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民营二级学院特点论文

2022-04-26

【摘要】独立学院的出现和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新鲜的血液,但在其办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在诸多问题中,独立学院与其母体高校间的关系,成为关乎生存的关键问题之一。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若处理不好,则会阻碍独立学院的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国有民营二级学院特点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有民营二级学院特点论文 篇1:

独立学院的转型之痛

独立学院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浙江、江苏等率先探索和试办的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在当时,人们将其称为“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独立设置的本科二级学院”等。2003年4月,教育部发文,对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提出了若干规范意见和设置要求,并提出了“独立学院”的新概念。十多年间,独立学院发展迅猛,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独立学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不断涌现:违规招生,违规宣传;学位证书发放不统一;收取高额学费;不加节制地扩大招生人数,教学质量缺乏保证……为根治乱象,教育部曾先后出台相关文件,其中2008年2月出台、4月1日正式实施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即26号令被视为规范和促进独立学院发展的一剂“猛药”。

如今,距离26号令的颁布已近一年,独立学院是否已如教育主管部门希望的那样,朝着健康成长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呢?

“一年之限”遭冷遇

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副院长阙海宝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摞厚厚的文件,主题都与“独立学院”相关。

自去年2月22日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后,阚海宝便迅速让助手收集所涉及的各项教育政策和法规。他注意到,《办法》里有一个“一年之限”,即第12条:独立学院举办者的出资须经依法验资,于筹设期内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本办法施行前资产未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的,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1年内完成过户工作。

在困扰独立学院的诸多问题中,产权不清是一大难题。除少数独立学院外,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资产都存在着与母体高校纠缠不清、没有进行资产评估的状况。这一方面导致了部分高校的无形资产在运作中流失或贬值,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举办者对于资产回报公平性的怀疑。国内某独立学院就曾出现过几易其主的现象。

资产清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情,因此,一年之期其实是相当紧迫的。很多独立学院还在静静观望。

“据我了解,目前,全国有318所独立学院,其中至少有290所尚未进行资产过户。”在记者采访中,一位独立学院院长透露。

这位院长的说法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办学条件等有关问题核查情况的通报》中得到了印证。通报中提到,目前全国有200多所独立学院尚没有过户。

资产过户,是具体落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基本要求,能从根本上保证独立学院的资产由学院依法管理和使用,避免其他组织和个人违规运作学校资产,防范办学风险,这对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其实早在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要求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脱钩,其实质就是实现资产分割,让独立学院真正“独立”。

如果从那时候算起,教育部留给独立学院的时间就不可谓不充足了。也许正是因为有前一个文件打底,这次的26号令才来了一个“一年之限”。

只是决策者们没想到,不论时间是紧迫还是充裕,都没能让独立学院的院长们真正动起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如此之众的院长们静静地观望呢?

“产权门”难通过

“产权过户问题存在很太困难,因为里面涉及许多细节。”阙海宝告诉记者,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一年内完成资产过户相当困难。

按照2003年教育部的《意见》精神,一些独立学院是在原有二级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当时申报时间紧,再加上缺乏产权方面的政策指导,很多高校与原投资方重新签署的合作办学协议中,对产权这方面基本没有涉及,更重要的是,对原有的二级学院的资产没有进行产权界定。

采访过程中,记者也了解到,独立学院的资产来源渠道复杂,包括民营企业投入、国有企业投入、股份制企业投入、母体高校直接投入、以母体高校所办企业名义通过银行贷款方式投入、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等等。复杂的投资方身份,各种性质的不同资金、资产投人融合在一起,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具体问题,使得独立学院产权复杂,资产过户难度相当大。

比如,全国独立学院中完全由民营企业投入的比例很低,绝大多数投入与国有资产相关。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过户涉及国有资产转移,要通过国资委等多个部门。而公办高校与地方政府或国有单位合作也存在资产过户手续复杂,牵涉部门面广的问题。

有些学校的情况又有所不同。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职业学院,这两所独立学院的土地是政府划拨的,学院仅仅具有使用权,并不具有产权。如何依照《办法》要求,把这块土地的产权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也是一个难题。

还有一些省市的独立学院是“校中校”:一些地方高校在自己的校园里划一块土地出来,再申办独立学院,宣称是对外租用,租用就更谈不上产权了。

这其中也有一些民营企业投资人对资产过户有抵触情绪。在某独立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一位投资人说,“我把所有钱,不管是贷款的、抵押的,还是产业,全部投进了独立学院,现在一个命令就要求把所有的资产划归学院所有,学院所有是不准抵押的,这意味着资金进来以后就不允许出去,对此我很难接受。”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这对他们的利益是一种损害,表示再考虑投入的时候会更谨慎,甚至会打折扣。

对此,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表示担忧,“如果强制执行,很可能会给学院生存带来很大隐患。”

此外,办理独立学院资产过户的手续费用昂贵。据了解,大约为3%。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资产是5亿,仅手续费就需要1500万元。

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院长许为民认为,保护独立学院和谐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应该在加强规范、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允许多种模式并存,不能搞“一刀切”。

无形资产难厘清

当独立学院完全从母体学校分离出来,不再使用母体的牌子,资产清算便成为必然。这次《办法》也明确规定,要求普通高校投入办学的无形资产应依法作价。

但是,从独立学院的办学实践来看,不少独立学院的办学协议中,普通高校参与办学的有关无形资产并未计入独立学院的总投入中,也没有明确作价。

现实中,对母体高校的品牌价值衡量是比较困难的。母体高校无形资产的形成是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形成的,其中的品牌价值是高校品牌竞争力的表现。独立学院发展如此迅速,正是依托了母体高校的品牌优势和声誉才获得社会的认可。从理论上讲,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与有形资产的方法相似,主要有三大类,即收益法、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不同的计算方法导致评估的结果差异很大。

除了无形资产投入,一些母体高校对独立学院还提供了多种资源支持。比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院成立之时,浙大曾以无形资产6000万元入股,

并派出专业人员负责学院的教学和管理,以及通过工作依托、资源共享等多种途径给予了实质支持。这部分资产又该如何评估?作价多少呢?

再加上事先没有约定,合作方初始投入不明确,没有依法进行验资等客观因素,都增加了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双方谈判的难度。

尽管《办法》中提出,无形资产占办学总投入的比例,由合作办学双方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约定,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但在实际操作中,独立学院还是不得不面对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

比如,普通高校的品牌作价后,如何计算其占办学总投入的比例。由于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2004年到现在,独立学院的土地等不断增值,其总资产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但《办法》中并无明确无形资产占办学总投入比例的初始时间,根据不同的时间计算将会出现很大的差距。

阙海宝说,“无形资产的评估是一个十分专业的问题,起始标准算法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按2004年成立独立学院时计算总资产构建比例,由于增值及办学积累,合作方的资产占有比例就会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但国家当年没有对合作方的初始投入进行验资,所以无法明确合作方当年实际的投入。如果将现在的无形资产作价,然后和独立学院的总资产来构建比例,显然普通高校占的资产总额就相应降低。

他给记者打了个比方。某高校2004年成立独立学院时,无形资产评估为1000万元,合作方投入为4000万元,无形资产所占办学总投入的比例为20%,到了2008年,由于独立学院的土地、建筑等增值,合作方总资产达到9000万,考虑无形资产价值相对稳定,仍为1000万,其所占办学总投入比例为10%。

高校希望无形资产无限大,而合作方则希望无限小,这显然是矛盾的。

有专家预测,这注定了无形资产的评估,会经历一个艰难的博弈过程。

资产清算后,母体高校的固定资产比例越大,按照文件规定的股份制形式,无形资产的价值就会水涨船高。如果独立学院的合作方支付给母体学校的费用很高,这种制度设计会促使合作方进行相反的选择,如在未来5年减少或干脆不投人,这显然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发展。

“这都需要有具体的操作细节,仅仅出台一个办法是不够的。”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刘林担忧地表示,“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资产流失,因为也不排除有一部分投资者为了独立,借机将一部分国有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以独立之名,行侵吞之实。”

《办法》有待再完善

此次《办法》对办学者的资质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一些硬性指标。但对一些独立学院而言,这些硬性指标在执行时难度较大。

比如,对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办法》规定前者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总资产不少5:3亿元,净资产不少于1.2亿元,资产负债率低于60%;后者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个人总资产不低于3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不少于1.2亿元。

记者也查阅了2003年的《意见》,当时仅提出,独立学院的合作者,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也可以是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而对于合作者的资质并没有明确规定。

相比之下,这意味着独立学院的门槛大大提高了,可能会从客观上打击到民办教育投资者的信心,挫伤一部分办学单位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对于长久以来争论的独立学院的性质问题,《办法》也给予了明确,即“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办法》第2条),即非营利性,这与当初引入社会力量补充国家办学的初衷,其实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因为那些投资独立学院的社会资本,其根本目的乃是赢取利润,这点,从独立学院的志愿者和捐赠者极少这一事实可以得到印证。

非营利性固然符合学历教育的公益性,也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但对于社会资本的资本性质也不应忽视或干脆视而不见。然而,《办法》确实如此,对于投资人“合理回报”的幅度、投资人和办学人之间如何分配等问题并未明确。因此,有专家指出,《办法》可能会抑制投资者的后续投资。

此外,也有专家提出,现实中很多独立学院还处于一个培育期,“以学养学”还需要一个基本过程,在这个时候突然提高了门槛,使它在应该进行原始积累的黄金期被人为压缩,这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独立学院关门或破产。

再比如校园面积。《办法》规定,独立学院校园要拥有500亩以上土地面积,目的是为了保证学校有足够的办学空间。阙海宝说,教育部2003年出台的《意见》,对独立学院校园面积的要求是不少于150亩(艺术院校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校园规划面积不少于300亩,因此当年很多学校是按照300~400亩的规模修建的,现在要求500亩,这些学院该怎么办?只能再去“圈地”,无形中会大大增加投入和成本。

有专家认为,办学空间大小应该与学校的办学规模、学科类型相匹配,并不是越大越好。在当前国家严格控制土地资源的形势下,“一刀切”地规定占地面积会带来其他新的问题。如果根据各个独立学院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办学规模和学科特点,分别进行规定可能更好。

此外,《办法》规定,独立学院的设置标准参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设置标准,这也让一些独立学院无所适从。四川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院长罗正祥就在为这条不能达标而发愁。比如,在科研仪器设备方面,《办法》在普通高校设置这条中要求生均教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5000元,而电子科大成都学院现有学生13500人,这就意味着该校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要达到6750万元。还有生均图书、师生比等要求,“这都需要一段较长的建设时间。”罗正祥说。

《办法》还设置了一个5年过渡期,要求《办法》施行前设立的独立学院,按照规定进行调整,充实办学条件,完成有关工作。5年内,基本符合本办法要求的,由独立学院提出考察验收申请,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考察验收,考察验收合格的,核发办学许可证。

这意味着现存的318所独立学院将面临重新评估。达标难度姑且不说,其中可能还会带来一些隐患。阙海宝就向记者提出,《办法》正式出台前,全国独立学院的艺术类招生简章及考试等工作已完成,对这部分学生的招生宣传中仍然沿用了过去的提法,没有提到2008年以后以独立学院的名义颁发学位证书。如果这些学校在5年后达不到要求,即没有通过验收,甚至是停办了,那么独立学院就不具有颁发学位证书的资格。由于不能够保证现有独立学院都能够在2012年以前取得这个资格,那些届时丧失这一资格的学校,其学生毕业证书的发放就可能成问题。

这一点也是刘林所担忧的,“上独立学院学生的权益谁来保障?尽管有母体学校,但因为早已分离,所以会产生新的矛盾。”

这些问题,最终纠结在一起,决定着独立学院的转型之路。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刘林建议,决策部门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配套办法来完善独立学院的管理,而不是仅仅出台一个指导性的文件。此外,应有预案,处理独立学院可能涉及的国有资产流失,或是独立学院倒闭后可能导致的群体性事件。

而在河南教育厅厅长蒋笃运看来,“教育方面的改革需要符合教育规律,所以独立学院问题仍待时间检验!”

“大浪淘沙”,独立学院正承受着转型之痛。面对全国318所独立学院良莠不齐的现状,下一个5年,独立学院还需在提高自身实力上多下工夫。不管未来的道路如何,能够确定的一点是,独立学院,有“立”始能“独”。

链接

《办法》解读

尽管在实践中,《办法》中有些条款面临着难以执行的尴尬,但就这项制度本身而言,却对独立学院的管理从政策上做了进一步完善,对原有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正面的回答。

明确了独立学院的性质《办法》对独立学院的性质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确定的资金来源的社会性,决定了独立学院必然属于民办教育范畴。对“独立”法律地位的确认,有利于明确举办各方对独立学院的责任。

明确了独立学院的设置标准和办学条件在独立学院实际办学过程中,2005年《意见》中规定的办学条件已远远滞后于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此次《办法》重新明确了独立学院设置标准,参照普通本科高校的设置标准执行。国家将通过合格验收的方式,进一步促进独立学院办学条件的改善,使其根据核定的办学规模来充实办学条件,符合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要求。

《办法》洙现了“优”的具体要求,一方面更加强调优质教育资源参与举办独立学院,明确了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普通高校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些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基泰被排除在申办独立学院之列;另外,对社会力量的要求也更“优”,对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资产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明确了普通高校参与办学的无形资产必须计入独立学院办学总投入《办法》第15条规定,普通高校投入办学的无形资产应当依法作价。无形资产占办学总投八的此例,由合作办学双方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约定,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办法》的出台将促使双方就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谈判,在新协议中,进一步明确双方的初始投入与各自产权。

明确了落实独立学院法人财产权的具体要求这次《办法》明确了独立学院要将资产过户到学院名下,此举是具体落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具体要求,规定了独立学院必须依法验资。

《办法》还依法保护了社会组织和个人与普通高校一样,都是独立学院的举办者之一,以前强调普通高校是申办方,而社会组织和个人只是合作方,《办法》则明确了双方者陡参与办学的举办者,有利于调动、发挥社会组织和个人办学的积极性。同时,还明确了独立学院出资人可以依法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

明确了独立学院学生的有关权益《办法》还从很多方面保护和保障了学生的权益,进一步明确了独立学院的学历、学位制度。《办法》第58条规定。独立学院对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学生,须发毕业证书,并以独立学院名称具印。独立学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取得学士学位资格,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独立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有利于保护学生依据教育法享有获得学历、学位证书的权利。

其中,对独立学院终止时如何解决在校生的安置问题,《办法》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可由参与举办的高校托管,毕业生达到一定要求仍能获得相应学历和学位证书。

作者:张韦韦 章健言

国有民营二级学院特点论文 篇2:

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关系未来走向研究

【摘要】独立学院的出现和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新鲜的血液,但在其办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在诸多问题中,独立学院与其母体高校间的关系,成为关乎生存的关键问题之一。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若处理不好,则会阻碍独立学院的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母体高校;未来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独立学院作为一种以新机制和新模式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教育形式,迅速发展,有效缓解了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他的成长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又有丰富的改革内涵。

独立学院发展的十几年中,基本解决了初期领导体制不健全、管理思想不先进、资金运作不规范、组织机构不完善、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难掌握、学生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完成了教育部的合格评估,获得独立授予学士学位资格。在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却面临着关乎生存的抉择——是回归到民办学校,还是以独立学院的身份继续存在下去,还是消亡。

一、独立学院的发展历史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式而存在,它的产生和出现,并不是偶然。独立学院的前身是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是依托公立高校,采取民营机制办学,实施本科教育的学院[1]。国有民办二级学院萌芽于1999年左右,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启动,一些地方利用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吸引社会资金,进行了试办独立学院的大胆探索,到2003年初,全国民办二级学院已达360多所。为了规范二级学院的发展道路,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规范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规范二级学院发展,加强其管理的政策,并正式提出了“独立学院”这个概念。2003年8月,教育部启动了对所有公办二级学院的清理、整顿工作,以及新设独立学院的规范审批工作。到此,独立学院正式进入了全面规范的时期。此后,独立学院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2008年教育部再次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对独立学院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做了详细的规定。独立学院在全国范围内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到目前,全国共有独立学院三百多所。[2]

尽管独立学院的出现和发展对高等教育各个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其办学过程中,也出现大量的问题。在独立学院发展所面临的众多问题中,独立学院与其母体高校的关系问题既是实践中关乎独立学院生存、发展的现实问题,又是理论研究中相对匮乏的问题。

二、独立学院的類型及其母体高校的角色

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其产生主要有四种途径:第一种是公办高校自己向银行贷款或通过其他方式筹资,作为投资主体创办,以民营方式经营。这种举办方式较少。第二种是由政府与大学合作举办,主要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出地、出资、给出优厚的条件吸引大学资源办学。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是设立的独立学院,其教学管理主要由母体高校来负责,在办学过程中举办高校会从母体高校抽调领导或教授来担任新成立的独立学院的领导,也会从母体高校中抽调一部分教师来负责独立学院的教学。而独立学院中硬件方面的设施,如土地、资金等则由地方政府来负责。一般来说,这种高校与政府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都能办得比较成功。第三种是企业作为投资主体与公立高校合作举办举办独立学院。母体高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义务以及应该享有的权利。一般来说,母体高校主要投入师资、管理等无形资产,负责教学管理方面的发展与建设;而企业一般投入资金进行硬件建设。此种模式的独立学院董事会成员由母体高校和企业各抽调出合适的人选来组成,院长一般由母体高校推选,负责学院的工作。第四种是由政府、企业与大学合作举办独立学院。一般来说,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母体高校投入师资、教学管理、品牌等无形资产,地方政府主要投入土地、资金或者法规支撑等等,而投资企业则主要投入资金来进行校园硬件建设、后勤服务等等。

三、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几种可能

独立学院的发展饱受争议的同时也被广大学生家长所接纳,独立学院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满足我国更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同时也为办学地的经济发展输出需要的人才。然而在独立学院的未来发展问题上,却存在着几种不同推论:

1.长期存在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独立学院是一种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它在没有国家财政投入的情况下解决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问题,也解决了我国财政不足导致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困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国独立学院发展到了300多所的规模,将公立高校的资源和市场机制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达到了双重优势结合的可能。虽说,独立学院只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尝试,但是它的出现完美地填补了我国办学体制的空白,也丰富了高等教育的类型。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有人认为,独立学院这种办学模式打破了公立和民办的二元对立,是除了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以外的一条新路。它会作为一种混合性的模式长期存在。

2.消亡论。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独立学院这一办学模式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没有益处,因此它必然会随着各方面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渐消失。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只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特殊阶段下出现的一种短期办学机构,它的产生只是为了缓解特殊阶段教育资源不足、教育需求过大的矛盾而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未来高等教育生源严重下降,独立学院创办之初的教育资源不足与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渴求之间的矛盾将慢慢消失。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独立学院在未来完成了当初的使命,因此渐渐淡出人们地视野,退出历史舞台,从而渐渐走向消亡。当然,不可否认,还有部分独立学院消亡是由别的因素引起的,比如民营资本的突然退出、独立学院数量过多且管理不到位,导致在竞争中惨遭淘汰或者公立高校找到了新的更具活力的办学形式,导致独立学院退出历史舞台。

3.转型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独立学院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壮大,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论是师资、办学设施还是管理队伍各方面都达到了规定的标准,不再需要母体高校的扶持,从而完全脱离母体。独立学院由创办初期依托母体高校的优势,到最后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品牌,达到了真正的“独立”,成为独立的民办高校。母体高校只履行公益性的职责。独立学院极有可能脱掉母体高校光环,真正独立发展,成为真正的民办高校。另外,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深入,国家政策逐渐偏向于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因此,独立学院很有可能脱离母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办高校。

四、独立学院要走特色生存之路

无论未来独立学院的命运如何,要使这种教育新模式存在下去,独立学院必须要找准自己的出路,把握好发展的机遇和方向,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

1、找准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特色

独立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避免开设的专业与母体高校完全雷同,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举办地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和区域产业结构,找准自身的发展之路,避免简单的延续和复制母体高校的发展之路。

2、理清和母体高校之间的关系

独立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保持与母体高校的合作,共享母体高校的品牌与资源优势,以提高自身的办学效益和社会竞争,但是要逐渐摆脱在人财权方面母体高校的控制,要以独立学院的产权制度为核心,根据自身发展的独特性完善独立学院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建设方针。

3、严把质量关,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体系

独立学院要根据专业特色和办学定位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组建一支产学研过硬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以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影响力和学校声誉。完善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确定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监控步骤,做好教学评估与反馈。这样,才能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得到保障,使独立学院获得社会的认可,以保障生源的稳定性和质量,使独立学院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独立学院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胥秋 江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0年03月,http://www.moe.edu.cn/stat/shbanxue/06.htm

[3]潘懋元.羽翼丰了,就要独立飞翔---潘懋元教授谈独立学院的崛起、问题及前景[N].中国教育报,2004,(08)

作者:庞婷婷

国有民营二级学院特点论文 篇3:

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生成逻辑与制度建设

摘 要 作为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所有制资本交叉融合投资兴办的产教融合联合体,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从诞生之日起,便主动契合地方产业、学习者、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等四个层面的需求,扮演着企业办学的重要载体、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融合的重要平台、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平台、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等多重角色。未来应围绕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开展各项配套制度建设,包括从制度层面确立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国家资历框架与学分银行建设、将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融入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完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收益分配机制等。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生成逻辑;制度建设

一、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概念及特点

产业学院是我国职业教育办学领域的新生事物,其概念虽源于英国21世纪初创立的“产业大学”,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实践却始于2012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镇政府合作兴办的沙溪纺织服装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1],近年来逐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和实践的焦点。在我国学界对职业教育视阈内产业学院概念及内涵未统一的情况下,本文暂将产业学院界定为“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及职业院校的优势专业(群)合作兴办的集学历教育、技术研发、技能培训、生产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体化运行的产教融合联合体”。该概念下的产业学院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建设背景产业化,主要是地方产业链发展的需求与驱动;二是办学主体多元化,包括政、行、校、企、园在内都可以是产业学院的出资主体与办学主体;三是服务功能综合化,包括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生产服务等;四是运行组织实体化,主要体现在产业学院是实体化(而非虚拟性)的办学机构。在产业学院的基础上,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进一步发挥不同所有制资本(即政府国有资本、学校集体资本、社会非公有资本等)协同办学的优势,是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所有制资本交叉融合投资兴办的产业学院[2]。其整合了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本,夯实了教育界与产业界在跨界协同上的经济基础;融通了职业学校教育体系与行业企业培训体系,大大提升了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主体地位,一体化推进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兼顾了产业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需求,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提供了机制保障与合作平台,代表着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

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生成背景与逻辑

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生成具有产业层面、学习者层面、职业教育层面、制度变革层面四重背景。

(一)产业层面:地方产业发展下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部分区域产业依托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形成了一种链条式的关联关系(即产业链),产业链的集群性特征对集群式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破解地方产业发展下的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成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基于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依链建院、以链成院,培养人才,助力产业成为地方政府创设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内在动力。如面向开发区动漫游戏产业链和企业用人需求,广州市开发区政府组织校企双方利用各自资源共建动漫游戏产业学院,针对动漫游戏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三区域(即上游的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行业、中游的动漫产品及影视产品制作行业、下游的动漫游戏产品展览与营销行业),打造专业链(即面向上游行业的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等专业;面向中游行业的动漫制作、计算机技术、云计算、电信工程等专业;面向下游行业的会展策划与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一体化培养集群式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习者层面:不同学习群体具有的差异化学习需求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批示指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可见,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和每个人的教育,学习群体的来源与构成更加多元复杂,需要根据不同学习群体的需求与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高职院校,2019年高职教育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表明,职业教育正被纳入更广阔的政策视野,直面不同类别的学习群体。针对职业教育生源结构的变化,针对不同生源的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和需求,职业院校需要在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作出调整。包括制定差异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针对性地开展分班教学、个性化辅导乃至与社会共同开展灵活培训等,这种变革无疑对现有的职业学校教育体系提出重大挑战,是未来我国职业院校办学面临的重大课题。

产业学院的前身是英国21世纪初创立的“产业大学”,是由政府公共部门和私营经济主体联合创办的,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社会提供学习产品和教育服务的开放式远程教育组织,其本质是学习者与教育产品之间的中介机构。虽然我国产业学院更多的是一种实体化办学机构,但仍具有学习平台的特点。特别是随着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招生数量的跨越式增长及生源结构的复杂多元,职业学校教育固有的教育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恐难以应对不同学习主体的多样需求,而针对不同学习主体的学习特点、满足不同主体的不同学习需求、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与教学方式、提高不同主体的学习兴趣与成效,恰恰是作为学习平台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优势所在。

(三)职业教育层面: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一体化发展的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是分职业教育①和培训两条线实施,而是一体化推进。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动职业院校扩大培训规模,支持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的背景下,职业培训被提升到保持就业稳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层面,更需要强化职业教育与培训一体化推进的力度。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仍存在两条线实施的情况,即职业教育主要在职业学校中开展,以学历教育下的结构化课程体系的形式进行;职业培训主要在社会、企业及培训机构中开展,以非学历教育下的短期培训为主。教学场所的分立、教学体系的不融通是造成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分离的重要原因。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兼具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双重功能,将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纳入现有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依托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同时开展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以现代学徒培养的形式将学徒培训课程融入固有的学历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与培训方案,可以实现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一体化发展。

(四)制度变革层面: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制度困境

随着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该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如关于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方式,阙明坤认为,包括公办职业院校引入社会资本、民办职业院校引入国有资本、公办民办职业院校委托管理、不同资本合作投资新办职业院校、PPP共建职业院校基础设施等五种实现方式[3],而五种方式中,当前又以“公办职业院校引入社会资本构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为改革的主要潮流和趋势[4]。即基于学校层面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身份定位模糊等体制障碍②,大部分公办职业院校通过管理重心下移,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体转移到二级学院③层面。相比于学校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办职业院校二级学院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有效回避了公众对于学校“事业单位法人或企业法人”属性的拷问及背后的风险,因而更具有可操作性。但同时,由于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体系不承认二级学院的法人资格,而法人属性的确立恰恰又是实现混合所有制办学、解决混合所有制产权归属问题的前提要件,这使得二级学院在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过程中仍存在无法突破的体制困境,缺少法人产权与法人治理结构的支撑,二级学院层面开展的混合所有制也易于陷入“假混假合”“混而不合”的泥淖。

基于上述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生成背景,可以说,中介缓冲、增生变革是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生成的两大逻辑。其中,中介缓冲表明,基于原有产教融合中的教育逻辑与市场逻辑间的矛盾,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通过推动产业链与专业链、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的有效对接,成为调和教育逻辑与市场逻辑间的缓冲地带;增生变革表明,在固有的学校组织结构难以从整体上有效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教学体系难以对接不同学习群体学习要求的基础上,绕过原有组织重建新的组织,可以实现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而这个组织就是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

三、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发展方向

(一)企业办学的重要载体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各级人民政府可按规定给予适当支持。应该说,在传统的职业学校办学模式中,学校是办学主体,企业大多处于参与办学的从属地位,主体办学的地位受到主客观因素(如企业办学意识、办学精力、办学话语权、办学成本等)的制约。而以单个企业独立办学的形式举办职业教育,虽能体现企业主体办学的作用,但通常只能在具备办学条件的大型企业中实现,难以发挥众多中小企业办学的积极性。

基于增生变革生成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以地方产业链和行业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为基本动力,以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为组织保障,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方式融合学校教育资源和企业培训资源,开展职业教育办学,从而以地方行业(而非单个企业)整体办学的方式扩大了企业办学的覆盖面,降低了单个企业的办学成本,更利于发挥企业主体办学的作用,是实现企业主体办学的重要载体。

(二)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融合的重要平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这里,培训成为职业院校和企业都要承担的重要责任。在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办学以学历教育为主,培训资源相对不足,培训机制及体系尚不健全的背景下,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内丰富的行业企业培训资源可以为职业学校借用,并成为融合学历教育与培训的重要平台。为此,一是可以考虑将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作为职业院校、企业开展通用技能培训的重要场所(类似于德国的公共实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二是可以考虑将职业院校的部分专业技术技能课、企业的培训课程设置在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中,并将培训课程融入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中,从而使混合所有制產业学院成为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相融合的重要平台。

(三)满足不同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学习平台与课程超市

在当前我国职业技能培训被提升到保持就业稳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高度的背景下,如何满足不同学习者学习、培训、就业的需求,适应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内的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密切对接,课程设置直面地方产业发展的前沿与方向,不同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内的专业、课程及学习方式。如农民工可选择农科类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内的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等农类专业,选读农业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等实用课程。通过将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打造成为满足不同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学习平台与课程超市,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学习的需求。

(四)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与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相比,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在法人结构、产权归属、治理结构等方面均具有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优势,代表着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向。以法人属性为例,根据《民法通则》第三十七条,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作为依法成立的全新的组织机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可以通过重新界定法人属性,明确不同所有制资本混合方式,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基于混合所有制的不同所有制资本融合及教育应具有的公益属性,当前我国不少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选择以民办非企业的法人属性成立。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这里,“企业事业单位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社会组织”突破了原有事业单位法人关于“国家机关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社会服务组织”的资产属性限制,充分显示出不同所有制资本融合的特点;“非营利性”则显示出教育的公益属性及社会效益。如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与佛山恺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了具有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中恺汽车公共实训中心,中心财产结构以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佛山恺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各占50%的方式组成。由于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条件,该中心可以统筹学校、企业的汽车专业资源,真正面向市场独立开展员工培训与人才培养。

四、推进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制度建设

如前所述,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是发挥企业主体办学优势、加快职业教育与培训一体化推进进程、构建不同学习者多元学习平台、突破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瓶颈的重要抓手,围绕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开展各项配套制度建设,有利于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真正实现上述目标。

(一)从制度层面确立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

按照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其兼具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双重功能,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学历教育由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或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实施,可见,从法律层面还找不到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开展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依据,建议通过《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明确产业学院具有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学历教育的办学地位。

此外,在技能培训层面,应围绕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进一步开展制度设计,赋予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更多的培训职能,完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作为主体办学的成本核算制度。如赋予某些成熟先进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培训评价组织”的称号,使其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具备实施职业技能考核、评价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发放的功能,并与职业学校配合落实“1+X”证书的试点工作,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衔接。如核算企业以混合所有制的形式投资兴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货币资金直接投入、固定资产投入、人力资源投入、无形资产投入、相关资产使用权投入、对学徒制学生的补贴等成本。

(二)加快推进国家资历框架与学分银行建设

国家资历框架是国家构建终身教育制度、衔接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一种制度设计工具。加快推进国家资历框架,有助于实现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内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间的融通和衔接,使产业学院真正成为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融合的重要平台。

学分银行是一种模拟银行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一种管理模式。学分银行适合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边实践、边学习的学习特点。在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内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已经积累的学习成果(包括基础技能方面的成果),进行学历教育的学分认定,可以真正实现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作为灵活学习平台的特点。

(三)将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融入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育人的职业教育制度。在原有的职业学校教育基础上,现代学徒制更加关注行业企业主导的、以学徒在岗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改革,而这恰恰是当前我国学校本位现代学徒制难以克服的难题。将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融入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在学徒岗位培训方面的优势,弥补学校本位现代学徒制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强化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内部开展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功能,为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完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收益分配机制

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收益分配机制是指产业学院参与各方对产业学院收益能否分配、分配对象、分配比例、分配去向等通过明文协议进行界定的机制。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沙溪纺织服装学院采用“工作室”模式开展收益分配,即教师成立工作室,以项目方式与企业合作(类似高校的企业横向课题)。教师工作室与企业签订协议,项目投入由教师工作室和企业承担,收益由教师工作室与企业共同分配,此举绕开了公办学校与民办资本在分配体制上的限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再如,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中恺汽车产业学院的“民办非企业”模式,将产业学院收益全部投入产业学院滚动发展建设当中,同时产业学院通过对企业员工培训、技术开发,降低企业的相关成本,扩大企业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国有资产与民营资本同时增值。

上述两个产业学院收益分配机制各有特色,一定程度上绕开了体制障碍,但依然没有完全解决收益分配问题。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收益分配机制的难点主要在于:公办职业院校投入属于国有资产,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盈利难以清晰划分利用国有资产与民营资本盈利的比例,并且在产业学院运营过程中牵涉国有资产损耗,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因此产业学院各方在收益分配上难以达成合法、合规的分配方法;同时,公办职业院校参与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教师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如果产业学院进行收益分配,其在产业学院教学过程中的收益如何合规合情地进行绩效分配,也是产业学院面临的重要问题。

参 考 文 献

[1]易雪玲,邓志高.探索“专业镇产业学院”高职教育发展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8):59-61.

[2]朱跃东.高职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之惑与应对之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1-67.

[3]阙明坤.职业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的有效形式[N].中国教育报,2015-03-26(009).

[4]张艳芳,雷世平.論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内涵、地位及属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50-55.

作者:黄文伟?郭建英?王博

上一篇:现代西方哲学生存分析论文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师语音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