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2级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23-01-11

高血压可造成重要脏器靶器官如心、脑、肾的损害。被医学界称为“第一杀手”, 死亡率并逐步升高。降脂药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 除具有降脂作用外, 还具改善内皮功能, 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及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 近年来还发现他汀类药物对血压有影响, 尤其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能起到降低收缩压、缩小脉压的作用。他汀类药物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与降压作用相关性上存在争议。为探讨血脂正常高血压2级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该研究选取2011年3月—2012年9月于郑州大学医院就诊患者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入选标准

保持清淡饮食、治疗期前血压、血脂评价, 满足以下标准可入选:①坐位血压检测:95 mm Hg≤平均坐位DBP≤109 mm Hg和平均坐位SBP≤179 mm Hg;②血脂:LDL-C≤3.36 mmol/L (130 mg/d L) , TG<4.52 mmol/L (400 mg/d L) ;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育龄期妇女、须妊娠试验阴性、并同意在试验期间内有效避孕。

1.1.2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②家族性或由药物引起的高血压患者;③正在接受降压及调脂药物治疗, 研究者认为不适宜停药者;④高血压合并严重心、肝、肾病变及糖尿病;⑤近期有过严重创伤、或曾外科手术 (包括动脉搭桥术) ;⑥正在使用影响血脂代谢药物的患者;⑦急性感染者;⑧晚期肿瘤或其它重大系统性疾病。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9月于郑州大学医院就诊且自愿参加的患者, 年龄为18~75岁, 确诊为高血压合并血脂正常116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 (治疗组) 和对照组, 治疗组58例 (31/27) , 吸烟18例, 饮酒16例, 对照组58例 (30/28) , 吸烟17例, 饮酒14例,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注:T C:总胆固醇;T G:三酰甘油;H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FMD: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EID: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治疗前比较, aP<0.05, bP<0.05, cP<0.05。

1.2 治疗方法

符合筛选选标准的高血压2级并血脂正常患者停用降压药改为安慰剂1片/次, 1次/晚, 并维持清淡饮食。疗程为4周的清洗期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维持清淡饮食,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片 (商品名:阿乐, 10 mg/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258) 10 mg, 对照组在此基础给与阿托伐他汀模拟片 (10 mg/片) 10 mg, 两组均为每晚睡前口服, 共服用8周。

1.3 观察指标

①入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2周随访1次。随访日早8∶00—9∶00测量血压。②血管内皮功能测定[1]:整个检测均由不知情的同一位研究者操作, 使用HP Sonos 5500彩色超声系统, 探头频率10 MHz, 同步记录心电图。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治疗组高血压患者和对照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8周前后血压和生化功能比较

服用阿托伐他汀8周前后血脂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血压及转氨酶无显著变化。阿托伐他汀组FMD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搏动性及血流增强血管壁的切应力, 血压升高时可引起血管收缩缺血、缺氧进一步损害VEC, 合成和释放NO减少, 早期特征为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减弱的内皮功能失调[2,3,4]。该研究通过测定FMD和EID发现, 采取降压治疗的血脂正常高血压2级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显著改善, 说明仅采取降压治疗不能很理想的改善血压, 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改善不明显。目前临床研究显示, 他汀类药物能促进NO合成酶、抑制炎症因子、黏附分子和增殖因子等释放作用[5]。该研究观察血脂正常的高血压2级患者在血脂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形下, 常规应用降压药短期 (8周) 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 分别在服药前后测定FMD和EID。发现在血脂水平无显著改变的情况下, 内皮功能改善显著。发现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2级患者降压的同时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因此, 针对血脂正常高血压2级患者施以常规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意义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6]。

摘要:目的 探讨血脂正常高血压2级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检验阿托伐他汀有无降脂外作用的假说。方法 116例血脂正常高血压2级患者, 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 (58例) 和对照组 (58例) ,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 1次/d, 疗程8周, 应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FMD) 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EID) , 比较治疗8周前后的变化。结果 血脂正常高血压2级组患者内皮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 (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降脂以外的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血脂,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阿托伐他汀

参考文献

[1] Celermajer DS, Sorensen K E, Gooch VM, et al.Non invasivedetection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 on in childrend and adults atrisk of atherosclerosis[J].Lancet, 1992, 340:1111-1115.

[2] 王林华, 陈明.原发性高血压与内皮功能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进展, 2006 (27) :60-63.

[3] Gimbrone MA.Vascular endothelium:an intergrator of pathophysiologic stimuli in at herosclerosis[J].A m J Cardiol, 1995 (75) :67B-70B.

[4] Jamil M, Alun H.Cardiac and vascular pathophysiology in hypertension[J].Heart, 2003 (89) :1104-1109.

[5] Laufs U, Gertz K, Huang P, et al.Atorvastatin upregulat estypeⅢnitricoxidesynthase in th ombocytes, decreases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protects from cerebral is chemia in normocholest erolemic mice[J].St r oke, 2000 (31) :2442-2449.

[6] 赵茜, 张焱, 常越, 等.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和间质微血管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J].广东医学, 2010, 31 (24) :3190-3192.

[7] 刘扬, 李招兵, 沈严严, 等.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 2011, 40 (6) :587-589.

[8] 陈海峰, 谢良地, 许昌声, 等.氟伐他汀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机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 26 (8) :1527-1531.

[9] 郑颖, 江华, 孙凯, 等.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 2011, 21 (1) :44-46.

[10] Sever PS, D ahlof B, Poulter N R, et al.A SCO T in vestigators.Prevention of coronary and stroke events atorvastati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ho have average or lower than average cholesterol concent rations, in the Anglo Scandinavian cardiacoutcomes trial lipid low ering arm (ASCOTLLA) :a multicent r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L ancet, 2003, 361:1149-1158.

上一篇: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下一篇:地方政府科技创新券政策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