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联网技术供电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电网企业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军,其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建设智能电网与电网智能化建设中,基建项目管理是实现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实现环节,电网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基本建设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内联网技术供电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内联网技术供电管理论文 篇1:

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刍议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用电量也在日益增加。电力行业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因此做好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电力信息安全的有关概念,然后分析目前我国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电力信息安全 问题 对策

电力在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电力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电力信息安全作为电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电力信息安全概述

电力信息安全指的是保证电力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以及可控性。电力系统作为基础公共事业之一,确保其信息安全运行是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是电力信息流结构。要想确保电力信息的安全防护工作到位就需要正确地认识电力信息流的结构。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要求电力信息的安全传递。电力信息尤其是实时监控信息是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电力生产信息、营销信息、资源信息也是其重要内容。第二,电力信息安全防护结构。电力信息系统根据信息功能可以分为三层,即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以及电力信息管理系统。在这样的框架下,我国电力企业从安全技术、安全管理以及安全策略入手进行了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例如防火墙、防病毒系统和一些备份系统等等,但总体而言大都属于局部防护措施,并未达到高水平防御阶段。

二、我国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电力企业已经构建起了比较完善的电力信息系统并逐步建立电力信息防护工作体系,购买了网络防病毒软件并在网络间设置了防火墙甚至还设有数据备份设备,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规范。虽然我国政府与电力企业开始认识到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意义,但迄今为止尚未出台能够指导整个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管理规范。第二,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意识仍然有待提高。近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其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相关工作人员对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认识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对新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认识不足。第三,没有与电力行业适应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近年来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的生产经营等方面应用日益广泛,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安全策略、安全技术以及安全体系建设投入较少。第四,缺乏完善的数据备份功能。目前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往往选择一台工作站备份数据,没有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系统,也没有相应的数据备份的管理制度。第五,身份认证制度薄弱。计算机在电力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基于商用软硬件系统,用户身份认证基本上采用口令鉴别模式,甚至还将用户名、口令等安全信息记录在数据库或者文件当中。

三、电力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

(一)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技术措施

第一,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是针对黑客攻击而设置的安全产品,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全天候实施监控,提供有效的安全检测,为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入侵检测系统采用攻击防卫技术,有着强大的功能和友好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防止各种类型的攻击并针对入侵启动相应的动作。管理人员能够在网络中的多个位置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第二,网络防火墙。防火墙是局域网到外网的出口,所有的访问都需要通过防火墙,不能允许绕过防火墙的连接。要想做好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就需要正确地设置防火墙的访问策略,拒绝除明确许可外的任何服务,即拒绝一切未予许可的服务。在电力信息系统与Internet连接的防火墙访问策略中应当禁止危险服务。第三,网络防病毒系统。要想保护电力信息系统免受病毒侵害就需要构建从主机到服务器的防病毒体系。在网络防病毒系统中安装杀毒软件的服务器程序,以服务器作为系统的核心,通过派发的形式对整个电力信息系统进行杀毒,服务器可以通过在线升级从免疫中心实时获取最新的病毒信息并对发现的病毒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清除。客户端应当采用登录网络自动安装方式,确保电力信息系统内联网的计算机都安装并启动病毒防火墙。第四,数据备份与加密工作。对于电力信息系统而言,数据备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必须建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数据备份设施以及切合实际的数据备份策略。除此之外,对于文件安全,通过文件加密、信息摘要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来实现文件存储和传输的保密和完整性要求,并实现对文件访问的控制。对通信安全,采用数据加密、信息摘要和数字签名等安全措施对通信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保护,实现数据在通信中的保密、完整和不可抵赖性安全要求。

(二)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管理措施

第一,信息安全防护教育。安全意识以及相关技能的教育是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实施力度关系到电力信息安全的技术措施的执行程度。为了确保电力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工作的有消息,各级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了解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掌握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整体策略的技术措施。第二,做好人员管理。要想确保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效果就应当保证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性,防止网路机密的泄露,尤其是在人员调动的过程中。对电力信息安全防护系统中的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的操作都需要履行签字许可制度以及操作监护制度,减免操作人员的误修改甚至非法操作。第三是密码管理。在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中要对各类密码进行妥善管理,禁止管理人员设置默认密码甚至不使用密码,也不能使用简单而容易被破解的密码。除此之外,密码还应当及时更新,一旦有人员调动时密码一定要立刻更新。第四是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主要指的是对各种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策略,如防火墙、物理隔离设备、入侵检测设备、路由器的安全策略要切合实际。除此之外还应当重视数据管理工作。数据的备份策略要合理并且备份工作要及时,备份介质保管要安全可靠,要注意备份介质的异地保存。

总而言之,电力信息安全的防护工作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以保障供电的基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电力企业应当积极学校引进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经验和技术,结合我国电网的特点,建立健全电力信息安全防护,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供电,满足人民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潘明惠,偏瑞琪,张亚军.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应用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2010.

[2]李文武,王先培,孟波.电力行业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初探[J].中国电力.2009.

[3]刘劲风,王述洋.电力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J].电力工程.2009.

[4]冯剑红,谢汶.电力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研究及安全策略[J].四川电力技术.2007.

[5]刘利成.电力信息安安全分析及解决方案探讨[J].电力信息化.2008.

作者:黄刚

内联网技术供电管理论文 篇2:

谈企业信息化系统在电网智能化项目建设管理中的运用

[摘 要] 电网企业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军,其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建设智能电网与电网智能化建设中,基建项目管理是实现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实现环节,电网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基本建设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21世纪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企业信息化ERP建设的快速建立与应用进程,电网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持续建立发展,已实现各网省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建立及管理运用。

[关键词] 电网企业现状;智能电网;项目信息化系统;ERP建设;基建管理标准化运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8. 030

0 引言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电网建设必须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要求,是电网建设务须完成供电企业目标责任计划任务,并逐渐发展智能化电网,建设智能变电站。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起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目标,投资总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的长远计划。为实现这一重大宏伟目标,公司开始推广智能电网建设,发展低碳经济、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建立科学合理能源利用体系,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抉择,完成时代赋予中国电力企业的历史重任。由于电网企业的基建工程建设具有的客观复杂性、迫切性,需要进行电力基本建设,以实现电网建设计划任务的全面完成。而基建项目管理中ERP基建管控模块及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广泛采用,为电网企业建立了充足的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运用计算机与网络化技术手段的支持,严格运用基建项目管理标准化程序,是建设智能变电站,发展智能电网项目建设,改变以往传统的电力企业管理理念,奠定其坚强有力可靠的基础的唯一选择。 在对项目进行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加强基建项目建设管理工作,进行项目信息化在线可控管理,实现其全过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是这一过程的必然要求。

1 目前电力电网发展面临的环境及现状

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国民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电网安全及可靠运行问题日益突出,而电网企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具有亟需解决此问题的社会责任,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力企业发展的现实选择。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平台之一,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衔接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重要支持。当前阶段,由于国家经济的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使经济增长因素对国家能源的依耐性越来越强,电力能源可靠、安全和稳定的供应,电网的坚强可靠,已成为地区性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电力能源的发展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电力是电能的生产、输出、分配和消费各环节组成的一个特殊的整体,而形成这一整体的不断发展扩大,被称作电力行业的基本建设活动。由于电能生产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及组成电力系统后出现的问题,决定了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过程与其他企业部门有着许多完全不同的特点。其表现为:①电能的生产和消费是在同一时间实现的。电能是不能储存的,每时每刻电力系统的发电量取决于同一时刻的用电量,这是电能生产的最大特点;②电能生产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表现在现代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交通运输业等部门都广泛地用电能作为动力来进行生产,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也还不断广泛地使用着各种电器用具;③电能过渡过程十分短暂,由于电是以光速传播的,所以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发生变化所引起的电磁方面和机械—电气方面的变化过程是十分迅速的,这就必须采用各种自动装置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各项调整和操作任务,这个特点给电力系统运行、操作带来许多复杂的课题;④电力系统是不断成长状大的系统,由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现代化、电气化程度日益提高,电力系统的容量势必逐年增大,因此,在系统规划与运行管理时都必须充分注意并事先做出足够预测,否则将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

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电力需求将长期保持较快增长,国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油气资源较为贫乏,目前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也较低,加快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改善能源结构至关重要。同时,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水平总体呈逆向分布,3/4以上的煤炭、水能以及风能、太阳能资源分布在北部、西部和西南地区,而2/3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主要负荷中心与大型能源基地的距离一般都为800~3 000km。因此,我国的电网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电网在能源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坚强的网架结构和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为基础,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不仅电网安全得不到保证,煤电运输的紧张局面也难以从根源上解决。目前,新的能源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变革的焦点是新能源,核心是电力;变革的关键在于发展坚强智能电网,推动电网的创新发展,因此我国电力发展必须进行智能变电站的整体建设,务必发展智能化电力。

2 面对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从电力企业系统的特点出发,以及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显著地位和作用,对电网企业系统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是:①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为国民经济的各个生产部门提供足够的电力;②严格保证用电的可靠性;③积极提高供电的可靠性;④不断提高运行的经济性。电力建设正是实现这一重要目标过程的有效关键环节,也是国家基本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电力建设作为电力发展的基本点,其基本建设计划执行完成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发展格局。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其增长方式也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电网规模发展,这就必然对电网建设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实现低碳电力的基础与前提,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将智能电网的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纳入到能源发展规划之中,逐步加大了智能电网建设力度,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网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国家电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辅以通信信息平台的支撑,不断发展了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括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覆盖了所有电压等级,实现了“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具有了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和友好互动内涵的现代电网结构。国家电网依靠自身电网近年来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的发展成就,在电网建设中广泛深入应用,并结合传统电力技术与现有技术的有机融合,迅速地提升了电网智能化水平,并通过传感器技术与信息技术在电网发展中的应用结合、为电力系统状态分析和辅助决策提供起技术支持。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结合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特点,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实际国情,都提出了发展“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国家电网建设开始推广智能变电站建设。国家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在技术上体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在管理上体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而信息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实施基础,通信信息化平台是以智能电网发展要求为导向,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自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实现手段,依靠先进的自动控制策略,全面提高电网运行控制自动化水平。互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内在要求,实现电源、电网和用户资源的友好互动和相互协调,才能全面满足发电、输电、变电、配电、调度、信息等各环节的需求。计算机信息网路系统是建立在电网骨干通信网,按网络类型划分的传输网、业务网和支撑网之上,以传输网(传送网)包括电力光缆、光通信系统、电力微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电力载波通信系统等为基础技术支撑,包括业务网、综合数据网、调度交换网、行政交换网、会议电视网、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等,支撑网包括时钟(时间)同步网、网管网等。加强提高骨干通信传输网承载能力,加快发展中低压通信网接入能力,构建技术先进、布局合理、传输顺畅、延伸到户的电力通信网接入能力,就能达到深化智能电网六个环节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利用,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业务处理互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战略决策科学化,就能增强通信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一体化管理能力,提高对各级通信资源的调配能力,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外力破坏的抵御能力,并建立起符合坚强智能电网的通信网络平台,业已全面提供电网信息系统运行支持。计算机网路信息技术的支撑与作用贯穿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六个环节,实现了电网运行与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营销与市场交易三大领域的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同时,以此为契机,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全面开展实施,并为电网企业信息化得以深入发展,为企业信息化管理加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企业信息化系统在山西电网基建项目管理中的运用发展

21世纪以来,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电网企业信息一体化在不断得到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电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运行支持平台保障。国家电网资源计划系统(SG-ERP)的建设,是以继承、完善SG186工程建设成果,不断深化应用、发展创新,打造起集约柔性的一体化信息平台。融合智能的业务应用,统一高效的保障体系,是提升国家电网公司科学发展质量和速度,支撑智能电网和实现“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发展支持推进“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公司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措施。在SG186工程建设发展基础上,建立信息高度共享、业务深度互动、覆盖面更广、集成度更高、实用性更强、安全性更高、国家领先的国家电网企业资源计划系统(SG-ERP)模式,是当前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与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技术特征。而现代电网的智能化建设离不开通信信息技术的广泛大力支持。积极发展电网信息化信息技术与电网生产技术的深度渗透,以及“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使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撑的范围和内容大大超出传统模式。国家电网SG-ERP是由一体化信息平台,包括信息网路、数据(容灾)中心、集成服务、信息展现、业务应用,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规划计划、项目管理、运行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协同办公、综合管理,保障体系,包括信息管控、运行维护、安全防护、标准规范、技术研究、人才队伍等基本构成,并随其发展逐步扩大完善。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了微机技术与普及应用开始,在基于单机单项和局域网技术基础上的开发应用,基本都是面向部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基本特征为基于广域网技术基础上的开发应用,开始有了面向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并逐步成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流,如OA系统、综合统计管理系统、Internet互联网站和Intranet内联网站的推出等,提出了平台共用、系统互联、数据共享的建设要求。发展至今,对电网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基础有了较大的提升,企业信息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应该面向企业统一加以开发利用,应该基于企业资源计划的理念进行一体化建设,成为企业的共识,密切注重一体化建设和现有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利用,注重信息化基础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归口管理,抓住机遇,才能迎接信息化发展期的到来。

山西电力公司ERP软件平台是由SAP AG 公司提供的SAP ECC 6.0,并涉及到SAP AG和其分销商所销售的某些软件产品包含有其他软件供应商版权所有的软件组件。山西电力ERP系统项目管理模块于2009年6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省公司本部和分公司4个试点单位按时开始正式使用ERP系统。2009年国家电网山西ERP项目的实施,以及国家电网《ERP辅助模块——基建管控》的试运行与正式上线,实现了国家电网公司“三横五纵”基建业务管理标准化管理模式,达到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网省公司、业主项目部以及相关协作单位业务流程纵向贯通和横向集成,满足了电网基本建设业务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和技术管理五大业务需求,发展引用了成熟套装软件与基建管控模块的紧密集成,建立了以基建管理的标准规范和工作流程为基础的,并满足精益化管理需求的基建业务管理平台,实现了基建管理运行标准化、规范化、实用化、高效化管理目标。

4 基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基本业务功能介绍与近期运用效果

《ERP辅助模块——基建管控》通用部分具有的内容包括:

(1)项目的立项及决策控制,其内容包括:项目的目的、范围、质量要求、时间要求等,主要进行项目管理策划、项目进度管理,操作内容包括:①维护项目标准模板,②项目定义,③项目概算,④项目物料采购,⑤项目服务采购,⑥项目里程碑及进度管理,⑦项目信息系统查询,⑧项目增强字段定义,⑨项目编码规则。

(2)基建业务主流程:基建项目管理总体流程(项目核准前期、项目工程前期、项目工程施工、项目竣工验收与评价);基建项目管理单项业务管理流程(项目管理策划流程、项目进度管理流程、合同管理流程、项目建设协调管理流程、资信情况统计与上报流程、项目竣工验收及启动管理流程)操作内容包括:①项目的成本计划,②项目预算的分配,③项目计划,④项目确定及任务分工,⑤项目决策与可研阶段,⑥初步设计与招标采购阶段,⑦建设施工阶段工作流程,⑧竣工验收与总结评价阶段。

(3)项目执行及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管理策划、进度管理、招标配合、合同管理、建设协调、信息与档案管理、资信情况统计与上报、项目管理综合评价、项目的物料管理、项目的预算管理、项目的费用管理、项目的信息管理、项目的审批管理;操作内容包括:①系统主界面,②工作平台,③项目管理,④质量管理,⑤安全管理,⑥技术管理,⑦综合管理。

(4)项目的整体管理及主要管理标准:包括项目管理策划、进度管理、招标配合、合同管理、建设协调、信息与档案管理、资信统计、项目管理综合评价;操作内容包括:①新建任务,②待办任务,③任务查询,④ 项目控制等等。

基建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现场部分,更加充分贯彻了现场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思想,建立了一线施工、监理、业主项目部业务数据网,以及报审的及时性、准确性平台,完成了公司对施工现场精益化管理要求。2009年国家电网ERP项目的实施,以及国家电网《ERP辅助模块——基建管控》的试运行及正式上线,实现电网公司“三横五纵”基建业务管理标准化管理模式,达到公司总部、网省公司、业主项目部以及相关协作单位业务流程的纵向贯通与横向集成,满足了电网基本建设业务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和技术管理五大需求,引用了成熟套装软件与基建管控模块的紧密集成,建立了以基建管理的标准规范和工作流程为基础的,并满足精益化管理需求的业务化管理平台,实现了项目管理运行标准化、规范化、实用化、高效化管理目标。当前,公司信息化已进入高级发展阶段,公司网络已迈入全程全网服务型网络发展阶段。企业以“十二五”信息化和通信网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服务支撑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两中心”建设为重心,在系统信息深化融合基础上,“抓建设、重运行、促应用、保安全”,发挥信息通信技术在电网和企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推进信息化系统向更集约、更精益、更专业方向发展。

5 结 语

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基建项目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保障电网输变电基建项目按计划,高效、高质科学性完成建设任务,及时掌握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经营信息,进行企业信息标准化管理,建立企业建设的综合信息以及相关的市场变化信息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电网企业信息化就是要为电网企业及基建项目部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管理和市场信息,保障管理和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电网企业信息化实现基建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前提。发展智能电网、进行智能化变电站建设,提升电网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优质高效电力服务,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电,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好务,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用电,促进社会和谐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保障的共同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振亚.智能电网知识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作者:郑农 柴伦愿

内联网技术供电管理论文 篇3:

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系统构成探讨

摘 要:随着2020年取消高速公路省界站工程项目的实施,高速公路收费进入了全国联网时代,收费系统结构及收费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在于新增的高速公路门架系统及新增系统与原有系统之间的业务变化。本文主要探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站后收费系统的结构与收费方式。

关键词:高速公路;取消省界站;收费系统;门架系统

0 引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9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地开展了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工程建设。2020年1月1日0时,全国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完成并网切换,进入全国联网收费时代,全网系统采用分段式计费方式,出口完成一次通行、一次扣费,一次告知,并及时推送信息或账单提供服务。取消省界收费站后,收费系统结构的最主要的变化在于新增了门架系统,计费模式由原有的分省独立计费变成了由门架计费、出口扣费;同时收费、拆分业务流程也存在相应的改变。本文主要针对取消省界收费站后,收费系统的关键组成及收费方式进行探讨。

1 取消省界站后收费系统的组成

取消省界收费站后,全国联网收费机构由由收费公路联网结算管理中心(简称部联网中心)、省(区、市)联网结算管理中心(简称省中心)、省内区域/路段中心、ETC门架、收费站、ETC车道、ETC/MTC混合车道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1.1 部联网中心

部联网中心主要实现交易拆分结算、 清分结算、全网费率管理、全网特情业务辅助、全网通行介质管理、全网稽查管理、全网客户服务、全网运行监测、全网数据汇聚管理、综合业务处理、质量管理、风险控制、业务数据分析、全网 客户发行认证和监管、部级安全态势感知等功能。

1.2 省联网中心

省联网中心收费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配合部联网中心完成跨省(区、市)现金和非现金拆分结算业务,以及跨省收费数据上传、接收、验证和结算等业务。

(2)本省(区、市)内现金和非现金拆分结算业务。

(3)本省(区、市)内路段费率管理,以及本省(区、市)内收费数据的接收、汇总、统计、验证与结算等业务。配合部联网中心完成全网费率管理。

(4)本省(区、市)特情业务处理,配合部联网中心完成全网特情业务处理。

(5)本省(区、市)内联网收费运营与服务中出现的咨询和投诉。配合部联网中心完成全网客服业务。

(6)本省(区、市)内联网收费系统运行监测。对接部联网中心全网运行监测系统。

(7)省(区、市)内 系统状态名单(黑名单)的管理。

(8)涉及本省(区、市)的争议交易处理、投诉处理等工作。

(9)与省(区、市)内发行及服务机构完成收费数据及用户状态信息的交互。对接部联网中心 客户发行认证和监管系统。

(10)本省(区、市)内联网收费网络安全监测与防护,对接部级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共享安全监测数据。

1.3 路段中心

路段中心一般在现有业务系统及功能基础上,按照本省实际需求,可具备所辖路段、收费站交易信息查询、收费统计报表、稽查管理、门架及关键收费系统设施运行监测、数据传输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功能。

1.4 收费站

收费站系统在原有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将MTC车道改造成ETC/MTC混合车道,支持ETC车道和MTC车道的系统功能,能够为ETC车辆及MTC车辆提供通行服务并处理相关特情。同时,在收费站入口需对载货车辆的重量进行检测,并限制非法超限车辆通行。

1.5 门架系统

高速公路原则上在每个互通立交、入出口之间均设立ETC门架系统,实现车辆分路段计费。门架系统具备将通行车辆的相关数据信息逐级上传至省中心功能。同时,ETC门架系统通过设置支持国产密码算法的网络安全设备,实现与部联网中心之间的安全直连,实现交易凭证、通行凭证、运行监测数据等实时上传。具备计费参数版本信息上传、系统运行监测、自检、在线更新等功能。

2 ETC门架系统

ETC门架系统主要由车道控制器、天线控制器、车牌图像识别设备、高清摄像机、门架服务器、防雷接地设施、通信设备、供电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等设备和设施组成。其具体布设方式如下:

(1)每个门架设置2台车道控制器,通过与RSU控制器协调工作完成对ETC车辆按路段收费、CPC卡车辆按路段计费的功能;2台车道控制器之间通过心跳机制(串口+网络)互为备份,当备用系统检测到主用系统的心跳停止后,自动切换到主用状态。

(2)每个门架设置2组RSU天线控制器,根据路段车道数量设置天线数量,每个车道布设1台RSU天线,天线交易总区域覆盖整个断面,各由2台RSU控制器协调并发工作;两组RSU分别与两台车道控制器网络直连,与车道控制器一起组成一套主备系统。

(3)每个门架前、后分别设置二组高清车牌识别仪,每组2~3台,负责实时抓拍车辆前部(或后部)全貌图像、车牌图像,并识别车辆牌照号码及颜色等信息。

(4)每个门架设置1台全景高清摄像机,通过物联网或专线直连部联网中心,为部联网中心提供视频监控服务。

(5)每个门架设置一个全密封精密机柜用于放置RSU控制器、车道工控机、车牌识别终端、网络及供配电设备等。精密机柜应具有动环监测及控制设备,能够监测机柜的温度、湿度、供电电压、供电电流等参数,具有入侵检测报警功能,具有烟雾检测报警功能,具有远程电源开关功能(能够按时间计划或指令开关补光灯、车道控制器、RSU控制器以及车牌识别终端等等)。

(6)每套门架系统设置1套北斗授时机,具备NTP授时服務功能,车道控制器、车牌识别终端、门架服务器等需要与其进行时钟同步,RSU的时钟由车道控制器进行同步,车牌识别仪的时钟由车牌识别终端进行同步。

(7)每套门架设置1套UPS,系统可监测UPS的运行状态。

3 收费车道系统

依据高速公路称重业务检测规范和技术要求,需要在出入口车道设置称重检测系统。根据车道布局。其中,入口称重系统一般可分为“一体式入口称重”和“分离式入口称重”;出口称重一般都采用一体式称重。

当收费站车道数较多时,也可根据交通流量特征情况进行客车、货车交通渠化,设置 ETC 客车专用车道,ETC/MTC客车混合车道及 ETC/MTC入口称重混合车道,并设置相应安全设施避免交通流干扰。

(1)ETC车道系统一般由称重系统、车道控制器、RSU、高清车牌图像识别设备、自动栏杆、报警设备、信息显示屏、雨篷信号灯、车道信号灯、车辆检测器、车道摄像机、读卡器等设备组成。

(2)ETC/MTC混合车道系统一般由称重系统、车道控制器、RSU、高清车牌图像识别设备、自动栏杆、报警设备、信息显示屏、雨篷信号灯、车道信号灯、车辆检测器、车道摄像机、读卡器等设备组成,出口还应包含票据或发票打印机,还可配置移动支付掃码终端。

4 计费过程

车辆通行高速公路时从收费站入口进入高速公路,从收费站出口出高速公路,途经路段门架。

(1)ETC车辆通行时,收费站入口自动识别装载OBU的车辆,并在OBU及用户卡中记录收费站入口;途经路段门架时路段门架自动识别OBU内车辆信息及其他特情标记,并将通行费额写入用户OBU设备;在收费站出口时RSU设备自动读出用户设备中的通行费额,并判断特情,根据通行特情进行扣费放行。

(2)MTC车辆通行时,在收费站入口领取CPC卡片,入口车道在CPC卡片中写入车辆信息及入口信息;途经路段门架时路段门架自动识别CPC内车辆信息及其他特情标记,并将通行费额写入CPC卡;在收费站出口时由收费车道读卡器读出CPC卡中的通行费额,并判断特情,并根据通行特情判定是否向部中心发起计费请求、或使用卡内计费金额或使用最小费额进行扣费放行。

5 结语

取消省界收费站给高速公路行业带来诸多变革,作为高速公路从业者,应冷静分析该政策出台的动因,社会更多地呼唤高速公路在收费后能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通行服务。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新时代交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美好需求为目的,大力推动诸如主线ETC自由流收费等新兴技术应用。随着国家法制和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物理的省界、匝道、端头收费站等都将不复存在,真正让广大车主在高速公路上实现“无感通行”的极致体验。

参考文献:

[1]张中乐.高速公路取消省界收费站总体设计[J].山东交通科技,2021(1):135-137.

[2]刘传奇,车卓君.基于取消省界收费站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改革与创新[J].广东公路交通,2020,46(6):42-45.

[3]闫红伟.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探讨[J].交通世界,2020(31):3-4.

[4]刘永龙.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浅析[J].中国交通信息化,2020(6):32-33+117.

[5]贾丛.ETC通行卡应用下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方案研究[J].交通世界,2020(12):20-21.

作者:来立博

上一篇:广告创意新思维分析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