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1到20各数公开课

2023-06-20

第一篇:认识11到20各数公开课

认识11-20各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2012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P73-P74页.例1-例2及有关练习。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 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例1指导学生将数出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突出把十作为一个单位,使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会一个一个地数到20,并且还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11-20各数都是有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为学习11-20各数的读写打下基础;例

2、要求学生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读出各数;指导学生借助直尺上11-20各数来了解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我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定为例1到例2,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

1、

2、3题。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1-20的数是有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正确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认识11-20各数。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五)教具、学具准备 直尺、橡皮圈、小棒、数字卡片。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下午放学,老师领着学生们排路队回家,这时他们正穿过一个条喧闹的马路(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中都有什么?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生1:有6辆汽车

生2:有9个人骑自行车 生3:有18个车轮 生4:一共有19个人 生5:有14棵小树 生6:斑马线有20条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大家说得也真好,小朋友们每天是不是也要过马路?在这幅图中你还想到什么呢?

生:过马路要注意安全。

师:马路上车来车往,小朋友们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过。既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学生。 刚才同学们在图中找到了许多数,有的是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数,还有一些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11-20的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情境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探索新知

1、数数

师:大家看看老师有一把小棒,猜一猜,有几根? 生:[自由猜测]

9、

15、

16、20„„

师: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 生:

1、

2、„„10

师:好的,老师先把这10支捆成1捆,那么再接着数下去。 生:11。

师:这里一共是11支,你猜对了吗?(台下一片欢呼声)

师:想一想,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别人一下子看出有11根小棒?我请同学试着摆一摆。 小朋友有几种摆法:第一种是先1根再10根的摆放;第二种是先5根5根,再1根;第三种是先5根,再6根„„(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引出满10根捆成一捆,成1捆1根。) (展示不同摆法)

师:这么多的摆法,哪一种最容易让人看出是11根小棒?(10根和1根) 生:第一种方法比较容易一眼看出来,并且数起来也方便,直接从10数起。 师小结:真棒!想到这么好的方法。为了跟直观的看得更清楚有多少根小棒,我们就把这10根小棒用皮筋捆在一起。

2、数的组成

师:一捆小棒有几根? 生:10 师:也就是1个十,我们就说10个一是一十。 (教师直接出示12根小棒) 师: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 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12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生:1捆就是10根,再加旁边的2根,就是12。 师:[拿起1捆小棒]简单地说,几个十? 生:1个十。

师:[再拿出1根小棒]几个一? 生:2个一。

师:[教师语速放慢]1个十和2个一组成12。好,刚才老师讲的这句话,谁还会说?[指名复述这句话] 生:1个十和2个一组成12 师:还有好多同学都会说,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吧?[同桌互说] 师:刚才我们用小棒摆了12,知道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现在小朋友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摆15,请两同学上来,一个同学摆、一个同学说一说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你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我是先拿1捆,再加5根。 师:很棒,这种摆法方便又明了。

师:那15的组成呢,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师:11-20的数除了11和15以外,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数字宝宝,你认识它们吗?出示

19、20(依次出示数卡片) (两捆就是2个十,那2个十就是20)

师:20里面有几个十?(2个十) 请小朋友从这些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请学生上讲台来摆一摆) (指名说摆了几,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哪个小朋友说说你摆了几个十和几个一,让大家猜猜你摆的是几?)

3、数的读法

出示:1捆零4个小棒图

师:这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师:你会读这个数吗? 学生读,教师板书,14读作:十四。 出示:小棒图 引导学生看图,先说数的组成,再读数。 分别出示:

13、

14、

15、

16、

17、

18、19的小棒图。

4、数的顺序

师:小朋友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看看尺子图,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 学生从0读到20,再从20读到0。 指名读,只读单数。 生:

1、

3、

5、

7、

9、

11、

13、

15、

17、19。 指名读,只读双数。 生:0、

2、

4、

6、

8、

10、

12、

14、

16、

18、20。 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你发现什么?

生:数字越来越大。(提示:从左往右越来越大,反之越来越小)

师:老师看着尺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15前一个数是几?后面又是几 生:它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 师:18和20中间的数是什么?

生:18和20中间的数是19。

师:与16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生:与16相邻的两个数是

15、17。 师:19前一个数是几? 生:19前一个数是18。

师:指出直尺上17的在哪儿?

5、数的比较大小

师:小朋友能否把尺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 学:能

师:13比14小几? 学:13比14小1。 师:比16大1的是几? 学:比16大1的是17。 师:比18小1的数是多少? 学:比18小1的数是17。

师:比13大又比17小的数有哪些?(看谁写全了) 学:比13大又比17小的数有

14、

15、16。 师:比14小的数有哪些?

学:比14小的数有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师:比17大的数呢?(我们学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数比17大的有哪些?) 学:比17大的数有

18、

19、20。

(三)巩固练习

师:完成书上74的“做一做’ 1.“做一做”第1题

师:在数数的过程中为了有序、不重复也不遗漏有什么好办法?(使学生懂得要认真仔细,按照一定顺序去数数,这样才不会有重复与遗漏的)

2.“做一做”第2题 请全班学生按照题中提示练习分段数数。 3.“做一做”第3题 指导学生准确认出、读书题目中给定的数。 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人摆一个人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11~20各数。

生2:学会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

生3:学会11~20各数的读法和数的组成。 师:你们说得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1~20各数的组成、数的读法、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四、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 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五、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熟练掌握11~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和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书11~20各数。

(二)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1、运用小学生放学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图中有哪些物体,分别有多少个,让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并在课堂中引入小学生在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的知识。

2、通过充分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熟练数数,掌握数的组成。

围绕“怎样摆放让别人能很快地看出是10根”这个问题,学生自主地动手操作摆小棒,呈现出多种摆的方法,有2根2根的摆,有5根5根的摆,还有10根和几根的分开摆,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的。突破了10个一就是1个十的难点,从而理解了数的意义。

3、在巩固练习环节,练习方式比较陈旧没有扩展练习,将知识还是停留在课本练习上,以后会对数学知识进行有针对的设计练习题,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在课堂不仅仅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去教授,还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根据学生课堂反应,灵活变化一下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

第二篇:认识11-20各数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邓家春

员:陈丽

彭敏

李旻芮

邹海

陈圆

左春美

熊丽娟

一、教材解读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依据课标理念:“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

我的设想: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能数出100以内所有的数,要数出20以内的数更是不在话下,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能数得出来,但这些数的含义特别是“几个

十、几个一”是不理解的,这就是孩子的知识起点,因此,要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怎么放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的答案是不现实的。但“怎么放能很快地知道有12根小棒”这个问题却是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然而学生往往不能产生10根扎成一捆的现实需要,为了打开这个新旧知识的通道,需要创设促使学生主动迁移,扩展学生主动建构的空间,所以在第一个环节可以先让学生猜猜一捆铅笔有几支,一条餐巾纸有几包,进而提出疑问:为什么都要10个10个的包装?如果你是营业员你会怎样很快的拿出14支铅笔?这一环节中的“游戏情境”实质上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建构新知识的脚手脚,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具备了相应的思维模式,即如果要拿14支铅笔,只要先拿1包即10根,再拿4

1 支,便是14支铅笔,而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知识点:1个

十、几个

一、1个十和10个一的关系,然后寻找出问题的实质是: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便是十几,二个十便是20。

二、课时安排 共4课时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数、读数(教材第83-8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

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加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11-20各数读法。 教学难点

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2 教学具准备 学生:学具小棒20根 教学环节

一、导入

1、同学们,老师的左手有几个手指?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齐答)这一小组的人数又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指名回答)除了5和6,你还认识哪些数?(指名说一说)

2、提示课题: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数,今天我们继续来认数。(板书课题:认数)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一)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的数中最大的数是几?请同学们从准备的小棒中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

2、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

3、反馈:指名让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

4、(拿起学生实物投影捆的1捆小棒)提问:这1捆小棒是多少根?(10根)对了,一根一根数,有10根,我们可以称作“10个一”(板书:10个一)也就是“1个十”(在刚才的基础上继续板书:是1个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一般满了10根小棒就捆成1捆,表示1个十。

5、把“10个一是1个十”齐读两遍。师:这里“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单位。(把“一”和“十”描成红色)

6、“1个十”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比如我们去买铅笔,一般是几枝铅笔捆成1捆?(指名回答)这1捆就是1个十,如果买10枝铅笔就不用一枝一枝地数了,拿出1捆就行。

像这样的例子你见到过吗?(指名交流)

(二)认识12。

1、谈话:在课桌上摆12根小棒,怎样摆容易清楚地看出是12根?请在课桌上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种摆法。估计一般都会摆成1捆2根,展示一个学生这样的摆法。

2、提问: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12根。1捆是10根,再加2根是12根。这种摆法看得清楚吗?

如果有其他摆法,先检查一下是不是12根,再让大家评议这样摆是不是容易看清楚。

3、小结:摆12根小棒时,先摆1捆小棒,是10根,再加2根就是12根。这样的摆法表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12,看起来比较清楚。

(三)继续认识11-20各数。

1、出示前3幅小棒图。

提问:这里有三组小组小棒,每组各有多少根小棒呢?谁来数一数?

4 指名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

11、

13、19 交流数的方法:你是怎样数的?(1捆是10根,再加1根是11根)

2、老师说小棒根数,学生摆,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指名实物投影操作)

师:14根、16根、18根

分别交流是怎么摆的。(先摆1捆是10根,再摆4根)

3、提问:19根后面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0根又满一个十了,可以自怎样?

学生把散放的10根小棒再捆成1捆后,提问:这里是把几根捆成1捆的?又捆成1捆有什么好处?2捆是2个什么是多少?(板书:2个十是20)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11-20各个数,还知道了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下面我们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2。 课件出示第2题尺子图。

谈话: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数到20,数给同桌听。 提问:小朋友,你发现尺子上的数越往右越怎么样?

2、完成想想做做3。

5 谈话:刚才我们是从0数到20的,现在谁来从7数到17?(指名数)再指名数:从11数到20。同桌两人互相数。

3、完成想想做做4。 课件出示草莓图。

谈话:图上的草莓你看看比10多还是少?请认为比10多的举手,认为比10少的举手。

那你估计一下是多少个?(指名估计)在书上指着数一数,看看自己估得怎么样。课件出示伞图。

谈话:图上的伞估计一下,认为超过20的举手。到底是几把呢?请你指着数一数。对学生的估计评价:估计时先要确定一个范围,然后想一想大概是多少。

4、完成想想做做5。 课件出示第5题图。

提问:图上画了什么?图上标出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你会读这些数吗?读给同桌听听。 提问:你在哪里见到过11-20这样的数?

5、完成想想做做6 谈话:请在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用手捏一捏,再看看有多厚;重新数,数出20张纸,用手捏一捏,再看看有多厚。两次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这说明20与10相比怎么样?

四、全课小结

6 这节课你认识哪些数?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哪些学习内容感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组成、写数(教材第84例题,第84~85页“想想做做”第1-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十,一个十是10个一和2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

2.会一个一个地数数,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写出20以内的数,说出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一”和“十”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7 教师准备带有数位的20以内的数字卡片;师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

教学环节

一、导入

1、练习数数。

(1)从4数到19,先顺数一遍,再倒数一遍。

(2)同桌互相当小老师,先从2到20顺数一遍,再倒数一遍。 (3)两个两个地数,从0数到20。

2、读一读。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 (2)

20 0 19 (3)以最快的速度数一数,并且说出来。 ○○○○○○○○○○○○○○ □□□□□□□□□□□□□□□□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11—20各数的组成。 (1)教师出示小棒,让学生读出来。 ①1捆零1根。

师问:这里有几捆小棒?几根小棒? 连起来,有几捆零几根小棒?

8 11里面有几个1捆?几个1根?

我们说,1捆就是1个十,1根就是1个一,那么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11里面有1个十,1个一。) 让学生说说11的组成。

②教师在11的后面再填上1根小棒。 问:现在是多少?有几捆零几根?几个十?几个一?怎么读? 12的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和同桌说一遍。

③教师接着在后面再加上1根小棒。 问:这是多少?几捆零几根? 13的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④再加上1根小棒。谁来直接读出这个数?谁能直接说出来14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15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1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17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1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19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⑤数到20了,这里又凑满了10根小棒,又可以捆成一捆了,看一看,有几捆小棒?这说明20里面有几个十?(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0。

2、教学数位表。 (1)出示数位表。

9 师:同学们,这是数位表,数位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

(2)问:13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有一个十,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有3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写3,读做十三。

问:14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有一个十,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有4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写4,读做十四。

想:15应该怎么写?为什么? 16可以怎么写? 讨论:20怎么写?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完成第1题。

(1)看着算珠图,先读出数。 (2)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填写。

2、完成第2题。

(1)找学生幻灯片示范,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 (2)集体订正。将这些数字读出来。

3、完成第3题。

(1)先说说这些数的组成。 (2)再找学生到前面拨算珠。

10 (3)让学生在书上画出来。 (4)找学生在幻灯片上演示。 (5)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认识哪些数?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哪些学习内容感兴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教材第86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教学具准备

11 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2、一图四式。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题。

(1)教师媒体出示图画。

问:同学们,图上有什么?有几个?如果让你列出四道算式,你会吗?先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商量。

(2)请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板书: 10+5= 15-5= 5+10= 15-10= (3)请学生摆小棒,边摆边算,挑选自己喜欢的算式,算一算,等于几。

(4)发表意见。

问:有哪个小朋友摆的是10+5的?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找学生板演。)

(提示学生:10就是1捆小棒。)

问:如果没有小棒,你该怎么想10加5等于15呢?可以先小组讨论。

发表意见:

12 ①因为1个十5合在一起是15,所以10加5等于15。 ②我觉得10加5就是15,10个再添上5个就是15个。 教师说明:因为1个十5合在一起是15,所以10加5等于15。 (5)思考:10加3等于多少?为什么?那么10加9呢? (6)我们已经知道了10加5等于15,你能很快说出来5加10等于多少吗?为什么?(因为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同样道理,那么3加10等于多少呢? 9加10呢? 教师小结:看来,十加几就等于使几,几加十也等于十几。 (7)那么15-5等于多少呢?谁来用小棒摆一摆? 看来1捆零5根减去5根,就剩1捆,就是10。 讨论:如果没有小棒,该怎么想15减5等于10? 如果是17-7呢? 18-8呢? 小结:看来十几减几就等于10。

(8)小组讨论15-10等于多少,为什么? 17-10呢? 18-10呢? 小结:看来十几减10就等于几。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教师出口算卡片,让学生直接说得数。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教师出示图画。

(2)让学生口头列出四道算式。 (3)在书上填写。 (4)集体订正。

3、完成第2题。

(1)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直接说得数。

提示:为什么10+2和2+10都等于12呢?12-2为什么等于10呢?12-10为什么等于2呢?

(2)让学生把得数填写在书上。

(3)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认识哪些数?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哪些学习内容感兴趣。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十(教材第87页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快速正确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具准备

14 口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复习

口算。

二、进行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

1、2题,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1)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直接说得数,和自己的同桌比赛,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2)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写得数。 (3)集体订正。

3、完成第4题。

(1)教师幻灯片出示10+4○10,让学生说说填写什么符号? (2)问:你怎么说的这么快?有什么秘诀吗? (3)介绍经验:不用算,10加上4,肯定比10大。

(4)根据这个经验,请学生回答其他题目,看谁回答的又快又好?

(5)让学生根据这条经验,完成书上的题目。

4、完成第5题。

(1)教师读题目要求,让学生在书上完成。 (2)集体订正。

5、完成第6题。

15 (1)教师幻灯片演示,找学生示范。 (2)让学生在书上完成。 (3)将所填写的数读一读。 (4)集体订正。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16

第三篇:《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

2017-2018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组教研材料

《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

仪征市实验小学

潘媛媛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由于此前学生已经认识11~20的数,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10个1是一个十”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表示十几。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复习导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而且本节课的内容是很抽象的数的认识。因此我先让孩子用学过的数介绍自己、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家庭等活动,既与学生进行了情感交流,又复习了0~10的数。接着通过奖励的小红花让孩子猜猜它们的后面都会写哪些神秘数字,从而导入新课:认识11~20各数。这样的导入,既使孩子们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行了复习,又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2、注重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

教学中从学生现实起点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如:在理解计数单位“十”,初步感知“十进制”的概念时,我先让孩子自己数出小棒,孩子有1根1根数的、有2根2根数的、有5根5根数的等不同方法;然后带领学生认识1根小棒表示1个一,接着师生一起一边摆一边数,数出了10个一,这时教师说明有时为了方便把10根小棒捆成1捆,通过提问“1捆有几根”得出10个一就是1个十,这时教师要求孩子利用身边的皮筋去实际动手捆一捆,加深对1捆表示1个十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个重点的理解,我还请一位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演示,让孩子们去说一说,从而突出这个重点。

在接下来的12的认识上,我让孩子先自己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实际动手摆一摆。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展示,让学生讨论:“怎样摆能看得很清楚?为什么?”从感知到理解,到再次借助小棒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比较、解释原因,充分感受到“十进制”的优越性。巩固“十”的知识形成过程。最后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完成对

11、

13、19的认识,理解2个十是20。掌握了它们的组成。并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在《新课标》中是非常重视的。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通过猜数游戏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让学生猜一猜铅笔有几支、再实际数一数,再让他们思考怎样能让别人看得更清楚?还可以让其他孩子给出一些建议,如果我想让他抓得比这个数多一点或少一点,你有什么建议,让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后再去抓,培养学生的数感,也给他们以成功的喜悦。为了进一步培养估数意识,我让孩子去估草莓图、雨伞图,再教给具体数的方法,看谁估数和数数的结果比较接近,向学生渗透估算意识,巩固了对“十”的认识。

四、注重将数数与数序结合起来,全面理解数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把数数与数序结合起来,我让得到小红花的同学上台展示自己小

2017-2018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组教研材料

红花背后的神秘数字,让孩子无序地站立,使学生产生想把他们排一排的想法,在排队中他们理解数的顺序、掌握数的大小,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也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首先是“十”强调不够,虽然我主观上想让孩子去感受、去操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少数几个孩子捆不好皮筋,最终还是没有将小棒捆成一捆,我应该自己亲自动手演示,而不是动画展示就算了事。其次正是因为“十”孩子理解不深刻,以至于在12的认识上花费了很长时间,不能只在等待,可以请几个摆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摆得快的原因,这样教学或许更有效果。三是在估算时可以让孩子充分介绍自己数的方法,给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而后让他们在展台上展示自己的方法,将10个圈一圈、数一数,从而体会“十”的运用。

每节课都会有“意外”,每节课也都会有生成、有收获。通过这次课堂评比,我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是我将以“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为目标”,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

第四篇:《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以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初步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整个教学过程,我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创设了一个小熊卖铅笔的活动情境,先出示了小动物买一枝、五枝铅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接下来通过出示“买十枝铅笔可以怎么拿的疑问?”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堂课上我进行了多次的操作:

1、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计数单位10的意义,抽象出10个一就是1个十。

2、让学生摆出12根小棒,怎么摆让人一眼就看出有12根小棒呢?为什么不一根一根的摆呢。学生在比较分析中深刻体会10个一是1个十。加深了对计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通过老师摆,学生自己摆一摆、说一说的互动中体会1捆和几根合起来就是十几。巩固练习部分:1让学生读一读直尺上的数并体会数的大小顺序,渗透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2、让学生先估一估,再数一数草莓、小伞的个数,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并指导学生怎么数才能不重不漏呢。最后通过小熊去进货的场景图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数。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突显了很多的不足,特别是在组织教学的形式上有些欠缺,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对此,教研员沈老师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建议,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的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环节方面,在教授20的认识是有点突然,衔接部分不太完善。特别是对于“10个一是1个十”的讲解不够透彻。我想如果能像上同题课的沈琦老师一样处理,让学生经历从“1个一到10个一”的过程,学生对于“10个一是1个十”的结论的理解就会比较透彻了。课后反思了一下,我觉得针对这个难点的教学,采用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可能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更加简单明了一些。

第五篇: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复习教案

詹北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数、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通过复习加深对11~20各数组成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数位的认识。

(3)通过复习增强学生对算式的理解及算式中各数的名称认识。 (4)理解和巩固20以内的加减法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5)能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的能力; (2)通过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概括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使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快乐以及获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前置学习:

1、老师希望今天每位小朋友都能发言回答问题,我们先加油鼓励下自己吧。

2、目前我们学过的数字宝宝有哪些?

这些数你会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一排吗?最小的一位数(两位数)是几?学过最大的一位数(两位数)是几? 引出课题: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共同对本单元只是进行归纳概括。(互相说给你的其他三位小伙伴听,组长可做文字归纳)

2、老师做好整理在ppt中演示,整理学生齐读。 导入练习:

1、 老师今天带领大家一起去数学国王里玩玩,看看会遇到哪些人,他们又会遇到什么麻烦呢?

2、 国王给我们小朋友们设了五站难关,第一站会遇到我们帅气的王子,看看他遇到了哪些难题?出示PPt填空练习。(可以让学生齐读题目,教师跟读。过程中适当运用多种技巧营造气氛,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题目练习)

3、 恭喜小朋友们顺利完成第一站,第二站会遇到谁呢?可爱的小猪,小朋友们帮帮小猪完成这个难题吧。出示PPT(一图四式)(可叫两位小朋友演板,其他小朋友做完同桌互查后教师检查对错情况,及时表扬鼓励)小猪还有一个麻烦呢。出示PPT加减法计算及各部分名称。

4、 小朋友们真棒,顺利帮小猪解决了难题,我们接下来看看小红又遇到了哪些问题呢?出示PPT,第三站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整说出题目意思,并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列算式)。

5、 小朋友太厉害了,快来帮村长他们猜出是几吧?出示PPT(题目稍有难度,可放慢节奏,帮学生理清思路)

6、 终于等到国王的大礼包啦,但是在得到大礼包前国王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帮帮他。出示PPT。多留时间学生思考,注意题目意思说清楚,让学生找出简单的方法解答。 大家一起来看看国王准备了什么大礼包。 (音乐)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如果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下课后再和老师交流吧。

上一篇:佳能7260复印机说明书下一篇:纪委监委2018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