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资源配置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黄河流域水权配置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始越来越普遍地关注水治理及水资源使用权的配置与管理。如果没有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趋势、人口的大规模增长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不会出现短缺。而随着水资源短缺危机的加剧,如何配置日益稀缺的水资源使用权,已经成为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的过程中,黄河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中国历代都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历史上黄河是一条利害相间的河流,在中国古代黄河治理的重点是如何在除害的同时兴利。明清以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及沿岸人口的增多,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开始凸显,关中地区及豫西地区开始频繁发生因争抢黄河之水的严重群体性冲突,政府对黄河的治理,不得不纳入对引水纠纷的解决。1949年以来,新中国政府在黄河流域兴建的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及引水工程,在调蓄洪水的同时,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早于新中国成立的黄河水利委员会,也对黄河的治理发挥了关键的主导作用。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黄河流域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口规模也急剧膨胀,但流域内水资源短缺危机日益严峻。从上世纪70年代起,黄河开始出现连年断流,断流的长度与持续时间逐年增加,单纯依靠政府不断的巨额资金投放,建造水利工程的工程水利治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用水持续增长的需求。而许多建国初期建设的水利工程,设计或施工十分落后,部分引水渠系年久失修已濒临报废。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危机,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沿岸人们的正常生活。但一方面,黄河流域存在严重的用水短缺危机,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尤其是上游地区的用水浪费十分严重,行政区之间、左右岸之间的争水、抢水的混乱无序状态长期持续。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危机,同时结束长期的引水混乱与无序,国务院于1987年颁布了《黄河可用水量分配方案》,将黄河干流可引水量在流域内的各省(区)间进行了分配。1999年《方案》开始正式实施,自2000年起,即使在历史罕见的大旱之年,黄河再未发生断流。2010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因在组织实施《方案》中的突出成就,于新加坡召开的国际水周会议上获得大奖。但由于政府计划的刚性,加上制度的约束,使黄河流域的水权配置模式过于僵化,且因市场激励机制的缺乏,造成公众节水积极性不高,黄河流域用水短缺与浪费并存的局面并未改观,黄河断流的危机并未真正解除。可见政府的计划配置模式,虽然缓解了断流危机,但是效果仍然有限。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应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内、外的研究与调查也发现,引入市场及价格机制,对于调节水的供求、鼓励节约用水的效果非常明显。如果在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配置过程,引入市场机制鼓励节水,并通过市场将节余的水量配置到能产生更高经济绩效的领域,对于增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意义巨大。有学者通过对黄河断流原因的研究,也指出水资源短缺表面上看是自然原因,事实上是体制原因所造成。所以在黄河流域引入水权交易,对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生态的意义巨大。但通过对国、内外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单纯采用政府计划模式或市场模式,并不足以解决水资源的短缺危机。2014年7月,水利部在全国七省区启动了水权交易试点,涉及到黄河流域的内蒙、甘肃及河南三省区。在黄河流域发展水权交易市场,应当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降低水权市场的制度成本和组织成本,节约交易费用,在政府确权及有效监管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水权市场各交易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使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充分发挥,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维持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黄河流域水权配置的过程中,应采用政府与市场并重的“混合模式”,在政府主导的水权初始配置环节,引入更多的市场与价格机制;而在水权市场配置环节,加强政府的调节与监管,以遏制市场失灵、降低交易成本。相信如此的水权混合配置模式,可使黄河流域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权配置;市场经济;公平;效率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本文研究范畴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实施路径

1.5 选题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2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水权配置模式的变迁

2.1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2.2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2.3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计划体制与水治理、水权配置模式

2.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治理与水权配置模式

2.5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水治理与水权配置模式的要求

3 黄河流域水权配置的历史演变

3.1 黄河流域水权政府配置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3.2 黄河流域水权市场配置的历史沿革

4 国外水权配置、交易实践及其对黄河流域水权配置的启示

4.1 从水权到可交易水权、水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4.2 国外水权配置与交易实践及其经验与教训

4.3 国外水权配置与交易实践对黄河流域水权配置的启示

5 我国现行制度条件下黄河流域两种水权配置模式比较

5.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两种水权配置模式

5.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权政府配置模式与市场配置模式的比较

5.3 水权配置中的混合模式建议方案的提出

6 黄河流域水权配置混合模式的构建

6.1 黄河流域水权配置宏观要求

6.2 黄河流域水权配置混合模式的合理性

6.3 黄河流域水权混合模式具体方案的建议

6.4 水权配置混合模式制度方案的可行性

7 结语与研究展望

7.1 结语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2 对黄河水利委员会及郑州市河务局等的调研题纲及解答整理

上一篇:现状思考财务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数字印刷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