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检验与纺织品论文

2022-04-15

摘要:中印两国纺织品出口具有较强的竞争关系,文章采用引力模型来测算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给两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的影响。研究证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印两国纺织品出口都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而随着中国纺织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取得的进步大于印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据库检验与纺织品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数据库检验与纺织品论文 篇1:

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出口

摘 要:通过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ATC协议》,在2005年WTO取消了纺织品的配额限制,标志着世界纺织品进入了“后配额时代”。在“后配额时代”中,中国的纺织品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的双重层面,文章从“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出发,主要阐述了“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关对策分析。

关键词: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挑战;对策

一、前言

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以其庞大的规模以及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已经成为纺织品的第一大出口国,尤其在“后配额时代”下,纺织品的配额限制已经被取消了,这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来说是一项重大举措,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也会迎来美好的前景。

二、“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1.出口总额

传统的纺织品作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贸易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在逐年增加。据有效统计,2008年我国的纺织品贸易占据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5.4%,而在2009年的这一年时间里同比增长了25.2%,在全球的纺织品贸易中排名第一,并且增长的趋势一直持续下去。到2010年又比2009年增长了20.1%,而目前的纺织品出口贸易总额仍然在持续增长,可以说,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总额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2.出口市场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以及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占据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总额大约为60.20%,而占据其他地区为40.80%,可见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市场集中度较高,而且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3.中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稳健提高

虽然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价格较为廉价,但是从有效数据的分析来看,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单价在不断增长,2013年我国纺织品对全球出口价格指数为127.1,比去年增长很多。对于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出口价格逐渐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从“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在不断增长,但是也应意识到,在“后配额时代”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为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是也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一些国家采取了相关手段来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的纺织品贸易。

三、“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面临的挑战

1.相关条例的特保措施限定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工作报告书》中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的特保措施规定世贸的任何组织成员都可以根据相关条例对中国已消配额的纺织品申请重新设限。因此,一些欧美等发达国家就有了所谓的“借口”以此来限定我国纺织品的出口。现如今,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加拿大等国都已经根据相关的条例措施进行了国内立法,而且在“后配额时代”下,对于纺织品的配额已经取消,这对于中国来说本该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但是由于一些特保措施就让中国反而落在了英美国家的下风,这对于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是极为不利的。

2.反倾销诉讼使中国企业面临不确定的贸易环境

WTO规定,反倾销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不公平的进口损坏,然而却有一些国家利用反倾销来作为限制出口贸易的手段,这种滥用职权、偷换概念的做法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影响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尤其是在取消配额后,我国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在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争夺上也日趋激烈,这也容易造成这些国家会加入对我国企业提出反倾销的队列中,更加不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

3.技术贸易壁垒因素

一些国家会通过颁布法律法规,建立技术法规以及合格评定程序对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卫生检查、产品包装等技术要求来增加进口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制定高于其他国家的产品标准、技术法规以及环保标准来以此限制其他国家的纺织品出口贸易。(2)对其他国家的产品实施歧视性待遇,注重本国的出口贸易。(3)对进口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检验程序及其复杂。并且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也制定了《纤维含量标签》以极《易燃纤维法案》等技术标准,这些技术贸易壁垒对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也是一大难关,使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遭受到了严厉的打击,同时也让我国一些重要的纺织品企业损失惨重。

4.双边和区域性贸易的优惠安排

很多国家为了抵制中国的纺织服装业的竞争,通过各种双边和区域性贸易的优惠安排来排挤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而为本国赚取最大的利益。虽然双边和区域性贸易的优惠安排能够保护区域市场,促进与既定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发展。但是同时也减少了与其他国家贸易的机会,不利于第三国的贸易发展。

5.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是进口国为了抵制出口国商品贸易的又一大利器,从生态角度出发从而制定很多环保的条例法规来制定贸易阻碍,从而限制其他国家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严厉的打击。

(1)甲醛的限制

纺织品一般的材料是由纤维和素纤维构成的,如果想要达到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状态,必须对这些纤维材料进行加工改良。而大多数的产品是通过树脂整理剂对其进行改造,但是树脂整理剂中却含有大量的甲醛成分,如果在高温情况下会释放出大量的甲醛,就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而提高产品美观的染色剂中也同样含有甲醛成分,如此一来,那些精致美观的纺织品中甲醛成分就会超标,不能够达到进口国的标准要求。

(2)pH值

pH值是指纺织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酸、碱、盐成分,而纺织品又跟人的身体亲密接触,因此,对于PH值的限制很多国家也有严格的规定,如果PH值超过所制定的规范标准就不能够予以出口。

(3)重金属

很多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纺织品的重金属成分过多,就会严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很多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中对于重金属成分的检测是严格的,甚至很多国家禁止带有重金属成品的纺织品进行出进口贸易。

除了纺织品本身对人类健康和安全问题产生的影响之外的限制,还对出口国家的纺织品设计过程、生产过程以及回收处理也设置了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

四、相关对策分析

1.认清当前形势,积极应对

对于“后配额时代”的国际形势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应明确认识,从容面对。对于进口国管理规则的具体内容要及时掌握,认真了解,对于各个实施条件以及实施方法所带来的作用也要认真考虑。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要认识到这些相关的政策措施是在WTO规则框架体系下形成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抛弃消极的情绪和态度,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接下来的“血雨腥风”。

2.合理控制生产总量,规避风险

虽然“后配额时代”对出口的配额限制取消,但是一些国家的贸易壁垒以及相关措施对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国必须要高度重视贸易摩擦的风险,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在一定时期内要合理控制生产总量,避免过多的生产某一产品而导致堆积状态,加强企业间的自律,避免因一时利益而低价倾销产品,从而形成恶性竞争。

3.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对于相关国家的贸易壁垒,我国要尽快调整产品结构以及产业规模,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技术要求。在一些发达国家对于服装纺织品的制作大都采用高科技纺织生产技术,因而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好,因而对于其进口就比较多,占据了纺织业的中高档市场。而我国的纺织业的生产技术还有待提高,尤其在“后配额时代”,更应该注重产品的质量,宣传出好的口碑,走创新的品牌之路。只有产品本身的技术质量提高,才能在技术壁垒中打破规则,让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能够顺利进行。

4.加强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

在如今的复杂局势下,我国应加强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共同致力于解决出现的各种贸易争端问题。首先,政府应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沟通联系,协商好相关的出口条例及技术要求,做好相应的规范要求,从而建立和谐融洽的氛围。其次,产业部门也要与行业协会进行协调,通过行业协会对于相关的企业进行良好的组织与沟通,及时组织企业应诉,规范出口秩序。作为企业除了要与行业协会密切联系,也要与进口商进行联络、协商,争取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得到他们的支持。

5.加强双边与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市场多元化战略

区域贸易优惠安排是一把双刃剑,给中国出口贸易既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中国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促成有利于我国产业发展的双边与多边贸易协定,加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能力。企业要善于利用区域合作相关贸易协定中的优惠内容,如贸易便利化以及关税减免,通过当地采购和生产,降低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实现市场的多元化战略。

6.生产绿色纺织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针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我国的纺织品也要走绿色发展之路,无论是企业、员工都要树立良好的生态环保理念,并将这一绿色理念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中。首先在技术上,要不断钻研,大力发展科技,不断改进现有的工艺水平,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技术,制造出符合绿色标准的纺织品。其次,在材料的开发和使用上要选择新型无污染的安全材料,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来的纺织品符合生态理念。政府、企业以及行业部门要联合起来,共同制定有关绿色贸易壁垒的机制建设。

(1)建立预警机制

针对外国制定的绿色贸易壁垒,政府部门应加强建设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外国的环保认证标准以及相关的措施。并且对其进行搜集整理,建立绿色壁垒的数据库和信息中心,让各个企业和行业协会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新的动态,并且做好防范工作,有效的突破其贸易壁垒。

(2)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

所谓的环境标志是指产品的生产、使用以及回收处理都符合规范的要求的产品标识,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可以规范纺织品的制造产业,同时可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贸易效率。

(3)实施绿色认证制度

对于我国纺织品制造业以及产品实施绿色认证制度,规范企业的生产流程以及产品的制作程序,不符合认证制度的产品不予以进入市场,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绿色认证。

五、结语

综上所述,纺织品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其出口贸易的发展更能让我国的纺织业走向全球,但是随着“后配额时代”的来临,其面临的挑战也是极其严峻的。因此,对于“后配额时代”所带来的弊端和不利因素,政府、企业以及产业协会应主动积极面对,化腐朽为神奇,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让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能够一路披荆斩棘。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本国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让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在“后配额时代”下仍然能够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1]李双燕,赵文武.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力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1(1):5-6.

[2]赵玉敏.建立自己的营销通道——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化工楹联之争中的角色及定位[J].国际贸易,2013(2):22-24.

[3]常亚平.中国纺织产业分析和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4]赵京霞.欧盟新贸易保护措施对我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J].纺织导报,2012(1):50-52.

[5]刘平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6]丁喜刚.美欧设限不符合WTO贸易规则[N].参考消息特刊,2012-06-02.

[7]李娜.入世后中美纺织品变动浅析[J].经济论坛,2011(15):11-12.

[8]杨树臣.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应对策略[J].辽宁丝绸,2013(15):33-35.

作者简介:管艳莹(1992- ),女,辽宁省大连市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作者:管艳莹

数据库检验与纺织品论文 篇2:

比较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印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摘要:中印两国纺织品出口具有较强的竞争关系,文章采用引力模型来测算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给两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的影响。研究证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印两国纺织品出口都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而随着中国纺织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取得的进步大于印度。中国应该在信息平台建设、行业结构调整、质量控制和消费引导等方面加大力度,积极应对纺织品出口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印纺织品;引力模型;比较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纺织业的发展、限制他国纺织产品的出口,不断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纺织品出口大国每年因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纺织品出口方面遭到很大损失。自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以来,印度纺织业不断显现的劳动力优势以及产品国际竞争力对中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了较大的威胁,成为中国纺织品出口最大的竞争对手。因此,有必要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印两国纺织品出口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度的实证研究,从中找到中国纺织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关于中印两国纺织品贸易比较的文献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两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差异研究上,极少有文献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条件下两国纺织品出口对比的分析。本文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为切入点,运用引力模型来分别测算其对两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在比较分析中找出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之策。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印纺织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与理论预期

经济学中引力模型的基本思想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最早将引力模型运用于国际贸易领域的是经济学家Jan 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两国的双边贸易流量与两国各自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Poyhonen给出了贸易引力模型的早期形式:

Xij=cCiCj(YiaYjb)/(1+hrij)d①

其中:Xij表示国家i到国家j的出口贸易值;Yi和Yj分别代表两国的经济总量;Ci、Cj分别出口国i和进口国j的出口参数和进口参数;a、b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的收入弹性;rij代表两国间的运输距离;h为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d是独立参数,c为常数。随后,经济学家为了检验政策、历史、文化等因素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又逐步对模型进行扩展,引入人口、人均收入、汇率、是否同属于一个经济组织等变量。

本文选取引力模型来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印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模型选择人均GDP表示经济规模,相对距离表示阻碍因素,引入虚拟变量来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额的影响,得到扩展的模型,并对模型两边取对数,具体构建的模型如下:

LnExcj=a0+a1LnPGDPc+a2LnPGDPj+a3LnRDcj+a4D1+a5D2+a6D3+a7D4+ξcj②

LnExcj=a0+a1LnPGDPi+a2LnPGDPj+a3LnRDij+a4D1+a5D2+a6D3+a7D4+ξij③

方程②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方程③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印度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其中,PGDP表示贸易国的人均GDP,预期符号为正,Rd表示相对贸易距离,预期符号为负,D表示技术性贸易壁垒虚拟变量,预期符号为负。

(二)数据来源

模型中的数据主要来自官方网站:各国GDP和人均GDP来自联合国统计数据库;中印纺织品出口总额来自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纺织品的统计口径采用HS1992的分类方法,共分为14大类;贸易双方实际运输距离来源于网站(www.geobytes.com)中的“距离计算工具”(city distance tool),分别是中国首都北京和印度首都新德里到各国首都的距离,相对距离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本文选用1992-2008年中印纺织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国为研究对象。为了便于比较,模型选取美国、德国和法国,这三个国家是中印纺织品出口市场分布中重叠份额最大的国家,2008年中国出口至这三个国家的纺织品金额占其纺织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是:13%、4.2%和2.2%,而印度相应比重是:20.3%、6.2%和6.9%。此外,美国和德国是纺织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最为严格的国家,而法国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大多纺织品相关的法令和技术法规与欧盟一致,对纺织品进口和销售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因此,选取这三个国家为代表来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和印度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模型中的虚拟变量主要根据发达国家颁布的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法规选取。1994年7月15日德国在之前消费品法基础上明确将20种致癌芳香胺的禁令扩大到染料乃至纺织品、皮革制品,规定从1995年7月1日起德国“那些使用这些有害染料的染色及印花纺织品不得再在德国销售”,从此掀起了世界各国关注并禁用部分偶氮染料的热潮;1996年美国CPSC发表指南,对儿童上衣的绳带及腰部的束带做出严格规定,最大限度保护儿童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之后许多国家出口至美国的童装因为不符合此项规定而损失惨重;1997欧盟发布了67/648/EC指令,该指令主要是禁止在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使用可裂解并释放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2007年6月1日欧盟正式出台《化学品注册、评估和许可限制》(REACH法案),该法案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一项化学品管理法律,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因此,虚拟变量的选取分别以1995年、1996年、1997年和2007年为界限,实施之前为0,实施当年及之后为1,表示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当年就对两国纺织品出口产生影响。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本文选取1992-2008年共计17年的时间序列以及3个国家的截面数据作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结构,模型②选用不变系数模型,模型③选用变截距模型,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中的交叉权重系数法,利用Eviews5.1软件对模型进行计量分析。

从回归结果看,两模型的F统计量显著,模型整体拟合优度较好,但具体变量存在不显著情况。剔除模型中不显著变量,对模型进行修正,运用最小二乘法对两个模型重新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修正后的两个模型F统计量显著,模型整体拟合度较好,具体各解释变量的都通过检验,回归系数符号与预期基本一致。1997年发达国家对纺织品进口门槛的提高阻碍了中印纺织品出口,模型②的弹性系数为-0.154,模型③为-0.135,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造成的阻碍程度要略大于印度。2007年欧盟出台的REACH法案给中印两国纺织品出口造成了极大阻碍,从回归系数来看,模型②为-0.23,印度为-0.26,印度遭受的影响要大于中国。说明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中国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的阻碍程度要小于印度。

中印两国经济实力的提高确实促进了纺织品的出口。两国人均GDP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都为正,与预期一致,并且数值均接近2,表明两国人均GDP每提高1%,两国纺织品出口额都能增加近2%。而两模型中相对距离印度的回归系数皆为负,距离因素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系数为-1.028,而对印度的影响系数为-1.93,说明两国在交通设施方面都不完善,不足以保证纺织品出口的顺畅,而印度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比中国更加落后,对纺织品出口形成了很大阻碍。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印纺织品出口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印纺织品出口都产生了阻碍,尤其是2007年欧盟REACH法案的出台对两国纺织品出口冲击很大,纺织品出口形势加剧。相比较而言,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范围更广;随着中国在应对纺织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自身产品技术标准的不断提高,出口受到的阻碍程度逐渐与印度相当,并且开始低于印度纺织品出口受到的阻碍程度。

2、距离因素阻碍两国纺织品的出口,印度存在的问题更严重。两国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纺织品出口受到限制,印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较中国更加落后,更大程度上阻碍了纺织品的顺利出口。当然,两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将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将减少贸易距离因素对纺织品出口的阻碍。

(二)对策

为积极应对纺织品出口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政府与纺织行业协会协同努力,打造权威信息平台,构建对外沟通磋商机制。国际市场瞬息万变,政府及纺织行业并整理国外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同时建立统一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让企业及时准确了解国际市场信息,快速地对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政府积极与国外相关机构磋商,尽量简化各种产品出口过程中的检验程序,降低企业成本。

2、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外压力,发展需求为内动力,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中国纺织行业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步伐显得太慢,金融危机又对其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这也是一个加快调整步伐的大好时机。在国际贸易壁垒对企业的外在压力和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加快纺织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实现纺织业良性发展。

3、以质量为核心求发展,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搞创新。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动机包括保护本国消费者的安全。纺织品出口企业应该将产品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参照国际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另外,企业在技术革新、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了解目标市场消费者对纺织产品的偏好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使得出口产品更加受到进口国消费者青睐。

4、打造特色纺织品牌,逐步引导国际市场消费观念。企业有责任引导国内消费者正确的消费观念,让其在选购纺织品过程中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可以利用我国传统服装文化打造特色纺织品牌,逐步引导国际市场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余文娟,李晓钟.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

2、高巍.中国和印度纺织业竞争力比较与合作建议[J].国际贸易,2006(8).

3、王亚静,陈富桥,祁春节.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5(4).

4、田毕飞.绿色壁垒对中德纺织品服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9(8).

5、史朝兴,顾海东,秦向东.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2).

6、Cheng Hsiao.Analysis of panel data[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商学院)

作者:牛 咏 章家清

数据库检验与纺织品论文 篇3:

浅析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摘 要:随着经济一体化的逐渐推行,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配置以及许可证问题进行了严格处理。但是,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同经济较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距离。要想推动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并符合国际标准规范,就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检测技术和标准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促进我国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纺织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引言

现如今,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出口数量也在逐年上涨,然而在我国纺织品检测和生产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健康保护方面越来越重视,因此对纺织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我们需不断对检测技术进行创新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提高我国经济效益。

1.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现状

1.1纺织品检测机构的权威性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纺织品检测机构慢慢呈现出和国内经济不相容的现象。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就成立了纺织检测机构,属于计划经济产物。这些纺织检测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纺织行业的稳步发展,然和国际上现有的检测机构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和缺陷,甚至有一些地方和国际检测机构背道而驰。我国纺织品检测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国外使用的是推荐性标准。在我国很多纺织企业的纺织检测方式都是根据区域来进行区分的,国外是根据技术和权威性来对企业纺织产品进行检测的,并且得到了消费者的极度赞同。因此,这就导致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纺织品检测机构的权威性较低,检测水平不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差,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纺织生产制造企业的标准要求,让企业对纺织品检测的重视度不够。另外,我国纺织品检测机构和国外接轨的程度较低,致使检测技术只在国内可行,在国外还要再次进行检测。对此,我国纺织品机构要加大跟国际接轨的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综合实力。

1.2纺织品检测仪器设备的开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纺织品生产技术的发展进程,加大了技术优化力度,和纺织品有关的检测仪器设备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利用,并且也符合了企业对纺织料性能的检测标准。此外,我国开发的高科技技术检测仪器在国际上也得到了认可,例如全自动单纱强力仪、电容式纤维长度仪、乌斯特条干仪以及二次压差式纤维细度仪。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创新与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纺织品仪器上被广泛应用,对传统仪器的数据处理模式进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仪器应用效果。现阶段,我国纺织品检测仪器主要是以计算机和电测技术为核心,提升了检测仪器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对设备维护工作的稳固性和牢靠性提供了有利保障。我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研究,最终研发出了由计算机控制的仪器设备,例如织物折皱弹性仪、框架测长仪以及纱线捻度仪等设备,另外还有自带出汗功效的光电式黑板条干、棉纤维高容量测试、暖体铜人等具备高科技高质量的检测仪器设备。

2.我国纺织品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2.1纺织检测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

现如今,在我国传统项目检测中应用最为频繁的就是纺织品检测技术,进而推动了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的发展进程。在检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相对单一,所以不能很好的满足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的精准度。另外,近段时间我国和国外技术之间的沟通互动比较少,因此我国纺织品监测技术和设备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

2.2检测信息化程度较低

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现有的检测机构中,具备网页检测机构的非常少,并且在网页中大多数都是介绍机构信息,具备数据库检测机构的更是屈指可数。虽然大多数机构内部已经存储了很多检测方案,然而有关分析方式、信息服务和鉴定方法的资源相对短缺,不能将网络环境下的知识成就进行共享。

2.3机构运营模式与服务功能相对简单

根据我国已有的检测机构来说,检测机构的经营模式和服务功效相对简单,通常状况下,检测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中介服务费用和相关检测费用。另外,还有政府支持。面对这种局势,每一个检测机构必须扩大此机构的业务范围,加大机构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力度,提高检测机构的经济效益。

2.4标准化工作有待提高

现如今,随着我国贸易组织的逐渐扩大,而技术壁垒也已成为目前最大的非关税壁垒,因此,像一些发达国家都推出了一系列技术标准规范。目前,为了更好的解决国际贸易技术壁垒问题,我国逐渐对相关纺织品标准体系进行完善和整改,截止到今天,基础标准法和方法标准已经逐渐和国际标准相吻合。然而对我国纺织品标准进行深入分析以后不难发现,这类标准都是建立在生产基础上的,对消费者的使用方面没有进行全面考虑。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纺织品标准中没有对指定指标进行强制的标准体系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标准体系,对此就很难满足国际产品质量的标准要求。

3.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的发展形势

3.1尽可能的缩小与国外的标准差距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纺织品检测技术发展趋势来讲,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的稳定性和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和国外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企业的检测机构因为经营成本相对紧缺,所以缺少安装高级仪器设备的主动性。另外,还有一部分科研项目也因为资金问题和管理人员的不重视而搁置。还有少数检测仪器的供应商在生产时没有做好详细方案,使得一些仪器设备供给不足,耽误检测进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缩小与国外的标准差距,提高检测技能。

3.2加强标准化认证工作

目前,获取校准实验室的认证是现阶段我国纺织品检测机构的主要任务,争取在短期内和国际标准认证工作吻合。

3.3创建和国际接轨的检验机构与标准体系

针对我国纺织行业来讲,创建和国际接轨的检验机构与标准体系是当前消耗资金最大且工程极为繁琐的一项工作。从目前我国发展形势上来讲,要想创建一个标准体系就必须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对此加大了企业的执行难度。这个时候就要和经济发达国家的检测机构进行长期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国外消费者对我国产品得到认可,解决我国检测机构的运营问题。

3.4提高检测机构的业务水平

一些检测机构必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检测技术,引荐大量的优秀人才,定期对机构工作人员展开业务培训,从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员的职業素养。与此同时,检测机构还要多学习国外的法律法规和新型检测技术,并在已有检测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对先进仪器进行设置,完善检测方法。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完成和国际接轨的目标,进一步提升我国纺织品监测技术水平。

3.5提高检测机构的信息化服务程度

在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水平中,计算机技术在里面起着关键性作用,要想将国内外最新的产品质量标准和行业发展详情创建成一个检测系统,就需要计算机的帮助,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国内外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节省资金成本。

结语

综合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促进了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的发展步伐,根据纺织品检测技术现状可以看出,国内纺织品检测技术和国外纺织品检测技术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创新脚步,缩小国内外之间的差距,符合国际水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巧仙.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J].纺织科技进展,2013,(4):8-9.

[2]李涛,邢明杰.浅谈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9):117-118.

[3]董波.浅析纺织品监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工程技术,2016,(6):192-193.

作者:麦智华

上一篇: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论文下一篇:民间年画与平面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