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民族习俗打印版

2022-09-06

第一篇:彝族民族习俗打印版

彝族的生活习俗

居住环境和住房

彝族村寨大多选择在依山临田,周围有树而又向阳的地方。一般是几十户人家一寨、住宅排列无规则,依地势而分布。住房一般是土木结构的“土掌房”,。土掌房是彝族先祖为了适应农耕生活,除去原来土墙草屋顶上的草顶,在房梁架上加铺横木,再放上松木劈材,上铺山草和泥,把粘性土摊平后捶实,既是房顶又是晒场。高寒边远山区的彝族居住的是土木建筑和竹木建筑的尖顶茅屋。无论土房、草房,一般分为三大间。中间堂屋,供会客、吃饭和祭祀用,左右为卧室和厨房。牛马猪鸡另建有厩舍。建房材料自备齐全后,择吉日由亲友邻居帮助建盖。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住房也有了很大改变。坝区多像汉族房屋式样建盖成三间四耳的瓦楼房,“土掌房”的屋顶也逐渐为钢盘混凝土所取代,茅草房也正向“土掌房”和瓦楼房发展,屋内的陈设也逐渐讲究起来了。

饮食习惯

红河地区的彝族饮食因居住地条件不同而不尽相同。坝区和半山区彝族的主食是大米、包谷、麦子、红薯等;山区和高寒山区的主食为包谷、麦子、荞子和洋芋等。高寒山区彝族的主要饭食是苦荞粑粑和荞疙瘩饭,他们用荞粑粑蘸蜂蜜,苦中带甜,是逢年过节和招待贵客的食品。彝族大都有抽水烟筒和嗜酒的习惯,彝族善于酿酒,他们把糯米或包谷或木薯或芭蕉芋蒸熟后酿成的酒叫“甜白酒”,经放入瓦罐中密封好,贮藏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喝时,就叫“辣白酒”。坝区有种蔬菜的习惯,但山区因水利、日照的因素,只在包谷地中插栽一些青菜、白菜、四季豆、南瓜、黄瓜等作为下饭菜。每逢年节或红白大事都要宰猪。彝族都喜欢吃一种叫做“皮干生”的食物,即杀猪后,把新鲜的猪血旺和各部位割取一点切成薄片,用姜、蒜、辣椒、酱油、醋等拌合腌制后食用。糯米粑粑和糯米饭也是节日和祭日不可缺少的食物。

精美的服饰

彝族的服饰也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样式繁多,各地彝族之间有“隔县不同语、隔区不同装”的说法。建水、石屏坝区彝族少女的发辫用红绒线扎三道冠绕头上,前面用黑纱帕包裹,后面露出并列的三道红色,故有“三道红”的称呼。而已婚妇女的妇女只扎二道红绒线。居于红河南岸的彝族未婚姑娘头上戴一顶用大小1200多颗银泡镶得银光闪闪形似鸡冠的“鸡冠帽”,而已婚妇女就只用绣花帕包头。但无论婚否,都穿右衽宽长上衣,袖子和胸襟都绣上各色花纹图案或镶着闪亮耀眼的细银泡,腰间系一条绣五彩花纹图案的腰带,脚穿勾尖绣花鞋。男子上穿黑色或青蓝色对襟外衣,下穿宽裤脚打褶裤。

石屏龙武、哨冲一带有一种被称为“花腰”的彝族妇女,是彝族尼苏支系的一部分,其衣服采用多种颜色的布做成,一套青年妇女的盛装由大小十一件组成,衣服上面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上蝴蝶、花朵等图案,同时在衣服显眼处的胸襟是镶上珍珠似银泡,头戴绣有花纹图案镶有银泡的“花冠”,故人称“花腰”。花腰衣服是花腰妇女最喜爱的服饰,也是花腰妇女艺术的结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生活在红河东部的蒙自、个旧、开远、屏边、河口一带的彝族妇女喜欢用花毛巾包头,毛巾两端露出无数小辫,包成四角形,耳戴大五柳半月形耳环,身穿青蓝色右襟衣,大裤脚打褶裤。生活在红河北部弥勒、泸西一带的彝族妇女头饰花冠,两角朝上,一角朝前,前角较长。白彝的头冠是两朵花,阿细是两个小花辫;黑彝头饰呈牌坊形;阿哲阿乌戴花围腰;黑彝穿花长袍,未婚的头戴红布,定婚的包蓝布,已婚的包黑布。白彝的裙子分四块,前后长、左右短。阿细妇女上穿蓝右襟长衣,前襟斜束于腰间,下穿青色裤角过膝的短幅裤,腰间挂一个精致的小荷包,男子在外衣上加罩白底蓝花的领褂。

随着时代进步,各民族文化的频繁交流,特别是彝族人民与外界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增强,彝族服饰发生了变化,彝族男子的服装已趋汉化,妇女服饰朝着简便实用的方向发展,坝区的彝族妇女已基本与汉族一样,有的妇女已烫发、穿高跟鞋和连衣裙,山区的彝族服饰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彝族礼仪

彝族的婚姻习俗 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严格实行同宗不婚、姨表不婚,但盛行姑、舅表优先婚烟,有“河水往低处淌,姑娘向舅家嫁”的俗语。具体婚姻习俗因需而异。生活在建水、石屏一带坝区的彝族,解放前多由父母包办,请媒说亲、送聘礼、择日以花轿迎娶成亲。有的在出嫁时,由女方小伴唱“哭嫁歌”。迎亲不骑马不坐轿,而和送亲的人一起步行,一路上由两人吹奏喷呐。在新郎家中毕摩或长老主持结婚仪式、拜天地祖宗父母后入新房,当天宴请亲友。也有的是双方自由恋爱,只要男方父母同意,就可在夜间偷偷把新娘领回家,待生了孩子后,双双背着孩子,带着鸡、酒、糯米饭等到娘家拜见岳父母再择吉日宴请亲友。这两种婚俗至今还不同程度保留着。还有部分地区还保留着某些原始社会特点的婚烟习俗。如:弥勒西山地区的阿细村寨解放前都盖有供未婚青年男女社交的“闲房”,未婚青年男女均可到“闲房”自由交往;自称“普勒泼”(朴喇)的还有一种拖拉新娘的婚俗(即抢婚)。通过《婚姻法》的贯彻和宣传,一些落后的习俗已逐步革除。

家庭生活

彝族家庭一般为男性家长制小家庭。子女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组成小家庭,父母一般与幼子同住。男性家长掌握着生产调配、经济收支和祭祀大权,家庭财产也只有男子才有继承权。但在家庭生活中,妇女起支配作用,彝族民间有句俗话说:“夫找钱来交妻管,妻用钱后向夫报”。男人干一天活,只要有烟抽、有酒喝就满足了。舅父在家族中普遍受尊重。彝族很少有离婚现象,偶尔有离婚只需要由长老判决。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由男方支付一定钱财给女方,如女方提出,互不支付。夫死妻可改嫁,但由新婚男家给原夫家一定“损失费”赔偿。有些地区还存在兄终弟及的转房婚现象。现已大多通过法律机关办理手续。

丧葬习俗

彝族和哈尼族一样,在历史上也盛行火葬习俗,明中叶以后,受汉族习俗的影响,逐渐改为木棺土葬。丧葬礼仪在内地的坝区基本上与汉族相同,而边疆和内地山区仍保持自己民族的一些习俗。人死了要先鸣枪或敲锣报丧,待同村人及远方亲友前来吊唁后,用酒给死者洗身入棺。非正常死亡者不得抬回家中,也不得葬入祖宗墓地。选坟址由毕摩(彝族祭祀活动主持者和知识分子)择吉日进行,用一个鸡蛋在山上滚,停住之地即是坟址。出殡的日子以死者属相和丧日推算,安葬前要请毕摩念《指路经》,使死者能顺利到达祖宗居住之地。在此期间,丧家要张灯结彩、昼夜歌舞,以示对死者的敬意,使死者不要打扰活着的人。出殡的时候:鞭炮、喷呐、锣在前面鸣放吹打开路,孝子在灵柩后大哭相送,直送到墓地坡脚。

姓氏

彝族在历史上也是没有姓氏,实行父子连名制,由父名和子名顺推正连,十代为一轮。如在本州发现的彝族古籍《苏颇·祭笃慕》中记载着笃氏谱系:祭笃慕——慕容客——客颇麻——颇麻查——查末勒——勒阿德„„。现代汉姓的由来,一是官赐,封建王朝分封土司时,赐土司长官以汉族姓氏,如纳楼土司被赐姓普。二是以地名为姓,如弥勒西山一区,有从昆明碧鸡关迁来的取姓“毕”,从金马迁来的以“金”为姓。三是与其他民族融合带来的姓氏。还有的则是随民族头人或汉族头人取姓。

道德

彝族人民自古就形成许多优良的伦理道德,被写成《道理书》代代相传下来,教人们处事公正、不为非作歹;要务农为本,要勤劳节俭、行善敬孝、和气待人等,《道理书》完整反映了彝族道德观。 彝族文化

语言文字

彝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六个方言区。据有关部门调查,红河州内的彝族分别属于二个方言区,一个是以弥勒地区彝族语言为中心的东南部方言,包括弥勒、泸西、开远、蒙自和屏边的一部分彝族;另一个是以石屏彝族语言为代表的南部方言区,包括红河、绿春、金平及蒙自、屏边、河口的一部分彝族。以下又有若干土语,不同方言区的彝族语言各有差异,以致难以相互通话和交流,但语法结构基本相同。彝族文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字,明清以前称“爨文”、或“韪(wěi)书,近代称“倮文”、“夷书”或“毕摩文”,一般俗称“老彝文”。据一些专家考证,彝族文字至少有五千年历史。彝文是一种古老的超文言的表意文字,一个字形代表一个意,彝文书写行序由右而左,并有标题、章节和标点等特殊符号。由于彝族分布地区较广,各地文字不统一,一字异体者颇多。据初步调查,各地彝文单字总数达两万多个,较通用的只有二千字左右。掌握彝族文字的只有少数掌握彝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

我州的彝族人民曾用彝文写下许多古籍文献,内容十分丰富。但散存于民间。据1982年州民委组织的彝文调查组调查,全州散存于民间的彝文书籍有二千多卷。著名的有《尼苏夺节》、《彝族创世纪》、《吾查》、《太阳历》、《指路经》等。1985年,在元阳县攀枝花一个名叫马光福的彝族家中发现了一卷古代彝文医书,这是距楚雄州发现古彝文医书后的又一本古彝文医书问世。另外还在一些地方发现了彝文的碑刻。

天文历法

红河地区的彝族曾创制了十月为一年的历法,并用彝文记述成书。在弥勒县法果哨的毕摩杨家福家中保存着一部用彝文写成的历书《彝族天文史》,继承了前人观测太阳的经验,根据世间万物围绕地球转动的理论测绘太阳运行的规律,具体方法是以十棵杆影的移动情况与南北和东西二线焦点的水珠反光时发射出来的光环变化来确定其轨道的南北极,从而分出年、季、月。一年分四季,每季90天。一个月36天,分上中下三旬,十个月为360天、余6——10天为“阴阳交替节”(俗称星回节或火把节)和“年尾上下联”的祭祖过年日,一年共366——370天。此历法又叫太阳历。

传统节日

彝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农历六月二十四的“买遮菲托”(火把节)和冬月二十四日的“咱合枯莫”(冬月年)。火把节是彝族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关于火把节的由来,各地说法不一,仪式和内容也是不一样,但多数是白天宰牛喝酒、摔跤、斗牛、赛歌舞等,并且人人着节日盛装。晚上点火把巡绕住宅、田间,以驱虫。然后围绕于篝火旁,尽情歌舞、通霄达旦。冬月年是太阳历的新年,是去旧岁,迎新春的节日。由于汉文化的影响,彝汉杂居的地区已改为过春节,只有绿春和红河县的大部分地区的彝族还保留着过十月年的习俗。节期从冬月24日杀猪开始,一直延续到腊月初一止。过年期间,歌手聚在一起对歌,共同祝愿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彝族文学

彝族人民在长期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学成就、保存在彝文写就的古籍文献和民间传说中,据州属有关部门调查,红河地区的彝文古籍多达一千多册,其中成文作品一百三十余部,还有口头流传的长诗一百七十多部,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有创世史诗、叙事诗、山歌、民谣、民间传说等。创世史诗《彝族创世纪》《尼苏夺节》《阿细的先基》等,迁徙史籍有《卓莫苏》(指路经)等。其中有关人类来源和繁衍地和迁徙史。如《卓莫苏》虽属丧葬仪式中必诵书卷,但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上彝族各支系大迁徙的路线图,是研究彝族迁徙史的重要资料。撒尼人的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及《嫁了不愿在夫家的姑娘》等反映了青年男女争取幸福自由斗争。

彝族歌舞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歌舞是他们表达感情,自我教育和自我娱乐的重要方式,常常用来纪录历史、交流文化、传授知识和经验、掌握农时节令。因此,不论是在祭祀活动、节日庆典,还是婚嫁丧葬,或者是在生产劳动、男女交往之中,都可以听到彝族人民朴实欢快的歌声和看到彝族人民矫健优美的舞蹈。彝族歌舞丰富多彩,有古朴深厚的诗歌、生动活泼的民歌小调和动人心弦的乐曲。诗歌如《男人出嫁的故事》、《合心兄妹传人种》、《太阳和月亮》等,多在年节时由老人演唱。“阿哩‘是情歌,是尼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唱的小曲和叙事长篇情歌的总称、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特色,艺术成就较高。《阿细的先基》即阿细人的歌。建水、石屏一带流传的“海莱腔”、“五山腔”、“四腔”、“沙莜腔”这四大腔,原为民歌小调,经不断创造整理,已成为由数十种曲子组成,红河北岸尼苏人世代传唱的大型声乐套曲。它以独特的艺术特点,充分展示了尼苏人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民族心理素质及性格特征。舞蹈也是形式多样:红河南岸的垤施、洛孟的歌舞音乐、元阳的罗作舞、红河北岸的阿细跳月等。 彝族烟盒舞有百余套动作、以套数繁多、动作优美舒展、柔和轻快,表演技巧高超而闻名于世,分为歌舞、纯舞、技巧表演等类型,是云南各民族中独树一帜的民间舞蹈。

彝族的绣花衣

云南彝族妇女大多擅长挑花刺绣,在彝族地居住地区,彝族妇女都穿着精美的花衣裳。彝族妇女的服装多为宽边大袖的左衽衣服,在衣服的胸襟、背肩、袖口或整件衣服上用红色、金色、紫色、绿色等颜色的丝线挑绣各种花纹图案,在衣领上还镶嵌有银泡。此外,彝族妇女还喜欢在头巾、衣襟、坎肩、衣裳的下摆、围腰、腰带、裤脚、裙边等处绣上各式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花纹图案作为别出心裁的装饰。

主题:云南红河彝族服饰

说明: 在全国的彝族人口中云南彝族占彝族总人口的60%以上,达400万之多。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云南两大彝族聚居地之一。这里的彝族自称为“尼苏”,“尼”为“黑色、博大”之意,由于这里的彝族服饰色彩五彩斑斓,故又被其他民族称之为“花腰彝族”。 红河州彝族在隋唐时期称之为“东爨乌蛮”。红河州北部在“东爨乌蛮”境,南部在唐初建置的“‘蜀爨蛮’十七州”内。经过长期与周围部族的交往融合,形成了当今红河地区的彝族。

红河彝族中普遍流传洪水泛滥传说,认为是笃慕繁衍了彝族,认为笃慕是彝民族的共祖。和全国其他彝族一样,这里有毕摩,有巫师,过火把节。另外还过具有地方特色的“密嘎哈”节日来纪念古时的当地彝族首领阿龙。

红河型服饰主要流行于沿哀牢山流径滇南的红河水系区域。本型男装各地基本上致,多为立领对襟短衣、宽裆裤;女装则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长衫,也有长衣和短装,大多衣外套坎肩,普通着长裤,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尤喜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红河型服饰为元阳式、建水式及石屏式。元阳式主要流行于云南元阳、新平、红河、金平、绿春,江城、黑江等县山区。本式服饰以女装最具特色。主要特点是多以蓝、绿、红、黄等色布为料,配以银泡、银索等饰物,造成明艳富丽的装饰效果。建水式主要流行于建水、石屏、新平、峨山、蒙自、个旧、开远、通海、江川、玉溪、易门、双柏、元江等县的半山区和坝区以及部分山区。是本型中穿着最为广泛的一个种。石屏式主要流行于石屏、峨山、蒙自、开远、个旧、砚山、屏边、金平、元阳、红河等县的山区。

第二篇: 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民族——彝族

之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

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过大年。

火把节由来传说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对火的自然崇拜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小凉山,关于火把节由来的传说很多。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斗败天神恶魔,团结民众与邪恶和灾害抗争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从此,天下风和日丽,水草丰茂,彝族人民开

始过着安居乐业,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天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好端端的人间又被天神恶魔搅得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力大无穷,智慧超人,英勇无畏,跨上骏马能日行千里,迈开脚步可飞崖走壁。他经常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站在高高的山颠上,陶醉在美不胜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抒发对大自然的爱,对美发生活的渴求。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他们隔着高山河流对唱情歌直到天黑。从此,他

们相亲相爱,山盟海誓。

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交织着愤恨和嫉妒,总想找机会置黑体拉巴于死地。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聪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蒿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

看到这情景,可恶的体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从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人们载歌载舞,普天同庆抗灾的胜利,歌唱阿体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聪明美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食品;在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畅饮。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跳舞,一片欢腾,彻夜不息。

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兴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节日期间,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

动,并开设贸易集市。

1、选俊男靓女

彝族火把节的重要节目之一是选俊男靓女。彝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评委由民间的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评选结果绝对公正。俊美的条件不仅要看外形还要看言行品德。如美女的条件是:头发浓黑、眉毛浓、眼睛大、鼻梁高、脖子长、皮肤细腻红润,身材匀称(不能太瘦)、言谈举止得体、人品好、勤劳等多种条件。俊男的条件又不同:勇猛善战,仪表堂堂,体魄雄健。言行要有风度,头梳英雄结,佩带英雄带和宝剑,身披黑色羊毛斗篷,手牵骏马。如今,这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每年火把节都要进行的比赛。

2、三天三夜狂欢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由毕摩(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来,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集聚在山坡上,游玩火把,唱歌跳舞,做各种游戏。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天刚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煮熟的坨坨肉、荞馍,聚集在祭台圣火下,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选出像妮璋阿芝那样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上千上万的

火把,形成一条条的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的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闹到深夜,场面盛大,喜气浓烈,因此享有"东方狂欢节"的美誉。当篝火要熄灭的时候,一对对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

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祭过火神吃毕晚饭,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设祭火台,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念唱祝词,"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这时还要带着第一天宰杀的鸡翅鸡羽等一起焚烧,象征邪恶的精灵和病魔瘟神也随之焚毁了。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燃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喻示压住魔鬼,保全家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牛羊肥壮。最后,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众人团结一

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

3、传统活动

火把节期间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活动,来源于英雄黑体拉巴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

动的主要内容。

第三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探究彝族文化盛宴

由金琛执导,宋小宁、晋松主演的传奇巾帼英雄电影《绝代-末代女土司》将从2011年6月2日起在国内公映。影片讲述一个彝族少女在动荡的男权社会中成长为统领九山十八寨女王大土司的传奇故事。在《加勒比海盗4》、《功夫熊猫2》等好莱坞大片的夹击下,《末代女土司》将以跌宕的爱情故事和神秘的少数民族风情,在6月的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赢得开门红。在老师的指引下我认真观看了这部影片,对这个影片成功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从影片宣传本身来看,有四大亮点。

金琛十年磨一剑 聚焦女性传奇

电影《绝代-末代女土司》改编自小说《绝代》:善良美丽的少女彝兰被迫嫁入慕莲府成为大土司凤世雄的二夫人,从而卷入了慕莲府的权力斗争漩涡,最终凭借宽大的胸怀赢得尊重,接过象征土司权力的权杖。导演金琛介绍,片中的女土司彝兰不同于历史上的武则天,也不是王昭君的再现,“她只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彝家少女,用自己的方式征服了仇家,赢得了所有人的敬重,一步步用爱去创造心目中那个团结和谐的彝族大家庭。” 金琛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擅长拍摄女性题材的导演之一。在卖座大片《战国》中,金琛将更多镜头聚焦女主角田夕,塑造了一个不让须眉的巾帼女英雄。在这部十年磨一剑的《末代女土司》中,金琛以一个乱世中的彝族少女的视角展现了女性在残酷的现实中对命运的抗争,“彝兰为母报仇毫无顾忌,以命相拼,同时又脱离不开神权的摆布,屈从传统的风俗礼仪。她在残酷的现实中体验历练,逐渐成熟。”

权力欲望纠结成痴 爱情悲剧显人性

电影中,女主角彝兰原本有心上人,但因为彝汉不能通婚的族规,彝兰朦胧的初恋注定苦涩收场。慕莲府的大夫人沙玛莫为了争夺爱情和权力,勾结大管家乌撒在彝兰的酒里下毒,最后却毒死了自己的丈夫。导演金琛坦言,这个爱情故事演绎了情欲和权欲使人性扭曲、羊变成狼的过程,结局则展现了人性回归,是一幕权力斗争下的悲剧。

女主角挑战刘晓庆 鲁智深霸气外露

作为《末代女土司》当仁不让的女一号,青年演员宋小宁饰演的彝兰要经历从少女到土司,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被迫卷入权力斗争中心的转变,和刘晓庆在《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中的角色异曲同工。金琛坦言,彝兰这个角色在表演上是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充分理解好这个角色,表演才能给观众一种可信的感觉,“角色在最后要大气,她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女孩,她要用爱去统领这个民族走向和谐团结。” 新版《水浒传》中饰演鲁智深的晋松在《末代女土司》中成为了慕莲府的大土司凤世雄,他是权威的代表和象征,自信能够用武力征服一切。同为云南人的晋松为凤世雄加入了几分威严,举手投足都颇有霸气外露的首领范儿,让人心甘情愿俯首称臣。而在凤世雄弥留的一场戏中,晋松细腻的表演展现了凤世雄的粗犷与智柔,铁汉柔情让人潸然泪下。

杨丽萍为艺术把关 还原少数民族风貌

绮丽壮阔的民族风是《末代女土司》的另一大看点。片中既有骑牛嫁娶与火把节这样的习俗科普,也有特色服饰与歌舞这样的民风展示。几乎每一帧定格画面,都是值得研究的历史画卷。在制作粗糙的古装历史片泛滥的当下,《末代女土司》坚持的民族性与较真的专业性并不多见。也正因为感受到了剧组的诚意,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此番跨行捉刀,亲自为《末代女土司》的艺术设计把关。

同为云南人的杨丽萍对影片的艺术设计提出了诸多中肯的建议,片中几位主演的服饰都是参考杨丽萍的意见设计而成的,令人过目难忘。此外,片中几场祭祀、庆典等大场面重头戏,在渲染了影片庄重气氛的同时,也让观众对云南民俗有了更深的了解。杨丽萍明确表示会到影院欣赏这部影片,也希望能通过参与《末代女土司》让更多观众了解云南文化和风土人情。

影片的宣传做足了功夫,但是其影片的成功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艺术界有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的是只有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艺术品才能在世界文化宝库里占据一席之地。现如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和古老的传统也成为当下流行的宠儿。

在这部影片中,里面的民族服饰包括鸡冠帽、土掌房这些都一笔到过,我在这里要将到的是这部影片中体现出来的更加细腻的民族文化风俗。像影片当中提到的日常的生活习俗,“打羊”、“打牛”。彝族素有“打羊”、“打牛”(杀羊杀牛)迎客的好客之风,客至,必须杀牲款待客人。杀牲之前,执活牲于客人面前让其过目,俗称“领牲”,以此表示对客人的诚意和敬意。宰杀后,自首至尾、四腿、肚杂一锅煮之,煮熟后-一摆于客人面前,称为“全席”。待客肉食以膘肥、肉厚为体面,切成大坨,拌入佐料,俗称“砣砣肉”。吃饭前,主人必先在火塘中烧羊肝、牛肝给客人吃,表示敬重。鸡头送给最尊贵或最年长的人吃。席间,主妇时刻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等客人碗中饭吃光,便添饭给客人。彝族认为,客人碗里的饭吃光后才给他添饭是不礼貌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当中提及的大部分彝区有“喝喜酒”(也称为“结亲酒”)习俗。凡娶亲嫁女,在庭院里或者场坝上,用树枝叶搭起一个大棚,俗称“青棚”。棚内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青松毛,象征吉祥,主要供客人闲坐、吃饭。吃饭时,围成一个个圆圈,席地而坐,一边倾心交谈,一边开怀畅饮。婚宴多为“八大碗”。饭前,先饮烤茶,后饮蜜糖水,象征“先苦后甜”。席间,破长辈和贵宾坐上方之例,由新郎、新娘坐上方。新郎、新娘要提酒端盘,-一向长辈、亲友、来宾敬酒。饭后,新娘端盘送瓜子、松子、花生、核桃和捏成小酒杯大小的圆形米花糖请客人食用,象征“多子多孙”。

都说新生代是叛逆,自私,张扬的一代,我们并不想如鲁迅笔下人物九斤老太所说“一代不如一代”,我们也是有判断力,有责任心,有归属感的一代,我们也知道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那些骨子里最本能的东西。但是可能在这样飞速发展,利欲熏心的社会里我们或多或少遗忘了很多关于传统所该有的继承与发展,我们或许已经意识到这些,又或许还在迷雾中不知所措。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自我修正下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统美德的传承一定会有更为正确的选择的。

时代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捷,而那些传统而重要的文化却渐渐地被我们放慢了更新的速度,我们需要稍稍停下脚步,带着那些应该永远被铭记的文化,不断地为之注入新鲜的血液,让那些带着浓厚的民族情结的文化,走向更远的未来,走过更多的美好。这部影片的成功体现了这一观点。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十分深刻。

一是支撑民族复兴。民族产业为民族复兴提供物质力量,民族文化则提供精神支撑,一硬一软,一实一虚,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二是标识民族身份。生物需要多样性,文化也一样。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已经高度趋同,人们难以分清中国和外国,难以分辨故乡和他乡。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个性化,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极为重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越是全球化,越应当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个性,否则就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了自我。在这不应品种的如建筑、器具、书画、习俗礼仪、手工技艺、表演艺术等以及与这些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元素,犹如中华民族发展的“基因”,历经周折而脉络不断,成为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蕴,彰显着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独特个性。三是推动民族产业。振兴民族文化的另一个意义是为振兴民族产业提供精神支撑。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宣传。

至此收笔,思想早已经被彝族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带至历史与现代之间,思绪飘远,此致!

第四篇:民族习俗

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藏民族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进藏游客应尊重。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很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寺庙。目前,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做“放生羊”,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人不敬。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苗族

苗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收获季节以后,有的在农历十月亥日,有的在农历

九、

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节日早晨,晚辈将做好的美味佳肴、虔诚地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对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谢。姑娘们身着色彩鲜艳、风格各异、刺绣镶边或挑花的蜡染衣裤或长短百褶裙,佩戴着引人注目的耳环、手测钏等多种银饰

物,与英俊的小伙子们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芦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铜鼓声传遍整个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笛子来到村寨附近的“游方”场去游方(又称“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通过对歌,钟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绣有鸳鸯的锦花带连接在一起。

苗年若与“吃鼓藏”年相遇,更为隆重“鼓”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举行的祭祖仪式,若干年举行一次,七八年、十来年不等。“鼓藏”前,将“鼓藏”牛(为鼓藏神喂养三年的大牯牛)排队角斗。届时,大家推举的“鼓藏头”一主持仪式,杀牛祭祖,还要杀鸡鸭。全鼓的亲戚都要赶来参加,活动持续十余天。吃新节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

相传很古的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族的老祖先告劳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仓库里,等来年开春播种。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借着天灯的光,踩着石头,舂蕨粑根,不小心将天灯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结果起火,火越烧越大,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烟飞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劳去找告呼,请他劝回谷种,可是告呼硬说谷种没上天。没办法,告劳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去换回谷种。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告呼死活不答应。告劳想了九天九夜,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等谷子成熟的时候,派一只狗到稻田里打几个滚,让谷子沾在毛毛上带回来。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发了,告劳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有五尺高、谷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门时,不小心绊了一跤,把告劳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果跑到只有五寸长的稻田里,赶忙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计策被告呼识破了,当狗走到天桥时,告呼早派了九十九个彪壮的武士一把守桥头,他们把狗打落到天河里,他们想天河又宽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赶紧把尾巴翘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游过天河回来了,尾巴上还沾有九粒谷种。告劳有了谷种,赶紧犁田撤种,到了古历六月六日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样的谷穗,一个月后,金闪闪的谷穗成熟了。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年的日子,告劳这天摘了九升谷子,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先舀了三大碗给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尝新。剩下的谷种,年年播种,使人们都吃上了白米饭。为了记住取谷种的日子,将七月十三日定为吃新节,一直传下来。

节日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饭,天刚破晓,人们便带上新米饭、酒、鸡、鸭、鱼、肉来到田间,祭过先人之后,宴席开始,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每人将手中的酒杯举到下一位的唇边,老人一声令下,大家接连欢呼三声,便互相敬又酒,一饮而尽。顿时田间笑声回荡,对歌、踩塘、跳芦笙等传统的文体活动开始,直到黄昏。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休养生息,

过着幸福、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抵御统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谋的首领“亚努”率众英勇抗击,给来犯者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于四月初八牺牲,葬在“嘉八许”(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为了纪念“亚努”英烈,至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身穿节日盛装的苗族人民,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贵阳市喷水池旁集会。

届时,喷水池旁红旗招展,人如潮涌,吹笙奏笛、对歌传情、耍狮子、玩龙灯、打球、比武热闹非凡。小伙子的芦笙比赛别有情趣,他们边吹芦笙边做快速旋转、矮步、倒立等技巧。夜晚,贵阳市和喷水池一带灯火辉煌,如同白昼,到处欢歌曼舞,一派欢乐景象。

四月八的活动在川、鄂、湘、黔等地苗族中也广为盛行。

舟溪芦笙节

居住在凯里舟溪一带的苗族。在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要过芦笙节。芦笙堂设在舟溪井坎边的河沙坝上。正月十六日的清晨,几位主持芦笙堂的老人,扛着芦笙来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娱乐活动。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仿效,以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后倒出葫芦里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中央,喷酒数口,各人又饮一大口,吹响了第一支芦竺曲;这时带着银花首饰,穿着艳丽节日盛装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悦耳的曲调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向意中人索取花带,姑娘们则将花带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芦笙管上。三天过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伙伴。这时主持芦笙堂的老人,仍然背着米酒,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上喷洒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标。此后芦笙高挂,直到五谷归仓,农历“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芦笙节。第四天是闹春,青年情侣,自由谈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

龙舟节

龙舟节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此时万人盛装,云集江边,参加龙舟出发前的献祭活动。比赛开始,几十条龙舟破浪前进,两岸锣鼓、礼炮齐鸣,观众呐喊惊天动地。岸上还举行对歌、跳芦笙舞等活动。入夜,余兴未尽,青年男女相聚对歌,倾诉真情。

捕鱼节

捕鱼节是贵州中部独木河及南明河两岸苗族的节日。独木河发源于云雾山,在贵州境内北流至尤里、福来交界处与南明河汇合,再北流注入乌江。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播种插秧需要水时,苗族人民在河边祈祷龙王降雨的求雨节,但年长月久,就逐渐演变为捕鱼节了。

节日时期各地不一,从三月到六月,由各寨善捕鱼而有威信的“渔头”商定。届时,青壮男子都要前往山上采集树叶作“闹药”,到河中闹鱼捕鱼,妇女则在家中备办腊肉、香肠、糯米饭和酒。中午时,全家老少都穿着盛装,携带酒肉到河边进餐。食毕,男吹芦笙。女唱山歌,尽兴欢乐。到夕阳西下时,才带着鲜鱼回家,另设宴招待亲友或以鱼馈赠他们。

吃信节

吃信节,是贵州省合江县包寨一带苗族人民的节日,历时四天,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信”(戊)日(根据干支纪年计算)。届时,远嫁他乡的苗家姑娘,极尽梳妆打扮,穿着如花似锦的衣裙,佩戴琳挪满目的银饰物,满“载”节日礼品,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乡亲。节日期间,全寨欢腾,鼓乐齐鸣,吹起芦笙,翩翩起

舞,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百嗄雅山脚、翁雅河畔,人声鼎沸。斗牛、斗雀、跳芦笙、拔河、打球等比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落。钟情青年男女相邀到树林里,溪水边对山歌,互相倾诉爱慕之情。

花山节

花山节,又称“踩花山”、“耍花山”或“踩山”,也叫“跳场”或“桃花”,是贵州省西部、中部,云南省东南部和四川省南部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日期不尽相同,有的在农历正月,有的在五月、六月、八月下旬不等。节前,几个苗寨联合产生花山会的三人领导小组,连任三年、七年、十二年不等花场在地势平坦的风水宝地。届时,披上节日盛装的“花场”,灯笼高悬,彩旗飞舞。花杆矗立。身穿对襟短衣,头缠青色长布,腰来大市带的男子和身着节日盛装、精心梳妆打扮的妇女,吹着芦笙、吹呐,敲着铜鼓,载歌载舞,从四面八方云集会场。芦笙舞贯穿花会始末,赛歌是花会的主要项目,爬杆比赛最引人瞩目。舞狮、武艺竞赛、斗牛、赛马活动,各地不尽相同或兼而有之。芦笙舞给人一种轻松活泼之感,衣着鲜艳的姑娘和着小伙子芦笙的旋律起舞,有的是几个男子一字排开,边吹边舞,姑娘们围绕芦笙队,转圈而跳;有的是小伙子吹笙在前,姑娘联臂纵舞于后,或全场数百人随乐齐舞,歌舞升平,令人心旷神情。舞狮活动别有情趣,在矗立的花杆顶端悬挂一个猪头(或一只鸡)、两瓶美酒,舞狮毕,比赛爬花杯。花杯是用一棵剥皮的松树制成,又高又滑又细,要想取胜是很困难的,人们常常采用人梯的办法摘取胜利品。爬花杆表演最富有民族特色。表演者边吹笙,边绕杆旋转起舞。一个鹞于翻身上杆,头朝下,双腿交叉紧紧绞住杆子倒挂,吹奏芦笙,一个鲤鱼打挺,身体倒转一百八十度,循环反复一直攀到杆顶亮相。表演者双脚夹住花杆倒挂。吹着芦笙下滑,距地面数尺时,一个筋斗翻下,轻盈自如,赛过体操运动员的技巧,博得全场喝采。妇女的绩麻穿针比赛,饶有风趣,比赛搓麻绳、穿针引线的质量、速度。

勤劳、智慧的结晶为她们带来节日欢乐。花山会是青年男女社交的机会,钟情的姑娘会被小伙子撑开的花伞拢去,互相依偎着,倾诉衷肠。花山会到处洋溢着节目的气氛,充满着真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

砍火星节

苗族传统节日。流行干贵州关岭一带。节日内容主要是规定乡规。根据不同姓氏,节日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大致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户,轮流值年,值年负责召集大家商讨乡规和有关大事,然后值年家要备酒杀鸡,请大家喝“合心酒”,并把鸡头敬给下一届值年。循环轮流轮到谁家值年,就在谁家举行聚议和饮"会心酒"。

客家年

苗族的客家年就是春节。在农历三十晚上,家人团聚,不许外人打搅。他们用半掩门放鞭炮以示此时来人不许入内。初一清晨继续燃放鞭炮,敬祖先,除邪恶。人们用两手做栏牛、拦羊状,嘴里说:“赶牛,赶羊……”以示六畜兴旺,然后吃年饭。初二开始身着盛装的苗家人走乡串户,互相祝贺节日。好客的主人对来宾要敬酒三杯。家家洋溢着节日的欢乐。青年男女聚集在村前寨旁的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跳舞唱歌,有些地方还要举行“踩花山”、“并牛”等活动。晾桥节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苗乡寨头的传统节日,也叫“二月二”。相传

寨头人原住在也雾山,因寨头土地肥沃,全寨人一起搬进寨头。搬家那天,龙也要跟着搬,但石屏河水挡住了龙的去路,于是寨里的构罗(长老)们商议一下,决定架桥把龙接来,因龙象征吉祥幸福。全寨十二房都要接,所以这座桥就修了十二个桥墩。桥修好了起名为“接龙桥”,桥是农历二月初二造的,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年这一天寨头苗家十二房各抬一头猪,在桥上宰杀

第五篇:宁乡的民族习俗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把这个节日叫做春节。

吃喝玩乐,时代不同,四个字的意义也就不同了。

吃,记得我上一次就盼着过年,过年就有好吃的,可以使劲吃而不会找来长辈的责骂,现在的要求是如何吃得健康。

喝,有档次,所以很多家庭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当然大部分还是在家吃个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玩,过年了,和亲朋好友聚一起玩玩小麻将,斗斗小地主是很多人的选择,大年三十的晚上刚过12点的开门炮是必须放的,还有正月十五的鞭炮也是必须放的,意味着年过完了。

乐,我过年就是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就守着电视机看春晚,当然,大年三十就是我和孩子们的天地乐园。比如:长辈们一般会跟小辈压岁钱,或者,前几天买来的鞭炮,就一起放掉。

这些活动均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玉潭镇中心学校六年级:曾予星

上一篇:中班科学教案捉蚂蚁下一篇:中班科学神奇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