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

2022-10-18

第一篇: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测试答案

E 2010年,全国批准成立了多少家出版集团

150120180100

E 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

1.5万亿美元1.5万亿元人民币1.3万亿美元1.3万亿元人民币

G 国内最大的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是

光线传媒上海优视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中电文广(北京)传媒双成影业(上海)有限公司

J 借助多媒体手段,把科技和古文化完美结合,创建了石窟科技博物馆的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Q 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源地是

法国 英国 德国 美国

Q 全国第一步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是

《鼎盛王朝•康熙大典》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

《印象•刘三姐》《道解都江堰》

R人均GDP突破多少美元,意味着居民消费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步入享受型、发展型?3000600050004000S 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是

德国美国日本法国

W 我国全面完成三网融合的时间是

2010年2025年2015年2020年

W 文化创意产业的两个重要特点是

政治性、公益性经济性、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社会性、政治性

W 我国盗版等违反知识产权的行为非常普遍,盗版给我国创意产业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上亿元上千亿元上万亿元上百亿元

X 下列城市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是

纽约伦敦 东京 北京

Z 在整个世界文化市场份额中美国约占

53%63%43%33%

Z 中国工业设计领先的城市是

深圳 上海北京 广州

第二篇: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创业文化建设

刘 瑛

在推进全民创业的进程中,如何提高吉林全民创业的内在品质,努力实现科技型企业的持续成长?笔者认为:“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专利技术为载体,推进科技人员创业,带动各类人员就业”,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科技与经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相互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推进创业文化的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是长春科技工作研究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长春市在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创业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收到了预期效果。

一、确立科技创新主题,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城市,经济如何才能快速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究竟差在那?笔者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后,再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创新创业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温州经济之所以发展速度快,得力于先进的创业文化。温州人把下岗当作转岗,而我们呢,把下岗当作失业;温州人凡事不空想、空谈,而是试着干,而我们呢?只想和看,干怕担风险;温州人凡事自己想,自己解决,而我们呢?等、靠、要,市场意识淡薄;温州人人人都想当老板,不愿当打工仔,而我们呢,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就心满意足了,创业欲望不强;温州人大钱要赚,小钱也赚,而我们呢?大钱赚不来,

1 小钱不愿赚;温州人只要有钱赚,什么苦都能吃,而我们呢?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工作挑着,检着干;温州人团队意识强,而我们呢?靠单打一发展的较多,在优势互补及团队合作方面较差;温州人不满于现状,总是追求进一步发展,而我们呢?当事业取得一点成绩后,有一种小富即安的满足感。温州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全民创业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推动一个地区发展振兴最根本的原动力。如何使全市各类科技人才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增强企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科研人员、大学生、研究生、农业技术人才等群体的创新创业意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创业文化建设,这是在推进长春科技发展过程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结合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全民创业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全民创业的工作部署,近年来,长春市以各城区、各行业为载体,开展了以科技创新促人才创业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着眼于营造科技创新创业氛围,强化科技创新发展意识,树立创新创业发展观念,优化创新创业发展机制,改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科技创新促人才创业、人才创业带动各类人员就业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到“支持创业,投身创业”中来,倡导“人人都是创业主体,人人都是创业环境”的观念,极大的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年来,长春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如长春市新星创业计划、长春市专利扶持计划、长春市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促进百户企业快速成长工程计划等政策,以各行业、城区为载体,以专利技术项目为主题,以创新创业人员为主体,

2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促人才创业,人才创业带各动类人员就业活动,经过反复广泛的宣传发动,开展专利技术进社区巡回展,举办专利技术项目推介会,进行创业扶持政策宣讲和指导,召开科技促创业暨再就业典型经验报告会等形式,在全市形成了“为人才搭建舞台,让科技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浓厚氛围。

二、努力塑造人文精神,树立创新创业理念

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引领创新创业发展,以什么样特色形象来展现城市独有的魅力,以什么样的创业创新环境来吸引人才、项目和资金。作为吉林省会,区位条件优越、科技力量雄厚、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创业文化建设,已从初期的口号逐步形成全市上下共同的创新创业理念和文化氛围,成为一种共同追求的创业目标,成为长春市科技创新与创业文化建设的集中体现。广大科技工作者动情的讲:“区域发展最根本动因不是储藏丰富的物质资源,不是充裕活跃的金融资本,不是原有的经济基础,而是人们内心涌动着的挥别贫穷、奔向幸福的强烈渴望,是人们内心涌动着的创业激情。”长春人文精神作为一种城市精神,首先体现在城市市民的创新创业观念上。军转干部孟宪昌教授深有感触的说:过去我是部队一名教官,只是把我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研究的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退下来后,我潜心研究的21项专利成果,已经有5项专利转化为商品,是党的富民政策好,给我们科技人员提供了一个创业机会,使我在创业过程中既得到了利益上的回报,又获取了精神上的需求。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认为,创业需科技领衔,

3 科技需与创业相结合。作为吉林省科技文化的中心,又体现在为市民营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环境中。如何依托社区宣传阵地,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养,民康街道健康胡同社区主任刘鹏举如实说:近几年,我们紧紧围绕贴近实际、心系百姓、服务于民这一中心,以弘扬科学文化精神、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科学文化思想和科学方法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充分利用社区网站、图书阅览室、科普宣传画廊、放映露天电影、举办专利技术推介会和科技创业典型经验报告会等有效宣传媒体,及时传递科技、科普信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参与的舞台和了解科技进步的窗口;依托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专门组织实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立社区(家庭)心理支持体系”,“反对邪教、保障人权”、“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倡议书”,“老少读一本书,弘扬科学文明,学习成功榜样,培养创新意识”,举办老年秧歌队、老年太极剑队、绿荫合唱团等科普文体等活动,形成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局面,为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

三、着力激活创业主体,培育创新典型示范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也是创业创新的主体。只要让群众的创业个性得到充分的解放和张扬,才有千百万充满创业精神和竞争活力的市场主体脱颖而出,才有千百万企业应运而生,经济发展才有持续增长动力。近几年,长春市以各行业、城区(社区)为载体,以激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为切入点,深入城区(社区)

4 巡回宣讲为什么要创业,怎样创业;筛选专利技术项目深入基层进行推介;讲解配套政策进行扶持;通过典型示范进行引领,贴近居民服务百姓的实践活动,形成了科技人员创业的生动局面。几年来,我市着力培育了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创业人员典型,它们中间有来长春创业的海归博士和农民,有硕士毕业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还有退休人员和大学教师等。它们的创新创业经历和典型经验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市影响颇深。金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海外学子。1997年9月,金磊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长春金赛药业,出任总经理。他利用国际先进的“分泌型表达技术”成功地研制出“金磊生长素”等基因工程系列产品全部为国家专利产品,开创了国内基因制药的先河,成为国内基因制药领域的一颗明星,海外学人创业成功的经典案例。去年,长春金赛药业成为国内唯一被指定为基因工程中试孵化基地的企业,同时也是吉林省唯一被指定为国家基地的制药企业,并获得了国家专项资金(2千万元)支持。公司总经理金磊说:“如果没有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不可能有金赛药业今天。” 截至2008年8月,企业自主研发上市的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润总额3亿元,上交税收7900万元。企业目前正在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力争在三年内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五年内达到30亿元的目标,成为吉林省生物基因药业的领头羊。青年农民李怀财2001年由蛟和市来长春创业,由他创建的草莓育苗科技示范基地已被列入长春市2001年农业创新计划和国家星火计划,经过几年的建设,基地

5 已经初具规模,经营面积已达200公顷,品种组合高效技术等多种科研成果用于生产,年产草莓苗3000万株。现已带动周边农民500户,培育草莓专业人员1000名,户增加收入5000元。2003创建长春长白瑞雪农科有限公司,目前,草莓生产基地已辐射深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基地面积2000多公顷,产品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颇受好评。对草莓产业在国内、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硕士研究生张晓莉,2002年组建创业团队,成立长春市联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及管理、技术咨询服务,他们研究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开发及推广系统平台建设被评为2003年中国科技商业计划书大赛优秀奖,该公司研究开发的提供培训管理系统、MAPONE平台科技管理网络系统等项目分别被中国农业银行长春培训学院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所应用。公司采用第五代开发语言的互联网系统快速开发工具WebFusion5.0,已通过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本产品被国家科技部专家授予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并得到吉林省科技厅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扶持,同时解决15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问题。张兆华原是长春一汽搞工企自动化的一名工程师,为了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农业上,2001年三人合伙投资80万元,组建长春市绿洲有机农业公司,他们研究的温室技术集成应用,被列为2003年长春市农业创新计划,目前温室的取暖、农产品的施肥和土壤、空气、水、肥料的控制,均采用太阳能集热系统、自产无公害沼气肥和臭氧消毒技术。引进国内外蔬菜新品种60多个,3个品种获2002年农博会金奖。公司应用生物技术组培的新品种提

6 供当地农民种植。退休职工逯永江工程师,利用三年的时间,投资十几万,研制成功数码影雕技术。该技术加工速度快、制造成本底、效果逼真,他将传统工艺数字化。应用在超硬材料上,能在石才、陶瓷、玻璃、水晶和玛瑙上刻绘出人物肖像、手迹名言等文字和图案。目前,这项技术成果已应用在长春息园墓地的墓碑人物肖像雕刻上,已有十几位下岗职工参加此项技术推广工作。实践证明,只有政府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与科技创新环境,每个创业主体才能释放出巨大的活力,从而真正形成科技创新与创业文化互动的局面。

四、突出强调以人为本,优化创业文化环境

建设新长春,发展新长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创业文化,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来展开,围绕创新来推进,围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落实。长春市在建设创业文化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培养创新创业文化的过程融入到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增强城市的创新动力之中,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为百姓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这是长春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提出的动员令,并要求全市人民把打造一流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与创业文化环境,长春市科技工作突出体现在为企业和科技人员搭介信息交流平台,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一是提供融资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参加制作商业计划书,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科技博览会、融资会、展会,面向社

7 会进行项目融资推介。几年来,全市共组织撰写商业计划书2000余件,参加各类项目推介会数十场,其中:专利技术项目1000余件,项目融资近5亿元;二是提供创业环境。引导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带着符合产业政策科技项目参加创业计划,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争取政府政策扶持。转化专利成果500余件,200余人应用专利技术创办了科技型企业,三是提供培训环境。本着干啥学啥、缺啥补啥的原则,创造条件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在朝阳区、绿园区、双阳区等乡镇、50多个村(屯),围绕项目市场开发、产品营销、效益分析及技术操作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深受农民兄弟的欢迎;四是提供项目对接环境。为民企和专利技术项目人牵线搭桥,如在六个城区100余个社区开展专利技术巡回展,在东岭等20个社区举办科技促创业典型经验报告会,在职工新村等30个社区组织技术项目对接会,形成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和实践的浓厚氛围;五是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立50个科技、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宣传专利技术保护政策,推介专利适用技术项目,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拓市场、搞营销、学技术,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真正认识到专利技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2008年长春市专利授权量达到1814件,其中:发明425件,实用新型1170件,外观设计219件,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长8,8%,23,5%,8,2%;六是提供致富信息环境。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科技信息网络体系、设立科普宣传和专利技术推介画廊等多种方式,广泛搜集农业科技信息,为种养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加收入开辟了广阔途径。

8 综述:几年来,长春市在围绕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创业文化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着力解决了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为创业文化夯实了民生基础。现在长春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既是建设创业文化的参与者,也是创业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科技创新促人才创业,人才创业带动各类人员就业的文化体系建设,正在长春市这座美丽、和谐的城市不断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长春市南关区科学技术局

2009年11月15日

第三篇:【汕头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科技创新 促进文化发展

【汕头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科技创新 促进文化发展【背景链接】

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

争力的高度,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应当以基地为依托、项目为载体,以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表现力、传播力和感染力为途径,以提升公共文化事业科技服务能力和加快培养创新创意人才为保障,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标准表述】

[意义]

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和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对文化发展和

文化传播的重大意义,是我们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避免处于文化守势、并以自己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取得国际性认同的重要前提。

[重要性]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以高新技术为

依托的“三网合一”,极大地开拓了文化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极大地丰富了文化工

汕头中公教育

作的新形态。同时,文化工作的新形态又催生了一系列新兴文化的业态,成为当今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预示了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可以说,科技进步与体制机制创新一样,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措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文化产品的艺术感染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第一,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

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要一手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一手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和创新体系,努力掌握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主动权。

第二,要加强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科技自觉,同时要推动科

技进步引领下的文化创新。具体而言:

一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在推动公

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传承和传播体系构建、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与古籍保护、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构建中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和提升作用。

二是要推进现代科技与文艺创作特别是演艺创作、生产相结

合,提升演艺产品的表现力并进而扩大其影响力。

三是要推动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交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并催生新的文化业态。

四是要明晰文化科技工作的目标,调整文化领域的学科布局,

促进系统内外的科技资源整合,积极吸引掌握核心或关键技术的科技人才投身文化建设。

第三,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要摒弃老观念、老思维。科

技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和新的文化表现形式,这一点,人们的看法一般不会有分歧。一些人疑虑的是,科技与文化特别是艺术,属于不同的思维范畴,如果以科技代替了艺术,或以外在的炫目包装淹没了艺术,岂不是本末倒置。这就需要我们既遵循艺术规律,又运用科技优势在创新文化生产方式上用力,使艺术与科技在统一和谐的辩证发展中,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产品。

总而言之,文化与科技紧密相关,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

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抓住当今时代科技

发展进步的难得机遇,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我国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文化与科技融合是一项创新性的重大课题, 必须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入地加以推进。

第四篇: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范 周: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动力。近十年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这条发展道路上,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要求。

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都是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由之路。应该说,科学把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辩证关系,意义重大。

满足群众需求为己任是二者的共同目标。当前人民群众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文化发展提出了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丰富文化消费的内容形式、创新文化服务的手段载体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显著特点是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特别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之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喷”之势。因此,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是人民群众生活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增加消费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就抓住了扩大消费的重要着力点。

纵观近十年来的文化建设进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成为重要的驱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一体化的加速,文化消费的方式不断发生新的变革,新的文化业态逐渐改变了文化服务的方式,服务形式的升级转型和服务手段的升级转型成为文化发展重要特点。我们可以注意到,将现代信息手段和时代元素融入文化下乡,广泛借助新技术、新媒体搭建新的传播平台,采用先进信息手段拓展文化服务领域和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样,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技为基础,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明显趋势。

十年来,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成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同样是市场规律与文化发展规律的结合,因此政府并不是公共文化服务惟一的提供者。创造一种激发全民关注文化、参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热情或激励企业投资、捐助公益文化设施或兴办中间组织、文化机构和行业团体的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有助于形成长效机制下多元互补、广泛参与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格局。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如此。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之一,社会力量参与和投入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五篇:推进科技兴农 促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为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建言献策,按照县政协工作统一安排,我委以“如何推进科技兴农”为题,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乡镇村社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科技兴农成绩明显

在本次调研中,调研组每到一个乡镇和村社,当地干部群众无不称赞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大都列举了如杂交水稻、玉米地膜覆盖、网箱养鱼、柑桔高桩嫁接、大棚蔬菜等一大批农业新技术应用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典型事例。华兴镇1998年遭受冰雹后,采用地膜覆盖重新种植玉米2000亩,每亩增产150公斤以上;安居镇杨寿村5社陈续明一家三口,发展大棚蔬菜一亩,自称年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像这种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例子,在我县农村举不胜举。这些年来,我县通过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粮食产量由2亿公斤增加到4亿公斤,再生稻生产一直居重庆先进行列;生猪出栏率由1978年的56%提高到132%,瘦肉率达到52.7%;水产品产量由1977年的115吨增加到现在的1万吨以上,居全市前三名,其中江河网箱养鱼达2000多吨,相当于10年前全县水产品的总量。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事实表明我县科技兴农的成绩是明显的。

二、当前我县科技兴农面临的主要问题

1、信息不灵。

深入村社,多见妇女儿童和老人在家劳作。“三

八、六

一、九九部队”坚持农业生产,这是目前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种田养猪,不如外出打工”,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客观反映。离乡背井,外出务工,缘于能赚钱的项目难寻,找不到合适的种、养、加致富门路。大庙镇万胜村支部书记黄昌修讲“搞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也不是找不到钱,如本村70多岁的老太婆汪龙凤发展养兔,每月能收入上百元。但项目确实难找,要找到一个适合本地条件又能赚钱的项目确实不容易”。在谈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项目时,乡镇干部普遍要求上面给项目,下达的项目要切合实际,要为农民解决销路问题,问及何不自寻项目,自找市场,大都反映,我们坐井观天,耳目闭塞,无从寻找。农民需要适合自己的项目,乡镇领导盼望上面带去切实有效的项目,县里也四处寻找项目。项目难寻,难在不了解市场行情,难在不了解外地发展态势,难在不知道适合本地情况的科技项目在哪里。一句话,难在信息不灵。信息不灵,已成为制约我县农民增收致富、制约我县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和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障碍之一。

2、创新不够。

调查中,干部群众都充分肯定了科技的力量,也就我县科技进步方面的问题提了一些意见。一是农作物品种和新技术更新换代较慢。如冈优22等稻谷品种已经严重退化、产量和品质都不如引种之初,需要近快更新换代。二是新品种、新技术缺乏明显优势。如k优4号,尽管口感较好,但外观特征不很明显,卖不起价,经济效益不很突出。农民需要有明显经济效益的新品种和新技术。三是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狭窄且严重滞后。近几年引进推广的农业科技大多只是涉及一般大田粮油作物和普通种养业,缺乏多样性和特色,而且加抛秧、玉米地膜覆盖、大五星枇杷、黄花梨等多系由各级行政从上到下逐步普遍推广或周围区(市)县引进的,缺乏个性,始终落后于周围地区,在科技进步上没有明显的超前性。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全社会重视科技进步的良好风气,要认真改进工作方法,支持走引进创新,试验示范,典型引导,加强服务、逐步发展提高的路子,扎实有效地推进科技兴农。

2、建设信息网络,彻底摆脱信息不灵的局面。

“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这是十五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建设信息网络,支持经济发展势在必行。希望以县科技信息中心为基础,增加设备、人员,内联各机关部门和各乡镇微机终端,外与“重庆之窗”、“中国电信163”等大网相联,实现铜梁与外界的广泛快捷联系,并不断收集整理县内外各种技术经济信息,建立和完善网络数据库。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都要狠抓技术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工作。为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彻底摆脱信息不灵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制约。

3、大力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经济竞争在于科技竞争,科技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难能振兴。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进一批如生物农业、特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高学位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在我县聚集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精英。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有重点、分专业、系统地培养一批如蔬菜种植、食用菌栽植、特种养殖等方面的农民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这些农民技术员把技术传授给各专业村、专业社、专业户的农民,扎扎实实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努力增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本领。

4、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学技术跃进

成熟就意味着衰败,没有创新就没有希望,跟着人家走,永远在人后。要实现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腾飞,必须建立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科技创新基金,为信息收集、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要提出科技指南,明确创新目标,为各技术业务部门确定创新方向;要按分解科技创新任务,压任务,加压力,增强紧迫感,并通过奖勤罚懒的措施推进科技创新。要与国内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取得紧密联系,收集掌握最新科技成果动态,及时组织调研引进,认真进行试验示范,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形成引进试验示范一批、储备一批、普及推广一批的技术创新格局,不断地用最新科技成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5、改革科技体制,建立技术服务中心,把农业科技人员与农业生产真正捆在一起。

目前,我县农民得不到必要的技术服务和新技术推广困难,除农业科技人员不足不齐和农村专业化程度较低不便服务的客观原因外,还存在科技人员拿工资吃皇粮,服务好坏一个样这一本质上的问题和科技推广中风险承担乏力的问题。为此,需要逐步改革现有农业科技体制,在农村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乡镇,试点组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采取一年保工资、二年减拨款、三年自找的方式,逐步从技术服务目标任务与财政拨付工资挂钩,向服务收入与农户增收挂钩的方向过渡,逐步把技术服务与农民增收、农技人员与农民利益捆在一起,改变目前技术服务与农业生产脱节的局面。同时,县里要筹措资金,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公司通过参股投资方式支持科技项目,为项目承担风险,从项目取得回报,走出一条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路子。

6、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技进步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科技投入,就没有科技进步。朱总理讲:“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精简机构,减掉一半的人,把钱省下来贯彻科教兴国方针”。我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抓紧解决,要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科技投入条例》关于县级科三费达到本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支出1%的要求;要保证农业投入资金,并将农业投入中划一部分专门于农业科技进步;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积极向社会筹措科技发展资金,发动全社会支持我县农业科技进步,努力创造我县农业科技质的飞跃。

上一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方案下一篇:村级五好支部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