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说课稿第二课时

2023-01-14

第一篇:落花生说课稿第二课时

《落花生》第二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语文组~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落花生》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三篇课文,是许地山先生很有影响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每篇课文都包含了深刻的如何做人的道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精读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课文的主要内容,生字,新词,用词及表达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下面结合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0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本课时的重点是: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难点是:初步了解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二,说学情、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结合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我准备采用“自主读书,合作探究,感悟交流”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合作者。在学法上,本课拟引导学生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议一议,自主,合作,探究地来读懂课文,调动学生眼口手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 三,说教学过程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4个步骤。

1,创设问题,明确重点

我设计的导入语是: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一家人的这么多的话题,那么作者一家人到底在议论花生的什么呢?他们借花生又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本环节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进入课文情境。

2,整体感知,辨析重点

本环节我会让学生先默读课文,回忆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并说一说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学生积极发言后,我引导总结课文按照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顺序记叙的,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是略写,议花生为详写。

3,重点学习议花生,感悟做人道理

本环节我首先出示学习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最后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学习成果。期间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会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语句和中心思想的体会和把握,从而感悟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道理。

4, 拓展延伸,体会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让学生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运用此写作手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脉络清晰,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说板书设计 落花生

种花生:买——翻——播——浇 收花生:居然收获了

尝花生:做成好几样食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 议花生:好处:味美榨油便宜 特点:埋在地里不好看很有用

我的板书注重直观,简明,脉络清晰,以主线形式将课文内容生动展现,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串联和理解。

各位评委老师,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针对课文的特点和单元训练要求,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职业生涯规划说课稿第二单元第二课

职业生涯规划说课稿

各位评委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育课程之一,本册书仅仅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

(二)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第二单元第2课,它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重点之一。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的特点,我把职业个性对一个人做好本职工作和事业成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根据职业要求改变或调适自己个性的重要性定为本节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改变、调适自己职业个性的途径和方法,调整就业价值取向,立足本人实际制定发展规划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职业个性对职业成功的意义和作用;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状况;掌握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对职业个性的要求。 2.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判断自己的职业个性桩考以及与职业相适应的程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来调适自己的职业个性。 3.思想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

二、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将采用的教法是:

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讨论法

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的分析引导,让学生分析归纳出阶段目标的特点。 3.比较法:通过知识的比较,启发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认知,获得新知。

三、学法:

如何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这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的精华。 本节教学,使学生掌握下列基本学习方法: 1.阅读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自读自悟,培养自学能力。

2.分析讨论法,学会根据材料,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程序:

为了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反馈矫正和教学过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节的教学我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 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学程序我是这样设计的

1、组织教学(1分钟)

2、导入新课(3分钟):

采用教材案例做情境导入:从“舞蹈仙子”到动漫“画师”

提出问题:(1)小丽从小的爱好是什么?

(2)小丽如今的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3)痴迷于舞蹈的“舞蹈仙子”小丽,为什么转修美术?

(4)小丽为什么能成为小有名气的“画师”?

总结:兴趣可以培养,性格可以改变,能力可以提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只要挖掘出来,并付出努力,就能主动适应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就能有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

3、教学过程:(37分钟)

接下来是职业个性对一个人做好本职工作和事业成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根据职业要求改变或调适自己个性的重要性的讲解,这是本节的重点,在分析 时,我强调学生对职业的把握,通过让学生研读课文,教师设定疑问,学生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识记并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使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避免出现纰漏。

在讲解改变、调适自己职业个性的途径和方法,调整就业价值取向,立足本人实际制定发展规划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难理解,我就用案例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包办,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为了向学生渗透大局观念意识,同时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教育。更是提醒学生不要孤立地分析某一个因素,更不能顾此失彼。

4、教学效果的反馈(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有针对性、系统性。在学习教材的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文中的心海导航案例,穿插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进行。

5、归纳总结(3分钟)

通过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改变自己去适应职业要求的充分意识,但是对于如何去改变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来给学生提供方法和途径。

6、布置作业(1分钟

收集原有性格特征与现在从事职业的要求不相符的事业成功者的材料,了解他们调节和完善自己性格的过程、方法和成功的动力。

五、说板书

本着板书简洁明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这样的目的,我把板书设计如下:

一、兴趣及其培养

1、兴趣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2、职业兴趣

3、兴趣需要培养

二、性格及其调适

1、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2、职业性格

3、性格可以调适

三、能力及其提高

1、能力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2、职业能力

3、能力可以提高

四、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调整

1、形形色色的职业价值取向

2、从实际出发调整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

五、个人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及其改善

1、正确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六、说教学体会 课堂过程设计说明:

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本人尝试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搜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建构良好的认识结构。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具有创新意识。

第三篇:落花生第一课时说课稿

我们要学会写说课稿,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落花生第一课时说课稿,欢迎大家查看!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人”道理。

3、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能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4、能用自己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道理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人”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道理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语句。

【教学准备】

老舍《落花生》和《白杨礼赞》《松树风格》《梅花魂》等文章;

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类比导入,揭示主题

梅花、竹子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他们清高、淡雅和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骨气、有灵魂人。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此抒发自己不畏磨难铮铮铁骨。比如陈慧英《梅花魂》中外公说: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他们就像梅花一样!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看似状物,实则是写人,告诉我们做人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文章《落花生》,看看作者许地山是如何通过写落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1、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朗读,提示重点字词读音与结构,如茅、榨、榴等。

(要求会书写,会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你对课文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回答引入课文学习。

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⑴ 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意外、惊喜。联系生活,会用“居然”造句。

⑵ 种了就是想收,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生命力。

四、品读课文,研析重点

1、花生顽强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过渡:是啊,一次没想到收获,也要过个节来庆祝,可见这一家人对生活是多么热爱。这收获哪里是花生,分明收获对生活热爱和积极乐观生活态度啊!

2、读一读4~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

读“吃花生、议花生”内容。

过渡:兄妹们所说花生好处是显而易见,而父亲指出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恰恰是花生最可贵好处。

3、默读父亲话:

(出示演示文稿──父亲一段话:花生好处很多,……)

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

⑴ 根据你对父亲话理解。完成下面表格:

比较花生苹果、石榴、桃子

不同点

相同点

启 示

⑵ 反复读一读“我”说话:“那么,人要做有用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人。”联系生活,先想一想“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各自含义,再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期望。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话给“我”很深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话对“我”一生影响。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食品都吃完了,父亲话却深深地印在我心上。”许地山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这句话:

出示演示文稿:

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人,有用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作业

语文能力提高仅凭课堂上学习和看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要做有用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人”,更多了解借物喻人写作方法,老师推荐几篇文章和几首乐曲,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能选择自己喜欢认真读一读,听一听,相信你一定能从中享受到书籍和音乐带给你震撼、快乐以及幸福。

书籍(文章)。

老舍《落花生》、茅盾《白杨礼赞》、陶铸《松树风格》、陈慧英《梅花魂》、周敦颐《爱莲说》,读一读这些文章,把点明中心句子画出来。

乐曲:《小草》、《劳动者之歌》。

〖板书设计

落花生 顽强生命力

物 有用

默默地奉献

做一个对别人有用人

第四篇:说课稿第四次

《长城》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第17课《长城》。下面我就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说课。

一 教材分析:

《长城》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和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文章短小精悍,结构精巧完美,起承转合很有章法。起:远观长城,突出其“长”;承:近看长城,显其高大坚固;转:登上长城,联想到劳动人民;合:总结全文,揭示长城的地位——“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就是文眼,“文心”,前面各段皆“向此心而生”。遵循这一主线,生发核心问题,是解读长城最佳的途径。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立: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于本文所蕴含的深一层次的情感——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和中华民族的赞美乃至对祖国的赞美之情,都是不容易理解和品悟的。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画出描写长城长、宽、高的句子,从而感受长城的伟大;通过感悟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语句,朗读表达出长城的气势雄伟的特点。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画出描写长城长、宽、高的句子,从而感受长城的伟大;画出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语句,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气势雄伟的特点。

难点: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 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采用以体验作者的情感为重点,层层朗读为基本方式,品读和勾画相结合的策略,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读中感悟,读悟结合,体会作者对长城的赞美,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想想和对比感悟在“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古代劳动人民的大智慧,在此基础上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奇迹”一词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突破本课重难点——感知作者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赞美。

四、教学流程

(一)从世界建筑史上体会长城的伟大

自由读文,勾画出长城在建筑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首先引导学生感知 长城的“长”

认识长城,了解长城,阅读长城,首先应从“空间长度”这个层面入手。一万三千多里。这么长,什么概念?在这我会通过一个短片来说明长城的长. 中央10台的《探索发现》告诉我们: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现在我国新疆、 甘肃、 宁夏、 陕西、 内蒙古、 山西、河北、北京、 天津、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峰火台的遗迹。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长城到底有多长?回答是:纵横十万里!

宽:城墙上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高:据资料记载,八达岭城墙最高处达10米,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

面对如此气魄雄伟,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你想说些什么呢? 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以释放.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勾画,和朗读让学生感受长城不愧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这样的城墙举世无双,这样的雄伟工程世界少有,这样的艰巨工程靠人力完成,历史罕见,这样的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绝无仅有·······这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从而产生对长城由衷的赞叹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通过品味“智慧”的长城,感悟中国人的了不起

1、从近处看长城,主要写长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垛子上——城台上,更重要是处处暗合长城的历史作用:细细研究那长城的构造,我们发现垛子可躲避敌人的进攻,瞭望口可观察是否有敌人进攻,对方的军力等,射口可用来放箭,攻击敌人,城台则可用于屯兵,打仗的时候城台间能互相呼应。看似简单的设计,实则可以观察敌情、攻击敌人、躲避进攻、互相支援,这样设计堪称举世无双、独一无

二、独具匠心。

2、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数不清”告诉我们条石之多;“两三千斤”告诉我们条石之重:相当于四五十个学生的总重量,一块这样的条石就要十几个人抬;“没有……没有……”说明劳动工具落后;“就靠着”说明没别的办法,只能肩挑手提;“陡峭的山岭”可以看出劳动强度大,手脚并用地爬尚且困难,更何况抬着千斤巨石,简直难以想象!所以只能“一步一步地抬”,极其缓慢!极其艰难!在长城的每一块条石里既有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更是智慧的结晶。还有那个不太起眼的“单看”,它背后的潜台词是:再看……再看那数不清的城砖……再看那数不清的崇山峻岭……再看那遥远的山路……,然而用一个“单看”足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后面的课文研读提供主线,特别是能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 “智慧”,再带领学生层层引读,体悟情,进而对课文进行全方位的品读。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感受用词的精妙,感受作者正是用这个“单”字激发读者的想象,表达自己对长城伟大奇迹的赞美之情。

三、通过体会”奇迹”一词感悟中国的伟大

这样气势雄伟的长城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完成。关于长城的建造时间,有资料介绍:早在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现在我们看到的,主要是明朝时修筑的长城。长城足足建了两千多年!至此,我们找到了解读长城的第二个层面:“时间跨度”。长城的“长”不仅体现在空间广——纵横十万里,也体现在时间远——上下两千年。长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仍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内心强烈的震撼与深沉的思考。世界上有哪个民族会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建造一道城墙呢。这还不是“伟大的奇迹”吗?结合对“奇迹”一词的理解,长城的建造是世人无法想象,而又伟大了不起的事情。感悟中国长城的历史之悠久. 不仅如此,中国除了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更有闻名遐迩的敦煌莫高窟,秦兵马俑,还有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布达拉宫„„截至2003年,我国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一个景观都足以让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和无比的自豪。

五、设计理念

那么纵观这堂课,我力求将课文看似平实的语言,通过重点语句的解读,渗透诗意语文理念,引领学生层层朗读,引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整堂课的设计上也力求结构精致,用世界各国总统对长城的题词导入新课,最后探寻“世界遗产”结束教学,这样做到了首尾呼应。

第五篇:《雷雨》第二课时说课稿

说课人:李金梅 本课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8课《雷雨》。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本课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雷雨》这篇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其中主要写了雨前和雨后的景色。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有: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2、学习作者描写雷雨的方法,体会用词的精妙。

3、 激发学生观察天气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突破方法:把看图、读文、想象紧密结合,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的,体会生动、准确的用词。突破方法:在初读中理清作者描写的顺序,在比较、品读中感悟作者

- 1的神奇与美丽。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想象、感悟、自主学习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及特点。汇报时教师引导从天空中说起,再说树上的,最后说大地上的,从上到下,这是我们写文章的一种方法。既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又教给学生学写观察文章。二年级的学生好于表现,相信他们能有不少的收获。

3、指导学生朗读,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美。如:“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要读得稍慢一些。“哗、哗、哗,雨下起来了。”:读的语气要重一点,停顿得短一点。

四、总结比较。

通过比较雷雨前和雷雨后有什么不同?再一次感受这雷雨前后的变化。

五、课堂拓展。

让学生用心观察,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奇妙之处,而把这些写下来,就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一个自然现象,进行写作训练。

六、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设计简洁、条理清晰,分别整理并板书: 雷雨前: 乌云、叶子、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 雷雨中: 越下越大 渐渐变小

雷雨后 :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七、作业设计

本节课设计学生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充分体现了以生活为本和学生学习的高度自主性,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 34 -

上一篇:厉害了我的国征文小学下一篇: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