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折纸微课程说课稿

2023-02-19

第一篇:手工折纸微课程说课稿

校本课程-——手工折纸全册教案

第一课 折纸——千纸鹤(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 认识中国民间纸艺,了解折纸艺术; 2. 掌握千纸鹤的制作方法;

3. 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与指导

1. 导入阶段:

师:看一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展示之前折好的千纸鹤,并拉动千纸鹤的尾巴,千纸鹤的翅膀会动)你知道它有什么美好寓意吗?

师:千纸鹤寄托了人们不同的美好愿望和祝福,传说把愿望或者祝福折进纸鹤里,折够一千只,愿望或者祝福就会实现。今天我就来教大家怎样折千纸鹤,在以后的节日里,大家就可以用折纸鹤的方式来表达你们对别人的祝福了。

2. 准备工具 正方形彩纸 3. 讲解步骤

第一步:将正方形彩纸对边折,折成两个长方形,再将长方形的一个角向前折,另一个角向后折,然后将折成的三角形从中间向外拉开,变成双正方形。(边讲解边演示)

第二步:将双正方形的开口部分的四条边向里压进去一般,使双正方形变成双菱形。(边讲解边演示)

第三步:现在请大家自主探究一下,看双菱形如何变成千纸鹤,试试看自己能不能探究出接下来的步骤。(探究时间三分钟)当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折好千纸鹤(完成后,向下弯折翅膀,整理好纸鹤的外形)折好的同学可以帮助未折好的同学。

第四步:用自己的笔为千纸鹤画上眼睛。

第五步:拉动折好的纸鹤的尾巴,看看纸鹤的翅膀能不能动。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正方形的彩纸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二课 折纸——皮卡丘(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掌握皮卡丘的折纸方法

2.培养学生耐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3.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折纸的兴趣

活动过程与指导

1.导入阶段:

师:大家有没有看过动画片《宠物小精灵》啊?那你们都知道皮卡丘吧?相信看过《宠物小精灵》的同学们都会喜欢可爱的皮卡丘,那么,如何自己制作皮卡丘呢?今天,我就来教大家用一张纸变出一只可爱皮卡丘。

2.作品展示

教师将之前已经完成的皮卡丘展示给学生看,引起学生学习皮卡丘折纸的兴趣。

3.准备工具

黄色正方形彩纸、黑色彩笔、红色彩笔 4.讲解步骤

第一步:将黄色的正方形纸沿一条对角线对折,形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沿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高对折,形成一个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展开;

第二步:在有折痕的正方形彩纸的中间,按比例画好皮卡丘的脸,眼睛和嘴巴用黑色笔画,用红色笔画脸蛋,将正方形上边的两个角画两个黑色三角形(皮卡丘的耳朵);

第三步:将展开的正方形上下对折,沿中线压折成三角形。 第四步:将三角形的两脚向上压折,反面步骤相同;

第五步:将上面的两脚压折,塞入两侧的缝隙当中,反面折出折痕; 第六步:将折好的皮卡丘吹起来,可爱的皮卡丘就完成了。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黄色的正方形彩纸、红色彩笔、黑色彩笔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三课 折纸——青蛙(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折纸的基本技能,进一步体会手的作用;

2、培养学生爱动手、爱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手为基本工具学习折小青蛙。 准备工具:

卡纸、彩笔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说个字谜让你们猜猜:有种小动物,爱穿绿衣裳,喜欢呱呱呱,帮忙捉害虫。是什么呢? 生回答:青蛙

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小青蛙。(教师出示纸青蛙)

二、讲解步骤 师示范,生跟学:

1、用正方形纸折出双三角;

2、两边的角对折,压出折痕 ;

3、两边的角的斜边对着中间的折痕折;

4、翻过来,把下边的两个小角向左右两边斜着折一下,折出小青蛙的后腿;

5、两边的角向上对着中间折痕折;

6、两边的角对着下边的斜边折一次;

7、两边的角对着上边的斜边折一次,这是小青蛙的前肢

8、翻过来,画上眼睛,完成!

注:老师根据学生学做的情况,相应进行纠正,帮助。

三、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下面就考考你们的动手能力了。遇到不会的步骤,可以举手提问。巡视教学,了解完成情况,请“小老师” 帮忙;

师:哪些小朋友已经会了?看来有些小朋友真聪明呀。那就请会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教一教其他同学吧。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绿色的正方形彩纸、黑色彩笔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举行小青蛙跳远比赛

规则:1.每个合作小组推选出一只最厉害的纸青蛙 2.要求参赛青蛙跳出距离远,且不会翻过来

3.选出前三名,分别为

一、

二、三名所在的小组加上3分、 2分、1分。

4.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四课 折纸——郁金香(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折郁金香的基本步骤、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与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探究精神,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劳动的快乐。 准备工具:

卡纸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花,认识吗?

教师(出示配乐课件)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各种颜色、各种姿态的郁金香。 介绍郁金香的知识以及花语。

2.师:想不想自己动手折出漂亮的郁金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折纸---郁金香(板书课题)

二、讲解步骤

师示范,生跟学:

1.准备一张正方形手工纸,沿着对角线折成三角形,再对折一次成小三角形。

2.然后将手工纸展开,以中心点为中心,将四个角如图所示折起,然后再按照对角线折起。

3.折出折线还原,再对折成矩形,按照图片所示折起一个小三角,另一边也折起一个三角,四边相同,都折起。

4.然后打开,将折的三角折痕向后压,如图所示,四边按相同方法向后压。 5.合拢四边,将下面三角向上折,折出折痕。

6.然后打开,按照折痕,底部成正方形,将中间缝隙处用胶水粘合,郁金香花瓣做好了。

7.拿出一张正方形折纸,沿对角线对折,沿着一头折出三角,再沿着另一头对折,折出的图形再对折,郁金香的叶子做好了。

8.再拿出一张方形折纸做郁金香的茎。为了节省,我把折裁成两半,然后卷成茎。

9.将茎的一头用剪刀剪成两片,做成花托,涂上胶水,将郁金香花朵粘上去,再将叶子粘上去,一朵郁金香就做好了。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正方形彩纸、剪刀、胶水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五课 折纸——宝塔(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动脑能力。 2.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培养学生手和脑的配合能力。 准备工具:

红,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卡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导入:

1.师:用PPT展示各种宝塔的图片,并请学生谈谈你看到这些宝塔的感受。 2.师: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中国宝塔,是中印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古塔建筑多种多样,从外形上看,由最早的方形发展成了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从建塔的材料分,有木塔、砖塔、石塔、等。中国宝塔的层数一般是单数,通常有五层到十三层。今天,我就来教大家用纸折出一座座宝塔。(展示已经做好的宝塔)

二、讲解步骤

师示范,生跟学:

1.将正方形的纸折出双三角形。

2.将三角形最下面的角翻折上去,与上面的角对齐,两面做同样处理。 3.将折上去的三角形打开向下压成正方形,两面做同样处理。

4.将小正方形能打开的角向上翻折,角对角,四个小正方形做同样处理。 5.已折成的形状有四页,分别两两翻转,将之前的折痕全部翻进内测。 6.分别将两边的短边向中间折,短边对齐中线。 7.重复第5步,将刚刚折出的折痕翻进内测。

8.再将中间的小三角形往外拉,形成亭子的檐,一个亭子就完成了。 9.重复做亭子的步骤,积累一定的亭子数量再将亭子层层叠加,宝塔就完成了,最后按自己的喜好为亭子画上装饰品。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正方形彩纸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六课 折纸——心形茶杯垫(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制作“心形茶杯垫折纸”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以及主动观察探究学习意识和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并强化学生与同学交流合作的精神。 3.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心形茶杯垫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有创新。 准备工具:1 至少两种颜色相搭的彩色卡纸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大家好,这一节课有我教大家折纸,在上课之前呢,有一个人给老师出了个谜语,老师想了好长时间都没想出来,你们帮老师想想好么? 2.师:出示谜题:一个锅里有三粒豆,炒呀炒,蹦出了两粒豆,掉在了锅的两边,锅里只剩下一粒豆。打一个字,老师左思右想啊,它到底是什么字呢? 生:各种答案„„

3.师:出示谜底并讲解。今天我们学的这个折纸就和心有关,那就是——出示课题:心形茶杯垫。

二、讲解步骤

师示范,生跟学:

1.将正方形的纸对折成双长方形。

2.然后展开双长方形,将正方形的上下底边分别向中间折,对齐刚刚折出来的折痕。

3.翻到背面,把两个外角往里折,使本来的外边和中心线重合。

4.然后展开,以上一步折出的两个角为准,把一端向中间折,再将两个纸片往下拉,形成尖角并压平。

5.作品的另一端重复之前的步骤。 6.翻到背面,找出底边和中心线之间的中心位置,把底边向中间折并对其刚刚找出来的中心位置,两个底边做同样处理。

7.将右下角的形成的小三角形对折。

8.把尖角往下对折,使外边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重合。 9.展开三角形的一侧,使上面一层纸的窄条折向左边,并使他与下面部分的窄条相靠,同时压平上面形成的小三角形,将多出来的尖角藏进底边。

10.剩下的三个角重复第

7、

8、9步,心形杯垫的一半就完成了。

11.再用另外一种颜色的折纸重复之前的所有步骤,完成心形杯垫的另外一半。

12.将已完成的两个作品扣在一起,心形杯垫就完成了。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正方形彩纸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

第七课 美丽的秋天 ——树叶贴画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与变化,进行秋的感受和欣赏。

2、初步掌握利用树叶外形,拼贴成画的方法。

3、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范画,课件。

2、学生准备:纸、彩笔、剪刀、树叶、双面胶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 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秋天吗? 生 回答。

师:你们眼中的中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生回答

2、师总结:是的,秋天是丰富多彩的,现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去领略秋天的魅力!

3、师:秋天美不美?生回答。

4、师总结学生发言:这么美丽的秋天却如同昙花一现,挥挥手臂就和我们说再见呢,你们想把秋天留下来吗? 你想用什么方法留住秋天?生回答。

老师用自己的方法留住了秋天,出示范作,说说看是用什么做的?(引出课题) 板书:美丽的秋天——树叶拼贴画

二、指导方法,讲授过程。

1、师:课前请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树叶,说说你都收集了哪些形状的树叶?

2、师出示几种树叶,请学生观察外形,说说你觉得像什么?展开联想, (鼓励学生多说)

3、你知道这些叶子能做成什么图案吗?师出示范画。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4、小组讨论,最后请小组代表起来说。学生边说老师边示范制作的步骤。

5、美丽的拼贴画做好了,请个同学再将步骤说一遍? 边说边板书:

1、构思

2、拼贴、修剪

3、粘贴

4、添环境

三、欣赏范作,提出创作要求:

1、让我们欣赏一下其他同学的作品吧。 师:你最喜欢哪一幅?生回答。

他们的作业创作十分大胆,很有想象力,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呢

生尝试回答。

2、提出创作要求:

学生展开联想,两人合作制作一副与众不同的树叶拼贴画,可以用树叶拼贴装饰或绘画装饰的形式来增添环境,美化你的作品。

四、创意联想,动手实践:

学生展开创意联想,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和学生一起造型,观看学生实践过程并及给予指导。

五、成果展示,交流评价:

1、将同学们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

2、学生点评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3、师生点评、归纳总结。

六、课堂小结,秋景升华:

1、从本课的学习中你都学到了什么?

2、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的收获很多,课后我们可以把作品装裱,装饰在教室或家中。

第二篇:《折纸青蛙》说课稿

《青蛙折纸》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蛙折纸》。

一、说教材 “折纸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折纸是一门艺术,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折纸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展示、互赠自制“礼品”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与他人分享快乐、祝福他人的博爱之心。

3、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共同研究,感受折纸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

了解折纸的简单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看简单的折纸图解,跟着图解折出简单的折纸作品。

四、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采用启发、探究、体验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在操作中质疑并进行自主探究和评价,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分为: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学习技法——实践操作 感受快乐——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四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通过自由折、创意说和学习折纸技法两个活动完成;第三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开展看图解折,高兴玩和欣赏精美的折纸作品两个活动来解决这一难点。下面就主要来介绍这四个活动的设计安排

活动一:自由折 创意说 1教师(出示课件):向学生简单介绍折纸知识

并请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自己选择折纸作品。活动完后,在小组交流:介绍自己的折纸作品,并根据自己的折纸作品创编小故事、儿歌等 【设计意图】:充分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资源,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特别是在创意环节中,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活动二:了解并学习折纸的基本方法

(在这一活动中注重做中学,让学生边看边用纸折一折,遇到学生会的就请同学来当小老师,更好的利用学生资源)

【设计意图】学生一边了解折纸线型、符号,一边亲自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真正达到了做中学。在这一环节中,我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突出这一教学重点,即:学生自学、学生教、老师教。三种不同的方法都是根据学情而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效的利用了学生已有的资源。

活动三:看图解折、快乐玩

【设计意图】学生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课上我为学生准备了难易程度不同的折纸图解,请学生自由选择,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分层教学中,每个学生在本堂课中都有所收获。学生用折好的青蛙进行跳跃比赛,用折好的小猪做头饰,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到了折纸带来的乐趣。在互赠礼物、评价同学的折纸作品两个环节中,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了与人分享快乐。

活动四:欣赏精美的折纸作品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明白折纸不仅可以用我们身边的彩纸去折,它在用料、制作方法上已经有了很大改变,通过欣赏更多精美的作品,再一次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第三篇:校本课程——手工折纸全册教案讲解

第一课

折纸——千纸鹤(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 认识中国民间纸艺,了解折纸艺术; 2. 掌握千纸鹤的制作方法;

3. 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与指导

1. 导入阶段:

师:看一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展示之前折好的千纸鹤,并拉动千纸鹤的尾巴,千纸鹤的翅膀会动)你知道它有什么美好寓意吗?

师:千纸鹤寄托了人们不同的美好愿望和祝福,传说把愿望或者祝福折进纸鹤里,折够一千只,愿望或者祝福就会实现。今天我就来教大家怎样折千纸鹤,在以后的节日里,大家就可以用折纸鹤的方式来表达你们对别人的祝福了。

2. 准备工具 正方形彩纸 3. 讲解步骤

第一步:将正方形彩纸对边折,折成两个长方形,再将长方形的一个角向前折,另一个角向后折,然后将折成的三角形从中间向外拉开,变成双正方形。(边讲解边演示)

第二步:将双正方形的开口部分的四条边向里压进去一般,使双正方形变成双菱形。(边讲解边演示)

第三步:现在请大家自主探究一下,看双菱形如何变成千纸鹤,试试看自己能不能探究出接下来的步骤。(探究时间三分钟)当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折好千纸鹤(完成后,向下弯折翅膀,整理好纸鹤的外形)折好的同学可以帮助未折好的同学。

第四步:用自己的笔为千纸鹤画上眼睛。

第五步:拉动折好的纸鹤的尾巴,看看纸鹤的翅膀能不能动。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正方形的彩纸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二课

折纸——皮卡丘(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掌握皮卡丘的折纸方法 2.培养学生耐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3.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折纸的兴趣

活动过程与指导

1.导入阶段:

师:大家有没有看过动画片《宠物小精灵》啊?那你们都知道皮卡丘吧?相信看过《宠物小精灵》的同学们都会喜欢可爱的皮卡丘,那么,如何自己制作皮卡丘呢?今天,我就来教大家用一张纸变出一只可爱皮卡丘。

2.作品展示

教师将之前已经完成的皮卡丘展示给学生看,引起学生学习皮卡丘折纸的兴趣。

3.准备工具

黄色正方形彩纸、黑色彩笔、红色彩笔 4.讲解步骤

第一步:将黄色的正方形纸沿一条对角线对折,形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沿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高对折,形成一个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展开;

第二步:在有折痕的正方形彩纸的中间,按比例画好皮卡丘的脸,眼睛和嘴巴用黑色笔画,用红色笔画脸蛋,将正方形上边的两个角画两个黑色三角形(皮卡丘的耳朵);

第三步:将展开的正方形上下对折,沿中线压折成三角形。 第四步:将三角形的两脚向上压折,反面步骤相同;

第五步:将上面的两脚压折,塞入两侧的缝隙当中,反面折出折痕;

第六步:将折好的皮卡丘吹起来,可爱的皮卡丘就完成了。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黄色的正方形彩纸、红色彩笔、黑色彩笔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三课

折纸——青蛙(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折纸的基本技能,进一步体会手的作用;

2、培养学生爱动手、爱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手为基本工具学习折小青蛙。 准备工具:

卡纸、彩笔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说个字谜让你们猜猜:有种小动物,爱穿绿衣裳,喜欢呱呱呱,帮忙捉害虫。是什么呢? 生回答:青蛙

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小青蛙。(教师出示纸青蛙)

二、讲解步骤 师示范,生跟学:

1、用正方形纸折出双三角;

2、两边的角对折,压出折痕 ;

3、两边的角的斜边对着中间的折痕折;

4、翻过来,把下边的两个小角向左右两边斜着折一下,折出小青蛙的后腿;

5、两边的角向上对着中间折痕折;

6、两边的角对着下边的斜边折一次;

7、两边的角对着上边的斜边折一次,这是小青蛙的前肢

8、翻过来,画上眼睛,完成!

注:老师根据学生学做的情况,相应进行纠正,帮助。

三、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下面就考考你们的动手能力了。遇到不会的步骤,可以举手提问。巡视教学,了解完成情况,请“小老师” 帮忙; 师:哪些小朋友已经会了?看来有些小朋友真聪明呀。那就请会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教一教其他同学吧。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绿色的正方形彩纸、黑色彩笔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举行小青蛙跳远比赛

规则:1.每个合作小组推选出一只最厉害的纸青蛙 2.要求参赛青蛙跳出距离远,且不会翻过来

3.选出前三名,分别为

一、

二、三名所在的小组加上3分、 2分、1分。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四课

折纸——郁金香(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折郁金香的基本步骤、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与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探究精神,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劳动的快乐。 准备工具:

卡纸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花,认识吗?

教师(出示配乐课件)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各种颜色、各种姿态的郁金香。 介绍郁金香的知识以及花语。

2.师:想不想自己动手折出漂亮的郁金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折纸---郁金香(板书课题)

二、讲解步骤

师示范,生跟学:

1.准备一张正方形手工纸,沿着对角线折成三角形,再对折一次成小三角形。

2.然后将手工纸展开,以中心点为中心,将四个角如图所示折起,然后再按照对角线折起。

3.折出折线还原,再对折成矩形,按照图片所示折起一个小三角,另一边也折起一个三角,四边相同,都折起。

4.然后打开,将折的三角折痕向后压,如图所示,四边按相同方法向后压。

5.合拢四边,将下面三角向上折,折出折痕。

6.然后打开,按照折痕,底部成正方形,将中间缝隙处用胶水粘合,郁金香花瓣做好了。

7.拿出一张正方形折纸,沿对角线对折,沿着一头折出三角,再沿着另一头对折,折出的图形再对折,郁金香的叶子做好了。

8.再拿出一张方形折纸做郁金香的茎。为了节省,我把折裁成两半,然后卷成茎。

9.将茎的一头用剪刀剪成两片,做成花托,涂上胶水,将郁金香花朵粘上去,再将叶子粘上去,一朵郁金香就做好了。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正方形彩纸、剪刀、胶水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五课

折纸——宝塔(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动脑能力。 2.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培养学生手和脑的配合能力。 准备工具:

红,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卡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导入:

1.师:用PPT展示各种宝塔的图片,并请学生谈谈你看到这些宝塔的感受。

2.师: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中国宝塔,是中印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古塔建筑多种多样,从外形上看,由最早的方形发展成了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从建塔的材料分,有木塔、砖塔、石塔、等。中国宝塔的层数一般是单数,通常有五层到十三层。今天,我就来教大家用纸折出一座座宝塔。(展示已经做好的宝塔)

二、讲解步骤

师示范,生跟学:

1.将正方形的纸折出双三角形。

2.将三角形最下面的角翻折上去,与上面的角对齐,两面做同样处理。

3.将折上去的三角形打开向下压成正方形,两面做同样处理。

4.将小正方形能打开的角向上翻折,角对角,四个小正方形做同样处理。

5.已折成的形状有四页,分别两两翻转,将之前的折痕全部翻进内测。

6.分别将两边的短边向中间折,短边对齐中线。 7.重复第5步,将刚刚折出的折痕翻进内测。

8.再将中间的小三角形往外拉,形成亭子的檐,一个亭子就完成了。

9.重复做亭子的步骤,积累一定的亭子数量再将亭子层层叠加,宝塔就完成了,最后按自己的喜好为亭子画上装饰品。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正方形彩纸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六课

折纸——心形茶杯垫(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制作“心形茶杯垫折纸”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以及主动观察探究学习意识和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并强化学生与同学交流合作的精神。

3.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心形茶杯垫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有创新。 准备工具:

至少两种颜色相搭的彩色卡纸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大家好,这一节课有我教大家折纸,在上课之前呢,有一个人给老师出了个谜语,老师想了好长时间都没想出来,你们帮老师想想好么?

2.师:出示谜题:一个锅里有三粒豆,炒呀炒,蹦出了两粒豆,掉在了锅的两边,锅里只剩下一粒豆。打一个字,老师左思右想啊,它到底是什么字呢? 生:各种答案……

3.师:出示谜底并讲解。今天我们学的这个折纸就和心有关,那就是——出示课题:心形茶杯垫。

二、讲解步骤

师示范,生跟学:

1.将正方形的纸对折成双长方形。

2.然后展开双长方形,将正方形的上下底边分别向中间折,对齐刚刚折出来的折痕。

3.翻到背面,把两个外角往里折,使本来的外边和中心线重合。 4.然后展开,以上一步折出的两个角为准,把一端向中间折,再将两个纸片往下拉,形成尖角并压平。

5.作品的另一端重复之前的步骤。

6.翻到背面,找出底边和中心线之间的中心位置,把底边向中间折并对其刚刚找出来的中心位置,两个底边做同样处理。

7.将右下角的形成的小三角形对折。

8.把尖角往下对折,使外边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重合。 9.展开三角形的一侧,使上面一层纸的窄条折向左边,并使他与下面部分的窄条相靠,同时压平上面形成的小三角形,将多出来的尖角藏进底边。

10.剩下的三个角重复第

7、

8、9步,心形杯垫的一半就完成了。 11.再用另外一种颜色的折纸重复之前的所有步骤,完成心形杯垫的另外一半。 12.将已完成的两个作品扣在一起,心形杯垫就完成了。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正方形彩纸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四篇:折纸动物详细说课稿

《折纸动物》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折纸动物》。下面我对本课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根据《课标》重视孩子的兴趣、情趣、态度的要求,我们要积极关注孩子的情趣、关注引导,而不是驱使孩子们被动的去学习。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表现生活美和美化生活的探究精神与学习动机。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折纸动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美术(湘版)一年级下册的第十三课的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里面的内容。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剪、贴、撕、画的基本技能基础上来学习的,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动物是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对象,每一种动物都具有独特的外形特征,配以折纸手法来表现动物的形态美,这对我们小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新奇的美工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在表现过程中突出动物的形态特点,主要用折的方法,再辅助用不同的材料撕、剪、贴、画等方法进行创作,表现自己的想法。

二、学情分析

动物是小学生们非常喜欢的生物,很多学生都喜欢画各种小动物,因此不用老师辅导就能知晓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但是由于聋生思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将具体的动物形象与抽象的折纸动物形象联系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分析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打破学生僵化的思维,与折纸动物的构造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我校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从而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折纸动物。 过程与方法: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撕、剪、画、粘等多种方法进行完善和添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制作出折纸动物,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实际动物的形态特征,才能理解和掌握如何表现折纸动物的形态美。

教学难点:掌握动物的结构特点,并能用折纸的方法准确表现出自己的想法。难点的依据是学生对具体的动物形象与抽象的折纸动物形象联系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五、教学方法和学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使每位学生坚信自己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美术中去发现自己学习能力的学点、“闪光点”,从而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树立信心。因此,我结合三年级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的特点以及本课的特点,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范作、背景卡纸 学具准备:各类纸、剪刀、彩笔、固体胶

七、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流程。

(一)设趣导入

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动力之一。”课的一开始,我就创设情境,动物王国里面要开始选美大赛了,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谁会赢得冠军呢?说一说你的理由。通过听—忆—说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唤起学生对各种动物已有的记忆和认知,使学生感受体验动物的形态特征。

接下来继续提问,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美丽的动物,但是老师今天要向大家介绍一批特殊的才赛选手,看一看同学们认识他们吗?出示课件中折纸动物的范作,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折纸动物,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分析结构

教师根据课件中出示的折纸动物的范作,进行提问,并请学生观察,进行小组讨论,折纸动物与具体的动物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引导学生从动物的头、身体、四肢、尾巴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观点。然后每组选一个同学分享讨论结果。教师随即总结,通过纸张的长短、宽窄、折叠表现出动物的大体形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比较方法分析折纸动物的特征,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示范制作

经过前面内容的铺垫,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待的想要动手制作一个折纸动物了。在这一环节,我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实践操作,梳理制作折纸动物的步骤,进一步的强调部分技巧。比如在第一步“折”的过程中,要提示学生选取合适花纹的纸来表现动物的颜色,纸的宽窄、长短要紧密结合动物的形态构造。第二部“拼”时候,利用实物展示台,请学生自己来操作,直观的展现创作折纸动物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部,就要进行“粘”,这一步简单易操作,学生基本都可以掌握。重点在于第四步“添”,要引导学生发现现有的折纸动物的缺陷,运用撕、剪、画、粘等多种方法进行细节的完善和添加,从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激趣练习

接下来就要开始让中学生敞开活跃的思维,进行创作了。在这里,我继续使用导入时的情景创设,在黑板上贴上背景纸,激励学生,要设计自己认为最美的动物,贴在动物王国里面去选美,这样能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和灵感。

(五)情景评价

《美术新课程标准》为美术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不同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艺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探索的过程。”这一环节,我根据这一要求,邀请全班同学作为选美大赛的评委,引导学生分析同学们优秀作业中的折纸动物的表现方法;分析学生优秀作业是怎样突出表现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的;

八、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听障部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第五篇:《手工点钞》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参赛的作品是实训教学课《手工点钞》---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 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说【教学分析】

手工点钞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会计技能,也是财会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手工点钞》是中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会计基本技能》的重要实训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材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孙明德、卢云峰老师主编的《会计基本技能》。本课内容选自教材第八章第二节手工点钞方法中的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本课内容是上节课“点钞的工序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下节课“手持式多只多张点钞法”的基础。

本课授课对象是本校中职会计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过《基础会计》课程,已学会使用点钞机,了解点钞的工序和基本要求。他们有着中职学生普遍的特点:耐心不足,团队意识不够,但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对实操教学有较大的热情。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我拟定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方法的操作要领。 能力目标:会快速、准确的进行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

情感目标:通过实操练习培养学生严谨、耐心的工作态度 ;运用信息化手段增强学生学习乐趣,增加自主学习的动力! 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我将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的指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将如何提高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的准确度和速度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手持式点钞指法规范性的操作作为本节课的关键点。

其次说【教学策略】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主要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同时辅以问题导向教学法和演示教学法。在学法上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和练习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数据库资源网站,布置前置任务,上传学习视频,方便学生课前自学、课后复习;教学视频演示直观、操作手法标准、规范,并可反复观看,让学生提前熟悉课程内容;抽签软件增加课堂趣味性;微信公众号发布课外知识、上传学生作品、发起投票等,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兴趣、展示学生风采;课堂实录利用学生手机作为辅助工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网络交流平台腾讯QQ群,便于课前、课后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使得我们的课堂更有活力,教

学效果更加显著。

接下来,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思路如图表所示,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

本课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一周,发放学习任务:教师上传本节课教案到QQ群,学生下载教案了解学习目标及重难点,登录学校学习网站观看教学视频并自己练习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点钞练功券开学初连同课本一起已发给学生)。

课中学习阶段分为知识回顾、学习新知、找茬活动、实训检验和点评小结五个环节,课堂安排如下,共用2课时。

在知识回顾、情境导入环节,教师利用抽签软件,分别提问学生:手工点钞的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手工点钞有几道工序?以此来巩固上节课的知识要点,同时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全班同学和教师分享自学心得体会,交流自学手持式单指单张2种点钞法时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在学习新知、规范操作环节,学生展示课前自学的手持式单指单张的2种点钞法,教师巡视学生点钞过程,指出学生姿势、指法等的错误或不规范,之后教师从慢到快演示单指单张点钞中的刀削式和拇指捻点法点钞,并侧重讲解学生疑惑之处,让学生更加清晰手持式单指单张的指法。

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要点,我在教学过程中特意设计了找茬活动、巩固知识环节,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不规范的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视频,让学生找出视频中点钞的不规范之处举手抢答,并予以纠正,以此进一步让学生规范操作。

第四个环节是实训检验环节,包括实训练习、实时竞赛和展示成果。

实训练习时,各小组学生参考教师播放的教学视频自行练习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两种点钞方法,同时组内学生相互录制点钞视频,教师收集各组录制的优秀点钞视频。在此环节中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纠正学生指法,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既掌握了操作技能,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通过实时竞赛、提升技能环节来测试学生点钞的速度和准确性。各小组选代表参加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比赛,用刀削式或拇指捻点法均可。比赛时间为3分钟,教师计时,各组其他未参赛组员中2人根据本组选手表现填写附表二中"单(多)指单(多)张清点结果"。另2人作为其他组裁判,用点钞机检查选手实际点钞数,并登记到"选手成绩评定"中。紧张的竞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此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展示成果、评价反馈时,学生将所负责登记的点钞数据分别填写到教师电脑的Excel

表格中,成绩自动生成。教师将总成绩输入到条形图中,形象直观的展示各小组成绩以及排名情况。

由教师进行点评和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最后是课后任务:练习与拓展。

1.课后让学生在Q群交流学习心得,并分享提高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的准确性和速度的小技巧;

2.教师将课堂收集的学生点钞视频剪接合集,发送到学科微信公众号,发起投票,学生可转发到自己朋友圈和微信群中为自己拉票。这样既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展示学生风采。同时,该微信公众号也会发布一些本专业的课外内容,拓展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

3.上传下节课学习任务单和教学视频,让学生继续提前自习,形成良性循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最后说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实训教学全过程,本人认为成功之处有二:

一是合理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实训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让教师更了解学生,教学偏向精讲点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实训练习,规范操作。课堂互动性强,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著。

二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学校学习网站、QQ、抽签软件、教学视频、手机、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化信息手段,与时俱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实训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到实训教学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次实训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上一篇:社会调查实践心得体会下一篇:生活部部门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