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2022-06-27

第一篇: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2011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梅河口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

为摸清动物疫病发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掌握本地区主要动物疫病的发生规律,科学评估动物疫病的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为动物疫病预报预警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结合农业部、吉林省有关文件要求,按照目标明确、系统规范、科学有效的工作原则,制定本方案。

一、职责分工

(一)梅河口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负责全市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技术指导工作,制定和发布全市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成立由梅河口市畜牧业管理局防疫科和梅河口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工作人员组成的市级动物疫病流调队,组织实施畜禽和宠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定期向通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二)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辖区内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依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具体工作方案;并组建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由专人负责,具体实施辖区内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定期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报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三)村级防疫员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动物饲养和动物疫病发生情况的日常统计和巡查工作,认真填写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和动物存栏调查表,并定期上报乡镇畜牧兽医站。

二、流行病学调查范围

梅河口市的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覆盖面要求达到100%,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调查区域

涵盖全市21个乡镇,其中梅河口市城区以宠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为主;其它乡镇以畜禽重大疫病和常发病调查为主、宠物疫病调查为辅。

(二)调查对象

包括养殖场/户、动物诊疗机构(含畜牧兽医站)、屠宰场、等。

(三)动物种类

包括鸡、鸭、鹅、猪、牛、羊、马、、犬、猫等。

(四)疫病种类

1、重大传染病。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猪伪狂犬、猪蓝耳病、布病、结核病、马传贫、马鼻疽、炭疽、疯牛病、痒病、狂犬病、布鲁氏杆菌病、弓形虫、等。

2、常发疫病。包括:猪圆环病毒病、禽白血病、衣原体病、细菌性疾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腺病毒、犬冠状病毒、猫瘟热、猫白血病、猫传染性腹膜炎等。

三、工作内容

(一)市级流行病学调查

1. 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流调点,通过部分实际调查结果来推断整个动物群体的一种

统计调查方法。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星期到2个乡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每个乡镇负责4个养殖场及10个养殖农户的联系和确定工作。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填写流调表、临床解剖、采集病料并开展实验室检测等形式进行,诊断结果和防治建议于7-10个工作日内反馈。

2、流行病学定点调查

通过有代表性的定点抽样调查,更准确地了解梅河口市动物疾病的流行状况,定向监测动物疫病流行的变化情况,为宏观和科学分析评估、预警动物疫情、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在本辖区内设立猪、鸡、牛、羊四种动物各一个饲养场做为市级定点调查对象,负责日常疫病动态观察,每周填写《养殖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并按规定时间上报;每月至少收集和留存病例样品四份以上(同畜种或不同畜种),以备市兽医实验室及时接样诊断。

3、流行病学紧急调查

当梅河口市区域怀疑或确认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疯牛病和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出现、猪瘟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特征出现明显变化、牛瘟等已消灭疫病再次发生时,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紧急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程序,组织实施现地调查,填写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根据调查情况,流调队要描述动物疫情现状(空间、时间和群间分布等),分析疫病来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形成调查评估报告。怀疑疫情扩散时,应在高风险地区开展追踪调查。

4、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围绕特定目的,灵活设臵的调查项目。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全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问题影响因素,适时开展各种专题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二)乡镇级流行病学调查

各乡镇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月至少对猪、禽、羊、牛养殖场各2个,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关于紧急流行病学和专项流行病学调查,各乡镇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制定流行病学调查预案或方案,并根据需要积极配合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相关工作。开展常规流行病学调查时应包括以下信息来源:

1、畜禽养殖场:地理特点、饲养数量、疾病种类、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治疗情况、损失程度,免疫情况等信息;填写《养殖场流行病学调查表》。

2、 动物诊疗机构(包括乡镇兽医站):通过对辖区内动物诊疗机构的调查,了解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填写《动物疫病诊疗机构畜禽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和《动物疫病诊疗机构宠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3、 屠宰场:通过对屠宰场检疫过程中,发现疾病的流行情况并填写《动物屠宰场动物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4、 动物饲养数量动态调查:通过对辖区动物的引入和转移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辖区内动物的饲养情况并填写《动物存栏情况调查表》。

四、分析评估与信息交流

(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辖区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工作机制,结合本地畜牧业生产、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数据,定期评估疫情发生风险。

(二)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对疾病诊断结果及时反馈养殖场,指导畜牧生产,要及时与各调查点交换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意见。

五、其他工作要求

1、各乡镇兽医站于每月十五日前将流调情况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

2、市动物疫控中心于每月二十日前将流调情况报通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

3、各乡镇兽医站于每月二十日前上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月报表》。

第二篇:动物疫病流行状态调查报告

为尽快掌握当前动物疫病流行状态,进一步强化防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泌阳县畜牧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等对全县畜禽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调查情况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为搞好这次动物疫病流行状态调查工作,县畜牧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全县进行了大范围地人员培训,共培训乡、村两级动物防疫人员289人,充分发挥了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的作用,为顺利开展这次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调查结果

(一)基础情况调查

目前,全县牛、羊、猪、禽存栏分别为:71万头、70.3万只、48.2万头、470万只,规模养殖比例分别为45%、62%、75%、80%。

(二)动物疫病发生情况

1、出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点1个,发病点为*乡*村委吴庄组*养猪场,发病数为76头。

2、出现猪瘟疫点 6个,发病点分布在*乡*村委、*乡*村委、*乡*村委 、*乡*村委,发病数共为114头。

3、链球菌病散发点6个,发病数为23头。

(三)调查结论

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目前我县疫情形势基本稳定,只是有几种疫病在相对短的时段散在发生。但我县畜禽养殖量大、流通范围广、交易频繁,春季集中免疫抗体水平已有所下降,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第三篇:2009年太平镇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监测、调查方案

为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状况, 了解疫病发生情况和流行规律,评估动物疫病发生风险,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能力,规范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按照目标明确、系统规范、科学有效的工作原则,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分工

(一)组成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吴凤海

副组长:马文利

组员:窦华通韩永彬师艳松季云东及各村防疫员

二、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一)范围

1.怀疑或确认发生以下情况时,由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1)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

(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布氏杆菌病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病率或流行特征出现异常变化;

(3)小反刍兽疫、疯牛病、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

(4)牛瘟、牛肺疫等已消灭疫病复发;

(5)新发病以及其他呈暴发流行或病因不明的疫病。

2.发生其他动物疫情时,由区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本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 必要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二)工作目的

1.查明病因,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

2.确定疫病的可能扩散范围;

3.预测疫病暴发或流行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

4.评价控制措施效果。

(三)工作程序

1.兽医站接到紧急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信息,进行初步调查,并按规定报告疫情。由当地区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本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2.现场调查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后,应参照相关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设定的有关内容,调查疫情现状,追溯疫病来源,追踪病原去向。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他动物疫病发生时,可参照上述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开展调查。

3.现场调查人员应根据调查情况,描述动物疫情的空间、时间和群间分布,分析疫病来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必要时,应在高风险地区开展追溯和追踪调查。

4.对于特定重大动物疫情,要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组织开展经济损失和防控措施评估等专项调查。

(四)报告

兽医站要明确专人负责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表填报工作。

三、定点流行病学调查

(一)常规流行病学调查

1.每年6月份填报上畜牧业生产、屠宰加工和流通贸易信息;

2.月底前填报上月畜禽产品价格信息。

(二)重点动物疫病抽样调查

通过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以及畜禽养殖场致病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定期抽样调查。

1.禽病调查。

(1)目的:分析禽群主要疫病种类和经济损失,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感染发病情况,评估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效果,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2.猪病调查。

(1)目的:分析猪群主要疫病种类和经济损失,了解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牛粘膜病、猪链球菌病及猪圆环病毒等主要猪病病原感染状况及发病动态,开展分子流行病学和病原遗传演化规律研究,判断猪群疫病可能发展趋势,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2)范围:在辽宁、河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云南、四川、陕西等10个省份,各选择3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以所在县为重点区域,选取一定数量的养殖场户和屠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

(3)承担和参与单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相关省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3.牛羊病调查。

(1)目的:分析口蹄疫、蓝舌病、布病、结核病等发病情况和传播、流行风险因素,评估口蹄疫免疫效果。

(2)范围:在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重庆、甘肃、新疆、青海、广西、上海等10个省份,各选择牛羊饲养量较大的2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以所在县为重点区域,选择一定数量散养户、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

(3)承担和参与单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兰州分中心、相关省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4.养殖场环境致病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1)目的:了解环境致病污染状况,分析与动物疫病发生情况之间的关系。

第四篇: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下达2011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通知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下达2011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林水利、农林水务、农业水利)委(局),畜牧兽医局:

为全面监控动物疫病防控效果,准确把握动物疫病流行趋势,有效评估动物疫情发生风险,及时发出预警预报,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我委制定了2011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请遵照执行。

一、高度重视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动物疫病监测、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预警预报是《动物防疫法》赋予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法律责任,是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责;要把该项工作作为兽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保障、有督促、有总结,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全面完成动物疫病监测任务

各地要以我委下达的动物疫病监测计划为基础,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组建专业采血、监测队伍。要坚持“定点监测与全面监测、常规监测与应急监测、血清学监测与病原学监测”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畜禽饲养状况,科学划定采样范围,随机采集监测样本。免疫抗体监测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监测结束后要及时评估免疫效果,对免疫不合格畜禽及时补免。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有条件的区县要对高风险畜禽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并对辖区内疑似患病动物进行实验室诊断;无条件的区县应及时采样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区县监测样品要备份保存,并定期送市动物疫控中心复核(见附件1)。

三、科学开展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要科学设置县级流行病学调查点(见附件2),并按照《重庆市动物疫病流行定点病学调查技术规范》要求,每月开展一次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发生疑似重大动物疫情时,要按照《重庆市动物疫病应急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要求,立即开展应急流行病学调查。

由市级设置的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点,市动物疫病

预防控制中心要协同所在区县开展以病原学监测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流行病学调查。

四、充分利用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要认真对待,充分利用:一是要将动物重大疫病免疫抗体监测结果作为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防疫员工作目标考核重要指标,并与其工作经费和个人报酬挂勾。二是各区县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对动物疫病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每月开展分析评估,发布评估报告,报送同级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和相关单位;区县发布的评估报告,要同时抄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三是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发通知,责令限期整改。

五、逐步强化实验室管理和人员培训

各实验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生物安全制度,要按照《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要求,落实人员、经费、设施、配备,确保工作有效开展。要加快实验室考核步伐,确保6月底前取得兽医实验室合格证。要重视实验室监测和基层采样人员培训,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各区县也可选派骨干分子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跟班培训。为进一步考核区县实验室检测能力,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要组织开展比对试验;比对试验不合格者,要进行强化培训和二次比对。

六、扎实做好动物疫病监测报表工作

“全国动物疫病监测信息系统(2011版)”将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各项监测数据将不通过市级审查直接上传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此,区县动物预防控制机构要高度重视、认真审查。要安排专业面广、责任心强的人员,每月1-7日填报上一个月监测结果;遇节假日应提前填报,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无法上报。对逾期不报和屡次发生填报错误的区县,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在全国通报批评。

七、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2011年,我委将继续开展全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交叉大检查,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将作为重要检查内容。同时,将责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区县送样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并向全市通报监测任务完成情况、监测结果吻合

率、样品可追溯性等,必要时报请市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向全市通报,并送各区县指挥长。为此,各地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篇:课题:猪场饲养管理及疫病流行防控策略

教学目标: 掌握猪病防疫知识

教学重点:当前猪的主要疫情、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主要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猪主要腹泻病的临床鉴别诊断、发生疫情后的主要控制措施、主要防控措施。

教学难点: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 教学内容:

一、当前猪的主要疫情

1、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气喘、咳嗽、发热、耳部发绀等

主要病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感、气喘病,个别的还有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

2、繁殖障碍。主要表现为流产、产弱仔,母猪发热、拉稀、奶水不足或奶水稀薄等

主要病种为-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伪狂犬病,个别的与流感、大肠杆菌病有关。

3、腹泻。主要表现为拉黄色、白色、灰色水样便

主要病种有:猪瘟、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大肠杆菌病。

二、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传播较为迅速,死亡率较高-尤其是仔猪并伴有母猪流产、仔猪和育肥猪外周血液循环衰竭-耳部发绀、皮肤出血、血液凝固不良等临床症状。

猪流感:传播迅速,猪群几乎同时发病或在1-2天内同时发病,发热、食欲减退或废绝、鼻流清涕、卧地不起、咳嗽气喘,如无其它疫病混合或继发感染4-7天后逐渐恢复;反之症状复杂、死亡率升高。

气喘病:病原为支原体,传播较为迅速,体温一般不升高、以腹式呼吸为主,抗菌素治疗有效-支原净、泰乐菌色、土霉素、强力霉素等,但停药后易复发,死亡率低。

三、主要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多在怀孕后期流产、早产或产弱仔,并伴有仔猪呼吸困难、外周血液循环障碍-发病率较高、仔猪死亡率高、出血或淤血严重。

猪瘟:临床症状不一,母猪患慢性猪瘟,所产仔猪大小不一,有木乃伊、死胎以及弱仔(震颤)和临床健康仔猪,母猪产仔前发烧,产仔后体温多恢复正常。

伪狂犬病: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其中以死胎为主。

新生仔猪大批死亡,刚生下的仔猪头天很好;第二天开始发病;2-5天为死亡高峰,有的整窝死光。发病仔猪表现明显的神经症状、昏睡、鸣叫、呕吐、拉稀,病后1-2天死亡。

四、猪主要腹泻病的临床鉴别诊断

1、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本病潜伏期短,一般为18h至3d。传播迅速,能在2-3天内蔓延全群。病猪突然呕吐,接着发生水样腹泻,粪便为黄绿色或灰色,有时呈白色,并含凝乳块。体温升高,发生腹泻后体温下降。机体脱水、消瘦、严重口渴,食欲减退或废绝。一般2-3天死亡。10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病愈猪生长发育较缓慢。

2、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白痢和水肿病)

黄痢:主要在出生后数小时到7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1-3日龄最为多见,在产仔季节常见很多窝仔猪发病,发病最高可达100%,以第一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以排黄色稀便和急性死亡为特征。

白痢:是10-30日龄以内的仔猪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临诊上以下痢,排出白色粥状粪便为特征。

五、主要防控措施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改善环境、及时诊断、适时保健。 主要措施

1、免疫接种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仔猪15日龄首免,35-40日龄加强免疫;种猪2-3次/年。

每年10月份开始对母猪和仔猪进行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免疫接种,直至来年3-4月份。

伪狂犬病:种猪2-3次/年或产前21-30天进行免疫,仔猪3-7日龄首免,断奶时加强免疫一次。

气喘病:仔猪7-9日龄首免,15日龄加强免疫一次,或7-9日龄胸腔注射一次。

大肠杆菌:母猪产前21-30天免疫,仔猪断奶前后免疫一次。 口蹄疫:种猪3次/年,仔猪-育肥猪,50、100日龄免疫2次。

猪瘟的免疫

仔猪20日龄首免,60日龄加强免疫适用于猪瘟清洁场且种猪免疫效果好的养猪场;0、20、60日龄三次免疫适用母猪隐性带毒率高的养猪场;20日龄、50日龄、110日龄三次免疫适用60日龄附近和120日龄以上有零散疫情发生的猪群,也适用于夏季高温热、其它疫病多发等应激状态下的免疫。

2、改善环境 2.1、加强消毒

2.2、提高舍内温度、加强通风

2.3、提高养殖废弃物、污染物以及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率 2.

4、防鼠:鼠可以传播很多重要的疾病:弓形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最为严重的是口蹄疫

3、及时诊断

发现疑似疫情,应找兽医或疫病诊断部门尽快确诊,以制定控制或治疗措施,减少损失。

只有早发现、迅速采取控制措施,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规模养殖场平时就进行2次/年的免疫效果评估。

采取种猪分阶段、仔猪按周龄分别采样,具体分群如下,后备公猪、种公猪、后备母猪、1-2胎母猪、3-4胎母猪、5-6胎母猪、7胎以上母猪、2周龄仔猪、4周龄仔猪……22周龄育肥猪,每群采集5-10份样品,进行猪瘟、伪狂犬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等主要疫病的病原学、血清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免疫程序。

4、适时保健

保健的概念很广,包括驱虫、补铁、补充氨基酸、抗应激、预防常见细菌性疾病等。在断奶、天气突变和仔猪常发疫病的前期投喂相应的抗菌素、多种维生素等药物进行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六、发生疫情后的主要控制措施

发现疑似口蹄疫、急性猪瘟、急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应及时向当地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报告,并配合其进行采样、假定封锁、消毒等灭疫措施。

一般传染病的控制措施

1、通报左邻右舍加强防疫

2、隔离病猪-减少传播

3、加强消毒-杀灭病原-减少传播

4、改善养殖环境、增加营养

5、尽快确诊-有利于制定控制措施

6、控制措施制定的原则:以控制大群为目的,治疗发病群/个体为辅助。

七、病毒性疫病的主要控制措施

病毒性疾病多有传播迅速,易形成流行的特点。

现有抗病毒药物一般分为三类,其一为西药如病毒灵、病毒唑、金刚烷胺等,抑制病毒繁殖的某一阶段,不能杀死病毒,但作用直接见效相对较快;其二为中药制剂如黄芪多糖、板蓝根、金银花等,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为主,也有一定的抑制病毒繁殖的功效,但见效稍慢;其三为高免血清、免疫球蛋白等。

药物对慢性猪瘟、经典型蓝耳病、伪狂犬病等效果不理想。 确诊为猪瘟、蓝耳病时,应对大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猪瘟发病群大剂量接种猪瘟疫苗;对蓝耳病发病群进行对症治疗。 确诊为伪狂犬病时对母猪、仔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紧急免疫接种一定要使用弱毒疫苗-活疫苗!使用疫苗的同时可投喂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为免疫修复剂,成品有蓝环清预混剂。

诊断为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时,在用药物的同时注意补充体液、调整饲料、加强保温等工作。

高免血清、免疫球蛋白、植物血凝素等药物对发病初期、经济价值高的种猪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八、细菌性疾病的主要控制措施

除气喘病、猪肺疫等少数细菌病外,其传播速度较病毒性疾病为慢,发病主要集中在易感阶段,如大肠杆菌3月龄以下猪只,沙门氏菌-猪副伤寒主要危害2-4月龄仔猪. 确诊后:隔离病猪,对未发病的易感猪群口服药物进行预防,对发病猪使用抗菌素及对症进行治疗。

疫情平稳后,对有疫苗的细菌性疾病进行免疫预防,如气喘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等。 治疗误区

抗病毒药物+抗菌素+退烧药物/抗炎、抗过敏药物=治疗百病 发病初期,发病数量少,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在不能确诊的情况下,应对发病猪采取对症、抗菌治疗,不要使用退烧、抗炎、抗过敏药物。如治疗有效,说明为细菌性疾病,可继续用药;如无效则多为病毒性疾病,应尽快确诊。

九、对养殖小区的几点建议

1、建立防疫组织,统一管理,共同受益。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成立相应的防疫组织,有专人负责小区(村)的兽医卫生管理,尽量不从外地购进仔猪/购进猪只必须隔离饲养1个月以上,确认健康后混群饲养;专业村内不得有猪只屠宰加工点,以减少从外地购买病猪污染全村。

2、对收购猪及其产品的车辆、等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最好在区(村)外设置销售点,由养殖户送到点上销售。严禁收购病死猪只的不法商贩进小区或养殖村,也禁止养殖户销售病死猪只。

3、区(村)内统一管理强制免疫病种,即使个别的散养户亦要免疫接种,以防因个别户猪只发生烈传染病而祸及全区(村)。

4、建立疫情通报制度,一户猪只发生传染病,通报全村,以利采取防制措施。

5、合理处理粪便,减少污染。

6、加强与当地兽医防疫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全县,乃至全市的疫情,以便制定本区(村)的防疫实施、免疫病种,防患于未然。

7、小区的设计与建设,应效仿规模养猪场,生活区、办公区与养殖区分开,养殖区又分为配种区、怀孕母猪区、产房、保育、育肥等区域,分户饲养,各负责一段。

8、统一兽药使用。聘请专职兽医进行防控措施的制定、诊断与治疗。

聘请专职兽医的优势:防控措施较为合理、诊断及时、用药只求效果不求利润。

上一篇:动物疫病监控制度下一篇:单位资产清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