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素能并重”的协同资助育人创新模式的研究

2023-01-02

“扶贫急救”和“扶贫必须智慧”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新解释, 是我们党扶贫理论的新发展。实施教育和扶贫的根本目标, 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基本内涵。我国目前已建立以“奖、贷、助、补、减”多元混合资助体系与新生的“绿色通道”相结合, 为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重物质帮扶, 轻精神“资助”问题在我国依旧突出。深入挖掘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努力融入立德树人, 素能并重, 帮助贫困生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 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成长, 促进高校教育更加科学化, 规范化, 合理化发展。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

作为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资助是为了防止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家庭的学生接受公平和优质的教育。具有自觉的脱贫意识和全面的脱贫能力, 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彻底拔穷根、摘穷帽。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要完善学生资助体系, 使大多数城乡新兵接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

十余年来, 党和政府践行着“不要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大力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承诺, 中国学生资助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合法化和标准化的过程一直在加速, 资金更加精确和有效, 资助教育的成果显着。中国学生资助投入进一步增加, 学生资助规模不断扩大, 家庭经济困难的数千万学生在资助政策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学业。为实现党和政府作出的“不要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让孩子失学”庄严承诺减轻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 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为有经济困难的家庭实现人生梦想提供有力保障。这也为促进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公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同时也得到了社会与人民的热烈支持和高度评价。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困境

(一) “无偿资助”在学生中更受青睐

为了帮助更多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国家为有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增加了奖励。然而, 在实践中, 高校贫困学生的工作遇到了一些新问题:目前, 贫困学生的形式主要是“输血”式的“输血”补贴。主要还是奖学金受助措施, 而与其配套的人格塑造, 能力培养都还比较薄弱, 贫困学生在受心理保护的情况下, 对其进行榜样宣传的范围比较局限, 这无形中分裂了贫困学生和其他学生的类别, 还造成资助的拘束氛围。许多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认为国家的奖学金和各种类型的社会救助都很容易操作。这种类型的资金是“免费赠款”, 不需要退还。

相比之下, 国家学生贷款, 勤工俭学等并不像奖学金和社会捐赠那样“热”。申请的学生较少, 学生觉得贷款需要偿还, 勤工俭学还需要付出劳动, 不如前者来得那么“轻松”。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些学生形成了一种无所事事的想法, 并在心理上形成了“等待, 依赖和存在”的心态。正因为“无偿资助”资助来之容易, 部分受助学生未经历竞争和困境, 不懂得珍惜眼前的温暖。一些受助的学生甚至是自私的, 任性的, 以自我为中心。感恩缺乏, 缺乏支持是怨恨, 经常抱怨社会不公正。这已经成为实现高校学生经济资助价值的重大障碍。

(二) 部分资助的学生缺乏诚实和感恩

部分学生为争“贫困”不惜放弃诚信, 其中涉及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不诚信现象最为集中, 他们的信息是完整的, 学生家庭所在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的公章也可以在学校发布的“家庭经济调查表”中列出。而且还能出具当地民政部门的贫困证明;其他微不诚信现象还有“参与国家激励奖学金或助学金以争取贫困”“夸大自身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报低家庭年总收入”“开虚假低保、贫困证明”“班主任、评议小组成员执行制度不严格”等等, 这一系列的不诚信“小动作”, 违背资助的初衷和相关规定, 不能信守约定, 不能合理、正确使用资助经费。

部分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 受现实经济压力等因素影响, 加之认为“反正是国家资助的, 不要白不要”, 他们觉得:所领取的奖助学金、补助金等等资助都是国家、社会应该给他们的;社会、老师、学校对他们的付出更是理所应当的, 因为他们觉得家庭经济困难, 他们“心安理得”地接受各方面给他们的资助。还有一批这样的学生, 他们自卑自己家庭贫困, 似乎“低人一等”, 即使是领取了助学金, 也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接受了资助, 更加不会去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三、搭建“点、面、网”资助育人的立体框架

高校资助工作不应停留在“物质帮扶”的层面, 更应进入培养“反贫困”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在高等学校教育中, 补贴教育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高校应不断改进和扩大育人效应, 构建高校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全方位, 全过程, 全员参与的资助育人模式。

(一) 依托第一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构建课堂知识指导

高职院校按需强化课堂教学, 有针对性的加强专业指导, 并有效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普遍存在的薄弱课程以及实践能力来进行相应的强化指导训练, 与此同时, 通过个性化辅导和讲座相结合的办法, 来帮助这些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融入大学氛围中, 引导他们努力学习, 用知识改变命运。

(二) 依托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 构建校园环境辅助

通过第二课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及时树立良好的榜样, 广泛宣传, 及时表彰, 严厉查处不实平台和信息, 加强引导, 做好宣传, 营造良好大环境。精神卫生中心还可以定期为贫困学生开展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 心理沙龙等活动, 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家庭自我调整, 消除自卑感, 提高个性。

(三) 依托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作为构建社会服务检查的平台

学校应着重关注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尽力提供全面指导与帮助, 完善社会实践平台, 弥补家庭情况所带来的不便, 让经济困难学生既能“顺利就业”, 又能“充分就业”, 从而加入高质量工作群体, 让他们能够真正做到自力更生, 同时具备反贫困能力。

综上所述, 依托小学课堂教学主渠道, 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主体位置, 以及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为平台, 建立课堂知识指导, 校园环境补充和社会服务检查“三大教室”的内外联系。内容回声, 功能相互补充, 形式互动“成功平等”, 协调教育系统。资助的教育创新模式结合了学生的专业特点, 补充了第一类的“要点”, 以及第二类的“阶级”, 以及形成“网”的第三类。构建“素能并重”的协同资助育人的立体框架, 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统一, 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保驾护航。

摘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更是关键点位。不但要解决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求学的问题, 而且还要解决他们成才的问题。本文依托课堂知识导学、校园环境辅学、社会服务检学的“三大课堂”的构建, 因此, 建立“点, 面, 网”的创新模式, 这是一种三位一体的合作资助教育模式, 是解读教育政策的一种手段。将物质帮扶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协同发展, 从而发挥资助育人的更大价值。

关键词:素能并重,立德树人,资助育人

参考文献

[1] 张桢远.浅析精准脱贫下高校资助工作的“资”与“助”[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8 (11) :160-161.

[2] 侯小蕾.全员育人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研究[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8 (11) :138.

[3] 任晨阳, 王志杰.校企合作背景下拓宽高校资助育人途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 31 (20) :26-27.

[4] 冷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视域下大学生诚信意识培育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8, 35 (05) :153-157.

[5] 王娜.将“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 (07) :143-146+157.

上一篇:类型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社区人情研究下一篇: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