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论文

2022-04-29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引发的危害,本文提出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并在分析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体系的具体措施,即加强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理论研究;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机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论文 篇1: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谈

摘 要: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依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本文做出以下概述。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契合 定义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心理是否健康,具有以下三个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其三,人格的稳定性。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等。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尤其涉及高职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逐步深入,高职学生面临着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复杂多样,来自学习、就业、人际交往障碍、理想信念与现实失衡、情感不适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大;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不断增加,由此引发学生心理问题在逐步上升,给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所以,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育人环境,不仅可以减少高职学生的心理疾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素质,还有助于保持校园稳定,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按照“七个一”的工程思路,有效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当前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律能力较差,心理承受力较差,理想信念模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等,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按照“七个一”的工程思路,有效促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建好一个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目的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的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学院建立了心理教育与辅导中心,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宣泄室,购买了网络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与测评系统。并划拨专项经费,鼓励有关人员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专职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同伴咨询者的多层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以满足不同的心理问题需要,应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据心理辅导工作的要求,先后建立了心理咨询接待室,心理测评室、心理资料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训练室等,并配备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的一些基本设备,如用于心理测评和建立心理档案的计算机、打印机及其软件系统。

(二)开好一组课程。依托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设计一组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逐渐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系列选修课程,包括《大学生心理辅导》《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训练》《心理调适艺术》《人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爱情与性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心理学》《大学生生涯发展规划》等。

(三)办好一个协会。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有助于形成“助人自助”的学生工作网络系统。学校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还挑选了一些思想素质好、心理健康、专业素养好、热心帮助同学的学生工作干部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到了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作为“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对主动需要心理援助的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互助热线、心理信箱等心理服务工作;第二,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信息源,支持并指导需要心理援助的高职学生接受咨询,并将阶段性情况向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辅导老师汇报,使他们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制订工作方案、确立工作目标提供依据;第三,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骨干,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的各项活动,成为联系辅导教师和学生的桥梁,为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提供了条件,从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四)组织好每学期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每年的3月前后,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以“我爱我”或“珍爱生命”为主题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广泛性、发展性、自我教育性的结合。活动主要由学生主持,通过宣传“自爱、自尊、自制、自强”,提倡热爱自己、接纳自己、发现自己、超越自己,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保健意识。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以“心之韵”为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注重学术性和防预性。主要由老师主持,宣传“积极、健康、和谐、向上”,侧重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逐步形成重视和运用心理科学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更多的信赖。

(五)办好一块专栏。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在于普及与宣传教育,不断增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减少他们的心理问题。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给学生一块抒发情感、交流思想和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阵地。同时通过简报和政工在线、心理健康专栏发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活动信息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工作的阶段状况,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长期、连续、有序、规范地开展。

(六)做好一次普查。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将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筛查出來,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进行跟踪、控制和帮助,从而实现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控制,有效地减少了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开展大规模的心理普查,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一次教育和普及,为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提供有力支持,并以心理普查为基础,形成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努力做好可能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后期支持工作。

(七)建立一种定期的训练制度。成长训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需要,我们推行了开展固定的成长小组活动,并形成一种制度,训练内容和训练的时间将在网上和心理训练信息公布栏公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安排选择训练小组。活动内容包括高职学生生活适应训练、人际交往技巧训练、领导才能拓展训练、时间管理训练、成功心理训练、就业前的心理训练等,每个小组6~10人。训练时间12小时左右,6~8周完成,训练效果非常显著。训练制度的设立,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升了参加训练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

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依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工作范畴,它既是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现状、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而实施有效的管理模式,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需要。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关注学生成长,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从要求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到对学生心理的关怀;从道德品质教育到健康人格塑造的“管理—教育—帮助”系统。学生管理部门有责任为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提出总体要求、提供工作环境、物质条件和心理支持;心理辅导中心有义务接收由各系部转介到心理辅导中心进行咨询的学生,并将需要心理干预的学生情况及时、快捷地报告给分管学生工作的干部,以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

(二)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系上,坚持以下六个工作原则: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直接为学生服务;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为学生工作部门提供学生心理动态的信息资料,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计划、决策、部署、实施提供建议;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情况定期汇报制度(每月一次);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与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对有心理问题学生做出处理时充分尊重心理辅导中心提供的建议意见;坚持对各系部学生辅导员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的制度,使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和有效的行为对待学生心理问题。

三、结束语

由于坚持了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依托,心理辅导中心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由于坚持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制度,大大地减少了因学生心理问题带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困难,及时有效地遏制了学生问题行为和过激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康俊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1999.11.

[2]李世芬.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与排除[J].思想理论导刊.2003.07.

[3]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07.

作者单位: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李耀原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论文 篇2:

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摘 要: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引发的危害,本文提出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并在分析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体系的具体措施,即加强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理论研究;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档案 战略意义 内涵及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压力增强,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有可能引发极端行为,威胁到高校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充分认识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新时期各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充分认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战略意义

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特点而建立的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障。

1.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

根据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问题已不容忽视。因此,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而做好这项工作的一个基础性的环节就是建立心理档案系统,这也是顺应教育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它与传统的人工建立心理档案相比具有及时反馈、安全稳定、自动计算等优势。

2.促进大学生队伍的科学管理。

大学生的素质哪些值得开发,哪些应优先开发,开发的形式是否科学,开发的效果如何,如何判断某些素质的开发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标准等许多问题,均可用完善的心理档案的建立及应用来回答。

3.保障高校发展战略顺利推行。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高校配合发展战略确定大学生培养战略,制定培养规划,使高校在燥热的“人才战”中做到心中有数,正确决策。

4.有助于确立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与途径。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分析、解释与评价,可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操作指南,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资料。但要注意的是,为了使心理教育工作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应先对有关大学生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使心理档案的使用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经常化和规模化。

二、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涵及特点

1.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涵。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与心理主体有关的各种心理记录,是反映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原始记录,又是社会心理档案体系的基本组成单位。心理健康档案是比较全面地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全貌的材料总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大学生基本情况资料,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及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结构、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居住环境等;个人基本情况包括个人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等。(2)心理状况,智力水平,入校前曾就读的高校类型、学习动机、人际交往、兴趣爱好、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等。(3)心理教育情况,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咨询人员或辅导教师通过平时观察与调查,对大学生心理状态进行跟踪调试与指导的情况记录。

2.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特点。

(1)客观性。心理档案中的材料应客观、真实地反映和记录大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不能主观臆测,随意增减或更改某些材料和记录。大学生心理档案来源于高校、社会和家庭等方面,内容较为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心理情况。同时,这些心理资料信息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映照的,从而构成了大学生的心理记录系统,有利于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心理状况。(2)发展性。除每年新学期开学时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等全面普查外,在归入心理档案之后,还要经常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动态,及时地加以补充、修改。大学生心理档案是要不断丰富、更新和优化的,最新心理记录会被及时补充进去。保证档案材料连续完整,有利于为教育工作者研究一些个案大学生的心理轨迹,查找心理疾病的原因,达到有效治疗目的提供可靠依据。(3)保密性。心理档案不同于学籍档案,它具有一定的隐私性,因此,建档时应对每个大学生的资料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不应向非专业人员提供大学生的心理档案材料。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一些内容涉及个人隐私,不宜对外公布,因而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保密。(4)共享性。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一般存储在心理档案数据库中,可通过局域网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凡是有心理信息需求的个人和企业,在履行一定的程序的条件下,都可以通过查询心理档案数据库了解到即将与自己发生心理关系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据此做出心理决策。

三、采取有利措施,加快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1.加强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理论研究。

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教育理念应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一项新事物,它的建立是档案工作内容的新突破,为档案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但对如何科学合理地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理论界还没有较系统的研究,广大档案工作者或心理教育研究者也在不断地摸索着。为此,我们应加强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研究工作。

2.加快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目前国家教育发展的一件大事,而心理档案建设将是最基础的工作。大学生心理档案,其实已不是一份简单的档案,而是大学生踏入社会的一份“资产”。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涉及所有大学生利益的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为保证心理档案的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必须建立相应的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依法管理。

3.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机制。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档案管理机构,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监督管理。根据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涉及个人隐私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心理档案应单独设类、单独编目、单独管理;应充分重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收集网络。收集系统、齐全、完整的大学生心理档案数据资料,是建立心理档案的基础和前提。

总之,建立大学生个人心理档案,是高校心理建设的一部分。档案只是一种形式、一个载体,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我国的心理档案建设虽然起步很晚,但发展很快,希望更多的同仁来促进发展大学生心理档案,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谌业锋.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人民教育,2002.

[2]阳志平,王薇等.中学生心理档案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档案学通讯,2003.

[3]王永和.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国高教研究,2004.

[4]唐闻捷.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04.

[5]杨世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教育与职业,2004.

[6]唐慧敏.教师心理现状分析及其心理素质优化.职业技术教育,2004.

作者:高青倩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论文 篇3: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数据在行业间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各行各业中都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也成了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信息。合理利用有效的数据信息对提升行业发展、提高数据管理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频发,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平台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有效利用,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关键词】    数据管理    互联网络平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计算机科学管理数据的优点

“互联网+”时代对网络中数据的有效管理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途径,了解计算机科学管理数据的优点,对提高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效率和完善互联网平台的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独立性

计算机科学管理下的数据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也就意味着,数据管理能够保障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能够准确地存储在数据库中,而且数据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从物理角度和逻辑性方面来分析,数据的物理空间上的独立性的优点体现在存储方面,数据不会因为其他数据的影响而变更存储的方式和存储的设备,这样就不会干扰数据存储的结果。同样数据分析本身具备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一定的逻辑性来分析数据,得到具有逻辑性的结果,同样数据中的一个数据项目的改变不会打破整体的逻辑分析关系,数据管理仍然具备其独立性,所得到的结果也具备一定的有效性。

(二)组织性

在将互联网大数据管理系统运用到各系统之中前,各网络平台上的数据呈现出无序性和无结构性,排列也是杂乱无章的,使得这些网络活动产生的数据不具备有效地利用性,难以获得一定的利用价值,而且各数据之间也缺失一定的联系性,导致各数据之间难以形成一定的组织关系,导致数据的利用率下降。在计算机科学管理数据进入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后,将所有相关的数据采集起来,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排序,使得各数据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有效信息,使得数据的利用价值得到提升,数据管理的组织性也保障了各系统的数据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

(三)共享性

数据库建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在各数据之间建立相互沟通的关系,实现数据的有效互利,提高数据的应用效率。而过去的数据之间由于缺乏联系,而且没有合理得到组织,使得数据之间缺少联系,不仅利用率不高,而且也难以实现各系统、各平台上下游之间的数据共享,出现难以获得较全面的数据信息的情况,导致对数据没有全面的利用,数据分析成果的参考价值性也不高,同时相关平台之间也难以获得更多的数据。数据管理能够提升互联网数据的共享性,确保数据管理的整体性,使得数据分析能够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

数据管理的优点还包括灵活性和可控性等优点,能够通过有效的数据管理方式,使得数据使用更加的便利、灵活,提高了数据在现实中的利用率。

(四) 便捷性

相较于过去的数据管理方式,当下的计算机科学管理数据技术能够减少数据重复性出现、数据储存不成体系的情况,而且数据实现了更高的应用价值,有效的存储方式使得各类信息分门别类,条理性更强。因此计算机科学管理数据技术能够使得数据的提取和应用更加灵活,能提高数据采集和管理的效率,使得数据的运输、提取及应用的过程更加便捷。

二、“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和管理

(一)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

为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平台数据的管理效率,就要构建以下几类网络平台:首先建立心理健康状况数据整合平台。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信息整合需要较长的周期,而且数据较多,内容也较繁杂,需要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下,有效地整合数据,建立健全的数据库,并对学生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整合分析,将各个心理健康数据关联起来,分析、获取更加有价值的数据。其次是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将获得的学生心理健康数据采用多样化管理,进行储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用多元化的管理技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存档,实现档案的有效管理,为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最后是建立科研平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总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难点,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教学提供参考资料,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的管理

“互联网+”背景下,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数据管理要求更高了,要求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方法上要与时代发展齐步,形成以数据管理为核心的科技化数据管理新观念。由于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存在缺乏动态管理的问题,出现高校并没有做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持续地追踪和研究的情况,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信息失去了整体性参考价值,所以要求高校要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跟踪调查平台,每隔一段时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并归入档案;其次是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存在缺乏系统性管理的问题。由于学生档案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不同的部门,使得两个部门将资源进行融合具有一定的困难。对此高校要在校园内构建一个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实现网络信息共享,让学校信息档案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能够在平台上进行档案信息的调取和合理利用;最后,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还未形成系统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专人负责管理档案还未完全实现,相关管理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此高校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落实各环节的任务,能够确认各环节的负责人,保障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的有效性,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数据管理力度,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办法:

(一)完善数据收集与处理

在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中要完善大数据收集的系统模式。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类似性较强,为了提高数据的收集效率,对数据的收集和筛选采用统一的规定和标准,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将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采集,以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同时要对更加完善的数据进行分析,为深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参考资料。同时可将本校的数据与其他学校的数据进行对比,为解决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有效的指导建议。

(二)建立数据质量评价体系

当平台上收集了大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时,需要对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价,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为数据动态化管理做准备。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建立数据质量评价体系,需要设计出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并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评价的全过程。首先评价数据的完整性,检验平台中的数据的记录和信息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失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数据数量的变化应该是平稳的、体现周期波动特点的,如果数据数量出现激增或激减的情况,则需要排查原因,找出产生变动的环节,鉴别数据是否完整。其次评价数据的一致性,主要检验平台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数据是否处在预设的范围内。比如学生填写的心理测量量表,所有的数值都应是在设定范围内的,如果学生填写的实际值超出了设定范围,则需要对数据进行逻辑校验,查验其是否合规填写,对于不合规填写的数据,则由系统标记为无效数据,不纳入数据管理。通过数据质量评价,可以率先将数据进行筛查,将不达标的数据孤立出来,保证参与数据管理的数据都是有效的。

(三) 实现数据动态化管理

“互聯网+”时代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数据要具有有效利用率,就必须从各个层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分析,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要用心理学的原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将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相互关联起来,建立健全的网络框架;最后,要在时间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时更新,建立一个具备时间周期的心理健康问题档案,为深入探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建立全面的参考档案,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最新性,使得大数据分析能够在时间排序上深度挖掘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变化,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的动态化管理。

(四)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人员在全面收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和跟踪调查的过程中,要在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人员之间采用分工明确的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将数据分析和保密工作优化;同时高校要完善管理系统的制度,完善数据的管理体制、数据处理制度、数据安全备份制度等等,来确保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顺利开展工作。

四、总结语

大数据科学技术是当下各行业科技应用中不可忽视的关键技术,为提升行业的工作效率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中运用大数据管理模式,能够全面、精准地收集和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数据的利用率,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中数据管理应用的探索和分析,了解到利用计算机科学管理数据的高效性,为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帮助。

作者单位:傅蕾    邹瑜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参  考  文  献

刘斌.试论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9):94-94.

王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曾艳青.计算机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 2018, 000(019):124-125.

乔彬彬.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人文之友, 2019,000(013):119.

尚光龙,张泽锋.大数据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高校就业工作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5):30-34.

作者:傅蕾 邹瑜

上一篇:介于发展方向的测量技术论文下一篇:信息系统教学中旅游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