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现实生活学习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数学核心素养下中美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摘要:在基础教育领域,核心素养已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教育改革的焦点。我国核心素养概念出现虽晚,但已深入至各个学科领域。在数学学科领域,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方兴未艾。近年来,我国学生在国际数学测评中表现优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反映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仍有继续发展的空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科书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呼吁数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科书。为此,本文从数学核心素养视角对我国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People’s Education Press,简称“PEP教科书”)和美国《情境数学》(Mathematics in Context,简称“MIC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探索美国数学教科书的先进经验,为我国数学核心素养导向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建议。本文根据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以及国际上普遍认可的PISA数学测评理念及框架,从数学知识、数学应用、数学学习策略以及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领域构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框架,并根据此框架确定两版教科书比较研究的具体指标。在宏观层面,本文对两版教科书的内容安排和章节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PEP教科书的内容安排科学合理,体现了严密的数学知识体系;各章节大小标题清晰、直观;强调对程序性知识的归纳与总结。而MIC教科书缺乏这种归纳与总结;没有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大部分标题以情境命名,难以直观呈现章节内容,但能让学生感悟数学的现实意义,激发学习兴趣。由于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PEP教科书的知识含量与知识难度均高于MIC教科书。在微观层面,本文分别从知识的关联性、问题的类型与情境、问题解决的过程等六个维度,对两版教科书的“锐角三角函数”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在数学知识领域,PEP教科书更注重知识的内部逻辑,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形成整体认识;MIC教科书更强调知识的外部联系,有助于学生在综合知识背景下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应用领域,PEP教科书强调对知识的复习与巩固,MIC教科书则与之相反,将大部分问题用于探索新知识。相较于MIC教科书,PEP教科书中现实情境较少,且多为卡通图片,不利于学生建立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情境水平不高,不利于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另外,MIC教科书在利用问题解决培养高阶数学能力,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方面表现优秀,但耗费更多时间和资源,不符合当前中国的教育实际。在数学学习策略领域,MIC教科书利用问题组和多重表征方式,促进学生知识理解策略的发展,PEP教科书提供的标准化定义以及标准答案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策略的发展。MIC教科书引导学生在解题时监控、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PEP教科书很少提供这样的机会。在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PEP教科书让学生通过人文艺术感悟数学之美;介绍数学在科技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情;介绍数学家与经典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家的敬慕之情,感悟数学的魅力。MIC教科书则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代入感较高;强调数学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针对以上结论,对我国数学核心素养导向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以下建议:创设真实、丰富的问题情境,贯穿知识学习过程;设置开放性问题组,搭建数学学习“脚手架”;加强数学知识的内外联系,进行有脉络的学习;优化活动内容及评估方式,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加强数学文化渗透,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学科专业:比较教育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框架

一、培养框架构建的依据

(一)课程三维目标的内核驱动

(二)PISA数学测评的外部导向

二、培养框架的基本结构

(一)数学知识

(二)数学应用

(三)数学学习策略

(四)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中美初中数学教科书研究指标

(一)宏观指标

(二)微观指标

第二章 中美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宏观比较

一、教科书内容设置

(一)PEP教科书内容设置

(二)MIC教科书内容设置

(三)教科书内容设置比较

二、教科书章节结构

(一)PEP教科书章节结构

(二)MIC教科书章节结构

(三)教科书章节结构比较

第三章 中美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微观比较:以“锐角三角函数”为例

一、教科书“锐角三角函数”内容简介

(一)PEP教科书“锐角三角函数”

(二)MIC教科书“阴影与角度”、“滑翔角”与“比率推理”

二、教科书文本比较

(一)知识的关联性

(二)问题类型

(三)问题情境

(四)问题解决过程

(五)知识理解策略的发展

(六)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

(七)数学文化的渗透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宏观层面

(二)微观层面

二、数学核心素养导向教科书的编写策略

(一)创设真实、丰富的问题情境,贯穿知识学习过程

(二)设置开放性问题组,搭建数学学习“脚手架”

(三)加强数学知识的内外联系,进行有脉络的学习

(四)优化活动内容及评估方式,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五)加强数学文化渗透,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提纲下一篇:商务英文翻译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