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课程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效率分析方法

2022-09-12

本课题通过连续三个学期对同一年级的学生开设六门专业双语课程, 对双语教学网络资源建设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在双语课程《电子商务》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本文讨论适于双语教学的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效率的分析原理及方法, 论述各种学习资源使用状况的统计和优选的思路与途径。

1 学习资源使用效率的作用

1.1 学习资源的基本性质

双语课程的网络学习资源一般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及题解、参考书目和网上互动功能, 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双语教学要求采用非母语的语言文字来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 学习资源的覆盖面和深度对学习者的知识吸收尤为重要[1]。由于学习资源的建设需要花费人力和其他成本, 而且, 资源的有效性在知识吸收的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为此, 有必要对其使用状况进行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对资源建设的效率进行管理[2]。实践中, 本课题采用了一种量化的分析方法来达到上述目的。

1.2 使用效率分析的作用

资源使用效率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资源项目的使用情况进行量化统计。这种基于量化计算所得到的统计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资源的实际使用状况, 可以显示某一资源在资源项目中的重要程度、某一资源在学习者心目中的感受、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各种资源项目使用效率的对比以及某一资源在不同课程中的重要程度和使用率。统计结果可以为课程的资源建设提供较为充分的信息, 并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从而, 可以将费用和时间调整到某一个更为重要的资源建设中。

1.3 学习资源建设常见的缺陷

由于双语教学活动的特殊性, 学习资源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3]。随着网络技术在校园中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课程 (尤其是双语课程) 已经或正在建设相应的教学和学习资源。但是, 建设中难免会存在下列不足:资源不足、针对性不强、资源分类不清晰和对使用者的需求不了解等[4]。上述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资源的利用效率, 间接地, 也是一种资金与时间的浪费。本研究的双语教学项目也曾在实践中遇到同样的问题。课程网站上展示了许多相关资源, 但学习者对这些资源的使用一直停留在较低的水平。通过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各个资源项目进行调查分析, 摸清了问题所在, 从而可以针对弱点进行改进和建设。

2 分析方法的原理与讨论

基于较为成熟的优选分析法, 本课题根据课程资源的特点, 设定统计项目的属性和定义, 将调查获得的数值代入分析表中进行统计计算, 根据权重的不同, 得出各个资源项目的分值, 这些分值反映了学习者对各个资源项目的使用情况和重视程度。统计结果可以比较: (1) 一个课程的各个资源项目的分值; (2) 不同课程各个资源项目的分值; (3) 不同课程学习资源的总分值。这种统计结果满足1.2中提出的要求。

2.1 资源组成分析

本课题开发的《电子商务》双语课程网站由八类学习资源组成。如图1所示, 它们分别是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及题解、学习论坛、作业批改、案例、听力资源 (双语课程的辅助资料) 和参考书目。其中, 教学课件、习题及题解、学习论坛和作业批改是重点学习资源。

2.2 资源的权重分配

根据以上定义, 各个资源项目的重要性一目了然, 同时, 也为使用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进行评估和对比提供了基础。如2.1中所述, 表1出示了权重的分配结果。

权重的分配来源于实践经验。由于采用非母语的语言进行学习活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困难, 因此, 课程网络学习资源成为他们在学习中最直接和有效的参考资源。根据实践和分析, 本课题制定了表1所出示的权重分配。例如, 参考书目和学习大纲的参考重要性和频度较低, 是因为它们属于指导和参考性资源, 只在需要时查询即可。而学习论坛和网上作业批改则属于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需要利用的资源, 尤其是通过学习论坛, 学生可以与教师或者同学进行网上交流, 解决所遇到的学习问题。显然, 习题与题解的使用频度要高于其他三个权重值为10%的资源。表1的权重分配是针对双语教学的特点来分配的, 对于非双语课程, 由于不存在明显的语言障碍, 其权重分配者应当根据相应的特点加以分析制定。权重值越高, 表明该资源对学习效果的贡献越大。可以看出, 表中的习题及题解、学习论坛和作业批改三种资源占了总权重的60%。这表明, 在学习资源效果评估时, 它们是重点分析对象, 也是时间和费用耗费最多的项目。

2.3 课程学习资源使用效率的评估

本课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 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上述资源的情况。问卷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相关学习资源的使用频度, 从0~5分成六个等级对每一个调查项目进行评分, 随后, 将调查结果分类列入分析表中进行量化分析。根据2.2的定义, 权重采用下列公式表示:

式中:w i代表资源项目的权重。

设有n名学生参与了调查, 第i名学生给资源j的打分为Rij, 则:

通过上述计算, 可以得到:一个课程中单个资源项目的加权平均值;各个资源项目的加权平均值和八种学习资源的加权平均值合计。由此, 可以对一门课程进行学习资源之间的对比分析。分值越高, 说明该资源的使用效率越高, 反之亦然。

2.4 实例分析

2.4.1双语课程学习资源使用效率分析

根据上述原理, 选择了37名学生参加电子商务双语课程的问卷调查。八种不同学习资源的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的统计结果, 利用公式 (4) 得到该门课程总的分值。

资源加权平均值合计

表2得出的结果显示:

(1) 每一个资源项目的加权平均值体现了被调查者对该项目的重要性及有效性的总体感受。这种感受体现在实际使用频度和心理依赖程度, 而频度和依赖程度反映了该资源项目的质量及重要性。从学习资源建设的视角, 可以判断资源的使用效率, 以及资源建设成本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益。从资源管理的视角, 可以对时间和资金成本的效率做出判断, 并采取诸如改进、调整甚至取消等管理决策。

(2) 数据显示某一资源的评分值存在较大差异。如学习论坛的最高分值为5, 最低分值为3。这种结果表明存在几种可能性: (1) 某一学生学习基础较好, 论坛的功能对其并不十分重要, 而另一位学生因为碰到较多的学习困难, 需要经常通过论坛与教师和同学讨论, 以达到课程要求; (2) 由于个人的语言基础, 知识基础或者个人条件所限, 使用论坛功能存在困难; (3) 学习论坛的功能设计适合一些学生的学习互动, 而对另一些学生缺少吸引力, 等等。

(3) 平均分值体现学生对某一资源项目的平均感受。有的资源平均值偏向高数值, 如习题与题解, 评分值在3~5之间, 而平均分值为4.2 7, 表明多数学生对该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有较好的评价;有的偏向低数值, 如教学大纲, 评分值在3~5之间, 而平均分值为3.3 8, 表明多数学生认为该资源对他们的学习重要性偏低。

(4) 习题与题解的平均分值明显偏向高评分值, 而权重更高的学习论坛和网上作业批改两项资源的平均值更趋向平均点, 这意味着存在下列可能: (1) 习题与题解对于多数学生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资源建设效果较好, 并需要重点观察和完善; (2) 学生对后两项资源重要性的感受在4分上下各占约一半, 说明这些资源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提高其对学生学习的支持作用和效率, 使之尽量靠向高的评分值。

(5) 该方法可以将不同学期的同一门课程的同一个资源项目进行比较, 对比其在不同班级和教师的条件下的加权平均值。对比结果的差异显示了不同班级的生源质量、教师水平、教学模式和课程教学管理实践等方面的直接和间接信息。从学习资源建设和管理的视角, 这些差异也给出了学习资源对不同生源质量、教师水平、教学模式和课程教学管理实践的适用性信息, 从而有助于这些资源的通用性、适用性和使用效率的改善与建设。

3 结语与启示

综上所述, 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以对双语课程网站的各种学习资源项目进行量化评估, 而且可以进行课程的学习资源使用效率的对比分析。结果较为直观、信息丰富, 并且符合实际情况。在双语教学活动与网络技术密切结合的环境下, 由于这些特点, 这一分析方法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该分析方法的应用无疑会给开展双语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成本与效益的管理和控制手段。同时, 该分析方法还可以应用于非双语课程网站资源建设的分析与管理, 在同时分析多门课程、多种资源的环境下, 更能够体现它的方便、直观和容易使用的特点。

摘要: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 研究探索适用于双语专业课程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效率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该方法的各个要素, 讨论各个要素间的关系, 论述评估结果所透露的与学习资源的优选和管理相关的信息, 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该方法的对比结果较为直观, 符合实际情况, 为开展双语课程建设活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成本与效益的管理和控制手段。

关键词:资源使用率,学习资源,资源优选

参考文献

[1] 雷崖邻, 等.大学本科生实施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 2004, 3:52.

[2] 毕晓玉, 等.我国大学双语教学的“缺乏”[J].复旦教育论坛, 2003 (6) :63.

[3] 韩炜宏.管理专业课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2 (2) :135.

[4] 陈志国, 等.理工科大学双语教学的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 2005, 2:107.

上一篇:浅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下一篇: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