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论文

2022-07-03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领活动。德育的本质是价值观教育,必然要经历学生个体通过教育活动适应社会,接受和选择社会价值,并且将习得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准则逐渐内化并作为自我价值的过程。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论文 篇1: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法制教育的研究

【摘 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的违法意识的滋生,另一方面是能帮助学生依法行事,养成遵纪守法的思想习惯,从而助力其健康发展。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渗透法治教育也成了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基于此,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法制教育;策略和方法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初级阶段,具有较高的可塑性,给他们灌输法制观念,不仅能预防和减少他们的犯罪和违法行为,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制知识,倘若教师能够科学开发和利用,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明确自身教学职责,努力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依法授课,依法育人,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立足课内外教学,完善法制教学内容

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课内外兼顾,课内外融合,立足课内外多方面教学基础,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指导。

1.课内指导

充分研讀课本中提到的《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具体内容,仔细讲解各个法律所禁止的一些行为以及所保障的权益,让学生知法畏法,从而有效在学生的行为价值观中划出一条禁止线,做到防患于未然。

2.课外融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一些实际的案例。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一些典型的案例,以案说法,将枯燥难懂的法律条例更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法制教育知识更具说服力,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法制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深度挖掘课程的内涵,全面渗透法制教育

教师要遵循《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规律和本质特性,巧妙抓住其特点,充分挖掘其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全面渗透法制教育。例如,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中国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来渗透法制教育,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各种交通标志带领学生进行认知,播放一些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事故的案例,让学生懂得红灯停、绿灯行,不在马路上打闹、走人行道等基本行为意识,真正帮助学生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化,做到知行统一,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行为意识,将品德课上学到的法律知识应用于日常行为,真正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

三、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巧妙渗透法制教育

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我们深知他们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完全符合“认识越全面,越深刻,就越容易转化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品德习惯”这一认识规律的发展,因此,日常教学中,教育者要善于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情境导学,让法制知识更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推动法制教育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渗透。

1.巧妙联系生活实际,巧妙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生天性聪颖,对新奇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这一心理,巧妙抓住教学时机,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也能有效渗透法制教育。从而有效唤醒学生的法制意识。

生活是知识的宝库,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知识点来源于生活,最终教学目的也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推动法制教育的渗透。例如,在教学《学校生活有规则》时,针对班集体中的一些规则,班上就出现了两种声音:部分男生认为遵守规则太麻烦,部分学生认为遵守规则是相当有必要的。面对这一认知上的突出,笔者巧妙抓住这一时机。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将生活实例加入到辩论过程当中去,适时进行法制教育;又如,在教学《“法”在我身边》时,笔者从网络上搜集了相关未成年人犯罪被抓的视频和资料,引导学生感同身受,发表自己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看法,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法就在身边,感受到法律的神圣和威严。

2.巧设冲突情境,让学生懂得依法行事

小学生思维灵敏,性格多变,经常容易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此时,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学会将心比心,从他人的思考角度去审视问题,从而让学生懂得妥善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以及矛盾纠纷,学会谦让宽容,培养他们知法守法的高尚品质。

例如,笔者班级上就有一个天生腿脚残疾的学生,但是,笔者发现班级上的学生却经常取笑他人,有的还给人起外号。这本是小学生童年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却能展现出一个人应有的素养,结合这一现象,笔者会给同学们普及《残疾人保护法》,告诉学生不应该取笑残疾人,应当帮助他们。

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这一法律,笔者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情景剧表演,一个扮演路人,一个扮演残疾人,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学习和认知《残疾人保护法》第三条“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的规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触动学生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让学生懂得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从而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总之,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要深度挖掘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法制因素,科学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助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让师生掌握尊老爱幼的美德传统赏析[J].杨世和.数码设计.

[2]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J].于淼.文教资料.2019(02).

[3]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学生心灵——浅析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诚信”“友善”主题活动的教学[J].朱雪虹.学周刊.2019(12).

作者:陈青

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论文 篇2:

学科德育:基于教学实践的思考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领活动。德育的本质是价值观教育,必然要经历学生个体通过教育活动适应社会,接受和选择社会价值,并且将习得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准则逐渐内化并作为自我价值的过程。

学科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课堂主渠道中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价值和健全人格,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同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价值追求。

一、学科德育的问题与难点

第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革的影响,价值观多元化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刻复杂,学校已不是一块“净土”。在课堂上,对教学中涉及到的社会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问题中的价值澄清与引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价值观念都会对学生价值观及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是决定学科德育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

第二,由于学科教学任务重,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既定的教学环节围绕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往往沦为“软指标”,缺少在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的综合作用下的育德效果的评价、反馈与强化。在追求学业成绩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品德养成,以学业成绩的功利化目标替代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三,学科德育工作形式化问题比较突出,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和整齐划一,缺少对学生个体发展和行为养成的关注。教育内容脱离真实的社会环境,脱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针对性不强。教育形式简单生硬,“贴标签”“说教灌输”的痕迹还很明显。比如,为了应付领导检查、应付业绩考核而多次演练的教学“评优课”“示范课”上,学生成为“演员”或“道具”,当学生的回答接近教师所期待的答案时,教师的表情愉悦,语言热情,反之则或急躁或冷淡,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看教师脸色行事,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对德育的认可度不高,效果不甚理想。

第四,存在“德育为首”的误区。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德育课程化和教师的专门化特点突出,有专门的机构和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师,如德育主任、团队干部和班主任等,这就容易造成德育是“德育干部的工作”的偏见,使其他学科教师忽略了教学育人的职责和意识,削弱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自觉性。

如果我们的价值观教育不能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接轨,不能得到学生内心的认同,不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真实的支持与帮助,我们终将为此付出代价。

二、学科德育的基本特征

第一,整体性。学科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学科的教学目标和知识是由浅入深的整体结构体系,蕴含其中的德育内容也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此外,中小学的学科可以分成文科、理科、体育、美育、社会实践等多个类别,依存各个学科体系的德育内容也必然构成一个内在逻辑结构严密的整体。每个学科都必须根据整体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确定本学科的德育重点,系统地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施,发挥着整体育人的功能。

第二,发展性。学科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在课堂主渠道中实施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所以在学科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身心特点,在平等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中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为师生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教师要包容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养成质疑、尝试、体验、坚持的学习品质,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在学科教学中尤其要摒弃只关注学业成绩的功利化教育,还原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核心本质。

第三,层次性。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同样依托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的学科德育呈现出层次性特点。许多德育内容是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之中。如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但它们在不同学科各有特色,在不同年级逐渐拓展和深化。同时,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学科德育要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的增长、心理的发展、认知规律的发展,在学生道德认知和品质培养上不断由浅入深,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第四,融合性。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和学科教学内容是相互融合,密切联系的。其一,学科德育的内容要从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从而避免随意性。其二,学科德育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建立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提高和树立好的意识、观念、情感和价值观,应当把握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进行德育的最佳结合点,以提高学科德育的实际效果。其三,避免外在的、形式主义的“贴标签”式的学科德育。通常所说的学科“德育渗透”,是站在学科教学之外的视角来研究学科德育,突出把德育由外“渗透”进“学科教学”之中,在实践上容易出现形式主义“贴标签”的问题。而在实际上,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和知识教学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共同完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学科德育的实践途径与策略

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活动是课堂教学,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各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学科课程及其教学本身充满着价值取向,通过科学有效的实践途径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1. 做好研究设计,重视系统实施

中小学的所有学科中,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内容都是通过学科知识直接反映出来。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学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思想政治》等学科本身是系统的德育课程。语文、历史、英语、地理、音乐、美术等文科类课程,教学内容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政治等教育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国家和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弘扬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

为方便教师的理解和实施,应该做好学科德育显性和隐性内容的系统研究和设计,根据各学科课程纲要和课程目标的要求,落实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对各学科的德育目标进行系统的分析、梳理和提炼,明确学科德育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要求,明晰每一部分教学内容承载的学科德育主要内容、具体德育目标及教学策略建议。

如地理是以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内容的学科。高中地理学科德育总目标为: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与国际合作意识。具体到“人口与城市”部分的德育目标则为: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受多种因素制约,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紧密联系,使学生养成综合、全面分析问题的习惯;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认识在我国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控制人口合理容量的迫切性;深刻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正确性,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正确认识其形成的原因,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使学生受到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的教育;认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通过系统的研究设计,避免教育的随意性和缺失,使广大教师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使德育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机结合,借助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环节,在知识传授中体现育人的功能和教学的本质。

2. 整体把握德育内涵,重视隐性挖掘

一般来说,文科类课程显性的德育内容比隐性的内容多,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理科类课程同样是进行学科德育的重要课程,但是和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科学精神的教育和科学方法引导等内容,则多蕴含在科学知识体系之中。如数学中的结构对称、函数关系等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生物学的生物进化论,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理论等,都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艺术、体育类课程更是潜移默化地传授先进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培育健康的身心素养的宝贵的教育资源。丰富深刻的隐性德育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把握和挖掘,通过精巧的教学活动设计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我国的“神十”航天员面向全国的中小学生进行太空授课。航天员进行太空实验演示和地空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使学生形象地了解了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了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是一节鲜活生动的物理课,在学生直观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的同时,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精神与探索太空奥秘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更好地理解航天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真切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 关注教育生成,突出体验和践行

学科自身知识体系中除了有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外,教师更应从育人角度全面考虑,重视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诚实善良的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培养,而这些德育因素有一部分是预设的教学目标,更多的往往是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教育资源,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发现。主动恰当的引导,既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更体现教师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如在动手操作的课堂上,学生老实、认真操作测量获得的数据也许和正确的答案有误差;有的学生清楚自己没有认真动手操作,而用预先看到的答案来回答问题却得到了教师的赞赏,久而久之,投机取巧占便宜,老实人吃亏的观念悄然产生。学生在课堂中如果多次经历这样的体验必定会逐渐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教育产生动摇。

中小学学科德育不能靠教师的说教和传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平等、公正、和谐的课堂文化氛围。教师要善于运用讨论法、问题探究法、案例研究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模拟法、生活体验法等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分析、讨论、体验和模拟中,将德育的认知和实践统一起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达到增强学科德育的效果。如高中生以“模拟法庭”方式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扮自演法官、律师、诉讼人等人物角色,模拟进行案件的审判。学生在走进法院旁听,学习编写剧本和演出的过程中是把自己对真实的社会问题的认识,对法律的学习理解的真实再现和表达,使抽象枯燥的法制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4. 提高教师素质,注重管理机制建设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学科德育的根本保障。

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能力水平、教育教学能力、道德素质和榜样作用引领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人格发展。比如,当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出现口误、瑕疵时,怎样对待学生的意见,会使学生对教师的品德产生判断,影响到对教师教育的信任与否,进而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所以,要重视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育人能力。

学科德育的管理与评价对教育效果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保障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可以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德育问题的研究探索,构建课堂内外的整体德育实践平台,乃至形成家庭、社会和学校配合的德育环境等方面,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为提高学科德育实效性保驾护航。

【孟佳,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齐 欣

作者:孟佳

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论文 篇3:

将课程“生活化”,让学生爱上道德与法制

摘 要: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是改革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方向。《道德与法制》课中,社会生活是其源泉,唯有回归社会生活实施教学,才能够焕发出道德与法制的活力。道德与法制教学要改革“生活化教学”,教师要在课堂上试图将生活知识与课程知识相融合,探索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制;课程改革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80

教育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这是提高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效果强有力的手段;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是变革道德与法制这门课程的方向。社会生活是道德与法制的源泉,唯有与生活紧密结合进行教学,才可以使道德与法制课程充分发挥作用,让小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制的魅力。基于此,我在平时的道德与法制的课堂教学中,积极研究、紧紧围绕“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活用”教材。將道德培养寓于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生活,丰富生活经验,提升思想品质。

一、课程生活化教学内涵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在课堂中引入形式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小学生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到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教学要求以促进小学生发展为主,从生活中学习知识技术,让自身能够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动力,最后升华自我的艺术情感。《道德与法制》这一教材贴近小学生生活,以推动学生道德与法制为主要目的。无论在何时何地,教师都要对小学生生活经历与成长需求有所关注,以学生当前已有的知识与实践为主,确保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与创新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做到科学利用教材,整合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小学生可以自主认识和学习课本中的内容,让小学生可以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体验和学习,确保教育与生活的紧密性与相关性。

二、将课程“生活化”的方法

(一)从教学内容入手

想要《道德与法制》课程生活化,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着手,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活素材作为切入点,以生活实例导入课堂,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开开心心上学去》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小学生第一次入学时参加开学典礼的照片和视频,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身临其境,好像回到了那一天似的。之后,让学生发表感想。这样将生活化的视频、照片导入课堂的方式,使得枯燥的文字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再如,教学《我们爱整洁》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拿起清扫工具,分组分配学校区域,让学生去整理打扫,然后体验什么才是整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书本的内容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令学生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德育知识。

(二)从教学环境入手

基本上大部分的小学教学环境,就是整齐摆放的桌椅、白色的墙壁,如此单调的布局格式,会使整个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枯燥乏味。我们不妨试着改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在墙壁上贴上学生喜好的花草、动物的贴画,或者在窗台上放上几盆花花草草;再或者教师可以根据上课内容,适时的带入一些生活化的工具来改善教学环境。例如,在教学《花儿草儿真美丽》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仙人球、吊兰等带入课堂中,使得整个教学环境变得生机盎然。在授课过程中,可让学生离开自己的课桌,走到窗前去亲自感受花草的美丽。

三、让学生爱上“道德与法制”的方法

(一)开展同学辩论

在新时代的今天,学生道德认识不能只单单通过课本,还需要在各种活动中深入认知,而课堂辩论可以更好的引导小学生进行道德认识。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在创设的道德认知冲突下,让学生利用辩论形式来妥善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思考,主动研究,在辩论过程中明理深化,提高小学生道德行为能力。在平常教学中,思想道德教师应有意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情节来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辩论气氛。例如,在学习《吃饭有讲究》这课中,教师可以放一段情境视频: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洗手,就坐下来吃饭,并且边看电视边吃饭,吃饭还挑三拣四的,只选择自己喜欢的吃。放完情境视频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视频里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这时学生就会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他们就会了解到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才是有讲究的吃饭。

(二)开展社会实践

在《道德与法制》课程中,应重视课堂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开展课内教学中,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校内训练。课堂与课外教学方式有效融合,能够大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大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在现代儿童中,特别是城镇中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有所作为。例如,在《道德与法制》课程中《美丽的冬天》这节知识学习中,教学者可带领学生一起走出课堂。在校园中,小学生可以看到冬天白雪皑皑的校园是如此美丽。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把他们分组,进行打雪仗比赛,学生在欢笑声中感受这个美丽的冬天。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合作堆雪人,让大家一起齐心竭力堆成一个小雪人,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还让学生通过实践学到《美丽的冬天》这节课要传达的内容。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对学习内容印象深刻,还会越来越喜欢上《道德与法制》这门课程。

(三)角色扮演、身临其境体会生活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提供了很多情节内容生动、故事内容完整的课文。这样的课文为教学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在这种类型内容的教授过程中,可让小学生自由分组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将一系列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有时候小学生还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自行改编故事的结局。每个小组可以表演不同的故事,在一个个故事的表演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道德与法制》课程的重要性。另外,让学生扮演故事角色,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真正意识到《道德与法制》课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家人的爱》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家庭里的不同角色。在分组中,有的学生扮演母亲,有的学生扮演父亲,有的学生则扮演孩子。母亲为孩子洗衣整理家务、父亲辅导孩子课后作业等等。在扮演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父亲和母亲的不容易,也能够体会到来自家人的爱。小学生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每一天之所以能够这么快乐,是离不开家人的关爱的。因此,也会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感恩父母,更加深刻的了解家人的爱。

(四)安排生活化课后作业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留的课后作业大多都是文字性的,如抄写、背诵,比较枯燥乏味。教师的课后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负担,学生没有兴趣,每天也是敷衍了事,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安排一些贴近生活的课后作业。例如,在教完《新年的礼物》这节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亲手制作一个自己认为适合的新年礼物,然后送给爸爸妈妈。开学后和其他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制作过程。这样的课后作业,学生乐意去完成,并且会非常积极,使其不仅学习了课本的知识,也提高了创新与动手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制》这门德育课程中,由于其特殊性,决定着其教学必须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生活。若是教学者漠视现实生活变化,忽视人们生活所需的《道德与法制》教育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势必不会有效果的。所以,我们需要摒除传统的教学观念,抛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联系本地区生活实际,寻找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链接点,积极探索、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运用生活化教学形式,充分体现出《道德与法制》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教学应用价值,更好的发挥这门课程的魅力,使《道德与法制》学科真正“活”起来,让“生活”之花盛开在《道德与法制》课堂的芳草地,使我们的课程真正成为最具魅力的课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2] 赵丹.涂尔干与杜威道德三要素之比较分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5).

[1] 张雷.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述论[J].青少年学刊,2015(1).

作者:张英

上一篇:设计方法与设计教学论文下一篇:体验式市场营销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