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29

摘要:高职旅游专业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了热门专业,但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某些方面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文章在对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养、加强课外教育等对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旅游专业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旅游专业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篇1: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策略

[摘 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中坚力量,但是快速的外延发展势必导致整个行业内涵建设的滞后。而现在部分中职院校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资源,均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无法做到精细化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人才培养水平良莠不齐。主要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文教育

一、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具体而言,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学文化修养及道德情操修养等两个方面。其中文学文化修养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观察人、认识人、理解人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其导游的智力技能。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是一种文化,是文明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而旅游文化则是旅游及旅游业的核心所在,而文化修养的内涵包括文学知识、艺术鉴赏能力、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礼节礼貌等,而旅游文化涉及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民俗风情、园林建筑各个层面,因此旅游专业的学生要通过社会实践及大量的阅读来积累更多的旅游文化知识。而道德情操修养主要是指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及服务质量标准。一名优秀的旅游专业学生首先要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三观端正,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对待本职工作要尽职尽责,对国家负责,对自己负责。

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人文教育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提高其职业素质及综合素质。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提高老师的人文修养

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学校有意识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聘请高素质、高学历的毕业生教师,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灵活的教学组织能力,可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学校还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旅游专业教师来学校开设实践课程。学校还要为在职教师提供进修及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积极鼓励老师参观先进学校的教学方法,在与其他学校老师沟通、交流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此外,老师自身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阅读量,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二)有意识地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

旅游与历史、文化均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开发的各个环节均要体现出历史及文化的人文性与多样性,让游客感受到景观的丰富性及厚重性。在培养旅游管理人才时,要高度重视其人文知识、历史知识的培养,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丰富其人文知识底蕴。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要提高地理学、植物学、建筑学等相关知识的地位,不能仅作为专业课程的附属,通过这类延伸课程的学习可不断提高学生的旅游规划水平及导游服务层次。老师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促进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内化,而后将这种人文精神显化为人文行为。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呈现更为丰富的旅游素材。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基础设施,优化学校内的人文环境,在学校建造一批富有特色的微型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在校园内营造一个富有人文气息的办学氛围。

(三)采用灵活化的教学方法

随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在中职教育中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包括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人文素养。中职教育主要以职业为导向,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项目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基于工作过程,以实际项目为导向,将每个项目设计为若干小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课程知识。实际操作中可先给学生设计一个虚拟的工作任务,带领一个“夕阳红”旅游团,让学生制定带团计划,了解夕阳红客人服务的特点,包括讲解的内容、讲解的语速及节奏控制等。明确细节后再收集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创作导游词,再根据导游服务规范完成讲解服务。

总之,在整个旅游产业中旅游从业人员是旅游业良性发展的保证,是推动旅游事业发展的关键。中职旅游专业管理专业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教师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肖同庆.寻求价值目标与历史进程的契合[J].东方,2016(1):8.

[2]田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人的发展[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4).

作者:陈霞

旅游专业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篇2:

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思路探析

摘要:高职旅游专业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了热门专业,但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某些方面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文章在对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养、加强课外教育等对策。

关键词:人文素质 高职教育 旅游专业

1.引言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的内涵大致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人文知识,二是人文精神,三是人文行为 [1]。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旅游应用型人才中,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基础和优先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也是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诉求。

人们外出旅游不但希望享受到“食、住、行、游、购、娱”的便利,更有了解一种文化、艺术的需要,得到精神上、情感上以及审美方面的满足。因此,旅游行业所需人才既要有一种强烈的服务意识和高超的服务技巧,更需要旅游人才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与良好的艺术素养,来为游客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内容[2]。旅游专业要求人才是“杂家”,培养的目标不仅是“专才”,还要求是“通才”,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贡献。

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在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忽略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缺乏人文素养和人文知识储备将对学生从事旅游工作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本文拟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及对策展开一番探讨。

2.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2.1 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在创办之初就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人们对旅游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把旅游职业技术教育看作是一种单纯的旅游职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认为高职旅游教育,就是学一门专业,主要是掌握如摆台、铺床、斟酒等一些服务技能,使学生毕业后在酒店或旅行社等旅游服务部门能找到满意的职业。高职旅游教育继续延用在计划时代形成的大学教育教学方式,功利主义十分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偏重于学生技能的训练,不能有效地把科学知识中的人文因素挖掘并整合起来,没有对学生的教育形成整体人文氛围。

2.2 高职旅游专业人文课程的设置欠缺

高职院校大多是中专升格,或大专、地方大学或成人教育学校改制而来的,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较差。尤其是人文课程的设置非常盲目,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课程的设置随意性较大,没有把人文教育作为一种科学体系来考虑,使学生得到的人文知识较为凌乱,更谈不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的学校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加强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于是减少了文化课时数量;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增设了文科课程,但对于人文课程的设置还只是“任选”,而不是“必修”、“ 必选”。这种形式上的文理结合根本没有真正体现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3]。

2.3 学生人文知识欠缺且缺乏学习兴趣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对文史哲艺术知识知之甚少,又由于就业压力、功利性价值取向及社会庸俗文化影响,高职旅游专业教育日益趋向技能培训,不少学生对人文课程及相关活动兴趣不浓。据调查,在大学期间,87.3%的旅游专业学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对人文社会方面的课程,没有真正投入精力去学习,对文、史、哲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有70.12%的旅游专业学生对社会历史和现时人生缺乏深入的认识。学生人文知识的欠缺,势必导致“半个人”、“工具人”的出现。高职旅游专业教育的这种纯“工具意识”已呈蔓延趋势。旅游专业由于其特殊性,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文化素质的要求,而高职旅游专业教育的这种纯“工具意识”必将使旅游专业走向死胡同[4]。

2.4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但是,由于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高校中发展迅速,没有足够的师资储备,因而一些从事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师改行加入到旅游教学工作中来,由于他们专业知识储备欠缺、实践经验缺少、职业情感缺乏,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由于过分突出 “职业属性”而忽视人文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也忽视了人文教师的培养和引进;造成人文教育力量的不足,教学水平不高,直接后果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限的人文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3.高职旅游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

3.1 转变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克服将人文素质教育只是当做一种补救教育的思想,转变职业教育是单纯的“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和培养“工具人”的目标取向,充分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智力技能型旅游人才。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也应深刻认识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历史必然,是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现实需要。

3.2优化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的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最有效途径,也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高职旅游专业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养成,结合旅游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必须整合课程门类,优化课程结构,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例如,设置必要的“诗词鉴赏”、“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史”等课程,它对充实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可以扩大选修课比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突出主干课程教学前提下设置自然、人文、社科等人文素质选修课,扩大学生选课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5]。同时,要注重人文课与专业课的结合,在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3.3加强课外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课外形式。讲座形式活跃、内容新颖,学生可以参与其中,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应有组织地安排若干人文教育主题的系列讲座,可聘请长期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名气的学者进行主讲,把讲座报

告办成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影响深刻的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扶植和鼓励学生建立与专业相关的社团,如地理、历史、文学、音乐等学生社团,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另外积极抓住重大时事活动进行人文教育,如利用北京 29届奥运会的胜利举办进行爱国教育,利用 “5·12”汶川大地震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等。

3.4 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高等旅游专业要加强职业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因为教师的思维情操和审美情趣等人文素质都会切实的影响学生,所以作为旅游专业教师,必须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高的人文素质。高职院校在加强人文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非人文学科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其善于在理论技术专业课的教学中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不断地积极获取人类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汲取与提炼。作为新时期的高职旅游专业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课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把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渗透到专业教学中,自觉的将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始终。

4.结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并非是单纯的技术培养和训练。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独立的见解和合理的价值观,及社会道德评判标准是其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技能的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应成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的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而人文素质教育尤应成为培养人才基础。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旅游教育也应适应市场的变化,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培养对旅游业发展有用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汪亚明,魏一媚.论高职旅游专业文化课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33):95-96.

[2]连彬.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研究[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30.

[3]和爱民,孟晓敏.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6,(1):87.

[4]姜先行.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学生人文与文化素质现状与培养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7):84-85.

[5]李少斌.试论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5(3):17-19.

作者:张 丽

旅游专业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篇3:

以服务为导向的旅游教学研究

【摘要】旅游专业是一门服务性极强的学科,相关职业的主要职责在于为旅客提供满意的服务,能否为旅客提供高质量和有效的服务将直接关乎旅游教学的成败。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以服务为导向培养学生服务精神的重要性,结合中职旅游教学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服务精神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导向;旅游教学;重要性;教学策略

旅游专业是一门服务性极强的学科,市场也需要具有较强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的学生。旅游专业未来职业的主要职责在于为旅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中职旅游教学的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旅游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精神。然而,现阶段中职旅游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中职旅游教学中常常忽视对学生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的培养。因此有必要针对现阶段中职旅游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以服务为导向的旅游教学新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中职旅游专业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服务意识。近些年来,许多中职院校都开设了旅游专业,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外出旅游成为人们陶冶情操的最主要方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就显得更为重要。就目前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来看,教学中以传授旅游基础性知识为主,这种传授方式从本质上来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旅游专业是一门服务型、实用型的专业,单纯重视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相对来说还不太够。作为服务型的专业,应当体现“服务”这一精神内涵。基于“服务”导向着力培养中职学生的服务意识、服务精神和专业技术同等重要。因此,中职旅游教学应当立足于职业特点,以服务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中职旅游教学中培养学生服务精神的重要性

服务精神是学生自我形成的一种对工作的认知和看法,是旅游专业人员服务技能和服务本质的体现。针对旅游专业来说,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非常重要,这是旅游行业领域的本质所需。当前旅游行业领域爆发出了一系列恶性事件,直接说明了旅游服务人员服务精神欠缺,服务意识淡薄,不能够从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服务精神缺失会影响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发展。服务是旅游专业人才最本质的素养和品质。面临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旅游工作人员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不单纯是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比如说专业知识素养、职业技能素养等,关键还要看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中职旅游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服务精神,才能够使他们适应未来职业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中职旅游教学中,加强对中职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以服务为导向的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策略

服务精神是中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学生需具有的基础素养,是职业发展的本质需求。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是否具有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直接关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中职旅游教学中重视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就中职院校旅游教学的现实状况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因此,立足于服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转变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以旅游行業规范引领课堂教学

教学理念陈旧是制约中职旅游教学中学生服务精神培养的最大障碍。在新时代,中职旅游教师需要更新陈旧的教育理念。旅游是一门服务性极强的学科和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当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还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旅游专业有自己的行业规范,领悟此规范并将其纳入到旅游教学中是必要的。比如基本的服务规范、服务礼仪、服务态度等,这些都应当始终灌输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就目前中职旅游教学来看,教师常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始终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因此,教师要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旅游行业规范,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二)综合采用各种教学方法

旅游教学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要综合采用适合旅游课堂教学的各种有效教学方法。在当前的旅游教学中,一些教师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单方面地为学生讲述旅游方面的知识点,课堂上单独提问。这种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旅游教学实际。现阶段教学领域出现了诸多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说翻转课堂、微课、体验式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及任务型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此,在中职旅游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服务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否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将直接关乎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的成败。因此,中职旅游教师需要采用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具有较高服务精神的相关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案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亲自体验,从中感知服务意识的精神内涵。

(三)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指标是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因素之一。过去常常以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为重要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严重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新时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变应试教育思维,中职旅游教学不能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指标。中职旅游教学并不是以升学率来考核教师,也不应当以学生学业成绩来评价教师。学生的学业成绩只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指标之一,但不应当作为唯一指标,也不应当作为最重要的指标。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要根据中职旅游学科特点,比如学生的基本素养、专业技能和服务精神等,这些都应当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四、结语

服务精神是服务人员的习惯与本能,是学生自我形成的一种对工作的认知和看法,是旅游专业人员服务技能和服务本质的体现。新时代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学生在未来的职业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还要看旅游工作人员的服务精神。为此,中职旅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飞,任倩.旅游教学中培养中专学生“服务意识”的有效方法[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1):212.

[2]侯祎璐.中职学校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02).

[3]赖晓磊.各类教学资源在旅游课堂教学上的有效利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7(01):62.

[4]赵红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教学与管理模式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248.

[5]武传表,于佳,万绍娟.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1):62-64.

作者:曾珍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劳动教养创新论文下一篇:文字元素应用于网页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