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资料岳麓

2022-10-26

第一篇:初中历史复习资料岳麓

[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21份) 岳麓版7

第8课 “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要求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知道它(他)们对历史进程的作用。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的原因,理解它们对当代世界面貌的影响。

3.认识法西斯主义和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挫折。

4.认识科技的发展能造福于人类,如果用于战争,会给人类造成深重灾难。

5.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

结构分析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重点介绍了20世纪上半期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新课导入]

建议一:图片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出示坦克、军用飞机等战争机器的图片,提问学生“你知道这些武器是什么时候开始运用在战争中的吗?”由此引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建议二:电影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有同学看过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电影吗?”然后让看过的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看过的电影情节,引出战争浩劫。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和德国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活动设计和图7-1,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师应避免单纯引用抽象的数字来讲解,最好能以某个参战国战争前后经济状况的对比来说明,力求生动、具体。

[活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德国加紧了殖民扩张的步伐,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加深。战争正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

2. 凡尔登战役和战争机器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让学生先看凡尔登战役的录像片断,然后让2~3位学生模拟战地记者,对这次战役进行报道,其他学生对模拟战地记者的学生做出评价。

教师可在介绍图7-2和图7-3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课下寻找更多的资料,体会科技用于战争,将使人类蒙受更大灾难的道理。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建议

把本部分内容分成起因寻源、法西斯暴行曝光、著名战役剖析、风云人物介绍、战争胜利成果等若干个学习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扩大范围自定题目)

○起因寻源:理解德日法西斯势力的扩大。

○法西斯暴行曝光: 介绍奥斯威辛集中营。

○著名战役剖析: 重点介绍斯大林格勒战役,强调它对扭转战局的决定性作用。

○风云人物介绍:重点介绍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等重要历史人物。

○战争胜利成果:介绍联合国的成立。

提前一周让学生分组自由选题进行准备,上课时发表演讲。学生发言后,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的性质以及反法西斯同盟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真实感人的电影《辛德勒名单》。这部电影可让学生进一步认清德国法西斯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本质,加深学生对战争的憎恨及对和平的渴望。

建议组织学生就“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进行辩论,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课堂小结:建议让学生情景复现“假如你生活在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的美国,请你用语言、动作、表情表现一下你的生活”。加深学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

第二篇:[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21份) 岳麓版18

第19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表现及特征 世界经济的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 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欧盟、日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世界经济全球化引发世界性的社会、文化、政治等问题

①通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两种表现形式——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分析解答课中题“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成和全球一体化之间是否有矛盾?请说明理由”,培养学生运用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完成课后自己动手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播放有关图片或录像片段,使学生辨别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区域集团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表现。

②分析区域集团化和经济一体化出现的原因,探究在经济全球化中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到经济全区化正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也在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机遇与挑战,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懂得顺应历史潮流的重要性。 ②了解到经济全球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使学生逐步形成立足自身,关心社会的观念。

③通过对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讲解,培养学生面向世界、积极参与竞争与合作的观念,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难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多媒体播放有关欧盟活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年会、东盟会议的录像,要求学生概括出录像的内容并思考它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在学生讨论时,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得出结论: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新课教学

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区域集团化的表现 回答课中题:“你知道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区域性集团有哪些?” 重点介绍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 2.区域集团化的原因

①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衰落和日本、西欧的兴起,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向美国、西欧和日本三极相互抗衡的局面转变。

②随着世界军事和政治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重点逐渐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③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3.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经济区域化促进了集团内部的贸易增长,促进了集团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它在促进参与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也有利于多极世界的形成。

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贸易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指出: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

2.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 ①各国、各区域集团间的矛盾和斗争

思考: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形势下,第三世界国家为提高其经济竞争力,发展本国经济,主要应进哪些方面的努力?

②世界经济全球化引发世界性的社会、文化、政治等问题

经济全球化影响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使得全球文化交融、全球民俗和生活方式趋同,全球文明共同体和人类文化共同体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小结巩固

联系第18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说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指出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三大主流。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

第三篇:[初中历史]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同步练习(成套) 岳麓版27

历史:第2课 贞观之治 同步训练(岳麓版七年级下)

1.618年,建立唐朝的是(

) A.李渊 B.李世民

C.李建成

D.李元吉

解析: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都是李渊的儿子,他们跟随李渊出兵,协助其建立了唐朝。 答案:A 2.下列被唐太宗重用的人才是( ①魏征 ②房玄龄 ③杜如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都是被唐太宗重用的大臣。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人,与题目

答案:D 3.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执行机构是(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行中书省

解析:三省中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是具体的执行机构。行中书省

答案:B 4.唐朝科举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为( ①儒家经典 ②诗赋 ③政论 A.①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唐朝科举制设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

答案:C 5.唐太宗实行的下列措施中,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是( A.轻徭薄赋

C.重视纳谏

B.D.加强中央权力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唐太宗所推行的治国措施作用的认识。经分析可知,只有轻徭薄赋能

答案:A 6.唐太宗能够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A.接受隋亡的教训

B.

C.他是开明的君主

D.三省六部制的要求

解析:唐太宗是唐朝的统治者,他的种种措施都是为了巩固唐朝的统治。他之所以纳谏是接受隋亡的教训,使唐朝的统治能够长治久答案:A 7.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解析:唐朝是618年李渊建立的,李渊就是唐高祖。唐太宗是李渊的儿子,唐太宗去世后即

答案:A 8.(2006海南中考)唐太宗统治时期称贞观之治,下列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①魏征直言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玄奘西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唐太宗统治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有:重用魏征、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游。任姚崇为

答案:A

我综合我发展

9.请写出下面两个人物的名字。

图1

解析:答案:房玄龄 魏征 10.

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图2

(1(2)想一想,此人纳谏用人

解析:《贞观政要》是记录唐太宗李世民言行的一本书;魏征就像人镜一样,可以指出李世民的得失。要注意巩固统治是唐太宗纳谏用人的根本目的。

参考答案:(1)李世民。因为魏征在世时,敢于直言,前后上谏200多次,指出唐太宗的过失,像一面镜子,使唐太宗随时可以知道自己的过失。因此,魏征死后,唐太宗觉得失掉了

(2)为了巩固唐朝统治,以求长治久安。 11.解析:

参考答案:措施: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知人善任,重视纳谏;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权力;合并州县,精简机构,以节省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完善

效果: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

第四篇:[初中历史]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同步练习(成套) 岳麓版32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课标内容]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唐朝疆域的四至;唐朝与东突厥的关系;唐太宗尊为“天可汗”;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①通过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发展民族关系所做出贡献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关系的了解,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②运用阅读、讨论和联想比较法,探究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唐朝疆域广大,唐政府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住空前频繁。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②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③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不发展唐蕃关系,促进汉藏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

④突厥、吐蕃、回纥、南诏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二、难点

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 [导入新课]

提问:“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情况?

教师指出: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这一时期,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得到发展。

一、天可汗

1、唐朝的疆域

2、边疆各族的分布

3、唐朝与突厥的关系

4、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二、唐蕃和亲与会盟

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2、文成公主入藏

3、金城公主入藏

4、唐蕃会盟 [小结]

用图表法小结有关内容。

民族 活动地区 政权名称 重要首领 与唐关系

突厥

吐蕃

回纥

南诏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1、唐的疆域:东到( ),西达( ),东北至( )以北和( ),南及(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2、唐太宗派兵攻打( )突厥,俘其首领( ),对他进行了优待。

3、唐太宗( )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 ”。

4、唐朝对西域的管辖:( )在天山以南设立( )都护府,( )在天山以北设立( )都护府。这些是唐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机构。

5、吐蕃是(

)的祖先,很早就居住在( )。7世纪前期,吐蕃首领( )统一各部,建立政权,以 ( 今 )为都城。

6、派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皇帝是( )。派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的皇帝是

7、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同唐朝已经“ ”了。

8、( )至今还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9、( )年,吐蕃与唐朝会盟。盟约里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

第五篇:[初中历史]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同步练习(成套) 岳麓版17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

[课标内容]

①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②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①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④通过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②结合课中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结合卡通问答中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③写一个关于隋炀帝功过的短评,进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

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③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大运河的开凿

2、科举制的创立

二、难点

1、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凿?

2、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3、就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和科举制的作用引导学生勇于多角度提出问题,共同探究,并做出解释。 [教学方法]

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导入新课]

一、隋朝统一南北

隋朝的建立,弄清楚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所在地。就定都长安,要求学生归纳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在此建都。隋统一南北讲清时间及所灭的政权。其意义结合“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讲解。

二、大运河的开凿

1、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2、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3、大运河的作用

三、科举制的创立

1、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2、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小结]

就隋的建立和统一南北的有关知识提问,指出隋开凿的大运河和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巨大。请一位学生简要归纳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 [课后活动与探究]

课后收集隋炀帝的有关资料,结合本课所学的有关知识,写一篇评价隋炀帝的短文。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1、( )年,( )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 )。

2、( )年,隋朝灭掉南方的( ),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3、605年,( )下令开凿大运河。

4、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通( ),南达( ),全长( )多千米。

5、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或作用: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 )和( )起了很大的作用。

6、开凿大运河的目的:隋朝统一后(

)。

7、开科举制先河的是( )。( )又创设( ),科举制正式形成。

8、隋文帝创立科举制的目的:改革( )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 )。

9、科举制打破了( )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 )的机会;同时,为统治者( )拓宽了道路。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10、隋末农民起义军中( )、( )领导的(

)势力最大。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

上一篇:初中历史考试质量分析下一篇:初中历史国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