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的开放性研究论文

2022-04-23

[摘要]教师网络教研活动过程中,网络平台作为物化的支撑工具为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也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始终必须记住的是教育研究工作中人才是主体因素,教师的投入与否直接影响学校网络研究工作的进程,决定着教育研究成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教师教育的开放性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教育的开放性研究论文 篇1:

教与学新天地:未来课堂

编者按:“未来课堂”项目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教师教育创新基地和优势学科平台建设》子项目“教师实践创新的主阵地”研究内容之一。该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张际平教授领衔,带领强大的研究团队,并与多家科技企业紧密合作,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研究,在课堂的理论研究、物理空间的设计、新技术新媒体的运用、多种互动形式的实现、学生座位的形态组合、教学平台的设计开发、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及教学实践的探索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类教学机构和部门的极大关注。本刊从本期起将以专栏形式连续刊登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供读者学习交流。

课堂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人们研究教学环境最重要的对象之一。忽略对课堂的研究,任何教学与课程的改革与提升都是无法有效实现的。本研究提出的“未来课堂”(Future Classroom/Classroom of the Future)概念,是将课堂视为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力图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来探究未来课堂应该具备哪些重要特征,尤其是关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实现未来课堂的人本性、生态性、智能性、混合性、开放性、互动性等,同时具体涉及未来课堂的物理空间设计、多屏可视化技术、学生座位的形态组合、互动形式以及教与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究。

● 课堂与未来课堂

“课堂”一词在人们的脑海里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概念,可能正是这一原由,在诸多的教育类工具书以及教科书中甚至没有“课堂”的具体界定和解释。《新华字典》中关于课堂的解释是: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也正是因为众所周知,所导致的结果是缺乏对其的关注,使现有的课堂基本处于“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的特点”(郑金洲,2001)。然而,“课堂的本质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吴兆颐,2009),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为何会处于教条、单一、模式、静态化的状态呢?这也正是引发我们提出对未来课堂开展研究的原因之一。此外,飞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思维、工作、生活等方式,作为学习和思维的重要场所之一的课堂毫无疑问也必须随之变革。

现代意义上的课堂一词是随16世纪班级授课制产生后才出现的,是一个进行各类教学活动的场所。该场所涵盖了教学环境、活动、课程、师生关系等(王鉴,2007)。具体而言,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知识传递、理解、掌握、产生、运用等的空间或环境。换言之,课堂应该是一种学习的环境,除一定的物理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学习行为的发生。对于学习环境,许多学者都给出了不同的见解。如Wilson (1995)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共同体一起学习或相互支持的空间,学习者控制学习活动,并且运用信息资源和知识建构工具来解决问题……学习环境是以技术为支持的,在学习过程中技术是学习者探索、建构和反思学习的工具”。Kirschner(1997)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能找到充分的信息资料和教育辅助手段的地方,借助学习环境,学习者能够有机会去根据自身的情况及其与他人的关系去构建定向基础,决定他们将介入的目标与活动”。而Norton& Wiburg(2002)则认为“学习环境应包括物理、知识和情感三个方面,即进行教学的物理空间(物理环境),支持学习目标的软件,工具(知识环境)和与学习结果一致的体现适合学生的正确的价值氛围(情感环境)”。李芒等(2003)指出“学习环境的非物质条件主要是指人与人,而物质条件一般是指物理环境,或称硬环境和物质环境”。杨开城(2000)认为,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不仅仅是信息资源)的组合。武法提(2000)认为,学习环境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与动态的学习进程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其要素不仅仅是支撑学习过程的物质条件(学习资源),还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非物质条件。郑金洲(2001)认为“课堂是一种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也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

未来课堂顾名思义是指“将来或未来”的课堂,而“将来或未来”一般是泛指“现在以后的时间”,所以“未來”一词从时间跨度上并不意味着遥远。对于未来课堂内涵的界定,相关的教育类文献中并不多见,这也似乎与人们对“课堂”一词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概念的情景相一致。但随着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核心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信息技术促使人们学习方式的改变,对“课堂概念的重建”已逐步引起了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关注,正如陈卫东等(2010)指出,未来课堂“已成为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该领域的相关学者也从不同视角对未来课堂进行了界定。例如,田学松(2011)指出未来课堂(教室)是“利用先进的新一代信息科技,改变传统学校教室的学习环境,建立师生间双向互动的教育学习模式,换言之,在先进软硬件与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持下,未来的教室学习方式得以重新塑造,不但能刺激学生学习动机与创新、探究之精神,更让教师能够丰富教材内容以及轻松教学”。赵建华等(2009)将未来课堂与智能性结合起来,认为学习者可以,在这样的课堂“实现在技术的支持下‘随心所欲’,实现对知识的建构性加工和处理。并认为‘智能课堂’就是明天的课堂,需要对其进行大胆设想和设计”。高丹丹等(2009)认为未来课堂是“可以实现多种教与学活动的混合,让学生有充分实践和问题解决的机会……完成不断增加的具有挑战性的实际任务,而不仅仅是进行学科概念知识的汲取”。Clayton等(2009)指出,“未来课堂是一个集成了技术与软件,提供给学生一些替代方法和选择以达到规定的目标的课堂”。陈旻萃(2009)认为,所谓未来课堂“在教学上,希望由过去单向的讲述教学转变成为师生有趣与互动的学习模式,引发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而启发学生的创意与思考;同时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及探索的方式,以多元的管道汲取知识,包括使用各类的硬件载具”。David(2003)在学校的创新性设计中对未来课堂(Classrooms of the future)的描述使用了“美丽、美妙或完美(Beautiful)、灵感或鼓舞(Inspirational)、适应或适宜(Adaptable)、持续或保持(Sustainable)、包容或包纳(Inclusive)、新颖或新鲜(Fresh)、安全或保险(Safe)、灵活或柔韧(Flexible)、有趣或快乐(Fun),愉快或可爱(Delightful)、曲线或弯曲(Curved)、成长或发展(Growing)、自然或天然(Natural)的”等美好的词汇修饰了未来课堂的特征,其中也包括了运用信息通信技术(ICT enabled)和多用户(Multi-user)。这些美好的修饰也充分勾画了未来课堂应具备的鲜活与生命特征。正如叶澜教授(1997)曾有感于我国中小学课堂缺乏“生命活力”而撰写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指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从某种意义上理解,不关注课堂的研究也意味着忽视人生一段生命的存在和意义,提示人们应该和必须改变当前课堂的教条、呆板、枯燥的状况,寻求让课堂“充满灵性,充满生命活力”(程吕生,2007)之路,这也可以视为为何要开展未来课堂研究的重要缘由之一。

● 未来课堂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纵观国内外现有未来课堂研究项目及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我国国情,本研究认为未来课堂是基于“教育要面向未来”和近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提高质量作为未来教育的战略重点”、“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思想对未来主要教学场所进行创新而提出的,它将在人本主义、互动、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和信息、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支持下,以如何充分发挥课堂组成各要素(人、技术、资源和环境等)的作用,以学习者为核心,构建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谐、自由发展的教与学的环境与活动(武法提,2000)。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上,未来课堂的研究将定位于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定位于服务和支持教与学主体的自由与发展,许多研究表明,学习空间(包括课堂)的设计应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作为面向未来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和体现新课改思想的未来课堂,教与学主体的自由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二是定位于建构课堂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课堂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将会影响教与学主体的心情、情绪、动机,进而影响教与学的效果。为此,未来课堂的构建必须考虑如何实现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基于定位,未来课堂的具体研究目标将确定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理论研究(重点关注课堂的历史、变迁、发展、相关的理论依据等);物理空间架构设计(涉及课堂的物理形态、空间布局、学生桌椅组合、灯光温度控制等);新技术与媒体的集成研究(聚焦不同媒体与技术的功能组合、可视化技术、触控技术、中控技术、视音频录播与传输技术等);新型教与学模式研究(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对象的教的模式与学的模式);互动研究(包括师生、生生、师生与资源、资源与资源、课堂内与课堂外之间的远程互动等);教学实践研究(从质性和量化两方面来验证未来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教与学的有效性、与传统课堂的差异性比较等)。

依据研究目标,未来课堂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研究。理论层面的研究是未来课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未来课堂的研究不仅涉及自身的基本理论,更多地还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艺术设计学、建筑学、环境设计学、声学及光学等方面的理论,目标在于通过基本理论和相关理论的研究,多维度地指导我们进行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实践,建构体现和符合创新人才培養和新课改所需的未来课堂。在未来课堂研究的创建范畴中,应主要包含未来课堂的物理架构和功能模型研究。未来课堂的物理架构研究主要包括研究未来课堂的空间设计,设备配置,声、光、电的设计,有无线网络的配置,投影及显示屏幕的设计等。未来课堂的人性化、开放性、混合性等特点均需要相应的空间来支撑和体现,需要根据未来课堂的特性选择课堂的桌椅、设备的配置与安装,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学习空间。未来课堂设计的功能模型研究应体现未来课堂的定位及特性,未来课堂需要实现哪些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哪些相关的技术来支撑,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体现未来课堂设计的系统化思想等,这些均需要有理论依据的支持。理论层面的研究对未来课堂的教学模式与互动研究同样重要。作为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实施的主要阵地,未来课堂在设计理念上有别于传统课堂,需要创新和重构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适合于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和新课改所需的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互动研究也应该视为未来课堂设计理念的核心,从物理空间设计、设备功能配置以及教与学活动的选择都体现出互动。具体而言,未来课堂的互动研究主要包括: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师生与媒体和资源间的互动、媒体与媒体间的互动、课堂内与课堂外之间的远程互动等。

未来课堂的实践研究同样是未来课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需要加强未来课堂的理论研究一样,作为一个新的事物、新的研究领域,人们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创建、应用与管理的理论应用于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上,同时也需要借助于已经构建的未来课堂进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可以探讨不同学科性质的课程,不同层级的学习者在未来课堂中的学习特点,从质性和量化两方面来验证未来课堂设计和应用的实际效果。未来课堂需要满足不同的学科、不同年龄阶段学习者的教与学的需求,究竟什么样的架构和教学策略适合哪些具体的学科及学习者,这些需要有相应的教学实践来检验。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可以发现不足,推动和不断完善对未来课堂项目的研究。

● 结语与展望

“为了让学生有最好的学习体验,我们需要提供给学生最好的学习环境”(The Provosts Ad Hoc Committee,2009)。现有课堂的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的状况需要人们引起足够重视。未来课堂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充分体现了为学习者而设计未来课堂的设计,创设符合学习者学习需要的最好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课堂内的各要素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和谐发展,构成良好的教学互动,这样能满足多种不同形式的知识交流,舒适、方便、人性化的未来课堂应成为教学的主阵地。

基于我们研究团队对未来课堂的不断理解和认识,可以看出未来课堂是一个学习环境,也是一个课堂生态系统,主要是为教与学的过程创设充分条件。未来课堂的设计主要关注如何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可以说是现代学校教学变革的一个新起点。对未来课堂研究的展望,我们团队达成的共识是:未来课堂必将是“空间舒适(充分体现人性化、生态化)、装备先进(体现各种新技术新媒体对教与学活动有效支持)、操控便利(体现课堂的智能性、操作自如性)、资源丰富(体现资源的充分性,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对象的各自需求)、交互实时(体现互动的多样性、流畅性、及时性)、教学灵活(体现教与学方式的多样性、有效性)……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课堂研究也势必会成为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崭新的、重要的热点。

作者:张际平

教师教育的开放性研究论文 篇2:

教师网络教研原动力浅探

[摘要] 教师网络教研活动过程中,网络平台作为物化的支撑工具为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也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始终必须记住的是教育研究工作中人才是主体因素,教师的投入与否直接影响学校网络研究工作的进程,决定着教育研究成败。网络科研原动力的问题实质就是在网络教研中应该多考虑人性化的吸引与呼唤,应该让更多的教师切身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师教学研究带来的效能,让每位教师清楚看到信息技术对自己的近期发展与长远成长的影响,个性化的唤起每位教师内心借助信息化提升个体科研素质的渴望。

[关键词] 网络教研,教研原动力,个体科研素质。

[申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1 网络教研的概念、优越性

教师网络教研是教师依托网络平台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展开的教改探究活动,是一种全新的教研模式,它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在相互关联的各个网络教研功能平台的开发支撑下,从全新的视角探索教研的方向,扩大教研的职能,促使学校教研更加科学,教师关于教学生活意义的持续不断的体验感悟与发现过程。它除了具有传统教研的一般特性以外,还打破了传统教研的模式,将视野聚焦在信息交流和网络利用之上,使教育科研方法更加科学化,手段更加现代化。它的必然性来源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它的必要性根植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生活场景及传统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中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问题。它的出现给教育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

首先,网络分布的广泛性使教育教学研究全民参与成为了一种可能。网络教研拓宽了研究参与者的范围,由一个学校扩展到几个学校,几个地区甚至全国,改变了以往教研活动仅囿于本校和本地区的做法,改变了以往教研活动主持人讲,其他人听,评议过程敷衍了事的局面,每个教师都可以利用网上平台参与问题的研讨、评价,网络的虚拟性可以让参与者的身份得以淡化,而参与的过程也不必过多顾及人情和面子问题,增加了研究结果的信度,也消解了以往面对教育研究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话,使不同的思维产生碰撞,有效激发群体性思维,集思广益,就如同头脑风暴法,对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种种可能;其次,网络教研给每个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自由表达的机会,有力的塑造了教师的主体意识。教师可以在这通过对他人成就成果的认同获得自己成才和发展的动力,确定自身发展的目标。在这教师通过自身才华的展示随时可以获得同行认同和专家赞美的机会,有利于每个教师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挖掘自身优势,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再次,网络教研消解了教师工作的烦闷,缓和了教师的职业倦怠。人的心理感受和体验首先源于认知。教研活动中,同行的交流和对话可以开启教师的心智,更容易让他们看到超越自我的快乐,进步的欢欣以及发展道路上的鲜花和掌声,从而让处在倦怠中的教师振作起来,积极应对工作的压力。教师在对话中加深对自我、学生和教育教学的理解,通过认知改变对职业的倦怠。

2 网络教研的原动力

网络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研究的结合改变了教师从事教研活动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法,提高了科研的开放性和科研信息的共享程度,促进了科研协作。它给科研活动带来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它是面对信息时代发展而教育研究随之出现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是学校科研面对自身瓶颈而寻找突破的一种必然发展走向。它的种种优越性让教师成为行走的研究者成为了可能。但怎样让这一新生事物快速健康的发展并且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主导方式,有效避免教师教研激情的回落,研究的后劲不足,也就是维护教师网络教育研究的原动力问题,是摆在广大教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动力即支撑事物持久发展的驱动,教师网络研究的动力是指教师在某种动机的驱使下直接推动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活动,以满足某种心理需要的内部心理状态和动力。一般而言,教师研究动力主要包括内在驱动力和外在诱因两方面。教师研究的内在驱动力即教师研究的原动力,它是教学研究活动经久不衰的动力,永葆活力的源泉。它产生于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于教师教学研究中。

教师网络教研是教师教研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利用网络技术展开的教改探究活动,它根植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生活场景,是教师关于教学生活意义的持续不断的体验感悟与发现过程。教师网络教育研究最根本的目的是让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不断主动的学习最新教育研究成果,积极进行思考和创新,认真寻找有效的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办法和教学策略,由此促进研究者思维的改变,教育观念的改变,专业能力的提升,教育水平的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师网络教研的价值定位于激发教师更新观念,促进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思考和工作,学会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它的原动力是由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呈现的问题与消解,矛盾的存在与消除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教师内在需要所决定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的一种动能,而不是某种外部强加的东西。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需要本身是主体意识到的缺乏状态,但这种缺乏状态在没有诱因出现时,只是一科静止的、潜在的动机,表现为一种愿望、意向,只有当诱因出现时,需要才能被激活,而成为内驱力驱使个体去趋向或接近目标,这时需要才能转为动机。由于需要产生的诱因不尽相同,教师对网络教研活动的动机也各不相同,在同一层面动力表现的强弱也不相同,这样表现出的价值取向也相距甚远,从而导致教学研究的效果与期望目标也相距甚远。驱动教师进行研究的诱因有很多,但在今天新一轮教育改革面前,教师面临的专业化成长与教育教学现实问题成为了摆在教师面前最突出的矛盾,也成为教师放下单纯的教学执行者的身份走向研究者的最主要诱因。它让教研成为教师的一种需要,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这种需要的出现是教师实践的产物。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教育即实践,实践即教育。教育对象是多样的,教育内容是丰富的,教育情境是多变的,教育是一门复杂科学,具有高度创造性,教师不能用一种模式去传授所有内容,不能用一种方法去教所有的学生,必须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教育内容、不同的教学情境,采用不同方法和模式,因此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有研究性,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未知,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其研究特点,才能灵活的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让自己走上自我实现的专业化道路。

3 激活和保持网络教研的原动力

辨证唯物主义告诉人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

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一个确定的事物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即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一个确定的事物或系统同其他与之有必然联系的事物或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基础、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有时还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外因总是通过促使矛盾双方情况的变化而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是教师网络教研的内部原因,是促使教师在自身教育教学情境中不断学习研究,完善自己的动力。但要使这种动力变成持续不断的教师网络研究的动能,它是脱离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外在因素的妥善处理的。

网络教研活动过程中,网络平台作为物化的支撑工具为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但始终必须记住的是教育研究工作中人才是主体因素,教师的投入与否直接影响学校网络研究工作的进程,是决定教育研究成败的关键所在。网络科研原动力的问题实质就是在网络教研中应该多考虑人性化的吸引与呼唤,应该让更多的教师切身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师教学研究带来的效能,让每位教师清楚看到信息技术对自己的近期发展与长远成长的影响,个性化的唤起每位教师内心借助信息化提升个体科研素质的渴望。

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投身网络教研的原动力,假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学校教育科研成为教师的一种需要,关键在于学校教育科研借助信息技术是召有效满足教师达成不断增长的问题解决的需求。首先是教师网络技术的支撑。教师对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最担忧的莫过于自身信息素养的不足而产生的对研究难以驾驭的焦虑。在网络教研活动中,课题的提出、申请、研究、展示,科研室对教师研究课题的培训、指导管理和评价等都将利用网络来进行;从网页的浏览,信息资源的查找到对信息资源的分析、整理、加工:从网上交流,讨论到收发E—mail,参与BBS;从文字的输入,文章的输出,到演示文章的制作等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素养。因此,学校要经常性地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工作,并让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成为学校网络教研的专任技术咨询指导老师,给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法,应用模式研究等的培训,让教师消解面对网络技术的困惑而带来的畏难情绪;

其次,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满足教师的需求。根据行为心理学的强化理论,有效的激励是使行为持久的一种动力,它从侧面反映了对行为者前一行为或前一阶段行为的认可,能有效地引导行为者对自身行为的持续和改进。学校应针对网络教研建立专门的基金,用于从物力的角度支持教师进行网络教研;应建立与学校教育科研网络化相推进的各项科研奖励制度,以物质的形式刺激教师从事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应建立网络教研定期检查监督制度,有序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交流、展示、评比、汇报等活动,给教师分享交流的机会,充分展示其科研活动中的成绩成果,让教师从精神上得到进行研究工作的动力和自我实现的满足;

再次,创设优良的教研网络资源环境。网络教育科研资源的充分开发,使学校具有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是教师网络教研的基本条件之一。宽带、计算机和学校网络教育科研平台的建设是网络教研的硬环境,而围绕教师在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研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支持手段则是教研的软环境a信息的有效获取是教师研究的高效运转,持续发展的有效环节。学校应尽可能地在教研平台上为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工具性网站,搜索引擎,以及一些大型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的网址链接,以便于教师能迅速的使用,全面地收集教育科研资讯,学校还应该定期不定期向各科教师推荐,提供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特色网站,定期不定期的在网站上推出教育科研的相关专题,同时还应着力打造校内教育科研资源库的建设。与此同时还应该重视推荐教育科研的软件资源,引领好教师充分利用教育科研的相关辅助软件,绩效化教育科研的量化研究。

作者:李文治

教师教育的开放性研究论文 篇3:

谈新课程中教师听课评课的着力点

付瑛,西南大学比较教育学硕士,2007年留学瑞典。现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小学学科教学法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在《当代教育科学》《教师教育与管理》《教书育人》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现主持聊城大学青年基金课题《听课评课“生态化”:校本培训的有效机制研究》1项。

教学感言:打造生活课堂,是今日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特征,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听课评课的着力点之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学生带入生活课堂,让他们真正体验“数学好玩”的境界。

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听课评课则是一种旨向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教师只有在情境创设、角色定位、学习方式、学科联系和校本教研等方面搭建听课评课的有效平台,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自己更好地成长。

新一轮课程改革承载着以“体现素质教育精神,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的新的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的实践中已不断走向深入。无论如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显示出来,或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而完成其改革任务。听课评课是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相互交流与评价的表现形式,是研究教材教法、检查教学工作、交流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自我成长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应有的内涵和特征。然而在新课程学科教学中,教师听课评课的着力点有哪些,又该如何具体操作呢?本课题以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来分析新课程中教师听课评课的着力点。

一、听新课导入,评情境创设

片段

师:同学们,都经常看篮球赛吗?

生齐答:是。

师:那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有关球赛的一个故事,请大家注意听!某次球赛中有一方因队员受伤要换人,教练要从以下三位队员中选其一:甲罚球20次进18次,乙罚球10次进7次,丙罚球25次进21次。请同学们帮这个教练想一想,该选谁呢?

点评1 从真实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这个方式好!

点评2 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再回到生活中去探索与发现,使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打造生活课堂,是今日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特征,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听课评课的着力点之一。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二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基础,三是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换而言之,就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取决于知识间的实质性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和学习动机等三个方面。因此在新课程听课评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有效学习的条件来探讨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特征:一是实质性,即情境的选取必须与本课所讲解的知识有实质性内在联系,倘若无实质性内在联系,再好的情境创设也会离题万里,得不偿失;二是生活性,即情境创设的真实性或生动性,生动的例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而缺乏真实性的情境则脱离学生的生活现实和他们的知识背景,从而降低学习的效率;三是趣味性,即情境创设对学生会产生相当大的吸引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引领他们去探索发现。《数学课程标准》为此做了精心设计:“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果新课程导课的情境同时考虑到以上三个特征,就会把学生带入生活课堂,能真正体现陈省身先生所说的“数学好玩”的境界。

二、听师生交流,评学习形式

片段1

教师在小黑板上书写 18/20、7/10、21/25。然后问:大家看这三个数如何比较大小呢?

少数几个同学答:通分。教师立即个别提问。

生甲:支吾,答不出。

生乙:通分,将分母化成同一个数……

片段2

教师将准备好的食品瓶、牛奶袋以及衣服的标贴一一展现给同学,并让同学解释标贴上的百分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学生解释完毕后,教师马上问:大家将以上的例子综合起来,看谁能解释一下“百分数”的含义?

生甲:是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比。

生乙:谁和谁的比。

师立即提示:将“量”改为“数”……

点评1 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堂后,不应该忽视学生探索问题与总结发现的过程及其训练。

点评2解释“百分数”的含义之前,没有让学生充分讨论和相互交流。

合作学习、自主探索是当代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教师听课评课的焦点和难点。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其中,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教学操作层面上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重在师与生特别是生与生之间的交流;而探究学习则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也称研究性学习。因此,新课程听课评课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审查以下三个问题:一查学习任务的性质,即学习问题是否引起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并促使他们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去行动;二查合作学习的形式,一般采用小组圆桌围坐方式,一般人数为3~5人,组成4~6组为宜,且各组有一固定或轮值的组长;三看探究活动的过程,即学生个体或小组积极探究、发现、交流的行动表现与过程。同时,教师因人宜时地指导与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诚如《数学课程标准》所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只有这些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新课程下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才不至流于形式,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三、听学生答题,评教师设疑

片段1

师:这里有一个带数字的成语“一分为二”,看谁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它?

被提问的学生基本上都按成语的汉语意义解释,而与“百分数”不能联系起来。教师及时更改提问:请大家用百分数来表示这个成语!

学生几乎都能按要求完成。

片段2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

生甲:知道了什么是“百分数”。

生乙:了解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用处。

……

师追问:那么,大家还有哪些疑惑呢?

生丙:我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的数都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

点评两次提问,两次不同的回答,而后一种提问被证明更适合学生的发展。这种转变,其实质是教师在设疑方面自我角色的定位,这标志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转变教师角色,是《新课程标准》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在新课程听课评课中颇具争议之处。课程实施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传统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成为自我反思者和研究者,成为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种角色的顺利转变不仅会极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就问题设疑而言,教师应树立“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疑问”的观念,充当学生学习的“研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准确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其一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即教师不仅充当知识传授者,还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二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即教师不仅是“明确界定问题”的权威,还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三是层次性和适宜性相统一,即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全班同学的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充当一个“组织者”,更应该在教学过程去研究问题对学生的适宜程度,成为一名“研究者”和“开发者”。如此,不仅能顺利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教师应对新课改要求的能力,而且能培养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

四、听成语新解,评学科联系

片段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成语:百发百中、十拿九稳、百里挑一、半信半疑、九死一生。然后问:请同学们用“百分数”来表示以上成语,并作意义解说。

生踊跃抢答,气氛热烈。

点评 将成语转化为百分数,便将语文知识渗透在数学学习中,加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设计巧妙,效果良好。

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是基础教育新课改理念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这在新课程听课评课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基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内涵之一,但在数理化等学科中如何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则是中小学教师至今未竟的课题。《百分数的认识》一课的部分片段,展示了小学数学课中拓展语文知识的设计思路及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受此启示,在学科渗透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精选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保证所选内容与本学科知识内涵的一致性问题,即有共同的主题,这是学科渗透教学的前提;二要考虑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熟悉程度,务必保证他们理解所选知识内容,这是学科渗透教学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三要兼顾学科学习的效果,即学习不仅是对本学科知识的巩固和深化,还应同时对相关学科知识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借以达到教学双赢的效果,这是学科渗透教学的目的。

五、听教师争议,评校本教研

片段

师甲:讲解百分数时,教师将带“%”的数说成百分数,没有涉及百分数的真正含义。

师乙:北师大版教材将百分数定义为“分母为100的分数是百分数”,这与本教材的定义有差异。

师丙:还是本教材的定义更准确即“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点评教材间的差异,一旦引起教师的争议,就会引起大家进一步地深入探究,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校本科研课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如何让教师把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目前的教研活动方式,重新建构校本教研制度,保证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有意识和有效地促使教师从新课程改革的宏观理念到课堂教学的微观转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背景下,首先要建立健全教师听课评课制度,使听课评课成为新的教研体制,即一种校本教研的新途径;其次是拓展校本教研的外延,从学生、学习到教师、教学,从教材、教法到课程、课题,都可以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去探索、创新;再次是寻找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师自我成长有机结合的具体形式,无论是对教材文字表述的争议,还是对新课程课例的评论,甚至是对科研课题的论证、审查,都是较好的操作形式。如上述课例中众多教师对不同版本教材中“百分数”概念表述的争议,本身就是广大一线教师自发的一种教研形式的创新,这种探讨与研究不仅会改进教材、开发校本课程和提高教学水平,更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一种校本的教师自我发展途径。

作者:付 瑛 宋东清

上一篇:新社会形势下小学教育论文下一篇:中美两国家庭教育迥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