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2022-12-16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 第七章德育 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德育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的总称。(多)鉴于大德育的思路,我们把德育的定义表述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组织适合受教育者成长的价值环境,采用合适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政治、心理)等方面素质发展的系统活动。

二、德育的功能

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表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德育内容: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二是集体主义教育、三是社会主义教育、四是理想教育、五是道德教育、六是劳动教育、七是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八是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当代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变革(简答)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学校德育目标提出了变革的要求。

其次,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使学校德育面临新环境和新挑战,也促进德育目标变革。 最后,工业文明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德育目标体系。 第二节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德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展开,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待的整体性变化过程。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活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是德育过程内部的主要矛盾,也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作出的反应。

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道德认识指导、控制和调节着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道德情感和意志又影响着道德认识和调节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又对道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道德意志的锻炼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全面和谐发展。

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通情达理、达理不通情、言行不

一、口是心非等。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道德行为开始,或从陶冶道德情感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1、(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首先,从哲学观点看,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是先天遗传的,也不是人脑固有的,而是后天环境、学校教育影响作用的结果。但人们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去接受影响,而是积极主动的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在与家庭、社会、学校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改造了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了主观世界。其次,从心理学观点看,知、情、意、行作为思想品德的心理构成要素,它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的其他一切心理现象一样,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最后,从教育学观点看,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的人,有活动和交往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活动和交往的范围也必然随着扩大。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创设活动情境,正确指导交往,没有活动就没有交往。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来组织和指导的,是一种教育性活动与交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德育过程的活动与交往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之下展开的,是服从并服务于德育目标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组织性,而不是盲目的、自发的。第二,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的内容与形式主要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与交往,有其特定的范围,而不是一般的广泛的社会活动与交往。第三,学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是依据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起来的,是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的,因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对他不断提出合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不断地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过程,是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相互作用、矛盾统一的过程。

一、学生思想品德的达成过程是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矛盾主要是教育者的的与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思想道德的形成始于德育要求,没有道德要求也就没有德育。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来自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德育影响与资源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外部因素,德育的过程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过程,是内因与外因对立统一的互动发展的过程。

二、学生品德正是在不断产生与解决其主体品德内部矛盾与斗争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因此,要推动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向着德育目标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发挥道德成长主体—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也只有如此,外部的德育影响与矛盾才可能转化为自身道德成长的内在动力,并在主体自我的德育活动中促进道德水平质的新飞跃。

三、在德育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能动的进行道德活动,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他们的知、情、意、行,都有赖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在进行德育时,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1、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长期反复教育的结果。这种长期性、反复性和渐进性,是德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是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

2、人的任何一种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展开P255)

3、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式逐步提高的过程。(展开) 第三节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1、 知行统一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

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4、*爱和民主原则

5、集体教育与个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第四节 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 榜样教育法 道德叙事法 交往实践法 道德讨论法

第二篇:基础化学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

习题答案

1. 将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及电池符号:

答:(1)Fe2+ + Ag+

电极反应:

正极:Ag+ + e-还原反应:

负极:Fe -e氧化反应

电池符号为:(-) Pt | Fe3+ (c1) , Fe2+ (c2) || Ag+ (c3) | Ag (+)

(2)MnO4- + 5Fe2+ + 8H+

电极反应:

正极:MnO4- + 8H+ + 5e-+ 4H2O还原反应

负极:Fe -e氧化反应

电池符号为:(-) Pt | Fe3+2+ - 2+ (c1) , Fe(c2) || MnO4(c3) , Mn(c4) | Pt (+) 2+-2+- Fe3+ + AgMn2+ + 5Fe3+ + 4H2O

2.判断下列每一组中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均为标准状态): 答:(1) 强氧化剂:Br2,强还原剂:I-;(2)强氧化剂:Ag+,强还原剂:Zn;

(3) 强氧化剂:Cr2O72-,强还原剂:Fe2+;(4) 强氧化剂:Sn2+,强还原剂:Mg。

3.根据标准电极电势排列下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顺序:

答:氧化剂的氧化能力:MnO4- > Cr2O72- > Hg2+ > Fe2+ > Zn2+;

还原剂的还原能力:Sn > Fe> Ag > Cl。

4.根据φ值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设各物质的浓度均为1 mol·L-1)。

(1) 2Ag + Zn2+ Zn + 2Ag+ 2+ -

解:φ (Ag+/Ag) = 0.7996(V)φ2+/Zn) = -0.7618(V)

E= φ+-φ-

=φ (Zn2+/Zn) -φ (Ag+/Ag)

= -0.7618V-0.7996V

=-1.5614V

E,反应逆向进行。

(2) 2Fe3+ + 2I-I2 + 2Fe2+ φ3+/ Fe2+) = 0.771(V)φ2/I-) = 0.5355(V)

E= φ+-φ-

=φ (Fe3+/ Fe2+) -φ (I2/I-)

= 0.771V-0.5355V

=0.2355V E > 0,反应正向进行。

5.有一含Br、I的混合液,选择一种氧化剂只氧化I为I2,而不氧化Br,问应选择FeCl3还是K2Cr2O7?

解:φ(Br2/Br-)=1.065(V), φ2/I-)=0.5355(V), φ3+/Fe2+)=0.771(V), φ2O72-/Cr3+)=1.232(V)

因φ(Cr2O72-/Cr3+) >φ(Br2/Br-),φ(Cr2O72-/Cr3+) > φ(I2/I-),Cr2O72-既能氧化Br-又能氧化I-,故K2Cr2O7不能选用。而φ2/Br-) > φ(Fe3+/Fe2+) >φ2/I-),Fe3+不能氧化Br-但能氧化I-,故应选择FeCl3作氧化剂。

6.在标准状态下,由下列电对组成电池。试确定正、负极,写出电池符号、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式,

并求出电池的电动势。 (1) Cu2+ / Cu+和Fe3+ / Fe2+

φ2+/ Cu+) = 0.153(V)φ3+/ Fe2+)= 0.771(V)

E= φ+-φ-

=φ (Fe3+/ Fe2+) -φ (Cu2+/ Cu+)

-

-

-

-

= 0.771V-0.153V

=0.618V 电极反应式:

正极:Fe3+ + e-负极:Cu+ - e-电池反应:Fe3+ + Cu+电池符号:

(-) Pt (s) | Cu2+ , Cu+ || Fe2+, Fe3+ | Pt (s) (+) (2) AgCl / Ag, Cl-和Hg2+ / Hg

φ= 0.22233(V)φ/ Hg) = 0.851(V)

E= φ+-φ-

=φ (Hg2+/ Hg) - φ2+

Fe2+ + Cu2+

= 0.851V-0.22233V

=0.629V 电极反应式:

正极:Hg2+ + 2e-负极:Ag+Cl - e电池反应:Hg2+ + 2Ag+2Cl-电池符号:

(-) Ag (s)| AgCl, Cl || Hg| Hg (s) (+) 7.计算298.15 K时下列电极的电极电势:

(1) Pt(s) | Fe(0.100 mol·L),Fe( 0.010 mol·L) 解: Fe3+ + e-

3+

-1

2+

-1

-2+

--

Hg + AgCl

(Fe/Fe)=(Fe/Fe)+

0.771V0.830V

32θ32

0.05916V

nlg

lg

cr(Fe)cr(Fe

2

3

)

0.05916V

0.1000.010

(2) Ag(s) | AgBr(s) | Br( 0.100 mol·L) 解: AgBr + e-+Br-

-1

--1

(AgBr/Ag)=(AgBr/Ag)+

0.07116V0.130V

θ

0.05916V

11

lg

lg1

1cr(Br)

-

0.05916V

0.100

8.浓度均为1.00 mol·L的KI与FeCl3溶液能否共存? 解:2Fe3+ + 2I-

2Fe2+ + I2 E= φ+-φ-

=φ (Fe3+ / Fe2+) - φ2/ I-)

= 0.771V-0.5355V

=0.2355V

E > 0,反应正向自发进行,故KI与FeCl3溶液不能共存。 9.求298.15 K时反应Pb + 2Ag+ 解:

lgK

θ

+

Pb2+ + 2Ag的标准平衡常数。

θ

2+



n[(Ag/Ag)(Pb/Pb)]

0.05916V0.05916V

2(0.7996V0.1262V)

31.30

K1.995×1031

10.用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插入pHs = 3.57的标准缓冲溶液中,组成电池,在298.15 K时测得其电动势Es = 0.0954 V。再将溶液换成未知pHx值的溶液组成电池,298.15 K时测得其电动势Ex = 0.340 V,求待测溶液的pH。

解:

11.若Pt | H2(100 kPa),胃液 || KCl(0.1 mol·L),Hg2Cl2| Hg的电动势等于0.420 V,而Pt | H2(100

kPa)H+(1.0 mol·L-1)|| KCl(0.1 mol·L-1),Hg2Cl2 | Hg的电动势等于0.334 V,求胃液的pH。 解:对于电池:

Pt | H2(100 kPa)H(1.0 mol·L)|| KCl(0.1 mol·L),Hg2Cl2 | Hg E1 =φ+-φSHE =φ+ =-0.334 (V) 对于电池:

Pt | H2(100 kPa),胃液 || KCl(0.1 mol·L-1),Hg2Cl2| Hg E2 =φ+-φφ

待测

待测

pHx = pHs+

=3.57+=7.70

Ex-Es0.05916

0.340V-0.0954V

0.05916V

-1

+-1-1

=0.334-φ

待测

=0.420(V)

= -0.086(V)

根据能斯特方程

待测=(H/H2)+

θ+

0.05916V

lg

cr(H)100/100

2+

0.05916VpH0.086V

pH = 1.45

第三篇: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知识点总结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知识点一: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课本71—74)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是什么--我国已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①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提供法律保障。

③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④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1) 民族平等(首要原则):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2) 民族团结(重要原则):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照耀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知识点二: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本75—78)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①前提:国家的统一领导;

②范围: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2.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3.我国的民族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治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1)自治权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注意:行使自治权的主体只能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治权”不是“高度自治权”,更不是“完全自治”。)

(2)自治权包括:①立法自治权;②经济自治权;③文化管理自治权。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知识点三:我国的宗教政策课本(79—82) 1.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内涵:(略)

(2)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方面:保护信仰宗教地自由;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4)国家保护一切争吵的宗教活动。

(5)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目的: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原因: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2)要求:①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②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与民族的集体利益; ③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④支持他们与各民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6.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

我们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7.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四篇: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

(7-3)

(1)2KMnO4(aq)+5H2O2(aq)+3H2SO4(aq)→2MnSO4(aq)+5O2(g)+K2SO4(aq)+8H2O(l)

这一氧化反应有事被错误地写作下列形式:

2KMnO4+H2O2+3H2SO4→2MnSO4+3O2+K2SO4+4H2O

从反应方程式看,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目都相等 ,电荷也是平衡的,似乎没有错误。但实验证明,

酸性溶液中KMnO4与H2O2反应生成的O2都来自于H2O2,而不是KMnO4。所以采用观察法配平时会出现

上述错误结果,即KMnO4作为氧化剂将H2O2氧化为O2,同时自身又分解出O2,部分地作为还原剂。

应用离子-电子法配平时则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相应的半反应为:

MnO4-(aq)+8H+(aq)+5e- → Mn2+(aq)+4H2O(l)

H2O2(aq) → O2(g)+2H+(aq)+2e-

2-类似的情况还有酸性溶液中Cr2O7与H2O2的反应为:

2Cr2O72-+8H2O2+16H+ = 2Cr3++3O2+7H2O

若写作2Cr2O72-+8H2O2+16 = 4Cr3++7O2+16H2O是错误的。

---2-(3)3As2S3(aq)+14ClO3(aq)+18H2O(l)=14Cl(aq)+6H2AsO4(aq)+9SO4(aq)+24

H+(aq)

2-+3+(6)3CH3OH(aq)+Cr2O7(aq)+8H(aq) = 3CH2O(aq)+2Cr(aq)+7H2O(l)

(8)P4(s)+10HClO(aq)+6H2O(l)=4H3PO4(aq)+10Cl-(aq)+10(aq)

配平酸性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反应物和产物中都不能出现OH-。如果采用离子-电子法,

在半反应中也不能出现OH- 。

(7-4)

(2)3ClO-(aq)+2Fe(OH)3(s)+4OH-(aq) = 3Cl-(aq)+2FeO42-(aq)+5H2O(l)

(3)2CrO42-(aq)+3CN-(aq)+5H2O(l) = 2Cr(OH)3(s)+3CNO-(aq)+4OH-(aq)

--2-(5)3Ag2S(s)+2Cr(OH)3+7OH(aq) = 6Ag+3HS(AQ)+2CrO4(aq)+5H2O(l)

(6)2CrI3(s)+27Cl2(g)+64OH-(aq) = 2CrO42-(aq)+32H2O(l)+6IO4-(aq)+54Cl-(aq)

(7)以离子-电子半反应来配平:

氧化剂的半反应为:

Ce4+(aq)+3OH-+e- → Ce(OH)3(s)

还原剂的半反应为:

Fe(CN)64-(aq)+75OH-(aq)-61e- → Fe(OH)3(s)+6CO32-(aq)+6NO3-(aq)+36H2O(l) 在配平还原剂的半反应中一个还原剂离子Fe(CN)64-比转化为一个Fe(OH)3(s),6个CO32-,6个NO3-。

2---O,H的配平:6个CO3,6个NO3中共36个O,应有72个OH提供它们所需要

的36个O,并转化为36个H2O。

--一个需3个OH,则该半反应方程的左边共75个OH,方程式右边18个负电荷,

左边79个负电荷,应再减

去61e-,电荷才能平衡。

两半反应得时电子的最小公倍数为61。最后得到:

4-4+-Fe(CN)6(aq)+61Ce(aq)+258OH →

Fe(OH)3(s)+61Ce(OH)3(s)+6CO32-(aq)+6NO3-(aq)+36H2O(l)

由此不难看出离子-电子半反应发将一个复杂的配平问题简化了。同样,应注意配平碱性溶液中氧化还

原反应方程式时,反应物和产物中都不能出现H+。采用离子-电子发配平时,半反应中也不应出现H+。

(7-5)

(1)电池反应为:Zn(s)+Fe2+(aq) → Zn2+(aq)+Fe(s)

由于该反应不再标准状态下进行,可以应用电池反应的Nernst方程式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θθ2+θ2+EMF =E(Fe/Fe)-E(Zn/Zn)

=-0.4089-(-0.7621)=0.3532V

EMF =EMFθ-(0.0592/2)lg{[c(Zn2+)/cθ]/[c(Fe2+)/cθ]}

=0.3532-(0.0592/2)lg[0.010/0.0010]=0.3236V

应用电极反应的Nernst方程可以分别计算正极和负极电极电动时,再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2)电池反应为:2Fe2+(aq)+Cl2(g) → 2Fe3+(aq)+2Cl-(aq)

-正极反应为:Cl2(g)+2e → 2Cl(aq)

E(Cl2/Cl-)=Eθ(Cl2/Cl-)+(0.0592/2)lg{[p(Cl2)/pθ]/[c(Cl-)/cθ]2}

2=1.360+(0.0592/2)lg(1.0/2.0)=1.342V

负极反应为:Fe3+(aq)+e- → Fe2+(aq)

E(Fe3+/Fe2+)=Eθ(Fe3+/Fe2+)+0.0592lg{[c(Fe3+)/cθ]/[c(Fe2+)/cθ]}

=0.769+0.0592lg[0.10/0.010]=0.828

EMF=E(Cl2/Cl-)-E(Fe3+/Fe2+)

=1.342-0.828=0.514V

(4)此电池是一个浓度差电池,其电池反应可表示为:

+-1+-1Ag(s)+Ag(0.10mol·L) → Ag(0.10mol·L)+Ag(s)

EMFθ =Eθ(Ag+/Ag)-Eθ(Ag+/Ag)=0

θAg+θAg+θEMF =EMF-(0.0592/1)lg{[c2()/c]/[c1()/c]}

=0-0.0592lg[0.010/0.10]=0.0592V

(7-6)

(1)电池反应的反向是正极的氧化型与负极的还原型反应,生成正极的还原型 和负极的氧化型。

Co(s)+Cl2(g) → Co2+(g)+2Cl-(aq)

(2)由附表六查得,则Eθ(Cl2/Cl-)=1.360V,则

EMFθ =Eθ(Cl2/Cl-)-Eθ(Co2+/Co)

θ2+θ-θE(Co/Co)=E(Cl2/Cl)-EMF

=1.360-1.642=-0.282

-(3)p(Cl2)增大时,E(Cl2/Cl)将增大,EMF将增大。从正极反应的Nernst方程

式或电池反应

的Nernst方程式都可以得到这一结果。

(4)当c(Co2+)=0.010mol·L-1时,

θ2+θ2+2+θE(Co/Co)=E(Co/Co)-(0.0592/2)lg{1/[c(Co)/c]}

= -0.282-(0.0592/2)lg[1/0.010]=-0.341V

-2+EMF=E(Cl2/Cl)-E(Co/Co)

=1.360-(-0.341)=1.701V

(7-10)

(1)查得Eθ(In3+/In+)=-0.445V,Eθ(In+/In)=-0.125V。标准电极电势大

的电对氧化型和标准电势小的电对还原型都是In+,所以它能发生歧化反应,生成In3+和In。

+3+3In(aq) → In(aq)+2In(s)

EMFθ =Eθ(In+/In)-Eθ(In3+/In+)

=-0.125-(-0.445)=0.320V

lgKθ= zEMFθ/0.0592=2×0.320/0.0592=10.811

Kθ=6.47×1010

(2)查得Eθ(Tl3+/Tl+)=1.280V,Eθ(Tl+/Tl)=-0.336V。

θ可以画出铊的元素电势图EA/V:

Tl3+→1.280→Tl+→-0.336→Tl

因为Eθ(右)

能发生歧化反应:

+3+3Tl → Tl+2Tl

EMFθ =Eθ(Tl+/Tl)-Eθ(Tl3+/Tl+)

=-0.336-1.280=-1.616V

lgKθ= zEMFθ/0.0592=2×(-1.616)/0.0592=-54.595

Kθ=2.54×10-55

(3) 查得碱性溶液中溴元素有关电对的标准电极势,画出其元素电势图EBθ/V:

θ-θ-因为E(Br2/Br)>E(BrO/Br2),所以Br2(l)在碱中能歧化:

Br2(l) + 2OH-(aq) → BrO-(aq)+Br-(aq)+H2O(l)

-BrO能否进一步歧化呢?由溴元素的电势图中已知的标准电极电势可以求出Eθ(BrO-/Br-)

和Eθ(BrO3-/BrO-)。

Eθ(BrO-/Br-)=1/2[Eθ(BrO-/Br2)+Eθ(Br2/Br-)]

=1/2(0.4556+1.0774)=0.7665V

Eθ(BrO3-/BrO-)=1/4[6Eθ(BrO3-/Br-)-2Eθ(BrO-/Br-)]

=1/4(6×0.6126-2×0.7665)=0.5356V

θ--θ-----E(BrO/Br)>E(BrO3/BrO),所以BrO能进一步歧化为BrO3和Br: 3BrO-(aq)→BrO3-(aq)+2Br-(aq)

--由此可见,Br2(l)在碱性溶液中歧化的最稳定产物是BrO3和Br。从溴的元素电

势图还

可以求出Eθ(BrO3-/Br2)。

Eθ(BrO3-/Br2)=1/5[4Eθ(BrO3-/BrO-)+Eθ(BrO-/Br2)]

=1/5×[4×0.5356+0.4556]=0.5196V

由Eθ(Br2/Br-)>Eθ(BrO3-/Br2)也可以判断出Br2(l)的碱性溶液中能歧化为

--BrO3和Br。

3Br2(l)+6OH-(aq)→5Br-(aq)+BrO3-(aq)+3H2O(l)

θθ-θ-EMF =E(Br2/Br)-E(BrO3/Br2)

=1.0774-0.5196=0.5578V

lgKθ= zEMFθ/0.0592=5×0.5578/0.0592=47.111

Kθ=1.30×1047

那么,BrO3-或Br2能否歧化产生BrO4-呢?从相关手册中查出

Eθ(BrO4-/BrO3-)=0.92V,

进而计算出Eθ(BrO4-/Br2)=0.634V,可推断BrO3-可以歧化或Br2可以歧化为

--BrO4和Br。

但是,实际上在碱溶液中Br2(l)只能歧化为BrO3-和Br-。这是由于歧化为BrO4-的

反应速率很慢的缘故。

(7-11)

3+(1)根据电池反应,HClO2是氧化剂,HClO2/HClO电对为正极;Cr是还原剂,

电对Cr2O72-/Cr3+为负极。查得Eθ(HClO2/HClO)=1.673V,Eθ(Cr2O72-/Cr3+)=1.33V,则

θθθ2-3+EMF =E(HClO2/HClO)-E(Cr2O7/Cr)

=1.673-1.33=0.34V

+-1(2)当PH=0.00时,c(H)=1.00mol·L

EMF=EMFθ-(0.0592/6)lg{{[c(HClO)/cθ]3[c(Cr2O72-)/cθ]

[c(H+)/cθ]8}/{[c(HClO2)/cθ]3[c(Cr3+)/cθ]2}} ==EMFθ-(0.0592/6)lgJ 0.150=0.34-(0.0592/6)lgJ

lgJ=6×(0.34-0.150)/0.0592=19.26 J=1.8×1019

J={0.203×0.80×1.008}/{0.153×[c(Cr3+)/cθ]}=1.8×1019

c(Cr3+)/cθ=3.2×10-10 c(Cr3+)=3.2×10-10mol·L-1

θθ(3)25℃时,lgK= zEMF/0.0592=6×0.34/0.0592=34.46

Kθ=2.9×1034

-13+-1θ(4)混合后,c(HClO2)=0.500mol·L,c(Cr)=0.25mol·L。由于K很大,

设平衡时c(Cr3+)=xmol·L-1,则各物种的平衡浓度如下:

3HClO2+2Cr3++4H2O → 3HClO+Cr2O72-+8H+

平衡时c/cθ 0.500-3/2(0.25-x) x 3/2(0.25-x) 1/2(0.25-x) 1.0

Kθ={[c(HClO)/cθ]3[c(Cr2O72-)/cθ][c(H+)/cθ]8}/{[c(HClO2)/cθ]3[c(Cr3+)/cθ]2}

{[3/2(0.25-x)]3[1/2(0.25-x)]1.08}/{[0.500-3/2(0.25-x)]3x2}=2.9×1034解得x=1.1×10-17,即c(Cr3+)=1.1×10-17mol·L-1;

c(Cr2O72-)=0.125mol·L-1。

由于Cr2O72-浓度大,Cr3+浓度很小,所以溶液为橙色。

(7-12)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aq)+2e- → H2(g)

E(1)(H+/H2)=Eθ(H+/H2)-(0.0592/2)lg{[p(H2)/pθ]/[c1(H+)/cθ]2}

= 0-(0.0592/2)lg[1.00/[c1(H+)/cθ]2]=-0.0592V

由于是恒定的,所以

EMF(1)-EMF(2)=-0.0592pH(1)-(-0.0592pH(2))

×0.412-0.427=-0.05924.008+0.0592pH(2)

pH(2)=3.75,c2(H+)=1.8×10-4mol·L-1

HA(aq) → H+(aq)+A-(aq)

Kaθ(HA)=[c2(H+)/cθ][c(A-)/cθ]/[c(HA)/cθ]

=1.8×10-4×1.0/1.0 =1.8×10-4

此题是可以先求出E(1)(H+/H2),再求出E(-),然后求出E(2)(H+/H2), 最后求出c2(H+)及Kaθ(HA)。

(7-13)

(1)这是一个非标准状态下的电池反应。查得:

Eθ(Sn4+/Sn2+)=0.1539V,Eθ(Hg2+/Hg)=0.8519

EMFθ =Eθ(Hg2+/Hg)-Eθ(Sn4+/Sn2+)

=0.8519V-0.1539V=0.6980V

θΔrGm=-zEMFθ=-2×96485×0.6980=-134.7kJ·mol-1

lgKθ= zEMFθ/0.0592=2×0.6980/0.0592=23.58 Kθ=3.8×1023

EMF=EMFθ-0.0592/2×lg[c2(Sn4+)/cθ]/[c(Sn2+)/cθ][c(Hg2+)/cθ]

×=0.6980-0.0592/2×lg(0.020/(0.100.010))=0.6595 V

ΔrGm=-zEMF=-2×96485×0.6595=-127.3kJ·mol-1

θ也可以应用公式ΔrGm=ΔrGm+RTlnJ计算反应的ΔrGm。

(3)查出Eθ(Cl2/Cl-)=1.360,Eθ(Ag+/Ag)=0.7991V,Kspθ(AgCl)=1.8×10-10 反应Cl2(g) + 2Ag(s) → 2AgCl(s)可由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相减得到: Cl2(g)+2Ag+(aq)+2e- → 2AgCl(s)

2Ag+(aq)+2e- → 2Ag(s)

先求出Eθ(Cl2/AgCl)。将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组成原电池:

Cl2(g)+2e- → 2Cl-(aq)

+-Cl2(g)+2Ag(aq)+ 2e → 2AgCl(s)

自行推导得出:

θθ-E(Cl2/AgCl)=E(Cl2/Cl)+0.0592/2×lg{1/{[c(Ag+)/cθ][c(Cl-)/cθ]}} =Eθ(Cl2/Cl-)+0.0592×lg1/Kspθ(AgCl)=1.360+0.592lg1/(1.8×10-10) =1.937V

电对的Cl2/Cl-还原型Cl-生成沉淀AgCl,使电极电势增大。即

Eθ(Cl2/AgCl)>Eθ(Cl2/Cl-)

EMFθ =Eθ(Cl2/AgCl)-Eθ(Cl2/Cl-)

=1.937-0.7991=1.138V

θθ×ΔrGm=-zEMF=-296485×1.138=-219.6kJ·mol-1

lgKθ= zEMFθ/0.0592=2×1.138/0.0592=38.446 Kθ=2.79×1038

θθΔrGm=ΔrGm+RTln1/[p(Cl2)/p]

=-219.6+8.314×298×ln{1/[10.0/100.0]}

=-213.9kJ·mol-1

此题中电池反应也可由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相减得到:

Cl2(g)+2e- → 2Cl-(aq)

2Ag+(aq)+ 2e- → 2Ag + 2Cl-

θθθθθ先求出(或查出)E(AgCl/Ag),然后再计算EMF,ΔrGm,K和ΔrGm。

9(7-14)(1)各电池反应分别为:

(a)Tl3+(aq)+2Tl(s) → 3Tl+(aq)

(b)两个半反应为:

3×)Tl3+(aq)+ 2e- → Tl+(aq)

-2×)Tl3+(aq)+ 3e- → Tl(s)

----------------------------

3Tl3+(aq)-2Tl3+(aq) → 3Tl+(aq)-2Tl(s)

或写作:

3Tl3+(aq)+2Tl(s) → 2Tl3+(aq)+ 3Tl+(aq)

3++这就是电池反应(b),由此计算出来的转移电子数(zb)为6,对应的电对为Tl/Tl

与Tl3+/Tl。

但是,通常把方程式两边相同离子消掉,该电池反应又可写为:

Tl3+(aq)+2Tl(s) → 3Tl+(aq)

3++3+该电池反应所对应的电对是Tl/Tl与Tl/Tl,相应的转移电子数(zb,1)为2。

(c)同理,Tl3+(aq)+ 3e- → Tl(s)

-3×)Tl+(aq)+e- → Tl(s)

-

Tl3+(aq)+3Tl(s) → Tl(s) +3Tl+(aq)

反应式对应的电对为和,转移电子数

第五篇: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 第七课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现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2)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改革是强国之路 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制的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集体经济: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的经济。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2)私营经济(3)外资经济

7、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意义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根本原因)

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1)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2)按生产要素分配

5、效率: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因:由我国的根本任务的国情决定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国情: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6、兼顾公平

(1)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7、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即对立统一)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8、效率和公平相统一

(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又要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上一篇:回望峥嵘读初心演讲稿下一篇:环卫服务质量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