品课程

通过核心课程的建设, 港校合作重点建设的10门课程达到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标准, 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7门。建成并公开出版特色教材8部, 省级精品教材2部。

(五) 建设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

通过核心课程的建设, 专业群的专业带头人达到3名, 骨干教师达到12人, 专任教师中100%以上达到“双师”素质, 每一位教师至少取得了一个职业资格证书, 长期兼职教师的数量达到20名, 建立50名企业技术人员的兼职师资库, 形成了一支具备“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 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核心课程的建设, 在形成具有港口物流特色专业群核心课程的体系后, 又对课程标准、教学模式、实训室、教学方法手段与考核模式进行建设或改革, 最终核心课程的重要度与满足度得到了提升、技能考核通过率与就业率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专业群,核心课程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蒋璐璐.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确立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2) .

专业核心课程群 篇5

3.1促进特色办学的实现

尽管各个高职教育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目标、要求、规范等相同之处,但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中也具有教学资源相异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恰恰为高职教育院校发展特色办学提供了有利基础。充分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或者调动相关资源,在服务于课程体系建设大目标的条件下,积极探索能够发挥院校教学特点的课程群建设,以此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调整,建成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办学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彰显院校存在的必要价值,而且也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拓展了空间。

3.2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如何充分利用院校自主安排的教学时间,各个院校做法并不统一,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外聘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此扩展学员的知识面,增强其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方案和院校的实际做法,客观上会带来某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甚至出现闲置的局面。课程群建设着眼于专业的原有课程,在创新课程的过程中开发、调动、优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造成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为了适应新的课程实践,已有的教学资源必然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客观上也打破了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增强了教学资源的竞争力。

3.3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质量是教学活动的生命所在,最终体现在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上。课程群建设通过删除重复的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可根据经验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课程群建设。既能打破单一课程的框条束缚,增强教学资源的竞争力,也能使学员在学习中形成系统的专业理解。课程群建设中把最新的动态和研究成果内化到课程群中,能够使课程群建设和专业建设互相促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研究与建设 篇6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课程群建设;课程体系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对单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和建设,更需要对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群以及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和建设。由单一课程建设向综合优化的课程群及课程体系建设方向转化,是专业课程建设由微观向宏观发展必由之路。文中讨论了课程群及课程体系的内涵,分析和设计了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课课程群,为新的教学计划的改革和修订奠定了基础。

1.课程建设与课程群建设

高校每年都在进行着一些重点课程的建设,并且有很多教学研究都是针对某一门课程来展开的,对高校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来说,这当然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重点课程建设,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可更加有效地保障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但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每一门课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知识结构中仅仅是部分而不是全部。

为了更加全面的构建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课程群建设也是很有必要的。关于课程群的内涵有多种讨论[1],概括起来,课程群是指在教学计划中,内容上有关联、性质上相接近,满足同一专业的多门课程或不同专业的系列课程所构成的课程群体。

在针对某一专业的课程群建设中,需要将相关的课程组合起来进行整合,删去陈旧内容和课程间的重复内容,注重各门课程的相互衔接,统一协调处理各门课程对某一相同知识点阐述上的差别,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程建设所达不到的规模效益。

课程体系建设以整个课程体系为对象,主要针对课程的结构、比例、模块等进行宏观的指导,实现专业教学的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群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在培养目标层面的具体化,是建设特色专业的基础[2]。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应用宽泛的专业,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不局限于石油行业。毕业后应具备设计、开发、应用电子设备和电子信息系统能力,并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因而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专业特色,也应建立“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3]。课程群建设应该在已有的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调整好课程群中各门课程间的关系,并且把重心放在课程间的内容协调整合上,进而实现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效应。

为此,针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了课程群的设计。在专业课程群中,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群的课程均为必修或指定选修课,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主专业方向;而信息处理课程群和测控技术课程群为学生辅助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在二者之间选择其一。

(1)专业基础课程群——数理基础课程群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和英语基础,此处所谓的数理基础课程群,不是指工科学生通识性的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外语,而是指为学习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在通识性基础课之后进行的相应数学物理基础课程。

具体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学物理方法等。通过课程群建设,协调开课时间和开课内容,使得这些课程与专业结合得更加紧密。

(2)专业基础课程群——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群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群主要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群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侧重学生对电工、电子、通信经典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各门课程间衔接比较紧密,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复,作为一个课程群,各主讲教师需要在每学年结束前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讨论各门课程下一学年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从而真正实现课程群的整体效应,使得教学效果最优化。

(3)专业课程群——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群

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群主要包括电子线路CAD、单片机原理及应用、EDA技术与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子系统设计等。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群侧重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应用及电子设计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以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奖者的事迹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进入创新实验基地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将来从事电子技术设计及应用打下良好能力基础。

(4)专业课程群——信息处理课程群

信息处理课程群主要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及应用、DSP技术及应用、语音信号处理等。信息处理课程群侧重培养学生进行信号与信息处理的能力。在课程群建设中,从教与学两个角度研究并更新各门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协调处理好各门课间的关系,在课程教学中引入适当的应用案例,案例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兴趣,还能带给学生明晰的处理过程,进而掌握原理知识及概念。

(5)专业课程群——测控技术课程群

测控技术课程群主要包括测控电路、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控制论导论、虚拟测试技术及应用等。测控技术课程群侧重加强学生在测量控制和信号检测技术方面知识修养,引导学生在测量控制技术上取得初步的基本知识,开阔知识视野,拓宽学生就业领域。在课程群建设中,合理分配各门课的学时,安排好课程的先后顺序,协调处理好各门课程内容上的相互衔接关系,力图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课程建设与课程群建设的关系,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给出了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课程群,为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慧仙.论高校课程建设[J].江苏高教,2006(6):73-5.

[2]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78-81.

[3]龙胜春,沈永增,何通能.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0(1):45-48.

基金项目:东北石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体系建设与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的营销核心课程群设计 篇7

一、理论综述

国内外对高校课程群的建构和研究主要是在相近或相似的学科之间以及同一学科内部的相关课程之间展开,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有效地利用网络教辅资源, 创建与营销、市场调查、广告等运作实务相接近的教学情境, 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满足营销类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那么, 课程群内各课程的连接点如何寻找?课程群应有的功能如何有效发挥?一些文献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切入点进行了研究, 王曼莹 (2009) 认为, 引入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市场营销学的课程设计, 对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马雪梅 (2011) 利用建构主义进行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创新,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和实验, 这有利于师生共同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市场营销学知识体系。何云景, 等 (2012) 指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 并基于AI-DAS原理提出了提升学生学习营销意愿的有效方法。上述文献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与建构主义理论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从课程群的视角去探讨市场营销课程群平台的建设。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一个更为新颖的学习观。该理论认为, 知识并非是对客观世界的准确表征, 而只是一种假设, 学习的过程与其说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 更不如说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因此, 学生在进入营销课程学习时, 通过对日常生活和以往学习中形成经验的积累, 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图式, 可能图式中承载的营销学知识是零碎、片段化的, 但学生并非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当新的问题情境出现, 他们将会基于以往的经验和自己的认知能力, 形成对课程的解释和同化, 引起图式扩充。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入, 学生面临愈来愈多新情境的“撞击”, 新信息的不断增加会使原有图式不可避免地出现滞后和承载不足, 此时, 原有图式结构就会被打破, 通过“顺应”过程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即“图式改变”。

1.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借鉴课程群思想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构建营销课程群, 需要从两方面来探讨它的可能性, 首先, 群内课程设置的逻辑关系与建构主义认知过程的耦合性。建构是学习者通过对自己新旧经验进行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自身知识结构的过程, 学习者要以自己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课程群的构建也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指导, 通过优化课程的设置顺序减缓营销课程学习的坡度。

其次, 学生在运用已有经验时, 并不是简单的提取, 而是会根据新的环境对经验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造, 一方面, 要通过“同化”将新的知识整合到旧的经验中去, 新的情境是旧知识的补充, 另一方面, 通过“顺应”学习者以新的经验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 对原有的经验结构进行重构。这涉及到对群内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问题, 即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如何有利于“图式-同化-顺应”学习过程的实现, 减少重复交叉。如《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市场预测》、《营销策划》等课程是重要的营销类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作为独立个体存在, 但在内容上相互关系密切, 内容交叉、渗透、互补等特征比较明显。

借鉴“课程群”理念, 在充分研究课程联系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编制教学大纲, 一方面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另一方面也可以较好地实现课程之间的衔接, 避免出现课程内容上的“断层”, 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2. 准确定位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角色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是建构主义学习的出发点和核心。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成就动机、竞争意识, 形成主动参与、积极协作、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营销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 实验对于营销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实验的进行、实验结果的解释, 每个学生都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在营销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3. 重视教学活动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 营销学习活动这一主动建构过程也必然受到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为此,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真实的学习情境。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课程群设计

1. 课程群目标设定

建构主义课程观认为, 由于人的发展与课程开发、形成的过程都是复杂的开放体系, 而学生又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完整个体, 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课程应以过程为中心, 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为基础, 因人而异地展开更为适宜。因此, 宜先树立比较模糊的目标概念, 再在复杂的教育情景中使之逐渐明晰化。据此, 我们将课程群的目标设计为:在掌握市场营销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感知消费者需求、发现市场机会并有计划地开拓市场的能力。

2. 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营销课程群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 课程群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对课程改革的效果有直接影响。首先,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 择取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内容素材, 这样对学生而言既有某种程度的挑战而不至于因太简单而失去探究的好奇心与兴趣;其次, 对于课程内容的组织, 既要考虑学生所处的年龄、心理特征阶段, 又要考虑课程内容本身的前后逻辑衔接关系, 将课程内容组织的“心理顺序”与“逻辑顺序”两原则进行有效融合, 循序渐进, 满足学生个体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

目前很多高校开展了课程群建设, 但由于我国开展课程群建设时间较短, 对课程群建设缺少成熟认识, 而营销学相关课程涉及市场营销学、广告学、市场调查学、销售学、网络营销、消费行为、产品定价等领域, 研究如何构建营销课程群特别是网络环境下营销课程群建设, 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应用能力、锻炼实际操作技能, 对提高实际教学效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提出了三维立体结构的营销核心课程群结构:

⑴理论基础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主要是《营销学原理》, 其功能定位在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营销原理与工具, 帮助学生入门, 为后续技能课程的学习进行铺垫。基础理论课程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 注意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结构的对接, 既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体验经历为参考, 利于学生建构营销学科的图式;又要为后续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⑵调研策划技能课程。

营销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和《营销与广告策划》, 这三门课程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核心营销技能, 各课程之间相互依赖, 各有其用, 《市场调查预测》发挥眼睛与耳朵的作用, 通过各中调查手段来获得市场信息;《消费者行为学》则提供了一种消费者购买习性的理论分析工具;《营销与广告策划》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提出营销活动的方案, 并能够参与一个完整的营销活动。这三门课程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是学生个体在建构自身知识体系过程中所接收到的关键新信息, 随着信息量不断增加, 学生的学科图式会不断地同化扩充甚至改变以顺应新情境下的信息冲击。

⑶素质拓展课程。

素质拓展课程主要由《营销礼仪》、《经济法》、《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组成, 这些课程在营销活动中虽然不能直接体现出来, 但是这些课程为营销活动提供了游戏规则与约束, 使营销活动能够更为健康地进行。此时, 营销课程群的完整图式结构基本形成。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营销类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采用课程群理念, 进行营销核心课程群设计对促进营销课程教学积极意义。建构主义理论为营销课程教学提供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规律的课程群设计思路, 课程群理念则为群内课程的优化整合提供了方法论。模拟三维立体结构, 设计了营销核心课程群, 课程群分成理论基础课程、调研策划技能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三个层次, 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建构主义,课程群,营销教学

参考文献

[1]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4) :90-93.

[2]赵朝会.浅谈课程群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 2008 (14) :17-18.

[3]汤湘希, 夏成才.谈营销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的改革[J].财会月刊, 2002 (8) :13-14.

[4]马学梅.探索建构价值创新教学模式——以市场营销教学为例[J].青海教育, 2011 (7) :92-93.

[5]王曼莹.建构主义理论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9 (12) :17-18.

专业核心课程群 篇8

1 根据人才培养类型构建专业群

高职护理教育不应是学科理论型教育的翻版,也不应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压缩,而应是针对护理职业岗位群,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教育。高职护生应具有“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明确针对性和实用型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适用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因此,在人才培养定位时,应着重突出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单方面依靠学校或者依靠医院或企业实体,是不可能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的。所以,承担高职教育主要任务的院校应根据人才培养定位方向和专业特色,主动构建和调整专业群,依赖专业群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专业群是由一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服务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建设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我院前身为广州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创办历经百年,始终是我院的特色专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一线护理工作者,她们分布在广东省的各大医院,又陆续成为后来的师资。2005年隶属广州医学院管理后,专业群建设如虎添翼,更多的资源共享和学科优化,使护理专业的发展优势更为明显。广州医学院有7所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4所。学院与附属医院在师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深度融合、广泛合作。

2 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学院发展的瓶颈。专业群可以集聚起相近相关专业的教师资源,形成专业师资的数量优势、结构优势。在专业教学上可以灵活调用,既能降低专业教师的储备率,提高教师的使用率,节约办学成本;又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增强各专业的竞争优势。目前,我院护理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发展稳定。

能力为本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和引进。要求“双师素质”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有两年以上一线护理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护理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亦即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加教师职称;是既有讲师 (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护理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专业职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尽可能安排专业教师到医院实践,引导教师为医院开展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工作经历的教师的比例。目前,我院“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比重达到81.8%。同时由于学院与医院在教学上深度融合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各个附属医院的护理精英成为兼职教师的师资库,并且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20世纪90年代后期,院校合作的办学模式就已初具规模。

3 依托专业群构建实训基地框架

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4]。以护理专业为核心,以其他相关专业为辐射,构建护理实训基地体系,有利于节约投资形成实践教学低成本优势。依托专业群,实训基地分为校内与校外两部分。

3.1 校内实训基地高投入,满足学生零距离实习

校内实训基地以护理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为基础,功能定位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在职医护人员的培训基地、本地区职业技能训练考核鉴定基地,实现了资源共享,降低了实践教学成本,成为我院专业群构建环节中的亮点。校内实训基地总面积达6,100m2。包括基础实验中心、临床实训中心、护理实训中心以及内科护理、儿科护理等专科实训室。特别是借助高端智能模型(emergency care simulation, ECS),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临床思维锻炼和临床实战技能训练提供了最接近真实的场景,大大缩短了理论与临床的差距,深受学生喜爱。2007年和2008年还成功承办了两届现代高端医学模拟技术教学应用研习班等国内学术会议,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40余名专业代表分享了高端医学模拟在护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护理实训中心的模拟医院,设立了内科、外科等专科病房和危重症监护室、急救室、手术室、产房等护理单元,可满足在校学生的操作训练,成为高职学生零距离实习的最佳中转站。通过科学的管理,校内实训基地逐步形成了系列化的实训项目、配套的实训教材和完善的管理规范。目前护理专业在广州医学院众多专业中已经形成特色和品牌优势,所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虽然毕业学生的学历在目前的就业市场并不占优势,但他们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倍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3年来我院高职学生就业率平均为93.5%,专业对口率为98.7%,通过回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满意度高,称职率达100%,优良率为80.6%。

3.2 校外实训基地多点位,实行“无缝隙”技能实训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院与多家大中型医院、社区及相关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现有校外实训基地40多家。各个医院的护理骨干成为这些基地的直接师资,为学生提供学校实训与医院实际工作之间的过渡,真正做到“无缝隙”的技能实训[5]。实训基地也辐射其他相关专业,如药房、检验科、影像科等非护理专业岗位的实训,满足学生感受医院真实工作环境的需求,体验医院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意识,锻炼合作能力。同时,建立在校学生、实习生、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体系,经常性地开展专业跟踪调研活动,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用以指导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3.3 实行多站化考核,考察学生的护士核心能力

经过专业群的共同培养,学生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是否具备了护士的核心能力,科学的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校内专家讨论以及校外专家咨询等多方考证,我院在总结多年出科考核的经验基础上,近年开始实行规范的多站化考核。所谓多站化考核,是根据综合性实验课程开设的需要,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而设计的,分为四个大站共6个小站进行考核。多站化考核使得实验考核既注重实验结果,又注重实验过程,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关于多站化考核评价体系的论证仍在继续研究中。

我院高职护理专业于1995年开办,历届的毕业生遍及省内各家医院,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起到了骨干和带头作用,为护理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在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群构建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探索高职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技能型实用护理人才。

摘要:探索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其宗旨在于提升学生的护士核心能力。护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从学校到临床的每一个环节。环节与环节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撑,构成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专业群。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育,专业群,护士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闫瑞芹,沈宁.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与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04,18(2):201-202.

[2]陈林杰.商贸专业群构建的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4:367-368.

[3]胡国立,马三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理念[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7(1):42-44.

[4]潘金云.以就业为导向,更新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37-38.

[5]张生皆.高职护理“零距离”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6):1687-1688.

电气信息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篇9

一、电气信息专业课程群简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理论与实践中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因此利用此联系可以比较科学地构建成“电气信息专业基础课程群”这一新的课程体系, 达到以电路分析为基础、以分析设计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为目的的目标。“电路分析”是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学科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路模型、基本电路元件、电路的结构及等效变换;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动态电路中微分方程的建立, 时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为后续《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能够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放大器进行分析和设计。“数字电子技术”也是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电路组成单元, 熟悉各种典型的电路,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电气信息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标志是课程体系建设, 以及在其基础上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与整合, 对课程中的相同内容进行压缩, 对关联性强的内容进行优化, 实现大课程建设的目的。课程群建设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掌握必需的电工、电子、电路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电子技术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群内容体系的整合

课程群中的三门课程, 内容上有重复的部分, 因此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应根据整合后的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例如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第二章逻辑门电路中重点介绍了二极管三极管的特性, 而此部分内容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已经详细介绍过了, 因此也可以进行适当删减。对于某些知识点, 由于各门课程关注角度侧重点不同, 需要进行分别讲解, 例如RLC串并联谐振电路, 电路分析课程重点关注其工作原理, 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重点关注它在整个电路中的应用。在教学资源方面, 尤其与实验相关的资源, 三门课程相互紧密联系, 可以共用一套实验设备, 其中其本仪器的使用是在电路分析课程实验中重点介绍, 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以及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可以节省至少3课时的时间用于其他实验。整体上来说, 要从社会以及课程的实际需要出发, 最大程度地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首先重视电路基本工作原理的讲解, 在此基础之上重点介绍所学内容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概念理解、定性分析为主, 尽可能减少复杂的公式推导, 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学习压力, 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 需要跟踪该领域内的最新研究发展成果, 给学生介绍新技术, 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三、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课程群建设的主要构成部分,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定期开展课程群的建设和教学研讨活动, 沟通信息, 共享有关的设计思路、实施方案。

积极参加国内著名高校或相关机构组织的课程研讨会, 定期召开专家指导委员会, 及时修订培养方案。

2. 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老教师的传帮代作用, 通过听课讨论, 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3. 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攻读博士或者进修的方式继续深造, 提高科研水平。

三年内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或到国内外进修的教师2~3人。

4. 实行教师企业挂职制度, 采用“双师型”方法, 每年安排1~2名教师到企业实习。

四、实践环节或实验课建设

1. 验证型和设计型及综合型实验相结合。

(1) 验证型实验要注重观察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2) 设计型实验中, 实验的内容由教师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 学生可由多种方法达到实验结果。 (3) 开设综合型的实验或者进行课程设计, 根据教师拟定的题目, 学生自己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接线, 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动手能力, 加深学生对已学内容的理解。

2. 在实验课程中引进计算机仿真。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对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五、教学方法改革

1. 增强参与意识,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行“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授课为纲领, 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创新精神, 激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 而不是被动接受。

2. 合理安排习题讨论课, 营造良好的讨论气氛。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首先进行组内讨论学习。然后, 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进行互相点评。这种方法可以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3. 应用CAI教学手段, 促进教学内容改革。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把当代EDA的仿真技术推广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将书本上的电路结构直接移植到仿真软件中, 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电路结构特点及作用。

六、学生考核办法改革

考核办法改革倡导“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 基本原则是:不仅考察课堂上讲过的知识点, 还要结合能力素质测试。做到考试形式多样化, 考试内容全面化。

1. 考试形式方面:

通过多样化的考试形式, 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除了传统的笔试 (闭卷笔试、开卷笔试) 外, 还可以采用口试、实验 (实践) 操作、电子设计等考查形式, 尤其是将两种或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考试内容方面:

减少死记硬背内容, 减少繁琐公式的推导与计算, 重点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 在平时的学习中把重点放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上, 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文从电气信息类专业中几门与电路相关的课程特点出发, 构建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群, 通过对课程群内容的融合和分解、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践环节建设、教学方法与学生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和功能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赵朝会.浅谈课程群建设,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4) :17-18.

[2]龙胜春, 沈永增, 何通能.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与探索, 高等理科教育, 2010, (1) :45-48.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

1 专业群的内涵与地位

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方向组成的一个集合。也就是说,在这一专业群中,各个专业可以是同属于同一大类的专业,在总的专业类别下分列出很多同类别的专业。或者是虽不属于同一大类,但是能够拥有共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这样也可以划归到一个专业群中。同时,对那些能够划分为一个专业群的各个专业,其实践体系中的实践教学必须具有相通性。高职院校的专业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项目,它的建立不能简单概括为专业目录的确立或者基础课程的设置,而是将不同类别的专业进行整合,继而孵化出全新的专业,将所有相关专业融合在一起,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师资力量的重新分配、实验基地的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备等。专业群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这所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对高职院校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量。总的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是将专业背景、办学水平以及学校未来发展潜力紧密结合起来,使具备同样基础和技能的各个专业进行组合的庞大集群。

2 我国高职院校进行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关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就已经在很多职业中专或者职高学校进行。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很多职高或者职业中专逐渐发展为具有相对较高教育水平的高职院校,因此,专业群建设思想成为高职院校进行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在新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针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提出重要指示,将这一问题提上日程,试图在全国上百所高职院校中建立近500个专业群,其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储备人才。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高职院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设专业群的高潮,随之而来的问题、难题也同样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针对专业群建设的讨论一直都在进行,首先对专业群的含义是什么就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明确定义,一时间学术界众说纷纭。其次,针对为何建立专业群,如何建立专业群的问题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学者的广泛讨论和研究。各大高职院校被这股浪潮推拥前进,纷纷筹备专业群建设,将学校的专业群建设与整个社会的行业需求结合起来,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实施。

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不完善的理论指导下,很多高校都存在这样那样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学界的研究视野并不开放,仅仅局限于组建层面。实质上,组建并不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群建设的最终目的,资源之间的整合与共享,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实践训练等方面的相互配合,以达成最佳的课程设置体系,使受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接受到多视角、多领域、多维度的全面教育,这才是专业群建立的最终落脚点。所以,专业群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统一的、全面的、系统的过程,需要各方力量相互协调,组建仅仅是进行专业群建设的最初阶段,至于具体的实现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措施和努力才能达成。

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改革的意旨大都是对课程设置的方式进行改革,而专业群建设的最佳途径就是对课程设置重新进行建设。换句话说,即专业群建设的本质在于各个专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将课程进行重新的调整,将一个或者多个重点专业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其他相关专业服务于核心专业,才能整体上提升人才质量。那么,课程的重新设置通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那些本来难以建立关系的专业相互影响、相互碰撞,孵化或衍生出新的专业。当然,专业课程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践技能的训练都应指向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这是建立专业群的有效途径和基本突破点。

3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成和建设

在所有专业群课程体系构成中,“平台+模块”是最具有实施价值的课程体系。所谓平台是指相关基础专业具备的共同特性,专业群中涉及到的专业会在基本规格上具备共性,这些共性基础深厚,外延性强,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内容。而模块是指共性规格基础上的个性特征,会根据学生的才智和就业取向设置不同专业,实现分流培养。平台与模块的共同作用是为了建立一个底层基础雄厚,中层分立分流,而高层又重归互选相连的格局,在这一课程格局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培养方向进行选择,但是其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又得到了保证,最终实现不同专业和领域的个性发展。

在“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平台的构建要以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前提和基础,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在未来发展道路上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因此,专业群建设在设置基础课程时,应该突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最基本素质。基础课程属于专业群内各个专业共有的,无论是知识的架构,还是技能的体现都具有共通的特性,所以专业群基础课程是整个体系的基石,也是学生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平台建设中,要为下一阶段的模块课程留有接口,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找到对接,既能够积累和夯实基础知识,又能够提升专业素养,成为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相匹配的复合型人才,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模块,是在平台建立完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进行设置,能够很好地体现专业的个性特征,同时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采用的因材施教的策略。在模块设置中,要本着各个专业的综合培养能力和社会实践训练。其中,专业必修课程是为了使学生在擅长的领域学有所成,满足个性发展,根据自身情况设计自己的未来道路。而专业选修课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可以修完本专业的学分后,再在其他相关专业中选择利于自己未来发展的专业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完成全方位的发展格局,多元专业构成与复合能力培养相结合,使之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当然,在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时势必要考虑一些重要问题,切不可疏忽大意。比如,在这一体系中,平台属于基础力量,而模块是作为辅助力量存在的,那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就应该调整好每门课程在这一体系中的地位,合理分配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必修与选修、平台与模块之间的课程比例,以防出现课程设置的重复和遗漏。通俗的来讲,就是一定要处理好课程体系中的主次关系,照顾到二者之间的协调能力,实现内部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特征的同时,为社会提供能够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优秀人才。

具体而言,平台构建过程中要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原则,既要具备雄厚的基础能力,还要有足够强硬的建设力量,以及能够无限拓展的实力。作为专业群课程构建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平台设置首先应根据各个相关专业的共享资源和共通课程进行,属于专业群课程设置的龙头专业,起到引领作用。专业群内的每一个专业都要以此为主线,实现发散式的结构设置。在构建专业基础课程时,除了要考虑各个大模块专业的课程要求,还要考虑到一些中小专业的个别要求,利用综合化课程的设置方式解决各专业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模块课程构建过程中,采用“独立与相通”的构建方式,各个课程具备独立性,但是又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鼓励多角度、多维度的全面发展。在模块课程设置中,学生应为选课的主体,学生要根据自我喜好和未来就业取向自由选择,或者根据本专业的需求进行选择。

高职院校在开发和设置课程体系时,要根据每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定夺,在设置之间,应该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分析,融合多方力量,将相关专业的就业标准和岗位需求纳入考虑范围内。在这一前提下,可以大规模地构建一批符合专业要求和设计理念的核心课程,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获得基本能力提升的同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实现不同职业、不同方向人才培养的分流。

需要重申的是,“平台+模块”的专业群课程设置体系的构建要以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作为依托。为了确保专业群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都得到了高质量的实施,必须要将学习效果的检测放在重要位置,也就是所谓学分制的设计。专业群课程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基本能力,那么,如何对学生接受程度和能力水平进行检测呢?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模拟考试环节,以学分的方式完成专业群课程构建的收尾工作。当然,为了把专业群建设落实到根本,还要定期调查研究、分析考量,将学生的职业要求及时考虑到专业群建设中。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到底该如何构建,仍然在讨论和探索的阶段中。我们只有根据文件精神的指导,结合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成功案例进行自身实践的探究。这个过程不会是简单容易的,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将市场发展动态、学生需求指向相结合,建立全方位、立体的、动态化的课程体系。将现有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通过高职院校各方的努力,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目标,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培养模式。而之所以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就是为了体现出各个专业的特色,却又不失去专业根基,根据市场变化规律进行资源之间的调整和共享。这不仅有利于形成各个专业的规模效应和品牌实力,还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对外招生的吸引力。因此,高职院校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势必会一劳永逸,满足各方的要求,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毅颖.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上一篇:文学的诱惑下一篇:古代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