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建立贷款管理论文

2022-04-20

一、推进林权质押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一)县域缺乏森林资源资产专业评估机构和人员进行林权质押贷款,必须到林业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同时需要对质押物价值进行评估认定。但目前林业主管部门无此评估项目,也无此社会中介评估机构,更无此专业评估人员,这是当前制约该贷款产品推广的主要因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业建立贷款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林业建立贷款管理论文 篇1:

建立现代林业发展模式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莆田市城厢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十一五”期间,莆田市城厢区加快“港口林业”建设,林业改革初见成效,但离全面建设生态林业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如何规划莆田市城厢区林业由传统林业向现代化林业迈进,将对莆田市城厢区产业经济及生态环境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1. 莆田市城厢区生态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林业生态功能脆弱,森林资源质量低下 发展现代林业的规划由中央在2006年提出,而植树造林是一项缓慢回报的工程,加之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生态公益林树种改造缓慢,经营水平粗放,林分质量低,生态功能仍然脆弱。

1.2 林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规模有待扩大 林木加工企业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林产品深加工能力低,缺乏创新意识,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另外,森林旅游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有效的系统开发,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1.3 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由于长期以来对森林植被及野生动物的管理粗放,各类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动植物检疫检验措施不够完善,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和病虫害防治形势严峻。森林防火灭火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1.4 基础建设的保障能力与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不匹配 林业法制建设滞后,不能适应现代生态林业的发展,林业执法队伍及设施、设备建设仍需完善;林业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生态林业开发的需要,没有系统完备的人才资源培训为生态林业的开发提供人才资源保障。生态建设与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缺口较大。条块管理体制尚不完善,阻碍了现代化林业建设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发展莆田市城厢区生态林业的新思路

2.1 完善各项林业管理制度,鼓励林业合作经营 一是鼓励林地承包,规范承包管理制度,规范除生态公益林外的森林资源流转制度,盘活森林资源,鼓励其进行有效的市场交易,加快建立资源流转服务平台,加强市场监管机制的建设。 二是建立完善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统一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完善生态公益林的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各级政府应逐渐提高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资金投入,并大力开发生态公益林非木质利用,鼓励林农进行林业多种经营,增强林农的自我补偿能力。三是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对林权所有人落实林木的处置权,鼓励商品林交易,严管公益性生态林,控制采伐总量,严控生态公益林的采伐;严格控制采伐树种的年龄、采伐计划及非规划林木的采伐,建立公平公正的采伐指标制度。四是鼓励林农通过股份合作方式组建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将林业逐步纳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轨道上来,提高林农的抗风险能力。林业部门要加大对合作经营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政策上向林业合作社倾斜,促进林业合作方式快速发挥作用。

2.2 加强公共财政、金融信贷对林业发展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 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对林业的财政补偿资金,并逐步提高财政扶持力度。将各类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基本建设规划及与之相关的行业发展规划当中,继续加大各类生态工程建设的财政投入。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及各类体系建设投入。加大金融业对林业的支持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林业信贷服务机制,简化林业贷款手续,确定更加合理的林业贷款利率,制定合理的贷款期限,并专门建立涉林贷款管理机制,有效监管涉林贷款使用情况。鼓励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林业建设,向林业外向型经济转移。鼓励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林下种养、森林旅游开发、生物能源开发等新兴林业产业的经营,鼓励各类企业通过森林碳汇交易参与林业投资。

实现发达的现代化林业是实现绿色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和维护气候安全、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工程的重要保证。大力发展现代化生态林业,让广林农参与经营,提供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真正做到全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客观分析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谋划确立发展方向,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把发展现代化林业融入莆田市城厢区经济发展的全局,积极推动相关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动员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形成现代化林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作者:陈两枝

林业建立贷款管理论文 篇2:

县域林权质押贷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推进林权质押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一)县域缺乏森林资源资产专业评估机构和人员

进行林权质押贷款,必须到林业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同时需要对质押物价值进行评估认定。但目前林业主管部门无此评估项目,也无此社会中介评估机构,更无此专业评估人员,这是当前制约该贷款产品推广的主要因素。

(二)质押过程中的操作程序和收费标准不明确

当前,林业主管部门刚刚开始接触林权质押贷款登记、评估等事项,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林权贷款质押登记管理制度,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林权质押登记和评估程序,也没有完善相应的收费标准,在许多方面林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上级管理部门的规定存在冲突,如某县林业管理部门要求按评估额的5‰收取评估费,而金融机构要求其按1‰支付,差距较大,也延缓了该贷款品种的实施。

(三)森林保险制度缺位,灾害防范能力差

作为质押物的林木完全在借款人的使用管护之中,本身就具有难以管理的特性。特别是林木资源还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和面临诸多自然灾害,但目前林木资产尚不能参加保险。林木生产周期太长,不可确定的因素比较多,林业生产还不具备完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果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同时欠缺森林保险制度,必然会对林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农户权益和质押贷款权益得不到保障。

(四)缺乏林权交易机制

没有统一的森林资源流转运行平台和法律法规,缺乏对森林资源流转的管理,没有林权交易中心,交易信息、市场行情不明,限制了森林资源的流转。

(五)金融机构参与面较小,贷款期限仍然较短

目前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开办了林权质押贷款,其他银行还在观望中。林权质押贷款主要用于林业的扩大再生产和科学管理,林木的生产周期又比较长,一般成材需要7年以上,而贷款仍以一年期为主,最长的不超过3年,贷款期限与林业生产周期不匹配,既不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又给林农偿还贷款带来了困难。

二、发展县域林权质押贷款的政策建议

(一)统一协调林权质押贷款登记以及评估问题,明确相关操作程序和收费标准

依法有效评估是开展林权质押贷款的前提。林权评估部门必须是由林业管理部门认可的评估单位,同时,建立严格的评估责任追究制度。合法有效的登记是保证。林权登记部门必须建立现代化的计算机登记网络,能够完整记录林木以及林权质押贷款的详细数据。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地方政府、林业、税务等部门,应对开办林权质押贷款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经营贷款项目、林农林业资源开发贷款项目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贴息。在税收方面,应将原来分散的林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全面整合,使国家对林业产业的税费扶持政策更加明确。

(三)延长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贷款期限和宽限期

配合林权制度改革,建立面向林农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适当延长林业专业化生产者的贷款期限,使之与林木生产周期相匹配。

(四)建立林权质押贷款长效工作机制

林权质押贷款是一项新的信贷业务,因在资产评估的准确性、资产的流通转让、质押贷款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林权改革的配套措施。同时,为使贷款业务得以大力推广,还需要在地方政府、林业部门、金融机构以及林农之间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共同探讨解决林权改革和林权质押贷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防范贷款风险。

(责任编辑 代金奎)

作者:牟宗杰 张 华

林业建立贷款管理论文 篇3:

林改配套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摘要:文章探讨了通山县厦铺镇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中较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配套改革;问题;对策

通山县厦铺镇总面积415950亩,其中:耕地28635亩,林业用地371400亩,森林覆盖率达86.1%,公益林面积57791亩,用材林248415亩,楠竹4800亩,经济林3160亩,活立木蓄积量567868立方米,楠竹立竹量800万株。林业产业有木材加工厂、竹制品加工厂。林改后分山到户,村级林场拍卖给私人,林业经营又个体经营、联户经营等模式,流转有3200亩,其中1/3流转给个体户,2/3流转给了外来公司。

一、厦铺镇配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厦铺镇已进入配套改革阶段,在林农收入增加、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业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林权证意识问题。林地林木权属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核心。林权证是确认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的唯一法律凭证,也是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进人市场流转的法律依据。林权证的全面实施与发放,关系到森林、林木及林地资源的合理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对保护和发挥我国现有森林资源的综合价值与潜在实力,调动社会各方面造林、护林、营林的科学性和积极性,促进林业更好更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部分林农在办林权证方面意识比较薄弱,认为山地分到了自己手里,办不办证都无所谓,同时他们也觉得政策多变,村里的林地3-5年要重新调整,到时又要换证,换来换去很麻烦。工作人员也跟他们解释说70年不变,办证后可以去贷款、流转,但还是有人不愿办,这就给以后的发展带来了纠纷隐患。

第二,林业资金问题。林权制度改革还没有真正到位,给林权抵押贷款操作带来困难。一是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早已下发,由于林权制度改革的复杂性,许多地方林权发证工作只是在2009年冬季开始,还有部分林农没拿到林权证,贷款尚无证可办;有些领了,但对其可融资性没有认识。二是相关林权改革政策制度出台缓慢,可操作性不强。特别在林权抵押贷款整个操作流程上缺乏政策通道和市场平台,从而困扰信贷资产的业务经营,成为制约金融向林业投入的一大“瓶颈”。三是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制度滞后、操作不规范、手续繁琐现象严重。林权抵押贷款已开办多年,但长期以来金融部门没有相应的贷款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只是沿用和参照其他类似贷款做法,由于制度的滞后,贷款操作更显得缺乏合规性。四是在林权登记上,由于一些地方林政服务中心和互联网络还末建立,操作流程不明确,申请贷款周期较长,申请贷款的时间成本较高。由于林业评估机构较少,部分机构过分追求效益,收费太高,使得林农一般不愿出钱评估和贷款。假设是价值10万元的森林资产,林农需交纳评估费为600元,若最终能申请到贷款,最高贷款额度是5万元,贷款期限通常只允许一年期,贷款月利率为719‰。依此计算,评估费相当于在原有利率基础上增加了12‰。而更多的情况是,即使进行了资产评估,最终也不一定能得到贷款,因而较高的评估费也大大降低了林农申请林权证抵押贷款的积极性。

二、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

对林权登记发证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应力求到位,做到家喻户晓,我们采取了广播宜传、发放传单、出动宜传车、专题报道、上街、下乡开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宜传。将有关政策通俗易懂地宣传到涉及颁发林权证的每个单位和个人,努力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求得他们对开展此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应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基础调研工作,经常到各乡镇进行业务和技术指导,审查表格,规范填表内容。

(二)建立健全林权抵押贷款机制

首先,加快制订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规范信贷行为,防止新的信贷风险。当前金融部门在创新林权抵押贷款的同时,一要切实加强对林权抵押贷款管理等方面研究,盡早出台《林权抵押贷款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使基层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办贷行为。二要加快信贷人员林业知识培训,以适应新业务需要。三要强化贷款管理,特别要把握好林权资产的可抵性调查,切忌盲从。

其次,开发小户林农林权质押贷款。可按照林农的信用评定标准,根据林农的个人信誉、还款记录、林木拥有量及所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模、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对林农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并根据其信用等级核定一定的贷款额度,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向林农发放只需办理林权抵押登记、借贷双方协议评估林木价值的林权质押贷款。

再次,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完善林业信贷服务体系。各金融机构要按照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有利于增加“三农”贷款、有利于促进林农增收的要求,积极创新推出多样化、个性化的与林业生产特点相适应的金融信贷产品。例如,针对毛竹垦复、低产林改造,贷款期限延长至3年;针对桉树等速生丰产林造林,贷款期限达5-10年等。商业银行要积极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加强金融信贷产品开发研究,适时推出创新型的信贷产品,以满足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要利用面向农村点多面广的优势,结合业已推广的林农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方式进行创新,打好林权抵押贷款创新“组合拳”。

参考文献:

1、连雷龙.关于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几个问题的探讨[J].江西林业科技,2009(2).

2、秦涛.我国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与创新机制研究[J].改革之窗,2010(2).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厦铺镇林业站)

作者:王红光

上一篇:薪酬设计民营企业论文下一篇:审计职业道德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