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热点专题

2022-07-30

第一篇:政治高考热点专题

2013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一

热点专题一

共筑中国梦想实现人生出彩

【命题猜想】

特别提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今年高考政治和各科命题的重要背景,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于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要站在这样的视野上把握命题意图,提升思维层次,在高考答题中“出彩”。从政治学科来说,要注意结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通知的“要求”,结合考点,把握好相关内容。

1、学生要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已经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明确“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属性。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政治生活角度: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

生活与哲学:人民群众的历史低位——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如何做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文化生活角度: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作用;②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③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①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教材P6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产生之日起就始终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百折不挠地奋斗)

②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三方面意义可以理解为“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③ 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④我国现代化建设成绩辉煌,经济社会出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能力。

⑤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生活与哲学角度: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中国梦与个人梦。

此角度非常重要!需要下大力气深刻理解,认真把握!! 生活与哲学角度:

视角一: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深刻领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发展好而努力奋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有梦想(崇高理想、正确价值观、奉献),有机会(社会提供的条件),有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提高素质),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知识都要引起重视。 具体角度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实现中国梦为实现人生价值、“人生出彩”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我们要珍惜和利用大好机会和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②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要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⑤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树立崇高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结合起来,在追求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教材P109关于理想的知识要重视) „„等等。

视角二:整体与部分、量变与质变(见例题) (3)中国梦与世界梦。(见例题)

【典题示例】

1、(2013临沂二模)

2、(2013潍坊一模、二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构建,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为之努力。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5分)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2)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9分)

材料三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条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8分) (4)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实现中国梦的三条路径体现的方法论原则。(6分) 【参考答案】

(1)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个人梦和中国梦也是紧密相联的。(1分)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2分)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积极完善自我,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石。(2分)

(2)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3分)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利的精神滋养。(3分)③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3分)

(3)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分)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国

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助推中国梦的实现。(3分)③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2分)

(2)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分)②弘扬中国精神体现了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2分)③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分)(若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2013济南、德州二模) (济南二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某校高三(2)班同学开展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1)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8分) 材料二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美好的梦想是发展的奋斗目标,也是前进的强大动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才能实现“中国梦•我的梦”。

(2)据材料从哲学上说明,为实现梦想我们应如何做到“求真务实”?(6分)(青岛二模) (3)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去实现中国梦?(6分)(德州二模) (4)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梦”提出的现实意义。(7分) 【参考答案】

(1)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国精神。②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③弘扬中国精神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8分。①要点2分,②③要点中每分句1分)

(2)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将梦想变成现实。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推动梦想的实现;③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实现梦想。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在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实现梦想。(6分。每要点2分,每句1分,最高给6分)

(3)

(4)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成长和民族国家的发展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梦的提出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原动力;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提出中国梦可以激发人们追逐梦想的精神;③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若从“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的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4、(2013淄博二模)

“中国梦”凝聚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2013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材料一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1)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弘扬中国精神?(7分)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的要求,2013年2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二全会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为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点是,紧紧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

(2)从“认识社会”角度看,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哲学依据及基本内容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6分) 【参考答案】

(1)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1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1分)中国精神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1分)

②要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分)弘扬中国精神就是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分)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分)只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从而实现中国梦。(1分)

(2)主要哲学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分)

其基本内容是: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分)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1分)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1分)

(3)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1分)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创新政府,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服务能力;(1分)有利于政府依法

行政,建设法治政府;(1分)有利于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建设廉洁高效政府;(1分)有利于实现政府的宗旨,促进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更好地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1分)提高政府权威和公信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1分)

5、(2013北京房山、丰台二模)

(北京房山二模)

材料一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提出,为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1)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实现民富国强为什么需要中国梦?(12 (北京丰台二模)

材料二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为什么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精神。(10分) 材料三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只有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的哲学依据。(4分) 【参考答案】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会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3分)中国梦有利于国强民富、民族振兴。(2分)。②价值观的具有导向作用,(2分)中国梦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的正确价值选择,(2分)实现中国梦有利于人民幸福。(2分)

(2)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分)伟大的中国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是团结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3分)弘扬中国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从而有利于实现中国梦。(3分)中国精神能够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将中国梦变成现实.(2分)

(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梦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变成现实。(4分)

6、(2013北京东城二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实现“中国梦”,经济富强是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多年居世界第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必将更加注

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注:(1)投资率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发达国家在20%左右,世界平均投资率为25%。(2)增量资本产出率是投资与增量产出之比,简单讲就是每增加1元钱的国内生产总值,需要投资几元钱。是反映投资效率最重要的经济指标。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增量资本产出率一般为2到3之间。

(1)图10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2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解决图10中反映的问题,国家、企业应如何作为。请参实现“中国梦”,文化复兴是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再次闪耀光芒。

(3)从《文化生活》角度,简述中华文化复兴的意义。(6分)

实现“中国梦”,政治民主是保障。“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是政治民主的重要表现。有评论指出:要把“权力关进笼子”,还需“把权利放出笼子”。

(4)从政府和公民角度,分析“把权力关进笼子”和“把权利放出笼子”的关系。(10分) 为实现“中国梦”,习主席号召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的进步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5)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青少年在“圆梦”过程中,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9分)

(1)我国投资率较高,投资效率较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3)复兴中华文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第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中华文化复兴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第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有助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第三,由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从而有助于提升我国国家形象;第四,世界的发展,需要从中华文明中吸取营养。(6分)

(4)“把权力关进笼子”是指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不能滥用人民和法律赋予的权力;“把权利放出笼子”是维护公民的监督权。权力是把双刃剑,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监督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维护公民的监督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打造廉洁高效、有权威的政府。(10分)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也是每个中国人实现自己理想和价值的过程。作为青少年,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实现理想,走向成功。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自己奋斗。(9分)

第二篇:高考政治 时事热点专题 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

2012高考时事政治热点专题: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

【时事背景】

2011年9月21日上午,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的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26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港澳台地区的近百名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文化传统、价值观与人权”,下设“价值观与人权”、 “文化传统与人权”以及“人类尊严与人权”三个分议题。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王晨在会见出席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的外方代表时表示,中国愿在人权领域与世界各国平等对话、加强合作,在完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国际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创新试题】

人权是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重大问题,各国因国情和文化传统不同,对人权的理解也不同,不应该用一个标准、特别是西方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国家的人权。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是

A.自由和平等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B.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权高于一切

C.保障人权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

D.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

D.矛盾具有普遍性

近年来,中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中国的人权保障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据此回答3~4题。

3.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权的根本原因是

A.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C.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国家权力由人民直接行使

4.中国人权事业之所以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是因为

①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

②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③中国已经由民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

④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权事业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谱写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据此回答5~7题。

5.党和国家重视人权事业,说明

①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在发生转变

②党和国家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党和国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党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我国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权事业发展,说明

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坚持把发展人权事业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宗旨

③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④把依法行政作为树立政府权威的主要途径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7.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物质与意识的统一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D.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8.发展人权事业必须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下列属于民生问题的是

①依法治国

②就业

③教育

④医疗

⑤住房

⑥社会保障

⑦对外交往

A.①②③⑤⑦

B.①③④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⑦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原则,庄严载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据此回答9~10题。

9.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

B.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正确行使政治职能

D.在政府的领导下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0.中国政府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原则,有利于

①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②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

③体现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④人民直接管理自己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本届论坛下设“价值观与人权”“文化传统与人权”“人类尊严与人权”三个分议题,中外人权专家纷纷就此阐述观点、交流意见。据此回答11~12题。

1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要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B.各民族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

D.只有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才能称誉整个世界

12.从哲学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A.要着重把我矛盾的主要方面

B.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C.要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D.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3.美国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度人权国别报告》,不改颐指气使的偏见与傲慢,点名批评了俄罗斯、中国等世界近百个国家。这份报告遭到我国政府的严厉反驳。材料表明

A.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当今世界重要特点

B.我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政策宗旨

C.国家性质的不同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D.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14.2010年10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过去一年间我国在促进与保障公民各项基本人权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了解。我国在促进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

①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的特点

③我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④人权高于主权,促进和保障人权需要加强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5.巴勒斯坦人民经过了几十年的斗争,至今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不能行使国家主权以维护自身利益。这说明

A.人权高于主权,没有人权,国家便不能有效行使国家主权

B.主权高于人权,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C.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D.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4

1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 “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将人权的普遍性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权事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

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1~5:DCBDC

6~10:BCCBA

11~15:CDDBB

16.(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将人权的普遍性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这体现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3)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权事业发展。这体现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尤其是科学理论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4)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

第三篇:2018年高考政治 小热点专题预测 关于北京冬奥会

2018年高考政治资料

冬奥会“北京八分钟”用科技诠释唯美中国

2018年2月25日,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亮相。设计巧妙的故事情节,神奇独特的人工智能和演员互动,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北京8分钟”为全世界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视听盛宴,同时宣告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再次向世界发出邀请,四年后来北京共赴一场美丽的冰雪之约。 憨态可掬的熊猫起舞,潇洒帅气的冰上演员,绚丽夺目的时光交换,充满科技含量的机器人和冰屏旋转„„“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世界。

演员和机器人配合得天衣无缝,用绚烂的色彩和线条,先后勾勒出中国结、龙、凤凰、长城等充满浓郁中国元素的图案,还有国家大剧院、“天眼”望远镜等体现当代中国建筑和发展成就的造型。整个表演,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特色,充满科技元素,堪称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

热点理论解读

1.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北京8分钟”整个表演,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特色,充满科技元素,堪称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必将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2.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北京8分钟”利用各种鲜艳夺目的色彩、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中国国宝熊猫的卡通形象向全世界发出了邀请。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全世界朋友相聚北京的主题,表演融合了中国的高科技技术和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文化。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北京8分钟”用绚烂的色彩和线条,先后勾勒出中国结、龙、凤凰、长城等充满浓郁中国元素的图案,还有国家大剧院、“天眼”望远镜等体现当代中国建筑和发展成就的造型,体现了文明古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和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北京8分钟”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及冬奥运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5.坚持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北京8分钟”的完美呈现 ,是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新题速练提能

1.8分钟表演的主题是欢迎全世界朋友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表达欢迎的心情和热情。表演是通过现代方式来演绎,有两个特点,一是人工智能参与,人工智能和演员一起来完成表演。二是通过互联网和中国人有一个互动,大家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参与表演。以下对人工智能的正确理解有( )

A. 人工智能从根本上改变了意识活动的主体性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意识活动能把理想变为现实 C.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D. 人工智能同人类思维活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亮相。用绚烂的色彩和线条,勾勒出中国结、龙、凤凰、长城等充满中国元素的图案,还有国家大剧院、“天眼”望远镜等体现当代中国建筑和发展成就的造型。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特色,充满科技元素,堪称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2017年12月15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在国家游泳中心正式亮相(如下图),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联系材料回答3-4题。 3.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的设计

①作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源于生活,形象地展示了冰雪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

③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生动彰显了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和文化魅力 ④以汉字为灵感,表明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日益成为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 从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的设计中可知( ) ①艺术创造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想象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 ③人的主观能动性可突破事实的束缚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5.以下分别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运动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文化既是高雅的又是通俗的 C.文化既是稳定的又是多变的 D.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6.2018年2月25日,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亮相。设计巧妙的故事情节,神奇独特的人工智能和演员互动,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北京8分钟”为全世界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视听盛宴,同时宣告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再次向世界发出邀请,四年后来北京共赴一场美丽的冰雪之约。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北京8分钟”完美呈现的文化意义。 参考答案:

①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及冬奥运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04 云南鲁甸地震

2015年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04 云南鲁甸地震

一、背景材料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震级不算大,却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截至8月5日14时30分,地震共造成昭通市398A死亡,12人失踪,I 927A受伤;曲靖会泽12A死亡。

鲁甸地震灾情时刻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8月4日,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总书记急飞灾区察看灾情,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一上飞机,李克强就召开紧急会议,听取国家有关部门和人民镌放军、武警部队负责人汇报。李克强强调,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科学有力举措抓紧救援,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李克强提出八点要求:第一,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必须抓住一切可能,充分用好48小时、72小时黄金救援期,尽最大努力搜寻失踪者,营救埋在废墟下的群众,不到最后绝不轾言放弃。第二,高度重视次生灾害,防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微信”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成了谣言、诈骗等不良信息传播的代替集散地,甚至造成社会恐慌,引发公共事件。③我们既要看到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危害,并通过网络立法对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依法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生新的伤亡。要加强监测,注重科学救援,做好当地群众和救援力量的安全防护。第三,进一步加强救治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伤员救治。第四,抓紧做好受灾群众过渡安置,要继续调集粮食、帐篷、防疫药品等物资,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有干净水喝,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第五,及时充分公开灾情和救灾信息。第六,借鉴四川芦山抗震救灾经验,以地方为主形成统一指挥体系。第七,开展生产自救。要动员群众在灾难中奋发自救,抓紧恢复生产。第八,做好恢复重建准备工作。要尽快打通受损的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为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提供生命线保障。

8月6日,李克强专门打电话给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详细询问救援进展情况,对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了“三个确保”的要求:一要尽最大努力减少伤残和死亡,确保生命不息、救援不止。二要加强对次生灾害的预警、排险和救援工作,确保不因工作不到位导致新的人员伤亡。三要切实加强后勤保障,确保灾区群众和救援队伍的基本生活。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1.经济生活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李克强表示,国家将加大对云南抗震救灾的支持力度,在前期下达6亿元应急救灾资金的基础上,再增加16亿元应急救灾资金。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在争分夺秒生命大营救的同时,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安置也同步展开。相关部门调集粮食、帐篷、防疫药品等物资,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有干净水喝,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2.政治生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李克强指出,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必须抓住一切可能,充分用好48小时、72小时黄金救援期,尽最大努力搜寻失踪者,营救埋在废墟下的群众,不到最后绝不轻言放弃。

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李克强对媒体强调,政府正采取一切措施,担起应担的责任,抢险救灾,不留遗憾。这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有利于树立政府的威信。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其先进性是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的。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鲜红的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抗震救灾最前线。广大党员干部在第一时间纷纷挺身而出,不顾安危,冲锋在前。 3.文化生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全国各界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活动,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地震发生后,海内外侨胞纷纷伸出援手,支持震区救灾,体现了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地震常识。针对网络上出现的各种有关地震应急的流言,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发布了经常被传播的错误地震常识,以提高公众辨别能力。 4.生活与哲学角度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李克强要求云南省有关部门针对灾区地形复杂、地质破碎、余震不断的实际情况,建立灾情报告制度,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24小时监测,完善应急预案。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李克强指出,要科学有序开展救援工作,既要发挥不怕艰苦、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又要注重自身安全、科学救援,防止在救援过程中发生新的人员伤亡。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地震发生后,我国自行研制的无人机先后起降作业多次,为地图绘制提供了珍贵的参考依据。这些数据为合理分配救援力量、选择安全救援路线、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以及灾后重建选址等方面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参考。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李克强要求尽快打通受损的道路、电力、通讯等基 2 础设施,为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提供生命线保障。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机构的有序性。李克强强调,为了保障救灾的有序有力、科学有效,抗震救灾由地方具体负责,国家将继续全力给予支持。云南省要进一步做好军、地救灾力量协调,做到信息共享、步调一致、协同作战,齐心协力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李克强指出,要及时为受灾群众提供农资等补助,动员群众在灾难中奋发自救,抓紧恢复生产,使人民群众勤劳勇敢的精神更好被激发出来,树立战胜灾难的坚定信心。

三、能力测试

1.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纷纷加入抗震救灾和爱心捐助活动中来,化爱心为行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说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李克强感谢记者在震区的报道。他说:“通过你们的声音向外界传达当地的人民是有能力、有信心、有力量战胜灾害的,也向世界表明,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战胜灾难,重建家园。”当地民众战胜灾难的信心源自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③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积极履行其职能 ④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李克强要求,准确、客观发布灾情和人员搜救、医疗防疫、受灾群众安置、基础设施抢修等工作进 3 展情况,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增强各界信心,为抗震救灾提供重要保障。这要求领导干部必须

①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④赋予公民知情权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14年8月8日《北京晨报》载文指出:据国家防总消息,云南震区红石岩堰塞湖应急排险处置方案已确定,将在堰塞体顶部开挖底宽5米、深8米、坡比1:1.5的泄流槽,在道路抢通、施工设备和人员进场后,预计需要5天工期。云南鲁甸6.5级地震引发正在建设的红石岩水电站上游一处山体滑坡(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火德红乡红石岩村),造成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江边村委会区域内牛栏江堵塞形成堰塞湖。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

②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徐和平介绍,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灾区实情,做出了灾区灾后的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制定了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建立了监测点70多个,加强症状监测和水质监测,对集中安置点、厕所帐篷等重点区域进行消杀。这表明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其实,救灾的进步与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的进步与不足。透过鲁甸地震等一系列灾害的应对,我们明显感受到国家治理的进步,也体现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救灾的进步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论是救灾还是发展国民经济,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任重而道远。从辩证法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当天,成都军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成立现场救灾指挥组立即赶赴灾区。2 000余名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受灾群众送去食物、帐篷和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交 4 通部、铁道部、卫生部、中国地震局等有关部门也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支持抗震救灾。解放军、武警部队坚决贯彻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积极组织力量,配合当地政府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试从经济生活角度说说政府应如何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9.材料一 云南鲁句震区群众的处境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争分夺秒救人,齐心协力救灾,是中华民族面临的重大任务。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少数人借着震情散布谣言,或者插科打诨,博人眼球。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利用人们的善良和对灾区的关切,以虚假短信、冒牌网站等方式设立陷阱,骗取钱财。“北京市政府号召市民捐款遭前所未有抵制与唾骂”一文也在网上疯转。文中称北京市民政局在微博公布捐款方式和账号后,两个小时内收到7万多条微博,多为网友“抵制捐款”。为此,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8月5日特意澄清:“号召捐款遭抵制是谣言。”他解释说,此文明显是将过去水灾情况嫁接到这次地震上。“民政局目前没有面向社会号召捐款。我们只是打开了可以接收捐款的平台,为有捐款意愿者提供方便。”

材料二 当负面消息接二连三在网络上曝光,总有一些感动人心的故事在抗震救灾中上演:龙头山镇龙泉社区唐支书8位亲人离去仍坚守在抗震一线,官兵携带食品进入灾区救援却饿晕在做饭的灶台上„„ (1)针对网络谣言现象,有人认为需要对网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2)传递正能量,你我都是践行者。请说说你准备在平时生活中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并说明其哲学依据。

第五篇: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1期)专题08 文艺工作座谈会

2015年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1期)专题08 文艺工作座谈会

一、背景材料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对当前文艺现状发表了看法和评论,对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创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1.文化生活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文化塑人生。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 1 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制度核心价值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坚持人民中心创作导向。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2.生活与哲学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善于抓重点。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高潮,既有百花齐放的丰富,也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

坚持辩证否定观。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既继承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髓,又为新形势下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工作指出了发展方向。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 2 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三、能力测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回答 1-5题。 1.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表明文艺

①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决定人的全面发展

④塑造人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这启示文艺工作者要

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②努力改造腐朽文化 ③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之所以至今仍释放出深沉的感召力,是因为

①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④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3 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这表明

①意识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错误意识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回答6-9题。

6.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这反映了

A.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B.机械化生产阻碍文化发展 C.文化市场色彩斑斓

D.文化消费促进生产的发展

7.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为此文艺创作

①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②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 ④坚持以市场为中心创作导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高潮,既有百花齐放的丰富,也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这一判断坚持了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C.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D.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9.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文艺创作抄袭模仿、千篇一律否认了

①矛盾的特殊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 ③事物发展从量变开始

④辩证否定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文艺需要人民,人民需要文艺。回答10-14题。

10.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这句话表明

A.艺术创作源于作者灵感

B.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4 C.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来源

D.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11.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表明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12.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创作要要虚心向人民学习

B.创作要反映人民的心声 C.创作要把人民作为鉴赏家

D.创作不应该考虑市场需求

13.漫画启示我们促进文艺创作要

A.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D.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14.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是基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⑴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怎样促进我国文艺繁荣发展。

⑵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就促进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5 6

上一篇:志愿者部面试流程下一篇:执业医师聘用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