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贷问题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以安徽省2012~2016年16个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融资能力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以因子分析法对其自身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试图从中寻找到影响其融资能力的关键因素,并对各企业的融资情况表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综合能力是影响其融资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企业信贷问题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企业信贷问题研究论文 篇1:

关于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问题的策略研究

摘 要:本文从信贷市场中存在的歧视、商业银行存在的歧视还有企业自身的原因等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难的成因,并通过加强中小企业信贷的措施,提出通过改革金融体制,充实中小企业自有资本等手段,加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贷 融资

一、客观看待中小企业信贷难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两类: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可分为折旧和留存收益(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外部融资分为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其中前者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民间借贷等,后者主要指股票融资和民间联合入股。中小企业由于底子薄。自有资金少,民间融资渠道和发行债券、股票渠道十分不畅通,资金的主要来源仍然是金融机构信贷。在金融机构内部,国有商业银行则占绝对优势,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依然是中小企业的现实选择。但是由于以下原因,中小企业在信贷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信贷市场中的歧视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是由于存在来自商业银行的需求导向型歧视和来自中小企业的供给导向型歧视,歧视的经济效果是供给方和需求方效率的损失和交易成本的增加。一方面商业银行花费更多的交易成本竞争大型企业和优质项目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将花费更多的交易成本寻求其他融资渠道,以满足资金需求。

(二)商业银行存在歧视

1 行业、企业规模歧视。出于对信贷安全性的考虑,商业银行将信贷资金投向所处行业前景良好(如:铁路、交通、电力、石油、烟草等行业)、规模大的企业,而对行业不稳定和自身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惜贷”,

2 地域歧视。目前商业银行的审批决策权利机构在一级分行,而信贷的营销大部分在二级分行和基层行。处于决策层的一级分行在分配有限的信贷资源时,必然会将信贷资金向位于大城市的大型企业倾斜。相当一部分经济落后的县市。仅保留了农行、农发行和农村信用社。使得县域经济的融资渠道明显变窄。保留下来的基层分支机构没有信贷投放权,信贷投入不断萎缩。作为向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机构农村信用社贷款手续比较简便,但其资金实力有限,经营较为困难。制约了其信贷能力。同时,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经营宗旨,对企业信贷支持仍持谨慎态度。

3 信用歧视。中小企业资信能力较差,缺乏信用担保,信用识别难和信用水平低是商业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另外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偏低(大部分是A级和A级以下)。而信用等级评定是办理一切业务的前提,过低的信用等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的可能性。

4 企业自身原因。由于很多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较差,生产经营乃至风险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金融部门难以掌握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很难对其资金使用实施有效监管。正是由于这些缺陷。金融部门贷款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调查企业的真实财务、经济状况,防范逆向选择的风险,贷后同样需加倍监督,以避免企业道德风险的发生,因此。金融部门对其贷款更加谨慎。

二、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措施

(一)大力优化县域经济信贷载体,增强中小企业的信贷承载能力

1 深化企业改革,激活企业的经营机制。内地县市要抓住机遇使中小企业的资本资产结构得到改善,实现规模、技术、产品的升级、经营机制得到根本调整,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从而激活企业的经营。同时通过嫁接与引进。在内地县域形成优秀的中小企业群,使信贷承载能力和吸引力得到增强。

2 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提高经营水平。企业要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采取措施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取得稳定的发展优势。在经营上中小企业应确立自己的特色,走小而专、小而稳、小而特的道路,确立、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3 要建立良好的企业信用。一方面要规范和完善企业的财务规章制度。依照规范的程序定期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方便银行的信用判断和分析。另一方面要规范信用行为,包括企业规范改制,不逃废悬空金融债务,不恶意拖贷欠息等,真正树立起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从而优化银企合作的诚信基础。

4 商业银行要正确进行功能定位和级层分工,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经营仍是基层银行发展的重要要求,由于商业银行是实行一级法人。多级经营的体制,这就要求其分支机构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分工,级层高的省(市)、大中城市银行应重点管理大客户的信贷经营,级层低的基层银行其重心是管理小客户,以支持县域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经营中心。级层低的基层银行要具有战略眼光,在选择客户上要发展和培育那些潜在的优良中小客户。这既是银行充分发挥网点功能、增强货币政策效应的需要,也是有差别的地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因而基层商业银行要依托县域经济实际进行功能定位,实行适合中小企业实际的信贷经营机制,消除对县城中小企业的不当信贷限制,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壮大企业,壮大银行自身。

5 政府要积极协调银企间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银行企信贷推进环境。政府应为银行和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使商业银行和企业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并努力创造银企发展的良好信贷推进环境。政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通过召开银企协调会、项目推荐会等多种形式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在银企之间发生矛盾时,要主动介入,缓解矛盾。减少隔阂。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政府应加强对全社会信用观念教育,不干预司法部门依法清收银行债务,加强对金融经营的法律保障,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应结合当地实际牵头成立贷款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机构。实行信贷风险的分担,加强信用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减少信贷风险,从环境上解决制约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推进基层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三、中小信贷融资如何走得更远

从国际经验看,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融资难易程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创新,包括制度创新、融资工具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等都将对企业融资产生深刻影响。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竞争机制的完善,未来几年,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环境将有可能获得较大的改善。

(一)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使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

当前外汇贷款利率已实现市场化,但中小企业最关心的人民币贷款利率则是由中央银行给定基准贷款利率,只允许在此基础上有一定范围浮动,如最高可上浮30%-50%。其实在当前已经很低的利率水平下,即便是50%的上

浮幅度,仍无法补偿银行面临的风险和付出的管理成本,风险、收益不对等,是影响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利率逐步放开并最终市场化之后,利率的确定将由银企双方以市场的方式协商解决,企业付出较高的价格,就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贷款。这里有一个概念需要明确,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并不是歧视性政策。银行对大客户的贷款相当于批发业务,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相当于零售业务,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小、笔数多、手续繁杂。据调查,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如果对大中小企业贷款实行一样的利率水平,银行就没有积极性给中小企业贷款。另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较高也是其贷款利率应该上浮的一个重要依据。当中小企业成长为优质客户时,其利率水平也会自动下降。

(二)担保体系的完善和进一步社会化可以充分发挥杠杆效应,提高中小企业融资速度

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有效分散银行的风险,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心。但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很不完善,企业获得担保的门槛也比较高,担保机构尚未真正发挥其杠杆效应。可以考虑建立“企业—担保—再担保—银行”这样的担保模式,即建立分层次的担保体系,由市、省和国家三级机构组成,各级政府牵头。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社会共同参股,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其中全国性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作为“最后担保人”,进行风险化解和转移。

(三)信用保险介入银企借贷行为将有利于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将企业部分信用风险转移到保险机构。提高银行贷款积极性

信用保险的作用类似于担保机构,由保险机构为企业提供信用保险,从而把需要银行承担的部分风险转移到保险机构,一旦风险降低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也就有了。因此可以尝试由政府部门、银行、保险联合行动,建立“企业—保险—银行”三位一体的信用保险体系。目前已成立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对这一模式的有益探索,相信以后这类业务会越来越多。在利率完全市场化之前。该模式将有效地为银行分散风险;即便实现了利率市场化,该模式仍有存在的必要。因为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是不愿承担很大风险的,而宁愿以较低的风险换取稳妥的收益。

作者:李玉玲

中小企业信贷问题研究论文 篇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研究

摘要:以安徽省2012~2016年16个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融资能力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以因子分析法对其自身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试图从中寻找到影响其融资能力的关键因素,并对各企业的融资情况表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综合能力是影响其融资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因子分析法;安徽省

0引言

近年來,安徽省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尤为突出,加快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步伐。截止2017年底安徽省16个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 000余家,足见其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进步、解决社会人才就业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科技研发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拥有较多的科学专利数。但是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成长要面对许多难题,其中融资难题是阻挡其成长的最大难题,这已经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成长的一个隘口。

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已有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Berger AN等[1]认为政府的政策以及从政府政策到金融机构的因果链是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关键所在;Thampy A[2]则提出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问题、提高融资能力的关键之处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应从中小企业的“软”和“硬”的信息出发,从而建立信用评价和风险评估体系。在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孙林杰等[3]在研究融资能力时,选取代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23项指标,建立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朱元萍等[4]在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时,主要从企业的研发能力、财务能力和成长能力三个方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许良虎等[5]则从外部环境、供应链和企业素质三个方面出发,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杨婷等[6]从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方面构建了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总的来看,现有研究多是从企业主体层面构建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忽略了外部因素对融资能力的影响,存在研究角度单一、缺乏定量分析等不足。

在融资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方面,毕克新等[7]以VIKOR法作为评价方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融资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李芳等[8]则采用DEA融资效率评价模型进一步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和融资能力,并通过实证研究为企业提高融资能力,促进企业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赵玉珍[9]从激励约束机制出发,针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立了破解模型,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缓解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政策建议;何宜庆等[10]从企业财务指标、政府政策、银行制度等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三大因素方面出发,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刘尧飞[11]根据收集的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构建融资能力的判断矩阵,并分别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从而构建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评价模型;杜孝平等[12]通过构建CEM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思想,采用3种独立评价算法对中小企业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姚永鹏等[13]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兰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宋华等[14]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内外整合活动和两类创新能力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具体路径。在这些评价方法的研究中,有些评价方法受主观性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证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的讨论,而且样本量少、模型适用性不强等问题在上述评价方法的研究中也普遍存在。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较少的文献将外部因素引入,并从微观角度研究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变化发展情况。因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区域角度出发,以2013~2017年《安徽统计年鉴》和安徽省科技厅统计数据中所公布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引入人均GDP、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等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外部环境情况,对其自身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出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关键因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期为政府部门以及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决策依据。

1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起步期、成长期及成熟期的发展过程中,其融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但在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本相似。目前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及现况不容乐观。这是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一种将电子与科技相结合并具有较高风险性的企业,其有形资产占比较少,无形资产占比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抵押。另一方面,由于安徽省各地级市目前的金融制度、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市场上缺少可以为其服务的信用及偿债担保组织,因此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无法筹足资金,导致发展缓慢甚至破产倒闭。

1.1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安徽省各地级市从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考虑推出了金融机构贷款、股权转让、融资租赁等十几种方式方便其融得资金,但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起步和初步发展阶段,基本上依靠企业内部融资获取资金,通过内部融资补足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并缓解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资金不足。当企业发展趋于成熟时,企业在积攒前期收益的基础上,再次通过内部融资获取资金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但是内部融资只能满足企业萌芽期和成长期的资金需求,当企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时,内部融资便无法再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而对于发展趋于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通常会选择金融机构贷款来解决后期资金需求问题。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能力有限、可供抵押的资产过少、银企信息不对称、缺乏良好的信用担保和公众担保能力,从而使得安徽省各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放力度相对较小,且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限制性条件过多,最终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1.2融资成本高

在信贷风险较高的现实发展状况下,为了规避风险,金融机构一般会通过提高企业贷款利率并增加贷款限制条件来降低风险。因此,中小企业普遍比大中型企业贷款所需的成本更高。目前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缺乏良好金融担保机构为其提供担保,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以高出市场平均融资成本来获取信贷机构贷款。

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如果上市,会产生交际应酬费、人力费用及企业内部培训费等一系列费用,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1.3成功融资几率低

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萌芽期和成长期阶段均缺乏有形资产和贷款所需的抵押物,而这正是金融机构同意贷款的条件之一;再加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中小企业本身产品成型过程中需要进行研发设备及科研人员工资等一系列成本支出,抵御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的能力不强,因而难以成功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

2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2.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1.1科学性原则

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性,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所选取的指标必须是能够通过观察、计算等得出的定量指标。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指标体系应客观、真实地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发展状况,应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衡量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因此,在选取指标时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把握科学的发展规律,从而使实证研究得出的结果更加真实有效。

2.1.2整体性原则

融资能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并受整体环境所影响。而整体性原则要求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要注重指标体系整体的内在联系,以及功能和目标,从而形成一定的层次性。因此,在选取指标时需要综合分析整体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资金能力立场,注重各项指标选取都需符合整体原则。

2.1.3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要求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简便易行,指标的选取和数据的收集简单可行、方便处理。

2.2评价指标的选取

选取了外部因素、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管理能力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从对相关融资能力理论及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研究出发,在选取相关指标时,将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资金能力关联度较小的变量排除在外。选择企业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和债务偿还能力等对融资能力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一级指标;考虑到内外部环境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较大,选取人均GDP、金融机构存贷款及财税扶持覆盖率作为外部因素的主要经济指标。具体指标汇总结果如表1所示。

2.3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由于选取的指标相对较多,且彼此之间的量纲差异很大,难以直接进行比较并找出影响融资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选取因子分析法,通过将原有的指标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因子,从而描述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并找出影响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的关键因素。

3實证研究

3.1数据来源与处理

根据2013~2017年《安徽统计年鉴》[15]和安徽省科技厅统计数据中所公布的相关数据,将安徽省16个地级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将有缺失等不符合研究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筛选,从而进一步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由于所选取的指标之间量纲差异较大,不能将其直接进行比较与分析,因此,在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先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其在(0,1)的范围内。

3.2因子分析实证研究

由于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先利用SPSS软件将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使原始的12个指标转化为几个主因子指标,再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主因子分析。KMO和巴特利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总方差解释如表3所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KMO的值为0.713,大于0.7,可以接受,Sig.的值为0.000,小于0.01,说明所选择的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表3显示,前4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751%,能够很好的解释变量,因此提取前4个因子作为主因子。

从表4中可以看出,第1个公因子主要反映了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金融信贷机构存贷款余额、财政扶持、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的信息。其中,人均GDP、金融信贷机构存贷款余额和财政扶持几个指标都进一步说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状况,因而将第1个公因子命名为外部环境因子。第1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36.25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部环境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第2个公因子主要反映了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等方面的信息,总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与管理能力关系较大,因此将第2个公因子命名为管理因子。第3个公因子主要反映了总资产报酬率、营业利润率等方面的信息,这两个指标都是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因此将第3个公因子命名为盈利因子。从第3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7.528%可以看出,盈利因子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4个公因子主要反映了销售利润率方面的信息,将其命名为债务保障因子。根据主因子分析的综合情况来看,本次选取的4个公因子均可以解释原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之间的重要联系,也更好的说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管理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债务保障能力方面对融资能力的重要影响。

3.3结果分析

通过对旋转后的因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融资环境、盈利能力、管理能力和债务保障能力。从表3的总方差解释中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因子,即外部环境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高,为36.251%,说明外部环境因子是影响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关键因素。这主要是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有形资产较少、无形资产较多、成立时间短、风险较高,因而其融资能力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而盈利因子、管理因子和债务保障因子对融资能力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也说明了虽然外部融资环境是影响融资能力的关键因素,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企业融资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逐渐变小,而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占比对融资能力的影响逐渐增加。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和企业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成长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融资能力,首先需要提升企业自身的各项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降低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对4个公因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安徽省目前资源划分状况可以看出,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虽然不存在地域优势,但存在金融机构及政策优势。由于安徽省各地市发展的差异性,使其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一定差距性,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增加融资的成功率,应该从自身考虑,不断增加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水平,巩固自身原有的资源优势,改善自身管理制度的不足,增加信息公开力度,力求企业自身的全面发展;从而增加吸引资金的能力,在提高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融资能力。

4结论与建议

通过收集安徽省各地级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2013~2017年的发展期间与融资能力相关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盈利能力、管理能力和债务保障能力是影响融资能力的关键因子,其中,外部融资环境对融资能力的影响最大;第二,从分析结果和现实发展状况来看,外部融资环境、盈利能力、管理能力和债务保障能力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企业融资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逐渐变小,而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占比对融资能力的影响逐渐增加;第三,通过各项因子得分可以看出,人均GDP、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财政扶持、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率等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强弱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营业利润率等盈利因子在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并就目前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发展现状等局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升企业综合能力,健全企业财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仅仅依靠内部融资及民间融资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小企业应加强信息沟通與交流,提升信息公开度,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有害影响,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机构等外部机构资金支持的能力;中小企业要完善法人,完善自设的财务体系,增强信息透明度,强化企业的报表体系,保证财务数据牢固可靠,打造能够有效代表企业自身发展盈利情况和今后良好成长势头的优势,从而取得金融机构的信任,提升融资成功的几率。

第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环境。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进步,安徽省应通过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制度进一步保护中小企业的成长,为中小企业获得公平的融资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平台;同时政府机构应跟进各地级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方针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并帮助其更好的融资。

第三,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帮扶体系。首先,应加强大中型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规模,继续发挥大中型金融信贷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影响;其次,进一步完善改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政策,提高核算金额监督力度,强化符合中国特色化的授信政策和鼓励政策;再次,增强对银行的指导和监督力度,督促银行不断优化贷款政策提高贷款率;最后,建立并完善政府主导的风险机制,从政府角度降低银行风险,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贷款对象排除高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信贷可信度,防止坏账风险。

参考文献:

[1] Berger AN,Udell GF.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ME Finance[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6(30):2 945- 2 966.

[2]  Thampy A.Financing with SME Firms in India: Interview with Ranjana Kumar,Former CMD,India Bank; Vigilance Commissioner,Central Vigilance Commission[J].IIMB Management Review,2010(22):93-101.

[3]  孙林杰,孙林昭,李志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146-150.

[4]  朱元萍,张晓晗.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6):299.

[5]  许良虎,胡晶晶.基于金融机构视角的融资能力概念辨识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3(8):64-65.

[6]  杨婷,杨毅,朱秋华.基于成长能力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研究[J].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19,30(1):118-125.

[7]  毕克新,王筱,高巍.基于VIKOR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113-119.

[8]  李芳,王超.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评价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4(2):172-175.

[9]  赵玉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及其破解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8):148-151.

[10]  何宜庆,章丽娜,倪姝俊.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结构方程建模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2(7):227-229.

[11]  刘尧飞.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34-41.

[12]  杜孝平,赵凯琪,袁伟等.中小企业综合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8,48(6):467-476.

[13]  姚永鹏,刘洪秀.兰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J].科技和产业,2018,18(1):86-91.

[14]  宋华,陈思洁.供应链整合、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9,16(3):379-388.

[15]  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017.

[责任编辑:许立群]

作者:蒋武林 张克荣 周子健

中小企业信贷问题研究论文 篇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企业信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中小企业信贷问题的研究,利用了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BP 神经网络及多元回归理论等理论或者方法,做了风险模型、信贷政策等模型,综合运用了 EXCEL、SPSS、MATLAB 等软件编程求解得出了企业信贷风险量化分析模型、银行贷款策略优化分配模型、疫情下的银行贷款策略优化分配模型等,结合实际给出相应合理化建议。首先,要求解决有信贷记录的企业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量纲处理、归一化处理、异常数据处理,构建信贷策略及额度分配策略的问题。其次,运用了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及,构建了模糊层次结构模型,运用了 EXCEL、SPSS、MATLAB编程软件求解得出企业信贷风险量化分析模型、银行贷款策略优化分配模型。最后,还对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对模型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客观分析,理论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对模型中偏主观因素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BP 神经网络;多元回归分析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它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尤以融资约束为最。中小微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也缺少抵押资产,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高被认为是造成其融资难的关键原因,也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难点之一。银行首先根据中小微企业的实力、信誉对其信贷风险做出评估,然后依据信贷风险等因素来确定是否放贷及贷款额度、利率和期限等信贷策略。针对无信贷记录的企业数据进行量化,并给定了信贷总额的情况下,面对风险较大的客户,建立决策模型,对贷款进行合理分配。对突发因素影响,各种效益变动情况下,严格地把控信贷风险,作出合理的调整决策方案。

二、模型建立与求解

信贷风险是金融经济学中的一种常用词汇,总体上划分为市场性风险和非市场性风险两类, 本文主要指市场性风险,意指借贷银行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波动性,它是银行在信贷业务中的主要风险,具有不可避免性、隐蔽性以及宏观可控性,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进销项发票信息为依据,绘制如图1所示的关系。

银行首先根据中小微企业的实力、信誉对其信贷风险做出评估,然后依据信贷风险等因素来确定是否放贷及贷款额度、利率和期限等信贷策略。一个企业能否按时偿还借款与银行贷款的年利率有着密切关系,假如利率提高,则借款企业需要支付的金额会上升,筹集的资本成本会呈现一定比例的增加,这些均会影响到企业最后还款的额度和期限。不同利率对于不同信誉企业的客户流失程度,年利率的提高均会造成客户的大量流失,因此合理的贷款利率是降低借贷风险的必要手段之一。通过研究分析定性的得出,企业的发展稳定程度、总利润,企业规模以及企业的信用程度指标均是影响借贷风险的重要因素,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对该四种因素关于借贷风险进行定量化模型建立。采用和积法计算准则层指标相对与目标层的主观权重值,通过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的计算得到权值向量,计算后的结果需要进行检验来判定矩阵的好坏性:

1. 计算比较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由特征方程WA-λI=0,利用Matlab 软件求解出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 4.2064,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W0=(0.0765 0.5430 0.2445 0.1360)

该特征向量即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

2. 一致性检验

由于矩阵 A 的阶数为 4 阶,则查询资料得到其随机一致性指标为 RI=0.89,计算

CI=(λmax-4)/(4-1)=0.0682

因此,一致性比例指标为 CR=CI/RI=0.0757,远小于0.1,可知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矩阵是满足一致性的,即比较矩阵的构造是合理可行的。

层次分析法(AHP)能将人的主观判断过程数学化、思维化,使决策依据易于被人接受,因此,更能适合复杂的社会科学领域的情况,其思维一致性很难保证。检验判断矩阵是否一致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本着对信贷风险影响因素的客观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达到降维的目的。模糊综合评价是基于模糊数学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将需要研究的模糊对象及反映模糊对象的模糊概率定义为一个模糊集合,建立适当的隶属函数,通过模糊集合论进行有目的的运算和变换。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科学有效全面的对研究对象进行总结评价,揭示出其优缺点,从而有针对的进行意见或者行动反馈。其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将研究对象定义为多种因素组合影响的模糊集合,确定被研究对象的因素集C=(c1,c2,…cn) 和评价集 V=(v1,v2,…,vn)。因素集合为各个评价指标的组合,评价集合中的元素一般可以分为优、良、中、差和劣五个等级。

第二,计算从因素集中某个因素对被评价对象等级的隶属度,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R。

第三,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个阶层之间的权向量W。

第四,采用加权平均法将权向量与模糊关系矩阵进行乘积,得到被研究对象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S=W*R。

本文采用评分的方式衡量各个指标的等级,确定0.8~1之间的系数得分基础为90, 0.6~0.8之间的得分为70,0.4~0.6之间的得分为50,0~到0.4之间的得分为 30。以方案层对于目标层的综合权重为基准,可知它们的得分约为 55、28、14、8,构造得分矩阵 R■■=[55,28,14,8]T,则可以计算出综合评价总得分:

各个指标单独的分数计算结果见表1。

企业实力、企业规模、企业稳定性、企业信誉等级 4 种指标因素对于借贷风险的权值大小计算为:

分析计算数据发现:A2的权重最大,表明该因素对于借贷风险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A3和A4,而A1相比其他三种因素影响较小,因此关于借贷风险的计算公式可以近似表达为(负号仅表示为取值相反):

F=-0.085 A1-0.517 A2-0.250 A3-0.148 A4

由于待评价指标的公司数目较多,因此不方便对各个公司的数据进行逐一数据处理,决定采用模糊分析的理念及方法。查验相关资料结合银行实际情况,首先,将风险分为 A、B、C、D 四个等级,对企业能够及时还款的概率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因此重新构建了信贷风险计算模型,将其转化为风险度量数学模型;其次,通过BP神经网络算法中同类型的企业进行经营状况与发展稳定程度预测,并将预测精度带入风险度量模型中得到一个确定的量化计算模型;最后,以1亿元的银行年放贷额度为标准,通过不同的风险度量计算数值来规划不同企业的最佳投贷额度。

三、结语

信贷风险影响因素的客观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达到降维的目的,减少主观因素带来误差。清除异常数据,填补空缺值,优化企业信贷综合评價指标。运用神经网络,多元回归分析及 SPSS 数据处理,从一般性层面解决在突发事件情况下银行应对情况的分析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预测结果。在研究银行贷款策略优化分配模型时,对企业的风险进行了模糊处理而不是精确分析,对具体的企业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由于无精准数据,故量化模型的精确度、误差等无法分析,模型对特殊情况的数据的分析缺乏依据。基于神经网络的权重系数更新模型来获得新的风险度量模型,通过抽样样本得出整体数据匹配的模型,从而根据不同的度量数值决定不同的企业放贷数目。

参考文献:

[1]单光年.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20(08):164-165.

[2]秦颖.基于模糊分析法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体系评价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3]郝丽萍,胡欣悦,李丽.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05):62-69.

(作者单位:潘乾威,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姚舜禹、陈玄默,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作者:潘乾威 姚舜禹 陈玄默

上一篇: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下一篇: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经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