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产承包发展现代化农业论文

2022-04-27

波澜壮阔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破题于农村,农村改革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30年来,贵州农村改革探索和总结了一系列新经验、新创举,特别是关岭的顶云经验、湄潭的土地制度改革试验、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的经验对于全国的农村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顶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端地之一,“顶云经验”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雏形之一。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联产承包发展现代化农业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联产承包发展现代化农业论文 篇1:

我国农村社会服务对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摘要: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次飞跃。但是,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也遇到家庭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建立基于增收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是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出路。

关键词:农村社会服务;家庭联产承包制;作用机制

基金项目:湖南省2006年社科基金项目(06ZC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方红(1976-),男,湖南衡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应用经济学流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农村产业经济、服务经济等研究。

一、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取得的主要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我国农村普遍兴起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种责任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构上包括统一经营和家庭经营两个层次;二是把生产资料所有权同经营权适当分离开来,把生产者的生产投入同劳动成果紧密结合起来,有“统”又有“分”,有“适当分离”又有“紧密结合”,这就找到了一种公有制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一方面坚持了土地公有制这一根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另一方面,改变了生产的管理模式,将土地的经营权、管理权交给农民,使农民具有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既解决了平均主义缺限,又使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种责任制显示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78年是1397亿元,2003是29691.8亿元;粮食产量1978年是30476.5万吨,油料、棉花、水果、水产品产量分别是521.8万吨、216.7万吨、657.0万吨、465.4万吨,2003年则分别增加到43069.5万吨、2811万吨、486万吨、14517.4万吨、469.0万吨。农民家庭人均总收入和纯收入更是逐年增长。农民人均总收入2002年是1978年的22.7倍,是1980年的15.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是1978年的18.5倍,是1980年的12.9倍。乡镇企业创造的非农产值从1978年的95.5亿,增加到2002年的32385.8亿元。

实践证明,我国农村改革是成功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正确的,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其中最大、最突出的成就是基本解决了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占世界总数约四分之一的大国的温饱问题,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从而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完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次飞跃(王咏红,2006)。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任何一项新制度和新的组织形式,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前进中必然会遇到和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康芒斯,1997)。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也遇到新问题、新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二)我国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庭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经营的矛盾

实行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的长远战略目标。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后,一家一户成了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从实践来看,这种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表现之一是家庭分散经营不仅生产规模小,而且生产能力不健全、不配套,生产工具缺乏,在某些生产环节上,农民常感到力不从心;表现之二是生产经营上的“小而全”,不仅各种作物都种一点,而且兼营畜牧业和其他家庭工副业,样样产品的生产过程又要靠自己完成,效率低,效益差;表现之三是生产技术水平低,不适应生产向深度发展的要求。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优良的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及水利设施等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成为稳定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农业生产要上新台阶,还需要有更多的现代技术手段,而且前的小规模、分散的家庭经营则不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表现之四是家庭分散经营与规模的农业建设不适应。为了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改造农村社会环境,要经常不断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桥梁的修缮,这些一家一户办不好,也办不了;表现之五是家庭分散经营经济上有一定的脆弱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这些局限性说明,目前的家庭经营还具有小生产的某些特征。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家庭经营适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的要求,但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趋势看,专业化生产、规模经营是发展的趋势,要把家庭经营同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结合起来(陶武先,2004)。

2、家庭分散经营小生产与现代农业大市场的矛盾

我国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使农民家庭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相对独立的生产单位。对农民而言,有了经营自主权,可以根据价格信号和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经营活动,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随着改革的深入,农副产品日益丰富。这些农副产品除农民少量自用外,主要靠市场来调节。规模小且分散经营的农户直接进入市场,不利于提高自身在市场交换中的地位,很难顺利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家家户户“小而全”,既生产又经营,严重阻碍了专业分工的发展,影响了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增大了农产品提高商品率的难度;千家万户直接进入市场,也加大了政府宏观控制、稳定生产和市场的难度;单个的农户对市场信息难以作出正确的反应,生产盲目性较大,导致生产的社会性需要与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时时出现,有时甚至很尖锐(卢良恕等,2004)。尤其在价格信号紊乱和市场供求关系起落波动时,分散经营的农民在利益选择上往往受眼前利益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以致“说种瓜都种瓜”等,致使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的局面交替出现。由于农民的销售能力弱,经济发展了,还往往会出现产品相对过剩的新问题。

二、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出路一建立基于增收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

如前所述,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但是,虽然家庭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经营存在矛盾,但家庭经营适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的要求。要想把家庭经营纳入到专业化生产、规模经营的轨道上来,在保持家庭经营优点的同时,积极组织专业化生产、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就需要在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过程中,建立起能够沟通家庭经营和农村专业化生产、规模经营之间联系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提高了劳动效率,大批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又创造出众多的非农化的经营主体。这种生产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与社会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迫使农村市场必须健全,把分散的生产经营活动同社会大市场联结起来。如何把它们联结起来呢?这就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条联结的纽带,这条纽带就是社会服务体系。

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集中反映了我国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矛盾的焦点是要不要服务和如何搞好服务的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已成为能否把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再向前推进一步的关键。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育的(罗以振等,1991)。土地承包到户后,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再加上统一服务的优越性,农村经营体制就比较完善了。

三、农村社会服务是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内在要求

(一)统一经营的核心——社会服务

家庭联产承包制,从其本来意义上讲,就包含着家庭经营和以服务为主的统一经营两个层次。它是以集体所有制为依托,家庭分散经营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农业生产力为目标的新的经营体制。它的基本特征是,在统一经营的前提下,家庭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家庭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完成统一经营的任务,实现统一经营的功能。就是说,家庭分散经营是在集体统一经营的前提下进行的,集体统一经营是以家庭分散经营为基础的,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在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统一经营,是指劳动者作为集体经济的组织成员,作为集体经济范围内总劳动的一部分,与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集体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作物种植布局等进行统一规划,为家庭分散经营提供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促进家庭分散经营的发展。家庭分散经营,是指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严格意义上讲,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分散经营之间,不是简单的发包与承包、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是在这种关系之上有进一步质的规定,从而能够从那里得到确定的经济利益和服务,同时也为集体经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承担一定的义务;集体的统一经营,则是为了更好地组织承包经营,在分散经营的基础上,使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所以,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分散经营是互相促进、互相补给的关系。

在实行双层经营体制的初期,集体统一经营职能主要由生产队来承担。由于生产队集体实力小,适宜于分散经营的生产设备又作价归户,这就决定了当时集体统一经营的内容以管理服务为主,包括以行政手段落实国家的生产计划和征派购任务,以及对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等,而为农户提供生产经营服务则显得无能为力。这种统一经营状况同当时的家庭经营方式是基本相适应的,是由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因为双层经营体制是在农村尚处于自给半自给的经济格局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分散的家庭经营也不能一下子就脱离“小而全”的自然经济格局,因而也就不可能对社会服务提出较多和较高的要求。

但是,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家庭作为从事商品生产的实体,开始面向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经营目标决策、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和销售,这就迫切要求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帮助解决单家单户在发展商品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汤锦如,2003)。因此,集体经济组织必须适应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把集体统一经营的重点转移到为广大农户提供社会服务的轨道上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社会服务体系同双层经营体制是一对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社会服务体系是社会上各种服务的总和,它是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全方位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合作经济内部的经营体制,它的基本内涵是合作经济下集体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的家庭经营相结合的两个层次。社会服务体系与双层经营体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发展社会服务是加强合作经济统一经营的重要内容,而增强合作经济的统一经营功能,是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张留记,1992)。

但是,双层经营体制不等于“家庭经营+社会服务”。这是因为,第一,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其职能不仅仅是服务,它还有管理协调、资源开发、兴办企业和资产积累功能等。从广义上说,把集体所承担的职能统称为服务是可以理解的,但从狭义上说,上述职能是不能用“服务”的概念包揽的。第二,双层经营里的服务职能,是专指合作经济内部分服务,社会上的服务只有通过合作经济组织传导到各家各户,才能称为双层经营的服务。我们建立社会服务体系,可以包括双层经营的服务,但专指双层经营时就应指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

(二)解决家庭经营突出新矛盾的关键——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同家庭经营的关系是,家庭经营使合作经济组织从旧体制下直接管理生产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服务等职能,从而促进农业分工和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发育创造条件;而社会服务体系的发展.反过来使家庭经营释放出更大的能量,进一步挖掘家庭经营的潜力,提高家庭经营的现代化水平和经济效益,使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得以持久不变。

1、农村社会服务可以克服家庭联产承包制中家庭分散经营同专业化生产、规模经营的矛盾

在中国国情下如何实现规模经营?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集中土地给少数劳力耕种;还有一条是从提高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人手,在目前农民分包土地的基础上,实行各种生产要素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前一种由于需要诸多条件配合,我国大部分农村目前还不具备这些条件。后一种则通过发展社会服务,把本来由农户自我服务的一部分劳动分离出来,进行社会化组织,实现社会规模的利用,在利用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发展社会服务,能够把千家万户联结起来,有效克服家庭分散经营的局限性,促进生产力要素的合理组合,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有利条件。一是通过加强社会服务,可以把农民分户承包的土地联结起来,在稳定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形成大片的、大批的商品生产基地,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二是通过加强社会服务,有利于扩大家庭经营对科技的容量,可以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发展社会服务,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新机制,可以加快科技向千家万户和各生产环节的转移,把潜在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一定经营规模的形成,扩大家庭经营对农业科技的容量,增加农业对科技的有效要求,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宜杏云等,1992)。三是加强社会服务,有利于提高资金规模效益(张振国等,1997)。通过社会服务,可以对农户生产经营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等,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定规模,合理投入生产,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四是通过社会服务,可以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加强经营观念,克服短期行为。所以说,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加强社会服务,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2、农村社会服务能够克服家庭联产承包制中家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社会服务是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社会服务体系像一条纽带把千家万户联结起来,纳入专业化生产、规模经营的轨道,从而能够有效缓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首先从生产环节上看,通过社会服务,可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使农户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经营决策,以有效减少生产上的盲目性(李继顺,2006)。其次从流通环节上看,通过发展社会服务,可以建立起新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为家庭经营进入产、供、销一条龙的网络创造条件,进而提高农民自身在商品交换中的地位,促进农产品顺利向商品转化。

(三)农村社会服务是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内在要求

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农村逐步涌现出一批专业户,他们迫切要求社会化的协作和联合,以满足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上的需要,从而产生了一些最基本、较低层次的农户之间、农户与集体、国营经济部门之间的自发协作联合的社会服务。如许多农民参与育秧能手主持的育秧技术联合,农户同国营农场、社队联合种植茶、果、树,农民出劳动与农家化肥,场方与社队出资金并负责技术指导和收购等。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专业化、规模化,农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也从专业户对社会服务产生较低层次的需求,发展到整个农村、所有农户均对社会服务产生迫切要求,而且要求社会服务具有多层次、多方式、多形式的特征。笔者2006年7月份对湖南郴州市100户农户的抽样问卷调查表明,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他们要求解决良种、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供给问题的占56.1%;要求解决排灌、机耕问题的占19%;要求搞好农田基本建设的占41.8%;要求解决资金困难的占19.7%;要求提供致富门路、安排剩余劳动力的占39%;要求解决产品销售问题的占42%;要求提供生产指导的占21%。可见,我国农民对社会服务的需要不仅迫切,而且对服务的要求已从过去的产中服务转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服务内容已系列化,向资金、技术、市场、信息、流通等综合性服务扩大。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服务体系有的地方已初具规模,形式多样。实践证明,农村社会服务是家庭联产承包制进一步稳定和完善的内在需求。

总之,农村改革以来,家庭联产承包制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将创造出农村新的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个重要步骤和战略措施。

(编校:沈育)

作者:王方红

联产承包发展现代化农业论文 篇2:

关于顶云经验的思考

波澜壮阔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破题于农村,农村改革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30年来,贵州农村改革探索和总结了一系列新经验、新创举,特别是关岭的顶云经验、湄潭的土地制度改革试验、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的经验对于全国的农村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顶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端地之一,“顶云经验”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雏形之一。它创立的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最重要的改革,是探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它与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创造的“包产到户”经验一起,开启了中国农村体制创新的先河,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旗帜,载入史册。

在1958至1978年漫长的二十年中,由于大搞“穷过渡”、割“资本主义”尾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平均收入年增长只有1块钱!贵州低于全国水平,关岭更为滞后,1976年顶云公社农民人均收入、人均粮食分别只有56元、158公斤。

1977年春季的一个晚上,顶云公社石板村陶家寨生产队队长陈高中等6人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采取6人3组,每组各自找亲戚或熟人自行分地的方式,实行“定产到组”,这种明不分组暗分组的方式悄悄实行了一年。当年,石板村的村民就率先摆脱饥饿,从此进入“温饱”。1978年3月,顶云公社大胆探索,在16个生产队试行“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深受广大干部群众欢迎。

1978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根据顶云公社实行“定产到组”责任制的做法,发表了题为《“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的报道,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继定产到组的大讨论后不久,在全省范围内又展开了关于包干到户的大讨论。上述两次大讨论,对于在全省范围内澄清模糊认识,肃清极“左”路线的影响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顶云的做法因为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实际的规律,迅速释放出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潜能。1979年,安顺地区全面总结推广“顶云经验”。1980年,安顺地区81%的农户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1981年,关岭县实行“包干到户”后出现“十增三降”:粮食产量、油菜籽产量、生猪、大牲畜、农业总收入、人均收入、人均口粮、农村社员储蓄、国家农贷回收率、盖新房分别增加8.46%、48.55%、16.46%、7.6%、10.66%、10.42%、8.4%、142%、28.26%、103%;回销粮、救济款分别下降69.98%和13.32万元,化肥、种子贷款下降。到1983年,安顺地区以家庭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占农户总数的99.7%。1980年底,全省98.1%的生产队选择了生产责任制的形式,其中包干到户的占60.8%。2004年,顶云又探索出“打包经营”新模式,农户把承包的土地有偿出租给土地承包经营者,再到承包经营者的地里“打工”。“顶云经验”再度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30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极大地发展了我省农村的生产力。从1978-2007年的统计资料2看,贵州的耕地面积由2858万亩减少到2628万亩,减少了8.1%,而粮食产量由643万吨增加到1100万吨,增长了71%,油菜由7.34万吨增加到64.59万吨,增长7.8倍,烤烟由8.11万吨增加到31.22万吨,增长了2.8倍。肉类由12.8万吨增加到150.6万吨,增长了10.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9.3元增加到2373.99元,恩格尔系数由69.26%下降到52.17%。这些巨大的变化和成就,是农村实施以包干到户为主体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丰硕成果,其中有开拓者顶云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纵观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轨迹,令人称奇。使人振奋。这使顶云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日益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今天,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时点上,我们应当思考:顶云经验的精神财富是什么?

顶云经验告诉我们,农民是一个充满着巨大创造力的群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的创造,乡镇企业是农民的创造,农民的一系列创造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就是坚持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

顶云经验告诉我们,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一种生产关系是不是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同样要由实践来检验。彻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确立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其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这一重大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阶段,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制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必守的政策“底线”,不可以随便动摇。

顶云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就是要通过政策的调整,满足绝大多数民众的愿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民意是改革的基础,改革的动力,也是改革的目的。以人为本是改革的出发点,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如果没有民意这个基础,无论什么样的改革,其结果都不可能成功!

今天,在市场经济迅速发育、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应当看到,实行了30年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极大释放,然而,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有待破解的难题:

现行联产承包制度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均”字。农村广大地区在改革初期基本上是按人头平均分配土地。这种人人平分,户户承包的“均包制”,在初期对于解决温饱问题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这种土地制度的不足也日益显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历史局限性已不断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土地平均承包的方式产生了土地规模过小、地块零碎等问题,并存在着继续被分割的趋势,影响了农田基础设施和共同性农艺措施效益的发挥,不利于新技术的采用。经营规模细化和承包零散的问题比较尖锐。由于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资源,又由于实施“增人不增地”的政策,因此不少农户在家庭人口增加或者分家后重新在家庭内部中分土地。这样就导致了不少地方出现了本来细化的土地再次细碎化的倾向,而在细化过程中又造成土地浪费。土地零碎、细化的状况,很难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要求,从根本上讲,对于现代化生产要素,如机械设备的利用,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农药的统一运用等都有极大的排斥作用。

中央一直提倡依照“有偿、依法、自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但事实上土地流转速度并不尽如人意,由于流转机制不健全,农民担心作为财产与权力象征的土地使用权丢失,因而不轻易放弃对土地的使用和经营,往往宁肯抛荒,也不转让,因而不能形成土地积累机制和投资机制,影响了土地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因而现阶段土地管理权相当混乱。由于土地是平均分包,无偿使用(农业税已免除、“交足集体的”也基本上落空),因而切断了集体积累的主要来源,使公益事业的资金来源等都成了无源之水。

总之,现行土地制度是广大农民的自发选择,它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三十年来,在脱贫致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启动和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等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具有相当旺盛的生命力,这是首先必须肯定的。然而,只要我们冷静地用科学态度进行分析,也不得不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因此,在高度评价顶云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期望顶云在荣誉面前不浮众望,要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实践中创造新的辉煌。

目前,城乡差距拉大问题、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农村空心化问题、农业低效化问题、农民增收难问题。等等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根据这样的实际,笔者认为,顶云在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制度方面的目标选择包括:如何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如何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如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进行流转;如何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如何通过农村产业的组织化,即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来保护和发展农民的经济利益,通过农民的组织化来保护和发展农民的社会利益。这些应该成为顶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执笔:龚晓宽)

责任编辑:吴兰书

作者:贵州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联产承包发展现代化农业论文 篇3:

浅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在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要着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

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1)集体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农村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主要资源。虽然采取联产承包重新赋予了农民土地使用权,但是农民并不能以产权主体的身份行使职能,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共有的产权关系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突出表现在为一是土地所有权现行的代理人权属不清,造成产权主体错位。二是土地所有权归属不清,所有权主体缺位。(2)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现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发展,不仅存在于不同行政区域的农村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在相同行政区域的不同乡村之间。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郊区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行政村所占比重很高。统计显示城市近郊与远郊之间、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富裕与贫穷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从而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一些乡镇企业改制成为民营企业,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了改变。另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人才的支持,因为大多年轻人和有知识的人脱离了农村,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人才,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年龄较大,知识老化,缺乏创新能力和经营意识,造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生产缺技术,决策缺能人,产业缺项目的局面。(4)集体经济承担较多社会职能。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实际上承担了较多的农村社会职能,突出表现在村级行政组织承担了较多的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和公共管理职能,包括农民福利、社会治安、文化服务、卫生保洁、合作医疗、来访信息等管理职责,也承担了危桥维护、村级道路、生活饮水、便民服务点等工程建设服务,致使村级行政组织的办公管理费用和社会公益福利事业支出显著增加,而很多本由公共财政负担的支出,实际却是村级集体经济负担。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1)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实行土地有偿转让制度,可促使农村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促进有务工经商能力的农民向城镇转移。还可以通过创新机制体制,破除束缚“三农”发展的各种思想、体制障碍,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从而发挥各方面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促使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和流动,实现农村经济资源的优化组合。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效。(2)立足区域经济和乡村集体经济。区域经济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效果。为此发展壮大区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构筑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区域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在努力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同时要进一步搞好农业结构调节,加快转变中国的传统农业,大力提高效益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3)立足农村产业。依靠传统农业已不能满足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的。为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然必须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主题,进一步发展和解放农村生产力,积极促使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按照优质、高产、生态、高效、安全的目标,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加速建设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和旅游农业,壮大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要着力发展一批带动力、竞争力强的乡村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取更多的实惠。(4)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现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农民增收,提高农民人力资源水平要从多个方面努力。首先是农民自身要自觉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主动参加并接受教育和专业技术训练,要积极掌握新信息、新技术;其次是国家要加大农民的教育和培训的经费投入,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农民搞好科技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要为农村提供畅通的农业信息渠道。农村人力资源和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改善,必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5)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劳务经济是劳动者出卖劳务而获取报酬的经济现象和生产方式。它的核心内容是劳务输出,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产业并取得工资性收入。发展劳务经济,是促使农民脱贫致富、积累建设新农村资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富裕起来,就要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分流转移出去从事第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和就业的多元化,從而达到农民富裕的目标。

作者:蒋光峰

上一篇:工程项目管理与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国有企业监事会企业管理论文