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2022-04-22

【摘要】当前,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具有功能集成度高、信息共享程度高等应用优势。在分析了国有企业管理特征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计算机技術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应用效果,为国有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借鉴。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转型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转型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篇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分析

摘 要: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手段,又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职工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分配多样化,各种矛盾复杂化,这些新情况赋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问题;对策

国有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是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的立场和思想问题,使人们从各种谬误和偏见中解放出来,不断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经济工作、企业发展等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握住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现象、新问题的本质,从意识形态上统一全体员工的认识,培养一支勤政廉政的领导班子和吃苦耐劳的党员、员工队伍,是发展经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情况和问题

在当前市场经济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的思想变化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这不仅加大了企业改革发展的难度,也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认识“错位”,心态各异,思想上存在“淡化”现象

(1)来自领导干部心态。无暇过问,忽视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少经营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不了“吃饭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干部不敢对存在的问题大胆干预,怕引起党政不和,放松和消弱了思想政治工作。

(2)来自政工干部心态。一是存在失落感。越干越没劲。二是存在困惑感。难于找准位置。三是存在危机感。人员精简,使得政工部门人员越来越少。四是存在依附感。片面把“服从”、“服务”于经济工作理解成为经济工作让路,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失去了独立性。

(3)来自职工群众心态。一是存在失望心理。不少国有企业近几年深陷低谷,职工思想沉重,对企业失去希望。二是存在不满心理。对如加班不付报酬、各种管理考核扣罚力度太大等做法和行为表示不满。另外,一些管理缺乏民主意识,受到职工不满。

(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内容缺乏创新

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是一层不变的,也应该有所创新。在工作定位方面,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解决职工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而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上升到帮助职工发展,提高职工素质上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严重滞后 ,工作内容缺乏创新,与现实环境相脱节,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缺乏吸引力。因此,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

当前许多国有企业存在重生产经营,轻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致使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逐渐流失,部分企业职工认为经营企业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获得经济利益,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不愿意参与或不认同思想政治工作。这种意识的淡薄、重视程度的降低,企业干部、员工间的团结和谐关系将受到阻碍,势必影响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一)加强自身建设,孕育感召力,确定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一是紧密结合企业改革改制,解决“力度”问题。做到职能突出,工作细化,力量加强。二是建立“网络”制度,解决“参与”问题。从点找问题,从线找难点,从面抓教育,形成党政工团结合、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三是齐抓共管,解决“合力”问题。做到党政干部思想沟通,信息沟通,感情加强,互为依靠,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夯实基础,关键是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体系

夯实基础,就是指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自身实际,一步一个脚印从夯实自身基础工作抓起。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规章制度作保证,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管理“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要在健全组织机构、严格组织生活、坚持正常活动等方面狠下功夫,把基层基础工作落到实处。

(三)在注重文化引领上下功夫

一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并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调动职工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精心设计、搭建职工参与活动的载体和平台,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道德实践活动和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个人、文明家庭、示范岗等活动,坚持从细小的、具体的事抓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三是把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与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劳动竞赛等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搭建职工“展示才干、成长成才”的平台,引领和吸引职工勤奋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勤学技能,苦练绝活,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

(四)在加强宣传引导上下功夫

一是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体,加大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的力度,帮助职工了解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创新改革的目的、发展的方向,引导职工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统一到企业的发展、创新和改革上来,大胆探索转型期特点,积极挖掘转型期新动力,努力创造转型期新亮点,实现企业与个人共赢。二是组织干部职工原原本本、融会贯通地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普及宪法和劳动法,引导职工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增强宪法法律意识,争做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模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事关企业健康发展、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系统工程,对增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提升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都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大力弘扬思想政治工作奋发向上的主旋律,以“企业发展,系于己身”和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政治责任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夯实基础,发挥作用,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作者:耿健

转型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篇2:

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国有企业的应用

【摘 要】当前,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具有功能集成度高、信息共享程度高等应用优势。在分析了国有企业管理特征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计算机技術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应用效果,为国有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生产成本

计算机技术,作为当前社会发展最为快速和先进的领域,已经在其他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个简单独立运行的模块,而是作为拓展性较强、可更新性能较为灵活的嵌入式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作用,尤其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运用一直是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从企业运营的角度上说,传统的市场竞争手段是通过引进先进的机器或者生产设备加快生产进度、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来提高企业自身在市场平等竞争中的利益收入,而计算机技术则通过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创新来提高企业运作模式,是一种突破原始竞争手段的新技术。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蔓延速度非常迅速,各领域企业的管理模式都快速走向了计算机化的管理模式,但为了保持市场竞争优势中的差异性原则,不同种类的企业运用计算机技术的方式和效果也大有不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中流砥柱,是我国发展方式转型期的重要力量,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也会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重要作用。

1.国有企业的管理特征

进入市场经济模式,国有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的自由度大大放开。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国有企业的管理习惯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国有属性,导致我国的国有企业管理方式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国有企业的管理特征:

(1)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国有属性的表现尤为强烈,企业所制定的的财务管理制度无法有效、彻底的执行,没有形成完善、统一的制约手段,更没有形成高透明、高公开化的财务信息共享体系,导致企业审计环节容易受利益、权利等左右,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我国国有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结果上,即国有资产的大幅度流失和财务混乱。

(2)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生产信息化管理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生产信息化管理仍处在生产信息化层面,即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生产计划、生产进度和生产问题的实时跟踪,并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部分生产设备的计算机控制升级。因此,可以说这些国有企业已经实现了生产环节的计算机化,但是在企业运营这个庞大的生产体系中,生产信息化与生产管理信息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不利于国企决策部门根据实时的生产监控结果进行生产调整和战略调整。

2.计算机技术在国有企业的应用

2.1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财务管理在近几年受到大部分国有企业的重视,即会计电算化技术。

(1)会计电算化技术,能够运用计算机超大的计算机数据存储能力,对企业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科学、自动化的分析、评估和行情预测,并且由于国企的国有属性的存在,相关的数据或多或少会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效果,所以数据的数据的保密级别通常是高于一般的企业的秘密,会计电算化技术的操作平台与数据保护、备份、还原系统具有统一的操作平台,所以能够很容易防止有计划或无计划的数据篡改操作;

(2)会计电算化技术为国有企业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查询系统,例如年生产总值、年利润、月销量等等,通过运用该系统的校核功能能够实现准确完整的个人、团体、部门、工段和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

(3)此外,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具有高度的信息化资源共享功能,使得相关公开数据能够在企业各个阶层、各个部门之间实现无死角共享,同时能非常便捷的将相关保密数据通过互联网向更高级的省、市、县以及中央的国企管理部门完成实时汇总,方便了整个国有企业的会计电算化。

2.2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国有企业的生产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如前文所述,生产信息化管理技术是集成生产过程计算机化、生产管理计算机化的计算机技术。在某国有石油企业中,为了满足转型期国家对各个行业的定量化的生产过程,企业采用计算机技术所包含的功能包括全面了解生产状况、生产过程的定量化显示、生产的监控和管理以及生产数据报表的自动生成。通过采用该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该企业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第一,缩短决策周期,提高工作效率。该企业提倡采用数字化的石油生产管理理念,通过安装遍布所有工程区域的监控设备、自动化数控设备,实现了电子化巡井、功图法计量、工程区闯入预警等等,并且建立起了一套数据报表自动生成、方案智能调整和制定系统,大幅度提高了工程现场的无人、自动化的监控和管理效率,进而优化了整个企业的人员配置、设备配置情况,加强了生产过程的信息共享能力。第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如前所述,该企业的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管理人员的后台监控模式,故而自动优化了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降低了管理成本;此外,该企业推行“数字化建设”,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视频会议系统,覆盖各个工程区、管理层,使得生产过程中的信息交流和问题反馈时刻可以进行,实现了各层级单位、平级单位的信息交流能力。

2.3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和物流管理的应用

(1)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安全、顺畅。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血液,而国有企业给新一代的人才资源造成了懒散、效率低下的印象,故而计算机技术在该方面的应用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才的制度化动态管理和数据化分析。计算机技术拥有完备的信息收集能力,可以为国有企业存储大量合适的人力资源库,减少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筛选工作以及国有企业的“关系户”出现,进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最优化、人力资源储备和运用的科学化以及企业利润最大化。

(2)物流管理环节牵涉到企业的采购与物流储运工作,只有两者密切协同才能发挥该环节的作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对各类系统的功能集成,实现了物流、储运与采购的最优化配置,例如ERP系统,以最低的物流运营成本为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提供准时性和及时性的供货,间接地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生产积极性,是一种责任制的激励手段。

3.总结

国有企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因此,国有企业的基本生产环节、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决策、企业财务管理等环节都不能出现方向性的错误,采用功能集成度较高的先进计算机系统,能够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的优势进行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监控、分析、评估和预测,是一种可持续、高效率的科学管理手段。本文分别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在上述各个层面的应用,可见计算机技术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普及和应用效果。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所以笔者认为,由于当前市场上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功能较为大众化,不具有很明显的区分度,国有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在各个时期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严谨的评估和升级,以免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出现错误。

作者:徐铁

转型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篇3:

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董事会高效运作解析

作者简介:樊美(1988—),女,汉族,河北卢龙人。主要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董事会运作。

摘要: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能够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有利于国有企业创新经济模式、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产权逐步多元化,国有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董事会,其高效运作尤为重要。本文在阐述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公司治理关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董事会建设和运作的经验,并且从公司治理角度探究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董事会高效运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董事会;公司治理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新的转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国有企业创新经济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促進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公司治理结构合理化、董事会运作规范化,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国有企业行政化等制约因素,提高市场化程度,充分提升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而完善的公司治理模式能够更好的促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发展。因此,本文在阐述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公司治理关联的基础上,就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董事会高效运作的方法进行探索。

1.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公司治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实现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形式,对我国经济转型期意义重大,表现为通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升国家经济增长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经营模式市场化,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主体,具有一般企业的基本特征,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国有股权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应避免过度行政化的管理控制,以免造成企业管理僵化、在市场竞争力不足、发展空间受限。另一方面,各类非国有资本的引入为国有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能够帮助企业遵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来配置各项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但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在股权结构多元化的同时,必须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配套相应的股东行为规范、有效的约束机制。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就是推进董事会建设。在推进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董事会的规范化、市场化将是最大的考验。首先,董事会对股东负责,执行股东会决定,董事会产生方式和成员结构直接决定董事会高效运作的组织基础。其次,董事会依照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授权决定公司重大事项,应维护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再次,董事会应具有规范的议事规则,制定严格的决策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接受股东和监事会监督,做好与公司其他治理主体的联系。

2.混合所有制改革下董事会建设和运作的经验

第一,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结合。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当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同时充分尊重其他治理主体依法行使职权。第二,做好不同治理主体的职责划分、明确权责界面。党委一般只在党建工作、生产经营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运作等方面发挥作用,不干预董事会决策。董事会是决策机构,不干预经理层的日常经营活动。经理层是执行层,执行董事会决议并根据董事会授权决策部分事项。形成党委会、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权限清单。第三,完善党委、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工作规则,明确议事规则、建立沟通机制、打通日常联系,做到程序完整、无缝衔接、合法合规。

3.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董事会运作存在的问题

1)董事会运作不够规范

董事会是现代企业内部维持稳定性和持续发展的管理中枢,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董事会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出来,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但是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下国有企业的董事会运作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

(1)董事会人员构成不合理。一是董事会成员产生行政化。国有企业中董事候选人一般按照党管干部原则由组织推荐,尽管履行了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的法定程序,但并未形成职业化、专业化的高层管理团队,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易于固守常规、缺乏创新能力。二是部分董事为即将退休干部,不满足一届任期要求,更换频繁,缺少动力且精力不足,难以保障履职效率。三是懂法律、财务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董事缺乏,履职能力与岗位需求存在偏差。四是独立董事人数不足,尽管公司中独立董事的席位不断增加,但是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独立董事不独立现象广泛存在,或由国有控股股东提名,在决议中具有偏向性,或由于其他社会职务过多、没有充分时间精力认真履职,无法发挥对企业发展和监督管理的相应作用。

(2)国有企业董事会职能和经理层职能相混淆。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下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分离,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但由于董事、经理层之间的交叉任职,导致董事会与经理层缺少独立性和相互制衡机制。国有控股公司存在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导致董事会过度干预公司日常经营决策,董事长和总经理个人主导公司的决策和运营,董事会职能被架空、流于形式。

(3)股权集中形成内部人控制,中小股东制约能力低

在国有控股公司中,中小股东董事席位少,外部董事、独立董事无法真正发挥作用,股权过度集中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使得中小股东话语权低、制约能力降低,无法有效营销企业决策与管理,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董事会运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董事会在实际运作中都是由内部人员以及大股东来对监事会、董事会进行控制,监事会无法正常履行监督职能,形同虚设,未能对董事会、经理层实现有效

3)国有资产管控机制不完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吸纳非国有资本来提高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力,增强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但是在国有企业资本融合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控制机制,国有企业的资产定价不够合理,资产交易流程和持股方式不规范,最终加剧了国有资产的流失,降低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预期成效。另外,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下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没有打造出完善的制度体系,最终使得改革后的国有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定义模糊,降低了整个公司的治理效率。

4)新投资人选择标准缺失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在吸纳新资本的过程中没有制定出适合的投资人员选择标准,更没有打造出科学合理的投资人优选机制,对投资人个人资质的界定不够完善,在选取投资人的过程中容易诱发投资不稳定以及收支不平衡的问题,最终导致投资人在执行企业战略的过程中不具备相应的凝聚力,在国有企业重大发展决策上也会产生较大的分歧。

5)没有打造出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下的现代公司在治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会采取一种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经营管理模式,即通过董事会来选拔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对公司的日常经营进行管理。但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下的一些国有企业在任命经理人的时候仍然存在行政任命的现象,且企业团队中有一部分的人员不是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在治理公司的过程中没有对现代治理结构形成明晰的认知,在重大事项经营决策的时候也固有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没有和其他经理人沟通交流的情况下影响了决策的精准性。

4.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优化对策

1)削弱企业行政化的高管管理

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发展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动决定了国有企业是否会被淘汰,即经济杠杆的力量决定一个国有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经理人、管理者的能力会影响国有企业壮大发展的目标。

为此,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具备行政属性监事会、董事会在整个公司的比重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一般情况下,在国有控股公司的内部,具备行政职务董事会、监事会往往会占据一半的比重,而在参股类型公司中,行政职务下监事会、董事会地方比例会缩小。但是不管怎样,国有企业管理程度部署和安排都需要减少行政干预,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经理人员的能力,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下国有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协同发展。

2)优化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后的股权结构

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能够提高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成效。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适当的降低国有股权的比例能够打破行业垄断,减少行政手段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干预,并吸纳更多的非国有资本参与其中,从而在国有企业内部打造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为董事会决策管理效率的提升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国有企业员工持股纳入到整个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中,激活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个企业的绩效水平。而关于国有股权在总体股权结构中的占比,制度层面没有做出统一的规范,为了保障效益的实现可以根据整个国有企业所处行业特点来因地制宜的确定股权比例。

3)科学设置投资人的选择标准

投资人的设定和选择深刻影响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治理效率,为此,需要国有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来选择投资人。考虑到平衡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需要,投资人中要有一定比例的产业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

站在企业战略发展角度,新选拔上来的投资者要能够和企业股东就一些决策达成共识,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因为频繁调整股权而影响企业发展的现象。

4)完善国有企业董事会制度

董事会制度是否完善深刻影响董事会的运作。为此,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背景下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完善国有企业董事会制度,主要包括:

(1)根据国有企业的发展需要适当调整现有董事会规模,根据确定好的董事会规模来划分董事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权。

(2)保障董事会发展的独立性,董事会成员要具备独立决策的能力。

(3)建立健全完善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制度。在董事会治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打造出完善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制度,为董事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支持。

(4)实现董事长和总经理管理权的分离。通过董事长和总经理管理权的分离来避免出现职责混乱的问题。

5)明确党委的法定地位

在现代公司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党的组织领导,在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确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合理规划和高效率使用国有资产,从宏观战略角度来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从而为企业的长远、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国有企业的党组织要和董事会要密切关联,在平时工作中采取交叉任职的模式,落实党组织和国有企业管理决策权,站在宏观战略高度来参与企业决策。

6)打造公开透明的现代公司治理制度

当前,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体制改革的作用,需要根据国有企业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和行业特色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国有企业治理改革方案,并因地制宜的打造出符合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治理制度,保障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能够在公平、公開的环境下稳定进行。

另外,通过打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国有企业治理制度,能够强化国有企业职工对企业改革目标、改革方案、改革成果的清醒认识,在思想层面高度认识的基础上还会提升员工对企业一系列改革行为的支持率,全面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

结语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激活公司治理效能,既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绩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的形成能够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新时期,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模式,规范董事会运作,打造能够协调多方利益关系的公司治理模式,从而更好的促进国有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继德, 胡月. 混合所有制企業董事会治理机制的发展探讨——从文献视角[J]. 会计之友, 2015, 000(020):108-113.

[2] 马斌.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分析[J]. 区域治理, 2018, 000(034):25-26.

[3] 杜运潮.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能力对资本管理的影响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4] 张怀进. 基于公司治理的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动因及效应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5] 于凤, 刘丽. 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路径研究[J]. 农家参谋, 2020, No.642(01):181+196.

[6] 于冰.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探讨[J]. 财经界(学术版), 2015, 08(No.367):99-99.

[7] 李晨, 司正方圆, 董家骅.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法人治理结构研究[J]. 消费导刊, 2019, 000(023):154.

[8] 李东升, 杨荣. 董事会内在特征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企业绩效——基于董事会资本与董事会独立性状态视角[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8(2).

[9] 张月玲, 郝梓秀, Lamya.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 商业会计, 2017, 000(018):60-62.

作者:樊美

上一篇: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研究论文下一篇:国外审计模式与历史演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