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调查体系分析

2023-05-17

第一篇:中国林业调查体系分析

农业执法体系建设状况调查分析

农业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开展重大课题调研,对农业执法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措施。调研结果摘要如下:

一、农业执法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目前,由农业部门执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已达38部,执法职能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动植物防疫检疫、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民权益保护、农业安全生产等6个方面。总的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法制建设成就显著,农业执法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一是农业执法由分散走向综合,农业执法日趋规范,农业执法地位和执法形象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189个市、1762个县开展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共成立了10个省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204个市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1916个县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植物检疫、动物防疫、渔政渔港监督等法律法规授权的专业执法队伍也得到了规范和发展。

二是农业部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纳入综合办公,很多地方的农业部门也相继开展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大大 方便了申请人,得到了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为深化农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农业行政审批行为,农业部在中央国家机关中率先设立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大厅,将原分散在各司局受理的行政许可事项,纳入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大厅统一受理,统一回复,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每一项行政许可项目都明确了审批内容、法律依据、办事条件、办理程序、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

三是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了部、省、县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截至XX年底,已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323个,省、地、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1780个,检测范围涵盖产地环境、投入品质量、农产品等各个环节,检测技术人员达1.96万名,检测能力大幅提高。

二、当前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相比,农业执法体系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的不适应。

1.思想观念不适应。一是有的单位或个人对农业执法在全面履行法定职责、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及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二是有的单位或个人缺乏责任意识,存在“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重检测,轻查处”等倾向。三是有的单位或个人缺乏协作配合意识,沟通协调的主动性不强,办法不多,工作不到位,难以充分有 效凝聚各方力量。四是有的单位或个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不善于在现有法律中寻找工作的依据和手段。

2.体制机制不适应。一是农业执法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农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事后监管和检验检测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还有很多地方尚未实行综合执法,多头执法、队伍分散、力量薄弱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检验检测体系不够健全,检测技术和设施装备落后,检测能力和水平与农业部门日益繁重的农业执法任务不相适应。二是执法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各地在事后监管中往往各自为战,一些行政许可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具体,影响了对违法行为的及时认定和查处。

3.人员素质不适应。一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现有农业执法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多,法律人才少,低学历人员多,高学历人员少,难以胜任日益繁重的执法工作。二是政治素质有待加强。一些农业执法人员碍于情面不愿执法,或者怕得罪人不敢执法,削弱了农业执法的权威。

4.保障能力不适应。一是科技支撑薄弱,较强能力、较高水平的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修订滞后。二是执法经费不足,很多地方执法经费难以保障,有的甚至连人员工资都无法保证,“以罚养罚”、“收费养人”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三是农业执法装备陈旧、 匮乏,很多地方缺乏交通工具、取证设备等必要的执法装备,执行重大任务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此外,农业执法没有统一着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执法的形象和权威。

三、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的思路

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农业部门要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执法体系,尽快完善农业执法体制,努力创新农业执法机制,大力提升农业执法能力,不断强化农业执法保障,切实履行农业部门法定职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健全农业执法体系。以事后监管、行政审批、检验检测为重点,加快形成机构合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农业执法体系:一是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构建以综合执法机构为主干、与法律法规授权机构执法相结合的事后监管体系。二是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构建以“一站式”综合办公为基础的行政审批体系。三是加强农业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构建以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为骨干的检验检测体系。

2.完善农业执法体制。加快改革步伐,整合执法资源,全面提高执法效能。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力争3年内,在全国农业县全部实行综合执法,实现行政处罚职能统一行使,执法人员统一管理,执法力量统一调度,执法文书统一 规范,为农业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进行政审批综合办公,统筹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快推进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执法的技术服务能力,提高农业检验检测机构公信力。

3.创新农业执法机制。建立农业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执法协调会商机制,建立不同层级、不同区域农业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机制,建立农业执法中的检打联动机制,建立执法监督检查机制和执法考核评议机制,进一步推动执法机制创新。

4.提高农业执法能力。通过强化农业干部法制培训、加大农业执法投入等措施,加强执法人员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建设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农业执法队伍,全面提高农业执法能力。

5.强化农业执法保障。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执法的领导,把执法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来抓。完善农业法律法规,加快法律法规的制修订进程,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不断增强配套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农村普法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农民和其他管理相对人的法律意识,为农业执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篇:中国林业产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预测报告【目录】

报告导读:本林业报告,首先是林业发展环境、发展形势分析,然后是林业亚产业市场运行动态透析,接着是上市企业竞争力对比分析、林产市场运行局势研究,最后是林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融资及风险分析。

报告名称:年中国林业产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简介

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更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林业发展不断加快,生态建设和保护进一步加强,林区民生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林业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当前,人们的生态消费需求呈现急剧增长趋势,正拉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我国包括生态旅游、沙草产业、木本粮油、竹藤花卉、生物质能源、木材加工等在内的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3.7万亿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5%以上,并且连续10年年增长率约20%。

2013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2012年12月27日在京召开。会议提出,2013年力争全年完成营造林9000万亩,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4.5万亿元。另外,2013年还准备出台《林业产业倍增计划(2013—2020年)》,这是林业部门首次提出林业产业倍增计划。会议强调,2013年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制定实施《林业产业倍增计划(2013—2020年)》,开展国家级林业重点企业、国家标准化示范企业、现代林业生态产业示范园区认定工作。这是林业部门首次提出林业产业倍增计划。

步入2013年,林业产业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并将在帮助农民脱贫增收和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上作出更多贡献。我们相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林业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生态支柱产业。而随着我国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林业产业还将获得更大推动力,2020年产值将达到8万亿―9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生态支柱产业。

从长远来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确保实现2020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十二五”林业发展目标是:5年完成新造林3000万公顷、森林抚育经营(含低效林改造)3500万公顷,全民义务植树120亿株。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43亿立方米以上,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力争达到84亿吨,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形成,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在林业产业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更趋合理;生态文化体系初步构成,生态文明观念广泛传播。

报告用途及价值

本行业报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中国林业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林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立足于世界林业整体发展大势,对中国林业的发展情况、经济运行数据、主要细分市场、进出口、市场营销、竞争格局等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对未来林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

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林业今后的发展与投资策略。

本林业报告,为林业生产、贸易、经销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12年世界林业发展状况分析 1 第一节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演变趋势及启示 1

一、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 1

二、世界各国森林资源演变趋势 2

三、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启示 3 第二节 《2012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摘要 5

一、森林应作为发展新型绿色经济的核心 5

二、森林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6 第三节 2012年世界林产品趋势分析 6

一、可持续未来中的林产品 6

二、木制品 7

三、林产品创新 8

四、非木质林产品 9

五、以森林为基础资源的企业 10

六、绿色建筑和基础设施 10

七、未来的战略 11 第四节 21世纪世界林业科技十大趋势 15

第二章 2012年中国林业发展环境分析 17 第一节 2012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17

一、中国GDP分析 17

二、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18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19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

六、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 22 第二节 中国林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23

一、我国林业立法工作,执法及监督能力 23

二、2011年林业政策在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 23

三、《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年)》印发 24

四、《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35

五、2012年林业局发布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意见 40

六、2013年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201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46

七、2013年《全国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规划》论证会在京召开 50

八、2013年林业局已形成森林法修改草案 50

九、2013年国务院批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 51 第三节 2010-2012年中国林业重点工程分析 52

一、2010年林业重点工程 52

二、2011年林业重点工程 53

三、2012年林业重点工程 55 第四节 2012年中国林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55

一、我国主要林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55

二、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 56

三、2012年造纸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64

四、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主体性和关键性 64

第三章 2012年中国林业发展形势分析 102 第一节 中国林业建设分析 69

一、2011年全国造林面积完成情况 69

二、2011年全国营造林合格率 70

三、2011中国林业发展分析 71

四、2012年造林任务完成情况 74

五、2013年造林任务目标 75

六、2013年国家林业局印发指导意见推进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 75 第二节 林业建设重点工程分析 76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76

二、退耕还林工程 77

三、防沙治沙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78

四、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79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80

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81 第三节 林业改革整体推进,相关改革试点取得重要进展分析 81

一、2011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 81

二、2012年林业改革继续深化 81

三、2012年林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82

第四章 2012年中国林业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126 第一节 2011年中国林业发展态势分析 83

一、林业产业发展 83

(一)林业产业总产值 83

(二)木材生产及林产工业 85

(三)经济林、竹、油茶、花卉产业 87

(四)林业主要产品销售价格 88

二、林业投资 88

(一)林业建设资金来源情况 89

(二)林业投资完成情况 89

(三)林业利用外资情况 90

三、林业系统从业人员情况和安全生产 90 第二节 2012年中国林业发展态势分析 91

一、生态建设与保护情况 92

二、林业产业发展情况 92

三、投资情况 92

四、主要林产品进出口情况 93

五、林业灾害情况 93

六、2012中国林业发展分析 93 第三节 2012年中国相关林业发展走势分析 97

一、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分析 97

二、林业种苗建设分析 98

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98

四、林业科技及林业教育 99

五、林业工作站建设 99

六、林业信息化建设 100

七、国际合作成果 100 第四节 2011-2013年中国林业贸易情况分析 101

一、2011年我国林产品进出口形势 101

二、2012年我国进口木材统计分析 102

三、2012年中国木材价格指数分析 102

四、2013年林产品国际舞台上竞争策略 104

第五章 2012年中国林业亚产业市场运行动态透析 166 第一节 我国林业的产业特性以及对林业产业的划分 108

一、林业产业的特性分析 108

二、国家统计局对林业产业划分 110 第二节 2012年中国用材林资源培育分析 111

一、用材林资源培育概况 111

二、我国将加快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 113

三、在我国建立优质高效人工用材林的布局建议 113 第三节 2013年中国木材加工业发展情况分析 115

一、木材加工行业发展概况 115

二、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分析 116

三、2013年木材供需情况预测 117

四、2013年《全国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规划(2013-2020年)》通过局科技委评审 120 第四节 2012年中国森林旅游业分析 121

一、森林旅游业发展概况 121

二、森林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121

(一)森林旅游及其五种开发模式 121

(二)国有林场要发展必选开发森林旅游 123 第五节 2012年中国林业生物产业发展态势透析 125

一、我国发展林业生物产业的优势 125

二、中国推进林业生物产业发展措施 126

三、“十二五”期间我国林业生物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128

第六章 2012年中国林业区域持续发展走势解析

第一节 东部地区 130

一、东部地区林业建设分析 130

二、2012年北京市林业总产值 130

三、2012年河北省林业产业产值再创新高 131

四、2012年福林业工业产值 131

五、2012年山东临沂林业产值 131

六、浙江省林业产值 132

七、江苏省林业产值 132 第二节 中部地区 134

一、中部林业发展概况分析 134

二、2012年湖南林业生产发展状况良好 134

三、2012年河南林业产业产值 134

四、2012年山西省林业总产值 135

五、2012年湖北林业产业突破千亿元大关 135 第三节 西部地区 136

一、西部林业发展概况分析 136

二、2012年重庆林业产值 136

三、2012年广西木材产量占全国木材产量比例 137

四、2013年广西林下经济产值计划 137

五、2012年新疆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成效显著 138

六、2013年甘肃省林业目标总产值 138 第四节 东北地区 139

一、东北地区林业建设分析 139

二、辽宁省林业运行分析 139

三、2012吉林省林业工作成效显著 140

四、2013年黑龙江省林业产值目标 142

五、大兴安岭林下经济的“大产业”与“大市场” 144

第七章 2012年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竞争力对比分析 第一节 吉林森工(600189) 147

一、企业基本概况 147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分析 147

三、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149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49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150 第二节 景谷林业(600265) 152

一、企业基本概况 152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分析 152

三、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154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5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155 第三节 永安林业(000663) 156

一、企业基本概况 156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分析 156

三、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160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60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161 第四节 升达林业(002259) 161

一、企业基本概况 161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分析 162

三、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164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64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165 第五节 绿大地(002200) 165

一、企业基本概况 165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分析 165

三、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168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68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169 第六节 大亚科技(000910) 169

一、企业基本概况 169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分析 169

三、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172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73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173 第七节 兔宝宝(002043) 173

一、企业基本概况 173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分析 174

三、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176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77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177

第八章 2012年中国林产市场运行局势研究 第一节 资源昆虫 179 第二节 松香 181 第三节 野生可食植物 186 第四节 天然香料 187 第五节 经济林用材树种 188 第六节 彩色树种 188 第七节 木本油料树种 190 第八节 休憩果园与城市林业开发 190 第九节 林纸一体化 191 第十节 药用植物 191

第九章 2013-2017年中国林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13-2017年中国林业发展趋势分析 192

一、中国林业发展方向分析 192

二、行业“十二五”规划 194

三、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241

四、未来中国林业地位将更加凸显 242 第二节 2013-2017年中国木材加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43

一、我国家具木材行业市场竞争趋势分析 243

二、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行业往后8年发展规划纲要 245 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林业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246

第十章 2013-2017年中国林业投融资及风险分析 第一节 2013-2017年中国林业融资发展趋势 248

一、2012年国家林业局拓展林业科技融资渠道 248

二、资本市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48

三、信托是林业融资创新的新型平台 253

四、碳汇交易给林业带来机遇 255

五、中国林权交易所发力林业资源资本化运作 256 第二节 2013-2017年中国林业信贷建议分析 256

一、林权抵押贷款是林业和农村信贷发展的双重突破 256

二、国家林业金融税收扶持政策落实 258

三、发挥政策性银行产业引导作用 259

四、传统信贷服务与资本市场培育相结合 259

五、建立健全林木资产资源抵押担保评估机制 260 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林业投资风险分析 260

一、林业风险及其类型分析 260

二、我国林业风险现状评价 262 第四节 建议 264

一、存在问题 264

二、建议 265

第十一章 2013-2017年中国林业企业战略实施及保障措施 第一节 2013-2017年中国林业企业战略实施规划 266

一、中国林业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 266

二、战略实施步骤及计划 268

三、战略管理制度 269

四、战略控制措施 272 第二节 2013-2017年中国林业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策略 273

一、战略实施的区域发展策略 273

二、战略实施的营销策略 277

三、战略实施的融资策略 280

四、战略实施的国际化策略 282 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林业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286

一、技术创新保障体系 286

二、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291

三、资本运营投融资体系 292

四、信息化建设 294 第四节 中国林业企业战略实施的风险防范与调控机制 296

一、风险预防措施 296

二、减轻风险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96

三、自留风险措施 296

四、转移风险措施 296

五、补偿风险措施 297 第五节 生态型国有林场管理和经营思路的探讨 297

一、事业性质,分级管理 297

二、机构相应,突出监管 299

三、一场两制,养林为主 299

四、标准治场、民生至重 300 第六节 试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施 300 第七节 我国林工一体化发展瓶颈及对策 302 第八节 我国退耕还林产品形态及战略拓展 309

图表目录

图表:1800-2010年世界人口及累计森林砍伐量 1 图表:1700-2010年按森林类型和时期估计的森林砍伐量 2 图表: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 17 图表:2011年1季度-2012年4季度GDP环比增长速度 18 图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趋势图 18 图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通胀增长速度趋势图 20 图表:2012年1-12月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趋势图 20 图表:2012年1-12月全年全国分地区投资相邻两月累计同比增速趋势图 21 图表:2012年1-12月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速趋势图 22 图表:2010年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比重 52 图表:2001-2010年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与全部造林面积比较 53 图表:2011年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比重 54 图表:2001-2011年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与全部造林面积比较 54 图表:2001-2011年全国造林面积 69 图表:2001-2011年天保工程历年木材产量、造林面积情况 77 图表:2001-2011年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完成情况 78 图表:2001-2011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情况 79 图表:2011年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工程造林结构 80 图表:2001-2011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趋势图 83 图表:2011年林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省份 84 图表:2001-2011年全国木材及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趋势图 85 图表:2011年全国人造板产量结构图 86 图表:2011年全国人造板产量位列前8名的省份 87 图表:2011年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分地区情况 89 图表:2001-2011年全国林业系统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趋势图 91 图表:2003-2012年全国林业总产值增长趋势图 94 图表:2011年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147 图表:2012年上半年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148

图表:2009-2012年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分析表 148 图表:2009-2012年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分析表 148 图表:2009-2012年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表 149 图表:2009-2012年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表 149 图表:2009-2012年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分析表 149 图表:2011年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153 图表:2012年上半年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153 图表:2009-2012年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分析表 154 图表:2009-2012年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分析表 154 图表:2009-2012年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表 154 图表:2009-2012年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表 155 图表:2009-2012年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分析表 155 图表:2011年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158 图表:2012年上半年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159 图表:2009-2012年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分析表 159 图表:2009-2012年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分析表 159 图表:2009-2012年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表 160 图表:2009-2012年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表 160 图表:2009-2012年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分析表 160 图表:2011年四川升达林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162 图表:2012年上半年四川升达林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162 图表:2009-2012年四川升达林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分析表 163 图表:2009-2012年四川升达林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分析表 163 图表:2009-2012年四川升达林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表 164 图表:2009-2012年四川升达林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表 164 图表:2009-2012年四川升达林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分析表 164 图表:2011年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166 图表:2012年上半年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166 图表:2009-2012年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分析表 167 图表:2009-2012年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分析表 167 图表:2009-2012年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表 168 图表:2009-2012年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表 168 图表:2009-2012年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分析表 168 图表:2011年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170 图表:2012年上半年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171 图表:2009-2012年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分析表 171 图表:2009-2012年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分析表 172 图表:2009-2012年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表 172 图表:2009-2012年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表 172 图表:2009-2012年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分析表 173 图表:2011年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174 图表:2012年上半年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175 图表:2009-2012年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分析表 176 图表:2009-2012年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分析表 176

图表:2009-2012年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表 176 图表:2009-2012年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表 177 图表:2009-2012年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分析表 177

整理文章的是汇百美(HBM品牌)液晶广告机:http://

第三篇:营业厅服务营销管理体系调查与分析

《芜湖移动营业厅服务营销管理体系调查与分析》简介开始:芜湖移动营业厅服务营销管理体系调查与分析p内容提要:作为芜湖移动窗口的营业厅服务体系,是直接面向客户服务与销售的终端,因其客户接触面广、整体服务影响力大、便于了解客户实际需求和消费习惯而成为芜湖移动客户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优质的营业服务对于提高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芜湖移动营业厅又该如何开展服务营销工作,更好的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此内容文章属于《经济论文 → 营销论文》栏目,以上内容为《芜湖移动营业厅服务营销管理体系调查与分析2011-6-5 23:59:49》简单介绍,正文正式开始》》》

芜湖移动营业厅服务营销管理体系调查与分析

内容提要:

作为芜湖移动窗口的营业厅服务体系,是直接面向客户服务与销售的终端,因其客户接触面广、整体服务影响力大、便于了解客户实际需求和消费习惯而成为芜湖移动客户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优质的营业服务对于提高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芜湖移动营业厅又该如何开展服务营销工作,更好的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并且适应3G到来,同行业中全业务市场竞争呢?带着诸多问题,笔者作为营业厅的基层管理者,组织成立了研究营业厅服务营销管理体系的QC小组,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到芜湖移动“沟通100”营业厅办理业务的3600名客户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抽样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提出了建议。作为QC小组的组织者和负责人,由我执笔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我希望问卷调查结论能为各移动营业厅和社会有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服务体系 客户满意度 忠诚度 企业形象

面对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芜湖移动在如何继续稳固和扩大现有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等方面,面临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随着3G牌照的发放,竞争形势愈加严峻。

作为移动三大窗口之一的营业厅服务体系,是直接面向客户服务与销售的终端,因其客户接触面广、整体服务影响力大、便于了解客户实际需求和消费习惯而成为芜湖移动客户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优质的营业服务对于提高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移动公司根据现阶段以及未来对市场战略目标的实施、大力倡导服务营销的形势下,如何有效的提高营业厅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营销观念、增强营业厅一线管理者和员工的营销技能与整体运营能力、将优质的服务作为营销的基础和依托,从而增强营业厅一线员工对未来市场变化的前瞻和适应能力,是在营业厅运营管理领域积极探索的问题。

我们QC小组成员对到芜湖移动“沟通100”营业厅办理业务的客户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抽样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提出了建议。

服务营销是企业之本,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种类不断丰富,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以及客户期望值逐步升高,企业面临的服务营销挑战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不断改进服务工作,改善服务短板,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成为企业打造竞争优势,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重点课题。

本次抽样调查共发放抽样原始问卷3600份,收回问卷3510份,收回率97.5%,有效问卷3480份(备注:问卷中不符合要求的一律视为无效问卷),有效率为99.1%,涉及芜湖移动所有自办营业网点(14个“沟通100”营业厅)。客户人数3480名,涉及的调查客户从事的行业多、范围广、层次分明。本次调查涉及面广、调查人数较多,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同时该调查与分析是来自实际的报道,其本身就有存在的价值,而不是流于形式和徒劳的。

一、抽样问卷调查资料结果基本问题概要分析 Q1. 性别

人数(人)比重(%) 男205359.2 女142740.8 合计3480100 该项指标反映目标客户中男性用户略高于女性用户,而不同性别在性格及消费习惯上有一定得差异,需要各营业厅掌握这一特点,寻找服务营销的合理切入点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Q2. 客户户籍分布情况

人数(人)比重(%) 农村62617.5 城镇285482.5 合计3480100 该项指标反映市区营业厅的客户群来自城镇比率大于农村,用户绝大部分来自芜湖一市三县(少量为外来人口),针对不同地区的用户的消费习惯以及接受心理,如何在服务营销中,找出适合的服务模式和口径,应进行调查研究。

Q3. 用户的行业分布

人数(人)比重(%)

行 政 事 业 单 位102326.5126.51 企业国营企业73723.05 70.49 集体企业1682.76 私营企业43111.44 三资企业70420.53 自己创办企业31212.71 外来务工(临时)702 家中待业351 合计3480100 该项指标反映客户从事行业性质的分布,3G牌照发放后市场竞争加剧,营业厅应该学会通过对客户从事行业的了解,找准服务营销的关键点,找出适合不同客户群体的方法。表中显示客户就业单位三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所占比重较大,两者合计50.04%。一方面说明三资企业酬薪高,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稳定,营业厅找准这部分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对于服务的需求度,非常重要。

Q4. 客户对于移动营业厅知晓途径 人数(人)比重(%) 宣传单页上地址1674.81 所居住点附近121434.89 工作单位附近113132.5 碰巧路过38311 移动网站了解2647.6 亲朋好友推荐介绍3219.2 合计3480100 该项指标反映用户对于芜湖移动营业厅知晓的主要途径,其中由于营业厅在客户居住点附近和工作单位附近而被知晓的占到67.39%。所以作为营业厅,对于经常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更应该在服务营销上多花精力。但遗憾的是通过宣传单页、网上了解到营业厅的客户,只占到4.81%、7.6%。说明客户对此种方式不信任,有待营业厅服务营销支撑部门进一步研究。

Q5. 客户年龄段分布

人数(人)比重(%) 1829岁80723.2 3039岁128136.8 4050岁109831.56 18岁以下1093.13 50岁以上1855.31 合计3480100 该项指标反映客户年龄段的分布,可以看出3039岁及4050岁年龄段的客户占到了68.36%,这部分客户处于中壮年阶段,大多是社会及单位的中流砥柱和骨干。另外1829岁的年轻人(高校学生居多)也是市场的另一重要组成因素,营业厅对于不同年龄段客户的服务营销,有待进一步研究。

Q6. 客户去营业厅的频率

人数(人)比重(%) 每周1次或更多1394 每月23次83524 每月1次114833 每两个月1次55716 更少80123 合计3480100 该项指标反映客户去营业厅的频率,将近半数的受访者每月至少会去一次营业厅,这样的频率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品牌间的差异不明显。另外有近4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平时并不经常去营业厅,甚至达不到“每两个月1次”的频率。整体平均来看,受访者去移动营业厅的频率约为1.39次/月。

Q7. 营业厅选择倾向

人数(人)比重(%) 只固定去一家营业厅147742.43 会去几家相对固定的营业厅169448.68 从来不固定3098.89 合计3480100 该项指标反映客户对营业厅的选择倾向,有4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在需要办理业务时,他们通常不会固定选择某一家或几家常去的营业厅,相对而言,另一半有“固定选择倾向”的人则更愿意“只固定去某一家营业厅”。 结合营业厅的使用频率,我们能够解释——正是由于多数被访者平时去营业厅的频率并不高(没两个月一次或更少),才较多地影响了这种“无固定选择倾向”的产生。 针对“有固定选择倾向”的被访者而言,他/她通常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以及做出选择呢?从他们提到的考虑因素中发现,“家/单位”附近以及“交通方便”的营业厅是这些人最青睐的,这一点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品牌间均无明显差异,除了考虑到交通便利之外,对“营业厅内环境”和“营业人员的服务态度”的要求相对也更高一些。

Q8. 客户去营业厅办理业务类型

人数(人)比重(%) 入网135739 缴费107931 咨询更改移动业务69620 打印话费账单1745 办理补卡、挂失702 查询话单1043 合计3480100 该项指标反映购买手机卡、缴费、查询话费、咨询新业务等都是受访用户去营业厅办理较多的业务类型。

Q9. 客户营业厅平均停留时间

人数(人)比重(%) 510分钟242069.54 1120分钟95627.46 20分钟以上1043 合计3480100 该项指标反映营业厅内的停留时间指的是从被访者进入营业厅起到办理完业务离开营业厅止整体的时间花费,据统计通常平均停留时间均不超过20分钟,平均业务办理时间都在10分钟左右。但同时也反映出停留20分钟以上的客户可能存在遇见投诉之类的问题。

Q10. 客户在营业厅等待的时间安排

人数(人)比重(%)

浏览厅内放置的新业务宣传单页222663.96 发短信、打电话、玩游戏59016.96 观看休息区播放的短片38611.08 发呆或漫无目的走动2788 合计3480100 该项指标反映等待的时间里,受访者做的最多的事情是去浏览大厅内放置的新业务宣传单页,此外,休息区电视里播放的短片对新业务宣传也会引起一部分受访者的关注——可见这样的业务宣传方式还是可以比较广泛的传播到目标受众当中。 在移动营业厅里,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在等待时间内的行为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别——3039岁的受访者对阅读表现出较强的兴趣,无论是自带读物、报纸或者新业务的宣传单,1829岁的年轻人会更乐于发短信、打电话、玩游戏这一类型自娱自乐的事情,而4049岁的中年人当中,选择发呆或漫无目的走动的人的比率远远多于其他年龄层。考虑到休息区内放置的报纸对比较多的受访者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打发等待时间的方式,因此,提供足够的报纸给营业厅用户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他们在等待时间的心情,避免焦躁情绪产生。

二、抽样问卷调查资料整理结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客户对营业厅服务秩序的满意度

满意 (人)比重 (%)不满意 (人)比重 (%)

排队等候与沟通关怀139240208860 工作人员及时引导及主动迎送205359.2142741 是否及时耐心解答现场客户问题212361.3135738.7 是否及时帮助有需求的客户226265121835 排队等候时的安抚及分流198457184653 该项指标反映客户对营业厅服务秩序的满意度。通过问卷及现场对客户的访问,了解到有以下问题:

1.营业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够端正。部分营业人员没有树立“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没有真正做到发自内心的服务,更没有意识到优质服务对于公众服务类企业的重要性,个别员工的消极怠工导致整个营业厅服务质量的下降。

2.营业厅业务繁忙时引导人员作用不突出。在业务繁忙时,引导人员不能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不能有效的引导顾客到相应台席办理业务,同时给顾客一种营业厅秩序混乱的感觉。 3.等待顾客较多时营业人员服务质量下降。当台席前有多名顾客等待服务时,缴费台席的营业人员需要不得喘息的做着重复工作,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带来的后果就是三声服务和礼貌用语不到位,态度不耐烦,不能主动向顾客推荐新业务并发放宣传资料甚至出现业务办理错误的情况。

4.部分营业人员服务态度不好。突出表现在营业人员在为顾客办理业务和解释顾客疑难时态度不好,表情冷淡甚至推诿顾客,让顾客觉得心理很不舒服。

应引起各营业厅领导高度重视,在管理上认真总结和改进,将服务营销长抓不懈,不断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服务营销意识。

(二)客户对营业人员业务能力的满意度

人数(人)比重(%) 满意149643 不满意135739 一般62718 合计3480100 该项指标反映客户对营业厅服务人员的业务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满意度。通过问卷及现场对客户的访问,实地调查,了解到有以下问题:

1.营业厅员工的业务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对于每阶段最新下发的业务知识不及时学习;经常口头性的传达一些临时性的业务更改通知;没有制订适合各厅员工的业务培训计划。 2.出现这种现象,往往会使不同的营业员办理业务时回答用户的口径不统一,导致用户对本营业厅的信任度降低,甚至使用户对我们公司的宣传产生了质疑。例如,曾经就出现过,用户上午路过营业厅询问全球通贵宾卡换SIM卡如何办理,营业员告知中提到换卡是免费的,用户来换卡,下午班的营业员却告知是5元卡费,同时用户问到卡的容量大约是多少、有那些功能时,营业员一概不知,造成了用户强烈的不满。虽然5元钱是小,但就是由于员工的业务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回答口径不一至,造成了用户对于中国移动的整体质疑。

(三)客户对于营业人员业务主动营销的感知度

人数(人)比重(%)

客户主动询问后才营销业务170549 主动询问客户并营销100929 根本不营销76622 合计3480100 该项指标反映营业人员业务主动营销的感知度。通过问卷及现场对客户的访问,实地调查,有以下问题:

1.没有及时制定本厅的业务发展的营销方案;没有加强调查研究以及细致的分析市场需求;没有合理的计划个人的营销指标分解。

2.始终被动营销,营业人员缺乏主动营销意识。少部分员工态度不端正,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工作激情,员工不知道企业存在的价值,缺乏共识,因此不会努力的工作;员工不知道自己工作的价值,因此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员工对所安排的工作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员工对所安排的工作不知道如何去做;员工受限于个人能力,不能有较好的表现;员工认为努力与不努力的结果无明显区别,奖惩不分明。

应引起各营业厅基层管理高度重视,在管理上认真总结和改进,提高服务营销意识,特别是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员工。

(四)客户对于营业厅排队等候时间是否接受

人数(人)比重(%) 可以接受(时间不太长)135739 不能接受(时间较长)198457 无所谓1394 合计3480100 该项指标反映客户对于营业厅排队等候时间是否接受。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客户是不能接受的。通过问卷调查及现场访问,可以得出,营业厅服务营销过程中客户排队等候时间长,主要有:

原因现场体现导致后果

业务技能不熟练由于业务技能不熟练,理解程参差不齐,造成办理过程中经常暂停营业,下位询问:台席间回答用户的口径不统一客户长时间排队等候、滞留在厅内、客户现场投诉增多

与用户交流缺乏沟通技巧交流时不善于表达;语言逻辑性差;语气生硬;表达不清楚客户长时间等候,滞留在厅内,不能很快得到所问问题答案,导致客户现场投诉增多

岗前准备不到位经常出现办理过程中工单用完、色带损坏、SIM卡不足等问题,频繁下位拿取,岗前台席摆放凌乱,办理业务过程中翻找,阻碍正常业务流程客户长时间排队等候、滞留在厅内、客户现场投诉增多

(五)客户对营业厅服务营销的硬件设施满意度

满意 (人)比重 (%)不满意 (人)比重(%) 厅内卫生及室温347599.850.2 客户休息区座椅数量26107587025 饮水机167048181052.01 报刊阅读架177551170549 多媒体终端查询,自助查询机346199.5190.5 营业厅的环境设施方面,受访客户大都表示比较满意,尤其是环境清洁卫生和温度调节适宜,让人感觉非常舒适,考虑到通常在业务办理前都会有一段等待时间,足够的休息区座椅设置是客户更加期望的,这一点在移动营业厅的反响更加突出。 对于厅内的咨询员、综合咨询台、多媒体终端查询系统等设施,受访客户的接触度和使用率并不高,因此关注率也相对较低,这几方面没有过多的不满意见。 一致认为需要优先改进的地方包括:饮水设施及水杯齐全,增加多一些的报纸阅读——由于只是硬件设施的提供,实施的过程相对简便,而一旦执行在短期内对提高客户满意度有明显帮助。

三、营业厅服务营销管理方面工作的对策

营业厅作为服务行业的窗口,很大程度上呈现和传播了企业形象,因此“前沿之战”一向是芜湖移动关注的重点,对营业厅的用户背景、用户行为和心理的研究可以帮助各营业厅真实客观地了解消费者需求,进一步调整和改善今后的服务方式和营销策略,同时对于营业厅基础管理也有很大帮助。根据本次调查所获得的各方面的资料,特提出芜湖移动营业厅服务营销管理方面工作的对策:

(一)营业厅服务方面 主要有:

1. 服务环境及设施: 营业厅现场环境是整体服务概念中的重要内容,体现着营业厅的专业精神和服务水准,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对客户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对内部环境及设施,建议全市营业厅全面实施5S活动,明确责任部门和截止时间,完善服务环境和设施,所有营业厅必须配置等候区供客户等候休息,客户在等候区对时间的感知与实际时间是有差异的,这与等候区设施设备布置密切相关,等候区布置舒适,并采取了让客户参与的活动,占据了这个等候时间,客户的心理等候时间就要大大少于实际等候时间,不会让客户感到焦躁不安。建立卫生检查制度。

2.营业员整体形象提升:员工的着装打扮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形象,每一位员工都应注意自己的服饰及着装,给客户留下美好的印象,要注重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加强现场管理,落实营业厅考核。

3.营业员服务态度提升方面:营业员在服务窗口中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分子,良好的工作态度是营业员赢得客户最关键的一步,热情接待客户,工作高效有序,为此要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加强现场管理,落实考核。建立营业厅业绩考核指标,将业绩与奖金挂钩每天早上上班前进行晨会,宣读口号,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晚上下班后进行工作总结会,对一天工作做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点评公布员工绩效考核成绩进行评选服务明星、业务能手、微笑明星等活动营业厅经理、班长随时找员工单独交流,做思想工作

4. 营业员服务能力提升方面:集中培训,课后自学,日常巩固,以考核为向导,针对近期营销重点,营业厅进行专项营销培训和营销技巧培训,同时突出业务卖点。

5.营业员服务技巧提升方面:引导员的角色转换引导员其实身兼多职:迎宾员、引导员、演示员,引导员需要根据营业厅内情况在这几种身份之间灵活切换,加强营业员的服务技巧培训。

6.营业厅现场管理提升方面:将考核与绩效紧密挂钩,提高基层管理者的服务意识,营业厅经理/班长要通过在营业厅现场巡视,对营业厅员工、服务设施入各功能区客户的状态的检查,实现对营业厅现场的动态管理,做到VIP专区有专人值班。当营业厅办理缴费业务的客户较多,可在营业厅等候人数较多时,设立一个专门的缴费柜台,合理分流客流。

(二)营业厅营销方面 主要有:

1.提升员工营销能力。加强本厅员工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力度,开展岗位练功。制定出适合本厅员工的周培训计划。互帮互教授课等形式,扎扎实实抓好员工日常业务培训,进行每月一次的业务练功测试和业务技能考核,要求每位员工在练功中提高自身营销素质。制定详细的员工培训计划。在培训方面立足于多样化、实效化、信息化。

培训多样化:通过内训师实地授课、网上课堂、虚拟课堂等方式多渠道开展员工培训,力求培训涵盖到厅内各级员工;培训实效化:了解员工实际的培训需求,协调供需关系,力求培训具有针对性,取得好效果。培训信息化:充分利用公司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将优秀的教材和课件挂在网上,以便大家第一时间学习分享。 2.健全本厅营销网络,制定出具有本厅特色的业务发展营销方案。定期带领本厅员工积极走出去,加强业务宣传,拓展本区域业务市场。拥有创新的思想和观念。定期召开生产经营分析会,针对营销指标短板进行全面盘点、分析,开展短板整治优化,要求营业厅各区域集合实际情况,各人制定行之有效的KPI提升计划。

3.强化班组建设,开展业务量发展竞赛并纳入个人绩效。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励员工办理业务及发展新业务的积极性。执行力欠缺、惰性难治等阻碍营业厅服务营销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按照“以岗定级、岗变级变;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业绩至上,酬报绩效”的原则,做到营业厅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人人负其责,事事有其效。为体现考核的正向激励,营业厅将绩效等级及分布比例进行调整,绩效等级比例由原先的“A(10%)、B(50%)、C(35%)、D(5%)”调整为“优秀≤10%、优秀+良好≤35%、称职≥60%、欠佳3%、不合格2%。这样可以健全对不胜任人员的优化机制,有助于强化绩效评优观念,并促进考核者提升绩效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员工通过竞赛的方式获得自己相应的绩效;员工通过自愿竞争的形式,认领每月营业厅营销目标。突出抓住量收、服务、维护和管理等能体现企业价值的关键性指标予以量化。

(三)营业厅现场管理及团队建设方面 主要有:

1. 现场管理“表格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适合本厅现场管理的制度如交接班记录制度、考勤制度、服务规范化制度等等,多用文字的方式来说话,杜绝口头传达。做到制度的制订、执行、检查、绩效考核闭环管理。

2.提升本厅员工执行力,细化工作目标。使本厅员工了解到企业价值,企业文化,努力的工作;使员工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提高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工作的目的;让员工知道努力与不努力的结果有明显区别,并且奖惩分明。

3.加强团队凝聚力,使本厅的整个团队“有序性”。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多组织本厅员工在一起讨论和沟通,加深整个营业厅团队成员彼此间的了解。组织以厅为单位和兄弟厅进行友谊的体育比赛等活动。如开展服务案例评选、服务文化大讨论、服务文化辩论赛、服务技能大比武、业务知识竞赛、参与到孤儿院养老院义务帮工的公益类团队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愉悦职工身心,还可以增强职工的团体精神和企业凝聚力。

4. 用“激励机制”管理模式,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激发本厅员工的自我实现意识,而不是仅满足于生理需求层次的吃饱穿暖。

5.“制度化”管理与“人本化”管理同步。多抽出时间与本厅员工沟通交流了解尽可能多的情况(如家庭、教育、每个阶段心理想法等)。广开言路,针对员工的汇报应积极回应。多听少说,快速回应,尊重员工,对自己的不足要诚恳的自我批评。体谅员工由于突法事件所产生的困难。与此同时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一级对一级负责。在执行制度当中一定要有钢性不要随意性。必要时,制定出严格的“红线”制度。

第四篇:中国律师社会责任体系架构分析(人民文摘稿)

中国律师社会责任体系架构分析

李 越,陈喻伟

(1. 湖北诚昌律师事务所,湖北 宜昌 443000;2.三峡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国情的律师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是创新律师行业管理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需要。中国律师应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司法规律”、“传统文化”和“国际标准”四个文化渊源方面建立自己的律师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文化体系。

[关键词]:中国 律师 社会责任 架构

即使是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律师的社会责任”的概念目前并无法定的表述方式。国内比较成熟的概念为:“律师利用其独特知识构成、法律技能,从事律师职业行为并以推动法治、提高公从对律师的信任以及的对于法治的信仰为指向的各种实践,或者虽以拓展业务或获取合法收益为目标,但客观达到提高公众对律师的信任与对法治的信仰的行为。”

[1]

1 2律师职业以法律为工具,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为目的,它的出现与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的文化内涵有其特殊性:首先,律师的工作必须忠于事实、忠于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以法为武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以此校正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其次,法律曾经只是政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法律职业是所有社会职业中除政治家之外与政治联系最紧密的职业,发达国家律师政治家的大量涌现正是律师参与社会管理的社会属性的体现;再次,自从十八世纪英国现代律师制度设立以来,律师都要接受系统、正规的法律专业教育并形成和传承了独特的文化。这种特殊性导致其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律师与企业家不同,不能讨论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它与身俱来就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宣传法治的社会责任。它与科学家不同,它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它的社会责任更加直接。胡乔木称律师是“戴着荆棘的桂冠而来”,董必武称“律师应仗人间义”,都是律师承担社会责任的写照。

如同任何行业的的社会责任问题都不是从来就有的,对于律师而言,只有当律师行业的社会影响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和必要提出这样的问题。2011年3月,全国人大吴邦国委员长郑重宣布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律师社会责任体系,成为中国律师行业急待解决的历史任务之一。根据我国律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基本定位和“政治坚定、法律精通、维护正义、恪守诚信”基本要求,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的律师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孙中山先生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的价值取向,它是我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获得民主自由权利、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的思想武器,这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律师作为中国民主与法治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必须顺应这种历史潮流,并在这种历史的洪流中有所作为。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所有这些都表明,民主自由、公平正

[2]

义、人道和谐、开放进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不但是我们的治国方略,也应当成为中国律师承担社会责任的核心标准。

2、尊重司法规律。“规律总是对经历的总结。中国现代或当代司法时间还不长,还没定型,因此很难总结。但就一般意义上谈司法,借助现有的国内外经验,一个基本经验,„„就是要了解司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这可以说是中国人过去一百多年来在现代化努力进程中形成的一个基本的思想路线。”[3]在当代中国建设民主与法治的进程中,以法律为职业工具的律师,都有一个在内心深处找寻并尊重司法规律的过程。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4]就是我们在总结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经验,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代中国的基本司法规律。“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司法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的突出体现。建立律师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必须把握其法律职业的特殊背景,根据上述司法规律的要求制订评价标准。

3、发扬传统文化。“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国语·郑语》)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人道主义精神,“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中》)的和谐价值观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和力量传承。对于当代中国律师,过去的民族文化并不只是停留在历史资料当中,它还是我们今天的生存背景,我们今天的法律就是通过对数千年民族历史的总结而制定的,历史本应受到尊重。中华文化中特定的民族心理、道德风尚、伦理意识和价值观念精华,必然对当代中国律师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产生深刻影响。

4、借鉴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国际经济优先权委员会作为长期研究社会责任及环境保护的国际非政府权威组织,1997年该委员会成立了认可委员会,后更名为社会责任国标(简称SAI)。SAI咨询委员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的原则,以童工、强迫劳动、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九个要素为架构制订了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标准草案最初名为SA2000,最终定名为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并在1997年10月公开发布。这是一个并不成熟的标准,它既不完全适合于当代中国,也不是针对律师行业所作。但是,作为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它的架构依然是值得我们借鉴。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国情的律师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既是当前律师行业管理创新的需要,也是律师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需要。它既是一项无法回避的历史责任,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2009年,上海国浩律师事务所发布了国内第一份律师事务所《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10年11月27日,北京市律师协会在第二届北京律师论坛上发布了《北京律师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有97.09%律师愿意履行社会责任,76.87%律师已经以各种形式履行了社会责任。这种以个别或地方形式出现人对行业社会责任的自发观注,还有待于有关行政和行业管理部门结合中国当代社会特征和律师行业现状,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加以引导和鼓励,使之扩展到全行业并形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5]

[注释] [1] 北京律师社会责任报告,北京市律师协会,2010年4月;

[2]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胡锦涛,[OL],http://cpc.people.com.cn,2007年10月25日;

[3] 中国司法的规律,朱苏力,[J],法制资讯,2009年(8);

[4]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OL], http://news.xinhuanet.com,2002年12月4日;

[5]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OL],http://。

2. 陈喻伟(1972—),男,湖北诚昌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法学会会员、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市政协委员,湖南省龙山县人,华中师范大学法学本科毕业,主要从事合同法、行政法研究。联系地址:湖北省宜昌市沿江大道129号11楼诚昌律师事务所,邮政编码: 443000,联系电话:13308609980,传真:0717-6255855,电子邮箱:ly13886658527@126.com。

第五篇:中国适航管理体系发展历程的评价及国内外适航管理体系对比分析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就着手开始参照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适航管理模式对民用飞机进行适航管理[1]。

在对我国适航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做评价和发展规划之前,我们首先详细的对国外的适航管理体系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对比分析。

1、国外适航管理体系概况

一个国家的民机适航管理体系和适航法规体系从本质来看,与本国航空制造业的特点密不可分,反之,作为航空制造企业,为了满足国家适航法规的要求,配合审核工作,必须建立与本国适航当局的要求相对应的适航体系,下文主要介绍欧美的适航管理体系。

1.1 美国民机适航管理体系

美国对民机的适航管理萌芽于上世纪20 年代,依托美国强大的航空制造业,美国联邦航空局( FAA) 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验最丰富、实力最强大的适航当局[1]。

1.1.1 FAA 组织体系

FAA 的前身是1938 年成立的民用航空局( CAA) ,FAA 在组织机构管理上采取总部、地区和地方的三级模式,由位于首都华盛顿的航空器审定司负责适航审定管理工作,下设计划和项目管理处、生产和适航审定处、航空器工程处和国际政策办公室等四个处室,分别负责制定型号合格审定程序、生产许可审定政策、制定国际适航双边协议和国际事务的政策等各项职责。另外,在航空器审定司的直接垂直管理下,在西雅图、堪萨斯、沃斯堡、波士顿设置了四个审定中心,分别承担运输类飞机、小飞机、旋翼机以及发动机/螺旋桨的适航审定政策的制定以及型号合格审定工作。

1.1.2 FAA 适航法规体系

FAA 适航法规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属法规性文件,具有强制性,另一类属非法规性文件,不具有强制性,如图1 所示。

图1 FAA 适航法规体系

1.1.3 委任管理体系

FAA 的委任制度源于20 世纪40 年代,包括机构和个人委任两种形式。为了支持飞机制造业的迅猛发展,CAA( FAA 前身) 首次委任了一个机构而不是个人来承担审定任务,1958 年FAA 取代CAA,并于60 年代开始创立DAS( Designated Alteration Station) 项目,允许符合要求,经过授权的航空承运人、飞机制造商颁发补充型号合格证。到2005 年11 月14 日,FAA 颁布了21 部的第86 号修正案,规定自2006 年11 月14 日起,不再受理DOA( Delegation Option Authorization) 和DAS 申请,自2009年11 月14 日起,中止原有的DOA 和DAS 批准。同时,修订了FAR183 部,在D 分部修订了机构委任授权ODA( Organization Designation Authorization) ,取代了原有的机构委任形式。之后,又颁布了ORDER 8100. 15,对ODA 的申请、审批程序做出了规定。

FAA 的适航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了其航空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特点,通过委任个人或者机构的方式来支持对美国庞大的航空制造业的适航管理。一方面通过逐步调整委任管理政策从个人到机构的委任授权,要求在有条件的大型航空制造企业建立机构来强化委任适航管理; 另一方面,在政策上也支持对个人的委任,尤其对不隶属于一个航空制造企业的、自由顾问性个人的委任,来降低小型航空制造企业的适航管理门槛。

1.2 欧洲适航管理体系

欧洲航空安全局的发展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紧密相关,其前身是诞生于1990 年的联合航空局( JAA) ,伴随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2003 年成立了欧洲航空局( EASA) ,取代了JAA,经过近十年的发展,EASA 已经成为与FAA 拥有同等话语权的重要适航当局[1]。 1.2.1 EASA 组织体系

EASA 的组织体系最大的特点是设置了专门负责标准化以及培训和机构批准的管理部门对分散在欧洲各国的众多企业进行适航管理,如图2所示。

图2 EASA 组织体系

与FAA 相比,EASA 的适航组织体系具有三个不同点。

( 1) 产品审定分类不同FAA 将产品审定类别分成了运输类飞机、小飞机、旋翼机和发动机/螺旋桨,EASA 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负责零部件和机载设备审定的部门和负责适航指令的部门。 ( 2) 重视标准化工作

由于EASA 负责适航审定的是欧洲各国民航局的适航审定人员,为了确保对适航标准和程序执行的统一,EASA 的适航组织体系中特别设置了标准化部门,负责标准化和培训工作。 ( 3) 机构批准的职能

与FAA 的适航标准管理体系不同,EASA 对航空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机构进行单独的机构批准,在适航组织体系中也相应增加了负责设计机构、生产机构和持续适航机构评审和批准的部门。

1.2.2 EASA 适航法规体系

EASA 的适航法规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法,第二层是实施规章,第三层是审定规范和指导文件,如图3所示。

图3 EASA 航空规章体系

1.2.3 设计组织批准( DOA)

欧洲的适航管理体系较之美国最大的差异在于没有对个人的委任制度,而是要求航空制造企业通过获得设计组织批准( DOA) 的方式来表明其设计能力,核心内容是要求申请人具备成熟的设计组织,并且通过编制设计组织手册,从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资源等四大方面对设计组织的能力详细说明。

设计组织批准目的是确保申请人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 1) 设计的产品符合适用的适航规章和环境保护要求; ( 2) 表明并证实对适航规章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符合性; ( 3) 向审查方演示这种符合性。

在设计组织当中,EASA 要求在设计部门中设置CVE( Compliance Verification Engineers) ,承担表明符合性工作,负责对符合性报告审批。CS-21 部J 分部中对设计组织申请、批准和设计保证手册编制作了详细要求,如图4 所示。获得设计组织批准是民机制造企业申请EASA 型号合格证以及其他适航证件的前提和基础。

图4 DOA 申请批准流程

2、国内外适航管理体系发展现状对比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就着手开始参照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适航管理模式对民用飞机进行适航管理。

但是应该承认,中国的适航管理模式与中国航空制造业的产业特点并不完全匹配。一方面,中国航空制造业长期以军机型号为主,一直没有形成完善的民机产业;另一方面,相较欧美适航当局,中国适航当局欠缺国内的航空产品审定实践。我国适航管理体系的建设正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由于个体间的差异,规模性地复制波音、空客等公司的管理模式并不适合我国适航管理体系的发展,但其先进的适航管理模式及经验能够为我国适航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伴随中国航空制造业和航空运输业的日益繁荣,中国适航当局和适航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小飞机和机械类机载设备领域,具备了和欧美适航当局相当的审查能力[5]。自2003 年开始对国产新支线飞机ARJ21-700 的型号合格审定,到2014年的取证成功,以及2007 年成立上海、沈阳两个审定中心启动了C919 大型客机的型号合格审定工作,2014年在北京又建立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审定中心,使得我国的适航审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1]。

2.1 中国的适航组织体系( CAAC) CAAC 的适航审定系统组织体系是以地区管理局适航审定处为基础,以各中心的专业化审定队伍为支撑,立体交叉的矩阵式组织框架。其中,适航审定中心已发展成为适航审定的核心执行机构。 2.2 CAAC 适航法规体系

CAAC 的适航法规体系分四层,从法律地位来说,第一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属于国家法律,是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最高层文件; 第二层是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审定适航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条例》属于行政法规; 第三层是民航局适航规章; 第四层是指导开展适航工作的指南性文件。前三层是法律法规性文件,第四层没有法律效力,仅是指导开展适航工作的指南性文件[4]。如图5所示。

图5 中国适航文件体系图 2.3 中国商飞公司适航管理体系

中国商飞公司的适航管理体系依据中国适航当局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而建,组织框架分为总部和成员单位两级,成员单位的适航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均接受总部适航管理部的领导,通过供应商的适航管理部门将适航职责予以延伸。总部适航管理部负责本公司的型号适航取证、生产许可取证、持续适航和其它有关的适航工作,是中国商飞公司对内和对外协调适航事务的唯一接口单位,并直接向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负责,建立向其报告的工作程序,下设项目适航处、适航技术标准处、持续适航处及适航体系管理处[4],如图6 所示。

图6 中国商飞公司适航管理组织体系

中国商飞公司根据适航规章的要求建立了委任代表管理体系,委任代表由适航管理部门提名,经培训合格后推荐给中国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由适航司正式批准。在最新的中国民航适航规章中增加了有关设计保证系统的审查要求,据此,中国商飞公司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民机研制的设计保证系统,并编制了设计保证手册,详细阐述了中国商飞公司的机构、职责、程序、资源等对规章的符合性。

3、我国适航管理体系发展历程评价和现状分析

中国航空工业由于特殊的发展经历和历史背景,尚没有形成完整的民机产业链。尽管在一些领域内,中国的适航当局已经具备了和欧美适航当局相当的审查能力,但必须认识到中国民机适航管理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对民机适航管理的理解和自觉性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适航标准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是吸取了飞行事故的教训,经过反复的验证和论证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制定的,纵观FAA 和EASA 两家适航当局,它们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有最大的发言权,其优势在于其具有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的适航标准,并具有高度的国际化。因此,要想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就必须注重标准的国际化,积极开展与国外先进适航当局的交流与合作,了解和掌握国际上适航法规及标准的最新动态,突破标准制定的瓶颈。

与美欧等国相比,中国的民机研制起步晚、基础薄,适航验证水平也正处于发展阶段,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尚未形成相对科学、完整的验证方法和验证程序,且经验和积累极度欠缺。因此,必须结合中国民机研制与适航工作的实际,深入研究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尤其针对适航规章和适航标准的研究,找到一套与中国民机产业相配套的符合性验证方法,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民机适航符合性验证程序。 繁荣的航空运输业保障了中国适航当局具有大量的适航管理经验,而国内航空制造业大力发展民机产业也促进了中国适航当局组织机构和审定能力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小飞机审定和机械类机载设备审定领域,中国适航当局基本具备与欧美适航当局同等的审定体系和审定能力。在此基础上,以国内航空制造业研发支线客机和大型客机为契机,中国适航当局的组织体系和审定能力还将进一步加强,逐步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重要适航当局[2]。

4、我国适航管理发展趋势和未来规划

民用飞机的适航管理研究需要结合我国民用飞机的具体现状,科学合理的建立和完善民用飞机适航管理体系,从法律法规、管理系统和文档系统等方面,提供民用飞机发展的有利条件,并通过实际训练提高民用飞机相关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进而提高民用飞机的适航管理水平[3]。

完善民用飞机适航管理体系的措施总结如下: (1)加强民用飞机的飞行实践

国外一些先进的民用飞机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有一套完整的适航管理的程序和过程,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民用飞机的实际条件,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实现民航适航管理的要求,结合民用航空飞机的发展对适航操作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完善民用飞机适航标准、法规建设,加强民用飞机的飞行实践,合理完善适航管理程序。

(2)提高民用飞机适航管理水平

保证民用飞机适航不仅是民航部门的责任,而且与民用飞机设计与制造部门息息相关,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民用飞机的安全性能。从民用飞机发展实践来分析,不断提高民用飞机的适航管理水平,促进适航管理部门的发展,实现民用飞机的适航认证,指导和民航监管,最终达到持续稳定的安全。

(3)完善适航管理认证框架

飞机的适航性是飞机的固有性质,集中体现了飞机各种设计技术的安全性能,并通过合规的生产可以充分的体现,这就要求在飞机研制的管理力度上,严格按照有关适航要求,建立和完善组织认证系统和框架,才能确保飞机研制的高效,高质量、稳定性。同时加强对飞机的适航管理,真正提高飞机适航的管理水平和解决发展瓶颈问题,需要建立一个适航认证框架,基于适航管理信息平台服务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适航管理认证系统,才能切实提高民用飞机的适航管理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陇东.国内外民机适航管理体系浅析[J].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2012(10). [2] 焦连跃,李华星.从FAA 看如何加强我国民航适航管理[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 聂常胜,适航研究室副主任设计师,工程师,研究方向:适航技术与管理研究。浅谈民用飞机适航管理体系建设[J]. 管理科学报2014. [4] AP-21-AA-2011-03-R4,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

[5] 王俊彪,晏祥斌,蒋建军,曹友明,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数字化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民机适航管理体系分析及其发展浅议[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学报,2014.4, Vol.43 No.4.

上一篇:中国美丽生态文明建设下一篇:中国梦到底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