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导学案

2022-10-09

第一篇:保护生物多样性导学案

生物多样性保护

XXXX大学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论文

题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院:

摘要: 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

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2 .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3. 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

引言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依靠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并充腴土壤。科学实验证明,生态系统中物种越丰富,它的创造力就越大。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每一种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很多物种即将面临死亡。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每一个物种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利用野生稻与农田里的水稻杂交,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可以大面积提高稻谷的产量。在一些人类没有研究过的植物中,可能含有对抗人类疾病的成分。这些野生动植物如果绝迹,是人类的重大损失。

1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分四种: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其中最重要的是就地保护,可以免去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人和自然都有好处。就地保护利用原生态的环境使被保护的生物能够更好的生存,不用再花时间去适应环境,能够保证动物和植物原有的特性。

3 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

3.1 物种计划 根本实践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的方式便是着重纪录个别物种的族群分布跟保育

情况。此方式虽然基本却困难重重,主要因为世界上的物种估计只有约百分之十被记载下来。大部分未知的物种为植物或低等生物。许多哺乳类、鸟类和爬虫的资讯常可见于文献,至於植物跟无脊椎动物就需要可观的地区资料采集。编纂族群数量预测的

趋势有助于了解生物变迁和脆弱性的动态资讯。对世界上某些地区来说,编订完整的物种目录不切实际。好比说马达加斯加干燥落叶林内的许多物种完全不为人知,科学家对该林内许多地区也从未发起有系统的探险活动。

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内的物种计划应包含对分布范围、栖地、行为、生殖、异种互动的详细描述。一旦认定保育情况,就可订定计划;保育跟复育此物种至该族群的目标数量。有计划的保护要素举例如下:栖地还原、防止都市发展影响栖地、建立财产所有权、限制畜牧及农业活动侵略、减少火耕农业、立法制止采集或猎杀、限制杀虫剂使用、控制其他环境污染。此计划应向大众和私人机构宣布并实行保育计划,也应拨款确保执行。

3.2 栖地计划

在一定数量的数种生物栖息于某地时,生物多样性行动的栖息地保护便可适当实施。举例如苏格兰的酸性沼泽、南非布许斐的瓦特堡生物圈、加州的海岸湿地、以及瑞典阿兰岛的史托拉阿瓦雷特。在这样的情况下,物种详细清单、地理分布跟栖地品质需要记录。然后用来保护复育的计划可以依照上述物种计划的类似方针制定。

4 各国参与情况

4.1中国 《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每一缔约国要根据国情,制定并及时更新国家战略、计划或方案。1994年6月,经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同意,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目前,该行动计划确定的七大目标已基本实现,26项优先行动大部分已完成,行动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较早的缔约国之一,中国一直积极参与有关公约的国际事务,就国际履约中的重大问题发表意见。中国还是世界上率先完成公约行动计划的少数国家之一。完成于1994年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使大量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有章可循。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行为将一律受到处罚,其处罚最高可判处死刑。

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对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2003年1月,中国科学院倡导启动一项濒危植物抢救工程,计划在15年内将所属12个植物园保护的植物种类从1.3万种增加到2.1万种,并建立总面积为458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的植物园。此项工程中,用于收集珍稀濒危植物的资金达3亿多元,将以秦岭、武汉、西双版纳和北京等地为中心建设基因库。

拯救濒危野生动物工程也初见成效,全国已建立250个野生动物繁育中心,专项实施大熊猫、朱鹮等七大物种拯救工程。目前,被视为中国“国宝”、也被称为动物“活化石”的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保持在1000只以上,生存环境继续得到良好改善;朱鹮种群数量由7只增加到250只左右,濒危状况得以进一步缓解;扬子鳄的人工饲养数量接近1万条;海南坡鹿由26只增加到700多只;遗鸥种群数量由2000只增加到1万多只;难得一见的老虎也不时在东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现身;对白鳍豚人工繁殖的研究正在加速进行。由于坚持不懈地打击盗猎,加上国际社会多个动物保护组织的配合,曾遭受疯狂非法屠杀致使其数量急剧下降的藏羚羊得以休养生息,目前数量

稳定在7万只左右。

4.2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发展了精密详尽的计划,辨识出超过475000种原生物种。其中一个主要的分枝为大堡礁计划,该地的珊瑚礁其实比大多数地方更为健康;澳大利亚也有最高的废水处理率。

澳大利亚对危害[热带]国家的森林砍伐做出了能永续利用的柴薪生产量分析。生物目录加上伐木的估计、伐木的动态电脑模型、腐木和伐木的关系都被引用为安全伐木速率的数据。关于清除树丛对多样性和地下水层冲击的广泛研究也在进行,这些影响被用来分析图立宾湖的湿地。

4.3圣路西亚

圣路西亚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揭露了在苏福利尔地区大量游客对海洋生物和海岸生物多样性的冲击。该计划特别承认人为利用和污水排放已经在1990年超出了敏感珊瑚礁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该计划也点出保存历史悠久的渔业;数个机关和当地渔民合作提出一个渔业资源永续利用的管理计划,1992年在苏福利尔海洋管理区中实行。西印度大学大量参与该国计划;包含三种海龟、数种脆弱的鸟类、远洋鱼类和鲸类受到特别详细的关注。在栖地保育方面,生产力旺盛且受到关注的红树林沼泽已全数纳入该国保护。

4.4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的计划是有关于曼尼亚拉淡水湖,该地在1950到1990年间被加速开发。曼尼亚拉生物圈保留区包含此湖跟接邻高价值树林。此区进行湿地的永续开发和简易农耕。该计划结合主要使用者来达成管理目标,有永续的湿地管理及陡坡地水资源的地下水和化学物质监控。

4.5英国

早于生物多样性会议前二十六年,美国就在1966年以濒危物种法案的方式保护受威胁的物种。该立法赋予偌大权能调查列出受关注的物种,并要求创立物种复原计划。因此虽然美国签署协议后并未批准,他仍然有最久的追踪纪录和最全面的物种保护计划。在约7000种名单内有近半数的物种已经拥有受到批准的计划。尽管数量看似比其他国家庞大,在全数纪录的物种当中不过是冰山一角。

4.6乌兹别克斯坦

在乌兹别克的计划中确定五种主要的栖地区:湿地、漠地、草原、河岸跟山地生态系。超过27000种物种已被编入条目中,其中特有鱼类或爬虫类占有颇高的比例。对生物多样性主要的威胁则来自人口过剩和密集的农耕发展。内容主要涵盖咸海计划、努拉陶生物圈保留区以及西天山计划。

5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1 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依赖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形式和生命进程的多样性,包括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它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演化的结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全球普遍关注、

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景观。每一个层次都具有丰富的变化,即都存在着多样性。但在理论与实践上重要且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现在,人们往往把生物多样性视为生命实体本身,而不仅仅看作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正如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如游牧生活和移动耕作)的一些特征表现出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策略。同时,与生物多样性的其它方面一样,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文化多样性表现在语言、宗教信仰、土地管理实践、艺术、音乐、社会结构、作物选择、膳食以及无数其它的人类社会特征的多样性上。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得以了解。第一,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间接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通常它并不表现在国家核算体制上,但如果计算出来,它的价值大大超过其消费和生产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学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机会。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展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5.2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

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外来种的侵入、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的农业及林业等。但这些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源在于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高速度、不断狭窄的农业、林业和渔业的贸易谱、经济系统和政策未能评估环境及其资源的价值、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惠益分配的不均衡、知识及其应用的不充分以及法律和制度的不合理。总而言之,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104km2。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

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种。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1/4,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到中国的生存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的国家,而且是85%左右的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中国是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人口对环境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恶化的态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会威胁到世界的发展与安全。

5.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行动

鉴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峻局面,有关的国际组织或机构以及许多国家政府都纷纷采取措施,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87—1988年起草的1990—1995年联合国全系统中期环境方案中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策略以及实施方案。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了1994年至2003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十年的决议。同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当时有150个国家首脑在《公约》上签字。《公约》的宗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以及公平共享利用遗传资源所取得的惠益。《公约》主要包括国家主权与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关获取的议题和资助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该《公约》是一个框架文件,强调国家水平的行动,为各缔约国如何履行公约留下了充分的余地。为了纪念《公约》生效,更好地宣传和履行《公约》,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12月29日通过49/119号决议,决定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分别于1994年、1995年、1996年和1998年在巴哈马首都拿骚、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召开了四次缔约国大会,对《公约》的履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科学有效地履行《公约》,还专门成立了科学、技术和工艺附属机构(SBSTTA)。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1992年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在《公约》上签字。继而,中国政府批准了这个《公约》,并履行承诺的义务。在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下成立了国家履行《公约》工作组,协调我国的履约工作。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并正式发布。同时,加强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的法规建设,并陆续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程。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政府的决心和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但光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全国人民齐动员,共同奋斗,才能保护好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裴盛基,龙春林.《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 赵魁义,陈毅峰,娄彦景,隋晓云,严云志.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 李景文,李俊清.《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4] 谭伟福,罗保庭.《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第二篇: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 [1500字]

第三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3.说出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关注一项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信息量能力。

2.通过参与“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活动,锻炼胆魄、开发思维、认识到只有深入实际生活,处理调整好各种关系,才是解决各种生活实际问题的办法。同时也发展了决策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使同学们建立起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观念,增强保护动植物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意识。

2.通过探究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培养学生自觉保护和宣传有关保护措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探究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有关“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活动情况。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观察法、分析归纳法和表演方式相结合。

●教学资源

学习资源卡、学习指导卡、学习反馈卡、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由几张国家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入课程。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北极熊没有落脚点面临被“淹死”的危机。

被誉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森林面积日益缩减,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2、中国和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如何?

3、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生物多样性包括3各层次: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群落和生境类型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的丰富性。

遗传多样性:指存在于生物个体内、单个物种内以及物种之间的基因多样性

三、资料分析,讨论交流: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1、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哪些威胁?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锐减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锐减主要是各类生态系统的数量减少、面积缩小和健康状况的下降。

(1)栖息地的改变和生物多样性的丢失。

(2)中国生态系统受到的威胁: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

2、我们再来看看世界生物多样性概貌。

3、看两则关于世界生物灭绝速度和全球八分之一的鸟类面临灭绝的信息。

资料一: 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消逝。

资料二:世界八分之一鸟类面临灭绝,环保人士积极推进《大幅减少生物多样化的丧失》计划

4、小结:全世界的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了。世界生物正面临着威胁。

5、那我国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也濒临灭绝的边缘,请同学们仔细分析教材P94页的图片资料。

6、学生逐一欣赏,明确有下列动植物: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银杉、珙桐。

(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滥砍乱伐是原因之一。过度砍伐森林,破坏自然的生态系统。据资料表明,目前全世界只剩下五分之一的森林仍保持在较大面积和相对自然的生态系统。我国森林覆盖率由两千年前的50%,降到16.55%。

(2)第二个原因是滥捕乱杀。

(3)第三个原因是环境污染。武汉市东湖在近20~30年间,由于排放污水,水底生活的113种生物减到26种,有60种已难见到。

提问:为何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会导致水生动物种类减少?

(4)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水葫芦是外来物种,由最先的净化污水变成了导致水生生物灭绝的杀手。

引导:为什么?

明确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会使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4、小结:通过对这4份材料分析,我们明确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1)滥砍乱伐 (2)滥捕乱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入侵。

荐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1] (精选范文) 荐生物的分类教案 (精选范文) 荐荐高初中二

生生

物物

全下

套册

教教

荐高中生物全册教案集(全)

第三篇: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2012湘潭25.今年4月间,洞庭湖水域发现十多条江豚死亡,据调查现存江豚数量比大熊

猫还少,已濒临灭绝的边缘。一旦江豚灭绝,对人类的损失在于

A.经漫长的年代江豚会再进化出现B.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C.人类将永远损失一种动物资源D.渔业生产将受到极大损失

2012德州15.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无限的,人类可以无限制的利用自然资源

C.“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D.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第四篇: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教案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 教学设计思路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生物课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学基本知识,还要通过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课上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等形式,使学生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在他们参与社会时,才能够对某些社会问题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并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

二、教材分析

就本册第六单元知识整体来分析,前两章为本章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学生学习生物的分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上,通过一个具体事例──“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使学生联系家乡实际,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又涉及到诸多因素,八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还有限,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分析白头叶猴面临生存危机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 2. 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付诸于行动上。

(2)健全法制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全球合作,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3)通过展示科学家研究白头叶猴的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一般科学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的教育。

四、教学策略

本节课涉及到的信息多,容量大,所以,在课前组织好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是相当必要的,如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处理信息、小组分工、让角色扮演者写好发言提纲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层层环节,制造悬念,引导学生对所扮演角色进行充分理解,课上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联系实际,在辩论和协商过程中,形成保护白头叶猴的方案,并形成书面协议,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 教学是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点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①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生存有何联系?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会涉及到当今社会的哪些问题?你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

布置学生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处理信息、小组分工。 ①预习新课, 小组合作,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展示课件。

②角色扮演者写好简要的发言提纲等。

体现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在小组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情景导入

同学们,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都会对新的一天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和期待,然而,你想过没有:有些生物也许再也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目前,由于人类的滥砍乱伐、滥捕乱杀,加之环境污染及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破坏的最终的受害者是我们自己。那么,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呢?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思考:

为什么生物多样性面临着空前的威胁,而最终的受害者将是人类自己呢? 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人类自身的生存联系起来。 发布资料

①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和植物图片。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建立自然保护区。课件展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的图片。

③引导学生欣赏我国广西保护白头叶猴的生态公园中的一幅壁画,引出白头叶猴的内容,并使学生知道白头叶猴是潘文石教授研究的第二个世界濒危物种。

①展示课件:详尽介绍了白头叶猴的形态、分布、生活习惯、分类地位等。 ②从白头叶猴的现状分析:目前,白头叶猴的栖息地越来越少,偷猎者大量捕杀白头叶猴用来制造乌猿酒谋取暴利等。 从学生认识我国所特有的部分珍稀动植物,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从而想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然后以一幅生动的壁画为切入点,通过壁画的信息资料,学生由大熊猫、白头叶猴、藏羚羊、金丝猴、东北虎、华南虎等濒危生物,引出白头叶猴的故事。通过小组讲述或展示关于白头叶猴的故事,真正达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资源共享,在学生充分体会成功、自信、被人欣赏的喜悦同时,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分析现状 从白头叶猴及其目前的生存状况入手,播放一段录象,和学生共同分析白头叶猴濒临灭绝的原因,引出“人猴矛盾”,制造悬念。 思考、讨论分析:在白头叶猴的生活中,哪些因素和它存在着关联呢?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环节,步步紧扣,让学生通过观看真实的录象片,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所涉及到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通过对白头叶猴的现状分析,师生得出如下与白头叶猴生活有关的因素: ①当地农民生活十分困难,垦荒、砍柴是他们祖祖辈辈的生存方式。如今,人口增加了,这种生存方式给白头叶猴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②保护野生动植物,不仅是科学工作的研究课题,现在已经转化为他们的一种社会义务和责任;

③一些偷猎者,正在捕杀白头叶猴,以谋取暴利;

④当地生活条件的艰苦,使一些教师望而却步,而教育资源的短缺,又使当地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教育;

⑤面对种种复杂的问题,当地政府虽然倾向保护白头叶猴,但显得爱莫能助。 辩论协商

角色扮演 课件出示辩论和协商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强调:讨论后,每小组分别推选一位同学,代表其中一个角色的利益来谈谈对保护白头叶猴的想法。 小组讨论后,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发言,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①在辩论协商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民主意识的,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尊重他人;

②“角色扮演”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才华的舞台,从而更加深刻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性;

③通过激烈的辩论协商和生动的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师生总结

达到共识

针对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提到的有关保护白头叶猴的方案,播放一段1996年到2002年潘文石教授和他的学生在当地研究白头叶猴,并且使白头叶猴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的录像,引导各组学生形成保护白头叶猴的方案。 结合这段录象,思考:你制定的保护方案哪些被采纳了,哪些没有被采纳?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理解和观察。 ①有的学生一定会想到要把农民或者是白头叶猴中的一方迁走,但是,那样,农民就会背井离乡,白头叶猴会被关进动物园的笼子里面,逐渐丧失野性。这样的矛盾怎样解决?通过录像中介绍在科学家的研究、倡导、教育和媒体宣传、政府合作及当地农民支持下,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健全了法制,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使白头叶猴和人类和平共处,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景象。

②通过观看录象,体会潘文石教授和他的学生在研究道路上的坎坷经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意识。

实践应用 引导学生应用这节课的方法,进一步设计如何保护东北地区的珍稀物种──东北虎的方案。 课下设计方案,进一步交流,达成共识。 进一步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附:[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发言] 白头叶猴:我们世代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一切动物的生存权利是平等的。人类没有任何理由驱赶甚至捕杀我们。

农民:我们农民的生活条件非常不好,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垦荒、砍柴。如果不砍柴,就无法取暖、吃饭;孩子的吃饭、穿衣、上学都得用钱,有时还得养个猪什么的,这样,需要的柴禾就更多了。如果为了保护白头叶猴而不让我们砍柴的话,我觉得我们生活不下去了。

科学家:作为科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保护白头叶猴这种濒危动物。经过研究发现,在国外目前还没有发现白头叶猴的活体或标本。但是在研究保护白头叶猴的过程中,也许得不到当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需要我们不断的交流、沟通,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白头叶猴,保护白头叶猴。而且,我们也可以进行募捐活动,最好能筹备一些资金来建立一个保护白头叶猴的保护区。

政府官员:对于政府来说,应该支持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并协助科学工作者对当地农民进行宣传和教育,同时,要正确协调农民和白头叶猴争夺生存资源的问题。可以拨款净化水质,挽留师资,让农民用电或其他方式取暖、做饭而不用柴禾。另外,我刚才看见白头叶猴的栖息地──石山都被炸开,作为采石场了,我们会下令尽快关掉这个采石场的。

六、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共享课程资源,树立开放的课程观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更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即“体验课程”,师生同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所以,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白头叶猴”的内容,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课上共同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

2.充分体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地位

本节课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上,这种行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以一个具体活动“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体现在课堂中。在师生辩论和协商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面向全体学生,给予了他们充分发挥主体地位的空间和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

3.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从而加强STS的教育。在扮演、辩论和协商过程中,渗透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学生既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加强参与意识,还会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有极大帮助,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落到宣传和付诸于行动上,使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不足之处:

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实际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也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非常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其知识广度和深度具有局限性,在学生之中又普遍存在着差异,而且课堂时间有限,虽然通过具体、生动的“角色扮演”活动讨论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但不可否认并不是全体学生都能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这也为在当今基础教育中我们扭转“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这种观念提出了挑战。

七、点评

“角色扮演”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编者将这一探究性学习活动形式安排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节中,其设计思想是开放生物课程资源。依据初中学生认知规律,让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学习与义务、尊重与责任的并存。为此,教师精心设计了这一情趣盎然,别开生面的“角色扮演”活动。特点如下:

1.以史实为依据,丰富学习过程

当前生物资源的危机已是迫在眉睫,如何让青少年切实地感受到面临着的危机呢?教师以“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为线索,开展一系列的收集资料、口头表达、激情辩论、协商建议等活动。当教师播放科学家潘文石教授率领北京大学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的研究生们,在中国广西崇左经过六年艰难曲折地对白头叶猴的研究与保护的录像片段之后,各小组学生利用图书、互联网、电视节目等收集到的资料互相交流、汇报,师生们深深地为科学家对生命热爱,对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所感染。进一步增进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感和艰巨性的认识。

2.以情感为动力,感悟科学魅力

教师通过介绍科学家对白头叶猴的研究,激发学生对“怎样保护白头叶猴呢?白头叶猴与当地的人们如何和谐相处?当地政府对保护白头叶猴是怎样的态度呢?”等问题的思考。学生们带着问题,以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为基础选择承担相应的角色,撰写“角色”报告和发言稿。

课堂上,教师启智激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默契,始终保持着探索、求知、激情、协商的民主气氛。

3.以探究为契机,开发课程资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现代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如果有机会让学生走进“崇左生态公园”,亲身体验下科学家、当地政府对白头叶猴的保护措施,那将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将本校科技小组赴广西崇左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考察实践活动的录像资料引入课堂,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共享的益处,深切地体会保护生物多样性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体验参与社会决策、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及协商共存共荣的理性思考方式。

第五篇:*****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年)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年**月

目 录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概况 .............................. 31.1地理自然条件 .................................. 3

1.2 社会经济概况 .................................. 3 第二章 规划总体思路 ................................ 5

2.1规划的必要性 .................................. 5 2.2规划依据 ...................................... 6 2.3规划期限 ...................................... 7 2.4规划指导思想 .................................. 7 2.5规划原则 ...................................... 7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 8

3.1生物资源现状 .................................. 8 3.2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 9 第四章 规划目标与规划内容 ......................... 10

4.1规划目标 ..................................... 10 4.2规划内容 ..................................... 11 4.3规划重点 ..................................... 12 4.4保护策略与规划措施 ........................... 13 第五章 实施措施与对策 ............................. 15

5.1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 16 5.2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网络体系 ......................................... 16 5.3全面规划,科学管理,合理分享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 ........................................... 16 5.4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途径,抢救和保护生

物多样性资源 ..................................... 17 5.5充分挖掘地带性物种资源,科学引进外域物种,丰富本地物种资源 ....................................... 17 5.6注重植物空间配置结构,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技术 .... 18 5.7加强法制建设与技术规范编制工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保障 ......................................... 18 5.8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 18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概况

1.1地理自然条件

1.1.1 地理位置

***地处内蒙古中部,南邻山西省,西与呼和浩特市毗邻,东依河北省,北与蒙古国接壤。

1.1.2 自然概况

***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部分地区兼有高原气候、山地气候的特征。主要气候特点是: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明显,灾害性天气种类多、影响大。

***地貌类型复杂,主要有山地、丘陵、高平原、平原等,多呈带状分布。阴山山脉呈东西走向横贯全市中部,将***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阴山北部为后山地区。

区域内的内陆河主要包括黄旗海、察汗淖尔、塔布河等水系,总面积2.916万平方公里。

***南部属黄土丘陵区,多为栗钙土,腐蚀质含量高,有利于乔、灌木生长;阴山山地,大青山南坡由栗钙土,褐土组成垂直带,阴山丘陵区有栗钙土过度为淡栗钙土、腐蚀质含量低。

1.2 社会经济概况

1.2.1 行政区划与人口

全市辖*区*市、*县、*旗, *个旗县市区,**个乡镇苏木(街道), 3

1513个村委会、居委会(嘎查)。截止2012年底,全市实有人口288.77万人,年末从业人员117.68万人,人口密度53.04人/平方公里。 1.2.2 经济概况

到2012年底,地区生产总值690.0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1.6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19%;第二产业371.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79%;第三产业207.1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13元,农牧区人均纯收入50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67元,牧区人均纯收入4080元。 1.2.3交通状况

***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呼、包、银经济隆起带和京津唐经济圈的结合部,属环渤海经济区的范畴。东距北京320公里,距出海天津港400公里,西接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30公里,南倚煤都大同100公里。北与蒙古国接壤,距我国北方最大的陆路口岸二连浩特300公里。***不仅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而且具有便利的交通优势。* 1.2.4 旅游资源

***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交通便利。美丽的大草原,巍巍青山,良田沃野,***阴山山脉和蛮汉山山脉山势优美,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绿树成荫、树木参天;黄花沟,以盛产黄花得名,且风力发电成为又一独特景观;位于旗下营西北16公里处的红召旅游点,四面环山,水草丰美,鸟语花香。

第二章 规划总体思路

2.1规划的必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消失速度加剧。城市物种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范围内动、植物的组成程度,成为城市环境发展和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检验标志。同时城市绿地系统人工植物群落的构成,还承担着为城市生物提供栖息生存环境的作用。培养、保护城市物种的多样性,编制制定城市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

4、《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

5、《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行动计划》,1994年;

6、《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9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4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009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4年;

9、《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名录》,1991年;

1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9年;

11、《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33号);

1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1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态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建城[2002]249号);

14、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

15、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16、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建城[2005]43号);

17、《***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18、《***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30)》。

2.3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年。

2.4规划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系统,以及实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为目标,提高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5规划原则

1、坚持优先保护原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保护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的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名木古树、原始生境。

2、坚持可持续利用原则。禁止掠夺性开发生物资源,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持续利用技术研究,科学合理有序利用生物资源。

3、坚持公众参与原则。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和基层群众的广泛参与,强化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机制。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3.1生物资源现状

3.1.1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共包括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两大门,81科495种,植被类型复杂,主要包括草原植被、草甸植被、荒漠植被、山地森林植被、山地灌丛植被等。其中:草原植被是由多年生的旱生草本植物所组成的植被类型,分布很广,并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三个类型。山地草甸植被主要分布于大青山、灰腾锡勒的顶部,以蒿草为主,伴生种有珠芽蓼、达乌里龙胆、翠雀等中生植物。荒漠植被是旱生性最强的植被,北部高平原的低洼地上,分布有一个荒漠植被亚型------草原化荒漠,主要有丛生小禾草群落、葱类、红沙小灌木、藏锦鸡儿、天然柠条等。山地森林植被类型比较多,主要是白桦、山杨一些天然次生林。白桦林主要分布于大青山、蛮汉山等地,山杨林分布地区和生境与白桦林相似,且往往与白桦林相伴生,主要集中分布在卓资县上高台林场、保安林场林场、凉城县蛮汉山林场、察哈尔右翼中旗那日斯太林场、兴和县苏木山林场的阴坡上。山地灌丛植被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高山柳灌丛、虎榛子灌丛、铁杆蒿灌丛群系。高山柳灌丛分布在蛮汉山苏木山顶和海拔1800m以上坡地的阴坡上;虎榛子灌丛系分布华北山地常见的一种灌丛,苏木山、蛮汉山、大青山都有分布;属半灌木的铁杆蒿分布在全市各个较大的山体上。

3.1.2野生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可以简单的分为四大类:(1)珍稀濒危保护动物;(2)野生药用动物;(3)野生毛皮动物;(4)鼠、虫害及其天敌资源。***野生动物组成:************************* 3.2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绿化植物种类单调,与城市发展不尽协调

***的园林绿化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绿化植物种类也不断增加。常用植物有百余种,其中乔木树种有九十余种,常绿乔灌木有20余种,城市绿化树种单调,季相变化少,尤其是常绿阔叶树种和彩叶树种亟待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园林生态景观的丰富度。

3.2.2城区绿地组成结构不完善、空间布局不均匀

虽然城市绿地系统基本形成,但城区间绿地与绿量空间分布不均匀,生态功能较弱,生物多样性保护手段单一;城区外围防护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规模质量需要提升,城市道路改造缺乏对树木的长期性保护规划;园林绿化多样性配置,缺乏乔木为主的复层群落结构,三维绿量低,难以有效发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城市生活废弃物和农药、化肥等的污染,影响了植物生长及其功能的发挥。

3.2.3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根据***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性质以及自然状况等,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主要依据生态类型划分。在生态系统类型考虑上,林地(指森林及其次灌草类型)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作为乌兰察布乡土

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体基地,城区与植物园、动物园等是多样性迁地保护的主体,河流、湖泊是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主体,而农田则是农业品种保护的关键;在水平空间布局上,以中心城区与周围乡镇为核心逐渐向外扩展,形成迁地保护向就地保护过渡的保护方式与策略的分布格局,形成高的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在多样性保护功能上,中心城区与周边六个乡镇形成园林绿地多样性与乡土植物多样性迁地保育中心,显著提高人口密集区域的高观赏生物多样性与持续利用,改善生态功能;在城市规划区以外形成以林地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生境保护与高的乡土生物多样性就地保育中心,形成乌兰察布都市生态屏障。

第四章 规划目标与规划内容

4.1规划目标

以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为总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绿化建设 10

格局。高度重视和保护城市规划区的各种自然群落和生态群落,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广泛研究开发利用,营建更加丰富的城市绿化生态类型,增加动植物迁地保护种群。完善城市园林植物选择应用规划,建立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体系和保护基地,系统开展乡土生物资源调查。制定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措施,做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并重、以就地保护为根本途径,就地与迁地保护相结合。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的多样性,结合引种驯化,增加园林植物种类,科学构建园林植物群落,发挥生物多样性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功能。提高城市各类绿色空间的生物品种,改变物种和功能较单一的局面。以湿地、山林、河网水系、乌类保护区等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建立各种自然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山林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生动物和其它保护地。利用***独特的环境优势,合理组织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环境协调共生,建设生物多样、绿地结构合理、城市形态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

4.2规划内容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内容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规划

4.2.1遗传多样性的保护规划

城市地区环境条件严酷,立地类型多样,为物种的自然选择提供了选择压力。在环境压力下,利用植物所含的遗传多样性的变异,如基因飘变、突变等,可能得到适于这种环境的变种、变型和栽培品种等。为此,在园林绿地的栽培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选育这些种类,

以提高特种的遗传多样性。

4.2.2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

***动植物资源丰富,但在当地绿地系统所应用的园林植物数最较少,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筛选出生长良好、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推广到园林绿地,逐步提高绿地系统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积极培育具有抗风病虫害、治理污染、生态保健能力的品种:严格划定自然保护区、山林生态保护区、保留地等类型的保护区,保护区域内的物种,尽可能保存更多的稀有濒危植物。

4.2.3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规划

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就是用生态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地球上的生物资源,使之全方位的造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生态系统多样性规划是根据光、温、水、土、污染类别、污染程度等环境特征,对绿地生境系统进行划分,列出名录,明确生境类型的多样性,为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和丰富城市绿地系统的类型多样性提供依据。在河湖岸和城市污染区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防护绿化体系,在乡村发展各类生产防护绿地,尤其要在城郊过渡地带或城市郊区建立郊区风景林、生态公园及各种形式的大型绿地。

4.3规划重点

在城区发展的同时,构筑***外围生态环境功能区结构。通过有效地控制城市发展用地的蔓延,注重保护外围山水环境,营造绿色生态空间,从而建立一种既接近自然,又对周围环境干扰最少的城市空间形态,形成人工与自然相生相荣、生态系统复合的生物多样保护格

局。

4.4保护策略与规划措施

(1)重点控制中心城区与组团间、组团与组团间,通过河流、重要交通设施及基础设施、生态湿地、果园、基本农田、生态保育区等要素形成的绿色隔离空间,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防护林带建设的关系,加大对城区周边、荒山、荒丘、荒滩和裸地的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的整体水平,改善周边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区域生态系统。

(2)依托中心城区外围分散组团式空间布局,坚持城乡一体化的绿化思路,在各组团建设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并通过区外的绿环、绿带、绿廊和绿色空间,相互连接、延伸,由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环城绿色空间、区间绿化景观走廊和近郊风景林地等,共同组成中心城区外围多功能,大尺度的区域绿地系统。

(3)加强城市与道路网络绿化和美化的科学性及乡土植物的利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管理,提高中心城区现有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4)结合城市用地布局和城市生态要求,在完善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带状公园和街旁游园,形成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四级配套的完整体系;城市外围边缘以片状和带状绿地相结合,主要发展大型园林绿地和生态景观林地。

(5)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区各类绿地的建设和改造中广泛体现生物多样性,大力实施立体绿化工程,尽可能发挥藤本植物

在屋顶、墙面绿化的优势,发挥高大乔木的骨干作用。绿地改造中注重优化绿地结构,采用优良植物种类,建立完善的绿地系统。

(6)强化中心城区绿地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园林植物检测、评价与信息系统。通过园林植物知识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园林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市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7)强化城市公园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作用,定期进行绿化普查,完善城市绿地植物物种编目,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和实施计划,丰富增加城市园林植物的种类。

(8)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中,加大生态环保养护技术应用,推广应用无污染防治病虫害技术,避免不适宜的养护方法造成城市环境的污染,破坏城市生物多样性生存环境。

(9)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建立和完善园林植物栽培、管理的标准规程编制,提高整个行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10)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控意识。外来物种侵入时,要依靠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及时发现、及时上报,以取得良好效果。编辑整理入侵物种及防控教育普及材料,利用刊物、小册子、网络及媒体等进行传播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防范外来入侵物种的意识。

(11)加强湿地保护,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状况,提高植被覆盖度,给动物资源提供良好的栖息繁衍环境,使整个生态系统向良好循环的方向发展。

第五章 实施措施与对策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彼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培育和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提高城市生态服务功能,是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城市绿地系统的物 15

种多样性保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与对策:

5.1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总目标,成立生物多样性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实施和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绿化工作范畴,每年列出具体的保护目标和工作任务,将指标层层落实。中心城外围与周边隔离空间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相关建设部门负责执行,中心城区由市、区园林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市园林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督导。

5.2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网络体系

在城市化进程中,统筹规划,塑造满足动物生存需求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是城市动物多样性长远发展的关键。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修编,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进行科学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依托城市中心城区与外围乡镇形成绿色隔离空间,通过绿环、绿带、绿廊等与市域大环境相连通,建立点、线、面、环相结合,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城市区域绿地系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奠定基础。

5.3全面规划,科学管理,合理分享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

制定严格的宏观控制机制,包括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园林、林业、农业、旅游等专项规划、技术准则等,对规划、各

类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开发建设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防止以“改造荒山”、“扶贫济困”、“旅游开发”等名誉实施毁林造林,以及由于经营不善造成森林大面积衰退,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空间,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

5.4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途径,抢救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是就地保护,而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物种资源库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方式。此外,在不影响生物物种种群及其自然栖息地的情况下,对一些因建设项目等因素影响的重要物种以及一些重点保护物种和具有重要经济、科研、文化价值的物种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迁地保护。

5.5充分挖掘地带性物种资源,科学引进外域物种,丰富本地物种资源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创造高质量动物栖息环境的关键。开展对城市地带性物种资源的调查,对地域性野生植物进行引种驯化和园林应用研究,同时要有节制地引进域外特色物种,以构筑具有地带性植被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中,通过植物园、动物园、专类园和有计划地建立重点物种的资源圃或基因库,加强对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贮存;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驯养利用工作,发挥动植物园、苗圃和城市大块绿地的条件及技术优势,以珍稀濒危物种的异地保护为主,形成植物多样性的载体,建立和完善珍

稀濒危动植物迁地保护网络,保护遗传资源。增加物种数量,提高物种丰富度,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5.6注重植物空间配置结构,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技术

根据城市绿地类型,建立和完善绿地植物配置结构,提高城市绿地植物配置质量。园林植物配置遵循其生态习性,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系统,以乔、灌、草等植物科学合理配置,构成具有合理空间结构的植物群体复层种植结构,建立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植物种类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力求与环境、景观的协调。同时要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创造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园林空间环境。强化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保障城市绿地植物生态功能的发挥。

5.7加强法制建设与技术规范编制工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保障

依据国家、省、地、市已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管理依据。完善《***绿线管理办法》,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必须的绿地空间。深入完善和落实城市园林植物选择规划,制定《***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范》、《***建筑屋面、阳台种植设计规范》、《***园林植物引种管理技术规范》等技术管理标准,强化技术的应用与可操作性,形成系统、科学的技术保障。

5.8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要积极发挥各种自然保护组织和团体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

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事件予以曝光。通过举办夏令营、科普讲座等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氛围。

上一篇:保护环境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不合格品控制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