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艺术电视新闻论文

2022-04-18

摘要在当前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叙事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电视新闻叙事的开放性逐渐增强,甚至逐步形成了日益开放的话语空间。因此基于新媒体新闻叙事的分析,应该对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的转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进而明确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的转变,为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叙事艺术电视新闻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叙事艺术电视新闻论文 篇1:

电视新闻图像叙事中的技术与艺术

电视新闻报道使用图像进行叙事,叙述对象又是真实发生的事件,与虚构类文学叙事相比,电视新闻图像叙事在技术层次和艺术层次上有着自身的特点。

电视新闻图像叙事的技术特点

在介绍或表现一个实体、一个场景时,只需要直接记录和再现,不需要描述。文字叙述中的艺术手法——“描写”可以用电视的技术手段代替。一个精彩的电视画面,在传达景物信息量、表现景物的真实状态和形象上,可以胜过任何精彩的文字。文学叙事中,作者要不断地停下叙事,对事件中的人物或场景进行描述,电视根本不需要这样做。

由于不需要描述,电视新闻可以集中进行叙事,可以是新闻事实的有序堆积。电视新闻叙事功能单一,方法简单,只要能够记录和讲述看到的事实,就可以进行新闻叙事。通俗地说,在基本的技术层面上,电视新闻采访很简单。同样篇幅的电视新闻,要比其他任何媒体的新闻所包含的信息量都大。

由于电视新闻可以集中进行叙事,所以新闻的结构可以更加紧凑、完整,叙事的线索可以更加单一,叙述的内容可以十分简练,而且新闻事件一般都是单一的个体事件,这种简单的叙事技术在电视新闻中常以简讯的形式表现。

在记录中再现一段过程、一个细节时,事件进行的时间与新闻作品的叙述时间可以重合,“一边进行,一边报道”,也就是说,可以做到同步叙述。事件发生的时间、记录的时间、讲述的时间、观众看到的时间可以同步,这四个时间在时间坐标上可以是四条完全重合的线段;也可以是四条平行的线段,分别位于线性时间坐标上的不同位置,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即使是事后编辑的新闻,其中的每个细节在显现为电视画面时,画面进行的时间都与事件发生的时间平行。电视叙事的这一技术性功能使电视新闻在展示事件的过程时可以比其他任何媒体都接近真实。

电视新闻图像叙事的艺术表现

由于记录和叙述的时间上对事实过程的忠实,要求电视新闻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方式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主要事实部分多以单线索正叙为主,在叙事时态上以一般现在时或现在进行时为主,复杂的叙事结构或叙事时态会影响到电视新闻对事实的真实再现,增加观众理解新闻事实的难度。对于电视新闻叙事来说,最艺术的叙事方法也许就是最简单的叙事方法。

镜头画面在展示新闻内容的同时,也展示出记者观察、拍摄和“叙述——言说”的位置以及过程。记者作为叙事主体,在判断事件价值、选择叙述内容等方面具有主观性、能动性,其空间位置和叙事过程的暴露可以使观众判断叙述者对事件的关注程度、远近、立场,进一步把握新闻的真实程度以及报道的客观程度。为了使记者的叙述尽可能客观、真实,记者即叙事主体对事件的参与程度或与事件的关系需要把握而有时又难以把握。既要客观真实地进行叙事,又要表达出主观倾向而不露痕迹,是新闻叙事方法中的高超艺术。

由于电视画面携带了事实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因此镜头之间的组合顺序、场景的调度转换、对事件进程中“细节——时间”的选择和改变,如停顿、延长或缩短,都会改变事件进程的时空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改变观众对事件的关注时间和程度。一般说来,对于重要的细节,关注的时间可能多些;对于不重要的细节,关注的时间可能短些。如何选择这些细节,如何分配注意力,如何安排叙事结构,这属于新闻叙事的艺术表现方法。

画面之间的组合可以出现新的意义,这一点电影叙事中的蒙太奇理论有过充分的说明。电视新闻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避免由于镜头组合产生的歧义影响新闻对事件真实状态的再现。电视的这一艺术手法对电视新闻来说有害无利。

画面的视觉艺术效果可以带给观众美感、丑感(美学理论认为丑也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快感等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叙述者的倾向和情绪可以通过对镜头语言的修饰来表达。拍摄同样一个人,平视、俯视、仰视可以拍摄出三种形象,在视觉上达到平等、蔑视、景仰等不同的效果。光线的强与弱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形象。利用图像的修饰技术可以制造出具有不同艺术效果的影像,达到看似客观其实主观的艺术效果,这是图像叙事的又一种艺术表现方式。

优秀的作品可以改变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我们欣赏感人肺腑的电视文艺作品时,当我们陶醉于作品所展示的美好故事和动人情节时,我们激动、流泪、感叹、欢呼,我们知道,那是作品的魅力和作者的艺术魔力把我们深深地征服了。但是,当我们从作品所创造的虚幻世界里走出来时,回头再看一眼那曾经深深感动我们的作品,看一眼作者的名字,我们不得不佩服:作品的感染力、作者的艺术水平是多么了不起!许多人就是通过这些优秀的作品,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其实,这一切,都是图像叙事的功能——艺术再现产生的作用。图像叙事产生了作品,图像叙事成就了作家,图像叙事感动了我们。

同样一个画面,同样一组镜头组合,不同的人可以看出不同的意义。由于图像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语言符号系统,也由于电视是一种通俗的大众传媒,因此当电视新闻叙事被大众阅读和理解时,可以出现多种结果。虽然电视图像的具体再现和具象思维限制了观众理解叙事内容时的再创造,但观众的创造性理解仍然会给新闻叙事增添新的意义。画面的清晰、叙述的完成、对疑问和内容不确定性的减少可以使观众对新闻的理解最接近叙事内容,这也是电视新闻叙事需要掌握的又一个艺术表现方法。

由于图像不具有叙述抽象内容的功能,当电视新闻需要表达抽象内容时,只能借助文稿、同期声采访,而不能单纯使用图像。在技术再现的层面上,电视新闻不具有表达抽象的能力,但在艺术表现的层面上,电视新闻可以通过使用象征性的图像或空镜头画面,通过这些画面所产生的视觉艺术效果,帮助观众理解文稿或同期声中叙述的抽象内容。这样做到底可以产生多大的效果,是图像艺术表现方法与文字关系之间的一个很大的话题。

关于电视新闻中图像叙事的特征还可以找出很多,由此可以看到,文学叙事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这里变成了技术手段,有些叙事艺术手法如结构的安排、细节的选择,是多种叙事媒介共用的叙事方法,还有些新的艺术方法,是电视作为视听媒体所特有的。

电视新闻图像叙事应掌握的特点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图像叙事有明显的不足之处。这就是图像无法直接叙述抽象内容、图像展示的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是原始的、隐藏的,在报道复杂的内容、表述抽象的观点时,给作者和观众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叙事有难度、理解有难度。表现在新闻报道中就是许多新闻难以看懂。不过这个不足可以由电视新闻的另外两种叙事媒介——文稿和声音弥补。总的说来,电视新闻应该在报道事件性新闻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对那些图像叙事不易完成的任务,应该交给文字叙事或声音叙事来完成。

结 语

在技术层次上,事件的主体、过程清晰实时准确地再现出来,新闻叙事的任务就完成了。电视新闻可以通过技术再现的手段使画面更真实、清晰、准确,画面组合更符合事实的时空逻辑,新闻结构简单而完整,使新闻看起来真实、准确、易懂,有关事件的主要信息可以清晰完整地传播出去,达到再现新闻事实的目的。这是新闻叙事的第一个层面:新闻事实具体内容的记录和展示。技术再现是电视新闻在报道事件类新闻时具有的最大优势。

另一方面,通过镜头语言的修饰、叙述时间的改变、细节的选择、结构的安排、画面的组合等叙事方法,可以使新闻具有更加丰富的含义、更加精彩的视觉效果,这不仅不影响对事件的报道,还可以增加观众对事件的理解,提高观众欣赏新闻的兴趣,这就是新闻的第二个层次——艺术表现。在叙事的艺术层次上做到恰如其分,新闻报道可以达到更高的艺术效果,在传达新闻事件的同时使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但如果运用不当,可能会使报道与事实主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因此,电视新闻叙事必须在遵循现有新闻叙事原则——客观、真实的前提下,在技术再现和艺术表现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也就是说,要正确使用电视新闻的技术再现方法,也要合理使用电视新闻的艺术表现方法,综合运用新闻叙事中的图像叙事、文字叙事和声音叙事手段,最大限度地达到技术再现所能带来的真实,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接近艺术表现所能达到的视觉或抽象的美感,使新闻既真实,又易懂,更好看。

(作者单位:郑州电视台)

编校:董方晓

作者:海志刚

叙事艺术电视新闻论文 篇2: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叙事的转变

摘 要 在当前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叙事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电视新闻叙事的开放性逐渐增强,甚至逐步形成了日益开放的话语空间。因此基于新媒体新闻叙事的分析,应该对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的转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进而明确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的转变,为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文章就在充分分析新媒体新闻叙事模式的基础上对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叙事的转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 新媒体;新闻叙事;新媒体语境;电视新闻;叙事转向

在我国电视新闻领域,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相对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在对相关新闻信息进行转播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对受众群体的观看兴趣产生了相应的不良影响,如形式单一,内容乏味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受众群体的观看积极性,甚至对媒体行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也产生着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为了能够对新闻传播的内容进行进一步丰富,电视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在编写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叙事模式,以此提升新闻报道的状态,促使电视新闻能够实时、快速的完成对相关内容的传播。唯有基于行业发展需求对电视新闻叙事模式进行合理转变,才能够为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为行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特定的支持。

1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的基本类型

就当前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新媒体语境的不断冲击下,电视新闻叙事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蜂巢型电视新闻叙事模式。蜂巢型电视新闻叙事模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分散要素的利用完成对新闻事件发展状态的报道,这种报道模式虽然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具有报道内容不能够进行实时验证的弊端。如在马航事件中,中央电视台对其的报道就适当采取了蜂巢类型的新闻报道模式,并在第一次报道中明确指出了马航事故的失联人数,在第二次后续报道中对航班飞往地点和时间等问题进行了补充,在第三次后续报道中,还适当补充了飞机型号、中国乘客数量和人名信息等,逐步对报道内容和新闻报道态势进行丰富[1]。但是在对这一新闻报道模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蜂巢型新闻报道模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会表现出信息黑洞的问题,并且所报道的信息一般具有碎片化的特点,新闻工作者在后续报道中往往通过对信息黑洞的逐步挖掘来吸引受众群体的注意力,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

2)菱形电视新闻叙事模式。菱形电视新闻叙事模式具体指当代新闻媒体在对相关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为了迎合新时期新媒体语境的要求,在实际报道过程中适当的增加了新闻定制和互动方面的内容,并由此促使新闻媒体报道的整体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例如针对巴黎学生抗议警察暴力这一事件的报道,央广手机网就适当的在报道过程中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增加新闻媒体与观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充分分析新闻事件过程的基础上引导群众在网民互动平台上积极发言,对网民针对此次事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和整理,把握群众的舆论动态。同时,随着多种类型新媒体的发展,在开展电视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采用菱形新闻叙事模式,应该重视采取电视报道和微博报道同步的方式,尽量满足群众对相关电视新闻信息的获取需求[2]。

3)钻石型电视新闻叙事模式。在电视新闻中对钻石型电视新闻叙事模式的应用主要是在当前新媒体语境的冲击下,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新闻报道的价值,新闻工作者在编辑新闻的过程中适当引入图片、视频等较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逐步对新闻报道的完整性进行适当的强化,并且在此过程中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为受众群体提供良好的新闻报道服务,促使电视新闻对受众群体的吸引力得到逐步的增强。

2 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转向

基于上述新媒体语境下对电视新闻叙事模式的探索,在对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转向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将叙事转向作为重点内容,从叙事转向入手进行深入的探索,希望能够为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转向提供一定的支持,为我国电视新闻行业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在当前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叙事形态的转向集中体现在3个主要方面。

1)电视新闻叙事转向之即兴的叙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全新的媒介环境中,电视新闻经过初步的发展逐渐确立了直播日常化的基本发展理念,并且借助现场直播的优势将生活的开放性以及新闻报道情节的完整性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促使电视新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中,两种基本的关系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一种是生活性的,具有不定型的特征,并且呈现出开放的发展趋势,其最终结果表现为多种可能;另一种则是情节,电视新闻节目的导演将单个的、单项的新闻情节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尽管迫于时间的要求这种组织和联系是即兴的,但是其最终所构成的情节仍然能够促使叙事的进展一半表现出特定的艺术效果,另一半则以自然后果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这其中,对相关新闻叙述进行技巧性的限定,并且在限定选择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自发性,而这种自发性又在技巧的逐步形成过程中对技巧性产生着一定的引导作用。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的过程中能够从其中看到按照媒体议程所设置的故事,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事件在呈现过程中表现出的不经意戏剧性和偶然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群体的猎奇欲望,也促使观众还原新闻事实的需求得到相应的满足[3]。可以说,这种按照特定的原则对新闻事件进行叙述,并且按照个人的观念完善这种叙述的方式就是即兴叙述,这种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的叙述专项一般是现场直播叙事能力的集中表现。此外,在电视新闻稿件的搜集、整理和发布方面,电视媒体的优势逐渐被弱化,但是电视媒体在直播过程中表现出的临场性、及时性和真实性也促使电视媒体在新媒体语境分配格局中表现出特殊的优势。特别是针对较为大型的新闻事件,采用电视现场直播的方式能够实现对事件的高度还原,并且直播观看者也能够成为事件的第一见证人,因此可以有效杜绝相关谣言的出现。

2)电视新闻叙事转向之超文本链接方式。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与电信和网络部门的广泛、深入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新闻事件的呈现和传播方式逐渐突破了传统单一传播方式的局限性,也成为一种类似于网络媒体所广泛使用的超文本存在,这一转向的存在不仅能够实现对电视新闻在搜集和发布方面信息不足的弥补,同时也能够促使电视新闻传播渠道和频率得到一定的增加。从表面进行分析,新闻节目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呈现的唯一文本形式,但是实质上,在整个电视新闻的信息关联体系中,电视新闻节目是新闻信息传播链中的一个特殊“中转站”,将其作为新闻呈现的“源点”,观众能够结合自身对不同类型新闻的喜好自由的选择链接到其他网络、报刊等媒介形式中,对新闻事件的背景材料和最新动态等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分析。

以相关媒体事件的报道为例进行分析:发生在2011年10月份的“广东小悦悦事件”就是较为典型的媒体事件,基于这一事件,境内和境外媒体、传统和新型媒体在报道过程中相互引用和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形成了一个具有全球性特征的超文本话语领域。最初这一事件由广东省电视媒体率先报道出来,《广州日报》和南方卫视也对此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促使这一新闻事件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4]。此后,全国各地区和各个级别的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对事件进行全面的跟进,致使这一事件最终演化成为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重大媒体事件,境外媒体也纷纷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并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社会大众提供了转播和评论的平台,促使这一新闻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而境外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又反作用于境内媒体行业,促使国内主流媒体开始针对这一事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节目,逐步在全网络内形成了主流媒体和社会大众彼此呼应的开放性网络空间,社会大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进一步加强。由此可见,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联合为社会大众参与新闻事件评论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电视媒体的基本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3)电视新闻叙事转向之动态结构。在传统的研究理论中一般将节目的接受者称之为受众群体,而今天,基于动态结构的变化,在分析和研究工作中研究者则更为倾向于将接受者当作相关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这一变化从表层层面进行分析表现出称谓的变迁,但是实质上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电视新闻节目接受者在新媒体语境下节目传播和接受过程中自身角色的转变,而观众群体主体意识的复苏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转变形式之一。实质上,在新媒体语境下,观众群体一直寻求更大的转变,特别是当外部条件能够为这一转变提供特定支撑时,他们往往要求可以自主参与到对相关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过程中。具体来说,就是电视新闻在对相关新闻事件进行合理建构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大众的主流价值观念呈现出缺失的特征,并且由此造成社会信任危机和反异化抗争也频繁出现,在此基础上,社会新闻报道的受众群体开始寻找并发现自我,并且对主体意识的强调也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受众的普遍心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媒体语态在新媒体语境的影响下逐渐发生一定的变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也日趋完善,电视媒体在新闻宣传和信息传播方面的崇高地位逐渐被弱化,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促使电视媒体日趋转变为表现民众精神思想的重要话语平台,这就造成群众在新闻报道中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对传统媒体全知全能的新闻叙事方式较为反感,并希望能够切身参与到新闻事件的构建和传播过程中[5]。这样,基于观众对新闻事件的介入促使新闻事件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过程,并且这一动态的过程反作用于新闻事件中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召唤性结构,对受众群体对新闻事件的参与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基于此,在媒体语境下观众对新闻事件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能够主动参与到新闻事件过程中,甚至能够对媒体的报道产生特定的影响,促使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一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电视新闻议程设置的转型发展,即传统的接受者与信息传播者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模糊,并且接受者和传播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同一性特征,能够促使新闻媒体行业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逐渐发生了一定的转向,新闻叙事转向就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基于新媒体叙事模式对电视新闻叙事转向进行分析,对电视新闻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能够为电视新闻行业的现代转型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借鉴,促使电视新闻行业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赵京梅.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探析[J].现代传播,2015,37(8):164-165.

[2]王政江.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的问题和策略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5,1(21):5-6.

[3]王文军.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如何讲故事[J].传媒,2016(14):73-74.

[4]邢民杰.分析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的报道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6(8):190.

[5]王峰.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的改革和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5(8):90-91.

作者:王连河

叙事艺术电视新闻论文 篇3:

论电视新闻的图像叙事

电视新闻图像叙事的存在和意义

叙事是对事件一切序列的再现。叙述者借助一定的媒介,根据某个线索或主题,通过对人物、事件、时间、环境以及因果关系的叙述,将事情讲述出来,形成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故事。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文艺形式,都是通过叙事手段,将作者心中的虚构事实变成文艺类作品。在这类作品中,作者的叙述可以在文本、表意、象征等多个层次上展开,产生出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结构严谨、具有重大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给人们带来了震撼心灵、高于世俗的情感和精神享受,也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超越现实的文化和精神世界。

在印刷媒体时代,人们对新闻写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由文学叙事发展起来的新闻叙事也就是新闻写作形成了许多经典的文法和格式,至今仍然被广播、报刊以及新兴的网络新闻所广泛采用。到了视听媒体时代,这一传统仍然在延续,人们仍然习惯于用文字叙事,但对图像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关系长期争论不休。在电视新闻的实际工作中,多是叙述上重文稿、表现上重画面,形成了“文字叙事,画面证实”的电视新闻模式,人们对文字的重视表现在叙述新闻内容上,对图像的注意力多集中在画面内容、画面表现方法、图像信号质量上,而对画面再现和表现新闻事实的方法也就是图像叙事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为了使电视新闻报道在真实的前提下做到既好看,又易懂,我们应该发挥电视新闻报道在视听记录、再现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图像艺术表现方面的长处,更多地依靠图像、声响来记录和再现新闻事实,将文字叙事与图像叙事相结合,探索出利用多种媒介进行综合叙事的电视新闻报道方法。

电视新闻是文、图、声综合叙事的产物。电视新闻有叙事,即使是电视新闻直播,也有叙事的成分在。现场记者的介绍、场景的调度、主持人的串联、资料的运用等,都是对事件序列的再现,是叙述者参与而进行的叙事。单机拍摄经过编排的新闻更是叙事的结果。

当然,电视新闻有直观的现场形声再现,但那也是局部信息的有序再现,而不是全部信息的自然再现。无论技术条件多么先进、画面多么逼真、现场声多么丰富、时效多么快,电视新闻都只能叙述和再现新闻事实的主要部分而不能全部再现新闻事实,因为其中必然有时间——事件进程的改变,细节的压缩、情节的选择、拍摄位置和角度——空间位置的改变、文字叙述的使用等。一场90分钟的足球赛,可以用30秒的时间报道出重要的细节和结果;克林顿和莱文斯基的几个激情瞬间却可以让众多媒体炒作大半年。所以,电视新闻报道也就是电视新闻叙事必须在遵循真实客观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对图像叙事、文字叙事、声音叙事的综合运用,在叙事的技术层面上和叙事的艺术层面上,使用不同的方法,最大可能地再现新闻事实,合理叙事,准确传达,正确理解,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在现代社会里,图像和图像叙事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图像媒介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电视新闻,越来越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形成自我的主要媒介。电视新闻中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我们所在的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一切,电视把一个纷繁复杂、变化剧烈、范围广大的世界带到了人们眼前。

电视图像作为叙事媒介的特征

电视图像是客观世界视觉表象的电子技术记录,它表现为平面彩色图像,可以被看懂。从叙事学的观点看,当图像作为叙事媒介被使用时,我们所使用的是图像的视觉特征,因此电视图像作为叙事媒介的特征也就是电视图像被看懂、被使用的特征。

电视图像作为叙事媒介为我们所用时,具有以下特征:

图像信息的全息性和直观性。人类通过感觉接触和认识我们所在的世界,借助这些知识和大脑,我们有了思维。人类的感觉以视觉和听觉为主,其他还有嗅觉、味觉、触觉等,凭着这些感觉,我们对世界有了直观、直接的认识和了解。在我们的感觉中,看和听提供了我们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在不需要对一个事物进行深入认识了解的情况下,单凭视觉信息我们就知道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什么。因此,作为事物的视觉表象——图像,虽然是一个看似简单的事物特征,但实际上它却包含了许多内容,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事物的图像特征给我们提供了事物的全息性信息,它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现实世界中所有可以看到或听到的景象、声响,所有可以录制成电视信号的信息,都是现实世界的视听觉表象。电视图像给我们提供了观察景物、记录过程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具有全息性。同语言文字相比,全息的视觉图像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直接看到并且迅速地传递到人的大脑中。图像信息的全息性和直观性是其他任何叙事媒介所无法比拟的。

画面内容的直观性所带来的具象思维的直接性。关于视觉思维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知识:人类的思维可以并且最早是从视觉思维开始的。原始时代的岩画、儿童的绘画、现代抽象画都是视觉思维的直接产物。至今人们仍然习惯于视觉思维并且在大量使用视觉思维。看到电视上的一个战争场面,我们的大脑立刻会活动起来,收集一切相关知识进行联想和判断。其实我们通过语言进行的思维还要经过一道特殊的工序:将语言转换成和它相对应的事物,然后进行思考,并把思考的结果转换成语言进行表述和记录。与借助语言转换进行的思维相比,视觉思维具有直接、快速、量大、复杂等特征。视觉发现了实体的具象,图像记录和展示了具象,人们通过具象进行思维。图像的全息性和直接性,使我们进行思维的时候可以不经过转换,直接进行思维。电视画面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是有关事物的视觉和听觉信息,因此电视画面给我们带来了大量可以认识、了解、思考的信息,使我们可以进行具象思维,其信息量和思考内容、思考效果都超越了语言思维。

时间性。无论如何剪裁,在新闻中使用的每个画面中,时间是正在进行中的、实时的。每个画面都截取了一段时间,画面记录和显示的时间长度、时间方向与人们所感觉到的时间长度、时间方向相一致,与时间同步是电视画面的一个重要特征。画面在记录和展现了场景、人物、事件的同时,也记录和展现了时间。关于因果关系的哲学研究认为,只有通过了解时间顺序才能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时间在决定事物存在和实践过程的同时,也决定了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当画面携带了与实际同步的时间后,也携带了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我们可以从画面中事件的细节、情节之间的先后顺序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通过画面所提供的细节和时间过程,我们可以理解时间内部的复杂性即内在联系。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后,调查飞机事故的主要依据就是飞机升空和降落时的图像资料。

画面表象所带来的视觉美感。画面在提供事物信息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视觉美感。毕竟,我们看到的是电视画面而不是客观世界本身。电视画面上的视觉影响,是摄像技术对现实生活的信息再现和艺术表现。对于优美的场景,其本身所具有的美的信息感染我们;对于普通的场景,由摄影技术所带来的艺术效果也具有感染力。由于摄像技术的进步和摄影水平的提高,我们在电视上所看到的画面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美。

清晰度影响信息传递和视觉表现效果。电视画面的声音和图像是同步摄录的,画面和声音的清晰度直接影响信息传递的量和效果。越是清晰的画面和声音,会带给我们越真实甚至更多的信息。观众在家里看到的电视节目,也越来越清晰。早期的电视由于技术水平低劣,在清晰度、色彩还原、画幅大小等方面十分有限,传递信息的效果差,所以电视被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当成“冷媒介”。今天电视技术有了飞速发展,高清晰度、大画面、真彩色的数字电视越来越普及,电视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新闻、信息,还可以用来传递艺术。电视技术的进步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如MTV、电视散文、电影电视等。科技的进步增强了电视的功能,使电视节目创作人员在使用电视技术时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节目创作既可以在技术的层面上进行,也可以在艺术的层面上进行。

由于图像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它作为叙事媒介使用时,所讲述的故事比用文字语言讲述的故事更真实,更容易看懂和理解,还可以获得文字叙事所不具备的视觉快感。当电视新闻充分利用图像进行叙事时,在事件的信息量、新闻传播效果、事件的真实性、事件的可理解程度、看新闻的艺术享受等方面,具有用其他叙事媒介、叙事方式进行的新闻报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作者单位:郑州电视台)

编校:赵 亮

作者:海志刚

上一篇:教师发展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新课标理念下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