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探析

2022-09-10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宿舍是最重要的生活学习休闲场所,宿舍成员往往要在这里共同生活三到四年。大学宿舍可以说是个微型的“小社会”,舍友之间的关系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是大学生最重要的最敏感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集中反映。如何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有个愉快的心境度过整个大学生活。

1 导致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

1.1 生长环境的影响

一是贫富的差异。社会上的贫富差异自然也扩展到了大学校园。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花钱不在乎,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则要精打细算,即使碍于情面服从大家,心里也会有些不快。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与经济状况相当的学生来往,家庭条件不好的也只是与同类同学交往,或独来独往。

二是城乡、地域的差异。社会发展带来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城乡差距的不断加大,这种城乡差距也促成或加深了城乡学生间的隔阂。有些城市学生认为农村学生见识少、土气、乡巴佬;后者则认为前者冷漠、市侩、小气。地域差异有时也会引起成员间的人际冲突。

三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差异。一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的意识,不会替别人着想。他们对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人际冲突和矛盾的应对知之甚少。往往凭直觉、凭情绪、凭经验来处理各种人际问题,以至于弄巧成拙,导致各种人际冲突的发生。

1.2 生活习惯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外向,整天说个不停,有的人内向,则少言寡语;有的人早起早睡,有的人早上不起晚上不睡;有的人独善其身,有的人广交朋友。这样一来,喜欢晚上看书的人影响早睡的人休息,爱卧谈的人搅扰不善言辞的人,爱静的人被朋友多的人搞得烦躁,而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又一时难以改变。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因生活习惯相差太多而要求调整宿舍等。严重者导致神经衰弱、抑郁症,有的甚至休学、退学。

1.3 个性品质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往往直接影响着他的交往质量。调查表明,大学群体中人际交往质量不高的人往往表现出“嫌弃型“个性特征。一种是具有攻击性特征,如争强好胜,嫉妒心重,报复心强,不懂得尊重别人等。这种个性会挫伤别人的自尊心,让人没安全感,使他人敬而远之、望而生畏;另一种具有退缩性特征,如害羞胆怯,敏感多疑,过分自卑,自我封闭,依赖性强等。与这样的人交往,让人觉得很累,也会引起同学对他的疏远。

1.4 交往知识和技能匮乏的影响

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科学的交往知识和技能。大量的事实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时间、空间越大,精神生活往往越丰富、愉悦;而人际关系不良,不合群的大学生常有更多的烦恼和难以排除的苦闷。但是在紧张学习中的大学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学习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在人际关系中,他们往往凭直觉、情绪和经验来处理自己所面临的各种人际问题,因此很难适应新环境下复杂的大学生活,从而导致各种人际冲突的发生。

2 建立和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思考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处理是否及时、妥当,不仅关系到高校学生管理的质量,而且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事件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妥善处理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积极探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对策,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新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大学生自身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2.1 要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强自身修养,养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

2.1.1 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是建立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基本保证

大学生在宿舍生活中,成员之间应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彼此相互尊重,增进交往。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时也是相对应联系的。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从而真正实现自我的尊严。所以,引导大学生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是形成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基本保证。

2.1.2 以诚待人,是建立良好窗宿舍人际关系的前提基础

在大学生宿舍环境交往中,待人接物要以诚为本,能否以诚待人,是评价同学之间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的主要标准。同学相互间的理解、尊重是以相互间真诚相待为基础的。真诚还可以使人在交往中随时获得别人的信任,并把那些具有同样优秀品质的人吸引到自己的身边,建立和谐的社交圈。

2.1.3 理解和宽容,是维护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要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求同存异,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别人。宿舍集体生活中更是如此,处处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与人为善,才能与脾性不同的人和平共处。

2.1.4 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是建立和维护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要明白宿舍人际交往的主动权在于自己,就能够以豁达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无论是对待批评,还是赞扬,都不会过于在意。大学生若能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动征求别人意见、主动帮助他人、主动与他人言归于好、主动改善自己,这都是建立和维护良好宿舍人际关系有效途径和策略。

2.2 学校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

2.2.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尊重、理解、宽容、信任等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引导学生科学的认识和对待自己、认识对待他人、认识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2.2 利用各种形式开设人际关系学系列专题讲座

向大学生讲授人际交往的意义、人际交注的艺术、人际冲突的原因以及人际冲突的应对策略等相关知识,丰富大学生人际交往知识,提高大学生人际交认知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2.3 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温馨的宿舍环境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这既能使学生感到生活充实有意义,又能增强宿舍成员之间的感情和团结协作意识。从而引导学生把宿舍办成文明、优雅、舒适、温馨的大学生之家,成为大学生的心灵驿站。

摘要:宿舍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学习休闲场所,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最重要、最敏感的人际关系。能否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有个愉快的心境度过整个大学生活。笔者通过探析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思考如何建立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思考

参考文献

[1] 陈德静.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江苏高教,2004(1).

[2] 冯友梅.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新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1(23).

[3] 孔剑平.学生公寓管理的新思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4] 林文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性教育[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上一篇:初中数学分层次开展学生主体教育的探究下一篇:香港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对我国加工贸易公司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